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素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练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______________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专题02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专题0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1.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2.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答题思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
在阅读中,能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必备的语文素养。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常用的方法。
★要准确概括文章的主旨,前提是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下面提供的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分析题目,理解意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如:《滴水穿石的启示》(2)抓住重点句,理解意图。
第一,从过渡段、中心句、反复语句入手。
第二,从作者的抒情句、议论句入手。
第三,从文章的总起句入手。
第四,从文章的总结句入手。
(3)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意图。
先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
3.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旨(感情/道理/品质)文章体裁基本句式写人的文章“表现(表达)了……品质”或“赞扬(歌颂)……精神”记事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表现(赞颂)……新风尚”或“说明了……道理”状物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或“说明……道理”或“说明(赞扬)……品质(精神)”写景的文章“表达(表现)……思想感情”题型解决方案精选练习一、(2021·福建福州·统考小升初真题)阅读短文。
天鹅守护神①2017年10月我应邀参加乌镇戏剧节。
在乌镇,听朋友贾安宜谈到老袁和天鹅的故事:“天鹅一次只睡45秒,45秒睁一次眼再睡45秒,这样连起来一天也可睡8个小时。
为什么?它要随时保持警觉性,以防天敌,而人类是其最大的天敌。
”这是天鹅卫士学顺说的。
袁学顺住威海荣成,他20岁开始保护、照顾伤残的天鹅,42年来从不懈怠,我听后深受感动,决定去山东拜访他。
②老袁谈到最心爱的天鹅,眼睛都发光,他懂得天鹅的语言,如数家珍地说大天鹅有喇叭天鹅、咳声天和啸声天鹅。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教案)
阅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题导入:让学生概括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一篇优秀的文章=1%的灵魂+99%的骨肉 主要内容:一篇文章内容的浓缩或内容提要。
中心思想:一篇文章的灵魂与精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主旨”。
中心思想是从主要内容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主要内容里蕴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必须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展开叙述或讨论。
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了什么?结合例文《兴隆山的五彩叶》进行讲解:兴隆山的五彩叶①我有一个小小的爱好,那就是每到一个旅游区,总爱收集点树叶做标本。
因而在我取名“树叶之锦”的本子里,总夹着一些树叶。
有吐鲁沟的松树叶、有五泉山的槐树叶、还有白塔山的杨树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兴隆山的五彩计……②看到这些树叶,风景如画的兴隆山仿佛就在眼前。
那里的小溪像浮动的彩色绸带,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波纹。
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小石子,有红的,白的…-那里的树,非常多,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树的海洋……有一种人们叫它盘龙树……我每次去总要从它身上摘一片树叶。
一路上,我仔细观察周围的每一片叶子,把形态各异颜色美丽的叶子轻轻地摘下来,小心翼翼地夹在日记本里……③兴隆山的树叶,不仅使我陶醉于大自然的美中,还留给我美好的记忆。
今年暑假,叶老师叫我们“七色花”剪纸小组,以树叶作素材,创作剪纸。
我就挑兴隆山的树叶标本里最漂亮的,最奇特的作素材,剪成五彩叶。
④我爱五彩叶,我愿做一片五彩叶,把自己多彩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大地。
我们将各段段意连起来就是:“我”爱收集树叶,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兴隆山的五彩叶。
看到兴隆山的五彩叶,“我”就想象着兴隆山如画的美景。
兴隆山的树叶,不仅使“我”陶醉于大自然的美中,还留给“我”美好的记忆。
“我”愿做一片五彩叶,把自己多彩的一生奉献给祖国大地。
段意合并法切忌把每段的段意简单相加,而要抓住重点进行概括、整理。
阅读练习:用段意合并法概括下文主要内容。
我爱春蚕去年春天,我的好朋友魏薇送给我四只小蚕,还给了一袋桑叶。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课文内容中心思想
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课文内容中心思想第一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材课文内容中心思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每课的中心思想---全一、《学弈》课文记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结果后一个不专心听的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说明做什么事情都得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本文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的问题,而孔子却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能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事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二、《匆匆》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提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三、《桃花心木》本文通过种树人种树的方法以及和“我”的交谈,使“我”明白了“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和人的成长的一些道理,说明了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心,必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四、《顶碗少年》文章通过描写在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中,顶碗少年两次顶碗失败后仍坚持表演,最后博得所有人的掌声这件事,得出了“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五、《手指》本文开门见山地指出每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六、《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七、《藏戏》本文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让我们了解了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加深了对藏戏文化的了解。
八、《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通过简练准确的语言对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作了详尽的介绍,让人了解了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进一步体会中华传统民居文化的丰富内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
授课教师:许老师授课重难点:概括中心思想的技巧方法什么是中心思想呢?又怎么概括中心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部分:理论知识一、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心思想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叙述主要内容,后一部分写出要表达的思想.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通过写老红军战士把一名小红军战士送出草地,自己却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叙述谁的什么事情,来歌颂或赞扬什么精神。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
一般的写景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描写什么景什么物,来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同学们:看看都有些什么方法呢?跟着老师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咯~~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认真审题.例如:《穷人》一课,通过度课文我们知道明明是写“桑娜”“渔夫”“西蒙及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悲惨生活是沙俄时代穷人的生活写照。
桑娜、渔夫的善良、勤劳是穷人品质的体现.理解了为什么以穷人为题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中心。
《爷爷的俭朴生活》,这个题目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写爷爷生活上的几件小事,表现了爷爷勤劳俭朴的好作风。
: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开头或结尾,或其他关键地方,用一句话点明中心。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写“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句话点明了中心,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描写杨梅树,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养花》这篇课文的结尾段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人教部编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设计理念】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课是指教师专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消化、理解、巩固、综合运用,沟通知识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和目的的授课形式。
因此,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应注意: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指导学生自我整理,强调知识网络的个体,启发学生自我质疑,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复习课目的】在于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试图找出解决疑问的途径、方法并力求其结果的独到创新。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
【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归纳,整理小学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二、通过讨论、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学习规律、总结学习规律,运用学习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并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通过讨论、归纳、复习小学阶段常见文体常用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讨论与练习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力求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小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培养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课题扩充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二讲: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含例题精析+答案)人教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努力并不等于成功!消除阅读理解误区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小学生无论是阅读量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在相应提高,而阅读理解丢分似乎也变得更常见。
这究竟是何故?要想找到原因,不妨先弄明白以下三个不等式。
一、阅读量≠理解力阅读量就是指广义阅读的总量,包括读书、读报刊、读图、读屏等等。
理解力涉及到文本认读感知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探究迁移能力。
阅读理解要做好,大量阅读少不了。
但读过很多书,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强呢?很显然,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反,读书少并不意味着理解能力就弱。
准确来说,理解能力的强弱不在阅读数量,而在阅读质量和效果。
比如精读、深读、经典阅读等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当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要从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多方面努力。
二、理解力≠答题力所谓答题力,是指实际做题的应试能力。
基本理解能力强就能拿高分吗?事实并非如此。
阅读理解能力强只能说明,你在阅读的理解上相对更深、更到位、更全面,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更强。
但想要阅读理解得高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阅读理解得高分,需要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基本常识掌握能力、基本答题策略能力三个条件,阅读理解能力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说,你虽能读懂文本,但表达时所涉及的基础常识掌握不牢,不明白答题的角度和策略,分数照样会大大流失。
例如,你答题的角度不对,且答题时不按固定答题模式,不分条不按要点,不看赋分分值,最终拿到的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理解能力强并不等于答题能力就强,基本常识掌握是否到位、答题技巧是否掌握同样是得分的关键。
三、大题量≠高分数对阅读理解如何拿高分,估计仍有不少学生还在迷信题海战术,寄望于熟能生巧。
但遗憾的是,试题没少做,分却照丢不误,原因何在?阅读理解要拿高分,适量的试题训练当然不可或缺。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大搞题海战术,题做得越多越好。
语文阅读理解与数学等其他学科规律不同,很难靠大量试题来实现分数的提升。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语文教案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概括方法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教师点评指导。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要有一个中心思想。
2. 讲解:讲解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概括方法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4. 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要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教师通过对学生练习的点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内容:1.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
2. 练习概括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等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题目、开头、结尾等关键部位来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点评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节课讲解的概括方法技巧,提问学生是否掌握。
2. 讲解:讲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本步骤,强调关键部位的阅读。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文章,示范如何概括中心思想。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概括不同类型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巡回指导。
5. 点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概括中心思想的要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课文重点(中心思想)归纳汇总
六年级下册课文重点归纳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
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
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小学生网]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
“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
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部编版六年级阅读理解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第三讲、现代文阅读(一)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要点归纳】一、区分两个概念: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关系: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而且应该进一步理解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所写的人、事、景、物等都属于主要内容,而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要赞扬的精神、品质,阐明的道理,抒发的情感等,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是“材料”,中心思想是借助材料要表达的“观点”。
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做到:①简要②完整做不到简要和完整,究其原因,总结有三点:①缩不短。
概括文章大意,讲着讲着接近复述。
②该不该删。
概括文章大意时,分不清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③抓不住重点。
阅读文章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题目扩充”法□方法二:记叙文“六要素”法□方法三:摘录句段法□方法四:重点归纳法□方法五:“段落大意”合并法【拓展训练】花边饺里的母爱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
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
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
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六年级秋季班第10课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答案)
第10课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任何人写文章都有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或是为了表扬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播某一个观点,表明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也能从中受到教育或启迪。
一、技巧小结。
1.抓住中心句。
有的文章是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来写的,在开头或结尾一般有概括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写作目的的句子,我们往往把这样的句子称为中心句。
如果读到这样安排结构的文章,只要找到中心句,就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2.注意过渡句。
过渡句的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因此对于串联文意的作用自不必说;同时,过渡句既概括了上文,又统领了下文。
因此,过渡句有助于我们快而准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赵州桥》一文中,有一个过渡句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承接上面描写赵州桥坚固雄伟的段落,引起下段描写赵州桥美观的内容,全文详细介绍了赵州桥的这两个方面。
因此,本文的中心思想可以总结为“本文通过详细具体的描写,写出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赞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体会抒情句。
分析文章的议论和抒情部分,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议论和抒情处往往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们在答题时,应尽量找出作者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地方,并深入体会。
4.审视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户”,它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思想或包含着中心思想。
阅读这类文章时,先要认真默读思考从题目中是否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对中心思想做到心中有数;接着,进一步了解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伟大的友谊》一文,通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作和学习的一系列事例,歌颂了他们之间那种不同于普通人的伟大友谊。
题目是“伟大的友谊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反映的是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
二、阅读提升。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汇编(课文主旨概括)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汇编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足。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其中重点写了八二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二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二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
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
“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
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小学语文阅读:第七讲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
小学语文阅读:第七讲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古韵悠悠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所以要到远处打水洗涤,因此经常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全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练习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对曰()(4)若此()2.宋君所听说的事和丁氏所言之事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阅读浇花张丽钧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
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学阅读——言简意赅,概括文章主旨(含答案) 全国通用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2.该不该删。
3.抓不住重点。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几种方法,希望同学们不但要记住这些方法,还要在实际阅读中反复练习。
所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最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题目扩展法。
此法用公式表示如下:【主要内容】=【文章题目】+【题目扩展补充】《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
作者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热闹、温馨和美好。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2.《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
全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围绕“腊八粥”讲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展现了腊八节熬腊八粥的传统习俗。
其中重点写了“等粥”,又可以分为盼粥、分粥、猜粥和看粥四个场景,这四个场景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卷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恋,对生活的的热爱。
3.《寒食》的作者是唐朝诗人韩翃,诗中描写了寒食节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和对太平盛世的歌颂,也表达了诗人对特权阶级的讽刺。
4.《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5.《十五夜望月》通过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月夜图,抒发了诗人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友而孤独寂寞的感情。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作家丹尼尔·笛福。
课文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的航海的途中遭遇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一直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国。
7.课文由梗概和节选组成,其中梗概按照时间顺序,通过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8.《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描写了小男孩尼尔斯在找小狐仙帮忙变回原来模样的过程中,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麻雀和鸡群的嘲笑,大黑猫的羞辱,牛群的控诉。
他心里难过之余,在阻止雄鹅飞走的时候,被雄鹅带到了空中,开始了他的旅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素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练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素材《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讲解】一、新课引入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二、中心思想的知识1、什么叫中心?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心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记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即主要的意思)用文字完整地把中心思想表述出来,从其结构上看,可分两部分,即文字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习作目的。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
因为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深透。
3、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思想呢?三、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1)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2)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3)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公式: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
六年级下语文素材-小升初阅读技巧——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含练习)人教部编版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讲解】一、新课引入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二、中心思想的知识1、什么叫中心?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心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记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即主要的意思)用文字完整地把中心思想表述出来,从其结构上看,可分两部分,即文字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习作目的。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
因为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深透。
3、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思想呢?三、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1)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2)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3)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公式: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汇编(课文主旨概括)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汇编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足。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其中重点写了八二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二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二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
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
“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
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六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离不开语文。
查字典为大家准备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学好语文。
ﻭ
2016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点
1、用课题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ﻭ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ﻭ
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查字典!ﻭ
返回查字典首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知识讲解】一、新课引入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可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二、中心思想的知识1、什么叫中心?我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心就好象射箭有了靶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记叙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写作目的(即主要的意思)用文字完整地把中心思想表述出来,从其结构上看,可分两部分,即文字的主要内容与作者的习作目的。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重点。
因为学生能够准确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深透。
3、怎样确立、提炼材料中的中心思想呢?三、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1)写人的,主要是写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2)写景主要体现景的美丽可爱。
(3)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公式: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
这些都是文章的题眼。
同样,别人写文章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情达意。
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有对文章的理解的问题。
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着重看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和收尾。
能利用原句的答上原句,不能写出原句的,学会概括和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样答的点就会全面深入。
这一点非常重要,过江龙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阅读训练:(一)滴水穿石雨越下越大,我(座坐)在门口,看着(漂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
”我没理会。
突然我好想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那样大叫起来:“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酒窝?”爸爸还没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我知道了,那是屋檐上的雨点打的。
”爸爸故意问:“雨点怎么有这么大的劲儿,把石头都打出哦小酒窝来?”我被爸爸问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笑着说:“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
雨点的力量虽然小,但是长年累月总会滴水穿石。
”接着,爸爸又语重心长地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用“——”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启示——()理睬——()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苍蝇和蜜蜂一天,苍蝇正停在垃圾堆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完蜜回来。
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样坏,他们对我很好,还替我造新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还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
蜜蜂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你的行为不改变,()你搬到哪里,()会遭到人们哦驱逐和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着,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搬家了。
1、填入文中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B、尽管还是C、即使也D、无论都2、填空蜜蜂受人们欢迎的原因是();苍蝇被人们驱逐和攻击是因为();从中你明白了()。
4、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5、你想对苍蝇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公鸡脸红了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早上,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下午,鸭子请公鸡帮忙挑水,公鸡说:“我要休息,不去!”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
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跑了。
他急得又叫又跳。
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来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住了,屋顶修好了。
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鸭子,公鸡脸红了。
1、这个故事共有()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兔子、鸭子帮助公鸡修屋顶的句子。
3、“公鸡脸红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
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
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5、用“____”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
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6、说说阅读了本文带波浪线的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老师我们的李老师中等身材,瘦瘦的个子,喜欢戴一副宽边眼镜。
他虽然快50岁了,但看上去还很年轻。
李老师高鼻梁,高颧骨,尖下巴,两只眼睛深深地陷进了眼窝,显得更加清瘦。
我想,李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他实在太辛苦了。
1、这段话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一段话外貌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李老师的,反映出李老师为培养下一代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的外貌上有什么特点,请简单地写出三、四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我到果园里去玩。
走进果园栅门,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赶紧向园中跑去。
初秋的果园真美。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果园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红艳艳的水蜜桃,压得枝条都弯了下来。
金色的梨子结得真多,一簇簇数也数不清。
满树满园的海棠,像开了一树金色的花,把绿叶都挤得看不见了。
最惹人喜爱的是葡萄,深绿的、浅绿的、老紫的、淡紫的,一串串像抹上一层淡淡的霜。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串葡萄,穿着彩色的衣裳,在五彩缤纷的盛会厅里,伴随着姐妹们,翩翩起舞。
慢慢地,我们变成了一瓶瓶醇香的美酒,供献给丰收的宴会。
1、把文中描写颜色的词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封”、“挡”、“遮”都是用来描写果树“压”是用来描写水蜜桃_________________“挤”是用来描写海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横线画出短文里联想的部分,再回答:这一联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