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地质编录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钻孔岩心编录

钻孔岩心编录

岩心编录是将岩心的地质特征进行记 录和描述的过程,是钻孔岩心编录的 核心工作之一。
编录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 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 后续的地质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依 据。
编录的内容包括岩性、颜色、结构、 矿物成分、含油情况等,需要详细描 述并绘制素描图或拍摄照片作为辅助 资料。
岩心照片拍摄
某油田钻孔岩心编录案例
案例概述
某油田为了了解地下岩石特征和储层性质,对钻孔岩心进行了详细的 编录。
编录方法
采用专业的石油地质编录方法,对岩心进行观察、描述、实验分析等。
编录内容
重点记录了岩心的岩石学特征、含油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以 及岩心在油层中的位置和分布情况。
案例分析
该案例展示了针对特定领域的钻孔岩心编录方法,能够为油田勘探和 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岩心描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描述人员的专业水平 、描述方法的统一性、岩心保存和识 别条件等。描述不准确可能表现为矿 物组成、结构构造、蚀变现象等方面 的记录误差。缺乏客观性可能表现为 描述人员的主观臆断或偏见。
解决方案
加强描述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岩心编录知识和 经验。同时,建立统一的描述规范和 标准,加强描述方法的更新和完善。 此外,应加强对岩心的观测和对比, 以增加其识别和描述的准确性。在编 录过程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 免主观臆断或偏见的影响。
02
钻孔岩心编录流程
岩心采集
岩心采集是钻孔岩心编录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获取地下岩石样本,为后续的地质 分析和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在采集岩心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保证岩心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等,以 确保所采集的岩心能够真实反映地下岩石的特征和地质构造。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一、目的任务钻探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施工的钻孔主要用于追索和圈定矿体,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埋藏条件及矿石质量等。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取自钻孔内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完善的记录。

二、钻孔编录的准备工作㈠业务准备: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如地层及分布、各地层内的岩性特征及组合、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1-2人。

㈡物资准备:编录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物资包括工具、材料、表格及标签。

1、工具: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钢卷尺、文具盒(内装铅笔、橡皮擦、铅笔刀、防水墨笔等)、图包、讲义夹、照相机,必要时带录像机、录音机。

2、材料:红油漆、胶卷、白胶布、棉纸(包标本用)、样品袋等。

3、各种表格及标签钻孔地质记录表(附表5-1)钻孔采样记录表(附表5-2)标本登记表(附表5-3)矿石体重记录表(附表5-4)照片记录表(附表5-5)录相记录表(附表5-6)岩矿心分层签(附表5-7)岩矿心采样签(附表5-8)样签(附表5-9)标本签(附表5-10)钻孔回次标签(附表5-11)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附表5-12)钻孔质量验收表(矿区或地质大队自制)钻孔技术指示书(矿区自制)钻孔开孔通知书(矿区自制)钻孔终孔通知书(矿区自制)㈢根据矿区勘查剖面图的设计钻孔,制作钻孔技术指示书,地质设计内容及要求部分由矿区地质部门负责制作,其余由矿区探矿部门根据地质设计和要求编制钻孔结构、钻进方法等。

技术指示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可用颜色表示)、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采取要求(按矿区设计执行)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米校正一次,斜孔50米校正一次,误差±1%。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

图 VI-2 岩心量角器及其操作示意图 2、计算法 如图 6-3 所示,岩心是圆柱体,任意倾角的平面与其交切,得到的切面为椭圆。 椭圆的长、短轴分别为 d1 和 d2。轴心夹角是椭圆长轴与岩心轴 d1 在夹角 d, 有 (VI—8) 由于岩心轴长度 d 等于椭圆短轴长度 d2,于是得 (VI—9)
(0<α<π)(VI—10)
分层 岩心 长(m)
分层 采取 率(%)
轴心 夹角
钻孔 柱状 图 1: 100
岩性
自 3
至 4
计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岩心钻孔地质编录
一、目的 明确岩心钻孔地质编录的内容及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岩心地质编录方法, 特别要掌握岩心采取率和换层深度的计算方法。 二、方法原理 钻孔开工后,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探现场的编录工作包括如下的内容: (一)根据钻探班报表检查孔深和进尺。 设钻具总长为 L,机台高度为 P,主动钻杆的机上余尺为 c,则本回次孔深 H2 H 2= L - P – c 本回次进尺 L1 为本回次孔深 H1 与上一回次孔深 H2 之差 L1 = H1 - H2 (二)检查岩心,主要包括: ⑴查岩心的放置是否按岩心自然顺序正确放在岩心箱内; ⑵岩心编号是否正确及岩心长度丈量是否准确; ⑶核对岩心隔板上的数据。 (三)岩(矿)心采取率计算 岩、矿心采取率是单位进尺的岩、矿心长度的百分数,即
图 VI-3 计算法示意图 (六)填写钻孔野外记录表 钻孔野外记录表是最原始的钻孔编录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各钻进回次的进尺 及其岩矿心采取率;换层孔深;按分层记录的岩性及其采集标本的编号;岩石 硬度等级;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主要有钻孔水位及耗水量的记录和钻进中发现 的孔内情况,如泛水、漏水、掉块等的记录。 (七)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 修改钻孔预想柱状图是随钻探进行获得了新地质资料而修改钻孔地质设计的工 作。地质编录人员应及时地修改以利于更好地指导钻探施工。 (八)检查孔深验证、孔斜测量、简易水文观测 按设计要求检查孔深验证、孔斜测量、简易水文观测等工作。 丈量钻具验证孔深的工作,应按一定深度及时进行,特别是在见到矿体和重要 标志层和下套管前后。孔深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误差小于此数可直接修正记 录孔深;小于大于此数则应进行合理平差。 地质编录人员要注意检查钻孔施工是否根据设计要求及时地进行孔斜测量以及 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孔斜超过了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斜的措施 并在以后的施工中采取防斜措施。 简易水文观测的目的是获取划分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的位置、厚度等资料,并 初步了解含水层的水位。在钻孔地质设计中规定要进行简易水文观测的钻孔不 能用泥浆钻进。钻探地质编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看钻探原始班报表中是否对简 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作全面、认真的填写;特别是所记录的静止水位是否真的是 在水位静止时所作的记录。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规范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规范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内容包括:统计与描述岩芯块度及采取率,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统计节理裂隙;确定钻孔中流砂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与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的位置与深度;并可按工程地质岩组用点载荷仪测定岩石力学指标。

RQD=Lp/Lt(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芯长度之和,单位为m)/(Lt 某岩组钻探总进尺,单位为m
1描述裂隙与岩芯的轴夹角、裂隙宽度、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地下水活动形迹、裂隙面粗糙程度、有无擦痕、
2描述岩芯的孔洞与裂隙、空洞大小、形状、孔洞之间连通情况、洞壁之间有何种沉淀物、统计裂隙率
线裂隙率(条/m)=该段岩芯裂隙条数/该段芯长
岩芯块度、形状划分
长柱状.>20cm短柱状10cm-20cm大块状10cm-5cm碎块状5-2cm碎屑状<2cm
2014年11月29日文水项目部。

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地质编录

工程地质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地质部二○一二年三月钻孔原始编录重点提示1.注意开孔及终孔验收。

2.编录前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岩矿心并照相。

3.残留岩心处理。

(1)认定:回次岩心长>回次进尺。

(2)处理:该回次采取率按100%计,超出部分岩心依次上推,并重新计算影响到的回次采取率。

(3)砂、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心不准上推。

4.观察分层:每一分层界线处都应放入分层隔板。

5.换层井深计算:(1)回次内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本回次进尺(岩心长÷采取率)。

(2)两回次间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3)空回次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一半。

6.分层采取率分层井深是重要计算、记录数据。

7.布样原则:遵守“五不”原则,即同一件样不跨孔径、不跨不同的矿种、矿层,不跨矿石类型及品级、样品厚度不超过可采厚度,不跨采取率相差大的回次。

8.每件样都应在岩心箱内放入采样隔板,计算样品井深(同于分层井深计算)。

9.注意钻孔六大质量指标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钻进及采心工艺有无造成风氧化矿石的贫化问题。

10.采样质量检查:布、采井深吻合性,重量误差。

11.钻孔柱状图:据编录资料、用计算机成图(非素描图)。

目录1 钻孔布置及编制钻孔设计书 (1)1.1钻孔布置 (1)1.2钻孔设计书编写 (3)2开孔及终孔验收 (3)2.1开钻前检查验收 (3)2.2终孔验收 (3)3.钻孔编录准备工作 (8)3.1业务准备 (8)3.2工具、材料、表格准备 (8)4.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检查岩矿心 (8)4.1现场指导 (8)4.2检查钻孔班报表 (8)5.检查处理“残留岩心” (9)5.1残留岩心认定 (9)5.2残留岩心处理原则 (10)5.3回次记录 (10)6.观察分层 (11)6.1岩心照像 (11)6.2记录回次数据 (12)6.3地质观察 (12)6.4分层 (13)7.布样 (16)7.1布样原则 (16)7.2夹石及岩脉剔除原则 (17)7.3矿层的顶底板控制样 (18)7.4布置化学样品 (18)8.地质记录描述 (19)8.1描述观察的主要目标层 (19)8.2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 (19)8.3测量轴夹角 (20)8.4钻孔编录用语及代号 (21)9.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21)9.1质量检查 (21)9.2钻孔资料整理 (22)10.钻孔柱状图的编制 (22)10.1柱状图编制必须的资料 (22)10.2柱状图的格式及内容 (22)11.资料成果 (26)钻孔原始地质编录1 钻孔布置及编制钻孔设计书1.1 钻孔布置1.1.1 不同阶段钻孔布置①预查钻:可以在矿致异常或矿(化)体的有利部位布置个别钻孔,验证、了解矿体的存在、延深、产状、厚度、质量等;②普查钻:按确定的工程间距布置稀疏钻孔,圈定333资源量;1.1.2 矿体产出的形态特征与布钻的关系①矿体形态较简单—适合布钻,反之适合坑探(图1);图1 矿体形态与钻坑工程②矿体有益组分(品位)较稳定—适合布钻,反之适合坑道;③矿体产状的影响:直孔:矿体倾角较缓,适合布置直孔。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学科:工程地质学词目:钻孔工程地质编录英文:drillhole engineeriilg geological logging释文:钻孔工程地质编录是钻探工作中的一种文字记载。

编录钻孔钻进过程中的有关地质、水文等方面的现场情况,最后编制钻孔岩心柱状图。

编录基本内容有:①记录岩心采取率,由此可以判断岩层的完整性及构造破碎带;②岩心描述;③孔内观测,对孔内的裂隙、构造破碎带、岩溶发育程度及水位、含水层位置、漏水量等进行观测;④钻孔取样,采取岩石试样和水样的层位、深度和数量,分别编号;⑤岩心及孔位的保存,岩心按顺序编号装箱保存,孔位及孔口标高,应精确填绘在地形图上。

水理性:土粒与水相互作用时所显示出的一系列性质,主要包括土的可塑性、膨胀性、收缩性、崩解性以及毛细性、透水性等。

它不仅影响土体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是土的重要工程地质性质之。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个标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条,岩石的描述看3.2.5条。

关键是检查好现场钻探、原位测试的真是程度,还有取样是否合理等。

刚编录是最好是定点看着钻探,岩芯一上来就编录,对于稠度、密实程度的经验积累很有好处。

RQD:岩石质量指标,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5.4.2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5.4.2.1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内容包括:统计与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统计节理裂隙;确定钻孔中流砂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风化带与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位置和深度;并可按工程地质岩组用点荷载仪测定岩石力学指标。

5.4.2.2 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只RQD),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

RQD值一般按公式(2)计算确定;(2)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cm完整岩芯1)长度之和,m;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m。

钻孔编录

钻孔编录

• 回次采取率:矿层(含矿带)及其顶、底板3-5m和水文工程
地质等有特殊要求的应计算回次采取率。回次采取率的计算 方法如下:
• 回次“采取率”=(本回次岩心长÷本回次进尺)×100﹪ • (式中“进尺”为本回次止孔深减上一回次止孔深,如本回次
止孔深89.63m,上回次止孔深为85.24m,则本回次进尺为 89.63-85.24=4.39m)。
1.2 钻孔设计书编写
钻孔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 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钻孔设计书应包 括以下主要内容:
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 角; 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 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可用颜色表示)、分层岩石名 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采取率要求 (按矿区设计执行); 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 50m校正一次,误差±1‰; 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第7回次原进尺4m,岩心长2.9m,采取率73%,现加第8回 次上推的0.6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2.9+0.6=3.5m采取 率为88%,岩心长度小于进尺,无残留上推,至此,第9回 次残留岩心处理完毕(第7回次原采取率73%,应更正为 88%)。如残留岩心处理中,上推三个回次仍继续超出, 应寻找其原因,再作处理。如岩心破碎为砂状、粉状和不 在同一岩性中钻进而用反循环采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 不准上推。
施 工 日 期 施 工 结 果
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开 期 孔日
矿区 钻孔
设 度 计深 终 度 孔深 钻 孔
设 方 角 计 位 设 倾 计 角
孔 mm) 径( 孔 ( 深 m)
结 套 度 管长 (m) 构 次 数 孔 记 深m) 录孔 深 丈 深m) 量孔 较 正 误差m) 应 次 测 数 弯 曲 度 丈 孔 量 深 次 数 记 孔 录 深 1 2 实 数 测次 3 4 5 超 次 差 数 6 7 8 质 评 量 定 1 2 3 4 5 6 7 8 质 评 量 定

常见地层的钻孔编录描述

常见地层的钻孔编录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钻孔编录

钻孔编录

1.钻探工程地质编录鉴发探矿工程定位,机械安装通知书,开钻前机台应准备好岩心箱,岩心隔板,岩心牌,毛笔,油漆,简易水文观测工具及各种必要的表格。

地质编录人员会同有关人员共同检查钻机安装质量,校对钻孔位置,方位,倾角及其他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后,下发施工通知书,方准开钻。

钻孔开钻后,钻机各班记录员要进行岩心清洗整理,编号和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岩心按自上而下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放入岩心箱中,回次间用岩心牌隔开,没有取得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专门捞取的岩心,因再填一个岩心牌,并在其背面加以说明,岩心牌用2H_4H铅笔填写,塑料岩心牌用刻字笔填写,对长度大于5和虽小于5,但较完整的岩矿心,均用油漆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01/3,分式整数表示提取岩心的回次数,分母表示回次的总块数,分子表示岩心在总块数中自上而下的顺序号,岩心箱旁写上矿区名称,钻孔编号,其至深度,起止岩心编号及岩心箱的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地质编录人员在钻机现场进行编录。

根据钻探班报表,钻具记录参与校对孔深,定期丈量钻具验证孔深,测斜等。

检查岩矿心长度及编号是否准确无误,岩矿心是否颠倒混乱以及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情况等。

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应重新测量,查明原因,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

在此基础上,编录人员要进行岩矿心详细观察描述,为了避免重复,可按不同岩心,不同的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钻孔地质记录表中,并将回次岩矿心分层情况在备注栏中予以注记,格式为回上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次号。

_下层岩矿心长及其代号厚度大,单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①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②测量标志面(层面,片理面,裂隙面,条带,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③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以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

地质编录细则!讲的很详细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资料来源于互联网(有修改)。

一、目的、布设原则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

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

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

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

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

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1.岩心管理(1)岩(矿)心排放入箱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钻孔编录——精选推荐

钻孔编录——精选推荐

11 钻孔的原始地质编录适用于各种地质勘查钻孔,包括冲击钻孔、采样钻孔、各种深度的机械岩石钻孔和中心采样钻孔(CSR)等。

对矿区内专门的水文地质钻孔、工程地质钻孔和物探、化探专用钻孔等,除按各该专业需要按有关标准编录外,应尽可能地按本标准的要求补充原始地质编录。

11.1在钻探施工现场通过对岩心(岩屑、岩粉)的观察研究,对所揭示的地质现象按钻进顺序即孔深进行编录。

编录的重点是各种地质界线,特别是标志层、矿层(体)和构造、断裂界线,矿化(包括主要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蚀变现象及其后生变化(包括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划分)等等。

观察、记录的内容见8.2.2。

岩矿心的整理、编号等按DZ/T003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进行。

11.2钻孔施工前,根据按设计孔位及勘查线剖面图编制的钻孔地质技术指示书的地质部分,核查孔口坐标、主轴方位、斜度(天顶角)及岩心(粉)收集装置等。

施工中,逐日到现场对岩心(粉)进行观察研究,用规定表格进行编录,并收集声象资料、采集标本、样品;及时按地质情况及钻孔深度、方位和斜度修改钻孔地质技术指标书。

预计将钻进矿层(体)或发现矿化现象时,立即用书面或其它方式通知钻探班长及机长。

每钻进一定深度,见重要标志层、见矿、处理重大孔内事故后和终孔时,都应进行孔深校测。

孔深误差较小时,在最后回次一次校正为校测深度;误差较大时,可在该校测间隔区段,按每回次校正±1cm,将最后回次校正为校测深度,向上配完为止;如误差过大,应由分队主任工程师配合施工方面主管技术人员找出原因后处理。

编录时要随时检查核对岩、矿心摆放顺序及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观测等质量指标,配合施工方面搞好质量管理工作。

岩、矿心采取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也可按各工业主管部(局、公司)规定的方法计算:回次采取率(%)=(本次岩心长—上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进尺×100 或回次采取率(%)=(本次岩粉重÷本回次岩心理论重)× 100分层采取率(%)=(分层岩心总长÷分层总进尺)×100残留岩心处理及换层深度计算方法由大队总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原始地质编录实施细则中规定。

地质编录细则

地质编录细则

(新)地质编录细则(共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二○○六年一、钻孔布测、施工规程(一)钻孔的布测1、在地质勘探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施工顺序、施工进展情况、邻近完工钻孔的地质情况及钻探力量,分批次布测钻孔。

对即将施工的钻孔要提前3-5天通知钻探施工单位,以便平整机台及做施工前的其它准备工作。

涉及到找矿方向、远景评价及下一步工作有指导意义的钻孔应优先安排施工,同时应照顾到搬近和施工的方便。

2、需要布设的钻孔由地质编录人员填写“钻孔布测通知书”。

其要点是明确其孔位相对于基点(或一测点)的方位、距离,经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人检查设计孔位(或坐标)设计方位及开孔倾角等无误后通知测量人员布测。

3、测量人员按布测通知书所提出的时间要求将需要布测的钻孔布测到实地并树立标志(以十字线法布设,以便校正孔位)。

4、钻孔开孔前地质人员要到现场查看钻孔孔位布测是否正确,同时测量人员要对孔位进行复测。

(二)钻孔的施工1、钻孔施工前,地质人员应根据地表资料及邻近钻孔资料编出“钻孔施工理想柱状图”以指导现场施工,并将此图交往施工单位。

(1)理想柱状图属于示意性质,可以没有比例尺的概念,但其相对深度要合理。

(2)根据设计剖面图标出矿体深度范围,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钻机施工时掌握矿芯采取率。

对可能遇见的地质及其它情况,如漏水、掉块、岩石硬度级别等地段要在图中予以提示,使施工单位做好防范措施。

(3)柱状图中重点是质量要求及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根据地质条件和质量要求拟定。

从地质角度来讲,钻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开孔直径、终孔直径、套管长度及换径孔深等。

一般而言,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套管长度不应小于第四系及风化基岩深度之和。

换径深度由钻机根据钻进施工过程而定,但在见矿部位不得低于75mm孔径。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11钻孔原始地质编录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钻探取得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揭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

11.1准备工作11.1.1 技术准备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1人。

11.1.2 编写钻孔设计书编录人员应会同探矿人员,在矿区钻孔位置确定后,编写钻孔设计书。

钻孔设计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b)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c)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d)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的采取率要求(以矿区设计为准)。

e)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f )钻孔结构及钻进方法等。

11.2钻孔地质编录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探质量。

11.2.1 检查整理岩矿心11.2.1.1 检查钻孔施工记录在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见附录B深、有关水文观测数据等是否齐全、准确。

检查整理岩矿心在施工现场,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

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场当班记录员更正班报表。

检查岩矿心样品签确保岩矿心样品签(见附录B表B.11)的孔深、进尺、岩心长度、回次号等数据准确无误。

岩矿芯编号将>10cm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2、钻孔地质编录工作应由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的 地质技术人员承担。一般1台钻机应配备1名编录人员。
3、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了解和 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熟 悉和了解钻孔施工设计情况。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二、工作要求
4、钻孔编录工作,应随钻孔施工的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 及时进行,在预计见矿深度,编录人员要跟综指导,确保钻 探质量。
回次记录表的填写
右表中第27回次有 残留岩心0.35m,上 推至第26回次,采取 率由87%改为99%。
钻孔回次记录表
矿区名称:乐山市金口河铅锌
工程编号:ZK0101

岩心
次 下界记 编 录孔深 块数 号
长度
上次 残留
处理后 岩心长
回次采 取率 (%)
孔深 校正量
第1页
下界校 正孔深
备注
1 2.58 4 2.58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2、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1)分层:按回次认真观察岩矿心特点,根据矿区厘定 的分层标准对岩矿心进行分层,在分层处放入分层标签。 如分层界线在一段完整的岩心中,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 层处将岩心劈开,放入分层标签。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2、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2)填写《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计算:取负号
若岩(矿)心采取率较低,除丈量岩(矿)心长度外, 还要除以采取率,再计算真厚度。
厚度计算公式如下:
矿体真厚度 矿体铅垂厚度 矿体水平厚度
m l (sin sin cos图8-8 c钻o孔s不垂直c矿os体走向)时矿体厚l—度的矿计心算长度
n
n—矿心采取率
(%)
m l (sin tg cos cos)

钻孔地质编录

钻孔地质编录

工程地质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地质部二○一二年三月钻孔原始编录重点提示1.注意开孔及终孔验收。

2.编录前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岩矿心并照相。

3.残留岩心处理。

(1)认定:回次岩心长>回次进尺。

(2)处理:该回次采取率按100%计,超出部分岩心依次上推,并重新计算影响到的回次采取率。

(3)砂、粉状及不同岩性的反循环岩心不准上推。

4.观察分层:每一分层界线处都应放入分层隔板。

5.换层井深计算:(1)回次内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本回次进尺(岩心长÷采取率)。

(2)两回次间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3)空回次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一半。

6.分层采取率分层井深是重要计算、记录数据。

7.布样原则:遵守“五不”原则,即同一件样不跨孔径、不跨不同的矿种、矿层,不跨矿石类型及品级、样品厚度不超过可采厚度,不跨采取率相差大的回次。

8.每件样都应在岩心箱内放入采样隔板,计算样品井深(同于分层井深计算)。

9.注意钻孔六大质量指标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钻进及采心工艺有无造成风氧化矿石的贫化问题。

10.采样质量检查:布、采井深吻合性,重量误差。

11.钻孔柱状图:据编录资料、用计算机成图(非素描图)。

目录1 钻孔布置及编制钻孔设计书 (1)1.1钻孔布置 (1)1.2钻孔设计书编写 (3)2开孔及终孔验收 (3)2.1开钻前检查验收 (3)2.2终孔验收 (3)3.钻孔编录准备工作 (8)3.1业务准备 (8)3.2工具、材料、表格准备 (8)4.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检查岩矿心 (8)4.1现场指导 (8)4.2检查钻孔班报表 (8)5.检查处理“残留岩心” (10)5.1残留岩心认定 (10)5.2残留岩心处理原则 (10)5.3回次记录 (10)6.观察分层 (11)6.1岩心照像 (11)6.2记录回次数据 (12)6.3地质观察 (12)6.4分层 (13)7.布样 (16)7.1布样原则 (16)7.2夹石及岩脉剔除原则 (17)7.3矿层的顶底板控制样 (18)7.4布置化学样品 (18)8.地质记录描述 (19)8.1描述观察的主要目标层 (19)8.2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 (20)8.3测量轴夹角 (20)8.4钻孔编录用语及代号 (21)9.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 (21)9.1质量检查 (21)9.2钻孔资料整理 (22)10.钻孔柱状图的编制 (22)10.1柱状图编制必须的资料 (22)10.2柱状图的格式及内容 (22)11.资料成果 (26)钻孔原始地质编录1 钻孔布置及编制钻孔设计书1.1 钻孔布置1.1.1 不同阶段钻孔布置①预查钻:可以在矿致异常或矿(化)体的有利部位布置个别钻孔,验证、了解矿体的存在、延深、产状、厚度、质量等;②普查钻:按确定的工程间距布置稀疏钻孔,圈定333资源量;1.1.2 矿体产出的形态特征与布钻的关系①矿体形态较简单—适合布钻,反之适合坑探(图1);图1 矿体形态与钻坑工程②矿体有益组分(品位)较稳定—适合布钻,反之适合坑道;③矿体产状的影响:直孔:矿体倾角较缓,适合布置直孔。

钻孔编录描述

钻孔编录描述

钻孔编录描述(2010-09-28 17:15:54)分类:地质标签:杂谈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钻孔地质编录细则《新疆哈密市突出山铁矿普查》项目组二○○五年八月钻孔地质编录细则一、目的、布设原则钻孔施工目的是为查明地表矿(化)体的产状、形态、厚度、矿石组合及品位等地质特征向深部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远景,并为储量计算提供依据。

其部署本着由已知到未知,由浅部向深部,对地表出露较好、具有一定规模,且对应有明显激电异常的矿(化)体首先部署此项工作。

本细则根据《地质矿产勘查标准汇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以往钻探工作综合编写。

二、开孔前的准备工作1.编录人员首先应认真学习设计,明确所要施工钻孔的目的、任务及对钻孔的各项要求,熟悉已有地质资料,了解钻孔施工处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地质情况,为编录工作打下基础,并认真编制和填写设计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设计柱状图)》。

2.钻孔开钻前,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提前10—15天到实地根据钻孔设计的孔位用罗盘和皮尺结合GPS、工程后方交汇或者地形图确定钻孔定位。

布孔后孔位用木桩作标记,木桩上用油漆标注钻孔号,以便机台及时平整机场。

孔位后不得擅自移动,在平整机场后再次用后方交汇法验证孔口位置,确保孔位未移动。

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机台下达《钻孔定位通知书》。

格式见表2。

3.机台将钻塔、钻机安装完毕,技术负责及编录技术员要到现场进行安装验收。

验收项目主要有:钻孔位置是否移动、检查和校正钻孔水平程度(罗盘测量)、钻孔立轴、钻孔天顶角及岩心收集装置(岩心箱,岩心牌等)。

验收合格后,签发《钻孔安装验收书》。

4.钻孔安装验收合格后,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填发《钻孔开孔通知书》,并应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钻孔施工目的,地质情况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严格保证钻孔质量,确保六大指标的实施。

岩心的清洗整理至编号等一整套工作应由钻机各班记录员承担。

ZK××地质设计书表1设计孔深钻孔类别设计方位角施工机号设计倾角钻机类型钻孔定位、安装通知书表2No批准(技术负责、分队长签名)按照地质设计于勘探线(工程具体位置)(或其坐标:X Y H )布置了(工程号)设计孔深米,方位角,倾角(坡度)其它要求: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员)测量组长年月日附注:本通知书一式三份,地质组保存并通知测量组和中安装队。

三、钻孔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1.岩心管理(1)岩(矿)心排放入箱岩(矿)心经整理后,按先后次序排好(最后取出的岩(矿)心先装,最早取出来的岩(矿)心后装),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一排排放入岩心箱中。

(2)岩(矿)心编号岩(矿)心放入岩心箱后,对长度大于5厘米和虽小于5厘米但,其中整数“4”表示较完整的岩(矿)心用油漆进行编号,如:42—3提取岩(矿)心的回次是第四回次;分母“3”表示本回次提取岩(矿)心的总块数是3块;分子“2”表示岩(矿)心为本回次中的第二块。

(3)岩心牌在每回次提取的最下一块岩(矿)心和下一回次第一块岩(矿)心之间,放置一块用铅笔填写的岩心牌,以隔开两次提取的岩(矿)心。

没有取得岩(矿)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牌,并在岩心牌上注明,岩心牌用2H-4H铅笔填写,岩心牌见表3。

岩心牌表3队分队矿区孔号孔深米至米,进尺米残留岩心米,岩心长度米提升回次,岩心编号及块数年月日记录员(4)岩心箱编号岩心箱装满后,用油漆在每一箱的侧壁注明:矿区名称,钻孔编号,起止孔深,起止岩(矿)心编号及岩心箱顺序号,最后一箱要写上“终孔”二字。

(5)岩心长度丈量编录前应先对岩(矿)心进行丈量:测量岩(矿)心的长度时,不论岩(矿)心磨损程度如何,都应将各段紧密连接,放平丈量。

若发现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则应重新测量,并通知当班记录员修正。

采出的岩(矿)心,如果有沿纵柱劈裂为两块或数块的现象,就应先检查各块是否属于同一圆柱体,然后再连接丈量。

2.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1).回次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回次岩(矿)心采取率=本回次提取的岩心总长/本回次进尺数×100%若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即岩心总长大于回次进尺时,一般皆为残留岩心所引起。

其处理方法是:进尺数不变,修改岩心实长数字,将回次岩心采取率超过100%的部分(即岩心实长比回次进尺多出的部分),依次往上一回次推。

若上一回次的岩心实长由于加上推上来的岩心长比进尺数大,回次岩心采取率又超过100%时,继续往上推,一般只能往上推三个回次,如果回次岩心采取率仍大于100%时,则通知机长或当班班长查明原因。

(2).分层岩(矿)心采取率的计算分层岩(矿)心=分层各回次取出的岩心总长/(分层下界孔深-分层上界孔深)×100%。

岩心采取率全孔大于70%,矿层及顶底板围岩5米内采取率大于80%。

(3).换层孔深计算方法一个回次内换层有下列两种情况:①.本回次换层位置小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上回次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②.本回次换层位置大于岩心长度的50%时:a 无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终止孔深-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b有残留岩心时:换层孔深=本回次孔深-本回次残留岩心长-本回次下层岩心长/本回次岩心采取率。

两个回次内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长/上回次岩心采取率。

空回次内换层: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钻孔天顶角、方位角测量及要求钻孔天顶角、方位角一般要求斜孔每钻进50米,直孔每钻进100米测量一次钻孔天顶角和方位角(当天顶角弯曲超过5度时,测斜间距应按斜孔对待)。

钻孔换径或见主矿体时,均应加测天顶角和方位角。

天顶角弯曲每百米要求:直孔不超过2度,斜孔不超过3度。

4.钻孔孔深测量及要求孔深验证每钻进100米或见主矿层、重要标志层、下套管前和终孔后均需用钢卷尺丈量钻具,验证孔深。

孔深校正最大允许误差为千分之一,超出允许误差时,查找原因并及时清除。

5.简易水文观测及要求简易水文观测包括孔内静止水位,冲洗液消耗量,涌水位置、涌水量及水头高度,漏失位置和漏失量等。

视具体情况(涌水、漏水、坍塌、缩径、溶洞等)与分队技术负责协商向机台提出简易水文观测的具体内容。

6.原始班报表记录及要求机台原始班报表应由专人负责,必须按报表的内容和要求逐项填写,准确计算孔深,详细填写简易水文观测及钻进技术参数。

若发生事故时则应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及效果等。

记录必须做到及时、准确、详细和整洁,并如实反映情况。

原始班报表在终孔后汇定成册,归档存查。

7.技术负责、地质组长应及时到现场检查钻孔施工情况及孔内见矿情况等。

8.钻孔终孔(1)依据钻孔施工目的和所获地质资料,编录技术员提出终孔意见,经技术负责研究,批准后才可终孔。

重要钻孔要报大队总工审批后方可终孔。

(2)终孔要考虑到矿层底板标志是否存在,含矿层位是否穿过标志层。

过矿孔深要大于夹石剔除厚度。

(3)下达测井通知书。

(4)终孔通知:钻孔终止施工前,如已达到设计目的,所获地质资料齐全,数据无误,编录技术员可填写终孔通知书,经分队技术负责批准,钻孔终止施工。

(5)凡要封闭的钻孔,机台应按要求认真执行。

封孔后要埋设孔口标志,一般采用标号不小于325#水泥封孔,孔口立木桩标志桩并注记矿区名称、勘探线号、孔号、孔深、开孔日期、终孔日期、施工单位等,木桩标志桩要掩埋牢固,孔口1平方米范围内用水泥封孔,以防地表水流入孔内。

9.钻探工程测量定位:待测区全部钻孔施工结束后,用仪器测量钻探工程坐标定位。

10.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中,编录技术员应及时向技术负责或施工单位反馈工程质量问题。

三、钻孔地质编录1.编录前的检查工作钻孔编录必须随施工在现场进行,对钻孔质量进行监督,有关情况随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

认真检查班报表及各种记录、岩心的清洗整理编号及存放情况等一整套工作,要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和向本台机长或组长提出修改。

及时检查机台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测量、钻孔弯曲度测量工作,超差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妥善处理。

预见矿层时要及时向机台提供“见矿通知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探质量。

岩(矿)心丈量后,核对各种原始和计算数据,确认各数据值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岩(矿)心描述。

对每一段岩(矿)心均应进行详细观察描述。

为了避免重复,一般按不同岩性、不同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逐项填入地质记录表中。

厚大的单一岩(矿)层必须进行系统观察,以免遗漏地质现象,但可隔几个回次描述一次。

2.岩(矿)心描述内容:(1)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

(2)测量岩心标志面(层面、片理面、断裂面、接触界线等)与岩心轴夹角。

(3)岩层、矿化、蚀变在小范围内有所变化时应丈量出具体深度并注明。

(4)选择有地质意义且具有代表性的岩(矿)心,作大比例尺素描图,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5)钻孔内岩性分层时应注明上下两层岩石的接触关系。

如渐变关系、侵入关系等。

记录内容要求繁简适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对矿心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和构造部位等应详细描述。

3.样品采集随着工程进展,及时划样、采样。

要求各种样品均具有代表性。

采样小组应实地检查、现场核对岩(矿)心。

采样前应布样、填写分样牌、计算样品孔深,切忌混样及样品串号。

样品采集后,地质组长或技术负责应及时对所采样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质量检查卡。

采集样品有化学样、光谱样、物相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等。

(1)化学样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查明矿石质量,确定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并作为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

化学样选取在矿化较好地段,矿体顶底板各采取一到两个化学样。

样长一般为2米,最短不小于1米。

每层最后一个样长>1米时单独取样,<1米时与前样合并,并合理分为两个样,使每个样长不小于1米。

确定矿心采样间隔,将该采样间隔内的矿心编号记录下来,以便进行采样。

当一块矿心包括不同矿石,需分别采样时,应尽量设法在换层处打开,分别编号,只有小于允许夹层厚度之夹层,才不需打开。

化学样用劈心法采取,样重3-5千克(体积×体重×允许最小采取率≤样重≤体积×体重),其代号为H。

化学样用二分之一劈心法取样:沿矿心长轴劈成两半,一半送实验室,一半保留,保留的矿心用油漆写上原编号,按顺序保存于岩心箱中。

劈心时应注意主要标志面的倾斜方向,并考虑到矿化强弱分布情况,以免两半矿心金属矿物的含量不均,引起品位误差。

(2)光谱样目的是了解岩心的元素组合、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矿化及异常段分布范围,指导找矿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