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
长江的资料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亚洲第一长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
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
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中国的标志景点。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回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
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
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名字由来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
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
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
”(《晋书·孙绰传》)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关于长江的资料
关于长江的资料概述长江,全长6380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流经十个省份,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流经中国的地理空间广阔,其沿岸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长江风光长江风光历史与文化长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扮演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角色。
许多古代中国帝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都位于长江流域。
例如,中国的首都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全国最大的城市都位于长江沿岸。
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景点。
例如,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
此外,流经长江流域的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等,都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胜地,值得游客一游。
生态环境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
长江是中国水域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长江流域有着众多的湿地、湖泊和岛屿,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对许多鸟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水污染、水位下降、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环保组织的重要任务。
经济发展与交通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长江沿岸的城市,如武汉、重庆、南京等,都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和商业中心。
长江流域通过水路和公路连接了广大的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为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长江上的水运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线之一。
长江三峡段有世界一流的航运条件,可以通行大型货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
此外,长江还有许多大桥和隧道,为公路交通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旅游与休闲由于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长江地区也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长江三峡,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岸边的古镇。
长江的资料
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另有相关文学作品以此为名,也作为人名被使用。
长江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
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
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
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
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
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
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
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
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
气温低,四季如冬。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
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
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
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
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
长江的基本资料
长江的基本资料长江,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水量仅次于亚马逊河以及非洲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全长6397km,长江流域东西宽3219km,南北宽966km,总面积1808500km²,占国土总面积的18.8%。
长江,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
春秋战国时的古籍《尚书•尔雅》、《左传》等都有对“江”的记载。
关于“江”字的语源,罗杰瑞、梅祖麟认为“江”的上古汉语拟音与南亚语系某些语言的“河流”一词类似,提出“江”借自南亚语。
但郑张尚芳认为江的上古拟音与藏语“江河”类似,认为“江”的本源是汉藏语系还是南亚语系尚不能下结论。
自汉代起,长江开始被称作“大江”,六朝时出现了“长江”的名称。
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
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
”(《晋书•孙绰传》)★长江从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长4504km,流域面积100万km²,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
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813km,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2300km。
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
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
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204km,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资料
长江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
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
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全世界第3位。
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
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东海。
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的基本资料
长江的基本资料长江,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水量仅次于亚马逊河以及非洲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全长6397km,长江流域东西宽3219km,南北宽966km,总面积1808500km²,占国土总面积的18.8%。
长江,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
春秋战国时的古籍《尚书•尔雅》、《左传》等都有对“江”的记载。
关于“江”字的语源,罗杰瑞、梅祖麟认为“江”的上古汉语拟音与南亚语系某些语言的“河流”一词类似,提出“江”借自南亚语。
但郑张尚芳认为江的上古拟音与藏语“江河”类似,认为“江”的本源是汉藏语系还是南亚语系尚不能下结论。
自汉代起,长江开始被称作“大江”,六朝时出现了“长江”的名称。
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
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
”(《晋书•孙绰传》)★长江从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长4504km,流域面积100万km²,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
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813km,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2300km。
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
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
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204km,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关于长江的资料 (2)
关于长江的资料1. 简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11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0,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 地理特征2.1 源头:长江的源头是位于青藏高原昆仑山脉的冰川中,主要有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川藏段和青海边疆河谷等组成。
2.2 流经省份:长江流经的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
2.3 支流:长江有数百个支流,其中包括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最重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汉江、沅江、浔江、江恩赛江和洞庭湖。
2.4 流域地貌:长江流域地形复杂,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等不同地貌类型。
其中泸山、巍山、庐山、武当山等山脉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地理特征。
3. 历史和文化3.1 历史:长江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中心,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都分布在长江流域内。
3.2 文化:长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丰富,各地都有独特的民俗、传统节日和口述传统文化。
例如,川剧、豫剧、江南丝弦等各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就是源自长江流域。
4. 经济和环境4.1 经济: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沿岸地区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基地众多。
这其中包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大城市。
4.2 水利工程: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之一。
著名的水利工程包括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这些工程为长江流域的洪水防治、航运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设施。
4.3 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长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
5. 旅游资源5.1 三峡旅游:长江的三峡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以雄伟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游客可以搭乘豪华游轮游览三峡大坝、瞻仰宜昌、重庆等城市。
长江归纳总结
长江归纳总结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它源于青藏高原,全长约6300千米,流经十一个省市区。
长江水流湍急,河势险峻,被誉为“中华母亲河”,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长江进行归纳总结。
1. 地理特点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
其河流主要由三段组成: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区域横跨青海和西藏,受青藏高原的影响,河流湍急,河谷深切。
中游区域流经四川、重庆、湖北和湖南,有许多分支河流穿越山脊和峡谷,形成了壮丽的三峡景观。
下游区域流经江苏和上海,成为最重要的水陆交通干线。
2. 经济意义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带,流域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长江沿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水果、蔬菜和水稻等作物种植丰收。
此外,长江还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如化工、造船、钢铁和能源等产业发展迅速。
长江还连接着内河港口和海洋港口,成为中国重要的物流通道,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3. 文化价值长江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长江的河岸上有许多历史名城,如重庆、武汉和南京等,这些城市保存着古代文化的痕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长江还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之地,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和画家都曾在长江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4. 生态环境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也在不断得到保护和修复。
如近年来进行的长江三峡工程,提供了水电和防洪的功能,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生态破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环保意识,推动了绿色发展。
在未来,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总之,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长江这个宝贵的资源,加强保护和管理,更好地利用长江的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
中国的长江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长江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知识点:中国的长江是什么中国的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的11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
知识点:长江的特点1.地理位置:长江位于中国东部,流经多个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2.流域面积:长江流域面积约为11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5左右。
3.水量:长江的水量丰富,年径流量约为10,000亿立方米,是中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4.支流:长江有众多的支流,其中最大的支流是汉江,还有嘉陵江、岷江、沱江、湘江、赣江等。
5.水能资源:长江上游地区地形险峻,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的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6.经济发展: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为发达。
7.交通运输:长江是中国内河交通的重要干线,沿线城市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长江水系,长江航线已成为中国内河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8.生态资源:长江流域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湿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9.人文历史:长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摇篮,沿线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三峡、黄鹤楼、岳阳楼等。
10.旅游资源:长江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如长江三峡、黄山、张家界等。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的长江是什么以及它的特点的知识点总结。
习题及方法:1.习题:长江发源于哪座山脉?答案: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考查对长江发源地基本知识的题目,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或资料可以得出答案。
2.习题:长江流经中国的哪些省份?答案:长江流经中国的省份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考查对长江流经省份的基本知识的题目,通过查阅相关教材或资料可以得出答案。
母亲河资料50字
母亲河资料50字
母亲河资料
母亲河,又称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在西
藏地区的唐古拉山脉上,经过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省份,最终汇入东海。
全长6300多公里,是中国最长、
亚洲第一的河流。
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生命的源泉。
长江流域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探寻。
沿途
风景如画,有三峡、武当山、婺源、黄山等旅游胜地。
母亲河的流域面积达到约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在全国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
同时,母亲河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是中
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涉及到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环境等
各个方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母亲河流域的环境也受到了一
定程度的破坏。
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固体废弃物排放等问题都
对母亲河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母亲河的保护与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各
级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应当发挥自己的力量,加强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
与治理,使母亲河更加健康、清洁、美丽。
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丰富
的文化遗产也是长江流域中的重要资源。
山水甲天下,文化源远流长,母亲河的资料不仅仅是一份数据,而是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长江
A
D
B
C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长江中游湖泊 面积不断缩小
A D B C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入海口输沙量大,其主 要原因是:
A
D
B
C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入海口输沙量大,其主 要原因是:
三峡 葛洲坝
宜宾
●
嘉 岷 陵 江 江 ● 重庆
武汉 洞庭湖
南 上海 京 东 太湖
●
鄱阳湖 赣 江
攀枝花
自然资源 (1)水资源
首位 1/3
(2)水能资源
主要集中于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哪段?
上游(源头至宜宾,三峡)
宝珠寺 安康
● ● ●
丹江口
三峡● 铜街子 龚嘴 二滩
● ● ●
隔河岩
●葛洲坝 ●
● ●
◆ 下列属于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
地形区和省区的是
A.青藏高原、青海 B.云贵高原、四川
C.青藏高原、西藏
D.黄土高原、青海
◆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 原因是 A.流域广
B.没有湖泊调节水量 C.河道特别弯曲
D.支流多
◆ 长江、黄河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 行政单位是: A.四川、山西
B.四川、重庆
A
D
B
C
长江中上游地
区乱砍滥伐,
导致森林覆盖
率下降,草场 退化,水土流 失严重。
A
D
B
C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有:___ ____________。
长江·资料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
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
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中国的标志景点。
诗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自然属性长江无论长度还是流量都是亚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奔流向东注入东海,水蕴含量占全国的40%。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
这首歌旋律激昂,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211.31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
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 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世界文化遗产长江的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长江的资料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它穿过中
国东部的11个省份,流经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
自然景观
长江流域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沿
江而行,你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峡谷、美丽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
长
江三峡是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以险峻的峡谷、奇特的峰峦和清澈
的江水而闻名于世。
历史古迹
长江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历
史古迹。
例如,长江流域包括世界遗产景区三峡库区,这里有丰富
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宜昌古战场等。
此外,还有许
多古老的城市沿江而建,如上海、南京和重庆,这些城市拥有悠久
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文化多样性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具文化多样性的地区之一。
这里居住着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俗和传统艺术。
在长江流域,你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当地菜肴。
生态保护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江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挑战。
长江的水质受到工业和农业污染的影响,同时,大规模水电开发也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和限制水电开发规模。
结论
长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还展示了中国的多样文化。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子孙后代能够继续欣赏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长江资料文档
长江资料1. 简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全长约6,300千米,跨越中国的1/3地区。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内河航运通道。
2. 地理特征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经的地区涵盖山脉、高原、平原、丘陵、湖泊等多种地形地貌,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
3. 经济价值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
其流经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种植业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为主。
此外,长江还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大量的电力、钢铁、化工、造船等工业企业分布在长江流域。
长江还是国内重要的内河航运通道,其上下游连接着多个重要城市,包括上海、重庆、武汉等。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国家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区域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4. 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多种植物和动物物种。
长江流域还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如三峡、巫山、乌江等。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长江流域也受到了一些环境问题的困扰,如水污染、水资源紧张、生态破坏等。
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加强环境监控和治理等。
5. 文化与历史价值长江流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江南水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人墨客的诗意之地,有着独特的江南民居风格和水乡文化。
长江流域还有多个历史名城,如南京、苏州、婺源等,这些城市保存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长江流域还有多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如三峡、白帝城、东坡肉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6. 社会影响长江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江的基本资料
长江的基本资料长江,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水量仅次于亚马逊河以及非洲刚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全长6397km,长江流域东西宽3219km,南北宽966km,总面积1808500km²,占国土总面积的%。
长江,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
春秋战国时的古籍《尚书•尔雅》、《左传》等都有对“江”的记载。
关于“江”字的语源,罗杰瑞、梅祖麟认为“江”的上古汉语拟音与南亚语系某些语言的“河流”一词类似,提出“江”借自南亚语。
但郑张尚芳认为江的上古拟音与藏语“江河”类似,认为“江”的本源是汉藏语系还是南亚语系尚不能下结论。
自汉代起,长江开始被称作“大江”,六朝时出现了“长江”的名称。
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
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
”(《晋书•孙绰传》)★长江从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间为上游,长4504km,流域面积100万km²,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
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813km,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2300km。
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
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
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204km,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
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用!长江简介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历史变迁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
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
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
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
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希望能帮助到您!
长江简介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
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
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
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长江历史变迁
古长江的形成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
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
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
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
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
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今长江的形成发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
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
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
四川盆地缓慢上升。
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
今3000-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
其上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急剧。
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同时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
河流的强烈下切作用,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
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平原(如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苏皖平原等)。
到了距今3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
从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长江溯源浸蚀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东西古长江贯通一起。
长江水文特征
水量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
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
在世界
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9513亿m,地下水资源2463亿m3,重复水量2360亿m。
由于流域入口众多,入均占有水量为2760m,仅为世界入均占有量的1/4。
长江水资源特征,主要反映在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9%;在地表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又占96%以上。
汛期的河川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70%~75%。
径流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单位面积产水,以金沙江和汉江水系为最少,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为最大;按行政区,青海、河南最小,湖南最大。
旱涝灾害
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史料记载悠久,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高后纪》)。
从大量史料中选择记述详实和可比性较好的历史时期典型旱灾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灾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
上述典型旱涝年绝大部分集中在清代,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历史文献资料保存较好,记述较详,并不能说明清代旱涝灾害最为频繁。
清代以前的一些严重旱涝年事件,或记述简略,或文献不全,多数从略未选。
近百年来,长江流域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旱涝灾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分析研究文献,可供参考,此处未列入。
选列的11个典型旱涝年,根据历史文献记述的灾情严重程度,各用3级予以区分,即:干旱、大干旱、严重干旱和水灾、大水
灾、严重水灾。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各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涝灾害的差异甚大。
根据中央气象局(现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1979年)资料,旱涝系列采用5级表示:Ⅰ级——涝,Ⅱ级——偏涝,Ⅲ级——正常,Ⅳ级——偏旱,Ⅴ级——旱。
长江流域100E以东地区有37个站点,经整理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旱(Ⅴ级)和洪涝(Ⅰ级)频率分布图。
流域发生比较严重干旱的频率平均为5.55%,中下游地区受旱机会高于上游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干旱频率高达9.0%以上,为全流域最高干旱频率区;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区,中心最高干旱频率为7.0%以上。
流域洪涝灾害的平均频率为7.97%,显著高于干旱频率。
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大体上与干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区普遍高于上游地区。
在干流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有一东西向的洪涝灾害高频地带,其中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荆江河段为洪涝灾害的两个高频中心区,中心频率高达12.0%以上;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为第三个洪涝灾害高频区。
上述洪涝高频地带和中心与初夏中下游的梅雨雨带、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带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
长江历史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公布的全国1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资料,经补充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湿气候和旱涝周期变化规律,列表如下。
一千余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三个大干湿气候周期振动,其湿润期和干旱期最短为120xx年,最长达220xx年,其间各包括3~5个小旱涝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进人新的湿润气候期,当前处于这个新湿润期中的第一个小洪涝期,表内括号的数字为预测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