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技术标(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投标文件
(封面)
工程名称:
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格式投标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日期:年月日
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施工测量
一、坐标点的引入
建筑物的定位图,由测量部门将轴线桩引入现场。在建筑物开挖线外约1米远位置测设各轴线方向控制点,建立主控轴线布网,埋设外控基准点(端部带刻痕钢柱),埋深0.5米,并浇筑混凝土稳固,作为施工轴线的投测点。
二、工程轴线的定位
采用内控和外控相结合方式,以内控为主、外控为校核手段,力争施工放线零误差目标。
针对结构实际情况,平面采用内控法,根据工程流水划分,从一层底板设置内控基准点,向上投测,实施轴线定位控制。
1.内控基准点制作:采用100mm×100mm×5mm钢板制作,钢针刻画十字丝,钢板通过锚爪与结构钢筋焊牢,在各层楼板的内控基准点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150mm×150mm的孔洞,用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2.内控点的布设:根据本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在两个施工流水段上各布设四个基准点。
3.轴线投测方法:将铅锤仪架设在底板的内控基准点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将最小光斑的激光束投测到接收靶的“十”字交叉点处,将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依次投测出主轴线。
三、高程投测
由建设单位给定的标高基准点在拟建建筑物20米外且能投视到拟建工程的稳定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建立高程控制网,向拟建工程进行引测。出±0.000后将其引入到主体外围墙面之上,对工程标高实施控制。具体方法为:
将甲方提供的高程点引三个水准点至现场周围原有建筑物上,编号BMl、BM2、BM3,每间隔一定时间连测一次,以做相互校验。检测后的数据做出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现场高程根据一个基准点BM1进行投测,另外两点校核。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设三个高程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3mm内为合格),标注“▽”,红油漆标记建筑标高。
选择首层一个“▽”为标高基准点,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作好标记,然后使用S3水准仪往返检测由另两个基准点传递到施工的标高基准点是否合格(误差在±3mm内为合格),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每层的墙、柱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的建筑50cm线。
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标高控制要求。
四、工程放线
根据投测的控制轴线,按照图纸设计进行轴线测放,使用经鉴定合格的钢卷尺进行测量并用墨斗弹放出轴线、墙、梁、柱边线及20cm
控制检查线,对测放线的轴线,采用红油漆做出标记。五、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为了准确反映该工程的实际沉降量及测量工作的整体性,在施工初埋设三个沉降观测基准点。基准点设置在工程影响范围外地质条件良好便于引测的地方。2.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观测点布置按照图纸设计,在建筑物外围标注轴线交点的柱或墙上设置沉降观测点,为高质量完成工程沉降观测工作,作到连续观测并达到规范要求的测量精度,观测标志在施工期间不被破坏是沉降观测的关键,故在其埋设位置的墙或柱上标注顶标高位置线,主体施工时,每次沉降观测均用其检测沉降观测点是否移位,同时,项目部设置专人对其进行保护。观测点埋置与主体施工同步,结构施工时即预埋钢板,避免在混凝土墙柱上开凿留洞。 3.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工,观测仪器采用DJ2精密水准仪,配合水准尺。施工期间,基础完成设观测点、完成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第三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观测成果及时准确提供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发现沉降异常,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积极采取措施。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第二节基础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
现场有弃土场,挖出土方无需外运,开挖前对原始场地标高进行测量形成原始场地方格网高程记录。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处理完毕。
建筑物的位置及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挖的白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方准施工。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措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人工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开挖完施工垫层前,请建设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到现场对地基进行复查,共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8、土方施工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对定位标准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时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障碍物等,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
理,方可继续施工。
二、回填土施工
1.材料要求
土可采用优质黄土及有机质含量不大的粘性土,表面耕植土不能采用,粒径不宜大于15mm。2.施工要点
①施工前应将回填处的杂物、积水、淤泥清除干净,待干燥后再铺土。
②回填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其含水量,含水率控制在18.5%左右,以用手紧握土料成团,两指轻捏能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可以晾干或洒水润湿。用卡车或四轮拖拉机运至工地。铺土应分层进行,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mm。
③每层的夯实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实验确定。经实验达到压实系数后方可铺下一层。击实系数应≥0.95。
④分段施工,上下相邻两层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cm,接缝处的土层应充分夯实。3.地下室外灰土回填中的石灰采用熟化袋装石灰,粉粒应均匀、细滑、干燥,粉头不超过3‰。回填时控制土的含水率以19%~19.5%为宜,注意安排人员将大块土打碎,捡出杂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无大块土及灰块后,运送至坑内进行铺填,铺填厚度为每层250mm,击实系数≥0.95,注意:回填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虚铺好的灰土不能过夜,应及时夯实,夯实后的灰土应覆盖保护,不能直接受日光曝晒或泡水,并按规范要求对回填过的灰土进行环刀取样测试,控制最佳含水率,以保障回填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