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合集下载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设计人:XXX一、案例背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研究方式”,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

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研究兴趣需要激发,研究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研究地理的信心。

(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研究地理的兴趣。

(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研究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⒈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门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⒉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⒊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⒋确定工作计划:(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的课程。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演练等形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在于: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地理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思维和实践技能。

2. 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眼目睹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地理过程的进行,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3. 培养地理思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地理思维,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活动内容和方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海滩、山区、城市中心等地进行考察,观察和记录地理现象,了解地理特征和地理过程。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

例如,可以进行水循环实验、风力实验、地震模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地理过程。

3.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参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规划模拟演练、环境保护模拟演练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评估和反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估和反馈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面。

2. 学生学习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地理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情况,例如通过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和演练成果等形式进行评估。

3. 教师评估和反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鼓励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四、活动注意事项在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初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初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初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初一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家乡的自然风貌我叫小明,是一名初一的学生。

最近,我们学校举办了一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家乡的地理特点,还让我们亲身感受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前往了家乡的一座山脉。

站在山脚下,我抬头仰望,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高耸入云的山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我们爬上了山顶,远眺山下的景色,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田野,远处还有一条蜿蜒的小溪。

这里的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我们前往了家乡的一处湖泊。

湖面宽广,碧波荡漾。

湖边的柳树垂下枝条,倒映在湖面上,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水鸟在湖中游弋,它们展翅翱翔,给湖泊增添了一抹生机。

我们沿着湖边漫步,感受着湖水的清凉,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家乡的一片沙漠。

一望无际的沙丘,金黄色的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我们穿过沙丘,感受到了沙子的细腻和炙热。

沙漠中生活着一些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和动物,它们为这片荒漠增添了一丝生机。

我们还了解到,沙漠是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通过这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家乡的自然风貌的多样性和珍贵性。

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同时,也要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家乡,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地理特点,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热爱家乡,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保护我们的家园。

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从活动设计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设计1.确定活动主题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紧密相关,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例如,可以选择“城市规划与建设”、“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等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探索相关的地理问题。

2.制定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并与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相衔接。

例如,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3.选择活动形式根据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社区调查等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地理实践。

4.设计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可以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二、活动实施1.提供必要的资源为了顺利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可以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例如图书馆、实验室、地图、实地考察场地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实践。

2.组织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要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步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促进学生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和总结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评价活动效果教师应该对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考察。

总结: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掌握好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气候与天气、水文与土壤、生物与自然、人口与城市、产业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等。

这些内容既包括了地理基础知识,也包括了与地理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做好笔记和总结。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地图的运用。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工具,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地理信息,因此,要熟练掌握地图的阅读和运用。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联想记忆法。

地理知识涉及很多繁琐的概念和数据,通过联想记忆法,可以将这些知识点与生活实际、其他学科知识等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2.构建知识体系。

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构建知识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做题巩固法。

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中考备考技巧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做好模拟练习。

中考地理考试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简答题、综合题等,通过做模拟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3.关注中考地理热点。

中考地理考试会涉及到一些时事热点和地理现象,关注这些热点,可以提高我们的地理素养。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观看地理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参加实地考察等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开展合作学习。

与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地理问题,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地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水和我们》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我国水资的分布和利用的现状,培养学生获取、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节水意义的讨论,《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的设计,使学生对水与生存、水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印象,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验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环境教育渗透要点: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报载关于节水的相关文章,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利用的情况,并从定量的角度说明平时节水的重大意义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一般不超过3人),探究性自主学习,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设计《水与生命》公益广告图标,交流辩论,实验设计及操作,写出小论文。

3.陈列成果专栏,进行科学宣传。

教学媒体:1.文书材料:课本、查阅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等2.电子材料:电子读物(视听软件)、利用互联网上网查询等。

3.调查材料:走访老师和专家、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4.实验材料:实验室动手实验等。

教学设计与过程:1.提出问题某报纸的评论员文章称:缺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

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且缺水现象还将越来越严重。

缺水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也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

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缺水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因素,告诫人们保护水源,合理地利用水,科学地利用水,树立节约水的观念,养成节约水的习惯。

文章举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例子以警示世人:若一个水龙头关不严,每秒钟漏一滴水,那么每年将有38t水白白地流失。

根据上述报导,请通过调查研究,从政治、经济、人文、科技诸方面,尤其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就我国的缺水的状况、根源及其对策发表您的看法,写出体裁不限的书面报告,设计《水和生命》公益广告图标,并自行设计实验来证实水龙头漏水每年浪费水38t的真实性。

2.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是:(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是缺水国家吗?节水的意义何在?(2)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初中地理实践教案

初中地理实践教案

初中地理实践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的影响因素,掌握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气候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气候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

3. 实践活动所需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

2. 举例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气候,如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度,海陆位置影响降水量,地形地势因素使气候出现垂直变化等。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地区,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所选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气候影响因素的实际案例,如某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发生变化,导致气候出现明显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气候变化的原因。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气候的影响因素。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一幅反映气候影响因素的思维导图。

2. 写一篇关于气候影响因素的小论文,分析自己所熟悉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气候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地理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地图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一、活动目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1.深入了解地理概念和基本知识;2.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提高地图解读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内容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活动内容: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如城市规划、农田水利、自然资源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2.实验观察:设计地理实验,如气候变化模拟、地形地貌模型制作等。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实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地图解读:组织学生进行地图解读活动,如地图符号解读、地图制图等。

通过地图解读,学生能够提高地图阅读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4.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学生能够提高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5.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地理实践项目,如环保行动、社区规划等。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设计与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学科内容结合:活动内容应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既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

2.循序渐进:活动难度应逐渐增加,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七年级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七年级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活动目的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和地球文化,
提高其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 网上调查:学生们在组内进行分工,利用互联网搜索资料,
并就某一类地球文化或地形地貌进行调查,整理出调查资料,在课
堂上进行汇报。

2. 现场考察: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到当地的某一景点进行现
场考察,记录下所见所闻,并且进行小组间的比较与讨论。

3. 制作地图:学生们根据现场调查、分析和整理的资料进行地
图的制作,掌握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方法,在制图的过程中锻炼其
能力和创新意识。

活动结果
学生们通过参与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地球文化和
地球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同时,也增进了与同
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共同研究、合作完成任务。

活动总结
综上所述,这个七年级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让学
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和地球文化,提高其地理素养和实际操作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是一次富有价值和意义的
教育实践活动。

大一大二必修课地理实践教案

大一大二必修课地理实践教案

大一大二必修课地理实践教案教案一:自然地理环境调查与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地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地理环境实地观察与调查方法a) 实地观察指南:观察目标的确定、实地观察工具的运用b) 调查内容: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2. 数据处理与分析a) 数据收集与整理b) 数据图表制作与分析3. 环境问题的识别与解决a) 问题识别:通过实地观察及数据分析,识别出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b) 解决方案: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三、教学流程1. 前期准备a) 确定实地观察地点:选择距离学校较近、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环境b) 准备实地观察工具:测量工具、相机等2. 实地观察与调查a)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引导他们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调查b) 督促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数据和现象,并拍摄照片作为资料3. 数据处理与分析a)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观察数据,辅助学生制作数据图表b)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解读4. 环境问题识别与解决a) 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存在的环境问题,并进行讨论b) 学生个别或小组合作,制定相应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并提出具体建议5. 教学总结与评价a)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收获b) 学生互评,评价自己和小组的工作表现四、教学资源实地观察地点、实地观察工具(测量工具、相机等)、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与调查记录的完整程度和准确性2.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和方法运用情况3.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和建议的合理性4. 个人和小组工作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案二:人文地理文化探究实践一、教学目标通过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人文地理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地理的概念和意义a) 文化地理的定义与研究领域b) 文化地理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影响2. 实地考察的目标与方法a) 实地考察目标的确定b) 实地考察方法的选择与运用3. 民俗文化的调查与体验a) 民俗文化考察的内容和意义b) 民俗文化体验的方法与技巧4.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a)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b) 跨文化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三、教学流程1. 前期准备a) 确定实地考察的目标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聚集区域b) 教师向学生介绍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方法2. 实地考察与调查a)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调查b) 学生观察、记录、采访,并拍摄照片作为资料3. 民俗文化体验a) 学生或小组在民俗文化展示区进行体验活动b) 学生观察、参与、记录体验过程和感受4.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a) 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习俗b) 学生针对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方案的制定5. 教学总结与评价a)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感受b) 学生互评,评价自己和小组的工作表现四、教学资源实地考察地点、交流与合作场所、文化体验设施五、教学评价1. 实地考察的记录和调查数据的完整程度和准确性2. 民俗文化体验的真实性和综合感知能力3. 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合作中的贡献度4. 个人和小组工作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案三:城市规划实践与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意识和城市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城市发展与管理。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为高中地理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

通过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实践活动背景、实践活动内容、实施过程与评估方法以及结论与展望等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整体的目录结构。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高中地理教师们提供一个完整而具体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相关活动。

此外,文章还旨在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为今后类似实践活动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

以上是关于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实践活动背景:2.1 高中地理教育现状:在当前高中地理教育领域,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需求。

仅仅依靠教材知识点的解读和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同样,单一的笔记本、黑板书写也无法提供真实场境下的实践体验。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然选择。

2.2 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与观察结合进行的集体活动,在地理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亲身经历与探索,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同时,这种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和感受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将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真正的环境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2.3 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提高空间思维和观察力,并培养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还能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意识以及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能力。

综合实践初中地理教案

综合实践初中地理教案

综合实践初中地理教案年级学科: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地理知识,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实验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合作完成任务。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反馈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完整word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完整word版)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制地理教具" 教学案例设计人:丹寨县第二中学徐俊一、案例背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初中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知识面广、空间感强,很多问题比较抽象.直观教具的缺乏,许多无法直接感知的地理现象、难于记忆的地理事物使学生学习时感到茫然无助甚至倍感枯燥,让许多学生对地理课失去了兴趣,从而使地理课的教学陷入了僵局。

自制地理教具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成本较低、制作容易、简单易行,教师、学生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地理教具辅助教学同样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效果,既能吸引学生,也减轻了老师在教学中的困难,提高了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效率。

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

(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为此,在学习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一节后,我尝试设计《自制地理教具》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系统示意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制作展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模型。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⒈确定制作展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地图模型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山顶、山脊、鞍部等。

⒉用什么工具:白纸书本拳头黄泥士水盆小刀毛刷油性彩笔水粉画颜料、画笔及调色盘、平整的纸盒等等⒊自制地理教具的内容:折叠书本-——-——演示褶皱地形、紧握拳头--—---———演示各种地形特征、揉纸团-—————-——演示各种地形图、黄泥士-———---——制作各种地形图⒋制作教具的过程⑴折叠书本--——-----演示褶皱地形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标题:探索自然与人文环境-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让学生走出课室,亲身感受自然与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际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课题背景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地理学科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需要具备深厚的地域文化意识、空间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

正因如此,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课程中,我们所培养的并不只是学生的地理知识,更是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实际体验和认知。

二、课题意义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使之不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而是与生活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真实情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设计目标本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旨在:1.培养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2.拓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3.增强学生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认识和意识,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实践内容1.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较为丰富的地区,如乡村、海滨、山地或城市等。

2. 实践活动设置:根据地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内容,包括野外考察、实地调查、地图绘制、摄影记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多样性和特点。

3. 实践活动流程:规划好实践活动的流程,包括活动地点的选择、实地考察的内容和要点、数据采集和总结等环节,确保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实践活动总结:通过实践活动后,对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他们从实践中得到经验,形成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地理知识,还涵盖人文地理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我校地理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初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三、活动内容1. 野外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山区、河流、湖泊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独特之处,了解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地理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地理知识竞赛,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知识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3. 地理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捕捉身边的地理现象,如城市风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4. 地理手抄报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地理手抄报,展示小组的地理知识和创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5. 地理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地理学家、环保志愿者等角色,模拟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活动策划地理教研组根据活动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分工等。

2. 活动宣传通过班级会议、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活动实施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分享活动心得,对活动进行评价。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地理素养得到提高。

2.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4.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更加全面。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理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交流合作中,提升地理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观察、调查、分析、评价等技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活动一:地理观测(1)内容: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现象。

(2)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方法。

2. 活动二:地理调查(1)内容: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活动三:地理地图制作(1)内容: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4. 活动四:地理实验(1)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2)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2. 地理观测(1)分组进行实地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2)分析观测数据,总结地理现象。

3. 地理调查(1)分组对某一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文景观等。

(2)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 地理地图制作(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制作一幅区域地图。

(2)展示地图,讲解地图制作过程。

5. 地理实验(1)分组进行地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一、活动目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图形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活动内容1、第一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介绍(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通过PPT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兴趣。

2、第二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培训(1)讲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教授学生地图绘制、数据录入、查询、统计、分析等技能。

(2)通过案例演练和实操,让学生熟悉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能。

3、第三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实践(1)提供实际地理数据,让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表达,制作出合理、完整、准确和美观的地理信息系统。

(2)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4、第四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展示和分享(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展示和分享,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

(2)通过学生展示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与分析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提高学生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和分析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3)增加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扩大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4)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方法。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设计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地理课程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探讨了综合实践设计的理念、方法和实施策略,旨在为地理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素质教育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地理课程的综合实践设计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分析了综合实践设计在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二、综合实践设计的理念与方法(1)学生为中心:综合实践设计应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地理、历史、生物、环保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3)项目研究法:引导学生围绕特定地理主题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综合实践设计的实施策略1.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1)梳理地理知识点,明确实践目标。

(2)整合跨学科知识,构建实践体系。

(3)优化课程结构,确保实践环节的落实。

2.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2)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经历。

(2)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3)发挥评价的反馈作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四、案例分享与启示本文以某初中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设计为例,通过实施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绘制学校平面图”教学案例设计人:振兴一、案例背景:《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这更多地强调了生活中的地理和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地理技能的运用,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帶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它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

初中地理课程的开设仅在初一、初二,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还不甚了解,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习方法需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需要锻炼,但他们有的是对新事物的渴望以及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应定位在:(一)不能太难、太高;反之,使学生产生畏难情趣,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

(二)不能太简单;反之,使学生“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调动不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应以家庭、校园和社区为中心。

为此,在学习了《地图》一节后,我尝试设计《绘制学校平面图》的活动。

二、案例描述: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河流中学鸟瞰图》和《河流中学平面图》(见附录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四小组,讨论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

学生们的讨论要解决以下问题:1 •确定绘图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图幅大小可定为16开纸等。

2•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3•—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容: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4 •确定工作计划:(一)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二)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三)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同学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师生共同讨论绘制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何确定正确的方向和比例尺?校园建筑物(大门、围墙、台阶、道路、花坛、操场、教学楼等)、树木、绿地等在平面图上用什么符号表示?在这些技术性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方向既可根据指南针定向,也可利用太阳的位置(清晨,从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 中午,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位于偏南方向)或夜晚的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等方法先确定校园大门的方向,再按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判断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于校园大门的方向。

【先根据大门的走向确定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见图),再判定花坛在大门的什么方向?(正北方向)。

其他地理事物方向的判定可依此类推。

】活动中,同学们感触颇深!有的说:过去我的方位感很差,经常分不清东西南北,通过这次活动,方向感增强了,身处某地时常常思考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更清晰地了解我们学校各项设施的分布和校园全貌。

甚至还有个别同学向校领导指出了校园布局不合理的地方(如:女厕所距离教学楼较远;居民区座落在校园等等),并提出改进建议;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我的目测能力,亦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真正的感受到:地理原来离我们生活这么近等等。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绘制的平面图各有特色。

有的小组的同学在画学校平面图时,自创了一些不常见的地理事物图例,形象生动。

最后,老师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优秀作品。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 两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安装设计人:花金山【教学容分析】本课中安装的电路,为照明电路中一个典型的,且应用十分广泛的电路。

学习安装用两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牢记该电路的连接方式,进一步理解体会电路的原理,并复习照明电路的有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手操作,纠正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掌握一技之长,体会劳技课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本课容的教学,需要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几盏灯电路、用几个开关控制几盏灯电路及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等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动手安装过用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照明电路等,进行过几次操作实践,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与知识。

如安装过移动式电源接线板与带熔断器的一个开关控制的照明电路。

但没有安装过螺口灯座,需要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两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连接方式。

2•让学生搞清双联开关的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开关和线路的连接。

教学难点:1 •双联开关中“动触头”与“静触头”的识别。

2•正确地连接用两只开关控制的一盏灯电路。

3.螺口灯座中两个接线柱的识别。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容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照明电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动手进行了四次操作实践,安装过移动式电源接线板与带熔断器的一个开关控制的照明电路。

有了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与知识。

所教学生为初一学生,身体发育方面已经基本能胜任劳技课的要求,仅部分女同学力气稍小一些。

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学得不是很好,另外,由于缺少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且参差不齐。

有些同学动手能力较强,知识接受能力也强,特别是男同学;有些则较弱。

部分同学未完全掌握操作要领, 操作时会犯各种小错误。

但他们都非常喜欢实践操作,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与表现欲望。

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

另外,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作品缺乏信心,胆子小,通电试验时怕出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双联开关的电气图形符号、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双联开关控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正确安装用两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学会用万用电表检查电路的方法,牢固掌握用测电笔确定电源相线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与经历实践活动的一般过程:画或设计出图纸一一选材一一动手制作一一检查一一试用;初步学会电路检查的两种常用方法:用目测与万用电表测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积极参与实践操作、重视作品质量、注意安全文明等优良的劳动态度和行为习惯。

体验自身的能力价值与学习的乐趣。

【教学资料】两极插头、螺口平灯座、螺口灯泡各一只;双联平开关两只;“一” 字型、“十”字型螺丝刀各一把;剥线钳、尖嘴钳与剪刀各一把;测电笔和万用电表各一件;导线五条。

以上器材每组一套。

多媒体投影装置一套,PPT课件一件。

【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必须先让学生熟记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电路图,可以让两个学生进行板演,再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双联平开关的部构造,让学生学会查找开关中的“动桩头”与“静桩头”,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整个电路的安装。

为了增大可见度,教师在对板演结果进行评述后,必须把放大后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

讲评时教师应再一次向学生强调“相线进开关,零线接灯座,接通开关和灯座”这一照明电路安装的基本要求。

为了降低教学上的难度,零线部分用蓝色粉笔构画,相线部分用红粉笔构画,开关线路部分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粉笔构画。

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电源插头的接线可以预先接好,实践操作开始前,教师的讲解时间应控制在12分钟之。

以前已学过的技术要领不再重述。

只在学生操作中出现错误时,个别进行纠正。

为了突破识别“动桩头”这一难点,在讲解双联平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务必要结合电路图将开关上的1、2、3接线柱同图上的1、2、3三点一一对应起来,并利用实物投影装置进行讲解,搞清哪两个接线柱是“动桩头”,哪两个接线柱長“静桩头”。

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导线颜色的选择,可以与黑板上老师画的电路图中的一样,具体为相线进线用红色,零线用蓝色,两个开关“静桩头”间的连线用黄色,经过开关的相线出线用绿色。

为了减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必须强调识别双联平开关的“动桩头”与“静桩头”以及平灯座中央铜片接线柱的重要性。

在学生的安装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高效的快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在学生安装完成后,一定要学生先用万用表进行检测,看看有没有存在短路与接错现象。

这既可以保证安全,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利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判别故障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这一容要安排在多数学生完成灯的安装后进行,最好長全体学生完成安装之后。

这样便于统一进行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一、新课引入(师生互动)统计:谁家里有用两只开关控制的一盏灯电路?让学生体会用两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应用的普遍性与优越性。

(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这一电路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图方便,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节约用电。

)激发学生学习安装这一电路的愿望,从而引入课题。

自问自答过渡语:学习这一课需要哪些知识作为基础呢?关键与难点问题是什么?二、复习双联开关控制电路(师生互动)1•两个学生板演用两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

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画。

用两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2•教师评述学生的板演结果,而后把放大后的用两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画在黑板上。

粉笔颜色与所用导线的颜色一致。

(说明:教师在讲评时,要再一次向学生强调“相线进开关,零线接灯座,接通开关和灯座”这一照明电路安装的基本要求。

建议相线进线用红色粉笔构画,零线部分用蓝色粉笔构画,两个开关“静桩头”间的连线用黄色粉笔构画,经过开关的相线出线用绿色粉笔构画。

)三、讲解双联平开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讲解)对照双联平开关的实物与电气图形符号,利用实物投影装置向学生进行开关结构的分析讲解。

搞清哪两个接线柱是“动触头”,哪两个接线柱是“静触头”。

(说明:在讲解双联开关的工作原理时,务必要结合电路图将开关上的1、2、3接线柱同图上的1、2、3三点一一对应起来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把问题讲透彻。

)四、简单讲述螺口灯座中两个接线柱的识别与接线方法(教师讲解)教师旋开螺口灯座,利用实物投影装置进行讲述。

另外,必须提醒学生一一严禁旋动灯座反面的螺丝。

五、学生动手安装用两只双联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学生实践约25 分钟)学生按两人一组开始安装,提醒学生注意纪律。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及时指正。

在检查时,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要肯定正确的,指出错误的,并使其明白为什么错误。

对开关接线错误的同学, 要帮助他们识别“动桩头”与“静桩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