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洗辅助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疗效观察
蠲痹汤加矿泉浴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计 意义 ( 00 ) P< .5 。所有 患者 随访 2年 , 治疗组 复发率 为 2 . 33% , 照组 为 7 . 对 27% , 2组远期 疗效 比较 差异 有 高度 统计 意义 ( 00 ) P< .1 。结论
效显 著 , 复发 率低 。 且
关键词 : 类风 湿性 关节 炎; 痹 汤 ; 泉 浴疗法 ; 蠲 矿 疗效 中图分类 号 :2 9 9 2 2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3— 4 0 2 1 ) 2— 0 6— 3 R 5 .3 . B 10 8 5 (0 0 0 0 3 0
( 陕西省 汤峪疗养 院 、 陕西省矿 泉 医院 , 陕西 摘 要: 目的
西安
70 1) 156 将
观察 蠲痹 汤为主 内服 外洗配合矿 泉 浴疗 法 治疗 类风 湿性 关节 炎 的疗效 。方 法
19例 患者随机 分为 治疗组和 对照组 , 0 治疗组 5 5例采 用 蠲 痹汤 为主 内服 外 洗 配合 矿泉 浴 疗 法 治疗 , 对
10 L带药 渣倒人 小桶 , 用 毛 巾沾药 汁趁 热外 00m 先 敷肿痛严重的关节 , 待药汁温度下降后 , 倒人矿泉 参 照 18 97年 美 国风 湿 病 学 会 ( R 的 诊 断 A A) 标准 ¨诊 断 。( ) 1 晨僵 : 节及 其 关 节周 围晨 僵 持 池 中加 矿泉水 , 温 3 关 水 8—3 9℃ , 身浸 浴 1 i。 全 0mn
类 风湿性 关节炎 ( A) R 是一种 慢性 以对称性 小 关 节痛 为主 的多发 性关 节 肿 痛 的周 身 性 自身 免 疫
节 。 ( ) 清类 风 湿 因子 ( F 阳性 。( X 线 片 6血 R ) 7) 改变: 前后 位 手 和腕 x线 片 有 典 型 的类 风湿 关节
中药口服加熏洗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31 筋 活m 片 ( - 舒 . 山西佳 能 达华 禹制 药 有 限公 司 , 国药 准 字
Z 4 2 9 6 每 次 5片 ,d 100 3 ) r。 i 13 .. 洗 中药 组成 : 2熏 威灵 仙 1 , 川 乌 3 , 草 乌 3 , 5g 生 I 0g 生 0g
诊断 。
中 医痹 病诊 断 标 准 : 主 要 临 床表 现 : 节 、 ① 关 肌肤 、 骨 筋
等部 位疼 痛或 肿胀 晨僵 , 木重 着 , 麻 屈伸 不利 , 至关 节 肿大 甚
变形 、 不 伸 、 肉萎 缩等 : 发 病特 点 : 与 气 候变 化 有 强直 肌 ② 多 关 ; 性别 、 ③ 年龄特点 : 好发于青 壮年 , 女多于男 ; 理化检 ④
类风 湿 性 关 节 炎 ( A) 以慢 性 、 称 性 多 滑膜 关 节 炎 R 是 对 和关 节外 病变 为主要 临床表 现 的 、 尚无 特 异性 诊 断指 标 的 自 身免 疫性 疾 病 , 人 体 健康 危 害 很 大 , 对 目前 在 国内 仍属 病 因 未 明的难 治之 症 。 0 1年 1月~ 0 7年 1 20 20 2月 , 者 运用 舒筋 笔
风湿性 关 节炎 病期分 类 标准 和关 节 功能 分类 标 准 : 晨僵 至 ① 少 1 , 程超 过 6 ; 不少 于 3个关 节 肿 胀 , 到 或超 过 病 h 周 ② 达 6 ; 腕、 周 ③ 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 , 超过 6 ; 周 ④对称性关 节肿超过 6 ; 周 ⑤皮下结节 ; x线示骨质疏松或骨侵蚀 ; ⑥ ⑦ 类 风湿 因子 阳性 滴度 超过 1 2 : 。以上 7条 中具备 4条 即可 3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带下病86例疗效观察
以上治疗每天一剂 ,5— 7天为一疗 程。 3 . 2 中药 外 洗 自拟 带 下外 洗 方 :毛 冬 青 3 0 g ,蛇床 子 3 0 g ,地 肤 子 3 0 g ,苦 参 3 0 g ,虎 杖 3 0 g ,黄 柏 3 0 g ,百 部 3 0 g ,苍 术 3 0 g ,青黛 3 0 g 。 用法 :窥器暴露 阴道 穹窿及 宫 颈 ,温度适 宜 的外 用药 液灌 洗阴道并保 留片刻 ,红外线照射 1 5分钟 ,5— 7天为一 疗程 。
中药 内服 外 洗 治 疗 带 下病 8 6例 疗 效 观 察
陈 智 清
广西壮族 自治区贵港市平 南县中医院 ,广西 贵港 5 3 7 3 0 0
【 关键词 】 中药 ;带下病 ;外洗 ;疗效观察
【 中图分类号 】R 2 7 1 . 1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0 3 — 0 0 7 9 — 0 1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 7 9・
带下病是 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指带 下量增多 ,色 、 质 、气 味发生 异常 ,或 伴全 身或局 部症 状者 ,主要 病机 为 湿邪伤及 任带二 脉 ,使任 脉不 固 ,带脉 失约 ,胞脉 气血 失 和 ,常常合并 有月经 不调 、阴 痒 、阴痛 、不孕 等 。笔者 从 2 0 1 1 年 3月至 2 0 1 2年 6月 ,在门诊采用 பைடு நூலகம்药 内服外洗 治疗 带下病 8 6例 ,取得 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
中医综合疗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
94.1%。
所有病人治疗后头昏、乏力症状缓解,体力明显恢复。
LVEF由治疗前的(25.5±1.0)%提高到治疗后(39.1±6.3)%,P<0.01。
5 讨 论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悸”、“心痹”范畴,是以五脏精气衰微的危重病症,为多脏同病,整体衰竭,但以心为主[1]。
生脉注射液由红参、麦冬、五味子为主组成,是由中医著名古方“生脉散”经现代工艺改进而成的中药静脉注射液。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参主要成份为人参皂甙,而人参通过抑制细胞Na+2K+2ATP酶活性,从而影响Na+2K+和Na+2 Ca2+的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增强心肌收缩力;麦冬可稳定心肌细胞膜,具有正性肌力作用[2];五味子能增加微循环功能,具有强心作用。
三药合用,能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射血分数,减低外周阻力,增加组织器官的供血,改善缺氧[3]。
同时可以提高外周血管对多巴胺的敏感性,拮抗多巴胺的依赖使血压提高。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衰低血压状态,能使病人血压快速回升,避免长期低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同时也可减少长时间、大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并且生脉注射液价格低廉,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6.[2]王福安.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新药与临床,1997,16(7):113.[3]李惠,金章安,霍艳明.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即刻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15(9):5722573.收稿日期:2008206206(编辑 侯勇谋)文章编号:1001-6910(2008)10-0042-02临床报道中医综合疗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闫惠霞,马立森,李秋菊,陈艳丽(温县中医院,河南温县454850)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针药并用中图分类号:R25516 文献标志码:B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摘要: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具有多样化,其中医外治疗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本文介绍了中药外敷、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熏洗、中医定向透药等中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通过检索文献得知,中药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中药外治法未形成统一标准和规范,不利于循证医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今后应广泛开展膝骨关节炎的循证医学研究,并且要将四诊客观化的成果进一步纳入进来,实现中医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膝骨关节炎熏洗中药涂擦项目资助: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中医药拔尖人才(豫卫中医函〔2021〕15号)2、20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GK004)3、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二轮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62号)引言:膝骨关节炎(keen osteoarthritis,KOA)是以一种退行性、慢性疾病,主要以膝关节内软骨退变为主,临床表现为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关节弹响、活动受限等。
给社会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1],并且KOA是老年人致残的第五大原因[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KOA的患病率为18%,男性的患病率为9%~13%,女性的患病率为16%~23%,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医外治法方法多样、简便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且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
兹将近年来中药外治法治疗KOA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中并没有“膝骨关节炎”这个名词,它属于祖国医学“痹症”的范畴。
《素问·痹论》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郭艳幸[5]教授认为KOA的病机为气血失调,筋骨失衡,使气血共调血、动静互补,筋骨互用,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中药配合蒙药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118例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 节炎 18例 , 1 现总结如下。 1 病 因病机
加石斛 1g 沙参 1 g 胃脘胀满 加枳 实 1g 厚朴 1 g 失眠 5、 2; 5、 5; 加炒枣仁 3 g夜交 藤 1g 0、 5 。寒盛 关节 疼痛剧 烈 , 点 , 其致 病之 因 , 内 考 体
《 灵枢》 述的周痹 和《 所 金匮要略》 中的历节病相似 ; 因其病
程长 , 以治愈后世称 为顽 痹。 因上 述病 因复杂 ,治疗方 难 法多变 , 医常采用 免疫调节 激素 治疗等 多种方法 , 西 其病 程长 , 复发 , 易 副作用大。 中蒙 药治疗具有 悠久 的历 史 , 近
酸酶在 18 2 U以上。 ( ) 3 x线 摄片无骨质损害。
中图分类号 :2 1 2 R 9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6- 8 0 2 1 0 10 6 1 (0 0)4一o 1 2 o4—0
风湿 、 类风湿性关 节炎是一 种关节病 变为主 的全 身性
3 诊断标准
疾病 , 以慢性 、 对称性 、 多滑膜关 节炎和关节外 病变为 主要
类风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时间较长,不利于其早期康复训练,易引发并发症,不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9]。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中医“骨断伤筋”等范畴。
骨折后早期多为气血耗伤、气虚血瘀,引起邪经外侵、湿自内生、卫外不固,导致脏腑不和,因此治疗当利水消肿、活血化瘀、益卫固表[10]。
桃红四物汤方中生地清热凉血、舒筋散瘀,黄芪利水消肿、益卫固表,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牛膝活络通痹、利尿通淋,木香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之效,使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
术后中晚期骨折逐渐愈合,但病变时间长常伴有肝肾亏虚之证,故在术后中晚期应在活血化瘀的同时予以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治疗。
温肾逐瘀壮骨汤方中白芍养血调经,枸杞子、菟丝子滋补肝肾,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补骨脂、淫羊藿补肾助阳,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没药散瘀止痛,水蛭、牛膝破血逐瘀、通经消癥,红花、桃仁、当归活血化瘀。
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效,进而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骨折代谢及骨折循环,从而对骨细胞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强筋健骨类中药可预防钙磷离子流失,提高钙离子吸收率,从而起到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滋补阳肾类中药可加速骨细胞生长,促进骨组织蛋白合成,预防骨量流失[11]。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1] 冯涛,杨洪建.中药内服联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J].吉林中医药,2015,35(04):378-380.[2] 翁天才,曾文磊,熊昌盛,等.PFN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3):258-259.[3] 周勇.桃花四物汤加味结合PFNA内固定疗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影响[J].四川中医,2015,33(09):120-121.[4] 张飞,倪向阳,许平,等.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2):1254-1255.[5] 郑晨颖,徐林,贾育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2):2442-2444.[6] 高飞,周武,谢卯,等.PFNA联合规范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04):437-442.[7] 周晓波.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3):345-346.[8] 岳晓东.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65例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09):843-845.[9] 许小志,谢学文,曾文磊,等.骨九方配合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06):799-804.[10] 倪强,陈宏伟,姜宏森.活血化瘀方联合PFNA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血流变学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6):951-954.[11] 何荣.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及回顾中医药辅助手术治疗的作用[J].四川中医,2017,35(09):103-107.[收稿日期]2018-06-0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为肌肉、关节以及筋骨产生麻木、酸痛、屈伸不利以及重着关节肿大灼热等情况[1-2]。
益肾蠲痹丸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益肾蠲痹丸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白明华;程蕾;张自强【摘要】目的:对益肾蠲痹丸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风湿药物(来氟米特片、甲氨蝶呤片和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蠲痹丸治疗,两组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治疗10、20周后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9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体征如步行时间、休息痛、晨僵持续时间、手平均握力等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如血沉、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20周后的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1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7(038)007【总页数】2页(P932-933)【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性/中西医结合疗法;@益肾蠲痹丸【作者】白明华;程蕾;张自强【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 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721000;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宝鸡 7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降低,此病多发于中年女性[1],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中药及其制剂、抗风湿药物和生物制剂,该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疼痛为主要治疗手段[2-3],本研究采用益肾蠲痹丸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毕业论文选题】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中药起源于中国。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见效慢。
但是总的来说中药是我国的精髓。
在这个世界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下面是中药毕业论文题目。
供大家参考。
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一:1、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2、TRIPs协议的药品专利制度与中药专利保护3、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4、从ADR报告谈中药注射剂的问题及对策5、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研究探讨6、复方中药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观察7、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研究8、中药治疗硬皮病文献分析9、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0、中药方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11、《组合中药学》及其理论系统的建立12、-种基于寒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13、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中药电泳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15、加入WTO条件下中药行业发展对策研究16、中药电导入对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17、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118、液相色谱和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19、中药安全性问题探悉20、论中药的专利保护21、论中药的双向调节22、近年来我国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23、中药超微细化及有效成分溶出特性研究24、肝外DHBV复制治疗学意义及中药体外抗肝纤维化筛选平台的探讨25、抗IBDV中药筛选、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6、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干预的实验研究27、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28、针刺中药联合治疗在围绝经期失眠症中的临床研究29、基层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探讨30、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3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3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33、中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118例临床疗效探讨34、中药企业创新路径选择--以香港维特健灵和培力为借鉴35、浅谈中药制剂标准化与质量控制科学化36、面向新版GMP的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研究37、薄层扫描色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应用的研究38、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39、补肾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40、中药公司投资价值分析41、中药外敷及口服扶他林联合微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42、2007~2008年国内期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43、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分析244、中药骨康对破骨细胞活性及凋亡的影响45、中药对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分析46、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进展48、术前、术后使用中药结合外剥内扎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49、三伏天应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50、拟除虫菊酯生殖毒性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二:51、三种中药有效成份抗人绒癌耐药细胞JAR/MTX作用的体外研究52、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53、两种中药方剂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探讨54、中药四气理论的现代研究55、中药药源性疾病成因及防治方法探析56、大黄素等中药单体对HT-29细胞TLR4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57、中药斗谱编排规则与京深两地中药饮片调剂规程探讨58、背部排罐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6例观察59、卡马西平联合中药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观察60、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与CVB3对乳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体2表达的影响61、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62、不同药性清热中药体外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效果及分析63、中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64、直肠滴入疗法与中药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65、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研究66、中药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临床研究367、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68、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69、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70、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71、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72、中药专利保护制度研究73、研究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方法74、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75、一种基于全电性离子色谱的中药药性蛋白质分子标记研究的新方法76、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77、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30例观察78、不同性味中药复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代谢及病理变化的影响79、当前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80、扫描电镜应用于植物类中药鉴定的研究进展81、中药创新的源泉--有效部位及其制剂82、中药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观察与护理83、中药结合抗生素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84、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85、小包装与散包装中药饮片的利弊86、活血化瘀中药对老年耐药细菌性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87、中药配合催眠法治疗失眠88、中药解毒生肌膏治疗大鼠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89、中药肾区渗透控制多囊肾病(PKD)进展124例疗效观察90、中药2号方促进肝细胞再生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91、辽宁省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现状分析及战略选择92、中药抗真菌颗粒内服治疗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493、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94、-种基于热性对照抗原的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方法95、复方中药对运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96、有毒中药饮片炮制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97、自拟中药方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98、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研究99、中药企业专利保护与品种保护研究100、复方中药制剂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药毕业论文题目三:101、中药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45例疗效观察102、中药足疗对早期糖尿病足干预的护理研究103、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终止早孕362例的观察104、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105、中药不良反应引发因素与临床药学服务预防对策106、中药加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恶心呕吐预防效果观察107、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108、慢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对策109、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110、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降糖中药制剂中含有的西药成分111、中药对猪蓝耳病的预防试验112、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11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114、中药剂型改革探讨115、EMT模型大鼠低妊娠功能及中药治疗机理的研究5116、益气健脾中药小肠隐窝干细胞分子药理研究117、中药临床试验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探讨118、论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法律制度之探析119、中药专利保护若干问题研究120、中药发明的创造性审查的研究121、中药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122、中药化学实验室实习生培养的几点建议12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临床分析124、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和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125、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126、益气滋阴中药配方颗粒对糖耐量低减干预的观察127、中药浓缩液代替择期胆囊术前留置胃管临床分析128、中药RHU抽提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129、中药的专利保护130、浅论中药发明专利的保护131、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132、中药防治小儿喉乳头状瘤病复发的疗效分析133、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现状和进展134、中药滋阴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副反应的对照研究135、多种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研究136、中药生地马钱丸配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137、中药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138、27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139、调颈手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各型颈椎病280例14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141、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6142、中药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143、中药外敷加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144、中药熏洗结合运动手法、针灸理疗对颈肩腰腿痛治疗的临床体会145、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146、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147、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影响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分析148、中药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疗效观察149、中药熏洗坐浴与盐水坐浴用于肛肠病人术后的疗效观察150、中药配合护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8例中药毕业论文题目四:151、浅析中药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及对策152、中药灌肠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153、中药的压榨处理对汤剂质量的影响154、中药注射引起临床反应的原因分析155、中药中生物胺类成分及氨基酸的衍生化分析156、化瘀涤痰通路中药调控肾上腺髓质素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157、中药通光藤活性成分的研究158、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159、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160、基于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技术创新研究161、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偏瘫后肩痛临床研究162、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评价及护理163、中药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164、门急诊病人静脉输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7165、中药外敷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腹泻的护理166、中药热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67、超声中药透入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168、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169、中药对慢性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170、几种中药成分及其复方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171、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应用172、血管老化相关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与益气活血中药的干预作用8。
桂枝附子汤加味配合外用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60例
桂枝附子汤加味配合外用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60例乐文博;李波【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止痛类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桂枝附子汤加味(桂枝、制附子、秦艽、雷公藤、防风、羌活、松节、丹参、生薏米、细辛等)内服与外敷药(草乌头、生南星、广三七、赤芍、冰片等)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止痛的功效.【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1(032)008【总页数】2页(P985-986)【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祛风湿剂/治疗应用;@桂枝附子汤加味;外治法【作者】乐文博;李波【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妇幼保健院,白河,725800;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安康,7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1风湿寒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多发且病程多缠绵难愈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人体关节或肌肉酸楚、麻木、疼痛,甚至痛剧,肢体活动困难或受限,并与天气的温度、湿度密切相关,遇寒冷刺激或天气变化(阴雨、下雪、刮风、冰冻)则病情加重。
近年来,笔者运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桂枝附子汤加味[1],温经散寒,疏风除湿祛痹之中药内服,配合疏风活血止痛的中草药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炎 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28例 ,女性 32例。
20~ 40岁 13例;41~ 60岁 36例;61岁以上 11例。
病程<1年的 25例,1~ 3年的 24例,>3年的11例。
病变部位包括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等。
诊断参照 1988年 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①有风寒湿等外部侵袭史。
②关节酸楚、麻木、疼痛,而导致肢体活动功能受限,活动后症状有所减轻,多数病例关节只痛、不肿、不红,少数病例关节周围组织轻度肿胀。
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瓜; 有痰瘀化热之象加 黄柏 、 丹皮 。中药 治疗 中均联 用 甲氨蝶呤
( T 1 g M X)5m 。每 周 1次 口服 。 122 对 照组 .. 甲氨 蝶 呤 ( X) 5m 每 周 1次 口服 。 MT 1 g
首选。M X可改善和延 缓病情 进展 , T 能抑 制细胞 内二氢 叶酸还
原 酶 , 嘌 呤 合 成 受抑 , 时 具 有抗 炎 , 使 同 免疫 抑制 作 用 。 表 1 两 组 疗效 比较 n%) (
《 中医内科学》 中痹症 ( 痰瘀 痹 阻证 ) 的诊 断。8 2例确 诊患者
均 为 笔 者所 在 医院 风 湿 免 疫 科 门 诊 及 住 院 患 者 , 机 分 为 两 组 , 随
【 关键词 】 类风湿性 关节 炎; 中西结合
类风湿性关节炎 ( A) R 是临床常见病 , 多发于青壮年 , 病机 发 制复杂 , 致残率很 高。笔 者运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R 4 A 2例 , 得 取 满意 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3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 A) 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 现 R 是 的异质性 、 多位性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0 8 %发
病于 3 5 5~ 0岁 , 女性多于男 性。 自身免疫 紊乱是其 主要发病 机
所有 的患者均符合 《 内科学 》 明。西医药物治疗分 四大类 , 病 即非 甾体抗炎药 , 改 变病情抗风湿药, 糖皮质激 素和植物药 。其中改变病情抗风湿药 是临床治疗 R A最常用 的一类药物 , 而甲氨蝶呤 ( X) MT 常被作 为
风湿宁汤内服与外擦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 0 0 7年第 2 卷 第 8 8 期 治疗 风湿类疾 病 学术会 议制 订 RA疗 效标 准n 分 为 4 : 期控 制 : 治疗 后 受 累 关节 肿痛 消 失 , 级 近 经 关 节功能 改善或恢 复正 常 ; 、 S RF E R恢 复正 常 , 且 停 药后可维 持 3个 月以上 。 效 : 累关 节肿痛 消 显 受 失 , 明显好 转 ; S R 或 E R、 F滴 度下 降 , E R、 F 或 S R 正常, 但关 节肿胀 尚未 消失 。有效 : 经治疗 后受 累 关节 疼痛或肿 痛有 好转 ; 无效 : 经治 疗 3 个疗 程受 累关 节肿痛 无好转 。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组 近 期 控 制 1 9例 , 效 7 显 滑 膜炎 症 , 节 明显 肿 胀 , 关 疼痛 加 剧 , 晨僵 时 间 延 长, 关节屈 伸不 利 , 个发 病过 程 中的病机 特点 是 整
中西 药 , 0 3d为 1 程 , 照组 : 用 口服雷 公 藤 疗 对 采
5 岁, 程 1 1年。 6 病 ~ 1 对照组 2 O例 , 性 5 , 男 例
女性 1 例 , 5 年龄 2  ̄5 0 0岁 , 病程 8 月~ 1 个 3年 。
2组在 年龄 、 性别 、 程 及实验 检查 方面 无显 著差 病
~
杜仲、 白术 各 1g 乌蛇 、 0, 青风藤 、 风藤各 6 。每 海 g
日 1剂 , 早 、 晚 3次 饭后 温 服 , 用 方 : 分 中、 外 生川
乌 、 草 乌、 半夏 、 花 各 3g 洋 金花 子 8 , 生 生 红 0, g 用 5 酒 精 50 浸 泡 1d后外 搽 。停 用其他 一切 O 0ml 0
切 中病机 , 故收佳 效 。
中药洗剂外敷配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
Th e a e t f cso t r a p ia o f i e e M e ii eI t g a e h Xu Nig e Th r p u i Ef t f c e Ex e n l Ap l t n o n s d c n n e r t d S u e n ci Ch
援
道 ・ 骀 临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Wt r rtlieei211 . 1 eroa dnCeMwe1 o4 No1 snulTiahs dn0 2 eJno ai n , V f o
.
【 药洗剂外敷配合 舒血宁注射液 ; 】 治疗膝 关节骨性 关节 炎 8 O例
陈志龙, 徐 霞, 申建军, 国俊 , 魏 牛喜兴 , 邓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 兰州 7 0 5 300 强
o r ame t s l Amo g 8 ain s 0 fte t n . u t Re : n 0 p t t. % i g o n h y t ms we e o v o sy i r v d a tr te t n . e 8 s o d a d t e s mp o r b iu l mp o e fe r ame t
it g a e h Xu Ni g i jc in i a in swi n e o t o rh i s eh d 8 a e t e se a t r i r c ie n e r t d S u e n e t p t t t k e se at r i. t o :0 c s swi k eo t o r i s e ev d n o n e h t M hn h t
etra api t no h ee dc e n h xe igi et nT e hrpui efc w s bevda e CU e xe l p l a o f i s in dS u unn jc o .h e e t f t a sre f r O l n ci C n me i a n i ta c e o t a  ̄
自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风湿热痹68例
的 中西药 物 ,对 已应 用激 素 半 月 以上 的患 者 ,根 据 情 况在 4 ~1 0周 内逐 渐撤 除 。痛 风患 者 要 注 意控 制 食 用 高 嘌呤食 物 。 中药 每 日 1剂 , 内服 外 洗并 用 ,具 体 方
气 养血 之药 ,务 使气 血充 足 ,鼓 动 血 脉 ,则 气 血 流行
各 方 面均无 进 步 。 3 . 2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前 后 主 要 症 状 改 善 比较 :详 见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6 8例 患 者 中 ,男 2 9例 ,女 3 9
例 ;年 龄 2 O ~7 8岁 ,平 均 4 9岁 ;病 程 6天 ~ 1 1个
通 畅 ,达到 正 复邪祛 之 目的 。 5 参 考文 献
[ 1 ] 南京 中医药大学. 中医 内科 学 [ M] .北京 :中国 中医药 出
版 社 ,2 0 0 7 :4 6 7 - 4 7 0 .
法 :即将 中药 先 煎煮 2次 ,兑 匀 ,早 晚 分 服 ;再 将 药 渣加 水 2 5 0 0 ml 煎煮 2 5分钟 ,待温 后 将 受 累 的关 节 浸 泡或 湿敷 3 O分 钟 ,每 日 1次 。本 组 患 者 最 少 服 用 1 5
1 临床 资料
风湿 因 子 、X线 等理 化 检查 )结果 正 常 。显 效 :全 部 症状 消 除或 主要症 状 消 除 ,关 节功 能 基 本恢 复 ,能参 加正 常工 作和 劳 动 ,主要 参 考 指标 结 果 基本 正 常 。有 效 :主要 症状 基本 消 除 ,受 累 肌 肉 、关 节 红肿 热 痛 好 转 ,主要 参 考 指 标 有 所 改 善 。无 效 :和治 疗 前 相 比,
3 . 1 疗 效 判 断 标 准 :临 床 治 愈 :症 状 全 部 沉 、抗 O、类
联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联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摘要】对联合使用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40人。
使用常规的抗风湿类、抗炎药物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则是在使用常规抗炎、风湿类药物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重要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状况。
结果: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数据资料分析后,发现使用常规药物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仅仅使用常规药物的对照组。
两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0.05)。
结论:联用重要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法在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中药外敷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联合使用红外线照射疗法和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更甚且无副作用,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并长期使用。
为进一步探讨联用方法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了2016年-2017年间来治疗的8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了2016-2017年之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80例病患。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分布阶段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93±17.61)岁。
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时长在4个月-18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长为(2.85±7.21)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6例。
年龄分布阶段在17-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5±21.47)岁。
患病时长6个月-21年,平均患病时长为(3.66±8.94)年。
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以及患病时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内服益气温阳、外用温经通络法内外合治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摘 要 目的 : 察 内服 益 气 温 阳 、 用 温 经通 络 法 内外 合 治 活 动 性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的 临床 疗 效 。 方 法 : 用 内服 益 气 观 外 选 温 阳 、 用 温 经 通 络 法 内外 合 治 4 外 0例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患 者 , 4 与 0例 西 药 治 疗 患者 对 照 , 疗程 3个 月 , 察 疼 痛 、 胀 、 观 肿 压 痛 、 僵 、 力 、 医证候 群 变化 以评 价 和 比较 疗 效 。 结 果 : 疗后 患 者 主 观 疼 痛 评 价 、 节 疼 痛 指 数 、 节 肿 胀 指 数 、 节 晨 握 中 治 关 关 关
2 治 疗方 法
两组分别 使用不 同药物治疗 , 疗程均为 3个月 。
2 1 治 疗 组 .
别记 2 4 6分 , 、、 次症分别记 12 3分 , 、、 症状无 或治疗后 消失记 0 分 。舌象 、 脉象如实记录 , 不计分 。 治疗期 间每月观测并记录 1次。
32 疗 效 标 准 . 按《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 的疗效标准判定 。
( 西药组 ) 4 各 o例 。两组年龄 、 病程 比较 无显著 性差 异 , 据 以 数 均值 ± 准差( s 表示 。见表 1 标 ± ) 。
表 1 两 组 患 者 基 本 资 料 分 布 情 况
观察患者 中医寒湿 阻络型四诊 , 治疗前后主症 : 关节冷痛或 遇冷疼痛 、 肿胀 、 屈伸 不利 、 僵、 色肤温 ; 晨 皮 次症 : 形寒怕 冷 , 肢 体沉重不温 ; 以及舌 象 脉象。证候 疗效评 价 按 《 中药 新药 临 床 研究指导原则 》 分级量化表 , 照症状 的轻 、 重 三级 , 按 中、 主症分
类风湿关节炎又发作?这9种中成药帮您专业解决(附10款联合用药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又发作?这9种中成药帮您专业解决(附10款联合用药方案)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能引起关节严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因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再加外寒湿阻经络等所致。
今天介绍9种常用中成药及它们各自的联合用药。
1、昆仙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属风湿痹阻兼肾虚证。
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压痛,关节喜暖畏寒,腰膝酸软等。
药品特色:具有补肾通络,祛风除湿之功效。
可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和继发性病变。
联合用药:(1)昆仙胶囊+甲氨蝶呤解读: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昆仙胶囊和甲氨蝶呤能够显著降低血清反应蛋白水平和血沉,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改善临床疗效。
(2)昆仙胶囊+硫酸羟氯喹解读:昆仙胶囊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痹祺胶囊:用于气血不足,风湿瘀阻,肌肉关节酸痛,关节肿大、僵硬变形或肌肉萎缩,气短乏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属上述证候者。
药品特色:具有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有抗炎怍用。
联合用药:痹祺胶囊+依托考昔片解读:痹祺胶囊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提高关节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3、复方玄驹胶囊:用于肾阳虚外,亦可用于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肾阳不足、风寒痹阻证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
药品特色:具有温肾、壮阳、益精、祛风湿之功效。
联合用药:复方玄驹胶囊+甲氨蝶呤解读:复方玄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情活动度,并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4、蚁参蠲痹胶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寒湿瘀阻症。
药品特色:具有补肾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
联合用药:蚁参蠲痹胶囊+甲氨蝶呤解读:蚁参蠲痹胶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岭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甲氨蝶岭和美洛昔康治疗。
口服甲氨蝶呤(mxt)起始量7.5mg,每周1次,逐渐加量至15—20mg,同时口服美洛昔康,每次一片,每日2次。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内服。
方案方剂为:乌梢蛇15g、地龙15g、木瓜15g、赤芍15g、白芍20g、党参15g、当归10g、鸡血藤20g、红花10g、川芎15g。
风寒型加肉桂15g、细辛5g;湿热型加苍术20g、黄柏15g、防己20g;肝肾亏虚型加熟地黄30g、山茱萸15g、续断20g、杜仲20g。
服用方法:每日l 剂,水煎2次,餐后2小时分早中2次口服。
2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整体改善率≥75%,主要化验指标(血沉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50%,主要化验指标有所改善;有效: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30%:主要化验指标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整体改善率<30%,主要化验指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观察组的显效率、进步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会引起关节严重畸形。
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观察熊明慧,熊 聃,付 吉,胡 乔,葛丽君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㊂方法: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P E N S 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卡装入密封信封中,随机开启,将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60例㊂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两组均持续护理12周㊂对比两组临床症状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Q O L I -74)中的躯体㊁心理㊁物质生活㊁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能够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㊂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中医定向透药;生活质量K e yw o r d s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n u r s i n g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t h e m e r i d i a n o f t h e g o v e r n o r ;t a r g e t e d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6.027 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具有病情反复㊁持续发作等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僵硬㊁功能障碍等多种不良预后[1-2]㊂当前临床通常采用西药治疗该病,以非甾体消炎药㊁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较为常见,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难以满足病人的康复需求,应在此基础上联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㊂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中的痹症范畴,多认为其发生原因与机体正气不足㊁卫外不固有关,另感湿㊁寒及热之邪等,导致关节㊁肌肉及经络出现痹阻[3-4]㊂中医特色护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强调结合疾病特点开展辨证施护,进而达到改善其机体健康状态的目的㊂督脉隔物灸与中医定向透药均属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㊂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中医护理技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2月 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 E N S 3.1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卡装入密封信封中,随机开启,将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60例㊂观察组女34例,男26例;病程(11.33ʃ2.23)基金项目 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Z D J H 2895㊂作者简介 熊明慧,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330800,高安市中医院;熊聃㊁付吉㊁胡乔㊁葛丽君单位:330800,高安市中医院㊂引用信息 熊明慧,熊聃,付吉,等.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疗效观察[J ].全科护理,2024,22(6):1110-1112.年;年龄(55.42ʃ4.52)岁;病情严重程度:重度15例,中度21例,轻度24例;身高(165.25ʃ4.63)c m ;体重(61.25ʃ4.35)k g;受教育年限(9.05ʃ1.26)年㊂对照组女35例,男25例;病程(11.36ʃ2.25)年;年龄(55.46ʃ4.50)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25例,中度21例,重度14例;身高(165.31ʃ4.66)c m ;体重(61.22ʃ4.32)k g ;受教育年限(8.93ʃ1.23)年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701A )㊂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5]中诊断,以小关节疼痛㊁肿胀㊁晨僵等症状为主要表现㊂2)中医诊断标准:符合2017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对风寒湿阻证的诊断标准,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㊂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㊂1.3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意识清楚,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病人㊁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同意㊂2)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㊂1.4 干预方法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㊂1.4.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㊂常规宣教,嘱病人积极配合;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向病人宣教相关注意事项,包括饮食㊁起居等,持续护理12周㊂1.4.2 观察组㊃01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 2024V o l .22N o .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㊂1.4.2.1 督脉隔物灸结合病人风寒湿阻证型,选取大椎穴㊁腰俞穴;协助病人取俯卧位,露出背部,对病人大椎穴至腰俞穴部位使用乙醇进行消毒,使用温姜汁沿大椎穴涂抹至腰部,采用附子㊁细辛及丁香等药物制成的灸粉,沿棘突撒成线状,并将桑皮纸覆盖其上,将姜泥敷成梯形,高2.5c m ,宽3c m ,随后将橄榄状艾柱置于姜泥上,点燃艾柱前中后部分,待其自然燃尽,铺上艾柱继续进行艾灸,灸3壮㊂艾灸结束后,去除姜泥㊁桑皮纸㊁灸粉等,并使用温热毛巾擦净,艾灸期间禁止洗澡或背部受凉,避免进食生冷㊁辛辣㊁肥甘厚味等食物㊂每周1次,持续12周㊂1.4.2.2 中医定向透药1)处方:结合病人证型选用川乌㊁草乌㊁羌活㊁独活㊁桂枝㊁细辛㊁青风藤等多味中药,加水煎煮至100m L 汤药备用㊂2)定向透药方法:协助病人取仰卧体位,充分暴露疼痛部位,分别将2块清洁纱布置于煎煮好的汤药中,浸湿后敷于病人疼痛部位,使用一次性治疗巾覆盖纱布后固定,连接电子脉冲仪,调节频率为3000~5000H z ,输出电流为35~45m A ,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每次30m i n ,每天1次,持续12周㊂1.5 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包括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及晨僵时间㊂其中关节肿胀㊁压痛指数评分按照由轻到重的程度,采用0~10分评分法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病人肿胀㊁压痛程度越重㊂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 Q O L I -74)[7]进行评估,包含躯体㊁心理㊁物质生活㊁社会功能方面,共7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各方面均采用百分制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㊂分别于护理前后评定㊂3)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 S N S )[8]评价,满分95分,得分ȡ77分为 非常满意 ㊁57~76分为 满意 ㊁ɤ56分为不满意 ㊂于病人出院前进行评定㊂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表1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x ʃs )组别例数 关节肿胀指数(分)护理前护理后关节压痛指数(分)护理前护理后晨僵时间(m i n )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606.22ʃ1.265.17ʃ1.147.60ʃ1.785.85ʃ1.566.25ʃ1.054.51ʃ0.92观察组606.25ʃ1.303.38ʃ1.057.63ʃ1.824.12ʃ1.256.33ʃ1.083.23ʃ0.82t 值-0.1288.946-0.091 6.704-0.411 8.045P0.898<0.0010.927<0.0010.682<0.001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x ʃs )单位:分组别例数 躯体 护理前护理后心理 护理前护理后物质生活 护理前护理后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6065.63ʃ5.1772.75ʃ5.3366.27ʃ5.2570.65ʃ5.6065.24ʃ4.7171.79ʃ5.7767.75ʃ5.7272.78ʃ6.14观察组6066.20ʃ5.2580.82ʃ5.4266.32ʃ5.2280.87ʃ6.1165.33ʃ4.8081.89ʃ7.2467.43ʃ5.3883.86ʃ6.75t 值-0.599-8.223-0.052-9.552-0.104-8.4510.316-4.312P0.550<0.0010.958<0.0010.928<0.0010.753<0.001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对照组6024(40.00)28(46.67)8(13.33)52(86.67)观察组6034(56.67)24(40.00)2(3.33) 58(96.67) 注: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χ2=3.927,P =0.048㊂3 讨论3.1 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当前临床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用药存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限,这就要求临床应加强护理干预[9-10]㊂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归属于 痹病 范畴,认为机体正气亏虚,外邪入侵,复感风寒湿,气血痹阻不行,关节闭涩,外邪留滞筋骨关节,久之筋骨失养,故见关节僵硬㊁肿痛㊁筋挛肉卷㊁活动障碍,即为痹症[11-12]㊂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分型以寒湿阻络证居多,其寒湿气重,经络受阻,阳气亏虚,故有体倦恶风[13-14]㊂临床干预应以扶正祛邪,温经通络㊁养阴益气㊁祛寒除湿等为主㊂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关节肿胀指数㊁关节压痛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针对类风湿性㊃111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关节炎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㊂分析其原因在于,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阳气,为阳脉之海,灸督脉有祛风除湿㊁通经活络㊁温阳散寒等作用[15-16]㊂督脉隔物灸属于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一,是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 隔药灸 ,能够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㊂本研究将督脉隔物灸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将温阳通络的药粉洒于督脉,在姜泥上行间接施灸,利用增强药物㊁姜及艾叶的温通作用,疏通人体气血,达到温通经络㊁祛寒除湿等功效㊂中医定向透药又称为离子导入技术,是在定向透药仪的导引下,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从皮肤定向推送至组织病灶部位[17-18]㊂将其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利用直流电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电离,并随电流作用在皮肤下形成离子堆,透过皮肤黏膜快速渗透入人体,进而达到促进病情康复的目的㊂同时,采用川乌㊁草乌㊁羌活㊁独活等中药制成导入液,川乌㊁草乌祛风除湿㊁温经止痛,羌活解表散寒㊁祛风胜湿㊁止痛,独活祛风除湿㊁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㊁温经止痛之效,可调和经络㊁促使气血通行,缓解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酸痛㊁关节屈伸不利㊁手足麻木等症㊂余孟英等[19]的研究表明,中医定向透药能够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中医定向透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㊂3.2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改善生活质量㊁提升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㊂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可起到祛寒除湿㊁温经通络㊁补充人体阳气㊁调畅气机㊁平衡阴阳等作用,且两种护理技术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㊂龚燕花等[20]的研究表明,以督脉灸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慢性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督脉灸的应用效果,但当前临床尚缺乏督脉灸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中的相关研究,临床应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㊂4小结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能够加快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㊂但本研究中样本总量较少,仅为120例,存在一定局限,后续研究中应增加纳入样本量,以深入分析中医特色护理督脉隔物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远期预后中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㊂参考文献:[1]郭云柯,陆燕,纪伟.独活寄生汤联合中药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MM P-3㊁R A N K L㊁O P G水平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25-28.[2]刘洪波,靖春颖,韩平.重组人Ⅱ型T N 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风湿骨痛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4):358-361;376.[3]金妙娟,杜红卫,王柳青,等.正念身体扫描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7):1616-1620.[4]顾玉彪,郑林,肖涟波,等.中医药预防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39(9):1050-1055.[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47-48.[7]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J].临床荟萃,2009,24(9):763.[8]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9] B E A Z L E Y-L O N G N.D o n e u r o n a l 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 a c t i v a t i o n a n dr e s u l t a n t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c h r o n i c p a i n[J].N e u r a l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2019,14(1):79-81.[10] Y A N G Y P,HU S S A I N N,Z HA N G L,e t a l.K a d s u r a c o c c i n e a:ar i c h s o u r c e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l y d i v e r s e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l y i m p o r t a n tc o m p o u nd s[J].C h i ne s e H e r b a l M e d i c i n e s,2020,12(3):214-223.[11]杨帆,许超,俞烨晨,等.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㊁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24):4641-4645. [12]姜小帆,曹雯,陈芳,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焦虑㊁抑郁状态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6(9):1569-1572.[13]刘丽敏,秦理.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㊁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2):84-87. [14]王学刚,邓建锋,崔彦如,等.火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2,39(7):65-69. [15]邱曼丽,黄馨云,吴琦,等.基于秦氏督脉理论针刺治疗冻结肩对肩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21,38(9):61-64.[16]冯雪.督脉针刺结合改良胸椎正骨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1):3023-3026. [17]孙国丽,金瑛,胡雪蓉.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干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6):1010-1013.[18]蒋黎明,于小明,吴绪波,等.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1,55(6):58-60.[19]余孟英,王金莲,陈路,等.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21,39(5):207-210.[20]龚燕花,姚晓泉.以督脉灸为主的中医特色护理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医药导报,2022,28(8):101-103.(收稿日期:2023-08-03;修回日期:2024-03-17)(本文编辑蒋尔丹)㊃21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6例临床观察
食 ,合 理营 养 ,适 当休 息 与功 能 锻 炼 。3个 月 为 1个
疗程。
3 观 察 项 目及 方 法
观察 治疗 前后 的 I 症状 ,包 括 晨僵 时间 、疼 痛 临床
关 节数 、关节 疼痛程 度 、肿胀 关 节 数 ;记 录用 药前 后 血 沉及类 风湿 因子 的变 化 。并 监测 血 、尿 常 规 、肝 肾
人 能 长期坚 持用药 ,同时有 协 同 的治 疗作 用 ,增 强 和
脉 ,气 血 凝 滞 ,湿 郁 生 痰 。湿 痰 瘀 血 为 病 理 产 物 , 使疾 病 缠 绵 难 愈 。且 痹 证 日久 ,气 血 伤 耗 。故 其 病
因病 机 可 以用风 寒 湿 热 痰 瘀 虚 七 字 来 概 括 。而 治 疗 方选 桂枝 汤 加 减 ,桂 枝 配 白芍 既 可 解 肌 和 营 卫 ,又
功 能 、血 糖 等 。
4 治 疗 结 果
12 诊断标 准:全部 病例 均参 照 中华 人 民共 和国卫 生 . 部颁发 的 《 中药新 药 临床研究 指导 原则 》2 l 所制 定 的类 ]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 的对称性关 节肿 痛 、变 形 、晨 僵 及 功 能 障 碍 ,血 沉 ( S E R)≥ 3mm/ ,抗 “ ”> 5 0 0 h 0 0 U,类 风 湿 因 子 ( F 阳性 , R ) X线摄 片显示 :关节 面 均有 不 同程 度 缺损 及 关 节 腔变
用 ;苍术 配 防 己 以 祛 湿 ;威 灵 仙 以 祛 风 湿 、通 络 止 痛 ,对 游走 性 疼 痛 尤 宜 ;桃 仁 、红 花 、虎 杖 以 活 血 通 络 ,可助 祛 风 宣 湿 药 的 祛 邪 通 络 之 功 ;全 蝎 、露 蜂 房 以搜风 剔 络 ,增 强止 痛 效 果 ;制 南 星 化 痰 散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