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阿昔洛韦是生殖器疱疹患者朋友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药物,那么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何呢?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要想彻底治愈这种疾病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该病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呢?有关专家介绍说要想尽早彻底治愈疾病,选择一家正规的专科医院非常关键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愿意去医院就诊,害怕被别人知道对自己指指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对生殖器疱疹做一些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就应该要避免感染的发生。由于疾病造成患者出现了巨大的创伤,一定要避免感染,尤其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局部的搔抓,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感染,每天用清水清洗生殖器部位是必要的。当出现局部的感染后,要及时用消毒水清洗局部。

其次,在生殖器疱疹的日常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治疗的效果更加的突出,还应该要注意卫生。在进行局部的护理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龟头包皮部疱疹活动时可用丁字带固定,防止行走时受摩擦而破溃,已破溃糜烂者应少活动。

最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易引起病人焦虑、烦躁和恐惧,应耐心给予安慰,注意精神护理。

北京性病生殖健康专科医院是以性病治疗为中心的一家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生殖健康专业医疗机构,全面担负着京城乃至华北地区人民的性疾病疑难病的诊治任务。自建院以来,其凭借领先的学科优势,依托国家集中的资源优势和国家重点专项基金的扶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为皮肤性病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北京唯一一家治疗性病的生殖健康专科医院。

以上就是关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进行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总之为了能够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一定要按照上述所介绍的护理方法来进行。

各种外用药膏的功效、联合用药、禁忌

各种外用药膏的功效、联合用药、禁忌

各种外用药膏的功效、联合用药、禁忌 一、阿昔洛韦乳膏 作用: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不良反应:可见轻度疼痛、瘙痒及皮疹。 联合用药: ●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阿昔洛韦乳膏(若有疼痛加解热镇痛药)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过敏者禁用,若有过敏反应停用。 ●涂药时要戴手套。 ●连续7日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 二、丹皮酚软膏 作用:抗过敏,消炎止痒。用于各种湿疹、皮炎、虫咬性皮炎、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联合用药: ●过敏性皮炎:西替利嗪+丹皮酚软膏 ●过敏性鼻炎:通窍鼻炎片+氯雷他定+丹皮酚软膏 ●虫咬性皮炎:消炎粉/消炎止痒水+丹皮酚软膏 注意事项: ●过敏者禁用。 三、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作用:用于各种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 不良反应:不可长期使用,易导致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 联合用药: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复方地塞米松乳膏 注意事项: ●皮肤破溃、化脓、渗出者禁用。 ●病毒感染禁用,不宜长期使用。 四、甲硝唑凝胶 作用:用于各种炎症性皮炎、酒糟鼻。 联合用药: ●抗菌消炎药+甲硝唑凝胶+龙胆紫

●体、股癣:联苯苄唑乳膏+口服氟康唑(疗程1~4周) ●指甲癣:联苯苄唑乳膏+口服氟康唑+亮甲(疗程6个月) ●足癣:足光粉+联苯苄唑乳膏+斯皮仁诺(疗程1个月)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皮肤破溃处慎用。 九、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作用:用于各种真菌感染、皮炎、湿疹。 联合用药: ●手癣: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封包疗法)+口服氟康唑+珊瑚癣静 ●体、股癣:曲安奈德益康唑+口服氟康唑(疗程1~4周) ●指甲癣:曲安奈德益康唑+口服氟康唑+亮甲(疗程6个月) ●足癣:足光粉+曲安奈德益康唑+斯皮仁诺(疗程1个月) ●过敏性皮炎:西替利嗪+曲安奈德益康唑(疗程2~4周)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注意事项: ●不得长期大面积使用,有病毒感染禁用。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4周,面部、腋下、腹股沟、外阴等皮肤细薄处不宜使用超过2周。 十、硝酸益康唑喷剂 作用:用于各种真菌感染。 联合用药: ●足癣:足光粉+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硝酸益康唑喷剂 ●花斑癣: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硝酸益康唑喷剂 ●头癣:灰黄霉素+硝酸益康唑喷剂+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 ●体、股癣:口服氟康唑+硝酸益康唑喷剂 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过敏者禁用,过敏反应停用。 ●病毒感染禁用。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粘膜。 十一、酮康唑乳膏

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 1.品种简介: 更昔洛韦(丙氧鸟苷,GCV,DHPG)是美国Syntex公司于1988年批准上市的抗疱疹病毒的开糖环鸟苷类似物,其抑制巨细胞病毒(CMW)效果比阿昔洛韦强50倍,作用机制与阿昔洛韦相似,抑制病毒DNA合成与复制,有骨髓毒性,口服吸收差,注射剂于1988年批准上市。 更昔洛韦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药物,也是首选药,对巨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毒性大,限于治疗严重免疫功能并发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且有贫血、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治疗严重免疫功能低下并发的CMV 感染, 有效率可达70%~80%, 但不能治愈, 需维持治疗, 单用易产生耐药性, 故推荐联合用药方案。 CAS号:82410-32-0 结构式: 分子式:C9H13N5O4 分子量:255.23 类别:抗病毒药物 适应症:预防及治疗免疫功能缺陷病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病人。 2.市场情况: 抗病毒药物的问世比抗生素晚15~20年,但其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抗生素。自从1977年阿昔洛韦问世后,抗病毒药物市场才真正起步。随着AIDS和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在全球迅速蔓延,对治疗药物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新药的研制及销售市场的迅速发展。尽管如此,目前上市的抗病毒药物只有20余种,

仅为抗感染药物的十四分之一左右。 近年来,抗病毒类药物逐步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市场上令人瞩目的活跃品种之一,抗病毒药物在世界抗感染药物市场中仅次于抗生素,位列第二,其销量连年猛增。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抗病毒药物在世界七大主要药物市场(美、英、法、德、意、西班牙和日本)的销售总额为32.2亿美元,到2000年为71亿美元,2008年超过110亿美元。 抗疱疹病毒药品在抗病毒药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抗疱疹病毒药品市场中,目前抗疱疹病毒药物已发展到第三代,更昔洛韦为第二代抗疱疹病毒药物,但是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增速仍很快,其他“洛韦”类药物相对增长较为缓慢,甚至有少数药品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在国内市场,更昔洛韦是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药物,占到抗疱疹病毒药物用药金额的一半以上。更昔洛韦还是目前最广谱的抗DNA病毒药物之一,广泛用于多种抗病毒感染的治疗。 根据华源医药网提供的数据,近年来,更昔洛韦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自2002年起一直名列抗病毒药品市场销售额第二位。 2008年更昔洛韦厂家销售份额 3.竞争品种: 3.1、阿昔洛韦(acyclovir)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

阿昔洛韦好还是伐昔洛韦好。阿昔洛韦是生殖器疱疹患者朋友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药物,那么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何呢?对于大多数朋友们来说要想彻底治愈这种疾病是比较困难的,那么该病到底能不能彻底治愈呢?有关专家介绍说要想尽早彻底治愈疾病,选择一家正规的专科医院非常关键的,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愿意去医院就诊,害怕被别人知道对自己指指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对生殖器疱疹做一些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生殖器疱疹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就应该要避免感染的发生。由于疾病造成患者出现了巨大的创伤,一定要避免感染,尤其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局部的搔抓,很容易出现局部的感染,每天用清水清洗生殖器部位是必要的。当出现局部的感染后,要及时用消毒水清洗局部。 其次,在生殖器疱疹的日常护理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治疗的效果更加的突出,还应该要注意卫生。在进行局部的护理的同时,一定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龟头包皮部疱疹活动时可用丁字带固定,防止行走时受摩擦而破溃,已破溃糜烂者应少活动。 最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外,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护理。由于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易引起病人焦虑、烦躁和恐惧,应耐心给予安慰,注意精神护理。 北京性病生殖健康专科医院是以性病治疗为中心的一家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生殖健康专业医疗机构,全面担负着京城乃至华北地区人民的性疾病疑难病的诊治任务。自建院以来,其凭借领先的学科优势,依托国家集中的资源优势和国家重点专项基金的扶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优质诊疗服务,为皮肤性病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北京唯一一家治疗性病的生殖健康专科医院。 以上就是关于生殖器疱疹的护理措施进行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总之为了能够使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一定要按照上述所介绍的护理方法来进行。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杨大琴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4(000)020 【摘要】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64例带状疱疹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以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只应用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observe acyclovir combined cimetidine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1-December 2012 clinic data of 64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cases, 3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in treatment group with acyclovir with cimetidine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only apply acyclovir treatment. Results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9%,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87.5%,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cyclovir combined cimetidin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effect is obviou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总页数】1页(252-252)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各150例的临床观察

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各150例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10T16:15:0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何文辉 [导读] 两组观察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两种药物毒性较低,均比较安全。 何文辉(湖南道县道江镇卫生院皮肤性病科 4253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140-02【摘要】目的比较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348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组。泛昔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泛昔洛韦1.5 g,分3次口服,5天为一个疗程。阿昔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阿昔洛韦1.0 g,分5次口服,疗程同上。结果 5 天后,泛昔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90.8%(158/174),阿昔洛韦组的总有效率为54.6%(95/1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好且安全。 【关键词】带状疱疹泛昔洛韦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门诊患者。入选标准:(1)具有带状疱疹的典型体征及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无对伐昔洛韦、阿昔洛韦过敏或不耐受者,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且无肝肾功能不全者。(3)起病3天后就诊。(4)1周内未系统用抗病毒药物,未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5)无免疫低下或全衰竭者。随机将34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泛昔洛韦组174例(男92例,女82例),平均年龄(49.18±10.64)岁。阿昔洛韦组174例(男90例,女84例),平均年龄(50.6±9.87)岁,病程>3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泛昔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泛昔洛韦1.5g,分3次口服,5天为一个疗程。阿昔洛韦组174例,每日服用阿昔洛韦1.0g,分5次口服,疗程同上。另外两组均予以喷昔洛韦乳膏外用,日3次,两组均予以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常规剂量口服.疼痛难以忍受者予以芬必得止痛。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疼痛基本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疼痛明显减退。好转:皮损部分消退,无新发皮损,局部疼痛减轻,无效:皮损仅少量消退,仍有新的皮损发生,局部疼痛无减轻,病情加重。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数合计为有效率。 2 结果 阿昔洛韦组:痊愈42例,痊愈率为24.14%,显效53例,显效率为30.45%,好转77例,好转率为44.25%,无效2例,无效率为1.14%。总有效率为54.59%。泛昔洛韦组组:痊愈86例,痊愈率为49.43%,显效72例,显效率为41.38%,好转16例,好转率为9.20%,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8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3 讨论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具有自愈性,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老年人为3-4周。由于受累神经发生变性坏死而产生神经痛,老年患者疼痛较剧烈,神经痛一般在皮疹完全消退后或一个月内消失,但也有人疼痛可超过一个月以上。治疗时选用有效抗病毒药在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中起关键作用。阿昔洛韦是核苷类化合物,是鸟苷的开糖环衍生物,1977年合成,特异性的抑制疱疹类病毒,动物体内研究外用、口服或注射都有效,且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的优点。1982年被批准为第一个对疱疹病毒有选择性的、多途径的抗疱疹病毒药物,1990年批准用于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性脑炎作为第一线特效药,多年来治疗带状疱疹的抗病毒药首选阿昔洛韦。因口服0.2g吸收利用度差,仅为10%-20%,每日5次血药浓度达不到较高的血药浓度,且多年应用临床上已发生对阿昔洛韦的耐药。本次观察阿昔洛韦组病例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较低 (分别为24.14%及44.25%)低考虑与阿昔洛韦的口服吸收效果差和耐药及疗程短有关。泛昔洛韦为阿昔洛韦的L-氨酸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细胞内或体内水解成阿昔洛韦,活性和作用原理与阿昔洛韦相同,但水溶性好,为阿昔洛韦的100倍,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自1995年批准泛昔洛韦生产为口服抗疱疹病毒类药物以来,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药动学及作用机制是在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经历疱疹病毒胸苷激酚单磷酸化,细胞酚磷酸化和三磷酸化过程,形成的三磷酸泛昔洛韦后与病毒DNA聚合酶竞争性结合,达到抗病毒作用,再由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和细胞激酶进一步转化为喷昔洛韦,这些决定了泛昔洛韦对病毒的高选择性,生物利用度好,对正常细胞影响很小。本次观察中泛昔洛韦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高(分别为49.43%和90.80%)。两组观察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两种药物毒性较低,均比较安全。 本次观察表明:泛昔洛韦效果好,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昔洛韦,能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并且服药次数较少,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病学皮肤性病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朱依谆.药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童燕芳,倪荣中.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第5期. [4]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组,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

利凡诺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在眼部带状疱疹治疗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利凡诺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在眼部带状疱疹治疗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01T10:51:07.3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作者:解琼 [导读] 长沙市第四医院眼科湖南省患者在洗脸时要用温开水,毛巾要用热水侵泡。时刻提醒患者保持创面的清洁,切不可用脏手去擦,防止感染。 解琼 长沙市第四医院眼科湖南省 41000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凡诺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在眼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眼部周围皮肤情况、视力、角膜以及虹膜。三组患者均美洛昔康片7.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维生素B210毫克每天三次,妥布霉素滴眼液滴阿昔洛韦注射液1.0 静脉注射每天两次,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加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散瞳。在上述基础上A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涂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B组采用利凡诺湿敷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每次20分钟,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涂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疗程14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周围皮肤疱疹消退情况、眼部刺激症状、球结膜充血程度、角膜改善情况。结果例经药物治疗14天后,A两组治愈18例,占64.29%,总有效率96.43%,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皮损好转情况、水疱结痂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与A两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凡诺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在治疗护理眼部带状疱疹中能明显缩短病程,而且使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凡诺;阿昔洛韦软膏;眼部带状疱疹;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已确诊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56例,其男38例,女18例,年龄36—89岁,随机分为 A、B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周内未使用抗病毒药物。严重的肝肾疾患或全身衰竭者、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怀孕及哺乳期患者不作为治疗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作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1.2 临床特点在患者患侧的额眶部皮肤出现单侧分布的带状红斑及集簇性水疱、丘疱疹,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疱疹损害范围可波及头顶、耳后或颈部、鼻尖部、眼。临床表现:56例均发生眼睑水肿,其中42例患者眼睑高度水肿发亮,角膜呈云雾状混浊,角膜反射迟钝,部分出现卡他性角膜溃疡,眼分泌物明显增多,有的结膜面覆盖有伪膜,患眼视力急剧下降,眼痛较剧烈,畏光、流泪。 1.3 方法治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眼部周围皮肤情况、视力、角膜以及虹膜。三组患者均美洛昔康片7.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阿昔洛韦注射液1.0 静脉注射每天两次,有虹膜睫状体炎者加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散瞳。在上述基础上A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涂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B组采用利凡诺湿敷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每次20分钟,联合阿昔洛韦软膏涂眼部周围皮肤,每天三次。疗程14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好转情况、水疱结痂情况、疼痛缓解情况。 1.4 疗效标准治疗14天后,治愈:结膜充血水肿消退,角膜浸润水肿消失,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失,荧光素钠染色呈阴性,视力基本恢复;显效:结膜充血、角膜浸润水肿和角膜虹膜炎明显减轻,视力部分恢复;无效:结膜充血、角膜浸润水肿和角膜虹膜炎无改善,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呈阳性,视力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包选用spss17.0,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例经药物治疗14天后,A组治愈18例,占64.29%,总有效率96.43%,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B组眼部疱皮损好转情况、水疱结痂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与A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有患者未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1 A、B组疗效比较[n(%)] 注:与B组比较P<0.05 3 护理 3.1心理护理眼部带状疱疹病程较长,疼痛明显,且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者十分痛苦,精神上和心理上常常产生极大的压力与忧虑,尤其是在皮肤和疼痛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到心理、生活方面的护理,力求做到细心、耐心、热心,使病人的心理、生理获得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解释,同情、安慰和帮助患者,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告知他们如发病原因、疼痛的特点、治疗起效的时间以及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等医学知识,让病人心中有数。帮助患者克服急躁、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饮食护理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醇酒、海鲜、肥甘厚味、煎炸的食物和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饭菜宜清淡、易消化,可多食绿豆汤、饮些菊花茶,忌甜品,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 3.3 皮肤的护理若有小疱破溃后形成的皮肤糜烂面,要及时清洁创面,去除痂皮坏死组织。没有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的破溃,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患者在洗脸时要用温开水,毛巾要用热水侵泡。时刻提醒患者保持创面的清洁,切不可用脏手去擦,防止感染。 3.4 眼部护理眼部分泌物多时,用湿润的棉签把分泌物拭去,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按时滴抗炎抗病毒、消水肿眼液,滴完一种眼液闭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炉甘石洗剂、吲哚美辛、重组人干扰素α-2b、维生素 B1、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使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两组对照组则使 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连用1周。结果带状疱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较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可以缩短病程,减少神经痛。 【关键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1]。以疱疹、皮肤感觉异常或显著的神经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遗留严重的神经痛或长时间的神经麻痹。需要及时治疗。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皮肤科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9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来自本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疗效追踪主要为电话随访及家访。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更昔洛韦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男∶女为1.8∶1;年龄24~78岁,平均49.8岁;60岁以上28例;病程14~23 d;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29例,三叉神经5例,腰骶神经8例。对照组48例,男30例,女18例,男∶女为1.52∶1;年龄21~75岁,平均45.3岁;病程13~29 d。一般情况: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累及神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方案使用炉甘石洗剂、吲哚美辛、重组人干扰素α-2b、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组使用更 昔洛韦(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按5 mg/(kg•d),1次/d静脉滴注,连续1周,对照组则使用阿昔洛韦按5 mg/(kg•d), 2次/d,静脉滴注,连续1周。 1.3 疗效判断显效:治疗1周后神经痛消失,疱疹干燥结痂,诸症状消失,病程7~14 d;有效:治疗1周后,疱疹渐干燥,神经痛减轻,诸症状好转,疗程14~21 d;无效:用药1周后疼痛不减轻,疱疹无干燥趋势,其他症状亦不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带状疱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见表1。

伐昔洛韦片说明书

伐昔洛韦片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伐昔洛韦片 商品名称: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威) 英文名称: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拼音全码:YanSuanFaXiLuoWeiPian(LiZhuWei) 【主要成份】该品主要成分为盐酸伐昔洛韦。 【成份】 分子量:C13H20N6O4·HCL 【性状】该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I型、I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初发和复发的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本品可用于阿昔洛韦的所有适应症。 【规格型号】 0.15g*6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3g,一日2次,饭前空腹服用。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单纯性疱疹连续服药7日。 【不良反应】偶有头晕、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胃部不适、食欲减退、口渴、白细胞下降、蛋白尿及尿素氮轻度升高、皮肤瘙痒等,长程给药偶见痤疮、失眠、月经紊乱。 【禁忌】对本品及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2.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在接受本品治疗时,需根据肌酐清除率来校正剂量。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本品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4.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5.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6.服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水,防止阿昔洛韦在肾小管内沉淀。7.一次血液透析可使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8.生殖器复发性疱疹感染以间歇短程疗法给药有效。由于动物实验曾发现本品对生育的影响及致突变作用,因此口服剂量与疗程不应超过推荐标准。生殖器复发性疱疹的长程疗法也不应超过6个月。9.本品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用药】由于生理性肾功能的衰退,该品剂量与用药间期需调整。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阿昔洛韦能通过胎盘,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阿昔洛韦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中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中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83例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42例)和西药组(41例)。西药组只用单纯的西药抗病毒治疗,中西药结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0.73%,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阿昔洛韦;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属于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比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痛苦[1]。因此,对此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带状疱疹主要是病毒感染,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前,采用中药按照特有的中医理论对此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中药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本院门诊皮肤科治疗的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组(42例)和西药组(41例)。中西药结合组中男20例,女22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8.11±8.61)岁,平均病程(5.21±1.31)d;西药组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7.11±8.61)岁,平均病程(5.31±1.41)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①阿昔洛韦片,0.4 g,3次/d,口服;维生素B 1片,20 mg,3次/d,口服;②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处,2次/d。中西药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处方组成:柴胡10 g,川楝子10 g,甘草10 g,红花15 g,鸡血藤15 g,桃仁15 g,菊花15 g,水煎服,1剂/d,2次/d。疗程1~3周。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3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疱疹全部消退,局部的疼痛消失,皮损恢复正常;②显效:带状疱疹基本消退,疼痛明显减轻,在皮损区还有暗红色的斑块;③好转:带状疱疹大多数消退,疼痛有一定的减轻;④无效:带状疱疹消退很少,疼痛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疗效对比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治疗带状疱疹63例 疗效对比分析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红色斑丘疹),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节分布区出现。伴有强烈疼痛,多数患者有持续性疼痛,往往在皮疹痊愈后疼痛仍不消失。 本病前期症状为沿神经干周围之疼痛约持续三日,且多合并所属淋巴结肿胀疼痛。皮疹为连续性带状或斑状,沿神经分布出现在一至数个结节,初期为隆起性红斑,迅即形成一群有中心脐窝状大小水疱,渐渐为血疱乃至脓疱,最后覆盖有坏死性痂皮。常侵犯腰胁部,胸部,颈部,脸部及大腿内侧面,一般不超过正中线,(非常少数病情严重,或体力极度差患者偶会越过正中线,形成两侧皆有的现象)。胸部及腹部带状疱疹之分布,明显地终止在中线,绝无蔓延至对侧可能,此点为诊断特征。侵犯至三叉神经、颈部或腰骶部则有时会造成诊断上的困扰。 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病程长,对病人带来的痛苦大,治疗不及时可威胁患者生命。临床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旧法治疗方法有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或阿糖胞苷静滴。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止痛剂可选用消炎痛、卡马西平(0.1g,1日3次)、甲腈咪胍等。严重的尚可作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维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应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患者顺应性差,治疗效果不明显。 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主要成分为干扰素,目前临床上也逐渐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现通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和阿昔洛韦凝胶新老二种治疗药物临床疗效的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更好治疗带状疱疹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4-65岁,平均43岁。63例均符合《皮肤与性病学》带状疱疹临床诊断标准(局部皮肤初起为不规则的红斑,继则出现数片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丘疱疹,迅即变为水疱。损害集群存在,常排列成带状,各簇水疱群之间隔以正常皮肤,数日后水疱内浑浊化脓或部分糜烂,最后干燥结痂)[2]。重型皮损30例,轻型皮损33例,病程均小于7天。15例曾有呼吸道感染史而服用过抗生素及抗感冒药。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32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一日四次。皮损较多者加用抗生素口服,瘙痒者加抗组胺药雷他定片,口服10mg,一日一次。治疗中未用抗病毒药。 对照组31例给予阿昔洛韦凝胶外用,一日六次。皮损较多者加用抗生素口服,瘙痒者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片10mg,一日一次。发热者口服或肌内注射退热药。疼痛者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50mg,一日二次。7天为一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7天后80%皮损干燥结痂,无新皮损出现且疼痛等症状消失;有效:7天后60%—79%皮损干燥结痂,无新皮损出现,疼痛基本消失;无效:7天后少量皮损消退小于60%,疼痛减轻不明显或加重;重型带状疱疹无并发症出现。 2 结果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比较

更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比较 发表时间:2013-08-30T09:40:26.71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马方华 [导读]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马方华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人民医院四川凉山 61615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 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6 例患者,更昔洛韦组应用更昔洛韦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组应用利巴韦林和生理盐水混合液行静脉滴注,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疗效的比较,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88.9%)明显大于利巴韦林组(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比较,更昔洛韦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时间方面均小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更具疗效,且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并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和调节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为主,本文就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分别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2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33 例,年龄在18 岁到74 岁之间,平均年龄(33.6±5.7)岁,平均病程(5.1±1.1)d。受累神经主要包括颅神经受累25 例,颈神经受累19 例,胸神经受累13 例,腰部神经受累9 例,坐骨神经受累___________6 例。将7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更昔洛韦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6 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受累神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7d 之内;无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的药物过敏史,在1 周之内未应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同时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1.3方法更昔洛韦组患者给予250mg更昔洛韦和250ml生理盐水的混合液行静脉滴注,每天2 次;利巴韦林组患者给予500~600mg 利巴韦林和250ml生理盐水混合液同样行静脉滴注,每天1 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d,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停用其它抗病毒药物。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带状疱疹完全消退,疗效指数100%;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且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指数大于60%;有效:皮疹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有所减轻,疗效指数大于20%;无效:皮疹无消退或甚至加重,局部疼痛也无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显效) /全部×100%。止痛为疼痛消失;止疱为无新水疱出现,且原有水疱也无增大;结痂为水疱全部干痼。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 系统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X2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更昔洛韦组治愈25 例,显效7 例,总有效率为88.9%,利巴韦林组治愈17 例,显效6 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病程持续时间的比较,更昔洛韦组在这四方面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利巴韦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x±s,d)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更昔洛韦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利巴韦林组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和1例恶心呕吐的症状,停药1 周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劳累、感染时,病毒可能会再次生长繁殖,并且沿着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到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而形成皮疹,皮疹呈单侧分布水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临床上传统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在进入被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产生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从而减少细胞内的鸟苷三磷酸,损害病毒RNA 聚合酶和MRNA 转移酶,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但是其不改变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 更昔洛韦是一种2-脱氧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可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制,作用机理是药物首先被巨细胞病毒编码的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酸化成单磷盐酸,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化成二磷盐酸和三磷盐酸,从而竞争性的抑制病毒DNA 聚合酶、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EB 病___________毒,且抑制作用较宿主细胞多聚酶的作用强,并渗入病毒终止病毒DNA 的延长。在不良反应方面,更昔洛韦可引起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减少,但均为可逆性的作用,因此停用后可自行恢复或使用白细胞升高药物重组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伐昔洛韦片

立生威?伐昔洛韦片 Valacyclovir Hydrochloride Tablets 新一代高效低毒广谱抗疱疹病毒药物 用于水痘带状疱疹及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初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有效 疱疹病毒感染易复发,需大剂量长疗程用药治疗 口服吸收好,改善症状快,继发感染少 缩短急性疼痛及后遗神经痛消退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用药次数少,服用方便,依从性好 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一、立生威?(盐酸伐昔洛韦片)简介 泛昔洛韦最早由英国开发上市,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准用于面唇疱疹和生殖器疱疹的口服药品,也是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惟一的药物。 泛昔洛韦作为抗疱疹病毒类药物,口服后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可广泛用于单纯性Ⅰ型、Ⅱ型疱疹病毒(HSV-1、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治疗,临床上还可抑制乙肝病毒(HBV)、SARS病毒和E-B病毒的复制,从而成为令人瞩目的药物。 二、立生威的作用机制 本品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为阿昔洛韦,其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所发挥,阿昔洛韦进入疱疹感染细胞之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嘧啶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无环鸟苷三磷酸酯,作为病毒复制的底物与脱氧鸟嘌呤三磷酸酯竞争病毒DNA多聚酶,从而抑制了病毒DNA合成,显示抗病毒作用。 三、立生威在治疗疱疹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伐昔洛韦能迅速控制疱疹病毒感染症状,显著降低生殖器疱疹的复发;对HSV-Ⅰ和HSV-Ⅱ病毒感染的治疗指数分别比阿昔洛韦高42.91%和30.13%。临床广泛用于HSV-Ⅰ、HSV-Ⅱ、VZV、CMV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原发和复发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并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LD50>1.51g/kg,无静滴阿昔洛韦的肾脏毒性,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每天用药两次,依从性高。 四、立生威的临床应用 1、规格与包装 150mg*12片,400盒/件。 2、适应症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初发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3、适用科室:皮肤科、泌尿科、妇科、性病中心、移植科。 4、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3g(2片),一日2次,饭前空腹服用。 带状疱疹连续服药10日。单纯性疱疹连续服药7日。 5、各种疾病用法用量 (1)首发性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5次,连服7d。 (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5次;或800mg 每日2次,连服5d;若在刚开始出现症状时即开始治疗,部分患者可不出现典型症状。复发频繁时,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12个月。 (3)免疫受抑制患者:对HIV感染者的生殖器疱疹,每次400mg口服,每日3次-5次。若病情严重,可选静脉滴注,每8h/次,直至痊愈。

阿昔洛韦两种给药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212结果 万乃洛韦组:止疱时间215?115天,结痂时间418? 115天,止痛时间517?114天,均明显短于聚肌胞组(316 ?118天,715?213天,1015?216天)(P<0105,P<0101, P<01001)。万乃洛韦组痊愈3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1例;聚肌胞组分别为7例,5例,3例,7例。前者总显效率9117%,后者为5415%,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101)。其中万乃洛韦组有1例72岁患恶性淋巴瘤者,其右肩至右手背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伴针刺样剧痛,夜不能寐。予万乃洛韦013g口服,每日2次,当晚疼痛减轻,睡眠改善,次日止疱,皮损处胀痛缓解,第6天水疱干涸,开始结痂。 聚肌胞组有2例发生后遗神经痛,万乃洛韦组无1例,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万乃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吸收后在体内迅速而彻底地转化为阿昔洛韦,其生物利用度为阿昔洛韦的3~ 5倍。通过临床应用,我们认为万乃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有以下优点:(1)疗效高。万乃洛韦组总显效率为9117%,明显高于聚肌胞组(5415%),(P<0101);(2)止痛快。万乃洛韦组最短止痛时间仅为1天;(3)疗程短; (4)服药次数少,患者易接受。 说明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佳。 综合疗法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30例 刘随(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441300) 中图分类号:R751105;R752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310(2003)01-0023-01 头面部带状疱疹疼痛剧烈并发症多。我科自1993年至今收住30例患者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1一般情况年龄:14~65岁,平均4812岁,病程:5 ~14天,平均518天,男18例,女12例,伴高血压者9例。112临床表现均诊断为头面部带状疱疹,均伴有同侧角(结)膜炎,均伴同侧耳后淋巴结及下颌淋巴结肿大。 2治疗方法 211全身用药病毒唑015g、Vi tC310、先锋霉素V3-4g、地塞米松715-10mg(逐渐减量)静滴;肌注:VitB1100mg、VitB12500mg、每日一次、丙种球蛋白:300mg三天一次,高血压者给予心痛定10mg日一次口服。 212局部用药庆大霉素32万U加生理盐水500ml混合持续湿敷,皮疹结痂后给新氢松膏外用,日二次,无环鸟苷眼水点眼,二小时一次。 3结果2例后遗神经痛达到2月,其余28例皮疹、疼痛在1月内消退。 4讨论头面部带状疱疹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及颈神经节所致。由于解剖关系易产生全眼球炎至失明、脑膜炎、脑炎、kamsay -Hunt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病。临床治疗应积极主动,以止痛、消炎、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为原则。头面部带状疱疹112若无明显禁忌症,应早期内用皮质激素。激素可减轻受累神经根及皮肤炎症阻止病毒对受累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破坏作用,可减轻疼痛防止后遗症。丙种球蛋白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由于被动免疫使病毒受到抑制。头面部带状疱疹由于疱疹密集,甚至出现大疱、面积较大,同时患者免疫较低易继发细菌感染。给予先锋霉素V可治疗或阻止细菌感染。由于甲紫有颜色,患者不愿外用于头面部。同时甲紫易产生痂下积脓不利皮疹愈合,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持续湿敷可减轻灼痛、促进疱疹吸收、对疱疹有清洁引流作用,有利皮疹愈合。 参考文献 112杨磊,苏长海.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处理1J2.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5,4:211. 收稿日期:2001)06)12 阿昔洛韦两种给药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 张录梅(陕西省汉中市中医院皮肤科723000) 中图分类号:R97817;R7521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310(2003)01-0023-0223 皮肤病与性病2003年第25卷第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