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防护,听力保护职业健康知识

合集下载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自身防护范文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自身防护范文

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自身防护范文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长,给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

为了保护自己的听力,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自身防护措施。

本文将从职业环境、个人行为和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噪声性听力损伤的自身防护方法。

一、职业环境方面的自身防护1.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工程控制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如:改善设备的设计、改变工艺流程、选择低噪声设备等。

2.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暴露。

如:设置隔音设备、安装吸音材料、降低机器运转速度等。

3.企业应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防护指导,推行定期体检制度,监测职业噪声暴露水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4.个体要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企业工作,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加岗前和在岗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学习和掌握自我防护技能。

二、个人行为方面的自身防护1.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2.减少或避免接触噪声环境,尽量远离噪声源。

3.控制音量,在使用耳机时尽量调低音量,避免长时间高音量的听力刺激。

4.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噪声对身体的损害。

5.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听力问题,预防和减轻噪声性听力损伤。

6.避免暴露于其他有害环境,如有毒化学物质、高温等,这些因素可能会损害听力系统。

三、法律法规方面的自身防护1.政府应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噪声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2.个体可以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噪声污染问题,提高社会对噪声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推动相关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治理工作。

3.个体可以通过加入职工工会等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保护措施。

4.加强公众教育,普及噪声对听力的危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噪声职业健康培训

噪声职业健康培训

佩戴防音效果检查:因讲话咀嚼等动作会使耳 塞松脱,进而影响其防音效果,需随时检查重 新佩戴
佩戴耳塞的 注意事项
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佩戴时手部清洁,耳塞为 个人专属,不宜共享。
PART
耳塞的维护与更换 3
耳塞的维护
在使用耳塞前,建议先清洗双手,并将耳道清洁干净,这样可 以延长耳塞的使用寿命。
泡沫耳塞在不使用时,应储存在清洁、荫凉和干燥的地方。
未佩戴护耳器在噪声环境中,你的听 力会逐渐损失
我习惯了,没啥影响…
你的听力或许已经损失了,开始佩戴 耳塞还不晚
听力损失的风险与你对噪声的敏感度 无关,你无法使你的耳朵更“强壮”
戴一会儿总比不带强…
损失听力的风险是在你未佩戴耳塞的 几分钟后逐渐增加的
没有“部分防护”的概念
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
听力损伤:患者主观无耳聋 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
正常进行
噪声性耳聋:是一种进行性 的感音性听觉损伤。随着损 伤程度加重,语言交谈能力
出现障碍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还可引起听觉外系统的损害。如易疲 劳、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
中、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
听觉外系统 危害
长期接触噪声还可引起食欲不振、胃液分 泌减少、肠蠕动减慢等胃肠功能紊乱的症 状
音量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脱离 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 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可分
为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
永久性听阈位移:是指噪声 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的听阈升高。分为听力损伤
及噪声性耳聋
听觉系统危害
长期接触强烈的噪 声,听觉系统首先 受损,听力的损伤 有一个从生理改变 到病理改变的过程

2024年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

2024年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

2024年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引言:职业性噪声聋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引起的听力损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发展,噪声污染问题愈发突出,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方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听力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____年相关的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知识。

一、认识职业性噪声聋1. 定义和病因职业性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接触于噪声环境中,导致听力器官受损而引起的聋病。

其主要病因是工作岗位所产生的高强度噪声,如机械设备噪声、施工现场噪声等。

2. 症状和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症状是逐渐听力下降,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耳鸣、听觉感受减弱、语言理解困难等。

诊断职业性噪声聋主要依靠听力测试和详细的工作史询问。

二、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方法1. 职业卫生管理雇主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工作场所的噪声进行控制和管理。

包括优化工作环境设计、选择低噪声设备、密封隔音等。

此外,雇主还应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个体防护对于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的劳动者,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戴上防噪耳塞或防噪耳罩可以减轻噪声对听力的伤害,尽量阻隔噪声的入耳。

此外,还应注意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以确保听力健康。

3. 健康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康管理系统,定期对从事噪声作业的员工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性噪声聋的早期症状。

同时,员工也应积极参与健康监测,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4. 职业康复对于已经患有职业性噪声聋的员工,应提供职业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服务包括康复咨询、听力康复训练、辅助听力器使用等。

5. 引导公众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重视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提高社会对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通过开展公益广告、举办职业卫生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强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噪声病防治知识点总结

噪声病防治知识点总结

噪声病防治知识点总结1. 了解噪声病的危害噪声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它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听力损伤、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了解噪声病的危害是预防和治疗的第一步。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在工作场所,应当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开发和使用低噪声设备、提高噪声控制设备的有效性、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3. 规范个人防护对于那些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应当充分重视个人防护,包括佩戴耳塞或耳罩、使用隔音头盔、避免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等。

同时,应当定期检测个人防护设备的有效性,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4. 远离噪声环境尽量远离高噪声环境是预防噪声病的有效方法。

对于那些在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的人群,可以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加强休息、间隔性离开工作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5.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噪声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态愉快、避免过度劳累等。

这些生活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噪声对身体的影响。

6.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已经出现噪声病症状的人群,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包括就医、心理辅导、听力康复等。

专业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7. 加强对噪声病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噪声病的宣传和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对噪声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噪声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危害。

总之,噪声病的防治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噪声病的发生和发展,保障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噪声和听力保护PPT课件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噪声和听力保护PPT课件

02
在噪声较大的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识和应急救援设施。
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03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培训内容和成果
01
02
03
04
介绍了噪声的来源、危害和评 估方法,提高了员工对噪声危
害的认识。
详细阐述了听力保护的重要性 ,包括听力损失的危害、预防 措施和听力保护设备的选择和
听力保护不仅是保护劳动者听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职业健康的重要 措施。
03
噪声控制措施
声源控制
采用低噪声设备
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工具等,从 根本上降低噪声源。
改进生产工艺
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产生 的噪声。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减少噪声的 产生和传播。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知识学习和交流。
实施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估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 查,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
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制定 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进措施

跟踪职业病患者的治疗情况,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提供有效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措施
01
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记录员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治疗等信息。
定期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档案进行审查和更新。
加强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教育
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 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制作职业卫生知识宣传资料,放置在员工易于接 触的地方。

安全管理制度之噪音岗位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制度之噪音岗位职业健康

教训与启示
这起事故提醒我们,企业必须重 视噪音岗位的职业健康问题,采 取有效的降噪措施保护员工的听 力。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听力保 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噪音 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监测与 评估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监测方法
定期监测
按照国家法规和公司规定,定期对噪音岗位进行职业健康监测 ,一般采用定点监测和个体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监测点设定
根据工厂布局和设备特点,设定噪音监测点,确保覆盖到所有 噪音岗位员工。
监测仪器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噪音测量仪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该企业首先对生产现场进行了全面排 查,识别出主要的噪音源,并针对这 些噪音源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如 改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等。同时, 为工作人员配备了耳塞、耳罩等个人 防护用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企业成功降低 了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员工听力得到 了有效保护,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满意 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岗前检查
所有噪音岗位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需进行健康 检查,确认其符合噪音岗位的职业健康要求 。
定期检查
对噪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职业病。
不定期检查
在特定情况下,如工作人员出现听力下降、 耳鸣等症状时,应进行不定期检查以确定是 否为职业病。
噪音岗位职业健康培训制度
成功案例二:某建筑工地降低噪音措施
背景描述
某建筑工地周边居民因噪音问题多次投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建筑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低噪音的措施。
实施过程
建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合理规划,优化了施工流程,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同时,对施工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 了低噪音的机械设备。此外,还加强了施工现场的隔音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隔音墙等。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职业性噪声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噪声,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职业聋、心理压力增加、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听力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职业性耳聋的发生。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甚至引起耳膜穿孔、鼓室缺损等问题。

职业性耳聋是一种渐进性的听力损害,一旦发生就无法治愈。

因此,对于具有高噪声暴露风险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上耳塞、耳罩等。

其次,职业性噪声还会对职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处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增加工作的焦虑和压力。

研究表明,噪声会干扰人的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降低工作效率和判断力。

因此,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隔音设备、定期维护设备等方式减少噪声的产生。

此外,职业性噪声还会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此外,噪声还会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健康,导致胃病、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来减轻噪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为了防护职工免受职业性噪声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建立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对工作环境的定期检测和评估,以及对职工健康状况的监测。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问题,保护职工的健康。

其次,要加强职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职业性噪声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和教育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如戴耳塞、耳罩等,以及掌握噪声暴露的防范措施。

此外,改善工作环境也是关键。

采取隔音设备、吸声材料等技术手段,减少噪声的传播和产生。

此外,控制噪声源的频率和强度也是重要的手段。

这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方式实现。

综上所述,职业性噪声对职工的危害非常严重,会对听力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噪声污染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许多职业例如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都存在噪声问题,可能对工人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对职业健康的危害,必须认真开展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

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力损伤,二是非听觉损伤。

听力损伤是最常见的一种,如果人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导致听力丧失。

非听觉损伤包括许多生理症状,如睡眠障碍、头痛、神经衰弱、情绪不稳定等。

如果工人处于这种环境下工作,可能还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噪声危害知识普及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应当告知受训者噪声的基本知识、噪声的危害、听力保护、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噪声的特征参数、声音的强度和频率对人耳的影响、测量噪声等级的方法等。

2.听力保护的措施在工作场所中,职业健康防护人员应该对工人进行听力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如佩戴个人听力防护装置、降低噪声级别和噪声震动等。

另外,监督工作场所中提供足够的听力保护设施,并确保设施的有效性。

3.噪声监测与控制职业健康防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场所进行噪声监测,确定噪声源的位置,测量噪声水平,并进行评价。

对于噪声水平超过危险值的情况,应采取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

例如,调整工作环境的声学设备、加装隔音设备、采用安静的设备工具、增加防护设备等,以此尽量减少工人的噪声危害风险。

4.建立健康档案职业健康防护人员应定期对工作职工进行体检,检查是否存在听力损伤和其他噪声相关症状,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职工的理论知识和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健康防护人员应定期与职工进行沟通,并对职工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职工预防和控制噪声污染对职业健康的危害。

噪声职业健康防护培训是保障职工职业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职工进行噪声危害知识普及、听力保护的措施、噪声监测与控制、建立健康档案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人的噪声危害风险,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

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

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噪音是一种常见的环境噪声,它能够对岗位职业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企业需要制定噪音有害岗位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

下面是一份针对噪音有害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

一、规程目的1.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预防噪音污染对员工的危害;2.减少噪音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提供职业健康操作的指导,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噪音有害岗位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厂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

三、噪音控制1.对于噪音影响较大的岗位,应当采取技术控制手段进行降噪处理;2.岗位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减少噪音产生;3.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保护听力。

四、操作程序1.岗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危害和防护措施;2.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耳塞、耳罩等;3.岗位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范,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减少噪音产生。

五、个人防护用品1.公司应提供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2.员工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保持其清洁;3.员工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应定期检查其状态,如发现有破损或过期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六、职业健康检查1.公司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噪音有害岗位员工进行听力检测;2.检查结果出现异常的员工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调整岗位或提供合适的职业防护用品。

七、文明用语1.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员工应注意使用文明用语,减少噪音干扰他人;2.若发现他人使用过大声音或噪音干扰他人工作,应立即提醒对方注意。

八、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1.岗位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熟悉应急处理措施;2.若事故发生,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九、规程宣传1.公司应定期开展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2.公司应向员工普及噪音有害岗位的职业健康操作安全规程,保障员工的安全。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护耳器定义:护耳器是保护人耳,使其避免噪声 过度刺激的设备。
护耳器的种类:耳塞、耳罩和头盔。 评价护耳器性能的指标:一是声衰减性能(隔声值);
二是舒适性。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护耳器的声衰减值: 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受试者特定的测试信号,受
试者戴与不戴护耳器时,两者听阈的差值。
我国采用PNP值(预测的噪声降低数)或SNR值(单值 噪声降低数)来评价护耳器的声衰减性能。SNR值应用的较 普遍。
美国则广泛采用NRR(噪声降低评价数)来评价护耳器 的声衰减性能。
戴护耳器的目的是将耳接收到的噪声限制在85dB以下, 达到保护听力的目的。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护耳器的标称声衰减值与实际声衰减值: 在选择护耳器的声衰减值时,应按照《工业企业
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规定,按以下方法计算: 1. SNR(单值噪声降低数)×0.6
多因爆破,火器发射或压力容器爆炸等其他 突发的巨响引起,其产生的噪声峰值强度常 达140dB,同时伴有冲击波。也有接触一次 较短时间(数小时)较强稳态或非稳态噪声 而引起的耳聋,但较少见,这类人员多属噪 声易感者。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急性听力损伤的听力学特征: 由于强噪声刺激和强烈的冲击波作用,
健康检查周期 一年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 :职业性噪声聋 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间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课件
3. 正确分析纯音听力图
★耳聋的分类 (1)传导性聋:指外耳与中耳病损导致声 音不能正常传导至内耳而造成的听觉的障 碍。听力学特点为气导听阈下降,骨导听 阈正常。
-10
-10
0
0
10

2024年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3篇)

2024年职业性噪声的危害及防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性噪声不断加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2024年职业性噪声的危害以及防护方法。

一、危害1.听力损害: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引发永久性听力损害。

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工作表现和沟通能力。

2.心理健康问题:职业性噪声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3.睡眠质量下降: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状态。

4.工作效果下降:大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会影响员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从而导致工作效果下降。

5.交通事故增加:职业性噪声导致人们的听觉敏感性下降,容易分散注意力,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二、防护方法1.技术控制:企业应采用技术手段降低噪声源的产生,如采用低噪声设备、隔音设备等。

2.个人防护措施:为员工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有效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影响。

3.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声源的产生,减少噪声的传播,改善工作环境的噪声情况。

4.健康监测和教育:员工应接受定期的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听力问题。

此外,应开展职业性噪声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5.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履行减噪声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企业进行处罚。

6.关注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完善职业卫生体系,关注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并加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三、个人防护除了上述措施,个人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护方法来减少职业性噪声的危害:1.保持距离:尽量与噪声源保持一定距离,减少噪声对自身的直接影响。

2.选择低噪声环境:尽量选择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

3.限制噪声暴露时间:尽量控制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时间,尤其是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时间。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个体的抵抗力,减少噪声对个体的危害。

噪音危害与听力保护方法

 噪音危害与听力保护方法

吸声减噪图
(二)噪声控制基本方法
(1)吸声措施
2) 吸声屏 吸声屏用薄钢板或木材做骨架,在骨架上铺设有厚 50mm左右的吸声材料,表面用穿孔板封闭。吸声 屏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流动的。
吸声屏和空间吸声板结合使用
(二)噪声控制基本方法 (1)吸声措施
多孔氧化铝纤维吸声屏障
(二)噪声控制基本方法 (1)吸声措施
实弹演习。
2、神经系统
听觉器官感受噪声后,经听神经传入大脑的过程中经脑干网状结构 时发生泛化,透射到大脑皮质的有关部位,并作用于丘脑下部植物 神经中枢,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反应。
➢ 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全身乏力等类神经征, ➢ 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易激怒等。 ➢ EEG:α节律减少极慢波增加。 ➢ 视觉运动反应时延长,闪烁融合频率降低。 ➢ 皮肤划痕试验反应迟钝。
5、消化系统
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 胃的紧张度降低、蠕动减慢等。
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 噪声对日常谈话、听广播、打电话、阅读、上课都会带来影响。 ➢ 在噪声环境下,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 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的声
音信号,容易发生各种事故。
外用的是将耳部全部覆盖起来的耳罩 耳罩是由耳罩外壳,密封垫圈,内衬吸声材料和弓架四部分组成。隔声罩的优点是 适于配戴,无需选尺寸。缺点是对高频噪声隔声量比耳塞小(耳罩的高频隔声量可 达15~30dB)
(五)职业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上岗前检查是为了获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听觉器官、心 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接触噪声的工作。 从事噪声作业半年内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及早调离噪声作业,应坚持每年定期检查, 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噪声敏感者(上岗前体检听力正常,在噪声环境下作业1年,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任 一个频率、任一耳听阈达到65dB(HL))应调离噪声工作场所。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范文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范文

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范文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下从事工作而导致的听觉损伤。

噪声聋一旦形成,将不可逆转,并且对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知识。

第一,了解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下会造成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

此外,职业性噪声聋还会引起其他一些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因此,了解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是防治的第一步。

第二,减少暴露于噪声环境的时间。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时间越长,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就越大。

因此,尽量减少长时间连续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工作,定期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第三,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时,戴上适合的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减少对耳朵的损害。

选择合适的防护设备非常重要,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和需要选择适合的耳塞或耳罩,并且正确佩戴。

第四,加强个人身体素质的锻炼。

良好的身体素质会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包括抵抗职业性噪声聋的能力。

因此,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减轻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第五,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

除了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避免使用头戴式耳机和助听器等产生噪声的设备。

此外,避免在噪声环境下进行大声喧哗和长时间听高音量音乐也是保护耳朵的重要措施。

第六,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听力检查应该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并且要选择可靠的听力检查设备。

第七,提高职业环境的噪声管理。

雇主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工作区域的噪声水平,如使用隔音材料、维护和更换陈旧的设备、改善工作流程等。

同时,雇主还应该对员工进行噪声聋的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噪声聋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总之,职业性噪声聋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和采取措施。

通过了解职业性噪声聋的危害,减少噪声暴露时间,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加强个人身体素质的锻炼,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提高职业环境的噪声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

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保护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噪声设备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如何正确、 安全地操作设备,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和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工作时采取必要的听力保 护措施。
定期培训和复习
定期进行培训和复习,确保员工始终保持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和正 确的操作技能。
定期评估和调整听力保护措施
控制噪声源
01
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设备位置等措
施,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
隔音措施
02
在噪声传播途径中采取隔音、消音等措施,如设置隔音墙、隔
音门、消音器等,以阻隔或降低噪声的传播。
工作时间安排
03
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于
噪声环境中。
使用听力保护设备
听力保护培训
对作业人员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提高其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和听力保 护意识。
听力保护与职业健康管理
将听力保护纳入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听力保护档案,对 听力状况进行长期跟踪和监测。
04
听力保护法规和标准
国际听力保护法规
要点一
国际劳工组织(ILO)《职业安全 卫生公约》(第121号…
要求各国政府采取措施,预防职业性听力损失,包括制定 最低噪声标准、提供听力保护设备等。
企业有责任为噪声作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性能良好的听力保护设备,并确保设备正确使 用和维护。
培训和教育
企业应开展听力保护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听力保护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和 保养听力保护设备。
定期监测和评估
企业应定期对噪声作业人员的听力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保障 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职业卫生噪声的危害及预防
职业卫生噪声的危害 及预防
噪声基本概念
从卫生学的角度,凡是使人感到 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2
噪声的危害
1、可损伤听力 (听觉疲劳、听力损失、噪声聋)
2、引发多种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心血管系统损害等)
3、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交 流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劳 动效率)
3
听力保护预防措施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 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 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 感性等因素,因而要预防其危害需从 以上几方面着手,主要措施如下:
4
1、使用劳保防护用品。
在进入现场工作时要正确使用个体 防护用品,如佩戴耳罩、耳塞等。另外 如有自身有耳部及相关疾患,应积极治 疗。
5
2、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
下班后要睡好觉(特别是倒班员工), 不要娱乐过度,不要长时间听高分贝的 MP3和长时间进行卡拉OK,这样有利于听力 的恢复,同时在生活上要多吃富含维生素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健 康 三 要 素
6
3、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公司每年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以便员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 健康问题和疾病。同时根据检查的听力情 况,对存在早期听力损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噪声防护听力保护职业健康知识

噪声防护听力保护职业健康知识
• 1100
– 平滑; 佩戴卫生 – 锥形轮廓设计,佩戴舒适 – 高降噪值
• NRR=29 dB, SNR=31
• 1110
– 柔软, 平滑的编织线
2020/11/14
2020/11/14
312-1213 NRR:29dB SNR:29dB
311-1101 NRR:29dB SNR:29dB
310-1001 NRR:29dB SNR:29dB
A. 以护耳器包装上的标称降噪值为依 据
B. 换算为ISO 4869-2定义的单值噪 声降低值SNR
C. 用SNR乘以0.6之后应大于噪声超
标值
2020/11/14
护耳器的选择
• 某作作业现场8小时噪声暴露 为95dB(A),超标10dB(A)
• 3M 耳塞标称降噪值NRR为 29dB
✓ • SNR为31dB(A)
噪声防护听力保护职业健康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噪声防护,听力保护
1 识别听力危害
2 了解噪声对听力的
危害
听力防护 四步骤
3 选择适合的 听力防护用

2020/11/14
4 培训正确使用
和维护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 害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耳塞
材料防水,对皮肤无刺激,
慢回弹PVC材质,对耳道 压力小,佩戴舒适
长时间佩戴的最佳选择
枕头包装,便于携带
33
33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2020/11/14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2020/11/14

噪声聋职业病防治每年职业健康体检

噪声聋职业病防治每年职业健康体检

噪声聋职业病防治每年职业健康体检在咱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噪声这东西,真是无处不在。

说到噪声,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工地上的电钻声,或者街头的汽车喇叭声。

哎,别看这些声音听着刺耳,但更让人忽视的是那些“潜伏”在工作环境中的噪声。

比如咱们厂里常见的机器轰鸣声,或者办公室里空调嗡嗡作响的声音。

你可能没太在意,但这类声音日积月累,长时间听下来,可就能悄悄影响你的听力健康了。

这不,噪声聋这种职业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找上门了。

你以为戴个耳塞就没事了吗?唉,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噪声聋可不像耳朵痛那样一时半会就能察觉,它是个慢性过程,久了你可能会感觉耳朵有点堵,或者听不太清楚别人说话了。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和同事聊天,时不时需要别人重复一遍,这才猛然意识到:哎,我是不是得了噪声聋?这可真不是小事。

这个病一旦发生,后果可就严重了。

不是咱们开玩笑,它真能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心理健康,心情郁闷、焦虑,总觉得和外界脱节,生活质量下降,真是得不偿失啊。

不过呢,噪声聋其实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就看咱们有没有做好保护工作。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体检这事,别总想着“哎,反正我身体好,没什么问题”。

你知道吗?很多职业病就是这样悄悄上门的,你自己一点也没察觉,结果就成了“沉默的疾病”。

咱们每年做一次体检,也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减少后期的困扰和麻烦。

说到体检,很多人心里可能都觉得:“唉,每年一次体检,不就是填个表,照个X 光,做做血常规吗?”这倒是个误区。

对于经常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的人群,比如工厂的生产线工人、机械操作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等,每年做一次职业健康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你别看每年一次,好像没什么,但这个检查可以帮助咱们及时发现一些耳朵上的问题,或者其他健康隐患,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毕竟,能早发现总比后悔强。

职业健康体检不仅仅是简单的体格检查,咱们还得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选择一些特定的检查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1213 NRR:29dB SNR:29dB 311-1101 NRR:29dB SNR:29dB

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耳塞
材料防水,对皮肤无刺激, 慢回弹PVC材质,对耳道 压力小,佩戴舒适 长时间佩戴的最佳选择 枕头包装,便于携带
33



310-1001 NRR:29dB SNR:29dB
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2014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
噪声防护,听力保护
1 识别听力危害 2 了解噪声对听力的 危害
听力防护 四步骤
3 选择适合的 听力防护用 品 4 培训正确使用 和维护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 害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泡沫耳垫的正常使用寿命是6个月,建议每年
更换两次。
误解1#
戴上护耳器后,我听不到一 些重要的信息…
•戴着太阳镜你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戴 着护耳器你也可以听到声音 – 佩戴护耳器可以使你听到的声 音更舒适 •未佩戴护耳器在噪声环境中,你的听 力会逐渐损失
误解2# 我习惯了,没啥影响…
• 你的听力或许已经损失了
3
声音和噪声
•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波, 人耳可听到的舒适的感觉。
• 噪声是一切惹人讨厌、 令人烦躁、对人有害、 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
弹琴
钻地

一些关于声音的基本常识……
描述声音的调——频率

• 声波每秒振动的次数 • 单位:赫兹(Hz)
低频
1秒
高频
1秒
频率提高一倍,音调提高一个八度:
(do do)
谈话声
安静的房间
轻声细语 闻阈
2000 Pa 200 Pa 20 Pa
120 dB 100 dB 80 dB 60 dB 40 dB 20 dB 0 dB
2 Pa
.2 Pa
.02 Pa
.002 Pa .0002 Pa .00002 Pa
什么样的声音有害?
• 超过85dB的声音是有害的 • 声音dB越高,听力损失越快 - dB是声音能量取常用对数“级”的单位
降噪不足 可接受
防护后耳内噪声 dB (A) 75
70
80
最佳
可接受 降噪过度

95 dB(A) – 18.6 dB(A) = 76.4dB(A)
3M™ 泡沫耳塞
• 1100
– 平滑; 佩戴卫生 – 锥形轮廓设计,佩戴舒适 – 高降噪值
• NRR=29 dB, SNR=31
• 1110
– 柔软, 平滑的编织线
C. 用SNR乘以0.6之后应大于噪声超
标值
护耳器的选择 • 某作作业现场8小时噪声暴露 为95dB(A),超标10dB(A) • 3M 耳塞标称降噪值NRR为 29dB • SNR为31dB(A)
• 31dB(A) × 0.6 = 18.6 Db(A) > 10 dB(A)

合理选择降噪值
85
-暴露在100 dBA 环境中2小时与90 dBA 环境 中8小时的危害效果是一样的
> 85 dB
职业接触限值
最长暴露时间:GBZ2.1-2007
声压 (dBA) 85 88 91 94 97 100 103 可允许的最长暴露时间 8小时 4小时 2小时 1小时 30分钟 15分钟 7.5分钟
任何时间都不得超过115分贝
听不到高频和低频声 谈话困难,总听不清 别人在说什么 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 切,象被闷住了一样
你说什么?!……
噪声的其他危害
健康危害
– 高血压 – 失眠 – 没有食欲,胃溃 疡 – 对生殖系统有不 良影响
影响生活
– 易怒 – 疲乏 – 注意力无法集中 – 焦虑和紧张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re
mi
fa
so
la
ti
描述声音的响度——强度

• 声波传播时介质粒子的振动所产生的空气压力变化 • 单位:分贝(dB)

80 dB 80 dB

83 dB
声压级(SPL)举例……

声压级 (分贝) 160 dB 140 dB
声压 (帕斯卡)
喷气发动机声 耳痛出现 枪声
链锯声
割草机声
吸尘器吸尘声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1
2
3
35
泡棉耳塞佩戴方法
佩戴可重复使用的耳塞
预成型耳塞
耳罩的清洁和保养
• 可用肥皂和冷水擦洗耳罩外表面不能将整个
耳罩浸入水中。
• 不要将耳罩存放在温度高于55摄氏度的地方。
• 耳罩尽可能不要接触化学物质,以免损坏。
• 耳罩需定期检查有无破损,如破损则需更换。
听力防护四步骤
1.识别工作场所中对听力造成危害 的因素 2.了解危害因素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人的听觉系统
(中耳)
(外耳) 空气 (内耳)
听觉神经
耳蜗 耳道 鼓膜 三块听小骨
耳蜗内毛细胞的“发展”……
出生时大概有四万个毛细胞
成年后已有很多毛细胞死亡
五十岁时部分人已出现听 力衰退
部分人到八十岁才出现听 力衰退
耳蜗毛细胞对不同强度声音的反应…
10 - 20 dBA 极微弱 声音
40 - 60 dBA 宁静或 柔和的 乐声
70 - 80 dBA 正常城 市噪音
小心 85 - 90 dBA 长期暴露 可导致 听力损失
100 - 120 dBA 不仅导 致耳聋 引起耳 震 和暴怒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适用范围: 所有有职工每工作日8小时 暴露于等效A声级大于等于85分 贝的企业。
职业健康法规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 对企业的要求:
– – – – – – – 噪声监测; 制定听力保护计划; 听力测试与评定; 工程控制措施; 护耳器(护听器)的要求与使用; 职工培训; 记录保存。
120 130 dBA 导致耳 聋,并 开始感 到痛楚
140 dBA 或以上 可立即 导致耳 聋或死 亡
听力损失
噪声会造成听力损失 • 长期接触过量的噪声会导致听力的永久丧失 • 噪声会伤害耳蜗毛细胞
听力损失的过程有些象发生在这块草坪上的现象 ……
听力损失
症状
耳鸣,凭空听到嗡嗡 声或其它不正常的声 音
3.正确地选择听力防护用品
4. 正确使用听力防护用品。
• 我国有约一千万工人在高噪声环境下工 作,其中有一百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 力损失疾病。

《劳动保护杂志》Vol. 1, 2000年
专家指出: 一般情况下,只要听觉系统得到保护, 噪声就不9年12月24日颁布
– 开始佩戴护耳器还不晚
• 听力损失的风险与你对噪 声的敏感度无关
– 你无法使你的耳朵”更强壮”
误解3#
戴一会儿总比不戴强…
• 损失听力的风险是在你未佩 戴护耳器几分钟后逐渐增长 的 • 没有“部分防护”的概念
41
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 未来生活!
控制声 源
隔声
隔离
护耳器 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噪声源
听力保护措施
听力保护计划——管理措施
• • • • • • 现场噪声检测 听力危害告知和危害区标识 进厂和定期听力测试 工程控制措施和降噪效果告知 佩戴护耳器的必要性评价 护耳器的选择 –提供3种以上护耳器(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供职 工选用; • 佩戴护耳器的培训 • 监督佩戴
• 监测工厂场所的噪声
噪声危害评价
– 噪声的性质:
• 强度, 强度越高,危害越大;
• 频率成分,频带越窄,频率越高,危害越大; • 脉冲性噪声危害较大;
– 接触时间:
• 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 身体素质(个体差异)
听力保护措施
• 工程控制措施 • 护耳器个体防护 • 管理措施
听力保护措施 降噪方法
护耳器选择标准
• 性能 -真实降噪值; NRR,SNR -对沟通的影响 • 舒适性 • 使用简便 -方便 -与其它PPE的适配性 • 物理特性 -电导性 -耐久性
护耳器的选择
护耳器现场使用实际声衰减值的计算(《工业 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A. 以护耳器包装上的标称降噪值为依 据 B. 换算为ISO 4869-2定义的单值噪 声降低值SN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