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一、直接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学生手空。
生齐读课题。
师:关于林海音,我们在五年级上册学《窃读记》时已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关于《城南旧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30页的资料袋。
学生自己阅读。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这篇课文是城南旧事的序言,写的是主人公小英子在老北京城南的童年往事)看来同学们读地都很认真。
下面我们就来走进《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先来关注一下这篇课文的题目:它与以前的文章题目有什么不同?生:文章的题目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并且他们之间用间隔号隔开了。
师:是的,你观察地真仔细,文章的题是由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的,冬阳总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童年是美好的,骆驼队让浮想联翩,那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发言。
(1、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生2:我脑中出现的是在冬天暖暖的阳光下,一队骆驼缓缓的走过……生3:一只只高大的骆驼走在冬天里的阳光下,洒下一路铃声……)师:你看同学们的想象力多丰富。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学生交流:第一件事在课本27页第四段(教师及时板书:学骆驼咀嚼)第二件事出是在课本27页第六段(教师及时板书:想象驼铃用处)第三件事在课本28页第八段(教师及时板书:想替骆驼剪毛)第四件事:课本28页第十段(教师及时板书:追问骆驼去处)(教师及时板书:学骆驼咀嚼、想象驼铃用处、想替骆驼剪毛、追问骆驼去处)三、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一)师:从这几件事中你看出了什么?(作者童年的往事很有意思)师:那么同学们就拿起笔来,自己读读这四件事,把你觉得最有趣的那件事多读几遍,喜欢的词句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及策略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实录及策略师:师生问好,上课。
生:师:《长亭外》曲,在童年的小孩会做什么生:玩电脑,看电视,做游戏,读书,游泳,画画,看故事书,放风筝,捕鱼,师:做过什么傻事。
(关键的引导)生:猫吐舌头。
狗咬我。
策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找到了学生的最近进展区师:同学们笑了,童年有味的事。
学了第一课时,今天再一次学课文,回忆,写了哪几件事?生:咀嚼,铃声,剪毛,去处。
策略:整体感知,师:这几件事跟什么有关,从这几件事,你看出了什么?生:作者的童年专门有味,骆驼队带给她欢乐,小时天真无邪,怀念,喜爱骆驼队,,,,师:板书喜爱,哪里看出喜爱,默读,写批注。
生:默读批注策略:给足学生读书的时刻,这是最重要的策略。
因为检测策略的有效,确实是学生的学习成效。
专门是高年级学生,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的导向要明确、可落实。
(从课文哪里能够看出对骆驼的喜爱?)师:从哪里能够看出英子对骆驼的喜爱?生:哪样丑的脸,哪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作者专门细心观看骆驼吃草的模样,看出作者喜爱骆驼。
生:大鼻子上冒着热气。
师:对比“那样,那样,那样”策略:对比:关注语言形式。
但一开始就说出答案——近距离了观看,实际上是童年经历的画面的清晰地再现——童年重临与我心头。
生:学生读,师:谁能读出骆驼离我近,近得用手能够摸到?生:学生强调“那样”师:谁会读得更近生:学生不强调“那样”师:不一样?生:生动具体师:生动具体在哪生:程度深了,上面突出骆驼“十分”师:骆驼离作者更近一些。
生:就像站在骆驼面前说的师:范读,策略:教师生:读师:这确实是语言的魅力,作者不仅看了,还学了,如何学的生:学骆驼吃草,师:专门搞笑,读出来,生:生读,师:谁读得更好玩点?生:女生读。
强调“看呆了”师:英子做的是沙事,跟老师交流沙事生:火柴。
农庄。
水上乐园跳木桩掉水里师:摘录《城面旧事》中的“我把鼻子顶着金鱼缸看,,和鱼鼻子顶牛”生:读策略:课内外的结合。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今天下午第二节,是语文科组活动,由我来上公开课,语文科组全体老师和其他科组的部分老师来听课。
第二次预备铃一响,上课开始。
我先复习引入,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哪几个片段?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请了小老师到黑板板书。
这一环节既复习了学生的旧知,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接着,学习新知识。
我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小组自学,每个学生都很认真,读书、圈划、批注,参与率很高。
老师落到小组了解自学情况,并指导个别后进生。
小组自学了一定的时间后,就展开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很积极讨论。
跟着,分小组到讲台上轮流汇报,小组汇报时按小组分工,可以从词语、句子说体会,也可以从文段、朗读方面谈感想,既分工又协作进行汇报,汇报完后还可以让其他小组和老师质疑。
这一环节每一个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所得,学得精彩,而老师在整个过程起着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真正做到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后,是总结延伸环节,设置了两个问题:1、骆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一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学习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看着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自信地表达,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1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导入语: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
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
在台湾,有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
她五岁的时候,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在那里渡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后来,她回到了台湾,她把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课件出示:林海音照片以及简介)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城南旧事》。
(课件出示:《城南旧事》的封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本书的序言,好吗?开始上课——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边念边写),齐读课题。
生:童年·冬阳·骆驼队!师:用两个间隔号将三个互不相干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课题你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那文章到底给我们讲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开始!(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下去巡视)师:好的,文章讲述了什么?(边说边做规范举手动作)生:文章讲述了小英子的童年趣事,表达了小英子对童年的怀念。
师:你读懂课文了。
昨天读了几遍啊?生:昨天读了五遍。
师:噢,你是一个会预习、会学习的孩子。
来,谁再来说说?来,请你!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和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师:你理解得很好!那,都写了哪些童年小事呢?来,请你说!生:讲了她学骆驼咀嚼的样子。
师:是啊,冬阳下,小英子学骆驼咀嚼呢。
(板书:学咀嚼)还写了什么?你说!生:还写了小英子和爸爸一起议论骆驼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师:嗯,父女俩在谈论为什么要系驼铃。
(板书:谈驼铃)来,接着说,请你!生:还讲述了,春天来了,骆驼身上的皮毛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师:嗯,英子想干嘛?生:英子想替它们剪一剪。
师:哦,英子想给它们剪一剪毛。
太有意思了!(板书:想剪毛)还写了什么事?你来讲!生:还写了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师:嗯,英子多关心骆驼的去处呀,它到哪儿了呢?(板书:问去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短短的几分钟就知道文章讲了哪些童年小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22冬阳童年骆驼队一、直击课题,导入新课师:还记得我们本册书的第一课吗?作者是谁?谁知道XXX跟大家说说?生1:《窃读记》,作者是XXX。
生2:XXX,原名XXX,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生3:《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XXX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XXX温暖和乐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XXX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师:同砚们课前汇集到的材料十分全面,今天我们就研究《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看看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之处?生:我发现三个词语中间有一个黑点的标点符号。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这个黑点,叫做间隔号,它将课文的三个部分间隔开来,一目了然,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师:你能用这三个词语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在暖暖的冬阳里,一群带着XXX的骆驼队缓缓走过来,给XXX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美妙。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师:多美的画面呀,《冬阳童年骆驼队》这幅美丽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一个怎样的童年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XXX的童年。
师:在这段话中,有两个字比较难写,谁来提醒一下大家?(课件出示课文段落)生1:我想提醒大家“嚼”这个字,右边部分的下面不是“既然”的“既”。
生2:我想提醒人人“卸”这个字,左边竖是一笔下来,不能断开。
生3:“嚼”这个字我查了字典,有两个读音“jiao”和“jue”。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冬阳·童年·骆驼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一、课前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师:同学们,课前你做好了哪些方面的准备?生:查看了林海音的有关资料。
……生:查看了老北京的有关资料。
老北京和现在的北京不一样……生:读熟了课文。
师:读得正确流利地请举手。
生:认会了生字。
生:我听了《城南旧事》的主题曲。
曲调很抒情。
师:大家为上这节课作了许多准备。
有句话说: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不充分的学习。
我们平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换句话说,不上无准备之课。
下面开始上课。
二、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齐说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师:当你看到这课题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生:我不懂冬阳是什么?生:冬阳是指冬天的太阳之下。
生:从童年我看出是写小时候的事。
师:题目中三个词之间,有两个点,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没有关联的三个词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题目上呢?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生:通过看骆驼咀嚼这件事上,体会出了童年的乐趣。
生:我体会到林海音十分怀念她的童年。
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生:从29页15自然段“可是我是多么怀念我的童年……”师:对了,前面还有一个词。
生齐:一去不还了。
生:我还知道课文写了和爸爸谈论驼铃。
生:我还知道林海音问妈妈骆驼的去处。
师:也就是问行踪。
生:通过看骆驼咀嚼,懂得了做事要沉得住气。
师: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以后她沉得住气了吗?生:慢慢的想,默默的写。
写成了一本书《城南旧事》。
师: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
作品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我读出了她的童年很好问。
师:妈妈怎么评价她?生:总是问、总是问。
师:照这样读下去,根本不用老师讲了。
生:林海音小时候观察很仔细。
生:林海音小时候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师:是的,还和她的爸爸争论呢。
生:她还喜欢剪驼毛。
师:对,当她发现骆驼肚子底下的毛不整齐了,她就想给它剪一剪,让它漂亮一些。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课堂实录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请坐!师: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难忘的。
身处童年的你们每天都在编织着漂亮的故事,或许这些故事不足挂齿,却饱含着你们的欢乐,你们的理想和追求。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请同学们边看老师书写这个课题,边思索:这个课题让你有什么疑问?〔师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呢?好,你来。
生:我想问是为什么把冬阳、童年和骆驼队放在一起,并称为题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师:噢,你是个特别擅长观测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发觉这个题目和我们见到的课题一样吗?它的中间有了什么?生:它中间有一些点,它和我平常学的课文题目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常的课文标题就是几个文字,没有任何标点符号。
师:老师告知大家,中间的这些点叫间隔号,正是运用这种形式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同学们,看着这个课题,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指名〕你来。
生:我能联想到冬天的暖阳照在地上有一个小孩子他站在家门口,看见来往的一支骆驼队,他便开展了无尽的遐想。
师:是啊,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你真是一个富有想象的孩子。
同学们让我们在学习课文中来感受这份美好吧!那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课文后面的一个资料袋,我们大家快速地阅览一下它,看一看你能捕获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开始!指名沟通。
生:我知道了《城南旧事》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部电影。
师:嗯,还是一部电影,特别好!还有谁了解到什么了?生:我知道《城南旧事》还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师:嗯,是一部小说。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课堂实录|教学实录生:我还知道了的名字。
师:同学们,咱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其实还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好,同学们我们就来进入文本吧!一起来看学习要求:〔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读准字音,通读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生自学,师巡察。
师:自学好的同学可以坐直身子来提示老师。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实录一、导读,回顾画面师:你一口气说出四个场景,看得出上节课你学得非常认真。
我们试着用短语来概括这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可以概括为,学咀嚼(板书)生:第二个可以用“谈驼铃”概括。
生:第三个可以概括为“想剪驼毛”。
师:最后一个呢?、生:问去处。
生:她有一个幼稚的童年。
生:她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生:她有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
生:她有一个天真、美好的童年。
二、批注,感悟画面(学生自主选择语段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师:会读书的同学有两双眼睛,一双眼睛看文字,另一双眼睛发现文字背后的内涵。
师:说一说你给哪个场景作批注?针对哪些词语或句子作的批注?生:文中说“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她把骆驼的样子写得多具体。
师:你发现的这三个形容词写出了骆驼的样子,谁还有不同的发现?生:后面还写了“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这句话写以骆驼的动作。
师:这几个动词让骆驼更加活灵活现了。
透过这样的描写,在你的眼前出现一个怎能样的孩子?生:一个天真、有趣的孩子。
生:一个幼稚、好奇的孩子。
生:一个有点傻的孩子,但是她傻得可爱。
师:好,就请你用心读一读,读出你心中那个天真的`、好奇的小傻孩儿。
师:谁愿意读?(指一名学生)师:别坐下,你认变自己读得怎么样?生:还行。
师:还行就是中不溜。
你还挺谦虚。
你是第一个站起来读课文的同学,能读得这般正确、流畅,非常了不起。
老师奖励你推荐一位同学读,你认为谁能超过你,你就推荐谁。
生:(向四周望)我推荐曹语轩。
师:相信你一定不会让同学失望。
生:“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
师:谁来评价一下,曹语轩同学读得怎么样?生:读得很好!得有感情。
师:哪儿读得好?生:“磨来磨去”读得好。
师:读得怎么好?生:她读得很慢,读出骆驼咀嚼的样子。
师:这样评价才叫言之有理。
的确,曹语轩同学读得很形象,经她这样一读,好象骆驼就在我们眼前。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时间:2014年3月11日地点:湟中县土门关小学执教者:乔世宏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走进了多彩的童年,看到了古代孩子卧月而眠、船头使风、溪头剥莲蓬的自在快乐。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台湾着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去体味她那多彩的童年。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了冬阳底下行走的骆驼。
生:我看了作者站在暖暖的冬阳底下看骆驼缓缓走过。
师:有意境了。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
作者童年最深的记忆莫过于这样一幅图景了。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师课件出示阅读资料,学生快速阅读了解作者与课文背景。
师: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
生默读课文,勾画、思考、批注。
二人小组交流后四人小组交流。
生四人小组展示。
生:课文中作者回忆的童年生活片段有三个:第一自然段是一个片段,第二自然段至第十四自然段是第二个片段,最后两个自然段为第三个片段。
师:你们是这样分的,作者回忆了三个片段,那请你们说说这三个片段是什么?生:第一个片段为骆驼队来了。
师:骆驼队来了,来了就来了,跟作者没发生联系,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片段。
生:第二个片段为看骆驼咀嚼、给骆驼剪毛等。
师:这么多呀?不对吧。
另一四人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生:课文中作者回忆的童年生活片段有四个。
生:第四自然段是看骆驼咀嚼。
生:第五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是第二个片段,是她和爸爸讨论骆驼脖子上的铃铛。
生:第十自然段是第三个片段,是给骆驼剪毛。
生:第十一自然段至第十四自然段是第四个片段,是她在问骆驼的去向。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在这节课中,我们将研究《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这篇序言中,用间隔号将文本分成三个部分,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文章。
在“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个标题中,间隔号的存在使得这个画面更加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带着XXX的骆驼队在暖暖的冬阳里缓缓走过来,给XXX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美好。
在课文中,有一些难写的字,如“嚼”和“卸”,需要同学们注意。
通过读一遍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课文围绕骆驼写了研究骆驼咀嚼和和爸爸谈论驼铃的用处这两个主题。
生2提到了他想给骆驼剪毛的想法,以及夏天时骆驼们的去向。
教师将这些想法整理出来,提醒学生研究如何咀嚼、听铃声、剪毛和关注骆驼的生活性。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他们要选出最感兴趣的片段,反复阅读,抓住关键词句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看看谁的感受最与众不同,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生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分享他们抓住的关键词句。
教师鼓励学生更好地朗读这些句子,以便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感受。
教师还提醒学生注意到文本中的一些细节,例如作者使用了“那样”三次,以强调骆驼的奇怪行为。
教师还提醒学生注意到“傻”这个词在文中的用法,表达出骆驼呆萌的特点。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模仿文中描写骆驼的句子,来描述其他小动物,例如兔子、猫、狗、仓鼠和蚕。
我看着兔子吃东西,它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眼神呆呆的,嘴唇蠕动着,耳朵晃来晃去,好像除了吃什么都不重要了。
接下来是一段关于骆驼的生活片段,一个父女在讨论骆驼为什么带铃铛的问题。
父亲认为铃铛可以驱赶野兽,女儿则认为赶骆驼的人怕旅途寂寞。
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让我们一起朗读表达出来,感受不同的情感。
孩子们也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比如铃铛可以起到震慑野兽的作用,也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提醒别人骆驼队来了,人们可以出来做生意了。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歌曲《送别》,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生:我知道,它的名字叫《送别》。
师:对,这就是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系列小说《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送别》。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林海音的另一篇作品《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脑中出现的是在冬天暖暖的阳光下,一队骆驼缓缓的走过……生:一只只高大的骆驼走在冬天里的阳光下,洒下一路铃声……生:……二、自读自悟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的童年生活。
生:我知道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师:哪些事情呢?生:看骆驼咀嚼。
看骆驼脱皮毛。
关于铃铛的遐想。
怀念骆驼队。
三、品读感悟师:在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品读感悟,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师:在刚才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
现在就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喜欢课文中描写作者看骆驼咀嚼的这个片段,小英子在学骆驼咀嚼时的样子很可笑,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很像我们。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它描写骆驼的样子很细致,使我懂得了写文章要善于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
生:我喜欢的是关于铃铛的联想的这段,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同时也写出了孩子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特点。
师:是呀,大人的总是比较客观,在他们眼里,驼铃响是为了驱赶狼,而小英子却不同,她觉得是拉骆驼的人是因为旅途太寂寞,在漫漫黄沙里摇响铃铛可以增添情趣。
《冬阳童年路驼队》课堂实录
师:北京以前称北平,在台湾队有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她五岁时,曾随父母从台湾来到北京,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就是在刚才所看到的胡同、四合院里度过的。
回到台湾后,写成了《城南旧事》,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后记-----《冬阳。
童年。
骆驼》(师读课题)你读读课题,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骆驼。
生:看到了一群孩子。
生:孩子们在和骆驼玩耍。
生:在冬季,骆驼和小孩在玩耍。
生:骆驼在雪中艰难地行进。
生:小时候的林海音在学骆驼的样。
师:今天就要走进林海音的童年。
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童年往事?(生读课文)师:你觉得课文写了哪些童年往事?生:学习骆驼咀嚼的样子师:“咀嚼”是生字,很难写,我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其余学生在本子上写。
师:你们写完了吗?你们看黑板上这两个字写对了吗?可是个头小了点,像她一样小巧玲珑。
还写了什么?生:骆驼的脖子上为什么要系铃铛?师:问驼铃可以吗?(板书)还写了什么事?生:骆驼掉毛皮。
生:写了城南旧事。
师:这不是童年时发生的事。
还有吗?生:还写了我长大了不会再学骆驼咀嚼的傻事。
师:这是一句话,不是一件具体的事情。
生:想念骆驼。
(师板书:想骆驼)师:请你再好好地读读这些事情,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反复读一读,品味一下。
生:(自由读)师: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什么让我看呆了?生:牙齿生:鼻孔(指名读)师:三个“那样”你读出什么?生:读出惊奇。
生:强调的是最最后面的那个“那样”。
生:没有见过那么丑的样子。
(试读)师:他读得特别投入,我就请你读。
(指名读)师:别把手缩回去,就请你读。
(指名读)师:他的眉毛都皱起来了。
你们知道小音子那时候几岁?生:五岁。
师:五岁有多高!(比划高度)五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
〈城南旧事〉中就有这么一段。
自己读一读。
(生读补充材料)师:你想说什么?生:对什么都感兴趣。
生:我们都感兴趣,何况她呢!生:好奇。
生:五岁是散发活泼的时候,所以对骆驼特别感兴趣。
冬阳 课堂实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一、轻轻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师:在你们的记忆当中,小时候做过哪些有意思的事?生:我小时候做过一件很傻的事,把酱油当中药喝。
师:味道怎样?生:味道不是很好!师:感觉咸咸的,是吗?哈,把酱油当中药喝,有意思!生:我小时候把玩具当作种子一样种到土里去,希望它能长出玩具来。
师:你把玩具埋到土里,同时也埋下了幻想的种子。
生:我小时候把洗衣粉当奶粉喝。
师:她把酱油当中药喝可能问题不大,但你把洗衣粉当成奶粉问题就大了!生:我刚吃进去就觉得味道不对,连忙吐出来啦!师:还好,你的反应还挺快的。
生:我小时候天气热就躲进冰箱里!师:噢,要是冰箱门打不开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呀!生:后来我感到冷,就很快出来啦!师: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小时候有意思的事。
一个人,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甚至一座房子,都能够唤起我们童年的记忆,这些记忆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和珍藏。
可是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他们关于童年的记忆也不一样。
有一个台湾的女作家叫林海音,她的童年是在老北京城南度过的。
后来又去了台湾,她把在自己在城南的生活写进了一本书里,这本书叫作《城南旧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生齐读课题。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看到了一个冬天的早晨,有很好很好的太阳,一群骆驼队走过来了,然后有很多小孩子围上去玩,玩得十分高兴!师:这位同学看到的画面里边,萦绕着冬天暖暖的太阳,看见了骆驼队,还看见了一群小孩子,这个画面是活的,很美。
生:我看到了那时刚刚下过雪,人们把雪扫干净了。
来了一支骆驼队,一群小孩子围着骆驼,在那边转啊,转啊,一边笑一边玩!师:下过雪的天气,雪已经扫起来了。
如果把这幅画面选一个主色调的话,那就是——白色,很美。
生:冬天的一个早晨,天气很好,景色很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冬阳童年骆驼队一、直击课题,导入新课师:还记得我们本册书的第一课吗?作者是谁?谁知道林海音跟大家说说?生1:《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
生2: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
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生3:《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于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
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八十年代还被搬上银幕,还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多项大奖,感动了一代人。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非常全面,今天我们就学习《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读读课题,看看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之处?生:我发现三个词语中间有一个黑点的标点符号。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这个黑点,叫做间隔号,它将课文的三个部分间隔开来,一目了然,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师:你能用这三个词语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在暖暖的冬阳里,一群带着驼铃的骆驼队缓缓走过来,给小英子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美好。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师:多美的画面呀,《冬阳童年骆驼队》这幅美丽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一个怎样的童年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英子的童年。
师:在这段话中,有两个字比较难写,谁来提醒一下大家?(课件出示课文段落)生1:我想提醒大家“嚼”这个字,右边部分的下面不是“既然”的“既”。
生2:我想提醒大家“卸”这个字,左边竖是一笔下来,不能断开。
生3:“嚼”这个字我查了字典,有两个读音“jiao”和“jue”。
师:“嚼”这个字在课文中就出现了两次,请同学们来看这两段话,自己读一读,看看“嚼”应该念什么。
(生自由读)师: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师:解决了字词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骆驼写了哪几件事?生1:学骆驼咀嚼、和爸爸谈论驼铃的用处。
生2:还有想给骆驼剪一剪毛和夏天时候问妈妈骆驼们都去哪了。
(生读,点名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问骆驼)三、细读文本,小组合作师:课文就写了这4件事,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你们都有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儿,接下来咱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确定一件最感兴趣的事,请看大屏幕。
请一位同学读读要求。
(一生读要求)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内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片段,反复读,仔细品味,抓住关键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2、每位同学都要参与,看看谁的感受最与众不同,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3、不明白的地方注意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四、汇报交流,品读提升师:你们小组抓住了哪些关键词句进行体会的,跟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事是学骆驼咀嚼。
我来给大家读一下。
(其他同学补充感受)师:孩子们,看骆驼我竟然看呆了,什么让我看呆了。
生:骆驼奇怪的吃相。
师:哦,这奇怪的吃相让我看呆了,我觉得你可以读得更好一点,让大家都看呆了,谁来试试看。
(一生读)师:还有什么让我看呆了?骆驼的模样让我看呆了。
谁还来读一读?(一生读)你从三个那样中读出了什么?自己读读看。
生:我从三个“那样”感觉出骆驼的吃相真的是太奇怪了,所以作者忍不住用了三个“那样“。
师: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这种动物太奇怪了,他简直看呆了。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己试试看,待会再请同学读。
你们知道那个时候小英子几岁吗?生:五岁。
师:那个时候英子才五岁啊,五岁的孩子正是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时候,这长相奇怪的骆驼呢,也许这位来自台湾的小姑娘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也只有5岁的孩子才会对什么都感兴趣。
师:小英子一下子看“呆”了。
课文中还有一个字跟呆的意思差不多你能找出来吗?生:“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这句话中用了一个”傻“。
师: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呆傻是什么意思?文中是什么意思?生:文中并不是贬义,而是说的那种可爱的表现。
师:呆得可爱,傻得纯真。
我们再回过头来,听老师读。
(师范读)师:同学们对骆驼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对于这些小动物来说,就非常熟悉了。
你能模仿文中描写骆驼的句子来写一写这些小动物吗?(课件出示:兔子、猫、狗、仓鼠、蚕的图片,学生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生1:我站在兔子的面前,看它吃饭的样子:那样呆呆的眼神,那样蠕动的嘴唇,那样萌萌的样子。
它咀嚼的时候,三瓣嘴动来动去,耳朵也跟着一晃一晃的,感觉没有什么比它吃着东西更重要的事情了。
生2:(略)……师:关于骆驼的事情还有哪些,我们再来看下一个生活片段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走进谈驼铃。
师:这父女俩在谈论什么话题呀?生:骆驼为什么带铃铛?师:课文中告诉我们父亲的观点是什么?女儿的观点是什么?生1:父亲的观点是驼铃可以驱赶野兽。
生2:女儿的观点是赶骆驼的人怕旅途寂寞。
师:对同一个问题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更喜欢谁的?可以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喜欢小英子的观点。
因为她的想法很单纯,很可爱。
生2:我喜欢父亲的观点。
因为驼铃的作用就是驱赶野兽,保护驼群,爸爸知道的很多。
师:爸爸的想法很有道理,小英子的想法似乎也很有道理,就让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想法,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同桌合作读,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分角色读)师:是呀,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美好,你们也是孩子,那在你的你觉得铃铛有啥用?生1:铃声起到震慑野兽的作用,那样他们就不敢靠近了。
生2:也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挂在脖子上很好看。
生3:铃声还可以提醒别人骆驼队来了,人们可以出来做生意了。
师:同学们也和小英子一样,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同学们要继续保持这种纯真哟。
师:小英子跟爸爸谈论的事情只有这一件吗?生:不是。
师:孩子的心里总有无数奇奇怪怪的想法,就这样,清脆的驼铃声载着小英子无数美好的想象回荡在北京城南的大街小巷,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样的体会?生:小英子满脑子都有很多奇怪的想法。
师:老师有一个发现,看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小英子把骆驼的毛比作了袍子,写拉骆驼的人和骆驼一样。
师:为什么写人跟骆驼一样,而不写骆驼跟人一样呢。
怎么拿人跟动物去比?生:因为小英子喜欢骆驼,觉得他们就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动物。
师:是呀,在五岁小英子的眼里,骆驼是自己的朋友。
这就是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在他的眼里人和动物是平等的。
也只有身处童年的孩子才有这样的想法。
师:骆驼背上的麻袋空了,在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骆驼走远了,可是小英子对骆驼的牵挂始终没有停止,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还不见骆驼的影子,我们的小英子在一遍又一遍的问妈妈:(屏幕出示“问骆驼“片段,师生共读)师: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听出了小英子的什么?生:妈妈因为小英子总是问,所以有些不耐烦。
而小英子则是爱问问题,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师:小英子总是问总是问,她还可能问什么问题呀?生1:骆驼为什么冬天来,夏天又走了?生2:骆驼为什么长得那么奇怪?生3:它背上的两个驼峰有什么作用?……师:这些问题做妈的又怎么能回答上来呀!这就是孩子,孩子的脑海当中总有那么多问不完的问题。
师:在一个又一个的小问号的陪伴下,(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复返了。
)师:你读出了什么?生:一种忧伤,童年一去不复返的伤心之情。
师:你们知道林海音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大吗,猜猜?生1:30生2:50师:42岁。
所以当他回忆起童年这些往事,“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何止是这些,“冬阳底下跟爸爸谈论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所有的事我都不会再做了。
虽然我不会再做这些傻事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师:她还会想念哪些景色和人物呢?生1:想帮骆驼剪毛。
生2:问妈妈骆驼去哪了。
生3:一起玩的小伙伴、赶骆驼的人。
……师:这是怎样的想念你知道吗? 听听林海音自己说的吧?(师读)师:是啊,这座古城留下了我童年所有的美好,我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已经都让我铭记于心。
于是我对自己说,把他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这里边一个个的小故事传递着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五、推荐阅读,积累运用师:我的童年结束了,就这样,我默默地想,慢慢的写,我的眼前仿佛又看到那幅美丽的画面: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我们也将告别最美好的童年时代,可是童年有那么多值得留恋的事,老师想对你们说,把它们写下来吧,你们也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童年成为我们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六、作业研究,知识迁移师: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的趣事,为自己的童年写一个生活小片段吧。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