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P39―40)教学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2、在平等的,民主的,富有情趣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主动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算法灵活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的进入新知的学习。
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口算加法,今天我们接着探索口算的各种方法。
1、教师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从这幅图上你能知道什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男孩要付多少钱女孩要付多少钱)3、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1)学生仔细观察图,交流所获得的信息。
(男孩买了什么,女孩买了什么,玩具的单价。
)(2)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
(3)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学生的观察能力很好。
二、自主探索得出方法通过创建情境,组织学生根据情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并运用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
1、44+25你能口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
44+20=64 44+5=4964+5=69 49+20=6940+20=60 4+5=94+5=9 40+20=6060+9=69 60+9=692、44+38等于多少,你会算吗?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4+30=74 44+8=5274+8=82 52+30=8240+30=70 4+8=124+8=12 40+30=7070+12=82 70+12=8244+40=84 84―2=823、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
剩下的二(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
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
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和“十位数、个位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相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形式,巩固加法计算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两位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和运用“两位数相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讲解2.小组讨论3.课堂练习五、教学过程1.引导式讲解1)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相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概念讲解:请看下面的数字,它们两个都是两位数:23,46。
它们分别有个位数和十位数。
十位数是在左边,它代表的是十的数量,个位数是在十位数的右边,它代表的是个位数的数量。
3)展示加法例题:15+25=40,注意这道题没有进位。
4)解释计算方法:两位数相加不进位,就是说在计算个位数的时候不需要进位。
先将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再将十位上的数字相加。
如果计算结果十位上的数字大于9,则需要往百位上进1。
5)练习:请计算下列题目:16+42=22+29=34+21=2.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让学生相互交流加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3.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计算练习。
2)随堂测试:请做出:31+27= 、45+18= 、26+34=的计算。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课堂练习的答案。
3.小组讨论的成果。
七、教学反思1.通过引导式讲解,让学生理解了“十位数、个位数”的概念,从而为后续加法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需要在教学中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掌握加法计算的要诀。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即个位数相加不超过10时,直接写下结果。
2.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3.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不进位加的计算过程。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提供练习纸和计算器,供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使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采用练习法,通过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一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知识。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两个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将它们相加呢?”6.2 讲解与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个两位数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冀教版教材8-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退位)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编排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利用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本节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的“对位”这一难点,而进位的难点留在下节课解决,三是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如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目标:1. 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 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 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计算不仅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强调“对位”。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观察少年合唱团的情境图,说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学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应怎样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22=?那么,要求23+22=?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请大家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这些想法:(1)23+20=43 43+2=45(2)20+20=40 3+2=5 40+5=45(3)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提不出这种算法,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来。
)2、讨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进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运算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准备练习题,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和不进位的题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份,每份有多少个?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如23 + 15。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交流分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注意选取不进位的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并能够正确地进行验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但是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加法还有一定的混淆,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澄清和强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和验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教学课件,包括算式、图片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购物、做菜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场景中存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备课工夫二年级授课工夫:
考虑4:如果列竖式,该当怎样写?请本人先尝试着写一写。
师:2为甚么写在5的下方?先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
练习1:完成课本12页的做一做第一题。
3、自主探求35+32
考虑5:要解决“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先生?”,需求甚么信息?怎样解决?
活动4:先生从主题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并残缺地说一遍,列出算式。
考虑6:怎样知道35+32的结果,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表示出来吗?
活动5:先生自主探求计算方法,可以口算说出口算方法,可以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计算过程。
先生展现完,结合ppt动态演示,再请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练习2:完成课本13页的做一做第2题。
考虑7:如果列竖式,该当怎样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时要留意甚么?
先生能说出“数位对齐”或“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四、练习巩固
1.
2.计算。
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13+72= 44+53=
3.小兰喜欢搜集邮票,下方是她搜集邮票的品种和数量。
(1)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
(2)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成绩并解答吗?
五、总结
1、鼓励小先生自我小结。
2、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
经过学习,先生能够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纯熟计
算,理解相反数位上的数才能
相加的道理。
较好的完成了教
学任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
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的规律。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过程。
(2)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不进位加的规律。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实物模型:利用教具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过程。
3.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实例。
(2)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不进位加的规律。
3.2 讲解与演示:(1)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利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
3.3 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3)教师点评和讲解错误答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4.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4.2 强调不进位加的规律,提醒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注意运用。
五、课后作业:5.1 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知识。
5.2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3 提醒学生在下一节课前预习下一节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数学计算方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概念及运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板书、准备教学实例等。
2.教具准备:教学卡片、计算器、数学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两位数相加的基本规则。
2.讲解与示范•使用教学卡片进行示范,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3.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合作解题。
4.操练与巩固•给予学生大量的练习题,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帮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索兴趣。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步骤,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规律。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中应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十位数加十位数的计算方法,但可能对个位数加个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还不够清晰。
学生可能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激励,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3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巩固和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3 练习:教师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课堂作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即时练习。
5.2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应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课程名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能够在个位数和十位数上分别计算数字的和;2.能够用算式表示两个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3.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过程:Step1:导入1. 提出具体问题:大家知道两位数加两位数怎么做吗?2. 导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
Step2:呈现教学内容1. 展示教学案例例:27 + 36 =?2. 讲解计算方法先在个位上相加,2 + 6 = 8;再在十位上相加,7 + 3 = 10(注意:不进位,因此十位上的1不能再加上),将结果写在答案的对应位上,得出最终的结果 63。
3. 案例练习练习1:22 + 44 =?练习2:35 + 23 =?练习3:56 + 48 =?练习4:89 + 23 =?练习5:78 + 67 =?Step3:讲解运算符号1. 引出运算符号 +;2. 通过教学案例进行加法运算。
Step4:练习1. 分组练习;2. 小组汇报练习成果。
Step5:总结归纳1. 归纳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2. 让学生总结和掌握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并回顾本节课所学。
Step6:作业布置1. 回家完成题目:23 + 45 = ?、 76 + 87 = ?、 98 + 21 = ?;2. 搜集不进位加法运算的例子并复述。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2.理解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方法:1.演示法;2.小组练习;3.问答互动。
教学资源:1.教材;2.现场演示;3.纸笔。
教学后记: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充分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并理解了不进位加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极其简单且生动易懂的方式讲解了知识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一个创新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2.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运算方法;3.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4.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卡片,白板,白板标记笔。
2.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运算。
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加法运算。
2. 讨论两位数的组成(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两位数的组成。
使用白板上的示例数,让学生发现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意义,并解释它们在两位数加法中的作用。
3. 演练示例题(15分钟)教师发放题目卡片,上面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纸和铅笔,一起尝试解答。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进行进位运算,只需计算个位数的和即可。
4. 小组合作解题(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解答新的题目。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帮助解决困惑。
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以便全班理解。
5. 游戏活动(2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法的理解,教师设计一个游戏活动。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进行竞争。
教师在白板上抽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题目,出示给代表学生,他们需要尽快写下答案并举手。
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可回答问题,如果回答正确,小组得到该题目的积分。
最后,计算积分最高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6. 总结复习(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运算要点,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技能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发放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题,加深对不进位运算的掌握。
五、课后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引入新知识时,通过简单的例子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实际参与中,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加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能力,对加法运算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对进位概念的理解也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逐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进位概念,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算式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小明买了5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算式,如:23 + 45。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用算式卡片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运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模板第【1】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课题: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3-65页信息窗1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创设情景,在多种算法中突出竖式计算,并借助小棒、计数器,利用知识迁移,掌握竖式计算“相同的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学生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赶过海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赶海的?(学生叙述自己赶海的情景)设计意图:大海边永远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场所,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带领他们走入知识的海洋,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在赶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怎样赶海的。
(出示情境图)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怎样赶海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红捉了12只虾,小林捉了26只虾小文捉了11只螃蟹,小丽捉了23只螃蟹根据你看到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虾和螃蟹谁多,多多少?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二)探究新知(一)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本节课通过列举以下例题进行教学:
- 23 + 45
- 32 + 56
- 41 + 28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形成高效准确的计算技能;
2.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位对齐的意义。
2.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他们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4.创设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本节课依据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法”中的内容展开。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
2.学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
3.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实际意义,能学生直观感受“不进位”的过程。
(2)正确对齐相同数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位对齐错误的问题。
突破方法: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正确对齐数位,如将错误的计算过程和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对比。
(3)解决实际问题时,从题目中提取数学信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提取和运用数学信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位对齐和不需要进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相加时不涉及进位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算式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培养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道具和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2.教师准备课件,包括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物品来引入题目,比如用水果或小玩具来示范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规则。
2.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规则,强调十位和个位相加时不能
进位。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口算、书写算式等方式进行练习。
4. 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不进位加法规则,确保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上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和示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
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和表现,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相加时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师(二)提出问题(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让学生汇报预设:①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②二年级一共有多少老师?③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学生?2.让学生看第12页例1,教师同时板书: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二、探究新知:(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1.理解题意,列式:⑴让学生弄清已知条件;弄清用加法还是减法独立思考一同伴交流一指名汇报;⑵教师边总结,边板书:二(1)班有学生35人,带队老师2人,用加法,所以写成35+2.交流算法:⑴口算:教师引导提问,35里有几个十,几个一?2 里有几个十几个一?几和几可以相加?所以答案是?预设:35里有3 个十,5个一;2里有2个一,5和2相加等于7,所以是37。
⑵计数器:让学生告诉老师怎样拨2.尝试列竖式:⑴教师引导:如果数大的话,口算就不容易了,我们就需要用“列竖式”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进行笔算(板书笔算一- “列竖式”)⑵教师边和学生探讨边列竖式,注意:2写在5的下面,加号写在第二行的最左边,然后写横线表示等号。
⑶教师和学生探讨如何计算:预设一,从个位加起;预设二,从十位加起。
明确:口算时满十进一,所以要从个位加起。
⑷找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列竖式计算。
⑸让学生自己练习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3.练习: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第12页例1⑵第12页“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在横式后面写得数)(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1.出示例2 (学生自己看,教师板书):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找学生用计数器演示,其他学生思考列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⑴学生自己练习列竖式;⑵让学生和同伴交流自己是如何列竖式计算的;⑶教师听取几名学生汇报算法。
4.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列竖式计算。
5.教师示范,并和学生一起总结:①先写35,再在下面写32,5和2 对齐,3和3对齐;加号写在32的最左边,最下面写用尺子画一条横线②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③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3、.培养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小北湖吗?在星期天老师去了小北湖,并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出示课件)老师在游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哪?(课件出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
用竖式:⑸:用竖式来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2,在个位下面写8;十位上2+1,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26+12=38。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2、教师教写,边讲解边板书:先写26,在26的左下方写+,再写12,写12的时候要注意与26对齐数位,再写。
2 6+ 1 23 8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课件再演示写竖式的方法)师:刚才同学们解决了蛇岛门票和游艇观光共花多少钱?你能独立解决下面这两个问题吗?3、学生独立解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主要用竖式,指两名学生到黑板做,订正,再把学生的算式进行展示,比一比。
12 + 23 = 35 26 + 23 = 491 2 2 6+2 3 + 2 33 54 94、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竖式的写法,在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那些呢?生:个位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也就是从个位加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
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二、自主探究: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
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
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
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4、 3 7 4 5
+ 2 ? + ? 4
5 9 7 9
开放题:3 6
+6 3 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
9 9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