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器国家标准规定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规定紫外线杀菌强度要求

国家标准规定紫外线杀菌强度要求

紫外线杀菌强度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如今医院普遍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但是由于紫外线杀菌灯具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灯管辐射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杀菌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灯发挥出最佳的杀菌效果,使用紫外辐照计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紫外线灯的强度标准要求使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时检测紫外线消毒辐射强度是非常方便而且又准确的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第三3版第2分册(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中明文规定:新出厂30W紫外线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处测定辐射强度应≥90uw/cm2方可使用;医院购买新灯管时进行验收性检测,将不符合标准的灯管清退;使用中的灯管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季度对使用中的灯管检测1次,将辐射强度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管及时更换。

不同品牌的紫外线灯配上不同品牌的整流器数据会有明显变化,实际测试如下图:二: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值的测定开启紫外线灯5min(分钟)后,将测定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辐照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测定时应该应注意以下事项:测定时电压220V,温度20℃-25℃。

相对湿度小于60%,紫外线辐照计必须再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不同规格紫外线消毒灯辐射强度标准(单位:um/cm2):灯具类型 30-40W 20-25W 15W 普通型紫外线灯≥90≥60≥20高强度紫外线灯≥180≥60≥30三:紫外线灯管的选择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波段,中心波长为254nm,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

然而当紫外线强度低于40um/cm2,则再怎么增长时间照射都是无法达到杀菌效果的。

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标准

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标准

紫外线杀菌照射剂量标准
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000 uW.s/CM2;杀灭细菌芽胞时应达到100000 u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抱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600000 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 uW.s/CM2。

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因此,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 u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 uW.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000 uW.s/CM2 ÷70 uW/CM2=24分钟。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c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
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 u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14881-2013对紫外线消毒的要求

14881-2013对紫外线消毒的要求

14881-2013对紫外线消毒的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GB 14881-201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
紫外线消毒的要求如下:
1. 设备要求:
- 紫外线照射器应采用无障碍的设计,确保紫外线能均匀照
射到被处理水体。

- 设备应具备自动保护装置,能够监测紫外线灯的工作状态,并在紫外线灯故障时自动断电。

2. 紫外线剂量要求:
- 设备需提供足够的紫外线剂量,确保杀灭水中的细菌、病
毒和其他微生物。

- 紫外线剂量应根据所处理水体的水质特性进行调节,以达
到杀灭目标微生物的要求。

3. 保养和维护:
- 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有限,需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定
期更换。

- 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定期维护,以保持其良好工作状态,并
保证紫外线消毒效果。

4. 控制和监测:
- 处理水体的水质应定期监测,确保紫外线消毒系统的正常
运行和消毒效果。

- 应配备适当的监控装置,用于记录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运行
时间和紫外线剂量的测量结果。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许可改革、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企业自律,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和个人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不需要取得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的卫生安全评价:(一)紫外线杀菌灯。

(二)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

(四)75%单方乙醇消毒液。

(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

(六)抗(抑)菌制剂。

(七)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进行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第三条产品责任单位应对符合本规定适用范围的消毒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产品上市前、后,产品责任单位无需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责任单位是指依法承担因产品缺陷而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法人单位。

委托生产加工时,特指委托方。

第四条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其中,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原料,消毒器械还应包括产品结构图。

第五条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产品配方、原料的卫生安全评价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一)75%单方乙醇消毒液中的乙醇应符合《药典》或GB 10343《食用酒精》的规定,水应符合《药典》中纯化水的要求。

(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原料的级别、含量等质量要求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含量波动范围应在±15%内。

(三)抗(抑)菌制剂配方、原料应符合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要求,禁、限用物质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卫生部关于发布皮肤粘膜消毒剂中部分成分限量值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14号)及卫生部发布的其他相关规定,不得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激素。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是医院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紫外线有碍眼睛健康,所以设置时应尽量避免将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病人或者医务人员的视野内。

因此,应在房间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杀菌。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传染病科室的门急诊、候诊厅、传染病房、诊室和厕所及污染区的走道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其回路电源宜集中在护士台控制,由医护人员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控制紫外线灯的开关需设计明显的标识以区别于普通照明开关。

紫外线灯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有一般卫生要求时,N=4P2/H.V.F有高度杀菌要求时,N=0.05v/H.F式中,N 紫外线杀菌灯数量(按30W/支计);P 室内人数;H 杀菌灯至设备距离(m);V 房间体积(m);F 灯具效率(可取0.8)。

工程实际设计中常可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化估算,如果对于一般卫生要求时,可在15~20平方米内设置一盏灯,对高度杀菌时,数量可再增加一倍(如传染病房、污染区厕所及走道)。

2.3 紫外线消毒2.3.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3.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2.3.2.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rn,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rn,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3.2.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2.3.2.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2.3.2.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2.3.2.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2024解读PPT课件

《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2024解读PPT课件

紫外线辐照强度
检测消毒器紫外线灯的辐 照强度,确保其符合标准 要求,以保证消毒效果。
电气安全性能
对消毒器的电气安全性能 进行检测,包括漏电保护 、绝缘电阻等指标,以确 保使用安全。
检验方法描述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消毒试验方法,选取适当载体并接种一定浓度的试验微生物,在设定的条件 下进行紫外线消毒后,计算杀灭对数值。注意事项包括确保试验环境无菌、操作规范等。
国外现状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安 全的日益关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 将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 向发展。
国际上对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的卫生 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标准和规范不 断完善。
标准制定背景及过程
制定背景
为了加强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的卫生 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国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了《移动 式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
明确生产企业在追溯体系中的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
理和追溯制度建设。
消费者查询方式介绍
1 2
扫描产品标识二维码
消费者可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扫描产品标识上的 二维码,快速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
访问企业官方网站或第三方平台
消费者可登录生产企业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第三方 平台,输入产品标识码等信息进行查询。
紫外线泄露
若设备出现紫外线泄露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 进行检修,确保安全使用。
售后服务支持政策介绍
保修政策
本产品自购买之日起享有一定期限的保修服务,具体保修 期限以购买时为准。在保修期内,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 故障,厂家将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配件供应
厂家提供原装的配件供应服务,确保用户在设备维护过程 中能够及时获取到合适的配件。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

医院紫外线灯的相关配置规范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是医院杀灭空气中细菌的有效方法,但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紫外线有碍眼睛健康,所以设置时应尽量避免将紫外线直接照射到病人或者医务人员的视野内。

因此,应在房间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杀菌。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传染病科室的门急诊、候诊厅、传染病房、诊室和厕所及污染区的走道等场所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其回路电源宜集中在护士台控制,由医护人员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控制紫外线灯的开关需设计明显的标识以区别于普通照明开关。

紫外线灯数量由以下公式确定:有一般卫生要求时,N=4P2/H.V.F有高度杀菌要求时,N=0.05v/H.F式中,N 紫外线杀菌灯数量(按30W/支计);P 室内人数;H 杀菌灯至设备距离(m);V 房间体积(m);F 灯具效率(可取0.8)。

工程实际设计中常可对上述公式进行简化估算,如果对于一般卫生要求时,可在15~20平方米内设置一盏灯,对高度杀菌时,数量可再增加一倍(如传染病房、污染区厕所及走道)。

2.3 紫外线消毒2.3.1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3.2 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rn,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rn,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及合格标准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及合格标准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及合格标准一、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内容1. 紫外线强度测量: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关键参数之一是紫外线强度。

紫外线强度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光度计或紫外线辐射仪器来实现。

监测紫外线强度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是否需要进行维护保养。

2. 紫外线照射时间监测:紫外线照射时间是指紫外线消毒设备对目标物体照射的时间。

根据不同的目标物体和紫外线消毒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照射时间会有所不同。

监测紫外线照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目标物品得到充分的消毒肇事,并且避免超额的紫外线辐射。

3. 紫外线消毒区域温度监测:紫外线消毒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对紫外线消毒区域进行温度监测,确保设备工作时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障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4.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是指目标物体经过紫外线照射后,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清除率。

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对紫外线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紫外线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二、紫外线消毒的合格标准1. 紫外线强度合格标准:根据相关标准规定,一般情况下,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紫外线强度应当符合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确保紫外线的消毒效果。

2. 紫外线照射时间合格标准:针对不同种类的目标物体,相关标准会对紫外线照射时间进行规定,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照射时间。

3. 紫外线消毒区域温度合格标准:紫外线消毒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设备和工作环境造成损害。

4. 紫外线消毒效果合格标准: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紫外线消毒设备对不同微生物的清除率应当符合相应的要求,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标准。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监测内容和合格标准对于保障消毒效果和设备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对紫外线强度、照射时间、区域温度以及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且参照相关的合格标准进行验证,可以确保紫外线消毒设备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并且保障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许可改革、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企业自律,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和个人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不需要取得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的卫生安全评价:(一)紫外线杀菌灯。

(二)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

(四)75%单方乙醇消毒液。

(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

(六)抗(抑)菌制剂。

(七)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进行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第三条产品责任单位应对符合本规定适用范围的消毒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产品上市前、后,产品责任单位无需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责任单位是指依法承担因产品缺陷而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法人单位。

委托生产加工时,特指委托方。

第四条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其中,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原料,消毒器械还应包括产品结构图。

第五条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产品配方、原料的卫生安全评价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一)75%单方乙醇消毒液中的乙醇应符合《药典》或GB 10343《食用酒精》的规定,水应符合《药典》中纯化水的要求。

(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原料的级别、含量等质量要求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含量波动范围应在±15%内。

(三)抗(抑)菌制剂配方、原料应符合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要求,禁、限用物质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卫生部关于发布皮肤粘膜消毒剂中部分成分限量值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14号)及卫生部发布的其他相关规定,不得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激素。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许可改革、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企业自律,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和个人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不需要取得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的卫生安全评价:(一)紫外线杀菌灯。

(二)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

(四)75%单方乙醇消毒液。

(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

(六)抗(抑)菌制剂。

(七)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进行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第三条产品责任单位应对符合本规定适用范围的消毒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产品上市前、后,产品责任单位无需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责任单位是指依法承担因产品缺陷而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法人单位。

委托生产加工时,特指委托方。

第四条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其中,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原料,消毒器械还应包括产品结构图。

第五条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产品配方、原料的卫生安全评价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一)75%单方乙醇消毒液中的乙醇应符合《药典》或GB 10343《食用酒精》的规定,水应符合《药典》中纯化水的要求。

(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原料的级别、含量等质量要求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含量波动范围应在±15%内。

(三)抗(抑)菌制剂配方、原料应符合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要求,禁、限用物质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卫生部关于发布皮肤粘膜消毒剂中部分成分限量值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14号)及卫生部发布的其他相关规定,不得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激素。

紫外光源检测的标准

紫外光源检测的标准

紫外检测的国家标准
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紫外线检测仪器,可每一台仪器相对比较就会发现,每一台仪器的数据都有可能出现很大的偏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因为紫外线的检测在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国家的标准来检测的紫外线,所以不同国家之间的紫外检测仪器都会有偏差。

虽然国际没有标准,但国家却是有标准的。

我们中国的标准如下:
国家标准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P15,附录A.3 紫外线消毒
的效果监测。

●2009年版本《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P9 ,2.3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 GB19258-2003 P4, 紫外线辐射照度额定值。

以上的标准规定了如下内容:
1.开启紫外线灯管5分钟以后,才能比较稳定测量灯管的紫外线强度。

2.仪器放置于紫外灯管下垂直 1m的地方测量。

3.新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大于100uW/cm2为合格。

4.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必须大于70uW/cm2 为合格。

5.紫外线杀菌灯管的峰值波长为253.7nm, 此波长(UVC)的紫外线灯管才有杀菌功能。

6.不同功率的紫外线灯,辐照额定值不同。

所以从这几项规定中可以看出,如果仪器需要检测紫外线的强度就必须要把仪器放在灯管垂直一米处检测,但是很难做到人穿着防护服站在灯管下,仪器在灯光垂直一米处并一动也不动的拿着。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根标尺挂钩了。

所以您购买的紫外检测仪,是需要有赠送标尺挂钩的。

、。

《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编制说明

《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编制说明

GB 28235《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本标准为2015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法制司、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下达的GB 28235—201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安全与卫生标准》国家消毒标准制修订任务,法制司的项目编号:20151710。

2018年国家标准委立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号20183406-Q-361.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承担并负责本标准的修订起草编制工作,参加修订的起草单位有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长石河谷电器(重庆)有限公司、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海尔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鹏卫消毒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联昌卫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修订起草人如下:顾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消毒与传染病防治监督三处主任,主任医师,现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标准消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长期从事传染病防治、消毒产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完成了10余项国标、行标的制修订和多部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负责本标准立项、结构框架制定、标准各制定阶段质控、主要指标确定,负责标准工作组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的制修订和标准解读、编制说明的审核及部分现场调查,为本项目负责人。

主要起草人梁建生、承叶奇、袁青春、时玉昌、邱杏芬、王俭、周耀庆、何志明、黄晔晖、乔维汉、宋恒志参加了相关资料的查阅、技术内容确定、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验证、征求意见汇总分析处理以及相关标准修订会议,协助项目负责人完成编制说明。

长石河谷电器(重庆)有限公司、江苏巨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海尔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盐城鹏卫消毒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联昌卫生消毒用品有限公司参加了现场调研和验证及相关标准制定会议。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
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nm~
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
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
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
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
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

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一、引言饮用水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饮用水处理设备也越来越普及,其中紫外线消毒器作为一种高效而环保的理化水处理方法,备受关注。

但在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人们往往会忽视其标准要求,这将直接影响水质安全。

我们有必要确立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标准要求,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

二、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作用及原理1. 紫外线消毒器的作用紫外线消毒器是一种高效的杀菌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饮用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完全灭活,从而实现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

2. 紫外线消毒器的原理紫外线消毒器利用紫外线在特定波长下对微生物DNA的破坏作用,使其失去繁殖能力并逝去。

这是一种无化学物质添加、无二次污染且高效的消毒方法。

三、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的标准要求1. 紫外线剂量要求紫外线消毒的效果与紫外线辐射剂量有关,因此对于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来说,其紫外线辐射剂量必须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标准要求。

通常情况下,消毒器的紫外线辐射剂量需达到一定的值,才能确保对微生物的有效杀灭作用。

2. 设备清洁与维护要求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清洁和维护非常重要。

其表面的污垢会影响紫外线的透射率,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设备的清洁与维护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紫外线的通透率和消毒效果。

3. 安全性要求在使用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时,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障。

设备的外壳、辐射源等部分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辐射污染。

四、对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的个人观点及理解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的制定和执行对于饮用水安全至关重要。

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我认为标准要求的设定应当更加严格和细致,以确保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对于设备的维护和清洁要求也应得到充分重视,避免因设备使用不当而导致的水质污染和消毒效果下降。

我认为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标准要求应当更加全面,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

紫外线消毒技术规范

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 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消毒用的紫外线光源必须能够产生辐照值达到国家标准的杀菌紫外线灯。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4) 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 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 60%、温度为 20℃时,辐射的 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 (普通 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 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 70%(功率 <30W)的时间,应不低于 1000h。

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几种:1) 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用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的玻璃制成,功率为 40W、30W、20W、15W等。

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 >30W 灯,≥90μW/cm2;功率 >20W灯,≥60μW/cm2;功率15W 灯,≥20μW/cm2。

由于这种灯在辐射 253.7nm 紫外线的同时,也辐射一部分 184.9nm 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 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 253.7nm 紫外线的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为:功率 30W 灯,>170μW/cm2;11W 灯, >40μW/cm2。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国卫监督发(2014)36 号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国卫监督发(2014)36 号
中国医疗卫生消毒网
第九条 消毒产品的标签(铭牌)、说明书应当符合《消毒 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和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十条 产品责任单位在对消毒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时, 应当对消毒产品进行检验,并对样品的真实性负责。所有检验项 目应当使用同一个批次产品完成(检验项目及要求见附件 2)。
(三)消毒剂、消毒器械和抗(抑)菌制剂增加使用范围或 改变使用方法的,应当进行相应的理化、微生物杀灭(或抑制) 和毒理试验。
第十三条 国产产品企业标准和进口产品质量标准应当符合 下列要求:
(一)消毒剂、抗(抑)菌指标、理 化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杀灭微生物指标)及其检验方法、型式 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等;消毒器械标准应当包括名称与型号、 原材料、主要元器件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包括杀菌因子强度、 杀灭微生物指标)及其检验方法、型式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 等;
第十一条 消毒产品的检验应当在具备相应条件的消毒产品 检验机构进行。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消毒管理的有关规 定,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从事消毒产 品检验活动。
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定,依据 消毒产品卫生标准、技术规范和检验规范开展检验,出具检验报 告(含结论),对检验数据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如果 卫生标准、技术规范没有明确检验方法,可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检 验。
5
中国医疗卫生消毒网
pH 值和一项抗力最强的微生物杀灭试验,消毒(灭菌)器械检验 项目为主要杀菌因子强度和一项抗力最强的微生物杀灭试验,生 物指示物检验项目为含菌量的测定,灭菌化学指示物检验项目为 颜色变化情况的测定。两年内国家监督抽检合格的检验项目可不 再做。
第十五条 产品经营、使用单位在经营、使用第一类、第二 类消毒产品前,应当索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和备案凭证复印件。 其中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中的评价资料只包括标签(铭牌)、说明 书、检验报告结论、国产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进口产品生 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及报关单。

传递窗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法规要求

传递窗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法规要求

传递窗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法规要求传递窗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法规要求一、引言传递窗紫外灯是一种常见的杀菌设备,在医疗、实验室、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对微生物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然而,使用紫外灯进行杀菌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时间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杀菌效果并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二、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1. 紫外灯杀菌时间的确定在使用紫外灯进行杀菌时,首先需要明确所要处理的物体的特性、尺寸和表面材质等因素。

不同的物体在杀菌时间上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杀菌时间。

一般来说,较大的物体需要较长的杀菌时间,而表面粗糙、有遮挡物的物体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保证杀菌效果。

2. 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的参考值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常见的紫外灯杀菌时间为15-30分钟。

对于医疗器械、食品加工设备等高要求场合,杀菌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甚至需要多次循环进行。

在使用紫外灯进行杀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杀菌时间,以保证杀菌效果和安全性。

三、法规要求1. 《医用紫外辐射杀菌器具使用安全规范》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用紫外辐射杀菌器具使用安全规范》,使用医用紫外辐射杀菌器具时,应根据所用的灯泡种类和功率来确定合适的杀菌时间。

并且,使用者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杀菌的效果和安全性。

2. 《食品紫外辐射杀菌设备卫生安全规范》在食品加工领域,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食品紫外辐射杀菌设备卫生安全规范》,明确了食品紫外辐射杀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

其中包括了杀菌时间的标准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食品加工的安全卫生。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紫外灯作为一种重要的杀菌设备,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使用紫外灯进行杀菌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时间标准和法规要求,以保证杀菌的效果和安全性。

我个人认为,了解和掌握紫外灯杀菌时间标准和法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使用紫外灯进行杀菌,确保所处理物体的安全和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1
GB/T19837—2005
目次
前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4 设备分类........................................................................... 3 5 技术要求 ............................................................................ 3 6 测试与检测 .......................................................................... 5 7 检验规则 ............................................................................ 5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紫外灯寿命、老化系数检测方法 .................................... 7 A.1 紫外灯老化定义 .................................................................... 7 A.2 紫外灯老化系数检测 ................................................................ 7 A.3 紫外灯输出功率、紫外灯老化系数、紫外灯运行寿命的检测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紫外灯套管结垢系数检测方法 8 ...................................... 8 B.1 套管结垢定义 ...................................................................... 8 B.2 结垢系数检测 ...................................................................... 8 B.3 仪器使用 .......................................................................... 8 B.4 检测方法 .......................................................................... 8 B.5 注意事项 ..........................................................................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有效剂量检测方法 ......................................... 10 C.1 检测原理 ......................................................................... 10 C.2 检测准备 ......................................................................... 10 C.3 检测步骤 ......................................................................... 10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紫外线平均剂量检测方法 ......................................... 12 D.1 适用范围 ......................................................................... 12 D.2 平行光束测试仪 ................................................................... 12 D.3 检测采样 ......................................................................... 12 D.4 检测步骤 ......................................................................... 12 D.5 安全操作要求 ..................................................................... 13 D.6 测试结果表述 ..................................................................... 13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设计要求........................................ 14 E.1 设计基础数据 ..................................................................... 14 E.2 紫外线剂量的计算 ................................................................. 14 E.3 紫外线消毒设备的选择 ............................................................. 14 E.4 紫外线消毒设备尺寸的设计.......................................................... 15 E.5 紫外线消毒设备明渠的设计.......................................................... 15
灯具木箱包装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紫外线
简称为 UV
波长在 100nm~380nm 的电磁波,其中具有消毒能力的紫外线波段为 200nm~280nm。
3.2
紫外线消毒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吸收波长在 200nm~280nm 间的紫外线能量后,其遗传物质(核酸)发生突变导致细胞
I
GB/T19837-2005
前言
本标准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制定。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海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何 唯 平 、 汤 惠 工 、 黄 永 衡 、 肖 卫 星 、 徐 立 。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
GB/T19837-2005
3.5 紫外线剂量 UV dose 单位面积上的接收到的紫外线能量,常用单位为毫焦每平方厘米(mJ/cm2)或焦每平方米(J/m2)。
3.6 设备紫外线平均剂量 reactor average dose, 简称为 AD 将紫外灯简化为点光源,然后用点光源累加法计算消毒器内的平均紫外光强,再乘以平均曝光时
间得到的剂量。平均剂量为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理论剂量,由于这一剂量常用UVDis计算软件计算得到, 因此有时也称UVDis剂量。 3.7
设备紫外线有效剂量 reactor effective dose, 简称为 ED 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能实现的微生物灭活紫外线剂量,或称之为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生物验定剂量, 统称为设备紫外线有效剂量。 3.8 紫外线剂量—响应曲线 UV Dose-Response Curve 反映了某种微生物的灭活程度或消毒程度与其接受到的紫外线剂量之间的关系。灭活程度在图中 通常以log10(N)或log10(N/N0)表示,N0 为紫外线照射前微生物的含量,N为紫外线照射后微生物的含量。 3.9 低压灯 low pressure lamp 水银蒸气灯在0.13Pa 到1.33Pa的内压下工作,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0.5W,杀菌紫外能输出 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0.2W,杀菌紫外能在253.7nm波长单频谱输出。 3.10 低压高强灯 low pressure high output lamp 水银蒸气灯在0.13Pa 到1.33Pa的内压下工作,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1.5W,杀菌紫外能输出 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0.6W,杀菌紫外能在253.7nm波长单频谱输出。 3.11 中压灯 medium pressure lamp 水银蒸汽灯在0.013MPa到1.330MPa的内压下工作,输入电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50 W到150W,杀菌 紫外能输出功率约为每厘米弧长7.5 W到23 W,杀菌紫外能在200nm~280nm杀菌波段多频谱输出。 3.12 新紫外灯 new ultraviolet lamp 初始运行100h经过稳定磨合后的紫外灯。 3.13 紫外灯老化系数 CLH lamp aging factor 紫外灯运行寿命终点时的紫外线输出功率与新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功率之比。 3.14 紫外灯套管结垢系数 CJG lamp fouling factor 使用中的紫外灯套管的紫外线穿透率与洁净紫外灯套管的紫外线穿透率之比。 3.15 紫外灯运行寿命 operation life of UV lamp 紫外灯有效输出的连续或累计运行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