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4《要下雨了》教案

合集下载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通用14篇)《要下雨了》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

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

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语文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语文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语文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要下雨了》是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燕子感受到天气要下雨的征兆,带来思考和行动的故事情节。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小燕子感知天气变化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通过小燕子的行为认识天气的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拓展课文的外延。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小燕子模型等。

3.准备课前准备小组讨论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兴趣,引出本次课文内容。

第二步:学习赏析《要下雨了》(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呈现课文中小燕子的行为。

2.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小燕子的善良和敏感。

3.分析课文中小燕子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变化。

第三步:实践探究(20分钟)1.分组讨论小燕子的行为是否正确,听从小燕子的建议是否重要。

2.学生通过观察天空、动物等,并猜测天气变化,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3.学生表演小燕子发现要下雨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天气变化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思考。

六、课堂延伸1.学生可绘制小燕子感知天气变化的场景。

2.学生可以展开小组任务,观察家乡的天气变化,做天气日记。

七、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撰写小燕子感知天气变化的心得体会。

八、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通过小燕子的行为故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行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感知天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上是《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工作。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篇一」前不久,黄华清老师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执教了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要下雨了》一课,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设计适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课文内容及情感,有较深的体会。

以下介绍教学设计并附简要评点。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教师首先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2、师述:要下雨了,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都慌慌张张地忙碌起来。

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王国里去看一看吧!用媒体播放动画片和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3、师提问:你在动物王国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学生发言,教师边贴彩图边讲述:美丽的小燕子飞来了,可爱的小白兔跑来了,勤劳勇敢的小蚂蚁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由扶到放,认读生字1、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2、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读。

3、媒体出示单个生字(去掉词语环境,增加认读难度),学生认读。

4、打乱生字排列顺序,学生认读。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相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在学生读小白兔的动作不到位时,教师出示小白兔图片,说:“小白兔有些不高兴了,它想,自己是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的呀,你们怎么读得一点也不活泼呀?你还能试试让小白兔高兴高兴吗?”在学生读小鱼跟小白兔的对话时,教师适时点拨:“小鱼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小鱼非常关心朋友,担心朋友淋着雨,你们能读出小鱼对朋友的关心吗?”在评价学生朗读时,教师也通过创设的故事情境来进行。

如,在学生读得到位时,黄教师指着动物图片,说:“你读得真好,看,小白兔在向你招手微笑了”;“你读得太棒了,小鱼非常喜欢你”。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14要下雨了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14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一、联系生活,释题导入1.儿歌激趣。

“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课件出示儿歌)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们知道了什么?(生答)(板书题课:要下雨了)2.读题、释题。

“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快要下雨了,“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开始下了。

师:要下雨了,大自然里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小动物们又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小白兔一起来学习这些有趣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A、将自然段标上序号。

B、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圈出生字,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力求把课文读通顺。

2、看到大家读书这么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1)分析字形,识记生字。

(2)指名读(加拼音)。

(3)开火车读(去拼音)。

(4)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的字音读得很准,瞧,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课文里,你们还是认识他们吗?请你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课文,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流利。

1、提问: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在课文中找到并圈出来。

(板书:小白兔、燕子、鱼、蚂蚁)朗读感悟1.小动物们都说——要下雨了,是真的要下雨了吗?(是的)2.细读课文,边度边思考。

你们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再读课文,从书中找答案,找到了用笔画一画,做个记号。

(1)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懒腰。

(2)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

空气很潮湿,虫子……捉虫子呢!”(3)小百兔往前边池子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了。

(4)小雨说:“要下雨了……小心淋着雨。

”(5)第7~9自然段。

3.能用“因为要下雨了,所以_______的句式说话。

(相机补充板书:燕子低飞捉虫、鱼游出水面透气、蚂蚁搬家放水)4.分角色朗读。

小朋友们学得真仔细!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读课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同学们见过下雨吗?下雨前会有什么征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要下雨了》,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指名读题目:“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快下雨了。

马上要下雨了。

)2、“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动动脑筋看。

3、《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

可能会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灵)听了录音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生字朋友?抽生认,正音,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示:“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声喊”等词语。

⑴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

⑶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齐读。

4、记忆生字: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想一想哪些地方不好读,可以作个小记号,过会提出来。

2、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提出来大家帮助你?3、解决了有难度的句子,请你们四人小组一起大声的,自信的读一遍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通用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教案篇1课前透视这篇知识童话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诵读儿歌。

“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采用儿歌形式呈现,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演示课件。

(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电交加的情景)请学生说说看到的情景。

师:还有哪些现象也能预示要下雨了?(板书)对话平台自学(有目的读书,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整合)1、自由读课文,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互相检查字音,读不准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

识字(由易到难认读生字,意在反复强化,寻找规律。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4:要下雨了》教案(新教材)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4:要下雨了》教案(新教材)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3.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分别带拼音和不带拼音的字)师:大家的生字学得真好我们来做个摘苹果的游戏。

读词语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和这些生字都成了好朋友,可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蹦蹦跳跳地回到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充分自读,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四、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文中还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生回答,师板书图片大家看图,小白兔在山坡上干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师:这时小白兔直起身子看见了谁?燕子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燕子平时飞得很高,这时却飞得很低,真是奇怪啊)它对燕子说了什么?指名读,一起大声喊。

师:燕子是怎么回答的,孩子们用铅笔把燕子的话勾画出来。

请你来读一读燕子的话。

师:是呀,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燕子飞得低。

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谁来当小白兔?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男、女生比赛读,男生来当小白兔,女生来当小燕子。

预设:师:小燕子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句子: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小虫的翅膀上沾了许多小水珠,飞不高。

我要飞得很低,我正忙着捉到虫子呢!)生:(读句子)师:小燕子说了那么多啊,小白兔一下子明白不过来。

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小故事,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小动物是如何预报天气的,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2、认识“腰、坡”等13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直、呀”等七个汉字,理解“阴沉沉”等词语的意思。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小燕子、小鱼、蚂蚁在下雨前的表现。

4、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指名交流课文出现了哪些小动物?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从课文中知道哪些信息?(2)理解“阴沉沉”。

2、学习第2、3自然段。

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什么?3、课件出第4、5、6自然段,学习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

4、学习第7自然段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

5、学习第8、9自然段,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6、总结全文,拓展知识。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要下雨了小燕子:低飞捉虫天气预报员小鱼:水面透气蚂蚁:忙着搬家小学一年级《要下雨了》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紧紧把握新课标的主旨,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

依据教材特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精心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历经识字、朗读、背诵等言语实践,使学生在情趣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2、教学投影片或挂图3、朗读课文的动画片课时安排2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都爱看动画片,今天老师就请大家来看一个动画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下雨了》优秀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1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出示课件,学生说出看到的画面。

2.放录音,学生说出听到的声音。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图。

2.学生自由读,画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

3.出示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A.指名读B.开火车读C.打乱顺序分组读D.齐读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师范读课文,生体会,评议。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议,纠正错误。

4.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2.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3.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4.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五、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

1.我们一起玩吧!2.你写作业了吗?3.今天天气很好。

《要下雨了》优秀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等词语。

认识“翅、膀、珠、忙、连、搬、雷”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具:生字词卡片,录有“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的音像带或课件。

实践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下雨前会有哪些自然现象。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边读边在文中勾出生字,读准字音,自己认为不容易读的生字多拼读两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词学习: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活动,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认读和记忆生字词。例如,教师拿出一个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找到对应的图片,并用这个词语造句:“小兔子在(彩虹)上跳来跳去。”
2.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提问:“如果教室外下雨了,我们该准备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学生(小兔子):“我准备好了,我找到了一个大大的荷叶,可以挡雨。”
教师(小燕子):“真聪明,那我们要小心,不要被雨淋湿了。”
2.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你觉得小兔子找到荷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B:“小兔子找到了荷叶,小燕子飞到了屋檐下。”
2.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拼读,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深入学习课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搬家?它们搬家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五)情感体验
1.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学生C:“我们要学会观察天气,提前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材料,既要有挑战性的内容,也要有基础巩固的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4.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4.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4.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要下雨了》,是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课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天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天气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天气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美好天气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掌握天气变化的表达方式。

2.能够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自由表达不同天气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天气。

五、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内容的教学课件。

2.天气图片或气象图表。

3.布置学生观察天气的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与学生通过图片或气象图表复习不同天气的名词,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词汇。

2. 学习课文1.教师呈现课文《要下雨了》,让学生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分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含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出现的不同天气情况。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描述自己常见的天气情况,为下面的表达做准备。

4. 情境教学1.教师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根据情景表达不同的天气情况。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对话。

5. 情感体验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天气预报,培养学生对气象的兴趣。

6. 课堂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不同天气表达的记念和掌握。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关于“今日天气”的小短文。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用语言描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不同天气的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口语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真实应用所学知识,提升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要下雨了》的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在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一、概述1、课题来源:《要下雨了》2、所需课时:3课时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

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4课,题目为《要下雨了》。

该课主要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下雨的前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现象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下雨的一些前兆,如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理解故事情节,明白故事中所传达的信息。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领会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乌云密布、树叶颤动等下雨的前兆。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独立观察、判断下雨的征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讲解课文标题《要下雨了》,引导学生思考下雨的征兆。

3. 教学内容呈现•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故事的内容;•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情节。

4. 拓展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总结•导出本课教学要点,加深学生对下雨前兆的认识;•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观察和理解下雨的征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会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六、延伸阅读我建议学生可以在课后观察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环境,寻找下雨的前兆,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

同时,可以阅读相关的童话或小故事,拓展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为《要下雨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认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下雨前的现象和迹象。

3.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对下雨的好奇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下雨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掌握生词和句子的正确发音和用法。

2. 能够通过画画、讨论等方式,描述下雨前的现象和迹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的课件、卡片和小黑板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纸、铅笔等文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描绘下雨前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下雨前有什么迹象?如何能知道要下雨了?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雨前的现象和迹象,教师记录学生的描述。

Step 2:新课呈现(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要下雨了》的图片和标题,向学生介绍课文内容。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带领学生读课文标题,并解释生词和词组的意义。

3. 教师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跟读。

4. 教师布置学生听读课文,并用朗读的方式表达下雨前的迹象,如:雷声、乌云、大风等。

5. 学生跟读课文,表达下雨前的迹象。

6.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雨前的现象和迹象,并挑选几组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Step 3:课文理解(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提问:课文中主要讲述了什么?为什么大树喜欢下雨?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的鼓励。

3.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汇,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意思。

Step 4:语言运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和词组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用这些生词和词组造句。

2. 学生分组进行造句训练,并进行小组展示。

Step 5: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随机向学生出示下雨前的迹象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图片对应的迹象和现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要下雨了》。

2.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传达的主旨。

3.能够准确朗读课文,并能模仿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能够模仿课文中描述的动作,提高表达能力。

2.能够简单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阴雨天气的感知。

2.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读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掌握其中的基本内容。

2.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1.学生尚未完全熟悉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阴天”、“漾”等,需要通过图片或实际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与天气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并引入本课的主题:阴天。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整体意思;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重点讲解词语,如“烏騅雲”、“滴答”,确保学生理解。

3. 情境再现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理解。

4. 情感体验教师提出“怎样为阴天的树木加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描绘,表达对自然的关爱和保护。

5. 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强调对自然的珍爱,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四、课后作业1.背诵《要下雨了》这篇课文;2.小组或个人写一段话,描述阴天时的心情或场景。

五、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要下雨了》•生字:阴天、烏騅雲、漾、滴答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义,并加强课后的输出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培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每个学生的表达机会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1一、复习检查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

(开火车接读生字)(2)扩词。

(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四、展示评价五、课堂作业设计1.看偏旁写字。

口:()、()、()彳:()、()、()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3)天气很闷()板书设计16要下雨了吗坡割闷伸喊潮往吧很虫湿虫消搬阵哗得一年级语文下册《要下雨了》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坡”等12个生字。

会写“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知道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教学难点:掌握“低、游”的字形结构。

教学准备:学生按照预习卡的要求预习,教师做好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坡”等1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一上课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2、动画片看完了,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个作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的`第16课《要下雨了》。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一、板书:要下雨了4、诶,这题目“要下雨了”与“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

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经下来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14《要下雨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内容,并能正确朗读。

2.能够初步领会课文中的含义,理解《要下雨了》的主题。

3.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会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要下雨了》的内容。

2.学会运用适合课文内容的语音语调,正确、流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要下雨了》。

2.课文录音或教师自读材料。

3.黑板、粉笔、教案、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变化,预告下雨天气。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小组合作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解释生词、探讨课文涵义。

4.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观点。

第三步:朗读课文1.学生个别朗读练习,纠正语音语调,掌握整体节奏。

2.分组朗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第四步:语文鉴赏1.师生共同探讨《要下雨了》诗句含义,启发学生发表意见。

2.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神秘的力量。

第五步: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体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

2.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探索自然。

六、课后作业1.布置课文背诵任务,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要下雨了》。

2.让学生以自己的话描述下雨天气的奇妙表现。

3.提醒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界的变化。

七、板书设计•《要下雨了》•语言、节奏、观察、感悟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要下雨了》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变化和力量,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以上为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及方法。

愿本节课带给学生对自然的更多理解和热爱。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4课《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生词构造简单的句子。

5.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

三、教学难点1.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2.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课文《要下雨了》课本。

2.课文录音机。

3.黑板、彩色粉笔。

4.课文绘本。

5.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课文绘本,激发学生对下雨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下雨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步:听说训练(15分钟)1.播放《要下雨了》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音语调。

3.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简单对话。

第三步:阅读训练(20分钟)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重点理解关键词。

2.分组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3.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写几个相关句子。

第四步:拓展延伸(10分钟)1.进行与《要下雨了》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模拟下雨、猜谜语等。

2.利用观察云朵的形状,引导学生绘制云朵画,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想象力。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写一篇有关下雨的段落。

2.要求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明天做好课文的复习准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学生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上就是本节课《要下雨了》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要下雨了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介绍了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教学时采用图文对照法组织阅读活动,从图入手,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图意,再随图逐段学文。

学文是为了认识事物、获取表达才能,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目
1.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
2.观看动画。

出示课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雷电交加的动画情景。

3.学生自由地说说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4.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时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同桌互相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声音洪亮。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的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分别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遇到的?
5.师:朗读了课文,谁愿意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白兔遇到了三个好朋友,分别是:小燕子、小鱼和蚂蚁。

遇见小燕子是在第2、3自然段,遇见小鱼是在第4~6自然段,遇到蚂蚁是在第7自然段。

)
6.再读课文,思考:小白兔看到了哪些现象?听到其他小动物说了什么?他都干了什么?边读边画,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

7.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在这里,教师布置的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1.指名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语。

4.“识字交流会”——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5.生与师玩“你说我猜”的游戏,巩固生字。

6.可以通过做动作识记生字“伸、搬”,理解字义。

7.学习多音字“空”。

设计意图:“识字交流会”可以掀起课堂的高潮,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

学生们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加深识字印象,而且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更多的识字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熟读词组。

2.全班齐读词组。

设计意图: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在一天后抓紧复习,就会遗忘。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

二、品读课文,分析课文
1.回忆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2.教学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
①小白兔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呢?
②小白兔割草的时候觉得天气有什么不一样?
③小白兔知道天为什么阴沉沉的吗?
(2)同桌间进行角色对话演练。

(3)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对话。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燕子低飞的原因。

3.教学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

(2)师指导朗读课文。

(3)思考问题:
①小白兔相信小燕子的话吗?小白兔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
②这时小白兔看见小鱼在干什么?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鱼要到水面上来透气。

(5)师生进行角色扮演。

(6)师讲述要下雨前,水里空气变闷的原因。

(7)这个时候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齐读第7自然段。

(1)小白兔回家的时候又遇见了谁?
(2)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指名进行情景表演。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蚂蚁要搬家。

设计意图:多次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训练说话,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句式去表达不同意思。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男女同学分读第8、9自然段。

(1)想象:小白兔回家后跟兔妈妈的对话。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到讲台上进行角色扮演。

2.多幸运的小白兔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告诉他要下雨的消息,要不然他就会被大雨淋湿了。

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会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个消息呢?
(1)生试说。

(2)教师出示图片拓展。

(3)出示谚语。

3.教师总结:今天的收获真不少。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奇妙!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总也看不见。

大自然中到处都蕴藏着知识和智慧的宝藏,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有更加精彩的发现!
设计意图:这不仅仅是总结,更是启发,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还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知识。

四、舞台剧表演
1.四人一组进行课本剧练习。

2.学生到讲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教学理念正越来越充分地得到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设计本教学过程时,我也有意识地实践这些理念,试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对文本的理解、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相结合。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比如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问话:“你学懂了什么?”课后我品评,发现这一问题的提出,可让学生对文章作全景式的概括,也可以作景点式的感知。

可惜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