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三版(下册)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2
220)3
3(π4130cos π412a q q a q '=︒εε
解得 q q 3
3-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 题8-2图
8-7 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 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ϕRd dl =
题8-7图
ϕλλd d d R l q ==,它在O 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ϕ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 ϕϕελ
ϕ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ϕϕελ
ϕ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ϕϕελπ
==
⎰
0d cos π400
=-=⎰
ϕϕελ
π
R
E y
∴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8-11 半径为1R 和2R (2R >1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λ和-λ,试求:(1)r <1R ;(2) 1R <r <2R ;(3) r >2R 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0
d ε∑⎰
=
⋅q S E s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rl S π2= 则 rl E S E S
π2d =⋅⎰
对(1) 1R r <
0,0==∑E q
(2) 21R r R << λl q =∑
∴ r
E 0π2ελ
=
沿径向向外
(3) 2R r >
=∑q
∴ 0=E
题8-12图
8-12 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试求空间各处场强.
解: 如题8-12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与2σ,
两面间, n E
)(21210σσε-= 1σ面外, n E )(21210σσε+-
= 2σ面外, n E
)(21210
σσε+= n
:垂直于两平面由1σ面指为2σ面.
题8-16图
8-16 如题8-16图所示,在A ,B 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 ,-q 的点电荷,
AB 间距离为2R ,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0q 从O 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 点,
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解: 如题8-16图示
0π41ε=
O U 0)(=-R
q
R q 0π41ε=
O U )3(R q
R q -R
q 0π6ε-
= ∴ R
q
q U U q A o C O 00π6)(ε=
-=
8-17 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λ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 .试求环中心O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 和CD 段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θd d R l =
则θλd d R q =产生O 点E
d 如图,由于对称性,O 点场强沿y 轴负方向
题8-17图
θεθ
λπ
π
cos π4d d 22
2
0⎰⎰-==R R E E y
R 0π4ελ=
[)2sin(π-2
sin π-]
R
0π2ελ
-=
(2) AB 电荷在O 点产生电势,以0=∞U
⎰
⎰===A
B
20
0012ln π4π4d π4d R R x x x x U ελελελ
同理CD 产生 2ln π40
2ελ
=
U 半圆环产生 0
034π4πελ
ελ==
R R U
∴ 0
032142ln π2ελελ+=
++=U U U U O 8-22 三个平行金属板A ,B 和C 的面积都是200cm 2
,A 和B 相距4.0mm ,A
与C 相距2.0 mm .B ,C 都接地,如题8-22图所示.如果使A 板带正电3.0
×10-7
C ,略去边缘效应,问B 板和C 板上的感应电荷各是多少?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 板的电势是多少?
解: 如题8-22图示,令A 板左侧面电荷面密度为1σ,右侧面电荷面密度为
2σ
题8-22图
(1)∵ AB AC U U =,即 ∴ AB AB AC AC E E d d = ∴
2d d 21===AC
AB
AB AC E E σσ 且 1σ+2σS
q A
=
得 ,32S q A =
σ S
q A 321=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