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劳弗高地战役的历史背景介绍
回顾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典型战 役
回顾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典型战役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战争频繁爆发的时代。
在这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战役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的命运。
以下为您回顾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典型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场战役从 1916 年 2 月 21 日延续到 12 月 19 日,德法两国投入了大量兵力。
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是通往巴黎的重要枢纽。
德军企图一举攻克凡尔登,进而占领巴黎。
战役中,双方使用了大量的火炮、机枪和毒气,战场变成了一片焦土。
士兵们在泥泞、血腥和残酷的环境中战斗,伤亡惨重。
最终,法军守住了凡尔登,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一战的转折点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莫斯科保卫战,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1941 年 9 月 30 日,德军集中了大量兵力向莫斯科发起进攻。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起抵抗。
严寒的天气成为了苏联的有力武器,德军的装备和补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经过艰苦的战斗,苏联红军成功击退了德军,保卫了莫斯科,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之一。
1942 年 7 月 17 日至 1943 年 2 月 2 日,纳粹德国为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
这场战役极其惨烈,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为了战场。
苏军顽强抵抗,最终实现了对德军的包围和歼灭。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极大地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士气。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上的关键战役。
1942 年 6 月 4 日至 7 日,美军以少胜多,击败了日本海军。
在此之前,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占据优势,但中途岛战役改变了这一局面。
美军成功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提前做好了准备,一举摧毁了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
此役之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处于劣势。
诺曼底登陆,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1944 年6 月 6 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世界十大战役
世界十大战役⑴大战中的大战”----- 凡尔登一索姆河战役堑壕前的大厮杀。
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
“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 ------ 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
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
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
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
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
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
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
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
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 5〜12公里。
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
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此战德国大伤元气。
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⑵激战英伦----- 不列颠空战飞机问世后最大规模空战。
“千里眼”帮忙。
德国损失飞机1700余架。
为对抗希特勒发动的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德之间爆发了空军诞生以来最大的空战。
德空军此战严重受挫。
丘吉尔评价说:“战争史上,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多的人(英国民众)从如此少的人(皇家飞行员)那里获得如此多的好处。
”此役德空军出动了约1300架轰炸机、900架单引擎攻击机和120架双引擎歼击机。
英国空军参战飞机最多时约650架,但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借助雷达帮助,使德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
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激烈的4个月,英国共损失作战飞机915架。
纳粹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第一次严重受挫。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名称:波兰战役地点:波兰参战方:德国、斯洛伐克和苏联对阵波兰结果:德国胜利、二战爆发参战方兵力:德国151万人、波兰100万人伤亡情况:德军伤亡4万多人、波军伤亡20万人主要指挥官:布劳希奇、伦德施泰特1939年9月1日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
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
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前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
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
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名称:法兰西会战时间:1940年5-6月参战方:德军、法国、英国伤亡情况:德军亡2.7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兰西会战是二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起进攻,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并在鹿特丹、海牙实施空降。
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于15日投降;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
6月5日,德B集团军群突破法军沿索姆河和埃纳河仓促构筑的“魏刚防线”,直逼巴黎。
10日,法政府迁至图尔。
同日,意大利对法、英宣战。
14日,德军占领巴黎。
16日,H.P.贝当接任法国总理。
17日,德军从侧后推进至瑞士边界,法第2、第3集团军群被围。
同日,法政府请求停战,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而法国失去了约2/3的国土,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
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
初中历史美国历史知识英国历史知识中国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日本历史知识法国历史知识非洲历史历史文物德国历史知识印度历史知识后宫故事墓葬文化文明古国历史>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西方近现代战争>《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正文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英法百年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英法百年战争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英法百年战争的分析中文名称:英法百年战争参战部队:法国、苏格兰;英格兰、勃艮第战争结果:法国胜利时间:1337年-1453年地点:法国和低地国家人物:圣女贞德亨利六世英法百年战争的详情第一阶段(1337─1360)1337年11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军进攻法国,战争开始。
1340年,英军在斯吕斯海战中打败法军,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
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英军又取得了陆上的优势。
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来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
1347年攻占法国的加来,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
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1356年9 月,普瓦提埃之战,法军大败,法王约翰二世(1350~1364在位)及众臣被俘,英借此向法国索取巨额赎金。
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法国内部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1357—1358年)和扎克雷起义(1358年)。
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
1360年,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第二阶段(1369-1380)1364年,法国王子查理继位,称查理五世(1364 ~ 1380在位 ),为了夺回失地,改编军队,整顿税制,紧张备战。
二战中英军突袭德军“老窝”,完成不可能任务,幸存者仅4人
二战中英军突袭德军“老窝”,完成不可能任务,幸存者仅4人原标题:二战中英军突袭德军“老窝”,完成不可能任务,幸存者仅4人突袭圣纳泽尔堪称是二战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场突袭作战,它完成了一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在今天,知道这场战役的人寥寥无几,但这丝毫不能抹杀它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这场战役的胜利,使纳粹德军所有大型战舰失去了威胁大西洋的能力,盟军得以牢牢掌握制海权,直至战争结束,因而它也被后世称为二战史中最伟大的突袭战。
北方的孤独女王话说那是在1942年,英军统帅部决心策划一场奇袭,目标是摧毁德军位于圣纳泽尔的诺曼底干船坞。
此船坞是大西洋沿岸德军唯一一座用于大型水面战舰维修整备的船坞,其长350米、宽50米,是世界上最大船坞之一,可容纳85000吨的船只进入维修。
它两端有闸门,可将停放在此的战舰拉入掩体内免受空袭。
如果将之摧毁,德军的大型战舰就等于失去了“老窝”。
特别是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他们最感头疼的大型战舰,莫过于德国海军的王牌主力——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提尔皮茨号是俾斯麦级的二号舰,这一级战列舰德国一共就只建造了两艘。
它满载排水量52900吨,最高航速30节,最大航程8870海里,装有4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可以将800千克重的炮弹发射到30千米远的距离。
此外,它还装有12门150毫米火炮和16门105毫米火炮。
该舰火力强大,火控系统精确有效,装甲防护全面强化,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战列舰。
英军阵容中,没有一艘军舰能够在与其一对一的单挑中居于上风。
(图)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建成之后,大部分时间部署在挪威,以威胁同盟国通过北冰洋支援苏联的运输线。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且仅仅出击了三次,那威力巨大的380毫米主炮更是只发射过一次,显得有劲使不出,因而被称为“北方的孤独女王”(欧美国家习惯上用女性称谓来称呼舰船等大型交通工具)。
但是,没战果不等于没实力。
1942年的一次战役中(当然,这是圣纳泽尔战役之后的事),英军就是轻信了提尔皮茨号出动的假消息,结果英国第一海务大臣庞德上将连发三道紧急电报,让驶往苏联的PQ17船队中的护航战舰急速返回英国,从而导致船队中24艘商船因失去保护,被德军潜艇和飞机击沉,酿成了海运史上的一场惨剧,提尔皮茨号的巨大威慑力可见一斑。
英法百年战争名词解释
英法百年战争名词解释百年战争是指从1337年到1453年,持续了116年的一系列英法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英法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百年战争相关的关键名词解释。
1. 百年战争(The Hundred Years' War):指英法之间持续了116年的一系列战争。
这场战争的原因复杂,包括领土争端、王位继承问题和经济竞争等。
2. 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英国国王,被认为是百年战争的发起者。
他于1337年开始对法国的领土采取军事行动,宣称对法国王位有权利。
3. 克雷西战役(Battle of Crécy):1346年,英军在法国克雷西战胜了法军的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展示了英军的新型长弓的效力,对中世纪战争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4. 平金战役(Battle of Poitiers):1356年,爱德华黑太子在法国平金战胜了法国国王、被俘的约翰二世。
这场战役使得英军在战争中取得了重大优势。
5. 查理七世(Charles VII):法国国王,他领导法国反抗英军的斗争,并在战争后期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6. 烧毁巴黎(Burned Paris):在1429年,法国女将军神聖聖女貞德(Joan of Arc)领导的军队解围奥尔良后,进军巴黎。
然而,计划最终失败,巴黎被法国人自己放火烧毁。
7. 伊利亚的缪斯(The Muse of Rivalry):这是一幅描绘了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之间竞争的画作。
它展示了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勇斗争和残酷战争的场景。
8. 十字军战争(Crusades):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被一些人称为十四世纪的持续的十字军战争。
这是因为战争开始时,许多英军被称为“圣战士”。
9. 卢瓦尔河(Loire River):位于法国的卢瓦尔河是百年战争战略上重要的地理要素。
许多重要的战役都是在卢瓦尔河流域进行的。
世界史上十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故事
世界史上十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故事战争是一种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使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所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战争的故事吧。
世界史上十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1.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的6月,在拿下法国逼退英国之后,希特勒志得意满,决定发动对苏联的全面战争。
三百三十多万德国精锐对苏联发动奇袭,横扫半个东欧平原,一举歼灭了数百万懵懂的苏联红军。
这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行动名称以德国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命名。
此战伤亡人数在一百四十万到五百万之间,是著名绞肉战、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苏德战争的开端。
2.勃鲁西洛夫攻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一方俄国为了缓解法国的压力,主动在乌克兰发起的一起攻势,战役从1916年的6月4日一直延继到八月初,战役名称以俄国的指挥官司布鲁西洛夫命名。
布鲁西洛夫一改以往惯用的大集团进攻的人海战术,转而采用使用较小的作战单位攻击对方战线的薄弱点,打开缺点再挺进的突击战术。
这一战术后面反为德国大量采用,并在二战中进化为闪电战。
从而宣告了堑壕战的结束。
这一次战役以俄国的胜利而告终,敌方同盟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自此战后,从攻势转为了守势。
交战双方俄军死亡五十万,奥匈帝国损失150万(40万被俘),德国损失35万。
不过,俄国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大量的人员伤亡成为催垮沙俄帝国的最后稻草。
一年后,俄国迎来了十月革命。
3.斯大林格勒战役巴巴罗萨行动后期,德国的闪电战开始遭遇苏联的顽强抵抗,德国在莫斯科受阻后,决定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以切断苏联的补给线。
这一场战役是人类史上最为残酷的战役,“敌我距离不再是用米来丈量,而是用尸体。
就算德军已经占领了十月革命工厂的一半厂房,但另一半厂房里,苏军的生产照旧进行。
坦克一下流水线马上就开火。
”斯大林格勒被称为血肉城墙,苏联付出一百万人以上的伤亡,而苏联宣称消灭了轴心国一百五十万人。
奥哈马海滩之兽—诺曼底登陆战,一人屠杀了整整一个团
“奥哈马海滩之兽”—诺曼底登陆战,一人屠杀了整整一个团海恩·塞弗罗,一个普通的德国国防军下士,一个来自南德的农民家庭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20岁的年轻士兵,打出了人类有记载历史以来最疯狂的战绩。
“奥哈马之兽”:1944年6月6日早上6点30分,法国,诺曼底-奥马哈海滩阵地。
D-day的行动已经有海军率先打响,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巡洋舰和各类舰艇,以及轰炸机和战斗机对小胡子的大西洋防线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火力覆盖后,盟军的先头部队就直接冲向了法国的海滩。
出发前一天记者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所有出现的美军在D-day奥马哈滩头中全部阵亡,无一生还。
奥马哈海滩哈海滩全长6.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
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
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苏联战俘所组成的海防师,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
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德国国防军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
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为时已晚。
我们的主人公塞弗罗就来自这个师。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
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
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
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
当海水刚刚漫过盟军士兵膝盖的时候,塞弗罗的上司下令开火。
塞弗罗用MG42机枪不停地向大批挺进的美国士兵发射子弹,在长达9个小时中几乎没有一刻停止过,唯一的间隙就是更换备用的枪管,杀红了眼的机枪组已经忘记了枪管的寿命。
他的机关枪枪管最后变得通红烫手,不堪使用,他不得不另换机枪,当换下的火红枪管扔到一旁时,碉堡旁边的干草立即被巨热引燃。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例子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例子标题:成功保存自己并消灭敌人的典范事例正文:在战争与冲突的背景下,保存自己并成功消灭敌人的例子屡见不鲜。
以下是一个典型案例,以鲜明的例证展示了一个成功完成任务的壮举。
在二战期间,地中海战役中的厄尔布鲁士战役(Battle of El Alamein)堪称保存自己并消灭敌人的典范。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2年,以英国远征军与德意志-意大利联军之间的军事对抗为主。
英国远征军由远东战区指挥官艾伦·布鲁斯将军率领。
他面临着由埃尔温·隆美尔上将指挥的德意志-意大利联军。
英军在此前的北非战役中多次失败,但这并没有动摇布鲁斯将军的决心。
布鲁斯将军制定了一套巧妙的战略计划,旨在保护英军并消灭敌人。
他密切监视敌方的行动并促使他的部队从先前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布鲁斯将军决定在埃尔布鲁士附近进行反击,并亲自带领指挥这一行动。
他制定了一系列周密和切实可行的战术,并将其传达给他的部下。
他的坚定领导为士兵们注入了新的信心与斗志。
在战斗中,他高瞻远瞩,发挥了出色的指挥能力,确保了英军的士兵们能够保持最佳状态。
经过数周的激烈战斗,英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们在艰难的战斗中保护了自己的位置,并成功地消灭了大量的德意志-意大利联军士兵。
这场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盟军对德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厄尔布鲁士战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了成功保存自己并成功消灭敌人的战略。
这个例子再一次证明了合理的操作计划、坚实的领导能力和士兵的士气对于取得胜利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在面临任何形式的挑战时加强自己,保护自身,同时摧毁敌人的力量。
总结:通过厄尔布鲁士战役这个例子,展示了成功保存自己并消灭敌人的典范事例。
这场战役表明,在战争与冲突中,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具备坚实的领导能力以及保持高度士气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示,以便在面对类似挑战时能够取得胜利。
世界历史上10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 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 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力尽丧,名存实亡。
7、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 (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 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 础。
8、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 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4、伊苏斯之战 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 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 北)进行的一次交战。 两军在皮纳尔河附近(伊苏斯地域)相遇。大流士的军队排成长达4公里的两个横队。马其顿军队 的战斗队形由3部分组成:右翼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指挥下的重骑兵,中央是重步兵方阵,左翼 为色萨利骑兵、伯罗奔尼撒人等盟军。
3、坎尼会战 坎尼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16年,乃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主要战役。此前迦太基军队主帅汉尼 拔入侵意大利,并且屡败罗马军队。而为了截断罗马之粮食补给,进一步打击其士气,汉尼拔 于是进兵至意大利南方之罗马粮仓坎尼城。 8月2日,迦太基军与罗马军相遇,大战爆发。汉尼拔运筹帷幄,成功地以少胜多,击溃了由罗 马执政官保卢斯与瓦罗二人所统领的大军。此战虽然并没有令迦太基彻底击溃罗马,但汉尼拔 战术运用之高妙,使之时至今天,仍被誉为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
古罗马的几个经典战役
古罗马的几个经典战役布匿战争布匿战争(The Punic Wars)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
罗马人称迦太基(Carthage)人为“布匿”(Punici),故名。
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
前215年-前168年发动3次马其顿战争,征服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
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
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
并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
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
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
同盟者战争 Social War公元前90~前88年古代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城市和部落发动的反对罗马特权和争取罗马公民权的战争。
罗马征服意大利后,在被征服地区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一些战败部落和公社被置于名为同盟者实为附庸的地位,其居民无罗马公民权,却须负担罗马的军事和贡赋义务。
在长时期内,意大利人和罗马的改革派采取合法手段,为争取授予意大利人公民权而斗争。
公元前91年,主张授予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的罗马保民官M.L.德鲁苏斯被暗杀。
同盟者鉴于合法斗争无望,愤而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Spartacus'Uprising古代罗马共和末期由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被罗马军队俘虏沦为角斗士。
公元前73年,他在卡普亚角斗士训练学校密谋暴动事泄,遂偕同70多名角斗士逃往维苏威山。
逃亡奴隶纷纷来归,起义队伍迅速扩大,曾发展到12万人以上。
屡败罗马军,活动范围几乎遍及意大利南部。
公元前72年罗马执政官率军镇压。
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
拿破仑一生中最为经典的十大战役,个个都是战略教科书级“蓝色字”跟着板砖游欧洲拿破仑是迄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
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
16岁从军校毕业,仅仅是一个无名的下级军官。
然而,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
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
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
但无可否认,他是睥睨·天下的欧洲雄狮。
此处盘点其军事生涯中的十大经典战役。
奥斯特里茨战役(德语:Schlacht bei Austerlitz ,1805年12月2日),是拿破仑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
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波西米亚的奥斯特里茨村(位于今捷克境内)取得了对87000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奥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
这场战役因欧洲三个大国的皇帝(奥皇弗朗茨二世、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全部亲临战场,又称“三皇会战”。
土伦战役发生在1793年,时年6月,在法国王党分子的要求和策应之下,英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反法联军,相继侵入法国。
其中更为严重的是,8月下旬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居然引狼入室。
守军竟将土伦要塞和拥有30余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从而使英国和西斑牙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土伦。
法军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收复土伦.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
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拿破仑随即成为法国的军界新星。
第一次反法联盟因此解体,雅各宾派政权随之稳定。
马伦哥战役,此战已作为采取纵深迂回机动以切断敌人与其后方的联系并迫使其转换正面作战的范例载入军事学术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32张PPT).doc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共32张PPT)波波兰兰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1939 年9 月1 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一、德国入侵波兰概念: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实行闪电战的德国坦克古古德德里里安安闪闪电电战战创创始始人人闪电战1 1 、军事落后: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2 2 、英法:静坐战争3 3 、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波兰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为什么很快失败了?阿登山区敦刻尔克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巴黎维希邪恶延伸二:进攻法国马奇诺防线示意图德军占领马奇诺防线进攻法国法国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但在遭受进攻后6 6 周内即遭败亡,原因何在?军事理论落后, 迷信一战经验长期绥靖, 影响民心.士气趁火打劫, 对法宣战法国: 德国: 蓄谋已久, 准备充分意大利: 法国所拥有的坦克要比德国在开战时已经建造的全部数量还要多,但法军指挥部透过 1918 年的眼光看坦克,把坦克当作步兵的仆人,或是用作搜索部队以补步兵不足始终把坦克当作小撮小撮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苏联: 中立自保让法无后顾之忧忧1940 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欧国家,轰炸英国。
在此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1 1 、战争的全面爆发:法国沦陷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1940 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邱吉尔战争的全面爆发:不列颠之战在世人眼里,英国人是比较严肃古板的。
历史趣谈:具有闪电战雏形的进攻 一战的勃鲁西洛夫攻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具有闪电战雏形的进攻一战的勃鲁西洛夫攻势导语:二战中,纳粹德国著名的闪电战名扬天下。
通过闪电战,人们知道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知道了“豹”式、“虎”式坦克,知道了闪击波二战中,纳粹德国著名的闪电战名扬天下。
通过闪电战,人们知道了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知道了“豹”式、“虎”式坦克,知道了闪击波兰、巴巴罗萨……闪电战甚至成为德国陆军的名片。
风起于青萍之末,其实早在一战进行中的1916年,面对奥匈帝国数十万大军,一位俄国将军,在堑壕战的大背景下,创造了类似闪电战的战法。
这场在闪电战的光环下长期被人忽视,却被称为历史上最大伤亡的作战,就是勃鲁西洛夫攻势。
东线僵局一战进行到1916年,陷入战争泥潭的参战各国在堑壕间疲于奔命。
为了打破西线僵局,德国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上将猛攻法国凡尔登要塞,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开始绞肉。
血流不止的英法联军,迫切请求东线俄军发动攻势牵制德军,以减轻凡尔登的军事压力。
一旦凡尔登不保,整个西线就有溃败的危险。
与此同时,同盟国对意大利战前突然转向协约国感到愤怒,德军发动攻势猛攻特兰提诺的意军,迫使其退到伦巴第平原。
而奥匈帝国也对意大利阵地发动猛攻。
面临突如其来的攻势,意大利国王发电报恳求沙皇派军队挽救危局,发动对奥攻势来减轻压力。
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对奥匈军队发动东部战役。
不过,沙皇虽然有心,俄军却有些力不从心。
俄国曾通过在维尔努地区的纳罗兹湖发动一场攻势,作为对西方盟友的回应,但此战德俄的实际伤亡却是1:5,这种消耗使俄国的进攻显得过于乏力。
于是,当沙皇的旨意下达后,生活常识分享。
【施劳弗高地战役】施劳弗高地战役的战前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争夺高地
【施劳弗高地战役】施劳弗高地战役的战前背景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争夺高地在1945年4月9日,加里宁格勒落入苏军手中,这令由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能移向奥德河东岸。
在4月的前二个礼拜,苏军做了一次二战以来最快的调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接替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奥德河下游斯科特到波罗的海的防务,这使得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得以专心负责南半部的攻势。
在另一端,苏联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伊万·科涅夫指挥下,将部队自上西里西亚西北方移至尼斯河。
这3个苏军集团共集结了250万人、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41,600门大炮或迫击炮、3,255台喀秋莎火箭炮、以及95,383部车辆。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拥有9个正规军团和2个坦克军团包括77个步兵师、2个骑兵、5个坦克和2个机械化军,8个炮兵及1个亲卫迫击炮师,以及1个混合炮兵和火箭发射器旅。
该方面军有3,059辆坦克及自行火炮,及18,934门火炮及迫击炮。
11个军团中的8个被部署在奥德河沿岸。
在北方,第61军团和波兰第1军团控制了从施韦特至与菲诺运河会合处沿河岸。
在奥得河畔科斯琴的苏军桥头堡,第47军团、第3突击军团、第5突击军团和第8亲卫军团被集中参加进攻。
第69军团和第33军团掩护向南至固本的河岸沿线。
第2亲卫坦克军团、第3军团及第1亲卫坦克军团版作为预备队。
第5突击和第8亲卫军团需直接面对敌军最强的防御区,在这里柏林高速公路通过该高地。
德国第9军团防守从菲诺运河至固本的战线,其中包括施劳弗高地。
它拥有14个师及法兰克福要塞、587辆坦克(512辆可以操作、55辆被修理中、20辆被运送途中)、2,625门火炮(包括695门高射炮)。
再往南的战线由德国第4装甲军团防守,以对付乌克兰第1方面军。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将军在1945年3月20日取代希姆莱指挥维斯瓦河集团军。
海因里希是德军中其中一位最好的防守战术专家。
初级中学九年级 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控制着武装的 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掌握着国家 政权机关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 的《四月提纲》指明了俄国革命必须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 革命,从而为布尔什维克党指明了革 命发展的方向。在他的领导下,布尔 什维克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做了大量 的准备工作,1917年11月7日(俄历 10月25日)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了。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 布尔什维克党又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 多的革命战争,付出了非常重大牺牲 ,粉碎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 干涉,巩固了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
苏联十月革命 节阅兵式
让我们共同呼吁和平,共同反对 战争,共同放飞美丽的和平鸽吧!
这事件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 星期天,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 街上,发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在 此地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太子遇刺身亡。 斐迪南大公的访问,带有明显的挑衅性,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了他。这就给 奥匈帝国的出兵带来了口实。于是,德、 奥便以此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巴尔干这个 火药库,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历史资料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团城中学--XXX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2 3 4 5 6 回顾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战役 俄国十月革命 呼吁和平
海湾战争的结果
死 亡 受 伤 被 俘 失 踪
损 失 飞 机 56
战争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 盾,却引起了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 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历史发生了新的大变动!
艾劳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艾劳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艾劳会战也翻译成埃劳战役,是拿破仑战争时期一次重要的战役,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深入东普鲁士,和莱昂蒂·莱昂蒂耶维奇·本尼格森指挥的俄军在艾劳进行会战。
这次不分胜败的战役是拿破仑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艾劳会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艾劳会战经过1807年2月8日,拿破仑征战史上的著名战役——艾劳会战打响。
有关艾劳会战经过的内容,主要记载于欧洲军事史上,这场发生在法军与俄普联军之间的战争因过程惨烈而闻名。
战争结束后,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然而谁也没能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简言之,艾劳会战是拿破仑毕生所经历的战斗中打得最艰苦的战争,亦是流血最多的战役之一。
据艾劳会战经过描述,1807年2月7日,缪拉的骑兵部队在艾劳城追上了俄军。
苏尔特军调集第四军迅速迂回到俄军左翼,俄军遂放弃艾劳据守艾劳东面的高点,此时,拿破仑的大军也赶到阵地外围,一场血战即将拉开帷幕。
2月8日清晨,战斗打响,奥热罗率先领兵对敌军阵营发起冲锋。
骤然间,狂风大作,法军几乎睁不开眼。
而此时,处于顺风位的俄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他们迅速将火炮架上高地,居高临下对进攻的法军展开了猛烈炮轰,阵地前顿时血肉横飞,奥热罗将军的第一轮冲锋被炮火所阻,不得不败下阵来。
拿破仑见此情形,亲自率队冲击敌方阵地。
由于天气恶劣,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异常艰苦。
在往来厮杀和急剧搏斗中,两军阵前尸横遍野,法军的英勇进攻在俄军毫不留情的炮击面前转眼就变成了拉锯战。
眼见久攻不下,拿破仑竟下令让缪拉的骑兵团冒着俄军炮火发起正面冲锋,却依然被俄军击退。
拿破仑在部将伤亡过半的情况下,依然站立阵前巍然不动,与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艾劳会战经过惨烈的一昼夜厮杀,终于在血流成河中落下了帷幕。
艾劳会战简介发生在公元1807年的艾劳会战,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作战期间,所经历的一场惨烈的战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劳弗高地战役的历史背景介绍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的一场堑壕战,那么你了解施劳弗高地战役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施劳弗高地战役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二战时苏联与德国间的一次较量,交战地点在德国施劳弗高地。
交战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这场战役以苏联胜利落下帷幕。
在德国十一万人,苏联一百万人的背景下,苏联意料之中的取得胜利,唯一的变数就是德方将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凭借卓越的军事防守能力拖延了苏军三天,让苏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可以分为大背景和小背景。
大背景就是国际背景,1945年二战已经接近尾声,德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围剿下已无力回天。
小背景就是国内背景,这要从参战方德国和苏联来说起。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二战。
施劳弗高地战役是施劳弗-柏林攻势的一部分,施劳弗高地有“柏林之锁”之称,所以这场战役对苏联对德国乃至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来说都至关重要。
二战对德国损耗巨大,到了二战尾声德国已是苟延残喘,再加上德国元首对此次战役不重视,致使此次战役德方兵力少装备弱,败局已定。
施劳弗高地战役背景从小的方面来说就要从德国和苏联角度出发。
从苏联来说,斯大林充分意识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为此次战役
做足了准备,不仅在兵力、装备、援军上大力支持,还派遣自己信任的副手格奥尔吉;朱可夫领兵作战。
反观德国方面,由于元首的不重视和错误判断,致使施劳弗高地的守卫军兵力少,装备不足,训练欠缺,唯一的聪明之处就是选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做指挥官。
德方将领凭借优秀的防守指挥能力抵挡了苏联三天之久,但没有盼来奇迹。
施劳弗高地战役的结果施劳弗高地战役是二战最后一场堑壕战。
此战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发生在纳粹德国施劳弗高地。
100万苏军在格奥尔吉;朱可夫的指挥下,攻击有“柏林之锁”之称的施劳弗高地,却被11万德军抵挡三天。
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是什么呢?
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苏联战胜了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苏军100万兵力,装备优良,士兵们势如破竹,反观德军11万兵力,装备不足,训练欠缺,大部分还都是新兵蛋子,士兵们意志消沉。
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苏联胜利是情理之中的。
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德军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给了苏军沉重的打击,让一代名将朱可夫威名扫地。
以少胜多的战役,靠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实力,勇气,运筹帷幄的指挥才能还有精准的判断力,此次战役德军的指挥官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充分证明了他的实力。
德军出战112143人,死亡12322人,苏军出战1000000人,死亡31438人。
通过这些数据就能够了解到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赢得战争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苏军将领可是斯大林信任的副手,
曾出色完成多次任务的朱可夫元帅,而德军的将领海因里希是德军防守战术的专家,正是他为人们创造了施劳弗高地战役结果的戏剧色彩。
施劳弗高地战役的德军兵力施劳弗高地战役是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施劳弗-柏林攻势行动中的一个小战役,具体时间是1945年4月16日到19日。
战役的结果是苏联战胜德国,但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通过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军兵力情况,人们就会明白这场战役德军取得的成就多么大、这场战役多么有借鉴意义、德军将领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多么优秀。
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与苏军的兵力对比之下,显得微乎其微。
在这场战役中德国兵力总共有112143人;苏军兵力达到100万人,而且这些都是久经战争考验的老兵。
那么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此战德国第9军团负责防守从菲诺运河到固本的战线,其中包括施劳弗高地。
拥有这么长的防守战线,德军兵力及装备却少的可怜,一共拥有14个师和法兰克福要塞,587辆坦克,其中可操作的只有512辆。
2625门火炮,其中包括695门高射炮,再加上11万人的防守力量。
史学家称这场战役能打三天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反观苏联,3个集团军共集结250万兵力,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41600架大炮,3255台火箭炮。
从施劳弗高地战役德国兵力就可以看出德国已经不复昔日强大,1945年的德国犹如强弩之末,败局已定。
此战结束不久苏军以及英法联军就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德军,
随后德军战败,二战欧洲战场再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