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增稠剂分述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

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

和酯类等等。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

前使用的增稠剂。1.1低分子增稠剂1.1.1无机盐类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

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

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

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

这就是所说的"盐析"。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其他

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1.1.2脂肪醇、脂肪酸类脂肪醇、

脂肪酸是带极性的有机物,有文章把它们看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它们

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少量的该类有机物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omc及其他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一般来

说呈线,陛变化关系。其作用原理是脂肪醇、脂肪酸能插入(参加)表面活性剂

胶团,促进胶团的形成,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有强烈

的相互作用(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加极性头间的氢键结合),使两分子在表面上

定向排列得很紧密,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达到增稠的效果。1.1.3表面活性剂类1.1.3.1烷醇酰胺类最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烷醇酰胺能与

电解质相容共同进行增稠并且能达到最佳效果。烷醇酰胺增稠的机理是与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互作用,形成非牛顿流体。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

有很大差异,而且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其效果也不同,有文章报道了不同烷醇

酰胺的增稠及泡沫性能。近来报道烷醇酰胺制成化妆品时有产生致癌物质亚硝

胺的潜在危害。烷醇酰胺的杂质中有游离胺,它是亚硝胺的潜在来源。目前个

人护理品工业对是否在化妆品中禁用烷醇酰胺还没有官方意见。1.1.3.2醚类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为主活性物的配方中,一般仅用无机盐即能调成合适的黏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AES中含有未硫酸化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稠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深入研究发现:对平均乙氧基化

度约为3EO或10EO时起最佳作用。另外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的增稠效果与其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同系物的分布较宽时产品

增稠效果较差,愈是窄的同系物分布,可得到愈大的增稠效果。1.1.3.3酯类最普通使用的增稠剂是酯类。最近国外又报道了PEG-8PPG-3二异硬脂酸酯、PEG-90二异硬脂酸酯和PEG-8PPG-3二月桂酸酯。这类增稠剂属于非离子增稠剂,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这类增稠剂不容易水解,在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黏度稳定。目前最常用的是PEG-150二硬脂酸酯。用来作为增稠剂的酯类,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因此具有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增稠机理是由于在水相中形成三维水化网络,从而将表面活性剂胶束包含进去造成的。此类化合物除了在化妆品中用作增稠剂外,还可以作为润肤剂和保湿剂。

1.1.3.4氧化胺氧化胺是一种有极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表现为:在水溶液中,由于溶液的pH值的不同,它显示出非离子性,也可以显示强离子性质。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即pH大于或等于7时,氧化胺在水溶液中以不电离的水化物存在,显示非离子性。在酸性溶液中,它显示弱的阳离子性,当溶液pH小于3时,氧化胺的阳离子性尤为明显,因此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与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表面活性剂很好配伍并显示协同效应。氧化胺是有效的增稠剂,当pH为6.4-7.5时,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13.5Pa.s-18Pa.s,而烷基酰胺丙基二甲基氧化胺可使复配物黏度达34Pa.s-49Pa.s,后者加入食盐也不会降低黏度。1.1.3.5其他少数甜菜碱和皂类也能作增稠剂(见表1),其增稠机理和其他小分子的作用类似,都是通过与表面活性胶束相互作用达到增稠的效果。皂类可用于棒状化妆品中的增稠,甜菜碱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水体系中。1.2水溶性高分子增稠剂许多高分子增稠剂增稠的体系不受溶液的pH值或电解质浓度的影响。另外,高分子增稠剂需较少的量就能达到所需要的黏稠度,比如一个产品需要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如椰油二乙醇酰胺的质量分数3.0%,达到同样的效果仅需纤维素聚合物0.5%即可。大部分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在化妆晶工业不但用来作增稠剂,而且用来作悬浮剂、分散剂和定型剂等。1.

2.1纤维素类纤维素类在水基体系中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稠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的各种领域。纤维素是天然有机物,它含有重复的葡萄糖苷单元,每个葡萄糖苷单元含有3个羟基,通过这些羟基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衍生物。纤维素类增稠剂通过水合膨胀的长链而增稠,纤维素增稠的体系表现明显的假塑性流变形态。使用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左右。1.2.2聚丙烯酸类聚丙烯酸类增稠剂自1953年Coodrich公司将Carbomer934引入市场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了,现在这系列增稠剂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见表1)。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增稠机理有2种,即中和增稠与氢键结合增稠。中和增稠是将酸性的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中和,使其分子离子化并沿着聚合物的主链产生负电荷,同

性电荷之间的相斥促使分子伸直张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氢键结合增

稠是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先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再与质量分数为10%-20%的

羟基给予体(如具有5个或以上乙氧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使其卷曲的

分子在含水系统中解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不同的pH值、不同的中和剂以及可溶性盐的存在对该增稠体系的黏度有较大影响,pH值小于5时,pH值增大黏度升高;pH值在5-10黏度几乎不变;但随着pH值继续升高,增稠效率

又要下降。一价离子只降低体系的增稠效率,二价或三价离子不但能使体系变稀,而且当含量足够时会产生不溶性沉淀物。1.2.3天然胶及其改性物天然胶

主要有胶原蛋白类和聚多糖类,但是作为增稠剂的天然胶主要是聚多糖类。增

稠机理是通过聚多糖中糖单元含有3个羟基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

络结构,从而达到增稠的效果。它们的水溶液的流变形态大部分是非牛顿流体,但也有些稀溶液的流变特性接近牛顿流体。它们的增稠效果一般与体系的pH值、温度、浓度和其他溶质的存在有较大关系,这是一类非常有效的增稠剂,一般

用量为0.1%-1.0%。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增稠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增稠剂分述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 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 和酯类等等。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 前使用的增稠剂。1.1低分子增稠剂1.1.1无机盐类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 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 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 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但当电解质过量时会影响胶束结构,降低运动阻力,从而使体系黏稠度降低, 这就是所说的"盐析"。因此电解质加入量一般质量分数为1%-2%,而且和其他 类型的增稠剂共同作用,使体系更加稳定。1.1.2脂肪醇、脂肪酸类脂肪醇、 脂肪酸是带极性的有机物,有文章把它们看成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它们 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少量的该类有机物的存在对表面活性剂的表面 张力、omc及其他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作用大小是随碳链加长而增大,一般来 说呈线,陛变化关系。其作用原理是脂肪醇、脂肪酸能插入(参加)表面活性剂 胶团,促进胶团的形成,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有强烈 的相互作用(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加极性头间的氢键结合),使两分子在表面上 定向排列得很紧密,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达到增稠的效果。1.1.3表面活性剂类1.1.3.1烷醇酰胺类最常用的是椰油二乙醇酰胺。烷醇酰胺能与 电解质相容共同进行增稠并且能达到最佳效果。烷醇酰胺增稠的机理是与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胶束相互作用,形成非牛顿流体。各种不同的烷醇酰胺在性能上 有很大差异,而且单独使用与复配使用其效果也不同,有文章报道了不同烷醇 酰胺的增稠及泡沫性能。近来报道烷醇酰胺制成化妆品时有产生致癌物质亚硝 胺的潜在危害。烷醇酰胺的杂质中有游离胺,它是亚硝胺的潜在来源。目前个 人护理品工业对是否在化妆品中禁用烷醇酰胺还没有官方意见。1.1.3.2醚类 在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为主活性物的配方中,一般仅用无机盐即能调成合适的黏度。研究表明这是由于AES中含有未硫酸化的脂肪醇乙氧基化物,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增稠作出了显著的贡献。深入研究发现:对平均乙氧基化 度约为3EO或10EO时起最佳作用。另外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的增稠效果与其产物中所含未反应的醇及同系物的分布宽窄有很大关系。同系物的分布较宽时产品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早在5000年前,世界历史上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就已将香料用于防腐。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记载了药物百余种,列举了“流赭以涂牛马之病,熏草佩之可以已疠”等。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次证实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大多数化妆品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即可迅速繁殖,破坏产品的感官品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近年来,化妆品工业所使用的天然原料和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日趋增多,产品更易被微生物所侵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化妆品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一个良好的防腐体系,对于化妆品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各国报道的化妆品防腐剂已超过200种,我国现已在化妆品中使用的也有55种。化妆品中防腐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综合了化学、精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受到法规、标准以及配方师的经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自然界生态平衡中一个必要的组成环节,其种类至少在10万种以上。化妆品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表一是部分类别化妆品及包装物中发现的菌群。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有时在产品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例如,霉菌和酵母菌较常在包装盖边沿、衬垫和产品表面产生霉点,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后一般会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气体放出、发泡和发胀、气味变化、破乳或成块等。有些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毒素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的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 水 化妆品中大量的水分使得微生物的生长成为可能。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有的化学反应,营养的吸收、渗透、分泌和排泄均须有水才能进行。 2. 营养物质 化妆品配方的复杂性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3. PH值 产品的PH值影响着微生物细胞壁的电荷和营养物质的电离程度,决定着微生物中酶的生长和活性。 4. 温度 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依赖于各种化学反应,而温度又影响这些反应的速率,也就明显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 5. 氧

增稠剂介绍

增稠剂 简介: 增稠剂是一种流变助剂,不仅可以使涂料增稠,防止施工中出现流挂现象,而且能赋予涂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贮存稳定性。对于黏度较低的水性涂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助剂。 增稠剂有水性和油性之分。尤其是水相增稠剂应用更为普遍。增稠剂实质上是一种流变助剂,加入增稠剂后能调节流变性,使胶黏剂和密封剂增稠,防止填料沉淀,赋予良好的物理机械稳定性,控制施工过程的流变性(施胶时不流挂、不滴淌、不飞液),还能起着降低成本的作用。特别对于胶黏剂和密封剂的制造、储存、使用都很重要,能够改进和调节黏度,获得稳定、防沉、减渗、防淌、触变等性能。 分类: 增稠剂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无机增稠剂(以膨润土为主)和有机增稠剂(纤维素类、碱溶胀型丙烯酸乳液类、缔合型聚氨酯类等)。但其中用量最大的还是羟乙基纤维素、缔合型聚氨酯、碱溶胀丙烯酸乳液3类产品。 1. 纤维素类 纤维素类增稠剂(HEC)及憎水改性纤维素型增稠剂(HMHEC)是涂料中用得最为广泛的增稠剂种类。纤维素及其他的多糖类增稠剂常以粉状形式存在,应用时常和颜料一起研磨成颜料浆。当后添加时,纤维素和其他无机粉状增稠剂会给涂料带来更多的问题。以液体形式供货的HEC和HMHEC产品为涂料的生产带来了方便。 2. 缔合型聚氨酯 第二类经常用于水性涂料的增稠剂为非离子缔合型的聚合物,最常见的为憎水改性的乙氧基化聚氨酯及相似的含脲、脲-氨酯及醚键的氧化乙烯/氧化丙烯。非离子缔合型的增稠剂通常以水/共溶剂溶液或水溶液的形式存在。因此当其用于涂料时较难分散,且需较长的时间才能使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3. 碱溶胀丙烯酸乳液 碱溶胀丙烯酸乳液用于水性涂料的增稠剂为碱可溶或溶胀的乳液,有2种基本类型:传统的丙烯酸酯类(ASE)和憎水改性缔合型聚丙烯酸酯类(HASE)。此类增稠剂需加适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崇尚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以中药提取物为化妆品添加剂生产的各种中药功效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面市,并日益成为消费者追求时尚的新宠。但是,由于这些化妆品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中草药添加剂精制提取技术还不够完善、科技含量不高以及有效成分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等原因,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许多中药功能性化妆品使用效果不明显,因而难以形成应有的市场规模。 一、中药提取物的分类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 中药提取物是指以中国传统中草药(不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为原料,利用现代植物化学提取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所获得的单味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中药提取物作为功能添加剂,是制备具有特殊功效化妆品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中药功效化妆品中应用的中草药添加剂品种已超过百种以上。根据这些提取物成分及含量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是以单一化合物成分为主的提取物,纯度达到95%以上。其结构清楚、药效明确、药理学研究资料全面。国内一般称其为天然药物或植物化学药物,如大豆异黄酮、人参皂甙、茶叶儿茶素、白藜芦醇、石杉碱甲等均属此类。 二是通过现代分离工艺如柱层析分离、沉淀分离、萃取分离等过程所获得的有效部位或多组分提取物,有效部位尚需具有公认和明确的含量测定指标,其活性成分含量一般在20~50%之间,如银杏黄酮、三七总皂甙、积雪草提取物等。 三是经过水或乙醇提取但未加以分离的单一植物浸膏粉或流浸膏,这些提取物的部分成分明确,一般均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如枳实、当归、黄芪、五味子、灵芝、蒺藜、厚扑、刺五加、贯叶连翘、红车轴草、银杏叶等提取物。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许多化妆品生产企业随着“回归自然”风潮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应用上述部分中药提取物,开始对中药功效化妆品进行研究和开发,目前已有包括美白、防晒和抗皱等多个特殊功效作用的化妆品应市,在国内化妆品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无论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在知名度方面,中药功效化妆品,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由于产品大多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导致国内品牌的产品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天然植物化妆品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尴尬”地位。甚至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市场销售的所谓“中药功效化妆品”或“绿色化妆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一种商业概念的炒作,并无什么实际内容。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药功效化妆品市场状况的成因与目前国内生产制备中草药添加剂的提取工艺落后和有效成分缺乏定性定量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提高我国这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从添加剂这一源头抓起,深入开展对中药化妆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是我们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国内中药功效化妆品中采用的中草药添加剂与国外“绿色化妆品”采用的植物添加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方面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水提结合动态温浸工艺并辅以先进的设备;而国内采用的多为水煎提取工艺,而且设备大多较为落伍。 2. 质量控制方面 国外天然植物添加剂开发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特别注重天然植物添加剂研究和开发走标准提取物的路子,许多生产企业均已建立了相应天然植物添加剂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而国内还没有相应的中草药添加剂行业质量标准规范和要求。 3. 在中药功效化妆品应用方面 国外同行研究开发的功效化妆品所用的天然植物添加剂以活性部位、单体化合物或所谓的

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综述

题目:综述化妆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AAS 类型 特点代表性产品应用 阴离 子 去污能力强,主要用于清洁 洗涤 脂肪酸皂(肥皂)、 十二烷基硫酸钠 清洁洗涤产品 阳离 子 较好的杀菌性与抗静电性, 应用于柔软去静电 高碳烷基的伯仲叔 季盐 洗发水、护发素 两性良好的洗涤作用,很温和,常与 阴或阳离子AAS搭配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 碱、咪唑啉 洗发水、洁面品 非离 子 安全温和,无刺激性,具有 良好的乳化、增溶等作用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Span)和其环氧乙 烷加成物(Tween) 应用最广,常用于膏 霜、乳液中阴离子AAS 名称简 称 用途安全性 N-酰胺基及其盐香波、皮肤清洁剂、口腔制品、 含药化妆品、香皂和添加剂等… 没有刺激性,非常安全 羧酸(酯)盐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 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 和膏霜基体。 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 感觉 硫酸(酯)盐 烷基硫酸酯盐A S 很广泛,O/W型乳化剂、润湿剂 和悬浮剂,常在香波和皮肤清洁制 品使用。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 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 皮肤的脱脂能力。 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 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 的 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 酯盐 A ES 香波的主要表面活性剂,也用 于皮肤清洁和沐浴制品,较少用作 乳化剂。一般与其它AAS(阴、两性、 非离子)复配 与AS相近,但刺激性 略低于AS 磺酸盐 烷基苯磺酸盐L AS-Na 去污力太强,因此在化妆品中 应用不广泛,主要用于洗衣粉 对皮肤中等刺激,容易 脱脂而变得干燥粗糙,用三 乙醇胺盐复配可降低刺激

性。 烷基磺酸盐S AS 低成本,稳定性好,刺激性低, 去污能力好,很有前途的AAS 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N-酰胺基及其盐 由α-氨基酸的氨基酰化后制得。氨基酸属于两性,但酰化后变成阴离子AAS。 用途: 香波:增泡和稳泡,头发亲合性强,改善梳理性,减少静电; 皮肤清洁剂:治疗面部粉刺,可与水杨酸和过氧化苯甲酰等匹配而不影响其活性; 口腔制品:口腔清洗剂,抑制己糖激酶的生长,防止牙齿腐烂; 含药化妆品:去屑香波、治疗粉刺膏霜等。 香皂和添加剂等… 安全性: 已在化妆品和洗涤用品应用几十年,非常温和,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和刺激,安全性非常高。 羧酸(酯)盐 一般指单价羧酸(酯)盐型。 用途:很广泛,用于制备O/W型膏霜或乳液。主要用作皂基、各种乳液和膏霜基体。 安全性:呈碱性,稍微有刺激的感觉。 硫酸(酯)盐 用途:O/W型乳化剂、润湿剂和悬浮剂,是香波和皮肤清洁使用较广泛的AAS之一。一般与其它AAS复配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和粘度,并降低对皮肤的脱脂能力。 安全性:高浓度时有刺激性。但在化妆品的使用条件下是安全的。

化妆品中添加剂的应用

化妆品中添加剂的应用 1)雅芳·爱倍佳护肤系列深层洗面霜 成分:水、硬脂酸、甘油、聚乙二醇—6、肉豆蔻酸、氢氧化钾、乙二醇硬脂酸酯、苯氧乙醇、聚乙烯、硬脂酰胺AMP、香精、CI 77007、滑石粉、羟丙纤维素、聚甲基硅氧烷2)舒肤佳香皂 成分:脂肪酸钠、玉米淀粉、水、甘油、香精、椰油酸、三氯卡班、氯化钠、二氧化钛、柠檬酸、联苯乙烯二苯基二磺酸二钠 3)御泥坊·玫瑰水润矿物睡眠面膜 成分:矿物精华水、玫瑰精华萃取液、1,3-丁二醇、丙二醇、透明质酸钠等 4)杏仁蜜 成分:水、甘油、鲸蜡硬脂醇、甘油硬脂酸脂、聚二甲基硅氧烷、月桂醇硫酸酯钠、EDTA 二钠、香精 5)妮维雅·晶纯皙白泡沫洁面乳 成分:水、硬脂酸、肉豆蔻酸、丙二醇、氢氧化钾、甘油、月桂酸、聚乙二醇-150、聚乙二醇-8、甘油硬脂酸酯、十八碳烯二酸、光果甘草(GL YCYRRHIZA GLABRA)根提取物、野大豆(GL YCINE SOJA)胚芽提取物、白蜂蜡、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丁羟甲苯、EDTA 三钠、变性乙醇、香精、CI 77891 主要的共同成分作用分析: 硬脂酸:从牛脂、硬化油等固体脂中提取,工业品通常是硬脂酸(55%)和棕榈油(45%)的混合物,作乳化剂; 蜂蜡:白色微黄固体,薄层时成半透明状,略有蜂蜜的气味,是化妆品中的基质原料,也与其他乳化剂一起用在油包水乳剂中用作辅助乳化剂,蜂蜡中的游离脂肪醇也可用作乳化稳定剂, 甘油:有强的吸湿性,可以让皮肤上的水分不会太快散发,同时适当从空气中吸取水气,作保湿剂: 丙二醇:保湿剂; EDTA二钠:络合缓释剂,名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调节化妆品的酸碱度,也就是能自动调节化妆品的酸碱性在我们能适合的范围内,以保护我们的皮肤不受强的刺激; 氢氧化钾:助乳化剂; 香精:辅助原料,赋予化妆品一定的香气; 滑石粉:天然的含水硅酸镁,性质柔软,易磨成粉,是化妆品中的基质原料,起润滑作用。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合理使用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合理使用 王伯亚张向前 【摘要】化妆品在生产、贮运、使用中都可能产生再污染,所以配方中必须加入防腐剂,以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本文介绍了防腐剂的条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及影响防腐剂效能的因素,详细介绍了各种常用防腐剂的性质、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作为工作中的参考。 【关键词】化妆品防腐剂 PH值配伍性酚系数 The reasonable use of antiseptic in cosmetics Abstract: The cosmetic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thing in our life. But it could be polluted again during it is produced, stored, transported and used, and caused the microbe in product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That can make the product go mouldy and deteriorate, and it display the color turn deep, produce the blister, and have the nasty smell, and the PH value have been reduced. These phenomenons will reduce the time for using the cosmetics and affect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using. So, to pledg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make it be used for a long time, we must add antiseptic to the directions for producing cosmetics. This artic introduce the condition of the antiseptic and the element which affect the microbe growth and the efficiency of antiseptic. And it introduce in detail the quality, feature, using way and proceeding needing attention of some in common use antiseptic and this article can refer to your work. Key words: Cosmetics, antiseptic, PH value, compatibility of medicines, phenol optical coefficient 化妆品在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再污染,引起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产品发霉变质,表现为乳化体破坏,颜色变深,产生气泡,出现异味,PH值降低等现象,降低货架寿命,影响产品质量,影响使用,所以在生产化妆品时必须加入足够浓度的防腐剂,以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证产品质量。 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矿物质、水分、温度、适当的PH值、氧气等。化妆品的原料如动植物油脂、蜡、脂肪等,尤其某些添加剂如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属于这类营养

化妆品中常用提取物功效

常用植物提取物功效 芦荟提取物:具有使皮肤收敛、柔软化、保湿、消炎、漂白的性能。还有解除硬化、角化、改善伤痕的作用,不仅能防止小皱纹、眼袋、皮肤松弛,还能保持皮肤湿润、娇嫩,同时,还可以治疗皮肤炎症,对粉刺、雀斑、痤疮以及烫伤、刀伤、虫咬等亦有很好的疗效。对头发也同样有效,能使头发保持湿润光滑,预防脱发。 龙胆根提取物:富含多重草本精华可以减少痘痘产生,深层深入修护痘后肌肤,舒缓痘印还原肌肤亮丽之美。 迷迭香提取物:具有保护皮肤、活血、强化皮肤、促进皮肤机能等作用,特别适合干性至油性皮肤。 葡萄籽提取物:是迄今发现的植物来源最高效的抗氧化剂之一,试验表明,其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30~50倍。 牛油果树果酯:可以作为皮肤调理剂和增稠剂。作为一种皮肤调理剂,它具有双重功效。首先,它可以帮助保持水分,在皮肤表面形成防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其次,它还可以减少皮肤的粗糙程度和干燥。许多人喜欢这种保湿成分是因为它含有非皂化的脂肪,这意味着,与其他脂肪油不同的是,如果有其他强碱存在的话,它不会形成皂基,从而保持它的保湿能力。 人参提取物:祛斑、减少皱纹、活化皮肤细胞、增强皮肤弹性。在洗发剂中能提高头发的韧性,减少脱发,断发,对损伤的头发具有保护作用。 乳香提取物:可改善皮肤光老化、皮肤皱纹、色素异常,抑制因炎症引起的皮肤损伤等。 没药提取物:减少牙龈炎症,可作漱口液、牙粉。 丹参提取物:延缓皮肤衰老、改善微循环、缓解痤疮、美白防晒。丹参配羊脂适量,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延迟皮肤衰老。丹参色红,可作为着色剂。 红花提取物:具有美白祛斑作用,并且可以染色用于口红、胭脂等化妆品。 益母草提取物:益母草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Fe、Mn、Zn和Rb含量较高,为皮肤健美不可缺少的物质,其能起到消除黑面、面斑和养颜美容功效也可用于面部痤疮治疗。 当归提取物:当归根部挥发油具有护发、美白、防晒等作用。当归提取物具有抗紫外光,改善面部肌肤的色素斑,延缓衰老作用。 红景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使用具有美白、保湿及抗皱的效果。 沙棘果油:可保护皮肤在光、热和辐射条件下不被氧化,防止变态、发皱及脂褐质的堆积,改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上皮细胞的衰老,营养皮肤,减少角质化及皮肤粗糙。 紫草根提取物:抗氧化、改善皮肤粗糙,缓解粉刺、毛囊炎、皮肤湿痒等。

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班级姓名学号编号(五号字体)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氨基酸研究的深入,氨基酸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氨基酸化妆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追捧。随着氨基酸化妆品在市场上的走俏,氨基酸化妆品工业也蓬勃的兴起,究竟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的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带你走进氨基酸化妆品的领域,感受一下氨基酸化妆品独特的魅力! 1.市场背景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伴之而来的是人们的工作压力的加大,生活的无规律,还有各种各样的辐射,很容易出现如内分泌失调,脸上长痘,衰老快等现象。化妆品,作为一种体现现代社会文化、时代特征、个性追求的特殊商品,自然而然的成为新兴而热门的产业。而近年来,化妆品工业界中,氨基酸化妆品无疑更是重头戏之一,它为化妆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那么,氨基酸化妆品究竟和普通的化妆品有何不同呢?这就要从氨基酸的本身说起了。 2.氨基酸的特性与应用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它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并同生命活动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是在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抗体内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天然的氨基酸现已经发现的有300多种,其中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约有22种,分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身合成)。另有酸性、碱性、中性、杂环分类,是根据其化学性质分类的。[2]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产业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的主要产业之一,氨基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种变更越来越快,工艺改革越来越新。目前全世界氨基酸每年的产量为100万t,耐需求总量是800万t,其中蛋氨酸25万t,赖氨酸50万t;中国氨基酸的需求总量为10~15万t(实际产量为3万t),其中蛋氨酸5万t,赖氨酸6.4万t。从组成上看,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食品工业的氨基酸用量占61%,饮料工业的氨基酸用量占30%,医药、日用化工、农业、冶金、环保、轻工、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占用的比例逐年增加。[3]氨基酸化妆工业无疑是一个朝阳行业。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化妆品防腐剂作用机理 1、防腐剂的定义 简而言之,防腐剂就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2、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基于此,可以简单总结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 1)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生长的; 2)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3)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4)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 ~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3、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按目前化妆品领域比较常用的几十种防腐剂,并对其按活性物进行分类。 1)、咪唑烷基脲

你不知道的化妆品添加剂与副作用

你不知道的化妆品添加剂与副作用 以下是7种添加剂类目: 1、防腐剂 防腐剂在皮肤上累积,一旦达到某种浓度,就可能造成对皮肤的伤害,比如损害角质层、加快色素沉着、加速细胞老化、引发皮肤敏感,甚至损伤细胞的DNA。 2、杀菌剂 杀菌剂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肌肤的有益菌,使肌肤本身自有的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减弱,这样肌肤自身的保护功能就会降低。 3、乙醇 乙醇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粗糙,使皮肤严重地过早衰老。 4、矿物油 矿物油又称石蜡油,来自石油的提取物,使用起来顺手、易涂抹,但是透气性差,无法让皮肤正常地呼吸。矿物油不易渗透,分子又大,对于油性或混合性偏油肌肤用后可能导致毛孔堵塞,引发痘痘和炎症。矿物油还很容易吸收紫外线,形成肤色不均或色斑。 5、石油系界面活性剂 石油系界面活性剂用在化妆品中,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进而入侵皮肤的保护罩——角质层,导致皮肤的保湿锁水能力下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发敏感甚至皮炎。 6、香精 合成香料中的化学物质受到光照、温度、空气及金属离子等影响时,很容易反应变质,继而对皮肤产生刺激,引发炎症。 7、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也属焦油衍生物,长期使用会对光线发生敏感反应,从而导致色素沉着,多数还伴有皮肤潮红、丘疹等炎症现象。 以下是在廉价化妆品中非常常见的10种添加剂成分。 1、羟苯甲酸酯Parabens 它是护肤品防腐剂的统称,市面上的90%护肤品都含有此成分,所以看到这个也不要太惊慌。大牌的或者好的护肤品一般含量在0.1%-0.3%,造成过敏的比例非常低,属于低过敏性低危险性的添加剂。有一些品牌宣称自己不会添加这些产品,这其实有利有弊,好处是你至少不会担心你的护肤品会对皮肤健康造成伤害,坏处是没有添加防腐剂的护肤品在开封之后最好在三个月内用完,因为产品在开封后会被迅速氧化,大概三个月到半年后虽然在颜色和气味上可能没有差异,但你的护肤品那时其实已经失去功效。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中草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冷蕊杉0903010109 社会工作法学院09级【摘要】中草药美容是中国传统医学与个人护理用品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来自东方的植物,同时还具有中医理论的支持。中草药概念不仅为中国乃至亚洲接受,欧美的发达国家也开始重视传统中草药在化妆品的应用。中医药博大精深、资源丰富,中草药将成为全球美容护肤品研发关注的焦点。现今世界化妆品的发展趋势是倡导绿色、环保和安全,且追求功效,因此,近十多年来,以作用温和又具有一定功效的中草药提取物作为天然物添加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已成为新产品开发的热点,这类化妆品快速的涌入化妆品市场,并已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认知和认可,这将促进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含中草药成分的化妆品品牌的创建,使得我国的化妆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国际化妆品市场。 【关键词】中草药、化妆品、添加剂、作用、市场 【前言】化妆品是以现代研究为基础,根据中草药的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和理化特性,常以单体成份添加到各类现代化妆品基质中配制而成的,由于添加的是中草药有效成分,因而有的产品也常冠以“中草药化妆品”具有美容的效果。中草药化妆品种类及剂型多样,随着不断时代发展和进步,基本形成了以:祛污洁净类、滋养润泽类、增白染色类、芳香除臭类为主的四大类日化产品,基本覆盖了现代化妆

品的所有范畴。为何化妆品具有多种美容效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获知,中草药各具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对人体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其中许多具有生理活性,为美容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蛋白质、肽和氨基酸类。此类物质美容作用极为广泛,具有营养、修复、保湿、润肤、润发、增白、防敏、抗老化、抑菌、祛斑等作用,含这类物质的中草药有人参、当归、黄芪、茯苓、地黄、大枣、蒲公英、天门冬、花粉等。 二、激素与酶类。激素可调节控制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衰老等生命过程,不同的激素有不同的作用。如赤霉酸,是植物激素中的一种,具有显著的抑制黑素细胞活性的功能,在许多植物种子的胚芽中均存在。酶具有催化活性,不同的酶有不同的作用,如脂肪酶可分解油脂,添入化妆品中有清洁及消脂功能,在蓖麻种子中存在。 三、糖类。糖类即是俗称的碳水化合物,有广泛的美容作用。如黄芪多糖是免疫促进剂;鹿茸多糖可抗溃疡;蘑菇多糖可愈伤、抗炎、抗肿瘤;壳聚糖有优良的保湿功能;肝糖有保湿和营养作用;透明质酸可延缓皮肤衰老。中草药含有糖类很为广泛。如山药、何首乌、地黄、黄精、白木耳、大枣等。 四、有机酸类。有机酸种类很多,化学结构也多种多样,有多种美容功效。如壬二酸具有皮肤渗透性,有祛斑、去粉刺作用;果酸可软化表皮角质层,去除皮肤外层死细胞,有增白、祛斑作用;亚油酸

涂料分散剂的概述

涂料分散剂的概述 在涂料的组成部分中,有成膜物质,溶剂(水)、顔填料及助剂,其中涂料助剂占涂料组成部分中比重是最小的,但是它也是涂料产品中很重要的组成材料,对提高和改善涂料和涂膜的性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中常见的涂料助剂有分散剂、流平剂、乳化剂、防腐剂(防霉剂)、润湿剂、成膜助剂、消泡剂、增稠剂、多功能助剂等等。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涂料助剂中的分散剂。 分散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涂料助剂,是一种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它具有很高的抗絮凝能力。在固体涂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加入分散剂的作用就是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效应、起泡倾向和润湿作用使涂料在高固形物含量下具有较低的粘度,从而保障涂料具有好的流变性。 分散剂的种类的很多,据初步估算,现存世界上有10000多种物质具有分散的作用。如果按其结构来区分,可以分为阴高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电中性型、高分子型(包括高中低分子量)。而阴离子是用得最多的。 而涂料中常用的顔料分散剂有合成高分子类、多价羧酸类、偶联剂类、硅酸盐类等。在涂料中使用顔料分散剂,可以增加涂膜的光泽,改善流平性,提高涂料的着色和遮盖力,防止浮色、沉降,提高生产效率和涂料的贮存稳定性。 虽然说分散剂在涂中使用量很少,但是它的效果是很显著的,是不可缺少的。那么应该怎样选择一种适合涂料用的分散剂呢?怎么样才能选择到一种质优价廉的涂料分散剂产品呢? 涂料用的分散剂应该要具备以下条件: 1、分散性能好,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 2、与树脂、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热稳定性良好; 3、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不引起颜色飘移; 4、不影响制品的性能;无毒、价廉。 5、分散剂的最佳分散浓度(ODC)为5%。 而要想选择到一款质优价廉的涂料分散剂,那么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了:1,不能完全以最低剪切粘度对应用量确定好坏,而是应该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低的粘度为最优;2,要考察分散涂料的放置稳定性的耐老化性。根据以上两点就可以很快选择出质优价廉的涂料用分散剂了。 (关于本公司的涂料分散剂的更多产品资料,欢迎进入公司网站浏览https://www.360docs.net/doc/19480858.html, )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

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早在5000年前,世界历史上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就已将香料用于防腐。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记载了药物百余种,列举了“流赭以涂牛马之病,熏草佩之可以已疠”等。1865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次证实有机物的发酵和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大多数化妆品富含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环境中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即可迅速繁殖,破坏产品的感官品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近年来,化妆品工业所使用的天然原料和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日趋增多,产品更易被微生物所侵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产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化妆品的防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一个良好的防腐体系,对于化妆品产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世界各国报道的化妆品防腐剂已超过200种,我国现已在化妆品中使用的也有55种。化妆品中防腐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综合了化学、精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受到法规、标准以及配方师的经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自然界生态平衡中一个必要的组成环节,其种类至少在10万种以上。化妆品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表一是部分类别化妆品及包装物中发现的菌群。 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有时在产品的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来。

例如,霉菌和酵母菌较常在包装盖边沿、衬垫和产品表面产生霉点,产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后一般会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气体放出、发泡和发胀、气味变化、破乳或成块等。有些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毒素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的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 水 化妆品中大量的水分使得微生物的生长成为可能。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所有的化学反应,营养的吸收、渗透、分泌和排泄均须有水才能进行。 2. 营养物质 化妆品配方的复杂性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3. PH值产品的PH值影响着微生物细胞壁的电荷和营养物质的电离程度,决定着微生物中酶的生长和活性 4. 温度 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依赖于各种化学反应,而温度又影响这些反应的速率,也就明显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 5. 氧 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都是需要氧的。除压力容器外,大多数化妆品的容器中都可提供其生长所需的氧。 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1. 使微生物蛋白变性或凝固 微生物体内有大量的蛋白质,凡能破坏蛋白质立体构型的因素,均能使

化妆品用增稠剂精编版

化妆品用增稠剂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化妆品用增稠剂 刘义,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0 高俊,汽巴精化(中国)有阳公司广州公司,广东广州510095 摘要:综述了使用于化妆品的增稠剂: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类、水溶性高分子类和脂肪醇脂肪酸类等共200多种。增稠剂通过与表面活性剂形成棒状胶束、与水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或利用自身的大分子长链结构等使体系达到增稠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增稠剂的配伍性能、使用范围、影响因素和增稠机理分类。在产品配方开发过程中根据配方的pH值、稳定性、刺激性、泡沫、配方成本、是否透明、流变形态、外观颜色、电解质稳定性和法规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进行考虑,才能有效地选用恰当的增稠剂。只有不断在实际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懂得如何有效地选用增稠剂。 关键词:化妆品;增稠剂;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TQ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803(2003)01-0044-05 配方师在进行配方设计时通常要考虑配方最终产品的流变形态,适当的流变形态能给产品带来美感,便于使用和生产,对配方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些产品的流变形态甚至对产品的使用起很大作用,比如牙膏,要求产品的触变性好,因为在挤出时要求保持较好的形态,在刷牙时要求牙膏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迅速变稀分散开来。流体的流变形态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成正比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又有假塑性流体、塑性流体和胀流体。假塑性流体和塑性流体都属于剪切变稀的流体,但塑性流体具有屈服值。胀流体属于剪切变稠的流体。要调节产品的流变形态,配方师是在配方中加入增稠剂达到目的。增稠剂简单地说就是提高配方产品黏度或稠度的一类物质,增稠剂加入量不大,但是能够大幅提高产品的黏度或稠度。配方师在选择增稠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配方主体是选择增稠剂的首要考虑因素,什么样的体系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增稠剂;其次是产品形态,产品形态要求不同类型的增稠剂,有些要求牛顿流体,有些要求塑性流体,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增稠剂;在最终产品中增稠剂的比例、配方的成本也是增稠剂选择的重要因素,如果配方的成本让生产商和消费者都难于承受,那么这配方是没有应用价值的,平衡增稠剂的效果及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配方的理化指标也是选择增稠剂必须考虑的,比如配方的稳定性、泡沫等,这些都是配方所关注的一些重要指标,有些增稠剂虽然增稠效果理想,但稳定性差或是消泡太厉害也是没有价值的。一般情况下几种增稠剂的协调增稠比用单一增稠剂对产品的最终流变形态有更好的效果。 1 增稠剂分述 能够作为增稠剂的物质很多,从相对分子质量看有低分子增稠剂,也有高分子增稠剂;从功能团来看有电解质类、醇类、酰胺类、羧酸类和酯类等等。下面按化妆品原料的分类方法对增稠剂进行分类,表l列出了目前使用的增稠剂。 低分子增稠剂 1.1.1 无机盐类 用无机盐来做增稠剂的体系一般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最常用的无机盐增稠剂是氯化钠,增稠效果明显。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但当电解质过

化妆品添加剂的说明介绍

丁二醇 在化妆品中很常见,常出现的英文名称是:Butylene Glycol,别名又叫:1,3-二羟基丁烷,是多元醇的一种,在化妆品中常做保湿剂和溶剂使用,在保湿方面,由于丁二醇是小分子保湿成份,所以抓水比例很小,同时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丁二醇的安全性值得肯定,试验表明,在对人体进行间断涂抹时,以每隔一天涂沫一次,共16天,在所有参加试验的200人中,都未发现有任何刺激性的炎症。 普通型美容胶原蛋白 主要用于填充比较细小的皱纹和较小的软组织缺损。加强型美容胶原蛋白(胶原蛋白食品),主要用于填充比较深的皱纹和面积稍大的软组织缺损。加强型与普通型的区别在于前者浓度较高,进入体内后,保持的时间较长,后者浓度较低,存留的时间稍短。而除皱效果也会因个人而有所差异。 海藻糖 被用于化妆品具有超强的保持细胞活力和生物大分子活性,在高温、干燥、强紫外线等环境下,可在细胞表层形成一层特殊的保护膜,不仅能保持皮肤原有的营养和水分,还能滋养皮肤细胞。同时可以避免皮肤晒伤,减少黑色素沉淀,有效抗衰老。目前很多高端化妆品企业都在产品中加入了海藻糖。

中文名称:透明质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Hyaluronate 中文别名:玻璃酸钠;玻尿酸钠;糖醛酸钠 化妆品类高效的锁水保湿剂和肌肤修复基团,提升防晒产品的SPF,赋予产品水润嫩滑的肤感;紧致肌肤,长久保湿,防止脱水,组织细胞再生。 咪唑烷基脲 主要用途 1.可用于乳霜、香波、露液、调理剂等产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尼泊金酯类、IPBC等配合使用,增强其防腐效果。ph值使用范围为3~9,一般添加量为0.2%~0.4%,最大允许添加量为0.6%,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90℃)添加。 2.通常与尼泊金酯或凯松CG配合作化妆品防腐剂。可用于膏霜、奶液、香波等,尤其适用于在ph值偏碱性时易染上铜绿色极毛杆菌的一些高级营养化妆品。通常用量为0.1%~0.5%。 改性的蓖麻油产品 在自然界中易分解,不会有残留,根据所接环氧的不同(PEG-40,PEG-60,PEG-80)产品性能略有区别。 PEG-60氢化蓖麻油为一种常用的高效增溶剂,能将香精,精油等油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透明的溶液。起始原

精细化学品化学作业第六次作业:化妆品中防腐剂

化妆品防腐剂资料大全 我的文献部分引自:秉奇化工网 现在全球在个人护理品使用的防腐剂约有60余种,而广泛而主要被采用的种类,就更加少了。此处种类指的是防腐剂的化学结构,而非供应商的商品名称,很多所谓的新产品,只不过是用不同的防腐剂以不同的比例复配而得罢了。 1、防腐剂的定义 简而言之,防腐剂就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在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保护产品,使之免受微生物污染,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费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化妆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变质,一般情况下,在外观就能够反应出来。如霉菌和酵母菌经常在产品的包装边沿等地方出现霉点;受微生物污染的产品出现混浊、沉淀、颜色变化、PH值改变、发泡、变味,如果是乳化体则可能出现破乳,成块等。如果防腐剂添加的量不够,则可能出现微生物适应周围的生长环境,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腐失效。 2、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化妆品中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是依赖于一些环境因素的:物理方面的有温度、环境PH值、渗透压、辐射、静压;化学方面的有水源、营养物质(C、N、P、S源)、氧、有机生长因子。基于此,可以简单总结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有: 1)在一些油膏类等含水量很低的产品中,微生物一般情况下是很难生长的; 2)对于大多数细菌来说,最适合生长的PH范围是接近中性(6.5~7.5),强酸及强碱不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比如常见的果酸产品,防腐效果通常会平行好过中性产品; 3)提高或降低渗透压会可导致细胞膜的破裂,也可引起膜的收缩和脱水; 4)另外表面张力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剂用量很高的配方中,微生物也是不容易生长,在这个方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现比较突出,而阴离子及非离子对微生物的生理毒性则很小。 5)在一般情况下,细菌最适宜生产的温度为30℃~37℃,而霉菌及酵母菌为20℃~25℃,所以可以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但个别芽胞菌在适应环境后,生成保护膜,即使80℃~90℃高温下短时间内也无法将其杀灭。 防腐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够的浓度与微生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作用。防腐剂最先是与细胞外膜接触,吸附,穿过细胞膜进行细胞质内,然后才能在各个部位发挥药效,阻碍细胞繁殖或将其杀死。实际上,主要是防腐剂对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的效应,另外是对影响细胞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或对细胞质部分遗传微粒结构产生影响。 3、防腐剂的分类 大多数的防腐剂都是通过与细胞膜接触后,与细胞壁的某些组份,主要是与蛋白质反应,破坏微生物细胞的保护结构或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秩序,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阳离子则主要是通过影响其渗透压,使细胞膜破裂,收缩和失水,从而进行杀菌。 按目前化妆品领域比较常用的几十种防腐剂,并对其按活性物进行分类。 1)、咪唑烷基脲 ISP公司的Germall115、GermallⅡ、GermabenⅡ-E、Germallplus、GermallIS-45。在杰美系列中,主要成份是咪唑烷基脲类,是一个甲醛的供体,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缓慢释放甲醛而达到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