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缺乏自信心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
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原因:1、父母的过度保护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祖宗”,都怕孩子磕着、碰着,现在的家长也是给孩子过多的保护,父母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已经习惯被人保护的感觉。
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极度安全的情况,孩子很少自己1去尝试的机会,故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就会从心底产生恐惧2、生活圈子小,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一些孩子其实她是有自信的,很多时候也能胜任一个责任,但是由于孩子内心你自卑,缺乏眼见,总担心自己说错、做错,从而不敢与人交流,平时接触的人都是固定的,在遇到新人,孩子就属于那种腼腆型的,这种心理还有可能延至到长大成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社恐这一类,不善与人交流,不敢在陌生场合表达自己,这都是从小的胆小、懦弱心理发展起来的。
做法:1、多制造和小伙伴接触的机会小孩子都是天生的,在安全的环境,父母不要老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边,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同龄人,养成喜欢和同龄人玩耍的习惯,通过交往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好处,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将来与人相处的更融洽.2、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帮助孩子改掉胆小的心理,首先从孩子内心做出改变,比如孩子害怕去闪电、雷电,是因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它是怎样产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会觉得那么可怕了,不论遇到什么大事,站在孩子内心恐惧的角度出发,相信孩子可以跨越内心的那道门槛。
3、父母要多鼓励,少打击孩子年龄小,不懂的事情还有很多,怕事、不敢做都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胆小,一定不要用恶语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孩子更容易养成自卑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正面的鼓励孩子,身后有父母的支持才更有信心去争面对。
4、让孩子提前熟悉陌生的环境比如孩子怕黑这一问题·,就有可能对环境不熟悉,或者莫名对黑暗产生恐惧。
这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熟悉自己的房间,每个角落都是安全的,适应环境,并让孩子明白,黑暗知识没有了光量,周围的一切都没改变。
幼儿自信缺乏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幼儿自信缺乏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幼儿自信缺乏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摘要《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集所有宠爱于一身,家长往往过度包办、代替,或者受家庭等因素影响,使孩子形成依赖,从而产生胆小、懦弱等不自信的心理问题。
作为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教会孩子一定的技能,从小培养幼儿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案例;培养自信;幼儿;家长一、自信的概念自信是日常生活中常常提起的一个概念,那么,自信是什么呢?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
班杜拉认为,在某一情境下,决定自我效能感的四个主要因素有:1.行为成就效能期望主要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前的成功导致高的效能期望,而以前的失败导致低的效能期望。
2.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但作用小一些。
3.言语劝说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
4.情感唤起高水平的唤起可导致人们经历焦虑与紧张,并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信,就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
广义地讲,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性,是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态度;狭义地讲,自信是与积极密切相关的事情,没有自信的积极,是软弱的、不彻底的、低效的积极。
当你拥有自信心之后,原本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尝到成功的滋味。
二、培养幼儿自信的重要性理论意义: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总则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加了"自信"的内容,这是我国幼教法规在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方面的进步。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自卑是指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有一种自我价值低下的感觉。
幼儿的自卑心理往往来源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的影响。
幼儿在家庭中是受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教育的,家庭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到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
如果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评价和期望过高,或者不断批评幼儿,让幼儿感到自己无法达到家人的期望,就容易导致幼儿的自卑情绪的产生。
教育方式的影响。
教育方式过于强势和压抑,让幼儿没有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机会,或者过分溺爱和纵容幼儿,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和自信心。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评价的压力和竞争的加剧,让幼儿感到自己无法胜任、无法与他人相比,从而形成自卑心理。
针对幼儿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对策来进行矫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不断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幼儿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改变教育方式。
父母和老师要关注幼儿的需求和感受,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要让幼儿意识到成功不仅仅是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幼儿正确对待竞争和评价,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不必与他人比较。
要鼓励幼儿勇敢地尝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注重幼儿的情感培养。
幼儿需要得到父母和其他成人的关爱和照顾,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安慰。
鼓励幼儿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需要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矫正。
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一、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肯定每个幼儿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二、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指导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幼儿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幼儿的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指导。
首先,教师可以和幼儿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领域,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和任务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困难和挑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心。
三、鼓励积极参与和表达幼儿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提供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教师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展示和演讲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注重情感培养和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和人际交往对于幼儿建立自信心至关重要。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首先,教师应该倾听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活动和游戏,让幼儿相互合作、互助成长,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五、家校合作,共同呵护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家校合作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分享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共同制定适合幼儿的培养计划和策略。
家长在家中也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分析与对策CATALOGUE目录•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干预对策•针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长期培养计划•结论与展望幼儿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CATALOGUE01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幼儿自信心不足时,往往害怕尝试新事物,即使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可能表现出犹豫和恐惧。
害怕尝试新事物经常寻求成人帮助过分关注负面评价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面对困难时,会经常寻求成人的帮助,而不是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这类幼儿过分关注负面评价,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而忽视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在面对挑战或与陌生人交往时,往往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的行为。
原因分析家庭教育不当如果幼儿长期缺乏锻炼机会,无法积累成功的经验,也会导致自信心不足。
缺乏锻炼机会忽视幼儿情感需求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干预对策CATALOGUE02家庭教育方面建立积极的家庭环境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期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和挑战培养自我价值感注重个体差异幼儿园教育方面针对幼儿自信心不足的长期培养计划CATALOGUE03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计划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适度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注重表扬和鼓励幼儿园老师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幼儿园老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共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创造展示机会强化团队合作幼儿园教育计划结论与展望CATALOGUE 04结论幼儿自信心不足是一个多因素问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幼儿的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幼儿自信心不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师的引导方式、社会环境以及个人自身条件等因素有关。
幼儿自信心不足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自信心状况,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1.家庭环境: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受到过度溺爱或过分指责,缺乏得到
父母的认可和鼓励,无法建立自信心。
2.教育方式:家长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分苛求、批评过多,使得孩
子认为自己做不到,从而导致自信心的缺乏。
3.学习成绩:如果孩子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较差的位置,不能得到同伴
和家人的认可与鼓励,会导致自信心的缺乏。
4.同伴压力:孩子在与同伴相处时,可能会遭受欺负、排挤或者被人
误解,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
对于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对策,有以下几种思考:
1.父母关注和鼓励: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鼓励,认可他们的
成就和努力,让他们在家庭中获得温暖和支持。
2.正向教育方式: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正向的教育方式,
注重肯定和激励,避免过度批评和苛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3.建立成功的机会: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和活动,让
他们能够成功完成,从而树立自信心。
4.鼓励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兴趣班等,培养他们的兴
趣爱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感受到自信。
5.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提高自信心。
6.合理引导同伴关系:引导孩子与同伴建立积极友好的关系,让他们
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和理解,减少同伴压力对自信心的影响。
7.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如班级演讲、表演等,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
总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在营造良好的环
境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
立自信心,健康成长。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幼儿自卑心理是指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表现为自我意识上的低自尊感,缺乏自信心和自我肯定感。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幼儿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矫正。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缺乏正确引导、父母对幼儿的压力过大、父母过分保护或过分批评幼儿等,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2. 学习环境: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等学习环境中的过分竞争、教师片面评价、同伴间的排挤等都会对幼儿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幼儿可能在社会交往中感受到排外、排斥和负面评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1. 提供支持和关爱:家长和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确保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温暖和安全感。
2. 鼓励与认可:在幼儿取得成就时,家长和教师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认可,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建立良好学习环境: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要积极营造和谐、包容的学习氛围,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和其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鼓励他们主动交流、合作和分享。
5. 实施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和情商,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减少自卑情绪的发生。
6. 个别化辅导:对于自卑心理较严重的幼儿,可以进行个别化的辅导,通过情感沟通、承认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和矫正对策,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和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和谐、鼓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心。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1. 引言1.1 幼儿自卑心理的概念幼儿自卑心理是指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地位产生消极认知和情感,感到自我价值低下和不被他人接受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幼儿阶段,自卑心理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信、自卑感强烈、自我评价不良等特点。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幼儿个体心理发展、家庭环境、同龄关系、学校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幼儿自卑心理一旦形成,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还可能导致幼儿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更好地关注和帮助幼儿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
研究幼儿自卑心理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矫正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幼儿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幼儿心理问题的本质及其矫正和预防措施,为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背景幼儿自卑心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幼儿自卑心理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幼儿自卑心理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探究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和矫正对策,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部分主要是回顾之前相关研究的成果,总结幼儿自卑心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幼儿自卑心理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个案分析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过去的研究也普遍存在局限性,如样本选择不够代表性、研究方法单一等。
有必要对幼儿自卑心理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家庭环境、同龄关系、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科学有效的矫正对策和预防措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
1.3 研究意义幼儿自卑心理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究幼儿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
通过深入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教师要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2)
幼儿教师要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2)幼儿教师要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2.在幼儿日常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特长,体验成功感和树立自信心。
如: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我们坚持让幼儿多提建议主张,活动结束让幼儿先总结评价,对能力强的幼儿,就提更高的要求;对能力差的孩子哪怕有点滴的进步,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另外我们还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我是歌唱家”、“我是故事大王”、“我是运动小健将”等等,学期结束,我们也感到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开展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使自信心幼苗茁壮成长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自由放松不受约束的一段时间,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在学期初我们就制定了计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
如:“Baby 屋”、“佳佳超市”、“星星理发店”、“丫丫面馆”等等,在组织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我们注重多用肯定的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用点头、微笑、爱抚的眼神及手势等方式表扬幼儿的行为。
尤其对能力弱的幼儿,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不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让幼儿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这样幼儿的自信心渐渐地增强了。
4.正确评价幼儿行为,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的是非观念比较模糊,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只能通过成人的评价了解自己,我们在评价时,通常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幼儿说:“你肯定行”、“老师相信你能做好”等等,让孩子在老师肯定的态度中获得前进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另外,对能力强的幼儿表扬也要适当,过高地表扬会助长他们的自傲心,对能力弱品德好的幼儿也要适当地多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淡化能力上缺乏自信心的消极情绪;对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要积极评价他们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锻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5.增强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简述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措施
简述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措施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信心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提高其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措施:1.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赞扬。
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应该经常给幼儿积极的反馈和赞扬,让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并且得到了认可和鼓励。
这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新事物。
2.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应该逐渐学会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
这可以让幼儿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让他们更加自信。
3. 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机会。
幼儿应该得到多样化的体验和机会,例如参加不同的活动、尝试新的玩具和游戏等。
这些体验和机会可以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加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信心。
4. 鼓励幼儿尝试新的事物。
幼儿应该得到鼓励去尝试新的事物,例如学习新的技能、尝试新的食品等。
尝试新的事物可以让幼儿感到兴奋和好奇,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5. 给予适当的惩罚和鼓励。
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应该给予幼儿适当的惩罚和鼓励,让他们知道失败也是值得的,并且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
例如,在幼儿尝试新事物时,如果失败了,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可以给予适当的惩罚,例如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不可以惩罚过度。
同时,在幼儿成功时,家长、老师和其他人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例如表扬他们的优点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和其他人的努力和关注。
通过提供积极的反馈、培养独立性、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机会、鼓励尝试新的事物、给予适当的惩罚和鼓励等措施,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成功。
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简析
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简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也是一个健康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更是一个人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幼儿时期正是他们各项认知能力、行为品质的形成阶段,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信对于他们的未来学习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经过笔者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发现:现在的幼儿大多自信不足,在陌生人面前甚至是同学面前都不敢大声言语,比较胆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说“我不会”、“我不懂”;在家长面前大声唱歌,大胆表现,话语滔滔不绝,在陌生人面前却很胆怯等等,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有效学习与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总结出相关原因,进行及时的引导。
标签:幼儿园教学;自信心;不足;原因;对策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与学习认知对于教师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步骤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面对幼儿的自信不足,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同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造成幼儿自信不足的原因近些年来,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除了基本的幼儿园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家长给学生报特长班、引导学生进行各项培训与锻炼,但是幼儿的自信却越来越低。
很多孩子过于依恋父母,父母不在的时候就会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在活动中不敢发言,甚至上厕所都不敢报告;也有的孩子没有主见性,凡事都喜欢跟着其他同伴的步骤进行,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幼儿自信不足的体现。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家访经历总结出是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家长或者教师的过度包办与代替: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子女,独生子女在家里的位置就是“小王子”、“小公主”,父母的溺爱加上祖辈的娇惯,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进行包办与替代。
比如吃饭的时候会一口一口的喂,衣服也要父母帮忙穿,他们的玩具也要家长整理,甚至于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统统包办,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家长的纵容导致的就是孩子们自身认知的错位,在他们看来,家长做这些是理所应当的。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自信心幼儿园是孩子与外界接触的第一个场所,孩子在这里不仅能够接受知识的传递,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独立自主。
然而,很多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许多幼儿缺乏自信心,在主动活动或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内向、懦弱、畏缩等不良心理状态。
如何引导幼儿培养自信心,成为了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建立安全感幼儿时期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确定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注意建立一种安全、稳定、温暖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从而提高其自信心。
(一)对每个孩子尽量做到了解其生活、体验和心理状态,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活动时考虑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尊重其身心发展和个性特征。
(二)在孩子面临某些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孩子安慰和支持,在关键时刻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困难的时候很正常,但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对自己有信心。
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给孩子正确的评价,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不仅能够鼓励孩子,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特别是在孩子取得不太明显的进步时,要及时发现和肯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认可,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让孩子自己找出自己的长处,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并在合适的时候引导孩子对自己的长处进行思考,让孩子内省,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来源,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孩子始终满怀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
(一)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和新体验,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让孩子不断学习和进步。
尝试一个新的事物会有新的感受,做好事情之前问问孩子“你相信自己能做好吗?”让孩子从小学会肯定自己。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
一、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尊重他们的差异,不要强加于他们自己不能胜任的任务,以免给他们造成挫败感和自卑情绪。
二、树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中树立积极的氛围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至关重要。
家长要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要避免过分批评和负面情绪,给予幼儿足够的安全感和信任。
三、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幼儿园是幼儿另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教育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同时,教师要注重每个幼儿的进步和成就,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独立能力是幼儿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基石。
家长和教师要适时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例如让幼儿自己穿衣、保持个人卫生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完成一些任务,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五、鼓励幼儿参与各类活动参与各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家长和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一些小组活动,例如团队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幼儿与他人互动、合作,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此外,也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一些个人活动,例如绘画、音乐等,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
六、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对于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注重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关注幼儿的努力、进步和付出,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批评时,要注重方式方法,采用鼓励和建议的方式,避免过分的批评和指责,给予幼儿面对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幼儿自卑心理是指幼儿在自我意识不完善且处于初步社会经验阶段,因为自我感觉的不足或内心的不安全感,从而对自己产生不自信和自卑情绪。
这种心理在幼儿园时期比较常见,如果及时矫正,可以避免严重影响幼儿的正常成长。
幼儿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内部冲突增多、家长的指导或态度不当、缺乏相应的爱和关心,都会让孩子感到不被接纳。
2. 教育方式过于严格。
父母的管教方式过于死板、严格,会将孩子引导到一种纪律性很强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到很吃力,同时也觉得自己应该是“不好”的孩子。
3. 比较心理过于严重。
父母经常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焦虑和自卑,降低他们的自信心。
1. 建立积极自信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教育孩子要相信自己,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积极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事物,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2. 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
对于幼儿,父母要制定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引导孩子自主行动、独立思考,让孩子感到尊重和支持。
3. 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
父母要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同时也通过过程中的锻炼,逐渐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竞争力。
4. 增强家庭温馨氛围。
家长要多陪伴孩子,给他们温暖的关爱,并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注和支持。
5. 鼓励孩子坚持学习。
在学习方面,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并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
总之,教育神经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亲子关系也要悉心经营。
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心理,让他们充满勇气和信心地走进未来的生活。
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园孩子培养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园孩子培养自信心幼儿园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园孩子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面对侵害、压力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一种心态和行为特征。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社会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重视和关注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
一、关注和照顾每个孩子的需求幼儿园教师应当了解并关注每个孩子的需求,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针对不同性格、体质、兴趣和优缺点的孩子,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活动和学习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和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辅导”和“个别化服务”等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和互动,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同时,要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学会与小伙伴合作、协作,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培养他们自信、独立的品质。
二、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当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以便孩子更好地参与教育活动和自我实践检验。
教师可以建立各类感性教育场景,如劳动场所、游戏角色扮演、文化玩具区等,让孩子能够切身体验、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教育的乐趣。
同时,教师应当贴心周到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尊重他们自由、多元化成长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
三、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幼儿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通过引导孩子探索、研究、实践和自主选择的教育活动,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唤醒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朗读、讲解、解答等方式,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迅速获得知识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如何积极地解决问题、认真思考、主动探索,让孩子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为他们打造一个“错误是成功之母”的优良学习氛围。
四、享受成功和失败的感受幼儿园教师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真正的、充满自信的学校审美。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孩子的感悟和思考,让孩子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引言自卑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对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产生否定和自卑心理。
而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对其整个成长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对策,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过分溺爱或严厉打压,都可能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2. 教育方式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其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或老师的教育方式较为严格或者是忽视幼儿的自尊心,都会让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3. 同伴互动幼儿时期,同伴间的互动也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频繁受到排斥或是羞辱,也容易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二、幼儿自卑心理的表现1. 自我否定幼儿在觉得自己做错了事情或者是受到批评时,会出现自我否定的行为,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无法胜任。
2. 缺乏自信幼儿在社交或者学习中容易表现出紧张、胆怯的行为,缺乏自信心。
3. 自我封闭在面对他人时,幼儿可能会出现自我封闭的状态,不愿意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逃避挑战面对困难或者是挑战性的任务时,幼儿可能会选择逃避,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
三、幼儿自卑心理的矫正对策1. 观察和了解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优点和特长,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温暖的家庭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需要多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给孩子过分的压力和苛刻的要求。
3. 积极的教育引导家长和老师需要通过积极的教育引导,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鼓励他们多参与社交活动、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 合理的批评和表扬在对待幼儿的行为时,家长和老师需要把握好批评和表扬的分寸,给予合理的批评和表扬,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不足并承认努力是有价值的。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
幼儿自卑心理形成及矫正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影响他们的自信和个性发展。
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心和引导。
本文将就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对策进行探讨。
一、幼儿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庭中存在着家长的溺爱或者严厉,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感。
家庭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2. 社会环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比如在学校中,孩子可能会面临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和排斥,老师的评价和同学的态度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在家庭之外,媒体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孩子往往会受到社会媒体对美好形象的宣传,导致自己产生自卑感。
3. 个性特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不同,一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比较敏感脆弱,对外界的评价和压力无法承受,容易产生自卑感。
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性格等方面的原因遭受到来自他人的排斥和嘲笑,也会因此产生自卑感。
二、幼儿自卑心理矫正对策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幼儿自卑心理的矫正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稳定。
家长也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分表扬或者过分批评,要以理性、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进行心理矫正的重要场所。
学校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在班级之间要充分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孩子互相合作和帮助,建立和谐的班集氛围。
老师也要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逐渐摆脱自卑心理。
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考核主要从组织生活、日常生活、学习成绩、工作表现、表率作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每年进行年终考核。
所涵盖的范围包括能否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上交思想汇报,无论支部还是班级、院系的工作是否积极、踏实、肯干,是否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在班级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专业技能是否扎实,是否主动帮助困难学生,等等。
考核可采取个人自评、班级评价、辅导员评价、系级评价、党员互评、支部评价的方法。
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党员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延期转正,考核优秀者将推荐参加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评比。
5.加强学生党务工作者的教育管理。
学生党务工作干部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员的质量,得力的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合理选配,严格把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并形成合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为党员发展和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生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应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否有从事党务工作的意愿,是否愿意为同学的进步无私奉献,是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端正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处事原则和掌控大局的魄力。
支部要定期组织支委进行党员发展工作的业务培训,包括党员发展程序、材料填写规范、材料上报等,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员发展工作的严肃性,从而做到在发展党员的程序上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1]孔文军,李金明.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0-32.[2]刘昌伟,汤丰宁,王鹭.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现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16-17.作者简介:柯芳(1980-),女,湖北十堰人,贵州大学明德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一、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典型案例镜头一:早餐时间到了,小朋友都搬着小椅子来到桌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缺乏自信心的成因及矫正对策黄燕引言: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里品质,是幼儿良好心里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和强化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一大目标。
自信心就像是催化剂一样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
关键字:自信心缺乏尊重关心鼓励家园结合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就向青年科学家指出:“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美国斯坦福大学特尔门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做事实在有自信心的人,才是将来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材。
自信心往往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起步。
正因为自信,才会确立远大的志向,才会产生工作的动力,才会坚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才能使他们的个性、才能、智慧爆发出超人的力量。
这是一系列连锁式的动态结构,而锁链的第一环就是自信心。
由此可见,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
但通过对许多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
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
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
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
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
什么原因造成幼儿缺乏自信心呢?从幼儿的谈话、行为、游戏、活动和家长的交谈中,发现了以下原因是造成孩子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过度保护与包办代替幼儿期,是孩子们学习各种技能,培养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外界各种大量的信息无时无刻地刺激着幼儿生理,心理上的机能,不断促进其功能的运转。
而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孩子出生后,就成了家庭的中心。
不少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
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连最简单的事也没有动手的机会。
幼儿是“小皇帝”“小太阳”,更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上辈样样都舍不得他们干,视幼儿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煞费心思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
家里人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所有的事情都被包办代替,就拿吃饭来说,到孩子能自己吃饭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吃,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吃得一塌糊涂,吃得时间也很长,但这正是他学习吃饭的过程。
这时边上的大人看着急,情不自禁地去喂他吃饭;又如子比比皆是。
要知道孩子学习一种技能如果不给他尝试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能力怎洗手,母亲常常因为感觉孩子自己洗不干净而帮他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要知道孩子学习一种技能如果不给他尝试的机会,学习的过程,孩子的能力怎么会得到发展呢?父母频繁的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当然他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少。
过渡保护的另一种表现是恐吓。
父母有时不让孩子出去玩,可孩子偏不听话时,父母就会说:“外面有坏人,你会遇到危险的……”,这招很管用,孩子大多会乖乖呆在家中不出去,但孩子的自信心也正是这样被吓掉的。
这种过度地照顾和过分地保护,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活动能力,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
“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
”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
许多老师也有同样的行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尽自己所能为幼儿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而形成自卑。
二、成人对幼儿态度和评价的随意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老师、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
幼儿在与成人交往中,成人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幼儿从这些镜子中看到自己,继而判断他们的所见所闻。
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
有的家长以为只要把孩子的缺点说出来就能使孩子获得帮助和改变,孩子在家中习惯了被否定、被挑剔,接受了家长的这种消极暗示,那么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最大教诲就是时时发现和克服自己的弱点,以一种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体验不到他人的重视和信任。
由于受不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影响,成人习惯地认为我们给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确的,而孩子应该是无条件地接交我们的给予。
于是要求孩子事事听从自己的安排,“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动,你会弄的。
”“你不会你还小呢。
”用这种毫不遮掩的态度来怀疑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对自己错误的认识。
如果反映的内容良好,幼儿则会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反之则会推断自己毫无价值,不仅破坏了物质环境的美丽,而且不利于幼儿自信心形成和发展。
三、成人对幼儿的过度期望和不尊重过高地要求也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位家长的梦想和期盼,很多父母由于自己的志愿未能实现或是社会潮流的影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以至于现在社会上都抓起了第二课堂的热潮。
但成人这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盲目要求孩子按成人的轨道成长,对孩子有过分的期望的做法,往往使孩子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由于年龄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孩子常常难以达到成人的高要求,为此受到批评、否定甚至训斥过多的批评与其他孩子的批攀比,或在成人面前指责孩子的缺点,会让孩子感到自卑,感到成人对他的不尊重,这种经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极否定,会使幼儿产生已不如人的感觉,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反而使他们经历失败走向自卑。
四、教育要求的整齐划一与横向比较很多老师由于受教育观、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教育活动时,不考虑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对全体幼儿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这就使许多能力弱的幼儿经常不能达到设定的目标,缺乏成功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如“瞧亮亮画得多好,看看你画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颗五角星,你才三颗,真让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这孩子什么都不会。
”这种比较会使幼儿认为自己很多笨,很差,怀疑自我的价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一岁半到三岁时开始形成的。
根据他的理论,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
如果这一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为富有自信心、行动果断、性格开朗而富有活力的人。
自信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十分重要。
学前教育阶段正是孩子自信心开始建立的重要阶段,因此,学前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一、多给幼儿实践锻炼的机会幼儿自信心的强韧弱与能力强弱密切相关。
因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必须多给他们实践锻炼的机会,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比如插图、计算操作活动、穿鞋等等。
如果孩子自己做了,无论结果怎样,都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受到经过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乐趣,并且逐步建立和增强独自做事的信心,从而更加乐于自己独立去做事。
由于幼儿模仿性强,尤其爱模仿成人的行为。
因此,当有些事情孩子不会做或育儿知识做不好时,不要责备他们。
通过示范,让他们感到这些事情并不难,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敢于尝试。
允许孩子做出简单的选择,比如对他说:“今天你是到积塑区去还是到折纸区活动?”当没有选择余地的事情出现时,应该坚持正确的要求,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也会对他必须做的事有信心。
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能力,相信幼儿的自我决策能力,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我选择、决定、交往和游戏的权力,尊重他们的合理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我能力,提高自我评价水平,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对科学育儿知识某件事缺乏信心,有畏难情绪时,我总会对他讲,你能做好这件事,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
平时我也经常对他们小班育儿知识进行肯定,在这种长期的积极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二、正确评价、比较孩子幼儿的进步或发展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遭遇挫折与失败是必然的,每个幼儿的速度也不同,因而成人要多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不要只关注结果;多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不要只关注结果的好好坏。
注意这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幼儿,如爱抚、点头、得奖、夸奖等。
不要随意批评幼儿,特别是不用消极的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与此相应,成人在评价幼儿时,要立足于幼儿自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作出的努力与进步对幼儿进行双向比较,不要将他与别的幼儿横向比较,要引导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
幼儿对成人评价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
因此,成人必须当幼儿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成人要注意给于更多的鼓励,而不要一味指责,使他们相信自己也有优点和长处,从而树立起“我也行”的观念,充满信心第面对自己,努力追求进步。
三、爱和要求相结合人本主义理学家罗本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怀,并把它看着是人类的普通需要和自信的源泉。
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努力为幼哦儿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于幼儿充分的关爱,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
但是成人在给予幼儿爱的同时,不要一味地对幼儿提出要求,孩子的发展或进步都需要一个过程,成人在要求孩子时不要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因为孩子们的发展速度存在着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要多关注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不要只关心结果的好坏,而某些家长只注意孩子会写几个字、会算几道题、会背几首古诗,而忽视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并以其他孩子的优势与自己孩子的不足相比,这样比较的恰恰是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当孩子做某件事暂时没有取得成功时对他们做出的努力要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孩子能感到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取得成功,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因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切合实际,期望值不要太高。
让他努力通过每一次尝试,都在成功中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接纳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拥有自信培养优秀幼儿的自信心是教师们都愿做,会做的,但对那些差生给予人文关怀,培养自信心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作到的,因为这要求教师更高的人文精神投入孩子、感化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要是总他,结果只能是精神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