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知识讲解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0b727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d.png)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但是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却被忽视了。
事实上,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本文将从五个维度来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扩大知识面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常识。
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扩大知识面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堂上的知识,使学习更加轻松和高效。
二、提高语言能力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小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
三、培养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小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自己的阅读习惯,从而使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五、增强情感体验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小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学会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自己的情商和人情世故。
阅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人。
我们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一、给予充足的阅读时间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小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
也可以通过给小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方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课件 PPT
![小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f349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3.png)
02 多阅读无效果的原因
什么是机器人症候群?
像一个充了电的机器人一样机械地阅读,不能掌握书的内容,却能一 直读下去。其实患有机器人症候群的孩子,在阅读时头脑里几乎是一 片空白,不知道书里的内容,只是木讷而机械地向后翻书页,把书翻 完后,就说自己已经“读完”这本书了。
03 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三:善用查询工具
家长、老师们教他们当自己阅读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时,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查询、理解,如使用工具书、网络等。 孩子自己查阅资料时,可以看到更多的文本材料,这也是一个阅读的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
阅读习惯四:学会放弃书籍
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遇到“读不下去的书”,可能是书籍太难了,不适合孩子现在的年龄,也有可能是被父母 强制要求阅读的。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放弃阅读,甚至鼓励他们放弃阅读。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先让孩子读他能读 懂、有兴趣读的书。而那本暂时被放弃的书,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愿意去读而且能够读下去了。
用心去阅读
《 小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
演讲人:xxx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
目录
01 学生多阅读的好处? 02 多阅读无效果的原因 03 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读书放飞梦想
拼搏成就未来
第一部分
学生多阅读的好处
世界读书日 | 4月23日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01 学生多阅读的好处?
01 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 02 课外阅读陶冶了学生情操 03 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04 课外阅读让学生形成了能力
阅读习惯二:阅读时多圈点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需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家长、老师要提醒孩子在阅读时注意圈点批注, 这样做一是可以保持孩子阅读时的注意力,不会读着读着就走神;二是把重点、难点圈画出来后,孩子再次读到 有同样困惑的地方时,能更好、更快地回忆起之前他们之前的看法和体会,引起阅读重视。
小学语文教案: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案: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1d570a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6.png)
小学语文教案: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无论是读报纸、看杂志、或是读小说、诗歌,阅读都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好的阅读环境里,倾听阅读当中的声音,阅读当中的心情,感受阅读中的情感,并静心领悟阅读中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的本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们具备学习的意愿和好奇心,积极参与阅读过程。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阅读空间,使学生能够专注地阅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图书馆、书店等阅读场所,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真正魅力。
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
在这里,阅读材料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还包括了广告、小说、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各类阅读资料。
此外,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语境下的阅读机会,例如,实地考察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或者学校周边的环境艺术品等,从多个角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定期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教师应该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词汇量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
同时,对于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阅读日记、口头或是书面反馈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这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还可以让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阅读兴趣。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需要注意在阅读前,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例如阅读材料的预览和想象,预测书的内容或结论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所要阅读的内容。
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掌握好阅读的节奏和速度,不应该过快或过慢。
学生需要掌握好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内容并记忆。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案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c1a7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8.png)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案阅读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方案。
第一,家庭共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
在读书过程中,可以互相讨论、分享读后感,这不仅能增进家庭亲子关系,还能激发孩子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第二,创建阅读环境。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阅读。
家长可以为孩子配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摆放书架和书桌。
同时,家长也要示范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孩子看到家长经常阅读,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而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三,带孩子参加阅读活动。
学校和社区经常会组织各类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加这些活动。
比如图书馆的读书分享会、书展和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图书和阅读资源,同时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第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该丰富多样,包括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童话故事等。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不断丰富孩子的阅读内容。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子书等方式,引导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开拓孩子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第五,制定阅读计划。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制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并记录下来。
通过制定计划和落实执行,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固定的阅读时间和持久的阅读习惯。
第六,培养孩子的速读能力。
速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一些速读训练的方法,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比如让孩子用手指迅速划过文字,或者用计时器检测孩子的阅读速度等。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第七,引导孩子思考和写作。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获取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dee780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4.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和习惯。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变得越发困难。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培养家庭阅读氛围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场所,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他们阅读书籍、报纸和杂志的习惯。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绘本、童话故事等,并建立家庭读书时间。
通过例行地为孩子阅读书籍,可以建立起家庭阅读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提供丰富多样的读物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主要来自于他们接触到的读物。
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和家长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读物选择。
这些读物可以包括故事书、科普书、漫画书等,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
此外,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到选择读物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主动性和兴趣。
三、创设阅读环境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空间,例如设置阅读角落、阅读角等。
此外,保持阅读环境的整洁和有序,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鼓励读书分享读书分享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俱乐部、读书展览等活动,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推荐好书。
此外,家长也可以定期和孩子讨论他们的阅读体验,听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增加他们对阅读的积极参与感。
五、建立阅读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可以建立一套阅读奖励机制。
例如,设立读书积分制度,根据孩子们的阅读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扬。
同时,可以组织阅读比赛和活动,给予优秀者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这样,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感受到成就感和动力,提高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引导正确的阅读态度正确的阅读态度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础。
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
![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b98d7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素养培养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家庭篇家庭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有书籍的阅读环境,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
同时,引导孩子培养定期阅读的习惯,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
2. 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给孩子讲故事。
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交流、讨论,促进孩子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向他们讲述自己读过的书,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为他们提供适合的书籍。
可以选择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绘本、故事书、知识读物等。
此外,还可以带领孩子参加图书馆的活动,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
二、学校篇学校是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老师在教学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制定科学的阅读教学计划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包括每周的阅读课程安排和阅读任务。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
2. 教师示范阅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积极示范阅读。
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朗读故事、小说,展示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注重阅读理解训练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阅读策略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
三、个人篇小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小学生可以选择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经典名著等。
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还能够拓宽他们的阅读广度。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0deb58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2.png)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易事,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小学生爱上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选择适合的书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为他们挑选有趣、生动、富有启发性的书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绘本、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孩子可以接触一些简单的科普读物、儿童文学;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尝试更有深度的经典名著、历史故事等。
2、营造阅读氛围在家里,家长可以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座椅、充足的光线和丰富的书籍。
在学校,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让孩子们随时能够接触到书籍。
3、榜样示范家长和教师自己要热爱阅读,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看到大人经常读书,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模仿的欲望。
二、培养阅读方法1、学会默读和精读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精读则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教导孩子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做读书笔记鼓励孩子在阅读时做笔记,可以是摘抄优美的词句,也可以是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书籍的理解,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3、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之前,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寻找答案。
这能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三、保证阅读时间1、制定阅读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规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固定的习惯。
2、利用碎片时间除了专门的阅读时间,还可以引导孩子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比如在课间休息、乘车时,读一篇短文或一个小故事。
3、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睡前阅读不仅能帮助孩子放松身心,还有助于培养阅读习惯。
每天在睡前安排一段时间进行阅读,让孩子在书香中进入梦乡。
四、加强阅读交流1、家庭交流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读过的书籍,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见解。
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书籍
![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ba46bc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8.png)
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书籍阅读是孩子们培养知识、扩展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高阅读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阅读习惯、选择适合的读物、提高阅读技巧等方面探讨小学生如何更好地阅读书籍。
一、培养阅读习惯1. 每天定时阅读小学生应当养成每天一定时间的阅读习惯,可以在早晨、临睡前或者零碎的时间里都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划定专属阅读空间为小学生划定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可以是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舒适的沙发或者一个书桌,避免被外界干扰,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3.陪伴阅读家长或者长辈应当给予小学生陪伴和鼓励,和他们一起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互相讨论阅读内容,增进家庭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二、选择适合的读物1.了解孩子的兴趣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的图书。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之一,通过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多元化选择在选择读物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提供多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故事、科学、历史等,并适时引导他们尝试新的题材,拓宽视野。
3.借助图书馆资源利用学校和社区图书馆的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书籍选择。
图书馆里的书籍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借阅。
三、提高阅读技巧1.注重阅读速度与理解小学生应当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平衡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快速阅读和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2.学会提问和思考读书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小学生应当学会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记录阅读笔记鼓励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阅读笔记,可以是关键词、摘录或者心得体会,有助于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写作能力。
四、与书籍互动1.参加读书活动小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读书活动,例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
通过与其他读者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可以增加对书籍的理解和兴趣。
小学生如何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c8665b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9.png)
小学生如何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孩子的眼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然而,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社交媒体,对阅读缺乏兴趣。
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本文将讨论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阅读环境,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角落,放置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和杂志。
在这个角落中,应该有舒适的座椅和适当的照明,以保证孩子的阅读体验。
在学校,老师可以搭建一个阅读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和“课外阅读比赛”,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一环。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
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经典故事书、科普读物、童话故事和漫画书等,以满足孩子的不同阅读需求。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观图书馆,让孩子学会自己借阅书籍,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第三,家长和老师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对阅读的看法。
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频繁阅读,让孩子看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同时,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引导孩子思考书中的问题和主题,并与孩子进行讨论。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时常提及自己的阅读经历,推荐一些好书给学生,并给予他们一些阅读建议和技巧。
此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阅读奖励机制来激励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以制定一个阅读目标,如每周读一本书,并给予孩子一些小奖励作为鼓励,如夸奖、小礼物或额外的活动时间。
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阅读的积极认同感,并激发他们主动去读书。
最后,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培养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3e98fe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1.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础。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家庭中可以摆放书架,准备丰富的书籍,同时鼓励孩子主动阅读。
学校应设立图书角、阅览室等场所,提供各种类型的好书,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二、亲身示范并持续陪伴小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亲身示范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要充当阅读的榜样,亲自阅读,并向孩子展示对书籍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给予积极的指导和鼓励,与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三、选择适合的读物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有适合他们阅读能力和兴趣的读物。
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多种类型的书籍,涵盖故事、科普、经典名著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引导,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四、创设阅读活动除了孩子独立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
例如,举办读书分享会、作文竞赛、阅读角逐等,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五、注重培养阅读习惯的持久性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久的时间和坚持的努力。
家长和教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陪伴和引导。
可以制定每天的固定阅读时间,维持阅读的连续性。
同时,及时表扬和奖励孩子的阅读行为,激励他们坚持下去。
六、与家长的合作学校和家长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
学校可以委派老师负责和家长沟通,分享阅读心得和方法。
家长也可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和目标。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d289f791eb91a37f1115c85.png)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社会,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生道路上把握自己的命运,成就一番事业。
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各种文化素质,其中就包括语文素质。
而要提高语文素质,阅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手段。
大量阅读对丰富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素养、陶冶人的情操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要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呢?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兴趣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要。
首先,要优化读书环境。
班级应注重营造和谐的“书香”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进入“书海”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每周可以抽两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以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
其次,要及时交流评价。
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
二、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选好读物。
根据学生课内学习的需要,教师可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籍,但要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书籍的健康性。
其次,要指导学生适当精读。
对一些重要文章、名著名篇要指导学生精读、细读,体会文章立意,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同时要引导学生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
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当然,“读书有法,但无定法。
”阅读的书籍不同、读者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他们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灵活使用。
三、创设条件,促进学生的阅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f03751c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9.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们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我们首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故事书、漫画书等。
保证这些材料内容的多样性能够吸引不同兴趣和阅读水平的学生。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在家里或者学校的图书馆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椅子、柔和的灯光和小学生喜欢的软玩具,让他们在阅读时感到舒适和愉快。
其次,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以身作则、成为榜样父母和老师是孩子们学习和行为的榜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他们培养阅读习惯的榜样。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我们首先要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看到我们时常阅读的场景和快乐。
其次,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四、培养阅读时间和习惯在现代社会,孩子们受到各种干扰,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规划他们的阅读时间。
建议家长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并且家长可以制定一些阅读目标,如每天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激励孩子对阅读保持兴趣。
五、引导深度阅读和思考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考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念,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孩子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鼓励分享和倡导鉴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和他人分享阅读的心得和感受。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0e39aa1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7.png)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五维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在当前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思维和品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五维度”着手,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表达能力、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品格。
第一维度: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多购置优秀的图书和期刊,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们需要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家长也应该多陪伴孩子阅读,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提供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鼓励孩子们进行有益的图书交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维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
只有掌握了阅读理解能力,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绘本故事、小品故事,让孩子们在课外进行延伸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进行自主阅读,有计划地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
第三维度:培养阅读表达能力。
阅读表达能力是指孩子们通过阅读能够用文字、口语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朗读、短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表达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趣的读后感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表达能力。
第四维度: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阅读笔记等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提问和探索。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家庭故事、日常习题等,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家长们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些有意义、有深度的话题,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9970e4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8.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长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一、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小学生的阅读材料选择应当根据他们的年龄和阅读水平来确定。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书、儿童杂志或经典童话故事,确保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
此外,绘本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选择,因为图文并茂的绘本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
二、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是小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阅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阅读的重要性,比如在孩子面前阅读书籍或者定期与孩子一起阅读。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好书,鼓励他们多读书,并给予积极评价和奖励。
三、创设阅读环境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样重要。
学校可以设置图书角,里面摆放丰富的图书,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立一个安静的读书角落,摆放一些书籍和舒适的坐垫,让孩子乐于在那里阅读。
四、制定阅读计划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可以与孩子商讨每天的阅读时间,并建议他们每天读一定的页数或章节。
同时,鼓励孩子在每次阅读之后进行简单的复述或写读书笔记,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除了独立阅读外,小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例如,搞一个“书香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朗读、交流阅读心得;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展阅读比赛,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树立榜样、创设阅读环境、制定阅读计划以及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都是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些方式,小学生将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启迪思维。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成为乐于阅读的“小书虫”。
如何在小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何在小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c7fa98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e.png)
如何在小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培养思维能力等。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类书籍、杂志、报纸等,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同时,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小图书角也是提供阅读材料的重要阵地。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创造积极的阅读氛围。
二、注重阅读指导和辅导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辅导。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故事、引导学生阅读、答疑解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提供帮助和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
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了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例如,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举办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组织读书馆活动,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更好地培养阅读习惯。
四、树立榜样与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校和家庭应该树立起阅读的榜样与示范。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介绍一些文学名著和成功人士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
家长也应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和孩子一起选择读物、阅读,让孩子亲身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五、合理规划阅读时间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不能忽视合理规划阅读时间的重要性。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协调,为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学校,可以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譬如每天放学后的自由阅读时间;在家庭,应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鼓励孩子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21bdf85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2.png)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并且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个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从阅读环境上来说,家庭应该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建立起家庭阅读氛围。
为了培养孩子喜欢读书的爱好,可以买一些绘本故事书、科普知识书、文学作品等,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并且定期购买或借书,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
此外,可以在家里设立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配备舒适的座椅、书架等,让孩子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阅读。
其次,要从阅读方式上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读书的方式大多是发出声音的读法,家长可以带头读给孩子听,让孩子在愉悦的声音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要教导孩子遵循一定的读书规律,在阅读中掌握好时间,并且在读书时要有适当的休息,避免长时间读书导致心理疲劳和视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要教育孩子注意阅读动作和状态,要坐直、保持良好的姿态,避免弯腰驼背,保护好双眼。
最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从读书的理解和思考方面入手。
孩子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的特点,掌握不同类型书籍的读法。
比如故事类的书籍可以让孩子通过阅读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科普类的书籍可以让孩子增加科学知识,开阔视野。
同时,可以通过读完一本书后让孩子进行讲述、写读后感或绘制读书笔记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孩子亲身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好处。
总之,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通过提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建立家庭阅读环境,教育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培养出健康、快乐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怎样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怎样培养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770291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0.png)
小学生怎样培养阅读习惯引言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技能,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今数字化的世界中,小学生很容易受到视频游戏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导致阅读习惯的减少。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了解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可能有不同的偏好。
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与小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哪些主题感兴趣,以及他们更喜欢何种类型的阅读材料。
这种了解将有助于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书籍。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除了传统的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之外,我们还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科普书籍、漫画、杂志等。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与小学生年龄相当的挑战性阅读材料,帮助他们不断扩大阅读范围。
在选择书籍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进行判断,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中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提供舒适的座位和充足的光线。
同时,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远离嘈杂的声音和干扰。
学校也可以在图书馆或教室中设置舒适的阅读角落,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阅读。
建立阅读计划培养阅读习惯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制定一个阅读计划。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每天阅读的时间和目标。
例如,要求小学生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并鼓励他们设定阅读目标,如每个月阅读一本特定的书籍。
在执行阅读计划的过程中,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鼓励和奖励,以增强他们的动力。
给予正面激励和示范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
他们可以成为模范,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阅读书籍、报纸或杂志,并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朗读故事,并让学生参与讨论。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8a46bd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d.png)
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娱乐活动的多元化,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许多小学生更倾向于花费时间在电视、电脑游戏和社交媒体上,而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却缺乏兴趣和耐心。
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心智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和实施。
一、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小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和开拓视野方面,阅读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丰富的图书馆,提供各种种类的书籍供学生选择。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放置一些优质的书籍,让孩子能够随时随地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书籍为了增加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喜好并根据其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书籍。
这些书籍可以是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多种题材的选择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选择适合的书籍,我们还应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每天定时安排一段时间专门用来阅读,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形成阅读的习惯。
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分享阅读的过程,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
四、建立阅读奖励机制小学生天性好奇,喜欢获得奖励和认可。
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套阅读奖励机制,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
可以设立读书目标,完成目标后给予奖励,例如鼓励他们分享阅读心得或制作阅读日记。
这样的机制可以让小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形成持续的阅读动力。
五、引导多样化的阅读体验阅读并不仅限于纸质书籍,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可以鼓励小学生尝试电子书、有声书和在线阅读等多种方式,拓宽他们的阅读体验。
同时,音乐、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也可以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意义。
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2108f76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e.png)
1、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2、建立阅读意识。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读绘本等方式,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中。
此外,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让孩子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水平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加阅读的积极性。
4、深度阅读。
快速阅读加倍得时间,有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孩子慢慢阅读,逐字逐句理解文章。
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进行思考、总结,并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5、多元化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形式的阅读。
孩子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事物,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
6、创造阅读氛围。
在家庭和学校中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孩子更加愿意参与阅读活动。
例如家庭可以摆放书架,鼓励孩子阅读,学校可以建立社区图书馆,提供阅读场所。
7、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增长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受益无穷。
8、总结。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出长期的良好阅读习惯。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水平和扩大知识面的效果。
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aaca01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c.png)
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拓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生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第一步。
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都应该提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杂志和报纸。
图书的种类应包括绘本、科普读物、故事书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此外,家长也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培养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
在学校,可以设立安静的阅读角,提供安静的阅读时间。
在家庭中,可以为孩子设置专门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座位和充足的自然光线。
此外,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阅读,充分体现家庭中的阅读氛围。
树立榜样,塑造正面形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和培养自己的习惯。
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充当良好阅读习惯的榜样。
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频繁地阅读,展示自己对阅读的兴趣和重视。
老师可以利用每日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乐趣。
这种正面形象的塑造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阅读活动。
制定有序的阅读计划阅读的目的性和规律性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可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小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在学校,老师可以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每周安排特定的阅读时间。
在家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计划,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孩子坚持阅读。
鼓励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千差万别,因此鼓励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是必要的。
除了图书,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阅读杂志、报纸、漫画、有趣的文章等。
此外,利用新科技手段也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比如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阅读器具进行电子阅读,吸引孩子通过多媒体形式获取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
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小学教育中所处的位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阅读习惯则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
吕淑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这说明,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是脱离现实生活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
只有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中有一课“认识图书馆”,笔者便亲自带领全班同学去图书馆参观。
蓦然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竟齐刷刷地盯着那一长摞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书刊。
有的吐着舌头惊叹,有的情不自禁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书卷。
那眼神宛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充满欢喜。
笔者心里猛地豁然开朗,经常埋怨学生无知,就没有想过为他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更多地受到阳光雨露滋润。
笔者索性和图书馆老师协商每周三利用中午时间带学生们到图书馆看书。
渐渐地中午一个来小时时间太短暂了,孩子们觉得不解渴。
于是,笔者又和图书馆老师商量为学生们办书证,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去看。
虽然为学生开通了阅读渠道,但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还需要循循善诱,逐步培养。
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
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
因此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
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这就和其他习惯一样。
实践证明,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以兴趣为突破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
心理学原理曾指出,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一、从语文课堂入手,借助讲故事诱读。
一年级第二学期有一篇课文《别问这是为什么》上课伊始,笔者没有讲解课文内容,而是先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在课堂上声情并茂读出来。
把学生们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来,了解主人公悲惨遭遇,进而理解了课文内容。
课下,学生们纷纷带着对小女孩命运深切焦虑主动借《安徒生童话集》来读一读,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学生们想读课外书了。
渐渐地,笔者发现再到图书馆借书,多数学生都在借阅《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寓言故事》等。
提起“白雪公主”“丑小鸭”“拇指姑娘”个个兴趣高涨,都争先恐后想说一说。
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学生们想看课外书了。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在教学《三味书屋》时,笔者找来一幅鲁迅的肖像,拿着一本厚厚的《鲁迅散文集》走进教室,为学生们饶有趣味地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大师高超的叙事本领和俏皮的语言深深打动了孩子,这不仅为学习《三味书屋》打好了基础,而且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印下了这位文学巨匠的身影。
第二天就有很多孩子拿来了许多鲁迅的书。
在教学老舍的《猫》时,我也找来厚厚的《老舍全集》,摆在讲桌上,给孩子们讲起老舍平易近人的文风,又读了《阳光》中有趣的一段。
下课了,学生们都到讲台上来翻书。
……这样,崇尚书、热爱书的“火苗”逐渐在孩子们心田中燃起熊熊大火。
二、借助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手抄报引读。
读书同时,实验班又开展了写读书笔记和办手抄报活动。
二年级第一学期,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增强了,笔者单独利用一节课时间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方法,即以表格形式记录下读书时间,作家,书名及主要内容体会,并抄写好词佳句。
笔者根据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和办手抄报。
这样,学生从无目的看书,变成有目的读书,并且做到边读边思考,并将有用可积累词、句记录下来,并配以合适插图,还可以在读报过程中将感兴趣内容剪下来,制成手抄报。
这些手抄报都是自编、自写、自画,而且紧跟形势,报纸可称五花八门,“新芽报”、“儿童报”、“神王报”等等。
孩子们在读读、记记、画画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审美情趣,同时也能表现孩子们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及树雄心、立大志、向先进人物学习信心和心愿。
例如:实验班邢艺凡同学上学后,天天爷爷接送,路上总要买些小食品。
吃饭时,也是爷爷一口一口喂着吃。
自从班里开展读书活动,艺凡变化可大啦!她曾在自己读书笔记中写到:“我都二年级了,为什么还抱着我吃饭,甚至一口一口喂我?我应自己独立了。
”进入三年级,小艺凡也写了上百篇读书笔记,并办了几种读书报,在一篇习作中,小艺凡是这样写的:“爷爷,我听爸爸说您太宠爱我了,当时我不懂,感觉好玩儿,我看了很多书,知道自己一切应该独立了,因为我长大了,还应帮爷爷、奶奶干家务。
”从那以后,爷爷确实发现小艺凡变了,手帕、内衣、袜子都自己洗,还练了家务活,整理房间等。
爷爷看到艺凡成长变化,从心里高兴,并反思着自言自语地说:“小孩子已经向老子挑战了。
”三年级第二学期笔者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教给学生怎样写读后感,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班里每周要检查学生记读书笔记、读后感情况,既查数量,又看质量。
优秀笔记、读后感让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展览以激发读书记笔记习惯。
学生读书笔记的记录来源于读书,促进了学生读书热情,而记笔记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的定期展览,又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高。
三、努力创设读书氛围促读。
笔者不但带领学生们到校图书馆看书,班里图书角也要充分利用起来。
学生们捐到班里来的图书都要夹进自制书卡,并且每人为自己设计一个精美的书证,由两位学生负责图书整理与借阅。
一批图书看完了,再换一批新书。
有效地利用学生家里的藏书资源,让图书角流动起来。
便于学生课下有时间也看看书,整体上创设读书氛围。
进入三年级以来笔者又利用活动课时间大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例如:“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朗诵大赛”“双簧”等。
一次,学生讲述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都被他“车水读书”刻苦学习精神所吸引。
当听到他在清华预备留学班里,考试以十门功课1000分成绩顺利出国深造时,大家不禁吃惊地张大了嘴。
课余,就发现有些学生在别人休息游戏时,仍在读书学习。
问之,方了解到他要向侯德榜那样十门考1000分,成为有名的化学家。
又一次,当学生讲到前苏联飞行员科马洛夫,当他完成航天任务,准备返航时,却因故障将在两小时后在着陆地附近爆炸殉难时,个个神色紧张,当听到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用70分钟时间向领导汇报航天情况时,有的同学眼圈红了,有的流下了眼泪。
他在最后几分钟对自己女儿及全国小朋友说:“要认真学习数学,不要忽视每一个小数点,此次事件就是由于飞船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忽视了一个小数点造成的。
”学生们听后,都感到很震惊,并纷纷表示认真学好数学。
读书讲故事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刻苦、认真学习的精神及有助于树立远大理想。
总之,学生要参与不同形式交流,就必须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
广泛开展以上活动,读书就必然成为学生一种“需要”。
这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后,读书兴趣自然而生。
学生在“需要”基础上读书,并不感到是一种负担。
相反,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在读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智力得到开发,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课余在与一些家长交流中,有些家长说:“哎呀,这孩子真拿他没办法,手里的零花钱都买书了。
”还有的说:“他在自己房里可老实啦,一点动静都没有,走进去一看,准是在看书。
”也有的说:“她在家里走到哪儿手里都拿着书,甚至去厕所,那本书也端着。
”听了这些议论,笔者非常欣慰,学生已渐渐在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丰富的阅读成果激读。
读书为阅读和写作奠定了基础,多读书学生知识面宽了,语言丰富了,创新思维发展得快,作文质量高。
笔者从一年级坚持训练学生读书与习作相结合,开始学生真是不知写什么好,自从开展课外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
不但生活中注重观察、描写,也能模仿童话故事情节自己编写,内容丰富,语言充满童真童趣。
至今班里学生日记、周记、习作累计每人有三、四百篇,优秀范文都收录在班里作文集中,多数学生作文在作文报上发表,在各级作文大赛中获奖。
同时学生们思维想象能力较同龄学生发展得快。
例如:三年级上学期一篇想象作文,学生们观察一只小蚂蚁在一片树叶上顺流而下的图画,写一篇小短文。
这节课上,孩子们通过看图,当堂课就编出了许多题目:《小蚂蚁历险记》、《寻亲记》、《乘叶漂流记》、《脱险了》、《独立生活的蚂蚁》等。
作文交上来,几乎没有千篇一律的文章。
大部分学生都自己围绕自拟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
一般只要想象合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的文章,笔者都打上“优”的好成绩,以激励学生敢想敢写,轻轻松松写作文。
又如:本班王钰涵同学,在每天帮助家长做家务中发现碗橱中的盘子各不相同,有的凹,有的平,又通过细心观察它们不同作用加之自己丰富的想象写了一篇寓言故事《平盘子与凹盘子》,内容富有哲理,语言耐人寻味。
在学生的自我介绍中笔者读到这些文字:“大家好,我是邢雨。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学习也算不错。
我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
我喜欢语文是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记者是需要写稿子的,从小就应该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再说,语文学习很灵活,不像数学,只有统一的公式。
语文学习很随意,不用认死理,还能读许多有趣的故事,所以我喜欢。
”纯真质朴的语言袒露了孩子真爱语文的心扉。
四、五年级以来,学生的多篇作文在作文报、红领巾报及市、区级作文大赛中获不同级别的奖项。
同时笔者也分别多次获得市区级读书活动优秀作文辅导教师奖。
通过实验班开展阅读活动,孩子们视野拓宽了,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了,特别是思想也发生着变化。
之一,仅实验班三年级搞了一个调查,今年压岁钱用在何处?结果是,同学们买课外读物的占55%以上,让家长存银行占40%。
之二,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家长不仅支持学生读书,更主要是一致反映学生听话、懂事、有礼貌。
学生们自理能力增强了,并能主动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之三,实验班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变化,基本上直线上升,优秀率达90%以上。
读书活动不仅没有成为学习负担,而是促进了学习。
之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班集体荣誉感也大大增强了。
同学关系密切了,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搞什么集体活动,只要老师一号召,同学们都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