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专题10《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要求基础训练(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 .调节准确、快速B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 D .作用时间较短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 D .神经—激素调节3.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①③⑤B .②④⑥C.①③⑥ D .①④⑤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 .①②B .③④C.②④ D .②③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B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 .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D .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增强(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6. 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A .感受器B .效应器7.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 .大脑皮层,下丘脑 C .下丘脑,下丘脑8. 机体保持水平衡的排水途径主要是A .由皮肤排出B .由肾排出9. 当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失水过多时,会导致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C .感受器和效应器D .神经中枢()10.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11.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白鼠表现为A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增强C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下丘脑,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 .由肺排除D .由大肠排出 ()B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D .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4 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B .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 .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12.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

高中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练习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使感受器兴奋,之后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联系神经调解析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而不是垂体.答案D2.下列物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调节方式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A.H+B.胰岛素C.组织胺D.神经递质解析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在兴奋的传递过程中,由上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CO、H+、NO、胰岛素、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属于神经调节.CO2组织胺以及激素等的调节作用属于体液调节.答案D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解析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散热增加,于是会通过加快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酶活性不变,但耗氧量增加.处于低温环境时排汗减少,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答案B4.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渗透压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B.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C.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D.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解析下丘脑中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调节中枢;饮水不足时,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答案A5.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c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解析在水盐平衡调节中,a为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减少,使尿量增加,从而加快多余水分的排出.答案C6.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B.在50~100 min,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第100 min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50~100min),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项正确;第100min时,由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项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解析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使渗透压稳定;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饥饿时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答案D8.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解析①②③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项正确.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两项正确.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穿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项错误.答案B9.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的名称:A;B.(2)当健康人处于温度为38 ℃的环境中时,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此时,调节体内温度的主要反射弧是. 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 解析(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2)考查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以及大量出汗后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反馈地抑制下丘脑的活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负反馈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答案(1)下丘脑垂体(2)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引起口渴感觉,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3)抑制维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维持内环境或系统或机体的相对稳定)能力提升1.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进行传递,A项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项正确;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项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项错误.答案D2.某人感染流感病毒,下图表示其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曲线,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B段,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B.BC段,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CD段,产热增多,出汗减少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解析当体温相对恒定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AB段体温升高,说明此时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是在病毒影响调节中枢的情况下内脏肌肉代谢加强,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A项错误;BC段体温维持高温不变,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B项正确;CD段体温下降,产热减少,出汗散热增加,C项错误;AB段体温升高,说明是冷觉感受器兴奋,CD段体温下降,说明是温觉感受器兴奋,D项错误.答案B3.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的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对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D.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解析由图分析可知,a~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传送;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答案A4.下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解析激素①②③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这三种激素的含量都增加;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以增加产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分泌活动起到反馈抑制作用;图中显示,体温调节中有激素的参与,这属于体液调节,也有下丘脑和有关神经的参与,这属于神经调节.答案C5.下列关于醛固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B.醛固酮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醛固酮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就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解析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重吸收,维持血钠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激素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答案D6.(多选)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甲→乙抗利尿激素→丙→尿量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乙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项正确.分析图示可知,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合成,与甲细胞中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项错误.结构丙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则减少,D项错误.答案CD7.(多选)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实现的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C.大脑皮层和垂体受损都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D.大量喝水会使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使尿量增多解析水盐平衡调节是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减弱,B项错误;大脑皮层可以产生渴觉,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故它们受损都会影响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C项正确;大量喝水会使体内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多,D项错误.答案ABD8.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调节,肾上腺在此调节中属于;“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2)从图中分析,激素A、B、C、D分别是、、、,垂体某些细胞膜上有(填字母代号)激素作用的受体.(3)神经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的优势,体温的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肾上腺是效应器;“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2)由题图看出,B作用于甲状腺,是促甲状腺激素,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由肾上腺分泌的,是肾上腺素.垂体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3)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体液调节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答案(1)下丘脑神经效应器体液靶细胞(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A和C(3)快速准确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1: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2.健康的人一次摄入了大量的水之后,会引起()A.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尿量减少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4.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5.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
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方面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进食后1 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C.进食2 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7.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8.下列有关人体水分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减少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9.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例题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例题解析(1)【例题】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水的稳态是体内水的相对含量的相对稳定,这个相对含量是以渗透压为衡量标志的。
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
所以A项错误。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因此B项错误。
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
答案:C 内环境渗透压改变引起对水分的调节;注意水平衡也包括总量。
体温调节就是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平衡调节。
(2)【例1】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非糖物质转化葡萄糖增多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增加糖的去路,又可以抑制糖的来源。
在增加去路方面,首先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在抑制来源方面,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这样的话,若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受到障碍,同样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受到障碍;而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的能力减弱造成糖元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造成葡萄糖增多。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
【例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时()A.温度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维持正常体温,这时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散热减少是神经调节的,因为下丘脑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产热增加,包括骨骼肌战栗与躯体运动中枢无关而与下丘脑有关,代谢加强是两种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有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人教版)课时同步练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有解析1.以下都属于体液调理的是()①血液中CO2浓度降低,呼吸加快、增强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影响尿量③看到酸梅,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选A看到酸梅,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属于神经—体液调理。
2.安康人处于高温环境中感到冷,此时,人体最能够发作的是()A.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B.皮肤发生冷觉C.肝脏产热增加D.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答案:选A人体感到冷,冷觉感受器曾经兴奋,人体曾经在大脑皮层发生冷觉,人体的变化是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添加。
3.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饮水缺乏,抗利尿激素添加会招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的pH主要靠蛋白质和无机盐调理C.细胞内外Na+、K+散布不平均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只需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动摇,人就不会患病答案:选C饮水缺乏,抗利尿激素添加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A错误;内环境的pH主要靠缓冲物质调理,B错误;细胞内外Na+、K+散布不平均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正确;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动摇时,人也能够会患病,如遗传病,D错误。
4.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理进程的表示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该调理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普遍B.假设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C.假设分泌物是胰岛素,那么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D.假设靶细胞为性腺细胞,那么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答案:选B该调理方式为体液调理,速度慢、作用范围广;假设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靶细胞不一定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假设分泌物是胰岛素,那么靶细胞为肝细胞、肌细胞、其他组织细胞等;假设靶细胞为性腺细胞,那么分泌物能够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5.哺乳植物因长时间未饮水招致机体脱水时,会发作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浸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添加C.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遭到的抚慰削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削弱答案:选B当植物长时间未饮水招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浸透压降低,下丘脑浸透压感受器遭到的抚慰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添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故B正确,A、C、D错误。
高中生物人教版三学案:.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目标导航 1.通过识图和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2.结合教材图解,建立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模型,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联系。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阅读P31)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其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短暂比较31-331.体温恒定的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2)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3)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4)体温调节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①渴感的产生与饮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②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判断正误:(1)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
()(2)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以适应寒冷环境。
()(3)体温能维持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4)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5)体温调节的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6)生命活动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7)激素不提供能量,也不组成细胞结构,只起信号分子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一、选择题1.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
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C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
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分分别位于( A )A.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大脑皮层中形成各种感觉。
3.(20XX年汕头市高二期末统考)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D )A.毛细血管舒张B.温觉感受器兴奋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解析:由温暖的教室到寒冷的室外时,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最终代谢加快,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B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解析: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失水,所以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高温下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大量流汗后,应及时饮用适量淡盐水,以维持水盐平衡。
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 D.解析: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请熟记课本上的调节示意图。
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有答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内)1、如图是当环境温度由25℃降到10℃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2、如图表示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到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降到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3、如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4、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5、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狗狂叫着向他扑来。
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感到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惊出一身冷汗,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些生理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6、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7、某人在一次意外中损伤到下丘脑,这样可能会导致他的(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③体温调节发生变化④血糖含量发生变化⑤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⑥言语活动功能障碍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8.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9.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指皮肤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0.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11.炎炎夏日,人们经常流大汗,影响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
人教版必修三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精选练习)

人教版必修三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精选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2.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3.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的变化B.健康人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C.人体大量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排尿量减少D.人成年后身高稳定不再增长,垂体不再分泌生长激素5. 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显著提高了水分子的运输速率。
如图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细胞体积(V)和初始体积(V0)的比值变化曲线图,(O点对应的浓度是细胞涨破时的NaCl溶液浓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将人工脂双层膜囊泡置于NaCl溶液中,其吸水能力低于肾小管上皮细胞B.稀释肾小管上皮细胞悬液时,可选用浓度为150mmol·L-1的NaCl溶液C.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置于A点、B点对应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点对应浓度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点对应浓度处细胞的D.若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则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量减少,尿量增多6.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A.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D.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7. 下列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垂体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B.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是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也就增加8. 小明同学参加冬季运动会3000米赛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27: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题组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下列选项中,属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是()①CO2②胰岛素③性激素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H+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解析]体液调节含有激素和其他化学调节因子(如CO2和H+等)。
2.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运送[答案] C[解析]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各种激素外,还有CO2等物质。
3.(2018·临沂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高等动物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答案] A[解析]很多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A项错误,B、D项正确;动物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项正确。
题组二体温调节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 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突降至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答案] D[解析]在A时刻,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单位时间血流量变大,A错误;在AB段时间内,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内酶活性不变,B、C错误;在BC段时间内,外界环境温度低,人体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关于植物体内神经调理与激素调理之间关系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大局部外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用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理,同时也受激素的调理D.性行为的构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2.正常人处于冰冷环境中时A.肾上腺素分泌量添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削弱,皮肤血流量添加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添加,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流量添加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削弱,皮肤血流量增加3.以下图区分表示一段时间内一次饮1L生理盐水和饮1L清水后的排尿率变化〔箭头表示饮水时间〕。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曲线a状况下,血浆浸透压先降低后降低B.曲线a状况下,抗利尿激素继续分泌C.曲线b状况下,肾小管的水通道蛋白封锁D.曲线b状况下,大脑皮层继续发生渴感4.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经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胰岛素主要经过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降低C.内环境中也可以发作丙酮酸氧化分解的进程D.饮水缺乏会惹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5.同窗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进程中体内不会发作的是A.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B.抗利尿激素分泌添加,添加水分的重吸收C.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D.视神经末梢发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6.当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状况区分为A.添加不变增加B.添加添加不变C.增加添加不变D.添加增加不变7.人是恒温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动摇。
假设正常集体处于0 ℃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以下关于体温调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体温调理中枢在下丘脑,冷的觉得是在大脑皮层构成的B.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要经过添加产热,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动摇,因此a1>a2、b1<b2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会添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添加D.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后,人体内调理自身的产热和散热是神经—体液调理的结果8.对篮球竞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短时间猛烈奔跑时细胞经过无氧呼吸发生酒精和CO2B.少量出汗招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球员迅速完成投篮举措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理D.在大脑皮层体温调理中枢的调控下球员体温一直相对动摇9.以下图为水盐平衡调理机制图,据图判别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10.如图为人体内体温调理的表示图,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当遭到冰冷抚慰时,激素a、b、c、d的分泌均会添加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理的特点C.下丘脑是觉得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构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激素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添加11.如图是正常人体处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机体散热质变化曲线图。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生版)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下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
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B.炎热环境中C.寒冷环境中D.剧烈运动中3.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D.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4.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5.(2014·南昌高二检测)正常人若一次饮完1 000 mL清水后,立即测量尿流量。
下列能正确表示从输尿管流出的尿流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6.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7.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
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适当撤减衣被8.(2014·济南高二检测)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据图可知( )A.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通过图中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⑤来实现C.饭后3~4小时,机体通过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维持血糖平衡D.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延伸探究】(1)上题B选项中,机体体温调节的①②⑤途径是如何实现的?(2)上题图中④指向③的箭头代表的含义是什么?二、非选择题(共18分)9.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精准判断、快速奔跑等都需要消耗能量,产生代谢废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训练: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含解析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长、范围广B.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C.所有动物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中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是通过血液传送的[答案]A[解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种形式,B错误;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无神经调节,C错误;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D错误。
2.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A.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B.下丘脑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C.二氧化碳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调节尿量[答案]B[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A、C、D都属于体液调节;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直接调节胰岛B 细胞的活动,B不属于体液调节。
3.如图为某人一段时间内体温变化示意图。
分别导致图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A.非自主寒战和发热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C.吹电风扇和剧烈运动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ab段体温下降,是由于散热量增加,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或处于寒冷环境中;de段体温上升,可能是由于产热量增加或散热量减少,非自主寒战、发热、剧烈运动均会导致体温升高。
4.下列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B.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数值不变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氧化放能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是参与体温调节的重要器官,A正确;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而不是恒定不变,B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一部分存储在ATP中,C正确;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提分专练作业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面积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解析:选D 温度由15 ℃突升至40 ℃,相当于炎热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舒张,血流量增加。
室温由40 ℃降至15 ℃,相当于受到寒冷的刺激,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解析:选C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渗透压呈正相关,食物过咸时,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饮水过多时,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注射抗利尿激素时,尿量减少,尿液中尿素、K+、Na+浓度升高。
3.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的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对水的重吸收过程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D.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解析:选A 由图分析可知,a~d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抗利尿激素和胰岛素,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传送;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胰岛素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快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C[解析]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答案]C[解析]题干中已经给出该激素作用于心脏,因此该激素的靶器官包括心脏,故A项正确。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体现了神经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体现了激素调节,故B项正确。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是通过神经纤维运输,故C项错误。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D项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下散失的热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答案]D[解析]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入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骨骼肌,增加产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肾上腺分泌活动增强,肾上腺素含量上升,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体内酶活性受体温影响,外界因素(寒冷)可通过体温来影响体内酶的活性。
高中生物必修章节检测《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④作用时间短⑤作用部位准确⑥作用时间比较长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③⑥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
神经调节具有调节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的特点。
答案:A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直接关系B.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C.神经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D.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只受神经或体液的调节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答案:B3.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B.骨髓C.大脑D.小脑解析: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A4.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解析: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首先冷觉感受器先兴奋,将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再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答案:D5.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解析: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温觉感受器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兴奋,经下丘脑的分析、综合,发出的神经冲动经传出神经传到皮肤的血管,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传到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散热增加,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D6.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景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含答案)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2. (改编)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
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3.(改编)电信号传递到突触前膜,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由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所识别,再转化为电信号继续传递。
右图表示几个神经元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B. 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
则A、B释放的递质性质依次是抑制性、兴奋性C. 若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D. 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4 (改编)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 )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5.(改编)某人因为交通事故导致脊髓胸部折断、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A. 听觉丧失而听不懂他人讲话B. 不能发生膝跳反射C. 刺激下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D. 大小便失禁6. 人在睡眠状态时也能搔痒,这说明( )①人在睡眠时仍存在着与清醒时一样的各种感觉②脊髓也能形成某些感觉③大脑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也能完成一些简单反射④脊髓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下面几种生理过程调节,在正常人体内属于正反馈的是 ( )A. 血液中血糖浓度的稳定B. 体液中pH的稳定C. 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D. 人体的体温的调节8.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高中生物《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必修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同步练习※典题例析规律总结※【例】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激素调节【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概念和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关系。
教材中明确指出“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说明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人体的交感神经被称为应急性神经,当人处于危险情境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从而使人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系列活动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例】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冷觉感受器兴奋.温觉感受器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解析】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温觉感受器兴奋,冷觉感受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产热,所以在炎热环境中,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答案】【例】下图表示高等动物四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过程。
请完成:()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是属于过程。
()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是属于过程。
()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属于过程。
()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是属于过程。
【解析】()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蟾蜍垂体提取物中的促性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分泌雌性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卵巢和原始生殖细胞,产生卵细胞。
()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反射,使胰岛分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肝脏、骨骼肌、各组织等起作用,使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以维持血糖正常水平。
()狗看到食物为条件反射,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
()鸟类通过眼睛感受到日照变长,通过神经系统产生反射,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卵巢,促进其分泌雌性激素,再经血液运输,作用于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促进卵细胞发育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10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2.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和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
C.体液调节速度较慢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
4.下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传出神经元,则②可以是肌肉或腺体细胞
B.若①是吞噬细胞,则②可以是B细胞或记忆细胞
C.若①是下丘脑细胞,则②可以是垂体细胞
D.若①是甲状腺细胞,则②可以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或肌细胞
5.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6.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A.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方式属于条件反射
B.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
C.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有关
D.激素B作用于胰腺后很快被灭活导致激素的作用时间短
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8.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调节体温方面:在寒冷环境中,和(激素)都能促进机体的物质代谢,使产热量增多。
(2)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方面表现为作用。
(3)图中的①指的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③指的是促性腺激素,则③只能作用于性腺的原因是
(4)肾上腺和胰岛可以通过图中的虚线接受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从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5)下丘脑一方面可以分泌激素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活动;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分泌激素.作用于,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微专题10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解析:选B。
题目中的①②③中的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一般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
项正确;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两项正确;但方式③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 项错误。
2.解析:选C。
神经调节具有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的特点;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的特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动物体的生命活动,但以神经调节为主,故A, B, D正确,C错误。
3.解析:选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影响的,A正确;神经调节作用范围窄,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B错误;体液调节速度比神经调节慢,C正确;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D正确。
4.解析:选B。
若①是传出神经元,则②是效应器,则②可为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项正确;若①是吞噬细胞,则②可以是T细胞,B项错误;若①是下丘脑细胞,则①可以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②垂体细胞,C项正确;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存在反馈调节,故①是甲状腺细胞,则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另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如肌细胞提高其新陈代谢能力,D项正确。
5.解析:选C。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A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等神经调节的中枢,还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错误;在寒冷的条件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最终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增加产热量,D正确。
6.解析:选C。
咀嚼食物引起胰腺分泌胰液是不需要经过学习和锻炼的,是属于非条件反射,故A错误;由图可知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的分泌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故B 错误;激素A能作用于胰腺是因为其上有特异性的受体,故与细胞膜的信息传递有关,故C 正确;激素作用后会被灭活但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作用时间长,故D错误。
7.解析;选D。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进行的;激素的运输没有选择性;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8.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解。
图中的①指的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③指的是促性腺激素,则②指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促甲状腺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B是B细胞,C是胰岛A细胞。
(1)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促进产热。
(2)在血糖调节方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3)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这是由于激素的接受需要特定的受体。
(4)图中虚线表示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方式作用于胰岛和肾上腺,因此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的物质是神经递质。
(5)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l)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2)拮抗(3)只有性腺细胞上含有接受促性腺激素的受体(4)神经递质(5)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