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一)
浅述朱丹溪对痰证的论治经验
浅述朱丹溪对痰证的论治经验
1 朱丹溪对痰证的论治经验
朱丹溪(986-1069),被称为“医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其《伤寒论》是古代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理
论第一人,也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针灸、放火
治疗以及按摩等操作方法亦被认为是其大要。
对于痰证,朱丹溪提出了关于论治的原则:“致痰者,首求取之
以白芍、炙甘草,以活血证则加桑白皮,以开络证则加桑叶、陈皮,
以止痰证则多用熟地、半夏、石膏而补脾经也”。
朱丹溪认为,痰是
由气血逆行和脾胃的失调引起的,所以在论治时要采取活血补脾的方法,以得到改善。
在中药用药方面,朱丹溪认为,不论是回肝肾痰津之药,还是去
痰止咳助离之药,必须以补为主,而滋补归脾有助用药以利气血正常
循环,特别是桑白皮和白芍有助于补肝肾,通经脉、清痰利咳。
朱丹溪以痰证治疗效果显著,这正是由他博采众家,不怕费虑及
勤奋实践所致。
他用药严格,细心把关,论治攻关的态度,让他的论
治经验成为中医古代治痰的重要经典,并被当代医学专家所广泛采纳,为医者所学习。
【针灸名家周德安:疑难杂症从痰治】
【针灸名家周德安:疑难杂症从痰治】古今医籍及历代各家对痰与疑难杂症的关系的论述颇多,有“顽疾怪病,均责之于痰”“一切顽疾怪病,皆从痰论治”的说法。
如《寿世保元》曰:“一切怪症,此皆痰实盛也。
”《医学入门》曰:“痰火所以生异证。
”除以上各家外,周德安教授的针灸治痰理论受金元时期医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影响较大。
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倡导“相火论”,对气、血、痰、郁诸病的成因及治疗均有独到见解。
尤其对于因痰致病有精辟论述,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又曰:“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
”指出诸般杂证多与痰相关,痰随气机升降,无处不到,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贮于肺为喘咳,停于胃为呕吐,凝于心膈为怔忡惊悸,客于经络四肢为四肢麻木不仁。
对于眩晕提出“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等理论。
周德安教授深受启发,认为各种顽疾怪病均与痰有密切关系,应从痰论治。
经临床反复验证,创立了针灸治痰的处方——“化痰方”。
腧穴包括中脘、内关、列缺、丰隆、公孙。
本方不仅可以治疗因肺脾气机不利引起的咳喘、咽喉不利、梅核气、胸闷、腹胀等多种痰证,亦常作为化痰的针灸基础方,加减化生出针灸“涤痰方”“豁痰方”“消痰方”,广泛用于由痰导致的多种疑难杂症,取得显著疗效。
“消痰方”是在“化痰方”基础上,加上金针王乐亭和国医大师贺普仁的相关针法而成,用于治疗有形实邪,如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子宫肌瘤等。
治疗淋巴结核,周德安教授加用王乐亭6寸金针,从曲池穴进针,沿皮下经手五里透臂臑穴,因手阳明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透刺三穴可行气活血;治疗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子宫肌瘤等有形实邪,则配合使用贺氏火针局部点刺。
火针疗法属贺氏“三通法”之“温通法”,具有很强的激发经气、行气活血功效,此方虽名为“消痰”,实具“消痰活血”之功。
这也是周德安教授受朱丹溪痰瘀互结理论启发而总结出的方法,《丹溪心法》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
浅谈丹溪治痰
浅谈丹溪治痰【关键词】朱丹溪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学说渊源于《内经》,并继承了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家学术思想,因而,丹溪治医能发挥经旨,参合哲理,融合诸家,并能结合临床实践而创立新说。
丹溪学术虽以养阴为特色,但在临床上擅长于治疗气、血、痰、郁等杂病,临证每以气、血、痰、郁立论,尤其治痰更具特色,浅析如下,请同道指正。
临证识“痰”,独具慧眼痰饮一证,前人论述其多,引戴思恭《推求师意·痰饮》中说:“至仲景分饮为四,一曰痰饮、二曰悬饮、三曰溢饮、四曰支饮。
而痰之义始见河间,分五运六气之病于火淫条下则云,中风、风癫等病……”痰是一种病理产物,由津液不行,自积成痰。
凡情志忧郁、饮食厚味、外感无汗、滥用补剂,都可使气血失常,“清化为浊”,结为老痰宿饮。
其关键在于脾虚、湿滞、气郁、火炽。
丹溪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认为其痰来去无定,聚散无常,五脏六腑莫不为患,或贮于肺,或贮于胃,或凝滞于心膈,或聚于肠间,或客于经络四肢等等,故丹溪临床诊疾,无不尽其从痰论证之能事。
如论热痰,则多烦热,惊悸,结于咽喉为喉痹肿痛;结于胃中为呕吐,为嗳气,为嘈杂;若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随气上厥为眩晕,痰郁其火,于咳难治。
气痰随气机攻注走窜不定,阻于咽喉,如絮如膜,甚至如梅核,咽咯不去;滞于膈间,为气膈;积于胸腹为癥瘕积聚,为心腹块痛。
风痰多见奇证,上攻头目,为头痛,为眩晕,为目眶痛,流注经络,为肢节臂痛,为偏瘫。
湿痰倦怠软弱,体肥之人多有之,积于心下为痞,攻于头部为重痛;在腹为腹痛,为泄泻;注于下焦为白浊,为带下,为癫疝;流于经络为结核,或在顶、在颈、在臂、在身,其症不红不痛,不作脓;若妇人体胖饮食过度,经水不调者,乃是湿痰;惊痰多见疟痢口臭,痞块满闷;脾虚生痰,食不美,反胃呕吐等,皆痰之所为。
因此,痰病复杂,诸证多端,正如丹溪所说“百病之中多有兼痰”确是经验所得。
审因论治,贵在求本痰病论治,历代医家多尊仲景“以温药和之”的原则,认为痰饮为阴邪,每多挟寒,非温不化。
从温胆汤看历代医家对痰病的论治及发挥
[0 周铭心, 1] 陶培勇. 沙漠燥证初探——沙漠石油工人健康调查和
保健研究. 中医杂志 ,9 7 3 ( )4 3 19 ,8 8 :8 .
[ 1 周光 , 1] 周铭心 , 吕光耀. 中医外科方剂的多结构特点 与用药规
律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0 5 1 ( 1 :6— 6 . 2 0 ,1 1 )83 8 6
往 往 反 映于 目;又 有 十多条 经 脉直 接分 布 于 眼 , 因
[ ] 周铭心. 5 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 与指 标体系概论 [] J. 中国中医基
础 医学杂志,0 3 9 7 :3 2 0 , ( )2 .
[ ] 周铭心. 6 用计量化方法探讨傅青主女科方药特点及作者真伪 [] J. 中国中医基础 医学杂志 , 9 , ( )5 . 1 6 2 6 :5 9
同疾 病 采 用相 同的治 法 和使 用相 同处 方 的情况 , 即
[] 周 铭心. 8 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 字数分析 . 中医基 础医学杂 中国
志 ,9 6 2 4 : 1 19 , ( )6 .
[ ] 周铭心 . 9 不同诊治策 略的评价——辨证论 治计 量化研 究尝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9 , ( ) 1. 1 2 1 4 :2 9 4
此, 眼科 疾病治疗 中人肝经的药物运用最多 , 其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肺 、 、 、 心 脾 胃经 的药 也较 多 。风 热邪 气是 致病 的
[ ] 周铭心胀 绚邦治疗过敏性疾病用药特色分析 [] 7 J. 中医药 , 新疆
19 ,1 :1 9 5 ( )3 .
主要 因素 , 故在治疗六淫导致的眼科疾病中 , 清法 最为常用 , 寒性药使用也最多。 虽 然各 科 的疾 病 不相 同 , 但有 时 不 同 的疾 病 在 病理变化过程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 根据辨证论 治 的原 则 , 相 同治 疗 也 就相 同 , 而就 出现 了不 证 因
痰证各家论述
痰证各家论述一、痰的认识及演变过程痰的概念有四:一、痰指排出体外之黏液,《黄帝内经》中已有痰的原义,隋代以后出现“痰”字,并逐渐取代了“涕”、“沫、“汁”等一义多字的用法;二、痰指积聚体内之涎液;三、指痰饮病;四、痰是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中医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但《黄帝内经》对痰证论述不多,但对水液代谢生理情况有所论述;《金匮要略》对痰饮描述很多并提出四饮分类及很多具体治疗原则和方药;《诸病源候论》列出“痰饮候”、“诸痰侯”,区分痰与饮,提出“百病皆有痰作祟”。
至宋金元时期以后,痰证证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代医家均有独到见解,使痰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二、各代医家理论概述1.孙思邈孙思邈医疗经验极为丰富,但多方药少理论,在方药方面,广泛搜集了大量前代方剂及当时验方,其中《千金要方》中载有痰饮病方数十首。
用药特点有:1.治疗痰饮日久者,善于并用活血药,如用防己汤治疗膈间支饮,“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三合,微下利即愈”,芒硝活血软坚,使久痰得愈;2.善用吐法;3.温药如生姜,姜汁运用很多;4.亦有大黄、芒硝、大戟、芫花等峻下之法。
孙思邈治疗经验丰富了痰饮病的治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提供方药指导。
2.张从正张从正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创造性提出“痰迷心窍”说,为用痰证学说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痰病做了有益的尝试。
3.朱丹溪朱丹溪是痰证论治的代表者,他继承《和剂局方》并发展了痰证理论,病因方面,他强调“脾虚”、“气郁”,“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
临床表现方面,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
治疗方面,提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金元之前,治痰多用汗吐下温法,但容易损伤阳气,故朱丹溪提出“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实脾土,燥脾湿”。
与此同时,还强调应根据其成因、性质以及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中医各家学说痰证的治疗
⑵ 用药法:
根据痰的性质用药
湿痰——苍术、白术 热痰——青黛、黄芩、黄连 食积痰——神曲、麦芽、山楂 风痰——胆南星、白附子、天麻、雄黄、牛黄、僵蚕 老痰——海石、半夏、瓜蒌、香附、五倍子 内伤挟痰——党参、黄芪、白术等。
根据部位不同而选药
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 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导达; 痰在四肢,非竹沥不开;
根据病势选药
上焦痰盛用吐剂,下焦痰多用滑石;
辨病选药
痰积泄泻用蛤壳粉、青黛、黄芩、神曲糊丸 服,既豁痰,亦健脾;
肥盛妇人不能成胎,躯脂满溢,闭阻胞宫 者,采用行湿燥痰法,选用胆南星、半夏、苍术、 川芎、防风、羌活、滑石组方,或用导痰汤之类 等;
治痰在膈间或痰迷心窍,使人癫狂、健忘, 或为风痰之证,豁痰开窍法,以二陈汤加竹沥、 荆沥、菖蒲、远志、南星、莱菔子等。
痰证的治疗
⑴ 治痰法:
“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
随气而顺矣。” 治痰善用“分导”,但其反对过用峻利药,指出:
“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虚,则痰易生而多。”
丹溪以二陈汤为治痰基本方,认为其:“一身之 痰都治管,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
(《丹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痰》)
古代名医治痰十二法及痰的危害
古代名医治痰十二法及痰的危害古人所主治痰之法,皆是治痰之标,而不能治其本也。
如二陈汤上、中、下、久、暂之痰皆能治之,而其实无实效也。
今立三方,痰症总不出其范围也。
一法:初病之痰伤风咳嗽吐痰是也。
方用:陈皮、半夏、花粉、茯苓、苏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二剂而痰可消矣。
此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原在胃中,而不在肺。
去其胃中之痰,肺金自然清肃,又何至火之上升哉!此症医治不善,极易成劳,缘痰嗽皆责之于肺,伤风痰嗽是风伤肺也,若发散燥痰太过,则肺不敛必嗽愈甚,而上呛血丝,久则肺伤而肾炽。
若寒凉滋润太过,则肺不舒必痰愈多,而气喘声痿, 久则金冷而水寒。
此方无此二弊,愿病者勿以小病而忽之也。
二法:已病之痰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
黄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炽也(黄、白二字当误)。
正炽者,用寒凉之品;将退者,用祛逐之味,今一方而俱治之。
方用:白术、白芥子各三钱,茯苓五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枳壳五分。
水煎服。
有火加栀子,无火不必加。
此方健脾去湿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方:白术、茯苓、薏仁各五钱,陈皮一钱,益智仁三分。
水煎服。
有火加黄芩一钱,无火加干姜一钱、甘草二分。
此方健脾去湿而不耗气。
二剂而痰自消也。
三法:久病之痰久病痰多,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之。
盖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肾水亏损者也。
非肾水泛上为疾,即肾火沸腾为痰,当补肾以祛逐之。
方用:熟地、薏仁各一两,山药、麦冬、芡实、山萸各五钱,五味子、茯苓各三钱,益智仁二钱,车前子一钱。
水煎服。
此治水泛为痰之圣药也。
若火沸腾为痰,加肉桂一钱,补肾祛湿而化痰。
水入肾宫,自变为真精而不化痰矣。
此治下焦之痰也。
又方: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实有奇功,无火加桂、附。
四法:滞痰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
苟不补气而惟去其痰,未见痰去而病消也。
方用:人参、陈皮、花粉、白芥子各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苏子八分,白蔻二粒。
水煎服。
五法:湿痰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湿,必以补气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
方用:人参一两,蔻仁五钱,茯苓、半夏、神曲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
中医痰证的临床认识
浅谈中医痰证的临床认识【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2—02痰病即因痰致病,痰浊来源于脏腑功能失调,因此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动因。
古代医家对痰致病性质已有散在记载,如“痰生百病形各色”,“痰注全身”,“怪病多痰”等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痰邪致病的广泛和奇态性。
为了便于临床上认识痰证痰病,从而准确无误地进行施治,我们根据前人对痰致病性质的论说,结合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体征特点,通过进一步整理、综合、分析、归纳,找出其发病的一般规律,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分述如下。
1 痰属阴性,遏伤阳气痰为水液凝聚变化而成,水液的代谢主要依赖肺气的宣降,心气的推动,脾阳的温运,肾阳的温化,肝阳的疏通。
如果脏腑的阳气偏衰,阴寒内盛,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生痰邪。
痰水性同质异,皆属阴邪,其临床表现多以病变部位的闷胀困重,麻木冷痛为主,遇寒则剧,得渐则舒,或见肿块不红不热不痛,根脚散漫,或见冷痛不红,败血腐骨。
古人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及“痰为阴邪,非温不化”之说,是以说明痰乃阴冷之邪,遇阳得温则消。
中医认为“阴盛则阳病”,所以,痰常可遏伤人体阳气,以致清阳不展,而见嗜睡、困顿、体倦乏力。
病位恶寒,甚为冷痹。
因此,临床上治疗痰病痰证,要注意扶助人体阳气,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忽略痰之热化,以及台邪为病。
2 痰性粘滞,阻碍气机粘滞即是粘稠,滞涩之意。
祖国医学认为“稠浊者为痰”,痰的粘稠性,在临床上视之可见,表现为咯痰粘稠,或口粘口腻,呕恶或呕吐痰延;或咽中有粘痰梗塞,吞吐不利;或大便粘裹痰垢;或见溃疡,糜烂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品,凡此种种,显见十分充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痰属阴邪,质性粘稠,留伏遏阻,滞涩不散,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病情缠绵,不易速效;二是指症状,凝结滞涩为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结于皮里膜外,或结于腹腔、脏器。
中医的“瘰疬”、瘿瘤“、”痞块“、症瘕”、“痰核”、“流痰”、乳癖“等等,大都属其所致病症表现。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摘要】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内外各个部位,有“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之说,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因此又提出痰为诸病之源,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
文章认为诸家之论,各有其发挥,通过对诸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综合观之始全。
【关键词】痰病论治从公元前5世纪,在《诗经・鄘风》中就有“陟彼阿丘、言采其虻”之言,“虻”就是医家常用的化痰药贝母,可见当时古人就认识到了治疗“痰”的药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至今治痰仍常用的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付(白附子)、牡蛎、杏仁、皂荚等十多种,并用虻(贝母)和漏芦等配伍治疗痰淤之病症的记载。
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常山主“胸中痰结吐逆”,及巴豆破“留饮痰癖”的治法[1]。
由于历史和文字的原因,《内经》中没有“痰”字,将痰归属为饮湿之类,其描述为“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相当于后世所说得痰气互结而成肿瘤之说[2]。
在之后的朝代,有了痰病的详细论述,同时不同时代的医家,又分别提出各自的痰病观。
1 张仲景之痰病观:当以温药和之痰饮一名,实始于《金匮要略》。
仲景论痰饮基本上继承了《内经》的思想,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 不能化气行水,故而“水精”不布、“五经”不行,停积而为痰饮主论,进一步阐述了其病因病机。
如《痰饮咳嗽病》篇中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仲景于痰饮形成之机理独发中焦之论,足见其在痰饮的形成中尤其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
又如《水气病》篇指出:“寸口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既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总之,仲景认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水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饮停积而形成的。
从二陈汤看历代医家对痰病的论治及发挥
痰 降逆 , 胃止 呕 。 和 复用 乌梅 收敛肺 气 , 中兼 收 。 散 甘 草 为佐使 , 脾和 中 , 健 调和诸 药 。 方结 构严 谨 , 本 散收 相合 , 燥湿 理 气 祛 已生 之 痰 , 脾 渗 湿 杜生 痰 之 源 , 健
共奏 燥湿 化痰 、 理气 和 中之 功
1 二 陈 汤之 化 裁 类 方 . 2
剂 的基础 上 ,进一 步精 简 而成 为一首 治疗 痰 湿 的基
本方 。 临床应 用广 范 , 世有 很 多治痰 的方剂是 在 其 后
此方 的基 础上 加减 而来 的。
11 二 陈 汤 的 组 成 、 治及 方 解 . 主
陈汤 (仁斋 直指 方》 , 《 )治痰 攻 眼肿并 酒家 手臂 重 痛 、
二 陈汤作 为一 首治 痰 的基本 方 ,为后 世 医家 广 泛化 裁应 用 ,以治 疗更 加复 杂 的疾病 。《 医方 集解 》 云 : 方加 人参 、 本 白术名 六君 子 汤 , 治气 虚 有痰 : 方 本 去茯苓 、甘草 名陈 皮半 夏汤 ;再 加桔 梗名 桔梗 半 夏 汤; 本方 去 陈皮 、 草名 半 夏 茯苓 汤 ; 加生 姜 名 小 甘 再
二 陈汤 出 自宋 代 由官 方颁 布 的方书 《 平 惠 民 太
和 剂局 方 》 。早在 《 方 》 局 之前 ,内经 》 《 已有 半 夏 汤 ; 《 匮要 略》 金 有橘皮 汤 、 小半 夏汤 和小 半夏 加茯 苓 汤 ;
《 金方 》 千 中有温 胆汤 。可 以说, 陈汤 正是 在上 述方 二
麻 木 ; 方 去甘 草 , 干姜 、 汁 、 丸 , 温 中化 痰 本 加 姜 糊 名 丸, 治胸 膈寒 痰不 快 ; 方 去茯苓 、 草 , 黄 连 曲糊 本 甘 加 丸 姜汤 下 , 三 圣 丸 , 痰火 嘈杂 心悬 如 饥 ; 用 陈 名 治 单 皮、 生姜 , 名橘 皮 汤 (金 匮要 略》 , 干 呕 、 《 )治 哕及手 足
古今医家论“痰”
古今医家论“痰”古今医家论“痰”黄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
【註太阴在泉,辰戌岁,饮积心痛,寒湿上乘也。
】太阴之胜,独胜则湿气内郁,饮发于中,胕肿于上。
太阴之復,湿变乃举,饮发于中【註此火土相合而淫于岁半以前。
独胜者阴湿之气,復胜于岁半以后,湿气在中,故内郁而迫于下焦。
饮发于中,胕肿于上者,水邪之从下而中,中而上也。
復者谓受所胜之气胜制,郁极而復发。
】五常政大论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稸。
【註太阳司天,则太阴湿土在泉,故生水湿之病。
】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
【註此春病之常也。
】太阴所至为稸满。
【註此夏病之常也。
】少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民病饮发。
【註感湿热之气,故饮发。
】土郁之发,民病饮发注下。
【註皆感湿土之气而发。
】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甚则饮发,中满食减。
【註在地为土,在天为湿,故诸甲之岁,土运太过,雨湿流行。
饮者,脾气不能转输而为痰饮水饮也。
中满食减,土虚而不能主化也。
此淫太甚,则反虚其本位而自伤,故于四季月之十八日,土气得位之时,而反变生此病也。
】灵枢经论疾诊尺篇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
【註如枯鱼之鳞者,皮肤起寒粟也。
寒者水之气,此水邪泆饮于内,故寒色见于外也。
】焦三仙发表于2009-10-31 22:25:12金匮要略【汉?张机】痰饮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欬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欬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在肾,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辄已。
胷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歷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
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
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
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
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
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
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
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
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
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
水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
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
肺为贮痰之器。
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
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
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
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
水代谢。
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
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
由《王孟英医案》浅谈治痰
由《王孟英医案》浅谈治痰
《王孟英医案》是明代医家王孟英先生的医案集,其中不少案例涉及到了痰的治疗。
痰是中医诊断中一个重要的症状,通常与肺、脾、肾等脏腑有关,治痰主要通过调节脾胃、清热化痰、润燥止咳等手段来达到目的。
现就《王孟英医案》中涉及到治痰的一些案例进
行浅谈。
1. 干燥口渴咳喘的治疗
病人是一位五十三岁的老人,患有干燥口渴、咳嗽、气短、喘息等症状,已经多年未
能得到根治。
王孟英先生诊断病人为“肺肝气滞,燥热化痰”,主张清热化痰、润燥止咳。
他采用了诸如白芍、黄芩、半夏等药材,最终病人症状逐渐好转,恢复了健康。
3. 阪嗽肝燥的治疗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治痰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不同的痰症需要采用不同的药材
和治疗方法,例如清热化痰适用于痰黄深黏的痰症,而润燥止咳适用于肺燥引起的咳嗽。
此外,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合理
搭配和用药时间的控制。
气虚,所以有痰清代王孟英爱用的方子,养气除痰,值得思考
气虚,所以有痰清代王孟英爱用的方子,养气除痰,值得思考(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回春录》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曾说过,中医要想发展,离不开传承。
而要想传承,就离不开对优秀经验的解读、科普。
在这方面,我作为一个中医人,应该做出一点贡献。
比如说现在,我给你聊的,就是中国古代医家,关于治痰的一点经验。
我想跟你说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王孟英。
孟英,其实是人家的字。
人家的大名,叫做王士雄。
这个人是清朝人,生于1908年,卒于1868年。
还有一说,就是这个人活了不到60岁,卒于1863年。
他是一个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有一次,王孟英接待了一个患者。
什么毛病呢?就是痫病。
啥叫痫病?简单讲,相当于现在的所说的羊角风。
这个人啊,连年发病,怎么治也治不好。
而且呢,总感觉自己胸膈满闷。
王孟英一看,患者舌苔厚腻,脉象偏细偏滑,结合他自述胸部满闷,心中就有了三分定数。
他说了一段话,用来描绘病因病机。
这就是:“气分偏须,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宜法天之健以为方,则大气自强,而流行不息,胸次乃廓然如太空矣”。
言罢,写了一张配伍。
由于医案年代久远,具体用量已经无法掌握了。
在这里,我把所涉及到的药材写给你。
这就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芪、桂枝、薤白、瓜蒌仁、石菖蒲、蒺藜、旋覆花。
结果,患者服药之后,很快感觉得胸前舒适,满闷之感减缓,病症再也没有发作过。
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从王孟英的话说起:气分偏须,痰饮阻其清阳之旋运,宜法天之健以为方,则大气自强,而流行不息,胸次乃廓然如太空矣。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个患者啊,气虚。
气虚则生痰。
生了痰,痰饮就阻滞清阳之气,使得胸中大气不得运转,于是患者胸闷。
痰饮作祟,引动内风,则发作痫病。
怎么办啊?就得补气行气,让胸中大气增强、流转,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一句话,就是痫病,源于气虚痰凝,痰饮引动内风。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
浅 谈 历 代 医家 论 治 痰 病
宋家欣 ,侯 丽辉 , 吴效科
( 龙江 中医药大 学 , 黑 黑龙 江 哈尔 滨 10 4 ) 5 0 0
摘要 : 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 内外各个部位, 五脏六腑俱有” 内外上下皆到” 有“ “ 之说, 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
症, 因此又提 出痰为诸病之源 , 百病 多由痰作祟…‘ 有“ 怪病 多痰” 之说 , 而历代 医家对痰的 学术观众说纷 纭, 在治痰上 也各 有心得 。文章认为诸 家之论 , 各有其发挥 , 通过 对诸 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 , 综合观 之始全。
关 键词 : 痰病; 论治
中图分 类号 :2 5 8 R 5 .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8 ) 5 2 0 ) 2 4 1 2 10 48 ( 0 8 0 4 9 4 0 ) )
从公元前 5世纪 , 《 经 ・ 在 诗 郦风》中就有 “ 彼阿 丘 、 陟 言采 2 巢 元 方 之 痰 病 学 说 其虻” 之言 ,虻 ” “ 就是医家 常用 的化痰 药贝母 , 见 当时古人 就 可 隋代巢元方编撰 的《 诸病源候论》 中医痰病 的学 术发展有 对 认识 到了治疗 “ 的药物 。湖南长 沙马 王堆三号汉 墓 出土 的医 重要 的奠基作用 , 痰” 其体现在 4个方面 : 以张仲景痰饮 为基 础 , ① 进 学帛书《 五十二病方 》 中就有至今治痰仍 常用 的药 物如 : 半夏 、 服 步将痰与饮分别加 以论 述 , 并首创 痰病学 说 ; 本书 是中医学 ② 零( 茯苓) 白付( 、 白附子) 牡蛎 、 、 杏仁 、 皂荚等 十多种 , 并用虻 ( 贝 关于痰病最早 的证候分类 和病 因病机 专论 ; ③揭示 了痰病 “ 其候 母) 和漏芦等配伍治 疗痰 淤之病 症 的记载 。成 书 于秦汉 之 际的 非一 ” 的特点 , 列举 了各种 因痰 而病 的 临床表 现 ; ④指 出了因病 《 神农本草经》 已经有 常山主 “ 中痰 结 吐逆 ” 及 巴豆破 “ 中, 胸 , 留 生痰 、 因痰致 病是痰病错综复杂的主要病 因病机特点 。他对 中医 饮痰癖” 治 法… 。 由于 历 史 和 文 字 的原 因 , 的 《内经 》中 没 有 痰病学术的发展 , 出了创 造性 的贡献 。其 所创立 的痰病学说 , 做 “ 字, 痰” 将痰归属为饮 湿之类 , 描述 为“ 其 有所结 , 归之 , 液 为后世医家研究痰病病 因病 机 , 气 津 以及 临床辨证 论治 , 奠定 了理论 留之 , 邪气 中之 , 结 日 以易 甚 , 以 聚 居 , 昔 瘤 , 凝 连 为 以手 按 之 坚 ” 基础 , 中医痰病学 术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虽然本书没有 是 相 当 于后 世 所 说 得 痰 气 互 结 而 成 肿 瘤 之 说 。 具体 的治疗痰病的方法 , 是对 后世医家针对痰病的治疗有重要 但 在之后的朝代 , 有了痰病 的详 细论述 , 同时不 同时代 的医 家 , 的 指 导 意 义 。 又 分 别 提 出各 自的 痰 病 观 。 3 严 用 和 等 医家 对 痰 的辨 治 1 张仲 景 之痰 病 观 : 以温 药 和 之 当 宋元 时代 , 因病生痰 和因痰致 病 的问题 , 已引起 了医家们 的 痰饮一名 , 实始 于《 匮要 略》 金 。仲景论 痰饮 基本 上继 承 了 普遍 关注。不仅在临床治疗方面积累 了经验 , 而且展开了多方 面 《 内经》 的思想 , 从脾不“ 散精 ” 肺不能“ 调水道 ” 膀胱 ( )不 的 理 论探 讨 。 、 通 、 肾 能化气行水 , 而“ 故 水精 ” 不布 、 五经” “ 不行 , 积而为痰 饮主论 , 停 宋代 严用 和说 :人 之气 道贵乎顺 , 则津液 流通 , “ 顺 决无痰饮 进一步阐述 了其病因病 机。如《 痰饮咳嗽病》 中说 : 夫病人饮 之患 ,若 ) 篇 “ ( 调摄 失宜气道闭塞 , 饮停于胸膈 , 而能痰 , 水 结 其为病 水 多 , 暴 喘满 。凡 食 少 饮 多 , 停 心 下 , 者 则 悸 , 者 短 气 ” 也 ……” 必 水 甚 微 。 他特别提 出治痰 “ 气 为先 ” 顺 的治 疗大 法 , 十分 可贵 是 仲景于痰饮形成之机理 独发 中焦 之论 , 足见其在痰饮 的形成 中尤 的, 又言“ 温利之差 , 以无 害 , 可 汗下 之错 , 为病 不 浅矣 。 则 这又 ” 其重视脾 胃的运化 功能 。又 如 《 气病 》 水 篇指 出: 寸 口脉 弦 而 与《 “ 金匮要略》 病痰饮者 , “ 当以温药和之 ” 相一致 。 紧 。弦则卫气 不行 , 既恶寒 , 水不 沾流 , 于肠 间。 少 阴脉紧而 走 …‘ 张子 和不仅将 痰分 为: 痰 、 风 热痰 、 湿痰 、 沫痰 ( 即食痰 ) 而 ,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
吕景山:我治疗百病之根——痰的各种对药方吕景山第二届国医大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山西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理事长,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被评为首届“山西名医”。
2014年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4“感动山西”特别奖。
从医六十年以来,他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的患者,获得了广大患者和业内同行的一致认可和广泛赞誉。
同时,先后培养了包括加拿大、香港等地在内的弟子五十余人。
现已耄耋之年,仍勤耕不辍,服务于临床。
在学术上,他师古不泥,独辟蹊径,形成对药理论、对穴理论和对法理论。
对药理论填补了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
对穴理论为针灸学和针灸处方学的研究和发展创新了思路。
出版论著十余部,其中《施今墨对药》和《吕景山对穴》,被译为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并分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3年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编者按国医大师吕景山指出,”百病皆生于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对于好多现代病的治疗都不要忘了治痰。
文中,吕老公开了多个他治疗”痰“证的对药之方。
本文为吕景山在2015年12月18日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在广东惠州主办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的演讲。
本人已审阅。
什么是”痰“?何为痰?痰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诸病源侯论》云:“痰者,涎液凝聚”。
一旦产生,即可成为加重病情的因素,又可诱发新的痰病为患,诚如李时珍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故有“百病皆生于痰”、“痰为百病之根”、“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传统中医将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两类,分述如下:1、有形之痰有形之痰是指从呼吸道分泌出的痰液,以及人体内、外所见的肿块、肿物、瘰疬等可触知的病变。
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
中医学痰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深入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和可 靠性。
开发新药
根据中医学痰的理论,开发新型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方法。
推广应用
将中医学痰的理论和方法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疾病治疗中,如糖 尿病、癌症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痰病,如抗生素、抗 病毒药物等。
抗过敏药
其他药物
用于治疗因过敏引起的痰病,如抗组胺药物 等。
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用于治疗因自身免 疫性疾病引起的痰病。
痰病的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 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穴位注射
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穴位,以增 强治疗效果。
穴位按摩
痰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痰与气候环境
研究发现,气候潮湿、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 导致痰的产生,其中气候潮湿是最常见的诱因。
01
痰与体质因素
个体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足等因素 均可增加痰的产生,如肥胖者、老年 人等更容易出现痰湿体质。
02
03
痰与疾病发展
痰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都与痰有关。
通过按摩穴位,促进局部血液 循环,缓解痰病症状。
04
中医学痰的理论研究进展
痰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痰的概念
中医学中的“痰”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痰液,还包含体内各种水 湿代谢异常产生的病理产物。
痰的生成与影响
痰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衡等因素有关,痰的积累 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痰的特性与分类
根据痰的特性,可分为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等不同类型,每 种类型的痰在性质、症状和治疗上都有所区别。
浅析《陆氏三世医验》痰证论治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 8年4月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2018 Vol. 30 No. 2浅析《陆氏三世医验》痰证论治★刘海燕**洪靖(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摘要:《陆氏三世医验》为陆岳祖孙三代多年临床经验之总结,每案说理透彻,不仅阐述施治成功之经验,亦述他人处置之过失,被诸多医家所重视。
陆氏三世诊疗痰证,既宗古训、又弘新意,辨证施治,并无门派之囿,治法善于变化,富有特色。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总结其诊治痰证的学术思想:四诊合参、尤其重视脉诊;标本合治、攻补有序;善用吐、下之法,顾护脾胃;健脾理气、痰疾同治。
临床疗效显著,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痰证颇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陆氏三世医验》;痰证;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55.8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 in Lushi Sanshi YiyanLIU Hai - yan, HONG JingAnhui University o f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8, China.A bstract:Lushi Sanshi Yiyan was summarized by LU Yue three generations of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each case through reasoning, not only describes the treatment success experience, but also the fault disposal of others,and was attention by many physician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LU Yue three generations not only followed ancient maxims,but also carried forward new Philip,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ot limited school, treatment changing, characteristic. The author summarizes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 of academic thinking through careful study as follow:synthesis of 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especially pulse - taking;branch and root treatment together,attack and fill in order; being good at of the method of vomiting and lower, but care for the spleen and stomach;tonifying spleen and regulating qi activity,combined treatment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Lushi* s academic thought has th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modem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hlegm syndrome.Key w ords:Lushi Sanshi Kya/i;Phlegm;Academic Thought《陆氏三世医验》又名《习医铃法》,全书共五 卷,记载陆氏三世医案168则,为明代医家陆养愚、陆肖愚、陆祖愚祖孙三代临证验案之汇编。
万病从痰起一方去痰疾
万病从痰起一方去痰疾
万病从痰起一方去痰疾
常言说:万病从痰起,也有说:顽病从痰起,看来痰是引起其它疾病根源,民间偏方,一方去痰疾。
一、主治:止咳化痰
处方:鲜姜汁10毫升、蜂蜜10毫升
用法:隔水蒸10分钟,小口分三次服下,一次见效。
二、主治:健脾化痰
处方:生白术100克、生鸡内金100克
用法:共磨面,炼蜜为丸,丸重10克,一次一丸,早晚各服一次,二十天为一疗程。
三、主治:嗓子有痰
处方: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麦芽5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三剂为一疗程。
四、主治:咳嗽、痰多
处方:萝卜籽18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三剂为一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代医家论治痰病(一)
作者:宋家欣侯丽辉吴效科
【摘要】中医认为痰可以停留在机体内外各个部位,有“五脏六腑俱有”“内外上下皆到”之说,生成各式各样的疑难奇异病症,因此又提出痰为诸病之源,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而历代医家对痰的学术观众说纷纭,在治痰上也各有心得。
文章认为诸家之论,各有其发挥,通过对诸家痰病观作一总括分析,综合观之始全。
【关键词】痰病论治
从公元前5世纪,在《诗经·鄘风》中就有“陟彼阿丘、言采其虻”之言,“虻”就是医家常用的化痰药贝母,可见当时古人就认识到了治疗“痰”的药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至今治痰仍常用的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付(白附子)、牡蛎、杏仁、皂荚等十多种,并用虻(贝母)和漏芦等配伍治疗痰淤之病症的记载。
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有常山主“胸中痰结吐逆”,及巴豆破“留饮痰癖”的治法〔1〕。
由于历史和文字的原因,《内经》中没有“痰”字,将痰归属为饮湿之类,其描述为“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相当于后世所说得痰气互结而成肿瘤之说〔2〕。
在之后的朝代,有了痰病的详细论述,同时不同时代的医家,又分别提出各自的痰病观。
1张仲景之痰病观: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一名,实始于《金匮要略》。
仲景论痰饮基本上继承了《内经》的思想,从脾不“散精”、肺不能“通调水道”、膀胱(肾)不能化气行水,故而“水精”不布、“五经”不行,停积而为痰饮主论,进一步阐述了其病因病机。
如《痰饮咳嗽病》篇中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仲景于痰饮形成之机理独发中焦之论,足见其在痰饮的形成中尤其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
又如《水气病》篇指出:“寸口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既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总之,仲景认为,痰饮是肺脾肾气化失司,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水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饮停积而形成的。
而且三脏之中脾胃运化失司首当其要。
在治疗上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大法。
认为痰饮为阴邪,有形而易伤阳气,遇寒则凝,得阳始运始散,但用药当平和,补阳要防其过于燥化而致胃热上冲其面,故投药当用“温”而不用“热”。
痰饮为患,不能速生,亦难以速去,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治疗除非急证一般不急不徐,“和之”以取效。
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在具体运用中根据饮邪之盛衰、标本之缓急,急则治其标,随饮之所处因其势而利导之;缓则治其本,因脾肾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法;标本俱急则同治,或温或和或和而用温,温则振奋阳气,通调水道,化气行水,而重在脾肾以治本,和则“去菀陈挫,开鬼门,洁净府”,随证用药,权宜之计以治标,冀其阳气得复,水饮得躅,阴阳调和,气体水行。
《金匮要略》对于痰饮论述甚详,其理、法、方、药之完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痰饮病的辨证治疗。
2巢元方之痰病学说
隋代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痰病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体现在4个方面:①以张仲景痰饮为基础,进一步将痰与饮分别加以论述,并首创痰病学说;②本书是中医学关于痰病最早的证候分类和病因病机专论;③揭示了痰病“其候非一”的特点,列举了各种因痰而病的临床表现;④指出了因病生痰、因痰致病是痰病错综复杂的主要病因病机特点。
他对中医痰病学术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其所创立的痰病学说,为后世医家研究痰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医痰病学术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虽然本书没有具体的治疗痰病的方法,但是对后世医家针对痰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
3严用和等医家对痰的辨治
宋元时代,因病生痰和因痰致病的问题,已引起了医家们的普遍关注。
不仅在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展开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
宋代严用和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若)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于胸膈,结而能痰,其为病也……”他特别提出治痰“顺气为先”的治疗大法,是十分可贵的,又言“温利之差,可以无害,汗下之错,为病不浅矣。
”则这又与《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相一致。
张子和不仅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即食痰),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痰迷心窍”之说,为运用中医痰病学说的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性疾病,作了有益的启示。
宋代杨仁斋所著的《直指方》论痰之处颇多,而且从形态上将痰和饮作了区别——“稠浊为痰,清稀为饮”这对后来区别和治疗痰、饮之证,无疑是很有裨益的〔1〕。
元代王珪,他在《诸病源候论》等古典医籍的影响下,对诸痰诸饮之证,体察甚细微,特别是于痰火诸症,研究尤为精辟,他创制的“礞石滚痰丸”,治疗热痰、老痰胶固而引起的各种病症,至今仍在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4朱丹溪之痰病观:百病多兼痰
他取百家之长,承前贤之说,首先立论“百病多有兼痰”,对痰的论述逐渐突破了《金匮要略》中所说的痰饮范围,开始蕴育着广义“痰”的概念,指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所不到。
”认为“痰来去无定,聚散无常,五脏六腑莫不为患,或贮于肺,或贮于胃,或凝滞于心膈,或聚于肠间,或客于经络四肢等等”,根据此理论,丹溪临证诊病多从痰沦治。
在治疗上,朱丹溪独辟门径,倡“顺气为先,治脾为本”。
丹溪提出治痰“顺气为先,分导次之”的创见,所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在其所制祛痰诸方中,多配伍辛温行气之品。
并且根据脾为生痰之源,“盖脾为后天之本,脾运不健,则津液不化,聚而成痰”,提出“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主张以二陈汤为准绳,灵活运用,而治一身之痰证。
从而看出他这种非见痰而治痰,辨证治根源,以治气为先的治疗原则。
更突出的是,朱丹溪对于“痰淤”关系较前人更为注重,首先提出了“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淤血,遂成窠囊”的论点,并提出“痰淤并存,痰淤同治”的理论,也就是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因为气血流畅则津液并行,无痰以生,气滞则血淤痰结,气虚则血涩少而痰凝,血淤气滞则络阻,津液不能行,血少脉道不通,迂缓流塞,津液不能布化畅通,从而淤积。
所以说“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从而开创了痰淤致病之说。
此外还提出湿热生痰之说,“痰火生异证“等〔2〕。
5张景岳之痰病观:治痰不必治痰,而治生痰之源
张景岳治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五脏为核心,针对病证的寒热虚实而辨证立法、组方用药,将医理药理融汇贯通,体现了“见痰休治痰,而治生痰之源”的中医辨证观和治疗学特色。
张氏基于“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的学术观,认为痰之为物,本非人身所固有,痰涎是标,脏腑功能失常是其本。
故认为“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消”“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因此强调治疗痰病不可简单地祛痰,而应重视调整脏腑的功能,使五脏安和,则痰涎不生。
张氏认为五脏之中,脾、肾二脏又至关重要。
“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出乎脾肾,盖脾主湿,湿滞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
大旨仍归于温补。
另外他还强调治痰宜辨虚实,当分缓急治之。
总之景岳治疗痰证,重视治疗生痰之源,始终不忘先后天之本,然后针对具体证情而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