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学源流考

合集下载

谱牒文化

谱牒文化

谱牒文化近十几年来在学习研究、探讨姓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读史、学史,特别是在河洛地区进行社会调查过程中,接触并拜读过不少姓氏的家(族)谱和谱牒研究方面的一些资料。

本世纪之初,由上海图书馆牵头编纂《中国家谱总目》工程启动后,本人又积极主动与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联系,将陆续收集到散藏于民间的家谱127种,涉及姓氏43个,按要求填好《著录表》通过省图书馆或直接寄往上海图书馆编目组。

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谱牒及谱牒文化方面的一些认识,如有不妥敬请指正。

一谱牒,俗称家谱、家乘、族谱,又称统谱、世谱、宗谱、房谱、支谱等,各地叫法不同,但本质内容一样。

《辞海》释义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

它是中华先民血缘相亲、守望相助的实录;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按辈份排列的血缘宗族内的人际关系网;是记载以父系为主体的家族的族源、繁衍生息的图集;是家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谱牒属于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中国史学大厦,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正史”即国史,是专门记载国家大事,“方志”是地方史籍,只记载一方水土、人文及经济等资料,“谱牒”则是记载一个家族的历史等情况。

正史极难囊括地方特有的内容,方志也不可能包揽一族一家的具体情况。

正史不足才修方志;家谱的有些资料亦可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

从史料的角度看,“家谱犹国史也。

”由于家谱资料内容极为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

中国的谱牒产生极早,可以说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殷墟出土的记载姓氏世系甲骨专片,被史学界称为“甲骨家谱”。

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立了谱牒档案。

战国时史官编写的《世本》,就是一本自黄帝以迄春秋时诸侯之氏姓、世系、居地的谱牒合编,被史学界称为我国第一部谱牒专著。

谱牒文献的最初记载始于西汉刘向的《别录》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社会、婚姻等方面注重门第,强调血缘关系的尊卑,修谱之风十分盛行。

谱 牒

谱  牒

谱牒作者:汉唐晟世|来自:汉唐晟世唐:1、即陶唐氏。

传说中远古部落名。

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乃其领袖。

2、古国名。

(1)相传为祁姓,尧的后裔。

在今山西翼城西,为周成王所灭,后来作为其弟叔虞的封地。

(2)姬姓,在今湖北随县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灭于楚。

唐叔:周代晋国的始祖。

姬姓,名虞,字子于。

周成王弟。

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封给他,包括以前夏代建都地区,并赏给怀姓九宗。

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称晋候。

唐昧:1(?-前301)。

昧一作蔑。

战国时楚将。

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率军进攻楚的方城,他率军抵御,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打败被杀。

2、战国时楚国占星家。

唐蒙:西汉人。

武帝时,任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令。

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前往夜郎,以厚礼招致夜郎候同归汉。

汉于其地设犍为郡,并开辟道路二千余里。

谱牒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

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

晋太元中,贾弼撰《姓氏薄状》,子孙相传,号为贾氏谱学。

梁王僧儒因贾弼旧本,改撰《十八州谱》等书,号为王氏谱学。

北魏太和中,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名“方司格”。

唐时路敬淳、柳冲、韦述等都讲明谱学。

太宗、武后时曾修订《氏族志》。

五代以后,谱学渐衰。

郑樵《通志》著录谱系六种、一百七十部;至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所存者不过数家。

明清地主阶级仍多编修族谱。

春秋时期,皇帝的家族事务由政府专门设置宗正来管理,当然也包括皇帝家事记载和家谱编行,民间的家谱基本处于自流阶段。

秦代的家谱,现在已不见记载。

汉代家谱,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帝王诸侯世谱》20卷,《扬雄家牒》、《邓氏官谱》以及颍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氏谱》等。

此外还有一些碑刻实物。

汉代的家谱与前代大致相同,主要作用是“奠世系、辩昭穆”,因而著录比较简单,仅为家族世系,注明生卒、官爵、字号、葬所等。

谱牒学

谱牒学

谱牒学“谱牒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家谱、族谱的学科。

“家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和本族人员事迹的图书体裁。

一、中国谱牒的起源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那么它的产生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如简册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文献。

因此、那种认为原始社会已经产生谱牒,并把谱牒分为口述家谱、结绳家谱、文字家谱的种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当然,谱牒的起源也有一个从简单到繁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人们对自己家族世系的记忆,最初总是口耳相传,当懂得结绳记事时,就会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忆,但这种东西不是我们所说的谱牒,它不会成为一种文献、簿籍。

关于中国谱牒的产生过程,根据目前能见到的材料和研究状况,我们大致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小的阶段,即商代(公元前1500-1000年)的萌芽阶段与西周(公元前1000-800年)的形成阶段。

商代已有一些简单的世系表,是家谱的雏型。

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形成于西周。

夏朝(公元前2000-1500年)的王室世系,从夏禹立“国”到夏桀灭亡,在《史记·夏本纪》中有很详细的记载。

由于夏朝已有文字之说目前还只是推论,并无实物证明,《夏本纪》中的世系,很可能是商周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而不是当时的实录。

《史记·殷本纪》所记汤建国前的先公世系和盘庚迁殷前的先王世系,也可能有着类似的情形。

至于《大戴礼记·帝系》和《五帝德》中所记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片断世系,则可以断定是战国以后人们根据传说追记的,不能视为信史。

我们今天可以准确无误地视为商代世系表的东西,是甲骨文中的几片刻辞和商金文中的几件彝铭。

二、谱牒的盛行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够维持和发展。

即使他们的家族分裂成许多新家族,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中国谱牒的来源

中国谱牒的来源

中国谱牒的来源谱牒,或称家谱、宗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谱牒,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谱牒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

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

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

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

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

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谱牒,是记载本宗族和事迹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夏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谱牒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谱牒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谱牒的全部,由於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

据统计,上图现在1949年前的家谱计11700种,近10万册。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

因为谱牒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

最全面的解析修谱、续谱等要点,涨知识啦!

最全面的解析修谱、续谱等要点,涨知识啦!

最全面的解析修谱、续谱等要点,涨知识啦!因为家谱族谱能够证明一个人的身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历代都重视家谱族谱的编修。

唐代以前,家谱族谱的政治作用比较明显,选官、婚姻、人际交往都离不开它。

为了保证家谱族谱的权威性,家谱族谱往往由政府纂修,由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谱局」保存,以备必要时查验。

宋代以后,家谱族谱的政治作用削弱,但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团结约束家旅成员,教育家族后人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声望、地位的作用增强。

除了皇帝的家谱族谱玉牒为政府所修、政府收藏之外,宋代以后的家谱族谱均由私人修撰,政府不再干预,也不负责收藏保管,直至清代,政府才对家谱族谱中的行文和格式作出一些规定。

在清代,满族人家谱族谱尚具有一些政治作用,旗人袭爵、做官都需要出示得到官方承认的家谱族谱作为证明。

与唐代不同的是,旗人的家谱族谱是由家族自己纂修,自行保存,需用时只要送交官府查验就行了。

宋代以前纂修的家谱族谱,因年代久远,现在已基本亡佚,无从考察其纂修情况,我们只能从前人记录中略为了解一些。

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族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我们从中可以对明清时代的家谱族谱纂修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家谱族谱的纂修要点,要修谱、续谱、造谱、识谱的,看过来!“族谱网”致力于家谱事业、开发家谱软件,为各姓氏家谱续修、排版印刷提供全套服务。

一、家谱族谱格式中国家谱族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族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族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族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族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简介及答宗亲问

《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简介及答宗亲问

《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简介及答宗亲问《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简介《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编修是一项浩大工程,在梁氏宗亲有识之士们积极倡导和全力组织协调下,得到海内外梁氏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特别是主要发起人和倡导者在第七届世界梁氏恳亲大会向全球梁氏发布正式编辑出版规划后,更是得到各地宗亲们的积极参与和热切帮助。

该项浩大工程,前期进行了 10 余年筹备和整理各类文图资料,于2018 年3 月正式启动了编修出版工作。

经过核心编辑小组夜以继日努力工作,在全国各地宗亲大力配合和编辑成员积极有效的工作下,已圆满完成预期工作。

通过编修,我们充分见识到谱牒与家谱的大不同。

目前的梁氏家谱多以表格形式记载家族世系繁衍情况,离谱牒的完整体系相距甚远。

《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的编修既要梳理世序,还要全面记录梁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优秀人物和传统文化精华,加之诸多的先祖像赞、名迹录、文献录(墓志铭、传记、贺序、神道碑文等)、金石志、恩荣录、艺文录等。

通过编修,我们充分认识到这部谱牒犹如一部梁氏的《四库全书》,不仅挖掘了梁氏文化,传承了梁氏历史,记载了祖上荣光;还有利于增强梁氏族人自豪感、凝聚力、认可度、归属感,有利于激励后人争取更大荣誉;更可以为中华档案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发展,提供经典系统的鲜活案例,为新时代文教事业作出梁氏家族独有的贡献。

通过编修,我们充分意识到这部谱牒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给力之举,内容镶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体系。

这部谱牒是纯粹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国恢弘气派的文化经典,有利于强化家族乃至民族的优秀基因、传承血脉与精神命脉,遍观当代百家姓,梁氏无疑走在了最前面。

如此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启迪,能参与这一历史文化工程,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纷乱与迷雾,在我辈手中得以清厘,确是此生有幸。

整个谱牒编修工程文图总量约2万页,出版齐全约20本,每本1千页。

附:《中华梁氏古代谱牒》要目卷首梁氏上古先祖伯益像梁氏上古远祖大骆像梁氏上古远祖非子像梁氏远代先祖秦侯像梁氏远代先祖秦仲像梁氏得姓始祖康伯像梁氏先贤鱣公像一、《中华梁氏古代谱牒》总序二、古代经典谱论三、谱例(凡例)卷一四、源流(一)上古传说图解(姓氏文化源流)(二)梁姓考述(三)梁姓迁徙(四)梁姓分布(五)梁姓地望五、郡望与堂号六、像赞(历代先祖画像和赞词)卷二七、古代昭穆世序图解(一)——康伯至唐代八、古代昭穆世序图解(二)——宋代至元末卷三九、碑记(一)历代墓志铭(二)神道碑(三)金石志等卷四十、恩荣录(圣旨、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制碑文、御制谥文)卷五十一、梁氏名人录(一)史书、碑传人物(二)行状(三)传记1、名宦2、儒林3、文学4、技艺5、德行6、忠勇7、孝道8、友善9、义举10、仙释11、节烈(四)梁氏历代女杰传卷六十二、家族文化(一)(一)祭祀(二)祠堂(三)牌坊(四)坟茔(五)名迹录1、名胜古迹2、山水桥梁3、庵寺书院4、亭台堂舍卷七十三、家族文化(二)(一)家风家训1、家规、家约、家戒、家法2、族规、族约、祠规、祠约3、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戒谕(二)楹联文化(三)堂号(四)字辈谱卷八十四、艺文类聚(一)诗词篇(二)杂记文选(三)文集选(四)书画篇卷九十五、科举资料汇编(一)梁氏科考以及试卷辑录(二)梁氏历代状元榜(三)梁氏历代进士榜十六、技艺选编(一)科技(二)武术(三)医学(四)其他卷十十六、各地梁氏简介十七、古代昭穆世序图解(三)——明清谱系汇编(如有家谱遗漏,可以考虑续编)跋语附录:捐资助修名录卷首:谱牒编修理事会名单谱牒编修编委会名单中华梁氏古代谱牒编修理事会、编辑委员会2019.2.28答宗亲问问:《中华梁氏古代谱牒》怎么没有动静了?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答:《中华梁氏古代谱牒》一直都在默默进行,所以没有对外宣传该书的编辑体例,原因就是考虑有些人喜欢评头论足,牵扯没必要的精力。

浅析泉州谱牒历史文化

浅析泉州谱牒历史文化

浅析泉州谱牒历史文化家谱是表达某一家族世代繁衍及记述重要人物事件的图书,它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

家谱类文献的名称有:谱、谱牒、族谱等,是记录某个家族历史文化的一种符号,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有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

泉州的谱牒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福建乃至中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和完善的地区之一。

泉州的族姓多来自北方,尤以河南人为最,很多泉州族谱记载的姓氏郡望或堂号都来自于北方,如“颖水流芳”、“清河衍派”、“上谷传芳”等。

泉州谱牒文化随着大批泉州人向外移居而播迁台湾及东南亚各地,见证了泉州与台湾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的一祖同源关系。

1泉州人口迁移与谱牒文化的形成发展泉州历史上是闽越族人的聚居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以蛇为图腾崇拜的闽族已在泉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以渔猎为生。

当时,南安狮子山下的丰州平原地处江口,随着江河的淤积及海岸线的变迁,逐渐向东海延伸,形成今天的泉州平原。

当时的泉州也以蛇为图腾,现今南安诗山还有蛇王庙存在。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设置了闽中郡,但其时泉州基本上仍由闽越土著统治,中央政府只是名义上的行政统治,不过,此时中原汉人已开始进入泉州。

秦始皇曾派屠睢、任嚣、赵佗平定百越,派军徙吏随带家眷奴婢迁往岭南。

秦末天下大乱,一些秦兵及百姓逃到福建漳州、泉州一带居住。

随后,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加强对福建地区的统治,汉昭帝在泉州设县,其户口不及一万,成分主要还是闽越遗民。

中原汉人大规模移居泉州始于西晋,其时北方大乱,晋人衣冠南渡,泉州由于远离中原,无战乱之苦,故吸引了不少北方士族迁入,在西晋永嘉年间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中原汉人移居泉州时,把中原文化带到泉州。

据《南安县志》记载:“延福寺,在县西九日山下,晋太康时建,去山二里许。

”这表明,西晋时候已有不少中原汉人在泉定居,开发晋江两岸,此时晋江下游沿岸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汉人社会,并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

唐代,汉人继续大规模入泉。

中华谱牒知识概问答

中华谱牒知识概问答

中华谱牒知识概问(根据李道生先生撰编的资料摘录)一、谱牒历史慨问谱的含义是什么?古代对谱的解释大致可分三类:一、《说文》释:“籍录也”。

二、《张守节正义》释:“布也,列其事也”。

三、《旧唐书经籍志》释:“谱系以纪世族继序”。

现代概括起来,谱总的含义是按事物的类别系统地编成定则的表册,样本、书籍,以作示范或寻检。

如年谱,家谱、棋谱、乐谱等。

牒的含义是什么?牒,《说文》释:“札也”,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片为札。

所以,这样写成的书版就叫牒。

纪之后有玉牒、金牒。

牒在特定处,专指谱牒。

也可引申为公文,凭证,如通牒,度牒。

什么是谱牒?谱牒一词,据冯尔康先生说:“先秦时代就出现了”。

汉司马迁作史记,在太史公自序第七十中言:“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说明汉之前谱牒的存在属实无疑。

但早期的谱牒是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后逐来,以专门记载和叙述本宗族的发源、人物、名、号、生平简历、本族规约,并按一定规则系统地表述递衍世系的图书叫谱牒。

谱牒是宗谱,族谱、家谱、家传、家乘的统称。

什么是宗谱?宗,本义为祖庙。

《说文》释:“尊祖庙也”。

汉贾谊曰:“流派所出为宗”。

又《礼丧服小记》释:“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

所谓别子,是指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

这里可释为别子本代称其上为祖,而别子之后裔称其上为宗。

其概念是一祖之下的后裔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宗”的含义,实还是一祖之下所有的后裔。

至于宗谱则应是同祖之完全谱牒,如缺其一支,或只记其一支,均还不为宗谱,这就是有区别于家谱的地方。

什么叫族谱?古释:“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联属,其傍支别属”。

所谓直系与傍是相对而言,均可上溯为同祖。

他们是“共相联属”的,这个“属”,就是这个属下特定的族众。

族众依然是一宗之下,宗之于族,族之于家。

宗之下有因分衍或迁徙等形成一个族体,族体之下的基本单位是家,所以冠用“族谱”名的谱牒应是某宗下的一个新开避的族体。

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宗族谱系,只记述了这个宗族部分后裔,例:某支迁某地形成一个族体,它的谱系则是族谱,从整体意义上,它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宗族体系,所以族谱它既不同于宗谱也区别于家谱。

中国姓氏谱牒源流述略

中国姓氏谱牒源流述略

作者: 胡锦贤[1];胡哲[2]
作者机构: [1]湖北大学中文系;[2]罗田县化工厂
出版物刊名: 文献
页码: 104-112页
主题词: 中国姓氏;世系;黄帝;太史公;氏族;谱牒;婚姻;艺文志;历史进程;著录
摘要: <正>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

它是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自然产物,有国有姓氏就产生了谱牒。

但叙述谱牒,还必须从姓氏谈起。

中国姓氏由来古远,在文字记载中,即肇于三皇五帝。

如伏羲氏为风姓;神农氏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居姬水,又改姓姬。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

这些当是最古的姓氏了。

然古时姓、氏是两个概念。

对此郑樵叙之已明。

其《通志·姓氏略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

[转载]关于孙姓族谱渊源探讨

[转载]关于孙姓族谱渊源探讨

[转载]关于孙姓族谱渊源探讨原⽂地址:关于孙姓族谱渊源探讨作者:寿州孙⽒研究关于孙姓族谱渊源探讨 (1)⼀、谱牒编撰源流中国的谱牒之学,起源很早,⼤概殷商时期就已萌芽,正式出现应在周代,但最初它只是帝王诸候们的专利,随后才出现⼀些贵族的私谱。

两汉之际已存在官谱之分。

魏晋门阀⼠族制度的发展,世系、门第、姓⽒成为取⼠的重要标准,官府谱牒成为鉴别民贵贱的依据,世家⼤族修撰私谱也更加盛⾏,因为私谱乃官谱之基础。

汉末⾄南北朝战乱时期,谱传曾⼤量遗失,不过政府时也颇为重视。

东晋孝武帝时,贾弼曾撰写《姓⽒薄状》,世称贾⽒谱学。

南朝梁武帝时,王僧儒依据贾⽒旧本,改撰《⼗⼋州谱》,是为王⽒谱学。

北魏太和年间,孝武帝曾诏谕诸郡,要求各⽴本⼟姓族,按门第贵贱,依次选拔举荐。

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兴起,门阀制有所冲淡。

这时产⽣的三种⽒族谱志:《贞观⽒族志》、《姓⽒录》、《⼤唐姓族系录》,如《唐会要•⽒族》所说:“不论数代以前,只取今⽇官品相对应的⽒族等级,因⽽兼有门阀制和官僚制的两重性。

然⽽从六朝到唐的门阀社会的影响依然是巨⼤的,此时的有关传记、墓志,⼤都要追叙其姓⽒、先祖的情况,这些情况依然有着影响其社会地位的微妙作⽤,或者说⼈们在传统的作⽤下仍相当看重姓⽒门第。

三国时东吴承袭汉制,设⽴宗正卿掌管皇家谱牒,所以此时的皇家谱牒亦就是孙⽒族谱。

唐《史通•杂述篇》云:“⾼门华胄,奕世载德,才⼦承家,思显⽗母,由是纪其先烈,贻其后来。

若杨雄家牒,殷敬世传,孙⽒谱记,陆宗系历,此之为家史者也。

”《新唐书•经籍志》载有贾希镜《孙⽒谱记》⼗五卷,贾希镜为南朝著名的谱牒学家,其《孙⽒谱记》⾃然成书于南朝。

《新唐书•艺⽂志》中载唐⼈黄恭之撰有《孙⽒家谱》⼀卷,唐李善注《⽂选》时曾引⽤过《孙⽒世录》。

可见魏晋隋唐时期,孙⽒族谱已经不少。

⾄唐末五代,⼜是战乱频仍,北⽅⼤族奔逃四⽅,谱牒⼜⼀次遭受劫难,⼤都化为灰烬,由此造成世系的中断。

唐宋以后是中国谱牒学的⼤发展时期,平民百姓也⼴泛编织家乘族谱。

谱牒类书目的源流与分属演变

谱牒类书目的源流与分属演变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Science)第35卷第5期2020年10月Vol. 35 No. 5Oct. 2020谱牒类书目的源流与分属演变张文琪(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 要:早在商代后期就已出现记录世系的图谱,但还不属于纸质的谱牒类文献。

东汉以后,由于谱牒的政治 功用渐趋强化,谱牒类书目迅速增加,逐渐由《汉书•艺文志》术数略下的一个子目变为史部目录下一个固定的二级类目。

宋代以后,谱牒类书目的政治功用逐渐缺失,其在目录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到清代最终被排除在史部目录之外。

谱牒类书目在目录学著作中分属演变的历程,折射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谱牒社会功用的变化。

关键词:谱牒;源流;分属演变;史部目录DOI : 10.3969/j.issn. 1674-5035.2020.05.013中图分类号:K20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35(2020)05-0073-05谱牒一词出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谓 “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 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⑴逊3。

从这句话来看,谱牒应是某种记载有帝王世系的载体。

“谱”在《史记正义》中的解释为“布也,列其事也”⑷⑻。

“牒”最早是指“古代用来书写的 小而薄的竹简或木片,,[2]47°0由此推断,谱牒应是一种记载帝王或家族世系的竹简或木片。

谱牒作为一类重要的文献分支,对其起源与在目录学著作中的分属演变进行研究,对于考察谱牒类书目的历史流变与其在不同背景下功用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一、秦代及秦以前有关谱牒的记载据陈梦家研究,在商代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记载 直系祖先、宗子名讳的世系表。

在《殷墟卜辞综 述》一书中,陈梦家提到,在1506号甲骨上记载有“儿”氏祖先11代的世系名讳,其中两代有兄 弟2人,共13位祖先的名字卩"99。

沦潮汕旧存谱牒的文化价值

沦潮汕旧存谱牒的文化价值

沦潮汕旧存谱牒的文化价值一、谱牒概述谱牒学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来受到上至统治者、文士学者,下至庶民百姓的高度重视。

但是在当代,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却是陌生的。

因此在论述谱牒的文化价值之前,对谱牒的历史源流进行概述是必要的。

谱牒也称家谱、族谱、通谱(综述一姓的起源、繁衍、迁徙及分布状况),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存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这是我们看到的关于“谱牒”一词的最早出处。

司马迁在这里告诉我们,三代(夏、商、周)就有编修谱牒之举,而且以它作为编修史记的材料依据。

但是应该承认,先秦以前,谱牒与历史记载是分不开的,编修谱牒的是本部族的精神领袖巫师。

《国语.楚语》记载:“家有巫史。

”所谓巫史就是巫师们制造的咒语的内容,除了在祭神活动中表示对神的虔诚、恐惧外,大部分还是以充满神秘色彩的语言向本部落子民传递关于本族的起源、世系、祖先事迹等等。

所以最早的谱牒学家也就是史学家,最早的谱牒也就是最早的史学。

谱牒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先秦以前,谱牒史书混合,编修权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二、魏晋南北朝,重视门阀、郡望,建立九品中正制,开始出现私谱,以标清流,以示贵贱。

这个历史时期官谱、私谱并行,但统治者对私谱的编修实行控制;三、至唐代,编修私谱之风渐盛,统治者虽欲垄断已力不从心;四、宋代以后,修谱已纯属民间自发行为,统治者只能以封建的伦理纲常对谱牒编修工作加以引导,提倡谱牒的功能是“定亲疏,序昭穆”。

至此,谱牒学已从历史学中独立出来,也就是我们平常时所说的族谱家谱。

两宋以后的谱牒从形式到内容已臻完善。

诸多著名学者如欧阳修、苏洵、朱熹、章学诚、王守仁等不仅参与谱牒的编修,还在理论上作了阐述,形成了完整的谱牒学体系和近代谱牒。

1、修谱目的已不再是魏晋时期仅仅为了标门第,正清流,而是“富贵贫贱,贤愚不肖”,只要是同一脉,就皆载一谱之中。

2、隐恶扬善,记述先祖业德,以修谱形式来加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增加每一个宗族成员历史光荣感。

关于王阳明谱牒搜考的几个问题

关于王阳明谱牒搜考的几个问题

关于王阳明谱牒搜考的几个问题发表时间:2008-10-12T20:35:16.793Z 来源:《阳明学刊》第三辑作者:钱明[导读] 作为研究王阳明世系及家世的基本资料,除了记述其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年谱外,家谱无疑最为重要,族谱次之,宗谱再次之。

然王阳明家谱,修或没修过,本身就是个历史之谜;与阳明有直接关系的王氏族谱,已难觅其踪;现存于世的若干种王氏宗谱,仅与阳明及其家族存在间接关系。

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发现的几部王氏宗谱进行了具体考析,纠正了一些错误结论,认为:要回答王阳明一支为何没有修谱的疑问,可能要从王家的过早衰微以及户籍关系等原因中去寻找答案,而其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其后人没有修谱的需要和动力。

如果说王阳明不修家谱,是因为戎马倥偬、无暇顾及的话,那么其后人未修家谱,则主要是因为阳明家族的过早衰微。

此外,明中后期开始的一些名宗大族对修谱不够重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谱牒是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包括家谱、族谱、宗谱(又称通谱或世谱)等。

近年来,不少地方加强了对王阳明谱牒的搜考工作,这对深入研究王阳明,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罗钦顺曾把修谱视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举措,指出:“王化必自睦族始,而睦之之道,亲以恩亲,分以义正。

自宗法废,而宗无所统,犹赖世之仁人君子作谱牒以联属之。

”(《整庵存稿》卷九《南安林氏重修族谱序》,《四库全书》第1261册,页120)“王化”即儒家理想化的社会秩序,这属于谱牒研究中的社会学范畴。

然本文并不关涉谱牒学研究,而只试图透过对近年来王阳明谱牒搜考工作的调查分析,以纠正其中的错误,提出正确的思路。

一作为研究王阳明世系及家世的基本资料,除了记述其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年谱外,家谱(又称家乘、家牒、房谱)无疑最为重要,族谱次之,宗谱再次之。

然王阳明家谱,修或没修过,本身就是个历史之谜;与阳明有直接关系的王氏族谱,也已难觅其踪[①];现存于世的若干种王氏宗谱,仅与阳明及其家族存在间接关系。

台湾的谱牒与谱牒学研究

台湾的谱牒与谱牒学研究

台湾的谱牒与谱牒学研究钱 杭台湾学术界对各类谱牒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大致起步于日本占领时期。

40年代初,台北“帝国大学。

文政学部曾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在一系列问卷中就有陈绍馨教授主持制定的“有无族谱’一项。

调查中,发现台湾民间收藏了不少有关台湾汉人家系、宗族的谱牒性文献。

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无法开展,搜集族谱等等,也仅被视为“本省文献的整理工作”。

随着大量文献以及受过高级专门训练的社科人材进入台湾,台湾各界对谱牒的整理以及对谱蝶的研究,开始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

不过,由于国民党入台是战争失败后的仓皇退守,除了一些大官僚、大商人和大学者之外,很少有人会随身携带家谱、族谱之类的私人文献,因此,台湾的谱蝶及对于谱牒的研究,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局限于50年代以前原有的规模:近二十年来,台湾掀起了一股寻根思乡和重振中华正统的浪潮,一些资金雄厚的世家大族(绝大部分都属于早期闽粤移民的家族、宗族)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整理出版了本家本族的谱牒。

不少国民党元老也纷纷为新出的宗谱、族谱撰序、题辞,或表彰谱主,或申抒己意,攀比规格,热闹非凡。

台湾的谱牒和谱牒学研究,受到民间和官方的双重推动,因而保持了长久的发展势头。

从社会效果来看,这一思潮及其随之而起的谱牒热,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台独”的喧嚣气焰,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

台湾新出的谱牒和谱牒学著作的数量目前尚无精确的统计,根据美国伯克利加大东亚图书馆和斯坦福大学胡佛图书馆已收藏约 500种的情况估计,实际数字也许会超过1000种。

下面介绍的,只是笔者所见最有意思的几种。

一、谱 牒1.《旅台南氏家族纪要》,旅台南氏家族纪要整理委员会编,台北县南氏宗亲会1984年10月出版,为“南氏谱系资料丛书”之一.该委员会以南怀瑾为荣誉会长,南晓村为主任,南汝鄂、南维岳等为委员。

这部《纪要》最大的特色,是详尽刊列了南氏分省昭穆世系表,总共有浙江、江苏、河北、台湾、山东、湖北、安徽、河南、江西、云南、吉林等十一省,另外还有客居韩国汉城的一支。

《谱牒学通论》序言(四)

《谱牒学通论》序言(四)

《谱牒学通论》序言(四)长期以来对于谱牒的价值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谱学的研究也很少有人问津,特别是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把这一类东西一律视为封建性糟粕而加以全盘否定。

十年浩劫之中,这类著作更是首当其冲地遭到焚毁,因而幸存者已经为数不多了,应当及早地加以抢救、整理和研究。

随着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对祖国文化遗产整理研究工作的开展,就会越发感到谱牒著作的重要性,它本来就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决不能因为它具有封建性而全部予以抛弃。

当然,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谱学的价值,历来各个阶级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尽管各自都肯定其地位和价值,但出发点却并不相同。

正如郑樵所指出的:“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1]这就点出了隋唐以前谱学的两大作用。

到了唐代,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第一条作用起了变化,它成了新掌权者用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统治、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政治斗争工具。

五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谱学的发展及其作用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就说明,谱学的发展,在每个不同阶段,不仅内容有别,而且其作用也不尽相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特点。

因而后来一些有远见的历史学家,也就纷纷提出把它看作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视为重要的地方文献。

邵晋涵就说:“家修谱牒,能使体例精覈,未始不列于著作之林,而世家之谱,更有裨于掌故。

”[2]可见他对家谱一类著作是何等的重视。

因为在他看来,“家之有谱,固与国有史、州有志而并重也”。

他的好友章学诚并直接把谱牒看作史学的支流,他说:“余惟谱历之学,仿于《周官》,所以奠系属、分经纬。

太史公集《尚书》、《世纪》,为《三代世表》,其遗法也。

魏晋以还,家谱图牒,与状述传志,相为经纬,盖亦史部支流,用备一家之书而已。

”[3]又说:“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4]这都是从理论上来论述,家乘谱牒,也都属于史的范围。

徐氏谱牒先祖记述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徐氏谱牒先祖记述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徐氏谱牒先祖记述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韩明林我涉猎徐文化较晚,接触的各地徐氏谱牒也不够多。

但感到各地徐氏谱牒中关于先祖的记述不够严谨,有些老谱(民国以前的)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而仅将我个人的看法提出,供商榷。

一、关于徐氏血缘先祖的记述祖宗。

祖为根,宗为枝,来不得半点含糊。

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二十几部徐氏各地宗谱和一些有关徐氏起源,徐氏相关史料中大致有三类。

一类记述“根生少昊,枝出皋陶。

”一类记述黄帝为先祖——昌意——颛顼……皋陶——伯益——若木。

另一类还有史料说徐姓出自子姓,也即为商之后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记述无论最先起源于何人,接近徐氏得姓之时都归到伯益——若木之上。

这一点出奇的统一。

这也和现存史料及现代考古成果能够统一起来。

正如徐自强先生在其《徐氏源流考》一文中强调:“探索徐氏之血统关系,最早也只能溯源至伯益时期,以若木时期最为适宜。

如果源溯至黄帝,则是无根据之比附,根本无血统可言,这里今之编族谱应努力避免的。

”那么,诸多徐氏谱牒溯源黄帝或少昊,又是什么原因呢?除编谱普遍存有比附之心之外,最主要的是编谱之人为证其源,往往找历史上名人记叙作为力证。

而后世不加辨审,仅抄袭而已。

如很多徐氏谱牒中把皋陶列入其中,而且作为伯益之父。

这一来源恐怕要追究到唐朝人张守节《正义引·列女传》,曹大家(班昭)注中的说法:“大业即皋陶,为伯益之父。

”韩愈的“根生少昊,枝出皋陶”概出于此。

然而张守节的注解是没有任何依据的。

皋陶、伯益虽系同时代之人,同为禹之部属,也同是东夷部族之大范畴。

但皋陶出自太昊部族,估计是太皞西渐后留在东夷的一支。

而伯益则属少昊部族,与蚩尤、颛顼有密切的关联。

《齐鲁文化通史·远古至西周卷》第三章第三节“五帝时代东夷部落发展”中关于伯益部的表述是:“伯益部是‘五帝’时代后期原东夷少昊集团后裔的总代表,其势力远远超过了皋陶部。

伯益嬴姓,单名‘益’,‘伯’为后世所加诸侯之称。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二)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二)

中国家谱体例概说(二)八、谱论谱论,家谱中又称谱说、谱法、先儒谱说、先贤谱论、述古谱略、家谱引义、谱学论略等,主要辑录古代经典特别是历代文人学士论述修谱宗旨、意义、原理和方法的语录。

笔者手头搜集的有关资料有:《(安徽绩溪)汪氏世宗谱》(乾隆三十七年)卷之三"谱论"、《(安徽歙县)北岸吴慎德堂族谱》(民国10年)正编"先儒谱说"、《(安徽休宁)平阳郡汪氏宗谱》(光绪二十二年)卷首"谱说"、《(安徽祁门)祁西桃源陈氏通公家谱》(同治元年)卷一"谱说引"、《(江西婺源)清华胡氏文敏公宗谱》(嘉庆二十三年)卷首"先贤谱论"、《(安徽黟县)古黟环山余氏宗谱》(民国6年)卷之一"述古谱略"、《(江西婺源)槐溪王氏支谱》卷之六"谱学源流考"、《(安徽)新安黄氏大宗谱》(乾隆十七年)"三氏谱法"、《(安徽)新安徐氏宗谱》(乾隆三年)卷首之二"宗谱引义"、《(安徽歙县)歙西范川谢氏支谱》(民国14年)卷一"谱说"、《(安徽旌德)济阳汪氏统宗谱》(民国8年)卷一"儒先谱说"、《(江西婺源)官源洪氏总谱》(乾隆五十三年)卷之首"谱说"、《(安徽歙县)歙西汪氏重辑支谱》(民国8年)"谱论"等十余篇。

比较这十余篇谱论,发现一个特点,即所引述历代文人学士的谱论语录内容基本一致,不同的只是引用文人学士的数量有多有少而已。

以上家谱编纂时间为清代以及民国时期,想来这时编纂家谱引述文人学士的谱论语录也都是抄来抄去的吧!上述家谱大多将"谱论"置于家谱"卷一"、"卷首"等前列位置,表明家谱编纂者非常重视先贤先儒有关谱学的论述。

温州谱牒专家王俊海谈基因家谱常识

温州谱牒专家王俊海谈基因家谱常识

温州谱牒专家王俊海谈基因家谱常识按:转此文不代表鄙人认同该文观点,只是该文有些数据可以共享一.家谱的概念家谱又称为宗谱、族谱、家乘、家传、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谱系、谱牒、会通谱、统宗谱等,或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是以特殊形式组织、编写的家族生活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中蕴藏着丰富的姓氏文化内容。

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金文考证,家谱起源于商代比较可信。

在陕西周原一带出土的近二万片中甲骨文中,有几片刻辞和商金文中的彝铭:其一,家族世系表:先且曰吹、吹子曰(戈夭)、(戈夭)子曰(訁大)、(訁大)子曰雀、雀子曰壹、壹弟曰启、壹子曰丧、丧子曰养、养子曰供、供弟曰御、御子曰□、□子曰□。

这片甲骨今藏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见《库方》1506。

《甲骨文合集》未收。

此中刻辞记录了该家族的先祖十一代共十三人的世系,每代只记一人,那是家谱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雏型。

一部完整的家谱一般包括谱序、谱例、谱论、恩荣录、遗像及像赞、姓氏源流、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谱系本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名迹录、任宦记、年谱、艺文、字辈谱、领谱字号、续后篇与纂修、捐资人名等。

第一节基因家谱里的基本概念一.细胞高等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细胞构成。

细胞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类的细胞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人类的细胞内含有遗传信息的物质(DNA)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细胞核,少量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谱牒学源流考
摘要:谱牒学之源流可以溯及先秦时代,先秦典籍《世本》之《帝系》、《世家》即为最早之家谱,然其真正盛行,实始自汉魏之纪,南北朝时发展为一门专学。

宋代谱学发展,进入系统化阶段。

元代因统治者歧视汉人、南人,禁止官私撰刻汉人姓谱,谱牒学无以发展。

明清两代,私家修谱之风大盛,现存家谱几乎皆为此时修撰,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谱牒学家。

关键词:谱牒学;源流;《世本》
族之有谱,犹帝王之有世系,天子之有玉牒,诸侯之有年表,大夫之有世家,乃在记前言往行以示之于后世,鉴古而识今,亦所谓之“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矣!《世本》之《帝系》、《世家》,即最早之家谱也。

家之有谱,亦犹人类之有史册,家谱即为一家一姓之史也,乃在于记述先烈,追溯本原也。

近代梁任公先生曾言:二十四史,乃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其言虽指旧史之弊,亦中乎谱牒缘起之的欤?
谱牒之兴,虽可溯及上古,然其真正盛行,实始自汉魏之纪也。

当汉魏之世,尤其是季节汉之时,皇权衰竭,地方豪强四起,士族门阀迭兴,各阀掌控地方权柄,专利以胁中央。

士族为别其同姓之亲疏,彰本族之声势,亦明本族之尊卑序次,各着家谱以明辨其虚实矣!曹魏代汉,任人不拘一格,此风略衰。

晋室一统中原,不久中原震荡,晋室南渡偏安,门阀复兴,时谢安为东晋丞相,权倾朝
野,于是谢、张、王三大门阀鼎足而立。

南朝四代,皆门阀士族所建,时之民谚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在政治利益与经济权益的交织影响之下,阿谀奉承、谄媚权贵者比比皆是,乃至有篡改族谱以附士族者。

各族为别亲疏、明尊卑,皆修谱以彰之。

于是谱牒之学大盛,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贾弼之所着的《十八州士族谱》七百余卷,最为时人推重。

刘宋刘湛、南齐王俭、萧梁王僧儒等人皆谱学专家,各有专着传世。

谱牒之学成为一门学问。

时之士族若不精通谱牒之学,皆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既是吏部选官之依凭,亦是南朝矫正伪冒士族门阀的庶族寒士之鉴镜。

李唐之世,统治者欲借谱学打击旧士族势力,唐太宗时修订《氏族志》,将以李氏为首的关陇士族列居首位。

唐初之士族门阀主要分四个地域集团,它们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

关中士族实际上也包括部分陇右士族,李唐皇室即自称陇西李氏,故关中士族又称“关陇士族”。

关陇士族以武功起家,在李唐正确中实力最强,是左右时局力量。

江左士族及代北士族此时已全面衰落。

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虽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受到沉重打击,然因其根深蒂固,在唐初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

当时,士族门第观念在人的意识中也很有市场,贞观名臣魏征、房玄龄、李绩等都曾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时之三品以上高官“欲共衰代旧门(山东士族)为亲,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

与山东士族相比,关陇士族在声
望和历史传统上皆有所不及。

为了抬高皇权地位,唐太宗令高士濂等人刊正姓氏,修订《氏族志》。

贞观十二年(公元六三八年)《氏族志》一书写就,仍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

太宗极为不满,又令高士濂等“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重修《氏族志》。

新修《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崔氏降为第三等,“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颁于天下”。

此次修订《氏族志》,表面上是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谱学传统,实则不然。

魏晋南北朝之际,“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谱籍已成选官之依据。

而此次修《氏族志》则不是用作选官依据,而是“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以尊崇当朝冠冕。

通过此次修志,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获得了士族名分,山东士族则进一步受到打击。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六百五十九年),武则天通过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

改修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

于是许多以军功起家官至五品的庶族官僚皆被列入士族,后族武氏取代皇族李氏而为第一等,这进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之界限。

宋代谱学发展,进入系统化阶段。

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乃谱牒学集大成之作。

郑樵(1104-1162),字渔仲,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杰出的史学家。

他十六岁丧父,自此谢绝人事,不求功名,与堂兄郑厚隐居山林,苦读诗书。

靖康之变时他二十四岁,时金人南下,掳走徽、钦二帝,因激于爱国义愤,与郑厚上书
“甘一死而报国”,未得权臣采纳,便一心钻研“稽古之学”,“欲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讨六艺之文”,在山中苦读三十年,有用十年时间寻访图籍,遇藏书家,必读尽而去。

其研究范围广博,除群经诸子之外,于天文、地理、谚语、文字、生物、医药、谱牒之学等无不钻研。

樵治学广博,功夫深湛,著述极为丰富,惜其所着多已亡佚,今仅存《通志》、《诗辨妄》(顾颉刚辑)、《尔雅注》及《夹漈遗稿》等书。

《通志》是一部会通百科的史学巨著,与唐代杜佑的《通典》、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并称“三通”,是我国典志体史学名著。

全书共二百卷,包括纪、传、世家、载记、谱、略六种体裁:帝纪起三皇终隋恭帝;二十略止于唐末;纪传皆因袭旧史。

二十略虽亦因袭旧文不少,然樵期之甚高,其《通志总序》曰:“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诚以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不能为也。

不比纪传,纪则以年包事,传则以事系人,儒学之士,皆能为之。

惟有志难,其次莫如表,所以范晔、陈寿之徒,能为纪传,而不敢作表志。

志之大原,起于《尔雅》,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说,余史承班固谓之志,皆详于浮言,略于事实,不足以尽《尔雅》之意。

臣今总闲暇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

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

”樵之所谓“汉唐诸儒所得而闻”之五略者,《礼》、《职官》、《选举》、《刑法》、《食货》也;“汉唐诸
儒所不得而闻”之十五略者,《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谥》、《器服》、《乐》、《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也。

此二十略,虽非全出于樵之发明创造,但它确实总结了唐以前典章制度之发展进程,并有许多见解卓越之言论,对我国史学贡献极大。

《氏族略》是郑樵《通志·二十略》之一,是他的创造,即所谓“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的十五略之一。

这是郑樵将其所着《氏族志》五十卷、《氏族源》、《氏族韵》等书七十卷精简缩略而成。

是略虽多引《元和姓纂》之文,且承其体例,然郑樵却以其深沉之思,发其新创之见,对我国之姓氏来源及演变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

其《氏族序》一文系统论述了先秦姓、氏有别之情况及得姓命氏之方式,并回顾了宋代以前我国姓氏学的发展概况。

其编写体例曰:“帝王、列国世系之次,本之《史记》,实建国之始也;诸家世系之次,本之《春秋》世谱,实受氏之宗也。

先天子而后诸侯,先诸侯而后卿大夫士,先卿大夫士而后百工技艺;先爵而后谥,先诸夏而后夷狄,先有纪而后无纪。

绳绳秩秩,各归其宗,使千余年湮源断绪之典,灿然在目。

”《氏族略》依此体例系统考察了根据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等二十七种受氏方式而得之八百三十三个单姓、六百十四个复姓,又考察了代北复姓、诸方复姓等二百九十五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并按“平上去入”的四声韵部简略介绍了四百六十三个单姓、五十个复姓。

因此,《氏族略》总共探讨了二千二百五十五个姓氏的源流与演变。

此外尚有
总论十三篇,罗列了古代因改氏、避讳、音讹、省文、变夷、变于夷等改姓情况与同名异实、汉魏受氏、生而有文等诸多事例。

元代因统治者歧视汉人、南人,禁止官私撰刻汉人姓谱,故谱牒学无以发展。

明清两代,私家修谱之风大盛,现存家谱几乎皆为此时修撰,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谱牒学家,如明代有张云汉,清代有魏禧、黄宗羲、钱大昕等,皆各有著作传世。

民国间所修家谱重要者有罗振玉的《上虞罗氏支分谱》、王迪诹的《王氏家乘》等。

《王氏家乘·统系编》中的《各支迁徙源流》,上起周代,下迄民国,支分派衍,遍布全国,凡四百余支,何支由何处分迁,一目了然,对王氏宗谱的研究可谓精深严密。

建国后,国内政治运动风起云涌,群众运动此伏彼起,修谱之风一时断绝。

改革开放后,修谱之风再次兴起,各大姓巨族为团结宗族陆续修谱。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南宋)郑樵.通志[m].四库全书(第372-38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