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学基础五行学说PPT课件
第28页/共47页
3、说明脏腑之间生理联系
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 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 五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确立了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基 本观念。
第29页/共47页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相互资 生的关系
肝(木)生心(火)――肝藏血以济 (滋养、帮助)心:肝的疏泄可助心行血

辛 白 收 燥 西 秋金肺 大 鼻 皮 悲

咸 黑 藏 寒 北 冬水肾 膀 耳 骨 恐

第9页/共47页
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是以相生和相克来说明 事物之间在正常情况下的相互联系、 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10页/共47页
(一)五行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 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如:木可以燃烧生火,所以说木生 火......等等。
第3页/共47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 类 3、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
第4页/共47页
(二)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柔和、 条达舒畅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木。 2)火曰炎上——凡具有向上、温热、光明 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火。 3)土爰稼穑——凡具有化生、受纳、承载、 生化等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均属土。
过弱
过强

乘土 侮金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 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
第23页/共47页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 用
第24页/共47页
具体运用从以下三方面论述:
▪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 互关系
▪ 说明五脏的病变的相互影 响
▪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五行学说  ppt课件
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之过强,过弱)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
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 之。”
20
五行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
3、母子相 及
水:有寒凉、滋润、下行的特性
6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取象比类法:又称直接归类法。 “取象”,即是从事物 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 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 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 于木。
14
五行制化示意
五行制化图中,木以(+)生 火, 则火得生为(++);火 以(++) 生土,则土得生应 为(+++),但 木以(+) 克土,土被克则还有(+ +); 土以(++)生金,金得生则 应为(+++),但火以(++)克 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 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 (++)克水,则水实为(0);同 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 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至 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 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 (0),即稳定不变。
俱虚(如心肝血虚); ③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
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将五脏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23
2、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 资生关系:
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五行学说  ppt课件
进行五行属性的归类; 3、归类的方法 主要是“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 ”。 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意 把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 义 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ppt课件
8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ppt课件
9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简表
相生—相互资生 相克—相互制约
次序:原因有“太过”和“乘不及”。例:

木乘

原因:不及: 木乘
土乘

水 乘火
太过:
木乘
乘金

(正常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过于亢进)(正常水平)
同:次序相同
相克与相乘 异:相克表示生理现象,
相乘表示病理现象
ppt课件
15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
制。又称“反克”。
次序:与相克相反。
木曰曲直:向上向外生长、舒展、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暖、炎热、上升、光明、昌茂、盛;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清洁、发声;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ppt课件
7
三、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标准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 2、归类的对象 以人和自然的事物或现象为对象
胜气复气出现的原因: 胜气的出现是由于五行中一行太过(包括绝对亢盛和
相对亢盛) 复气的出现是由于胜气的出现,“有胜则复” 五行的胜复又称“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 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 其整体的平衡。
ppt课件
14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 或克制。又称“倍克”。此次序与相克相同 。

五行学说经典课件

五行学说经典课件
❖ 水曰润下:
➢ 滋润、向下,润泽、寒凉、向下的性能;
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归类
❖古人运用五行的特性,将人体和自然界的 事物进行归属;
❖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 性,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于五行本身, 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 比而得出的;
五行的归类
骨 耳(二阴) 膀胱 肾 北 咸寒 黒冬
五行学说的应用
4. 指导临床治疗
2)确定治则与治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滋水涵木 培土生金 金水相生 益火补土 肝旺泻心 肾实泻肝
按相生关系建立的常用治法 肝 木
滋水涵木
肾水
火心
金水相生
金 肺
益火补土
土脾 培土生金
五行学说的应用
4.指导临床治疗
2)确定治则与治法: 抑强扶弱
抑木扶土 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 泻南补北
按五行相克关系建立的治法
肝 木
佐金平木
抑木扶土
肾 水 泻南补北
火心
金 肺
培土制水
土 脾
复习题
1.简述五行的属性 2.举例说明自然界及人体五行归类 3.简述五行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4.举例说明五行学说在解释生理病理
现象及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 的应用
思考
1.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异同?
自学
1.中国古代哲学(阅读相关书籍)
1) 生理
➢ 生:滋生、助长; ➢ 克:制约、克制;
母子:生我、我生; 我克、克我,所胜,
所不胜;
五行的母子之称



火子 母

土子
相生: 木






中医理论五行学说 PPT课件

中医理论五行学说 PPT课件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 ——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 ——水克火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相生关系的变传
母 病 及 子

子 病 及 母
母病及子:为顺,其病轻。 子病犯母:为逆,其病重。
相克关系的变传




相乘:相克太过为病,如木旺乘土。


相侮:是反克为害, 如肝木太过,反侮肺金。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疾疾的治疗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肝属木:如木性之升发,喜条达舒畅、恶抑郁,主疏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心阳有温煦作用,象火性之温
» 五行相乘与相侮
» 五行的母子相及
五行相生与相克
» 五行相生
>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
» 五行相克
>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制化与胜复
» 五行制化
> 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 >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
» 五行胜复
> 胜复指胜气和复气的关系。 >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 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五行学说运用类比方法,将事物的形象
(指事物的性质、作用、形态)与五行属性相类比,物象具有与 某行相类似的特性,便将其归属于某行。
> 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他

五行学说 ppt课件

五行学说 ppt课件
至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 变化,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 体是(0),即稳定不变。
0 0

+ ++
++
五行学说
(二)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⒈五行相乘
⑴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 的过度制约或克制。
⑵规律:
⑶原因:太过、不及 太过所致相乘:如木旺乘土 不及所致相乘:如土虚木乘
五行学说
相生: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生的联系。
五行学说
相克: 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羽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 耳 骨 唾 恐 呻 胱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
——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生克制化
——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⒈五行相生
⑴含义:是指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木曰曲直
引申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性质或作用的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土爰稼穑
引申
生化、承载、受纳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金曰从革
引申
沉降、肃杀、收敛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水曰润下
引申
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
出现不协调时,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反馈机制。 以木行亢盛为例:
木(+) 土(-) 水(+) 火(-) 金(+) 木(-)
.
12
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同)
木乘土 土乘水 水乘火 火乘金 金乘木
导致相乘的原因: 1.太过——五行中某一行过度亢盛,对其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使其
所胜——土 所不胜——金
.
10
五行制化
制化——五行制化是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 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五行制化的规律:
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 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 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 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 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双克火。
五行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形成既相互生化,双相互 制约的“制化”关系。五行制化,就是五行相生与五行相 克结合的自我调节,通过五行之间的负反馈效应,而使五 行系统整体上维持稳定与协调。
僧沙——肤色苍,两肩广阔, 背部挺直,忠心耿耿,任劳 任怨——木形人
白马——浑身洁白,清洁如洗, 能静能动,能变化其形 ——金形人
.
7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相生
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相克 相克
正常关系
五行之间关系
异常关系
制化与胜复
制化 胜复
相乘与相侮 相乘
母子相及
相侮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
8
五行相生
相生——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至其它相 关的事物,以得知这些事物五行属性的方法。

《五行学说》PPT课件共36页

《五行学说》PPT课件共36页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传变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
当先实脾。” ——张仲景
“先安未受邪之地”——叶天士
3、确定治则治法
•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 法
• 虚则补其母
• 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肾阴
亏损导致肝阴不足 “水不涵木”
• 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肾阳
相侮示意图
木 金
过度
正常 相侮 亢盛
水平
木侮金


过度 衰弱
相侮正常
水平
土侮木
生克乘侮之间的联系
以木行为例-正常情况:相生,相克
-异常情况: 木亢盛:木乘土,木侮金 木虚弱:金乘木,土侮木
3、五行的母子相及
-相生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PPT课件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南窗以寄来自傲,审


五行学说ppt课件

五行学说ppt课件

木 + 水
金 +复气
+胜气
— 火
土 —
五行胜复规律:
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
“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 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 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
如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 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 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 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 盛的报复。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如上图)
(四)、五行相乘、相侮、
母子相及(病理)

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 爰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 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 性。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 其归属于木。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 肝属木。其他类推。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 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 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0 0

金 +
+ 木
++ 火
土 ++
4.五行胜复(子复母仇)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 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 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 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 归于协调和稳定。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ppt课件

25
引起相侮的原因 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一行进行反向克
制。 如:“木亢侮金”
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受原来“我克”一行的反向克制。 如:“金虚木侮”
完整版ppt课件
26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区别: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相侮是与五行 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完整版ppt课件
40
病色与病脉 脏腑病,出现本脏之色、本脏之脉,此为疾病的色脉相符,病情较 轻。
脏腑病,出现色脉相生,表示病情虽重,但病势为顺,预后良好。
脏腑病,出现色脉相克,表示病情严重,病势为逆,预后不良。
完整版ppt课件
41
病色与反映在面部的分部
本脏之色见于本脏之位,是色脉相 符,表示病情较轻。 心
完整版ppt课件
20
五行制化调节
制,制约;化,化生。
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 状态下,通过其相生和相 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 种调节作用,又称之为 “五行制化”,或隔二隔 三调节。
完整版ppt课件
21
五行制化
如:以火为例
水克火, 火生土以克水; 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过分造成火的偏衰。
木生火 , 火生土以克水,水生木,木生火; 以保证火不会偏亢。
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 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完整版ppt课件
51
抑木扶土法
是通过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气亢逆、脾虚失运病证的一 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 适用于肝郁脾虚病证。 临床表现
完整版ppt课件
52
培土制水法
是通过温运脾阳,或健脾温肾,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 又称健脾温肾利水法。 适用于脾虚不运,或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临床表现

(3.1.1)--五行学说PPT

(3.1.1)--五行学说PPT



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

的 哲
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


的事物和现象。

第 三 节体 五行学说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学 的
依据:五行属性


基 础
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河南中医药大学 9
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 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 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和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1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河南中医药大学 刘文礼
2
第 三 节体 五行学说
河南中医药大学 3
一、五行的概念

医 学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的 哲
●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
学 变化。

础 朴素含义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
基 础
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第 三 节体 五行学说
河南中医药大学 5
火曰炎上——炎,焚烧、炎热、光明;上,上升。
中 医
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特性
学 的
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

的事物。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 三 节体 五行学说
6
土爰稼穑——爰,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
中 医
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医 学
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木曰曲直
曲 — 弯曲; 直—伸直;能屈 能伸。
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ppt课件
火曰炎上
炎 热、 光 明、 升 腾。
ppt课件
土爰稼穑
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土载四行”
生化、承载、
受纳

ppt课件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ppt课件
五行的特性

制和制约。
ppt课件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
行之间既相互资生, 又相互制约。包括生 中寓克,克中寓生。
土生火
生中寓克
相反相成,才能维

持事物间的平衡,推
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 与变化。

ppt课件

克 克中寓生
五行制化图
五行制化的规 律是:五行中某 一行亢盛时,必 然随之有制约, 以防止其亢而为 害。即在相生中 有克制,在克制 中求发展。
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 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 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 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
ppt课件

五方 与五行

ppt课件
南 西
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 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木 水 生火


ppt课件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 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 的间相克制、制约 的关系。
相克次序是:木→土 →水→火→金→木。
ppt课件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克我”者为我
“所不胜”;“我克”

者为我“所胜”。--
《内经》

克火
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
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 金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 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 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ppt课件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 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尚书·周书·洪范》: “五行……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 革,土爰稼穑。”








木 木 木
ppt课件
5、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
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

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
侮克
是:木→金→火→
水→土→木。

火 土
ppt课件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 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 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相乘次序同相克,即 水
木→土→水→火→金。

相克用于说明正常
(生理)情况,相乘用

于说明异常(病理)变
化。
ppt课件
火 土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太过—所胜之行过亢,反向制 约其所不胜行。 如“木旺侮 金”。 不及—所不胜行过弱,受其所 胜行的反向制约。 如 “金虚木 侮”。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胜行之过 亢,又有所不胜行的过弱。 如 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 虚(肺气虚弱),出现“肝火犯 肺”。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学说
ppt课件
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 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 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 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两者可以同时发生。 如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 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 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ppt课件
五行乘侮关系图
木强

有 余

金克木 (所不胜)



不 及
木弱
ppt课件
6、五行的母子相及
➢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 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ppt课件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太过—所不胜过亢,对 其所胜过度克制。如“木 旺乘土”。 不及—所胜过弱,其所 不胜的克制即显得相对过 强。如“土虚木乘”。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不 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 则更易相乘。











ppt课件
4、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
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 克制。又称“倍克”。
ppt课件
ppt课件
四、五行之间的关系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 火、土、金、水之间存 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相生次序是:木→ 火→土→金→水→木。
ppt课件
母子关系——《难经》
“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实际 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 行对其子行的资生、 促进和助长。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
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ppt课件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 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
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五行的特性。 3.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 4.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ppt课件
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 质的运动变化。“ 五”,指由宇宙本原 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 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 物质的运动变化。
ppt课件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学习目的和要求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 筋、爪、目皆属于木。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 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 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 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 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 的统一(表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