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大纲

合集下载

2018年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

2018年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大纲信息,文都医考网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绪论要点: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第二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面部色诊的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喁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躯体四肢要点: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七:望排出物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2.舌诊的临床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卫生法规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

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第一单元卫生法概述细目一:卫生法的概念和渊源要点:.卫生法的概念.卫生法的渊源细目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要点:.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的作用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细目一:卫生民事责任要点:.卫生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卫生民事责任的构成.卫生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细目二:卫生行政责任要点:.卫生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卫生行政处罚的概念及其种类.卫生行政处分的概念及其种类细目三:卫生刑事责任要点:.卫生刑事责任的概念.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违反卫生法的刑事责任第三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细目一:执业医师的概念及职责要点:.执业医师的概念.执业医师的职责细目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细目三:医师执业注册制度要点:.执业医师注册的条件及办理.不予注册的情形细目四: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要点:.执业医师的权利.执业医师的义务.医师执业规则细目五:《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要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第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细目一:概述要点:.《药品管理法》的立法目的.药品的法定含义.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细目二: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与劣药要点:.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细目三:特殊药品的管理要点:.特殊药品的分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细目四:《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要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管理规定.处方的管理规定.关于禁止药品购销中账外暗中给予、收受回扣或者其他利益的规定细目五:《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要点:.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在药品购销中违法给予、收受回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细目一:概述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学

前言此内容为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官方教材整理后的重点内容,其中红色部分,为辅导班提示的重点学习内容及记忆要点;绿色下划线部分,为笔者做官方配套题时,涉及到知识点,一并整理了下来,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最后,送各位一段我很喜欢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1.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①病原体被清除;②隐性感染:最常见的表现;③显性感染:最少见;④病原携带;⑤潜伏性感染;第二单元病毒感染细目一病毒性肝炎1.甲肝、戊肝→急性感染→消化道传播;乙肝、丙肝、丁肝→慢性感染→血液传播;2.病原学(1)甲型肝炎病毒(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感染早期产生IgM型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型抗体,是既往感染或免疫接种后的标志。

HA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含有HAV的粪便25℃放置1个月后仍有传染性。

(诊断甲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是:抗-HAV IgM);(2)乙型肝炎病毒(DNA病毒):Ag→抗原(高原),Ab→抗体(笔体);①HBsAg与抗-HBs;抗-HBs是唯一的保护抗体;(HBsAg是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对确诊急性HBV感染最有意义的是抗-HBs阳转)②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HBeAg是HBV复制活跃的指标;③HBcAg→核心抗原→游离的HBcAg较少,故较少用于临床检测;抗-HBc→核心抗体(最早出现的抗体);(抗-HBc是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测出来的血清标志物)(3)丙型肝炎病毒(RNA病毒,黄病毒属),易转变为慢性;(4)丁型肝炎病毒(RNA病毒)需与HBV共生;(5)戊型肝炎病毒(RNA病毒);(诊断戊型肝炎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是:抗-HEV IgM);3.流行病学: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4.病理(1)急性肝炎:可见气球样变;(2)慢性肝炎:可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3)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变小;(4)淤胆型肝炎:出现肝内淤胆现象;(5)肝炎肝硬化:假小叶形成;5.临床表现(1)急性肝炎①急性黄疸型肝炎,(甲、戊型肝炎以黄疸型多见)分为3期:黄疸前期,突出的症状是消化系统症状;黄疸期,巩膜首先出现黄染,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恢复期;②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此型较多见,临床症状较轻;(2)慢性肝炎①轻度②中度③重度,出现肝掌、蜘蛛痣,且无门静脉高压表现,白蛋白或A/G比值异常。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的消长6.阴阳的转化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神的生成3.人体之神的分类4.人体之神的作用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要点: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影响体质的因素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宣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第十四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2.未病先防3.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2.正治与反治3.治标与治本4.扶正与祛邪5.调整阴阳6.调理精气血津液7.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100%考点覆盖率: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热招中>>。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整体观念的概念2.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辨证论治要点: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2.辨证论治的概念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要点: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的概念要点:1.阴阳的含义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阴阳的一体观2.阴阳对立制约3.阴阳互根互用4.阴阳交感互藏5.阴阳的消长6.阴阳的转化7.阴阳的自和与平衡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五行学说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要点:1.五行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要点: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五单元藏象学说要点:1.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与特点2.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4.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关系第六单元五脏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要点: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6.命门的概念和功用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肺的关系2.心与脾的关系3.心与肝的关系4.心与肾的关系5.肺与脾的关系6.肺与肝的关系7.肺与肾的关系8.肝与脾的关系9.肝与肾的关系10.脾与肾的关系11.肾与命门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要点:1.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五脏的外华3.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4.五脏与五志的关系5.五脏与五液的关系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第七单元六腑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要点:1.胆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肠的生理功能4.大肠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要点:1.心与小肠的关系2.肺与大肠的关系3.脾与胃的关系4.肝与胆的关系5.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八单元奇恒之腑细目一:脑要点:1.脑的生理功能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细目二:女子胞要点: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第九单元精、气、血、津液、神细目一:精要点:1.人体之精的概念2.人体之精的功能3.人体之精的分类细目二:气要点:1.人体之气的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细目四:津液要点: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3.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神要点:1.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神的生成3.人体之神的分类4.人体之神的作用细目六: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要点: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十单元经络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要点: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点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特点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和维脉的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要点: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和应用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要点: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十一单元体质细目一:体质的概念和构成要点:1.体质的概念2.体质的构成3.体质的特点细目二:体质的生理学基础要点: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2.影响体质的因素细目三:体质学说的应用要点:1.体质与发病2.体质与病因病机3.体质与诊治4.体质与养生第十二单元病因细目一:六淫要点: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3)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6)火(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细目二:疠气要点:1.疠气的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细目三:七情内伤要点:1.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细目四:饮食失宣要点: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细目五:劳逸失度要点: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形成3.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点4.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第十三单元发病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要点: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4.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要点: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细目三:发病类型要点:1.感邪即发2.徐发3.伏而后发4.继发5.合病6.复发第十四单元病机细目一:邪正盛衰要点: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细目二:阴阳失调要点: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细目三:精,气、血失常要点: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失调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要点: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细目五:内生“五邪”要点:1.内生“五邪”的概念2.风气内动3.寒从中生4.湿浊内生5.津伤化燥6.火热内生细目六:疾病传变要点:1.疾病传变的形式2.病性转化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十五单元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2.未病先防3.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2.正治与反治3.治标与治本4.扶正与祛邪5.调整阴阳6.调理精气血津液7.三因制宜第十六单元养生与寿夭细目一:养生要点:1.养生的原则2.养生的方法细目二:生命的寿夭要点: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1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216)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216)

细目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考点一发病特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传单时邪(EB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年长儿及青少年为多见,四季均可发病,多散发或小流行。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自数周至数月不等,有并发症者病程较长。

预后一般良好。

本病属中医“瘟疫”范畴。

考点二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为传单时邪。

本病为疫邪致病,发病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病涉脏腑经络,主要病机为热痰瘀互结。

考点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病史:有传单接触史。

(2)不规则发热:热型不定,体温波动在39℃左右,发热持续约1周左右,少数热程可达数周。

(3)咽峡炎:咽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可有灰白色假膜,或腭及咽部有小出血点及溃疡。

(4)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普遍受累,以颈部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中等硬度,无粘连及明显压痛,一般在发热退后数天或数周逐渐消退。

(5)肝脾肿大:约1/3患者有肝大,可有肝功能异常及黄疸。

有半数患者脾大,偶有发生脾破裂。

(6)皮疹:约10%左右的患者在病后1周出现皮疹,形态多样,可为斑疹、丘疹、猩红热样斑疹,多在躯干部位,1周左右消退。

(7)累及心、肺、肾、脑时,可出现咳喘、惊厥、血尿、水肿、失语、偏瘫等症状。

(8)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10%以上。

嗜异凝集试验阳性,EB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2.鉴别诊断(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传单早期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与链球菌性咽峡炎类似,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血象示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得阳性结果,且青霉素治疗有效。

(2)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临床症状轻微,轻度发热,多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分类中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约占60%~90%,异常淋巴细胞并不增高,骨髓象正常,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

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传染病学

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总结——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一、总论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外环境感染后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最常见显性感染――最易识别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态反应四、流行过程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五、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2、临床特征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六、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二、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1、甲肝(HAV)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二、流行性1、甲、戊型传播途径:粪-口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

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

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发病机制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2、病理(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3)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出血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4)淤胆型肝炎:伴明显的肝内淤胆。

最新2018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最新2018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与标准化管理培训与考核
〔1〕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授予
〔2〕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指征的掌握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4〕抗菌药物的越级使用
〔1〕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
〔2〕对开具抗菌药物超常处方医师的处理
〔3〕取消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情形
〔1〕通过开具抗菌药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法律责任
〔4〕患者与受检查的防护要求
〔5〕放射诊断检查的原那么与实施
〔6〕放射治疗的原那么与实施
〔7〕放射事件的处理
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单元
细目
要点
十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原那么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
〔1〕抗菌药物遴选与定期评估制度
〔2〕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异常情况的调查与处理
〔1〕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情形
〔2〕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处理
〔3〕预防接种异常反响的鉴定及赔偿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律责任
〔2〕接种单位的法律责任
〔3〕表彰及奖励
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那么
医疗机构效劳宗旨
〔1〕医疗机构执业要求
〔2〕医疗机构执业规那么
〔1〕医疗机构的登记
〔2〕医疗机构的校验
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处理医疗事故的原那么
〔2〕处理医疗事故的根本要求
〔1〕病历书写、复印或者复制
〔2〕告知及报告
五、临终关心及死亡的伦理
〔1〕临终关心的概念与特点
〔2〕临终关心的伦理意义与要求
〔1〕安乐死的含义
〔2〕安乐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要点: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表现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5.感染病的发病机制细目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要点: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要点:1.基本特征2.临床特征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资料3.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7.治疗8.预防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病毒感染细目一:病毒性肝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二:流行感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点: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五:艾滋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细目六:流行性出血热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七:狂犬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八:流行性乙型脑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7.治疗8.预防第三单元细菌感染细目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二:伤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细菌性痢疾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池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霍乱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细目一:消毒要点:1.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目的3.消毒的种类4.消毒方法5.消毒方法的监测细目二:隔离要点:1.隔离的概念2.隔离的种类3.隔离的期限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交流QQ群 623205792细目三:医院感染要点: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

[vip专享]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vip专享]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大纲信息,润德教育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的病因病机 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感冒的辨证论治 5.感冒的转归预后 6.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病因病机 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咳嗽的辨证论治 5.咳嗽的转归预后 6.咳嗽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哮病 要点: 1.哮病的概念 2.哮病的病因病机 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哮病的辨证论治 5.哮病的转归预后 6.哮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的病因病机 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喘证的辨证论治 5.喘证的转归预后 6.喘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的病因病机 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痈的辨证论治 5.肺痈的转归预后 细目六: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的病因病机 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痨的辨证论治 5.肺痨的转归预后 6.肺痨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的病因病机 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胀的辨证论治 5.肺胀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肺痿 要点: 1.肺痿的概念 2.肺痿的病因病机 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痿的辨证论治 5.肺痿的转归预后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细目一:心悸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的病因病机 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心悸的辨证论治 5.心悸的转归预后 细目二:胸痹 要点: 1.胸痹的概念 2.胸痹的病因病机 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胸痹的辨证论治 5.胸痹的转归预后 6.胸痹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真心痛 要点: 1.真心痛的概念 2.真心痛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不寐 要点: 1.不寐的概念 2.不寐的病因病机 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不寐的辨证论治 5.不寐的转归预后 6.不寐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眩晕 要点: 1.眩晕的概念 2.眩晕的病因病机 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眩晕的辨证论治 5.眩晕的转归预后 6.眩晕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中风 要点: 1.中风的概念 2.中风的病因病机 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中风的辨证论治 5.巾风的转归预后 6.中风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癫狂 要点: 1.癫狂的概念 2.癫狂的病因病机 3.癫狂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癫狂的辨证论治 5.癫狂的转归 6.癫狂的调护 细目五:痫病 要点: 1.痫病的概念 2.痫病的病因病机 3.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痫病的辨证论治 5.痫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六:痴呆 要点: 1.痴呆的概念 2.痴呆的病因病机 3.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痴呆的辨证论治 5.痴呆的预防调护 第四单元脾胃病证 细目一:胃痛 要点: 1.胃痛的概念 2.胃痛的病因病机 3.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胃痛的辨证论治 5.胃痛的转归预后 6.胃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痞满 要点: 1.痞满的概念 2.痞满的病因病机 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痞满的辨证论治 5.痞满的转归预后 6.痞满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呕吐 要点: 1.呕吐的概念 2.呕吐的病因病机 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呕吐的辨证论治 5.呕吐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噎膈 要点: 1.噎嗝的概念 2.噎嗝的病因病机 3.噎嗝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噎嗝的辨证论治 5.噎嗝的转归预后 6.噎嗝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呃逆 要点: 1.呃逆的概念 2.呃逆的病因病机 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细目六:腹痛 要点: 1.腹痛的概念 2.腹痛的病因病机 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腹痛的辨证论治 5.腹痛的转归预后 6.腹痛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泄泻 要点: 1.泄泻的概念 2.泄泻的病因病机 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泄泻的辨证论治 5.泄泻的转归预后 6.泄泻的预防调护 细目八:痢疾 要点: 1.痢疾的概念 2.痢疾的病因病机 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痢疾的转归预后 6.痢疾的预防调护 细目九:便秘 要点: 1.便秘的概念 2.便秘的病因病机 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便秘的辨证论治 5.便秘的转归预后 6.便秘的预防凋护 细目二:黄疸 要点: 1.黄疸的概念 2.黄疸的病因病机 3.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黄疸的辨证论治 5.黄疸的转归预后 6.黄疸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积聚 要点: 1.积聚的概念 2.积聚的病因病机 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积与聚的主症特点和病机的异同点 5.积聚的辨证论治 6.积聚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鼓胀 要点: 1.鼓胀的概念 2.鼓胀的病因病机 3.鼓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鼓胀的辨证论治 5.鼓胀的转归预后 6.鼓胀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疟疾 要点: 1.疟疾的概念 2.疟疾的病因病机 3.疟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疟疾的辨证论治 5.疟疾的转归预后 6.疟疾的预防调护 第六单元肾系病证 细目一:水肿 要点: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病因病机 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水肿的辨证论治 5.水肿的转归预后 6.水肿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淋证 要点: 1.淋证的概念 2.淋证的病因病机 3.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淋证的辨证论治 5.淋证的转归预后 6.淋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癃闭 要点: 1.癃闭的概念 2.癃闭的病因病机 3.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癃闭的辨证论治 5.癃闭的常用外治法 6.癃闭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关格 要点: 1.关格的概念 2.关格的病因病机 3.关格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关格的辨证论治 5.关格的转归预后 6.关格的预防调护 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 细目一:郁证 要点: 1.郁证的概念 2.郁证的病因病机 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郁证的辨证论治 5.郁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血证 要点: 1.血证的概念 2.血证的病因病机 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血证的辨证论治 5.血证的转归预后 6.血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痰饮 要点: 1.痰饮的概念 2.痰饮的分类 3.痰饮的病因病机 4.痰饮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痰饮的辨证论治 6.痰饮的转归预后 细目四:消渴 要点: 1.消渴的概念 2.消渴的病因病机 3.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消渴的辨证论治 5.消渴的转归预后 6.消渴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自汗、盗汗 要点: 1.自汗、盗汗的概念 2.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 3.自汗、盗汗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自汗、盗汗的辨证论治 细目六:内伤发热 要点: 1.内伤发热的概念 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 5.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 细目七:虚劳 要点: 1.虚劳的概念 2.虚劳的病因病机 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虚劳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癌病 要点: 1.癌病的概念 2.癌病的病因病机 3.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癌病的辨证论治 5.癌病的转归预后 6.癌病的调护 细目九:厥证 要点: 1.厥证的概念 2.厥证的病因病机 3.厥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厥证的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 细目一:痹证 要点: 1.痹证的概念 2.痹证的病因病机 3.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痹证的转归预后 6.痹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痿证 要点: 1.痿证的概念 2.痿证的病因病机 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痿证的辨证论治 5.痿证的转归预后 6.痿证的调护 细目三:颤证 要点: 1.颤证的概念 2.颤证的病因病机 3.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颤证的辨证论治 细目四:腰痛 要点: 1.腰痛的概念 2.腰痛的病因病机 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doc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doc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要点: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表现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5.感染病的发病机制细目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要点: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要点:1.基本特征2.临床特征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资料3.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7.治疗8.预防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病毒感染细目一:病毒性肝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二:流行感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五:艾滋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六:流行性出血热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七:狂犬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八:流行性乙型脑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第三单元细菌感染细目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二:伤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细菌性痢疾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与其池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霍乱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细目一:消毒要点:1.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目的3.消毒的种类4.消毒方法5.消毒方法的监测细目二:隔离要点:1.隔离的概念2.隔离的种类3.隔离的期限细目三:医院感染要点: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

【导语】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纲之中西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纲已公布,⽆忧考为了⽅便⼴⼤考⽣及时了解⼤纲的情况,及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们! 第⼀单元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单元望诊 细⽬⼀: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望⾯⾊ 要点: 1.常⾊与病⾊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部⾊诊的意义 细⽬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四:望头⾯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2.⾯肿、腮肿及⼝眼㖞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的脏腑分属,望⽬⾊、⽬形、⽬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五:望躯体四肢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六:望⽪肤 要点: 1.望⽪肤⾊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七:望排出物 要点: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便、⼩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望⼩⼉指纹 要点: 1.望⼩⼉指纹的⽅法及其正常表现 2.⼩⼉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望⾆ 细⽬⼀:⾆诊原理与⽅法 要点: 1.⾆诊原理 2.⾆诊的⽅法与注意事项 细⽬⼆:正常⾆象 要点: 正常⾆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三:望⾆质 要点: 1.⾆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变化(淡⽩、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形变化(⽼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5.⾆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四:望⾆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变化(⽩、黄、灰⿊)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五:⾆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质和⾆苔的综合诊察 2.⾆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闻诊 细⽬⼀:听声⾳ 要点: 1.⾳哑与失⾳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嗅⽓味 要点: 1.⼝⽓、排泄物之⽓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问诊 细⽬⼀: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问歌 细⽬⼆: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汗、⼿⾜⼼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细⽬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五:问头⾝胸腹 要点: 问头晕、胸闷、⼼悸、脘痞、腹胀、⿇⽊、疲乏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细⽬六:问⽿⽬ 要点: 1.⽿鸣、⽿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昏、雀⽬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问饮⾷与⼝味 要点: 1.⼝渴与饮⽔:⼝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欲与⾷量:⾷欲减退、厌⾷、消⾕善饥、饥不欲⾷、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味:⼝淡、⼝甜、⼝黏腻、⼝酸、⼝涩、⼝苦、⼝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九:问⼆便 要点: 1.⼤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脉诊 细⽬⼀: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法 4.脉象要素 细⽬⼆: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细⽬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细⽬四:相兼脉与真脏脉 要点: 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 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细⽬五:诊⼩⼉脉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按腧*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第⼋单元⼋纲辨证 细⽬⼀:概述 要点: ⼋纲辨证的概念 细⽬⼆:表⾥ 要点: 1.表证与⾥证的概念 2.表证与⾥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证的鉴别要点 细⽬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六:⼋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病因辨证 细⽬⼀:六*辨证 要点: 风*证、寒*证、暑*证、湿*证、燥*证、⽕*证的临床表现 细⽬⼆:情志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单元⽓⾎津液辨证 细⽬⼀:⽓病辨证 要点: 1.⽓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虚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7.⽓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病辨证 要点: 1.⾎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三:⽓⾎同病辨证 要点: ⽓滞⾎瘀、⽓虚⾎瘀、⽓⾎两虚、⽓不摄⾎、⽓随⾎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单元脏腑辨证 细⽬⼀:⼼与⼩肠病辨证 要点: 1.⼼⽓虚、⼼阳虚、⼼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虚、⼼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脉、痰阻⼼脉、寒凝⼼脉、⽓滞⼼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神、痰⽕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肺与⼤肠病辨证 要点: 1.肺⽓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虚、脾阳虚、脾虚⽓陷、脾不统⾎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滞胃肠、胃肠⽓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滞、肝⽕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证、肾精不⾜、肾⽓不固、肾虚⽔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 1.⼼肾不交、⼼脾⽓⾎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肝⽕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肺⽓虚、脾肺⽓虚证、肺肾⽓虚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肝⾎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 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单元六经辨证 细⽬⼀: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3.太阳病变证(栀⼦豉汤证、⿇黄杏仁⽢草⽯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病热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3.阳明病实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三: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3.少阳病兼变证(⼤柴胡汤证、柴胡加龙⾻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药 细⽬五: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六: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厥阴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细⽬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 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三单元卫⽓营⾎辨证 细⽬⼀: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分证 要点: 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4.⽓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三: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2.热陷⼼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 1.热盛动⾎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药 4.⾎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五:卫⽓营⾎证的传变 要点: 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第⼗四单元三焦辨证 细⽬⼀:上焦病证 要点: 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中焦病证 要点: 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三:下焦病证 要点: 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药 细⽬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要点: 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2018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2018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3)病原治疗
(4)主要预防措施
7.艾滋病
(1)病原
(2)传染途径
(3)临床表现
(4)诊断
8. 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诊断、确诊依据与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与预防
(三)性传播疾病
1.淋病
(1)病原与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2.梅毒
(1)病因
(2)分期与临床表现
2018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已经正式公布,为帮助广大考生清晰了解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大纲信息,新东方在线医学网整理了考试大纲内容,请参加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
系统、疾病
主要内容
要点
十二、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一)传染病总论
(1)感染过程
(2)流行过程中基本条件
(3)基本特征
(4)流行病学资料
(5)治疗原则与主要预防方法
(二)常见疾病
1.病毒性肝炎
(1)病原分型
(2)临床分型
(3)甲、乙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
(4)预防
2.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
(2)临床分期及表现
(3)确诊依据
(4)主要预防措施
3.细菌性痢疾
(1)病原
(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3)确诊依据
(4)病原治疗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
(2)临床表现(普通型与暴发型)
(3)确诊依据
(4)病原治疗
5.疟疾
(1)疟原虫种类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大纲.doc

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大纲.doc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考试大纲
十二、传染病、性传播疾病
(一)传染病总论
(1)感染过程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
(3)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
(4)流行的基本条件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6)基本特征
(7)诊断的主要方法
(8)治疗与主要预防方法
(二)常见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
2.梅毒
(1)病原体及其特点
(2)传播途径
(3)分期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诊断依据
(6)治疗与预防措施
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1)病原体及其特点
(2)传播途径
(3)临床表现
(4)诊断
(5)治疗与预防措施
4.生殖道病毒感染
(1)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
(2)生殖道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新生儿的危害及诊断依据
(2)临床分型及表现
(3)诊断
(4)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的治疗
(5)预防
2.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诊断
(5)各期治疗要点与主要预防措施
3.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临床表现
(4)诊断、确诊依据与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与预防
4.钩端螺旋体病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及分型
(2)流行病学
(3)临床分型及表现
(4)诊断依据
(5)病原治疗及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6)预防
9.疟疾
(1)病原学种类
(2)流行病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要点: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五:艾滋病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大纲
2018年《传染病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
细目一:感染与免疫
要点:
1.感染的概念
2.感染过程的表现
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4.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5.感染病的发病机制
细目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要点:
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
细目一:消毒
要点:
1.消毒的概念
2.消毒的目的
3.消毒的种类
4.消毒方法
5.消毒方法的监测
细目二:隔离
要点:
1.隔离的概念
2.隔离的种类
3.隔离的期限
细目三:医院感染
要点:
1.医院感染的概念
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
c:\yishi\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二:流行感冒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三:细菌性痢疾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池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四:霍乱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
要点:
1.基本特征
2.临床特征
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
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资料
3.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
要点:
1.治疗原则
2.治疗方法
7.治疗
8.预防
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
要点: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
细目一:病毒性肝炎
8.预防
细目八:流行性乙型脑炎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第三单元细菌感染
细目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二:伤寒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六:流行性出血热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防
细目七:狂犬病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