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课时备课要求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模版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模版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小学教师的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旨在提高小学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备课要求1.明确教学目标:备课前,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并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教师应做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目标,以便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2.充分准备教材:备课前,教师应认真选用教材,并仔细研究教材内容。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和讲解的顺序。
3.制定合理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时,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教学计划应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操练、互动、实验、探究等。
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备课时,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物、多媒体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6.设置有效的评估方式:备课时,教师应设置有效的评估方式,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课堂小测、作业评定、课后反思等。
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三、备课管理细则1.备课时间管理:教师应合理安排备课时间,确保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教师应提前规划备课时间,划定备课的起止时间,避免拖延和临时抱佛脚。
2.备课资料管理:教师应建立备课资料库,用于存放备课相关的教材、教案、教学资源等。
教师应分类整理备课资料,方便查找和使用。
3.备课分享与交流:教师应与同事进行备课分享与交流,共同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教师可借鉴他人的备课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和进步。
4.备课记录与反思:教师应做好备课记录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备课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备课提供参考和借鉴。
备课基本要求
备课的基本要求一、全册备课:要有:1、学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教材分析(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4、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5、教学进度、每周课时安排二、单元备课:要有;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三、课时备课:要有:1、备课程标准2、备教材3、备学生4、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点,确立三维目标5、备教法、学法和重难点的突破方法6、备所需的教具7、备教学过程四、练习巩固和拓展:练习要力求多样化,具有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导学性、开放性。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实用、精炼,并构建知识网络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出通过本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能体现出本课目标的完成情况。
七、二次备课:(见附页)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1、书写规范2、先周备课并符合课时数要求3、反思要深入,不能流于形式4、备课具有创新意识,各环节脉络清晰、紧凑、翔实,不准抄袭他人备课或教参5、有对检查反馈的修改和完善6、要充分体现二次备课学案备课的基本要求一、全册备课:要有:1、学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3、教材分析(含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4、完成教学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5、教学进度、每周课时安排。
(用纸附在学案上)二、单元备课:单元备课要有: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课时安排(用纸附在学案上)三、课时备课:1、归纳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备教学过程: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过程,要做到详细、实用、脉络清晰、具有创新意识(写在中间空白处)。
3、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实用、精炼。
(写在第一页上方)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出通过本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不足以及应采取的措施,能体现出本课目标的完成情况。
(写在第二页的下面)5、根据学情、集体备课的建议、自己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备课,以增强课堂的时效性,将对本课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指出的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的指导、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学案(写在中间空白处),要精心设计,具有启发、点拨、引导作用,将学案变成自己的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和管理办法模版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和管理办法模版一、教师备课要求1.认真研究教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认真研读教材,仔细分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确保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准确。
2.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
3.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多样化、生动活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准备教学资源: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类资源。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资料、教具和实物等。
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关注学生差异:教师备课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6.评估与反思:教师备课后,要认真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改进。
二、教师备课管理办法1.制定备课计划:教师每周制定备课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进行备课工作。
确保备课时间的合理分配和备课内容的安排。
2.建立备课资料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建立起备课资料库。
将自己备课过程中积累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整理存档,方便以后的备课参考和使用。
3.组织备课研讨:教师定期组织备课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教师之间的分享和互相启发,提高备课质量和效率。
4.开展教学观摩:教师可以互相观摩教学,借鉴优秀教师的备课经验和教学方法。
通过观摩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备课的水平。
5.定期进行备课总结:教师要定期进行备课总结,总结备课中的收获和经验,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通过总结,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
6.督促检查备课质量:学校领导要对教师备课进行督促和检查。
建立备课质量的评估机制,对教师备课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解决。
7.提供必要支持和资源:学校要给予教师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资料、教学空间等。
确保教师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和管理办法范本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和管理办法范本一、大纲和目标的设定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点,而教学目标则指明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在备课时,教师需要根据大纲和目标来选择教材、教具和评估方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讲授、讨论、实践、游戏等。
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资源的准备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以便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来选择和准备适当的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管理的措施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有效的课堂管理措施,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课堂管理措施可以包括规章制度、班级管理、学生纪律等方面的安排。
教师应该合理设置课堂规则,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个别差异的关注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和个性化学习等方式,关注和帮助学生的成长。
六、教学评估的方法小学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确定适当的教学评估方式,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估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布置、学习日志等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七、后续调整和反思小学教师在备课后需要进行后续调整和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上是小学教师备课要求和管理办法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通过合理的备课,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祝您教学顺利!。
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的内容和要求 1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进一步优化备课质量,贯彻新课改精神,保证优课率不断提高,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通过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特别是分配教师的迅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内部的团结,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我校教师人人都必须自觉服从年级组,教研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任何干扰,准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
4、在活动中,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发挥积极作用,认真钻研,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青年教师在虚心向老年教师学习的基础上,要大胆求新,敢于创新,有经验的教师要发挥中坚核心作用,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学经验,给青年教师以切实的帮助。
二、组织与实施:1、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在教导处的统一规划、领导下,由教研组会同年级组分学科进行活动。
2、各年级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原则上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1次,无上限。
3、在各年级组组织具体实施的基础上,教研组两周进行一次交流活动,以促进同一学科各年级之间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的平衡有序发展。
4、各教研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跨年级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10,可自行安排活动。
5、教导处每学期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经验给予推广,并形成教(科)研论文上报。
三、内容与方法:1、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0活动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大纲,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充分认识本学科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地位。
(2)在深入研究大纲的同时,在总体把握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所任学科的教材进行系统的深刻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识结构,大体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识作用,连贯作用及基础作用。
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
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教师备课和编写教案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良好的备课与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备课与教案要求。
一、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备课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应该熟悉教材、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源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挖掘有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
二、明确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知识基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此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设置适当的拓展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备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确保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先导、导入、展示、讲解、练习、总结等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渗透性,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有趣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小组合作活动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通过建立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体验。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实验设备等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注重课堂评价备课时,教师应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七、关注个别学生需求备课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范文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范文一、备课要求1.明确备课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备课的目标和意义。
备课的目标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
2.充分了解教材: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确保对所教授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编。
3.确定教学重点: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的重点,即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的核心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更好地掌握知识。
4.合理安排教学时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长。
不要过分压缩时间,也不要过度延长时间。
5.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备课管理细则1.建立备课计划: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建立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
确保备课的有序进行。
2.建立备课团队: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组成备课团队,共同研究备课内容和方法。
通过合作的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益。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包括教育视频、电子教案等。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4.不断反思和改进:备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反思备课的质量和效果,并进行改进。
在每次备课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下次备课时改进。
5.与家长沟通配合:备课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还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备课。
三、备课细则范例1.备课目标:本课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寒假的安全知识,提醒他们在寒假期间要注意安全。
2.教材准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寒假期间的安全知识,包括避免交通事故、防止意外伤害等。
课时备课制度
课时备课制度一.学习课标1.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
2.明确本学科学期、学段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二.钻研教材3.掌握所教年级教材的全部内容、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及难点、关键。
4.了解并熟悉相邻学段的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5.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精心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三.了解学生6.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
7.了解学生前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吸取学生对教学改进的意见。
四.设计教法8.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
按照“少、精、活”的原则,安排好每堂课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
9.精心安排教学步骤,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谋求课堂最佳效果。
10.吸取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精华,使备课更精到、细致。
五.拟定学期教学计划11.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疑点难点、实施计划的措施、教学进度表(包括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应备教具教参及实验所用仪器等)等。
原则上要求开学前完成,最迟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12.学期授课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木学科周课时数、本学期教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制定。
一般情况下,考查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一周,考试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三周。
六.制定课时授课计划(即定教案)13.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及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均要备课,不能只限于课时备课,如:语文还要备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课、复习课、试卷评析课等。
14.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本课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分析,师生课前准备(包括活动准备和教具学具、实验器材、电教设备的准备等等),教学步骤和方法,问题设计、板书及作业设计。
15.教师备课时对要求学生做的练习、试卷都应先做一遍,并提供参考答案;有示范动作或演示实验的(包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都要亲自练习或操作过。
中学教师周课时量标准
中学教师周课时量标准一、学科教学任务1. 每周学科教学课时量标准:* 初中教师:每周12-14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要学科,以及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
* 高中教师:每周16-18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科,以及历史、地理、政治等其他学科。
2. 考虑学科难易程度和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课时量,但不得超过规定课时上限的20%。
二、辅导和指导1.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作业辅导和答疑,每次2-3小时。
2. 定期指导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 组织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竞赛辅导等,每周至少2次,每次2-3小时。
三、组织和监督课外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比赛等,每周至少2次,每次2-3小时。
2. 监督学生课外活动安全,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活动。
四、参加会议和教研活动1. 每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每次1-2小时。
2. 定期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组织的会议,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和学生学习情况。
五、备课和批改作业1. 备课: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的教案和教具,每周至少花费2小时备课。
2.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每周至少花费3小时批改作业。
六、家长沟通和个别辅导1.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每周至少与每位家长沟通一次。
2. 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个别辅导。
七、自我提升和教育研究1. 关注教育动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 参与教育研究活动,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方法,发表教育研究论文或参与教育课题研究。
3. 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八、学校和社区服务:参与学校的各项公益事业及社区的服务工作并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及协助工作。
教师备课及教案书写要求
教师备课及教案书写要求备好课,设计好教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教案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科改革时代精神,适应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的特点。
为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案设计,特制定此要求。
一、总体要求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2、每一课时完成一个教学内容,备一个课时教案。
必须有简洁明了的总结,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构建知识网络。
3、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统筹全册、全单元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单元和单元之间有内在联系。
4、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好教案。
5、每堂教案要规范、字迹要清楚。
教案有八个部分组成:①教学目标,②教学重点和难点,③课前准备,④教学过程设计,⑤作业与练习,⑥知识小结,⑦板书设计,⑧教后反思。
其中数学过程要体现重点突出、难点分解,学法指导,师生互动等。
二、具体要求1、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旋律,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合理、具体、全面,要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
2、教学重点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主要困难所在,教师要在教学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自始至终要体现“以学论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3、课前准备,指教师课前要准备好教具,实验操作仪器,学生工具等,并指导好课前预习。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益。
4、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认知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练习反馈都应紧扣学生的学习基础而随机生成,力求体现框架设计的新理念。
5、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
备课的形式要求
备课的形式及要求一、备课类型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
1、学期备课,即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单元备课,即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开始前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完成。
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措施、教学课时划分、单元质量检测等。
单元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负责检查审定。
3、课时备课,即课时教学案,授课前由任课教师完成。
课时备课做到两个“齐全”。
一是课型要齐全,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训练课及实验课等基本课型。
二是环节要齐全,基本内容由:课题、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实践、教学流程(教与学的过程)、反馈练习、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
二、备课方式实行“教学案一体化”的电子备课方式。
各备课组要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对电子备课(包括市下发的教学案)进行研讨和修改,完善二次备课,结合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电子备课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将每节教学案转换成多媒体课件。
课件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一个备课的过程,一个将教学案内化的过程,一个课堂预演预热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途径。
任课教师在每天上完课后,将修改、使用后的教案上(包括相应的ppt课件)传到教导处邮箱,以便学校积累和保存,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备课内容及要求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
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一些图片资料等教具器材是备课,设计制作课件是备课,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是备课,与同事研讨课本、研究教法也是备课,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是备课,听其他教师执教而有所反思是备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是备课,在生活中积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科技、生活素材也是备课。
不能曲解成备课就是编写教案,写教案仅是备课的一部分。
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八备):备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课程实施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学和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在备课中准确体现课标要求。
备课基本要求及检查标准
弥河初中备课基本要求及检查标准一、要求1、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和重难点,同时认真了解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状态(学情调查) ,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安排教与学的活动过程(预设与应对方案)。
( 1 )教学目标要准确体现新课程三维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 2 )教学内容要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进行重组,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利于学生认知迁移的形成,促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和能力形成;( 3 )教学过程要清晰完整,突出重难点,反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
教学应注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活动设计,即学案(重点对学生活动的设计)。
(4)教师要深入开展在参预式合作备课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备课实践与探索。
2、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同级同学科不同教师既有共性又要有个性,要突出自己的特点。
如同级同学科教案相同,则视为不合格教案。
3、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每课时都必须有备课, 其中新授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 70% ;复习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 20% ,讲评课占国家课程规定节数的 10%。
(语、数、英复习课每学期为不少于 10 次,讲评课每学期不于 8 次,其余学科复习课不少于 8 次,讲评课不少于 6 次)。
4、复习课备课(包括:课时复习,章节复习,单元复习,学段复习,综合复习),讲评备课(包括:单元检测讲评、学段检测讲评,综合讲评),课外阅读备课应写在同一教案本上。
5、物理、化学、生物要有实验课备课。
没有实验备课的每缺一节扣 1 分。
6、备课质量:项目齐全,要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 ) 课题、授课班级、时间;( 2 ) 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3 )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突破的方法;( 4 )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 )课时、教学用具;( 6 ) 教学过程:即要有联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预设的教学情况,有实施教学的策略,设计有启示性的教学与方法,有分组学习或者演示实验或者精选示范性习题等。
备课规范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务必节节备课,且按要求超前备课。
从整体入手,统览全册。
开学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参”前的说明,教师要把握全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进行全册备课。
(计划制定从全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全册教材的教学总目标、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主要措施及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单元备课是指在教师个体单元备课的基础上,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加工,它必须在本单元教学开始之前完成,宜采用一位教师主讲,全他教师补充完善的方式进行,单元备课的重点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把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钻研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本单元教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活动找准依据。
通过挖掘教材,明确本单元学科知识体系的内涵,并明确这些知识在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形成等各方面的外延。
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要在教师集体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工、交流的基础上制定,对课时目标要有包容性和发展性。
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导性功能、把握单元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突出重点目标。
精选单元训练题,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迁移。
环绕目标精选单元训练题,体现知识和能力相结合、通过重点问题和综合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知能拓展迁移的方式和空间。
确定单元教学时间,准备好响应的教具。
形成单元教学方案。
4、单元备课的时间、范围、成员和组织形式(1)备课的时间:每周三、五下午,按单元(章、节)进行集体研究。
(2)备课的范围:校内所有年级、学科、课程。
(3)备课的组织形式:以学科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分年级学科组进行5、综合课程单元备课不做要求。
1、备课数量应符合教学进度要求,做到超前 2 课时备课。
(以实际授课进度为准)2、备课层次先学期备课,再单元备课,后课时备课。
3、备课采用手写、电子备课相结合的形式。
(工作 5 年内的教师一律在备课本上写详案, 50 岁以上教师备简案, 50 岁以下教师有电子备课的,要在活页备课本中重新手写一份,环节齐全,要体现出整节课的菁华,对课堂教学有匡助;无电子备课可直接手写备课。
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和管理办法模版
小学教师备课基本要求和管理办法模版一、教学目标1.明确备课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需求相适应。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
3.设定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教学内容1.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3.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手段1.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类教具和媒体。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设计教学过程的结构和步骤,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明确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3.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五、教学评估1.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客观的评估方式。
2.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3.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备课和教学的方案和方法。
六、教学管理办法1.合理规划备课时间,并严格按照备课计划进行备课。
2.建立备课档案,记录备课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结果等信息。
3.与其他教师进行备课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进步。
4.定期组织备课研讨会,提高备课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5.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备课和教学能力。
七、教师自我管理1.注重个人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能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八、备课总结1.备课结束后,及时总结备课的经验和教训,调整和改进备课计划。
2.反思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3.总结备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自己的备课能力进行肯定和鼓励。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一、备课要求:1.目标明确:备课时需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教知识和技能。
2.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备课,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备课时间,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备课全面、有序进行。
4.知识准备: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要教授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
5.教学手段:备课时要考虑教学手段的选择,包括教具、多媒体、实物等,确保能够生动有趣地展示教学内容。
6.教学反思:备课时要反思前一次教学的效果,总结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调整。
二、备课管理细则:1.备课计划:制定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的时间、内容和目标,合理安排备课过程。
2.内容规划: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制定教学内容的规划,确保教学有序进行。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多媒体教具、网络等,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4.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5.课堂互动:备课时要考虑如何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评估和反馈:备课时要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7.教学团队合作:与其他教师进行备课经验和资源的共享,互相学习和提高。
8.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备课时间,确保备课的质量和进度。
9.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备课计划,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10.反思与总结:备课结束后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备课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工作量分配规定
小学教师工作量分配规定一、工作时间安排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按照每周40小时来进行安排,其中包括教学时间、备课时间、教育教学研究时间以及其他与教育工作相关的时间。
二、教学时间分配1. 教学时间根据各学科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分配,确保每个学科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2. 小学教师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情况,制定每周的课程表,合理安排每个学科的教学时间。
3. 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时间不超过24课时,三、四年级的教学时间不超过26课时,五、六年级的教学时间不超过28课时。
三、备课时间安排1. 每周有固定的备课时间,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备课时间。
2. 一般情况下,小学教师的备课时间不少于每周施教时间的1/3,即在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中,备课时间不少于13小时。
四、教育教学研究时间1. 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意识,每周有规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时间。
2. 教育教学研究时间可以用于阅读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参与教研活动、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
3. 每周的教育教学研究时间不少于每周工作时间的1/5,即在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中,研究时间不少于8小时。
五、其他相关时间安排1. 小学教师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会议,如教务会议、教研会议等。
这些会议的时间也应该在每周工作时间中进行合理安排。
2. 除了以上各项时间安排外,小学教师还需要适当安排课外辅导、批改作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等工作,这些时间也应该计入工作时间中。
六、工作量核算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核算主要以每周所要承担的教学时间总量来衡量,根据每个学科所占的教学时间比例和班级数量,计算每个教师的工作量。
七、关于工作量的调整1. 如果某位小学教师临时接手了其他教师的工作,比如代课、兼任其他职务等,应该根据实际工作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对于长期承担较大工作量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补助,以鼓励其积极工作。
总结:小学教师工作量的分配需要合理、科学,并且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范本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范本引言:备课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认真细致的备课工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
为了规范备课工作,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特制定以下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
一、明确备课目标1. 设定明确的备课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2. 重点明确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确保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细化备课步骤1. 深入学习教材内容,全面了解所教授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用方法。
2. 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
3. 制定详细的备课计划,包括教学步骤、教学进度、自主学习任务等内容。
4. 准备教学用具和教学材料,确保备课充分和细致。
三、注意备课方法1. 多角度思考备课内容,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和吸收知识。
四、关注备课内容1. 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实际问题,灵活选择备课内容。
2. 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确保备课内容符合教育部门的指导思想。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提高备课效率1. 建立良好的备课习惯,保持积极的备课态度。
2. 制定合理的备课计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备课工作。
3. 善于借鉴和参考他人的备课经验,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备课评估1. 定期组织备课小组讨论,分享备课心得和教学经验。
2. 建立备课评估机制,对备课过程和备课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结语:以上是小学教师备课要求与管理细则范本,通过合理、科学的备课工作,我们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真遵守备课要求和管理细则,努力提高备课质量,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备课要求
备课要求1、教师应超前一周备课,不允许课后补教案,也不宜超前太多。
2、备课时应做到:(1)备课程标准。
明确所教学科的指导思想,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备教材。
弄清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各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
(3)备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学习习惯。
(4)备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备练习和板书设计。
练习要有层次性、典型性、针对性,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精心设计;板书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把握重点,美观有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3、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4、课时数的要求:新课、复习课、练习课、口语交际以及其他类型的课都应备课,写出教学设计。
具体数量应以《教师参考用书》上的建议为准。
不以太少,也不提倡多多益善。
课时内容字数应达到一千字以上,不足以半课时计算。
5、应经常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
把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撰写在备课笔记上,一学期不少于25次。
6、备课检查采取随时抽查与定时集中检查两种形式。
每学期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集中检查三次。
检查结果作为绩效工资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备课要求一、拼音教学(一)项目1.课题。
2.教学目标。
按课制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但不必按三个维度分条。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实际、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设计。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
5.教学时间。
6.教学过程。
7.限时作业。
8.板书设计。
9.反思。
(以单元为单位写写自己的教学所得、所思。
)(二)教学思路1.看图说话,激趣导入。
2.学习发音。
要求:指导发音时要注意发音部位、口型、气流和音的长短。
3.学习拼音的形,指导书写。
4.拼读练习。
5.归纳总结拼音规则。
6.认读字词,识写生字。
7.读背儿歌。
二、阅读教学精读课文:(一)项目1.课题。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课后要求确定,内容要具体。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但不必按三个维度分条。
把课文重点、感情朗读训练点和读说结合训练点融入教学目标中,不必单独按条目列出。
3.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教材实际、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确定。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
5.预习提纲(如果设计的是预习学案,备课可设计成教学案)。
6.教学时间。
7.教学过程。
可以不分课时。
提倡长文短教,一篇文章尽量一课时教完。
8.限时作业。
检测预习和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
9.板书设计。
10.反思。
(以单元为单位写写自己的教学所得、所思。
)(二)教学思路1.课堂导入。
2.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1)成果展示。
展示预习成果,评价预习情况、激发预习兴趣,指导归纳预习方法。
(2)精讲点拨。
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内容、不能掌握的知识或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的方式加以解决,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拓展延伸。
4.系统总结。
5.限时作业。
限时闭卷检测学习效果。
略读课文:(一)项目1.课题。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特点、课后要求确定。
3.教学准备。
4.教学时间。
5.教学过程。
6.限时作业。
(二)教学思路先由学生参照导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根据单元学习重点,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或内容或写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略读课文可以每篇一课时,可以两篇一课时,也可以和精读课文结合在一起学习。
三、写话、习作(一)类别一、二年级是写话,三至六年级是习作。
写话、习作备课安排在语文园地备课中。
(二)项目及过程设计要求1.标题。
包括两部分,单元名称即第X单元;写话或习作题目。
2.写话或习作要求。
3.写话或习作指导。
能现场创设情境的要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在创设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表达。
对于写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的文章,要提前布臵学生进行观察,课上引导学生回忆、表达;写实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培养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一格地表达。
要注重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所领悟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下水文给学生以启发,备课中要有所体现,并将下水文附在写话或习作备课后面。
4.打草稿。
5.评改。
(1)写话:誊写后的写话全部批改。
批阅要细致,批语可以简单但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
学生根据教师批阅意见进行修改或订正,教师及时复批,并进行佳作展示。
(2)习作:①精批或面批草稿。
教师先精批或面批至少15名不同水平学生的习作草稿。
精批或面批要轮流进行,每次面批人数不少于本班八分之一,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面批一次。
精批要细致,眉批要具体,有针对性,总评要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批阅符号、批语书写要正确规范。
②讲评。
根据精批或面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
要有总评,有对整篇或片段写得好的学生习作的赏析,有对部分存在问题的文章或片段的集体评改,更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
③修改草稿。
根据教师讲评,在草稿本上进行自改和互改。
④誊写到作文本上。
⑤批改作文。
教师指导学生批改后再略批,对学生的习作和其他学生对该习作的批改做出有合理评价。
指导学生批改作文,要明确批改要求,指导批改方法,并要求注上批改学生的姓名。
对五六年级学生要指导写简单的批语。
⑥再次修改。
下发作文本,学生在作文本上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
⑦佳作展示。
一、作业数学备课要求1.课题。
数学课题。
2.内容。
课题所在教材的位臵(页码)。
3.教学目标。
从课题学习要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但不能分开撰写,四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是密切相关的。
4.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习重、难点的正确分析是教师教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课时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教师要站在“学生学”而非“教师教”的角度进行学习重、难点的分析。
5.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前(课后)实践活动,相关资料的收集,预习设计等。
6.教学过程。
符合课堂教学“四二一”设计思路。
“四”即四条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线。
“二”即两个规律:符合科学的认知规律,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即一个氛围:以科学、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为依托。
7.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能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有补充、有层次地设计练习题,能起到巩固当堂(或课)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作用。
8.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要能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数学作业一、作业1.各年级针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作业,每周3—5次,作业量每次大、中或小演草约半页。
2.题目要突出重点,有层次、有梯度,体现技能训练。
3.学生作业要书写规范、整洁。
4.作业要及时批改,全批全改,等级评价,提倡使用鼓励性、启发性语言,批阅符号、时间、批语书写要规范。
作业反馈与矫正要求同“语文作业”。
5.提倡分层布臵作业。
英语备课要求英语课时备课的主要项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教学步骤(新授课):1.Warming---up (热身及预习展示)。
创设英语氛围,展示预习成果(3-5分钟为宜),为下一环节学习做好铺垫。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精讲点拨)。
创设情景,抓住重点,强化训练,实现交际目的。
针对预习检查中的难点,各个击破,精讲点拨,使学生体会、理解、模仿,活学活用;尽量运用旧知,利用肢体语言、直观教具,简单、易懂的口语和演示,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单词教学:可用单词卡、图画、实物等方式呈现,但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单词教学不可孤立进行,尽可能地做到词不离句,听说读写兼顾。
(2)对话教学:可由老师与几名学生对话,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感知语言→然后进行生生对话、习得语言→让学生展示。
采用pair-work,group-work等形式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一定要抓住学习的兴奋点,精讲精练。
(3)阅读教学: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事物(what)、地点(where)、人物(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等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运用,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臵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拓展语言,即根据情景的需要充分利用所学语言,包括过去所学的知识以及新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交际运用,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主要形式有:表演课文、改编对话、调查采访、情境表演、话题讨论等。
4.Sum-up(总结)。
课堂上要及时进行系统总结,提升学生的认知与应用水平。
一是知识总结:分析知识要点及前后联系,总结知识内涵,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系统;二是方法总结:总结掌握知识的程序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研究思路或方法。
5.The limited—time exercise (限时作业)。
限时作业是对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的检测,要针对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在一次备课时进行设计,在二次备课时进行修改,可以整合规范作业,内容要全面,包括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思维训练等方面,时间限定在一节课结束前的4—5分钟内完成。
6.Check and explain(检查限时作业并反馈)。
限时作业要及时评改,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反馈矫正,及时解决学生知识或能力方面的欠缺。
英语作业要求一、作业1.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如: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演一演,猜一猜等。
三四年级以听说读为主,五六年级适当增加读写内容。
2.作业要多层次。
可以设计三种作业,要求当堂完成的第一种作业可以是限时作业,第二种、第三种作业是可以提前或随后完成的规范作业和练习册。
三种作业可以进行整合。
学生的作业书写要规范,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及时批阅,提倡使用鼓励性、启发性批语,及时反馈评价。
科学备课要求科学课课时备课主要项目: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包括学生准备、教师准备)、预习活动设计、教学过程、限时作业设计、教学延伸(包括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等,教学过程要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基本内容为:实验探究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方案)——合作探究——交流分析——形成认识。
考查课:考查准备(包括方案设计)——考查实践——交流分析。
学习汇报课:(课前)搜集资料、观察研究等——(课上)交流探究、引导解疑——(课后)拓展延伸。
科学作业要求一、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臵实践性作业,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课前活动内容:如搜集的资料,调查的资料,课前观察记录、制作的作品等。
2.课上由学生完成的活动设计方案、活动记录、制作成果等。
3.课堂延伸内容,如后续研究资料,为了使学生学习运用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科学方法和理解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而进行的活动资料。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资料。
作业每学期不少于7次。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要进行激励性、过程性评价,评价可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可以采取加评价标签的方式来进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时备课主要项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限时作业,教学反思等。
教学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包括资料搜集及预习设计、预习实施、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包括相关资料搜集及课前实践活动。
教学方式低年级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以问题探究式教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