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 天》教案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10篇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49bc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a.png)
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优秀10篇秋天教学教案篇一设计意图:随着天气渐渐变凉,小朋友穿的衣服也一件件增加了。
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看见树叶一片片从树上落下,像飞舞的蝴蝶。
这时,他们最喜欢捡落叶了,一边捡一边会禁不住问:"老师,树叶为什么要落下来呀?"是的,在大人们的眼里,秋天是不难理解的:秋天是美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树叶宝宝开始离开妈妈的怀抱,投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田里金灿灿的稻子,一片丰收的景象……而在孩子们的眼里,秋天却是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去体验、去感知,因此,为了让孩子们对秋天有个初步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你好,秋天》。
主题目标: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树木、花草、蔬菜、农作物、水果等在秋天的变化。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流程: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它划分为:"秋天的天气"、"秋天的落叶"、"秋天的品尝会"三个方面。
在幼儿园里,我们带领孩子在幼儿园捡落叶,和树叶做游戏;发动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去秋游,去发现秋天各种事物的变化;还让幼儿带来秋天的水果大家在一起品尝。
孩子们在走走、看看、找找、玩玩、尝尝中获得了体验,知道秋天悄悄地来了,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带来了丰收。
主题反思:本主题以认识秋天为中心,通过秋游,听故事,小制作,体育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地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发现天气与植物生长变化的密切关系,感受秋季的明显特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纲要》中也曾多次提到"兴趣",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重在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幼儿愿意获得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一)1秋 天|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一)1秋 天|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e38b3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9.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一)1秋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4.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秋天》。
2. 学习生字词。
3. 进行朗读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回答)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课文。
(板书课题)2.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秋天景象。
二、学习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讲解生字词。
4.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5.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生字词。
2. 学生齐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教师提问:课文主要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象?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2.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象,并进行仿写练习。
三、总结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说说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 布置作业:观察秋天的景象,用几句话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秋天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海洋凉爽的天气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秋天》,让学生了解了秋天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e1111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b.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规划课程内容,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资产,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从而导入本课——《四季》二、新课内容(一)读课文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
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三)练习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
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
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
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
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
(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总结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9e25d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f.png)
部编本⼩学语⽂⼀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课时)部编本⼩学语⽂⼀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第⼀课时)⼀、教材解读《秋天》是部编义务教育⼩学语⽂⼀年级上册第⼀组课⽂的⾸篇课⽂。
这是⼀篇写景类散⽂,作者抓住了“天⽓、树叶、天空、⼤雁”等事物的特点,描绘了“天⾼⽓爽、黄叶飞舞、北雁南飞”的景⾊,全⽂洋溢喜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抒情⾊彩。
课⽂在结构上先描述,后抒情。
1、2⾃然段先选择最具秋天特征的⼏样景物来写,结尾段话锋⼀转,⽤感叹句“啊!秋天来了!”直抒胸臆,表达置⾝秋光之中的愉悦⼼情。
教学时,作为“课⽂”部分的开篇之作,教师⾸先要指导学⽣认识⾃然段,学会数⾃然段。
接着,抓住⽂末抒情语句,引读1、2⾃然段,通过寻找秋天的变化,读懂课⽂,探寻抒情缘由。
在语⾔上,课⽂巧妙运⽤“⼀”的变调、对仗式短语(天⽓凉了、树叶黄了)、复字关联词(那么……那么……,⼀会⼉……⼀会⼉……),使句⼦读起来⾼低起伏、节奏分明、充满⾳韵美。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范读、学⽣跟读,指导学⽣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尤其注意指导读好停顿,读准“⼀”的变调、轻声⾳、⼉化⾳。
随着课⽂的学习,学⽣还要认识“秋、⽓”等10个⽣字和⽊字旁、⼝字旁、⼈字头3个偏旁。
掌握“横撇”⼀个笔画,会写“了、⼦”等4个字。
其中,从本课开始,出现了偏旁教学。
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识记⽣字字形和理解字义有⾮常重要意义。
教学时,可引导学⽣通过观察⽐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标1.认读10个⽣字;运⽤⽣活识字、熟字加⼀加、溯源析形等⽅法重点识记“秋、⽓、了、树、叶、⽚”;学习“⼝字旁、⽊字旁”;认识新笔画“横撇”,学写“了、⼦”。
2.认识⾃然段,把课⽂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受“⼀”的⾳变。
3.学习课⽂第⼀⾃然段,初步了解秋天特征,感受对仗式短语、叠词营造的秋景美,积累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三、教学准备1.幻灯⽚2.微课《“⼀”的⾳变》、《认识⽊字旁》3.课⽂范读视频4.⽣字卡等四、教学过程:(⼀)插图引路,故事造境,初识“秋”1.出⽰插图,引导表达。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c91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e.png)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秋、天”等10个生词。
(2)会写“月、儿”等10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会用“秋天到了”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 生词认读。
2. 学会生字。
3. 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学会生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秋天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到了”。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老师讲解生字,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3. 学习生词:(1)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
(2)老师讲解生词,学生跟读。
(3)学生组内交流,用生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老师引导。
(2)讨论:为什么作者喜欢秋天?(3)总结:秋天到了,天气凉爽,景色美丽,让人喜爱。
5. 课堂练习:(1)写字:月、儿等10个生字。
(2)造句:用“秋天到了”造句。
6.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秋天》,知道了秋天的美好。
希望大家喜欢秋天,感受秋天的美丽。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签字。
(2)完成练习册。
六、教学拓展:1. 秋天的活动:组织学生谈论秋天的活动,如秋游、采摘、观鸟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秋天的趣事。
2. 秋天的诗歌: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如《秋天的雨》,感受诗歌的意境。
3. 秋天的绘画: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1.秋 天人教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1.秋 天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871e95f933d4b14e852468c4.png)
1.秋天教学目标1.会认“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10个字。
会写“了、子、人、大”4个字,掌握字的笔顺,学会一种笔画,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变化,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2.择机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分清每个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1)指名读第1自然段,适时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适时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
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
(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 3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2a78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d.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中的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让学生能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图片出示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题目是《秋天》。
(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看拼音读课文。
4分钟师:请把书轻轻地翻到60页。
首先请同学们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音节,不丢音节,不加音节。
2、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用心啊,接下来请同学们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看汉字读。
师: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认识的汉字都很多!这回老师增大难度,请你们只看汉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2)指名领读师: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出示“那”时,强调是多音字,有的人姓那,咱班的那琪雅就姓那。
(6)出示第二组词:“棉花、高粱、稻子”要读轻声。
放到句子里,结合图片,再读一读。
师: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要是一人读一段需要几个人,好,我请3名同学来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403fd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5.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通用10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认识8个字。
2.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根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创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寻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6.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7.培养学生换位想象的能力。
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9.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字。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4.通过讨论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丽。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寻找冬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现在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才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
(出示课题:寻找秋天),齐读课题。
“寻找”是什么意思呀?希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成功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寻找到。
二.新授课(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
你也把自己寻找到的礼物跟你的朋友说一说。
2.小组讨论刚才老师看大家讨论的特别好,谁愿意把你刚才说的跟大家说说?3.指名说一说奥!你们寻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寻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寻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寻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优秀11篇】
![最新-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95b8e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33.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优秀11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句子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1【设计理念】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
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二、读课文初步感知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
(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
)学生比较异同,�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
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4、� 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
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找一些描写秋天的句子小班语言活动《秋天》教案2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描写秋天景色的课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d964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5.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活动、创作的快乐。
★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秋天。
★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探索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养成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学生学情从本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这样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金黄的稻海,高高的蓝天,蝴蝶般飘落的各种树叶。
都是他们司空见惯的景物,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秋天景物的变化缺乏细致的观察、全面的了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与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找秋天的活动,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让低年级学生在观察秋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等变化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写一写或画一画美丽的秋天。
教学过程一、找秋天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创设情境、感受秋天的美丽。
(1)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课前观察了秋天的景色,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把你看到的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吧!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交流自己看到的情景,并根据课前的观察收集,介绍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秋天,以及相关感受。
(2)全班交流汇报。
分组汇报可采用如下方式。
“风光采集组”:用照片、或者绘画及制作的树叶书签及标本展示秋天的美景;“美妙声音组”:用手机录下的与秋天有关的声音音,如落叶声、风声、虫叫声;“文学创作组”:课前收集秋天的歌曲和诗歌、童谣;“小小记者组”:课前采访同学、老师、家人和邻居对秋天的感受;“农作物组”:结合实物介绍自己观察的玉米、毛豆角、辣椒、稻子、高粱、丝瓜、南瓜等农作物在秋天的变化;“天气组”: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有的学生结合自己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来介绍,从气温的变化上体会秋天的到来。
秋 天教案
![秋 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5cc4e7ba0d4a7302763ac6.png)
秋天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整体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幅画面内容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2.品味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课时安排:一课时半60分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巩固这一单元学过的课文的知识点:三个季节的特点2.导入语: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给予了农民喜悦的心情秋天也是一个忧伤的季节,因为它带走了绿阴,换来了落叶,让人顿生惆怅,给予了诗人哀婉的情调秋天还是一个思恋的季节,它给予了少女甜蜜的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何其芳的诗歌《秋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别样的秋天,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感情。
板书课题:秋天二、作者简介:何其芳:现代诗人,文艺评论家,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
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小说戏剧集《刻意集》本诗选自诗集《预言》三、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朗诵诗歌,整体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幅画面内容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四、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学生读后并且掌握生字词第一次全体同学朗诵诗歌,读后,给学生正音正字,和同学说一下朗诵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再而播放录音给学生听,然后学生起来朗诵,最后让学生再重新朗诵。
丁丁zhēng zhēng 背篓bēi lǒu 栖息qī乌桕jiù芦蓬péng 归泊bó枯涸hé梦寐mèi五、自学指导: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以下的3个问题1.自读全诗,找出各诗节的中心句2.根据各诗节的内容,给每小节分别加上小标题3.诗应用哪些景物来描写乡村秋景?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小组可以互相探讨)六、教师巡视走向学生,看学生有没有认真思考问题,有部分学生会趁机打瞌睡或者吵闹,要予以制止,另外,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能力,有疑问的学生还可以问问老师。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35f5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6a.png)
2024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学会生字词,如“秋、天、高、气、爽”等;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秋天的美好。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请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注意语气和节奏。
c. 学生跟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a.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b. 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生字词,并标注出来。
c.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注意笔画和结构。
4.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例题:“天高______,______爽。
”b. 学生思考并回答。
c. 教师讲解答案,指导学生运用生字词。
5.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练习题:“我看到了______的秋天。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天》2. 生字词:秋、天、高、气、爽等3. 例题:天高______,______爽。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描述秋天的景象。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气候宜人。
3. 课后阅读:向家长讲述秋天的故事,或观察秋天的景象,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秋天景象,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一年级语文秋 天优秀教案
![一年级语文秋 天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a1b90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9.png)
秋天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注意儿化音。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和儿化音。
3.认识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图片出示庄稼成熟〕老师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不仅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它还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我们的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题目是《秋天》。
〔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复习生字〔开火车读〕。
2.读课文:采用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读和齐读等方式。
3.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1.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方法背诵下来。
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2.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2)练习背诵。
3.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4.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四、品读课文1.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517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天、一、片、只、大、小、个、下、和、都、很”等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一……只……个……”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
(2)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一……只……个……”的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中长句子的朗读与理解。
3. 运用“一……只……个……”造句。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秋天》。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秋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4. 录音机、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词语,如“金黄、丰收、落叶、凉爽”等。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如“秋、天、一、片、只、大、小、个、下、和、都、很”等。
(3)让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
3. 朗读感悟:(1)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
(2)讨论:你认为秋天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秋天的哪个特点?4. 造句练习:(1)运用“一……只……个……”造句,如“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一只只小鸟飞走了”、“一个个果实成熟了”。
(2)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课文大意。
(2)强调秋天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六、教学拓展:1. 秋天的活动: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活动,如“秋游、采摘、赏月、登高”等。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2727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d.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天”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3)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词的认识和朗读;2. 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朗读;3. 生字词的书写和应用。
难点:1. 生词的理解和运用;2. 课文细节的理解;3. 生字词的书写。
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词卡片;3. 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4. 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生词学习:(1)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2)分组进行生词接龙游戏,巩固生词记忆;(3)引导学生运用生词进行简单句子练习。
3. 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2)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进行课文问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课堂练习:(1)布置生字词书写作业;(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认读和理解生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词的巩固。
学生在课文理解方面也有待提高,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美景,体会大自然的魅力;2. 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故事等资料,进行课堂分享,丰富学生对秋天的认识;3. 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秋天。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507d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7.png)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主要内容包括对秋天的描述,以及秋天中的各种景物和活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认读并掌握“秋、天、树、叶”等词语。
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对秋天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认读并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对秋天有深入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环境,引导他们发现秋天的变化,如树叶的颜色、天气的变化等。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着课件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PPT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4. 课文理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
5. 例题讲解:PPT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如“树叶为什么会变色?”等,让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秋天树叶秋天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答案:秋天到了,树叶黄了。
2. 请描述一下你眼中的秋天。
答案: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树叶变黄了,天气变凉了,可以穿漂亮的秋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课文朗读和生字词掌握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家长协助,进行课文朗读的练习,以及生字词的巩固。
同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天,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画,下次课进行分享和展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一《秋天》,主要内容包括对秋天的描述,以及秋天中的各种景物和活动。
部编版2021年一年级上册语文1 秋 天教案
![部编版2021年一年级上册语文1 秋 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72ec8e26fff705cc170aaa.png)
字词句◎认识45个生字、9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6个字和6个笔画。
◎仿照例子,积累和拓展带叠词的“的”字短语。
◎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通过卡片、作业本等途径认识同学的名字,增强主动识字的愿望。
阅读◎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初步认识自然段。
◎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背诵《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
◎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等生活常识。
口语交际◎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进行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
◎知道“看着对方的眼睛”交谈是一种基本的交际礼仪,在和他人说话时能看着对方的眼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1.本单元每一篇课文后面练习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为什么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好词佳句。
◎朗读课文,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2.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出现读错字、读破句、加字、漏字的现象。
◎出现拖音、缺少停顿的现象。
◎出现一字一顿,不能连词读的现象。
3.教学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教师示范,让学生在倾听、模仿和比较中学习朗读。
◎指导学生先把难读的字词和句子读正确,再朗读课文。
◎重视评价,通过教师点评、同学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1 秋天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自然段。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好“一”的不同读音,初步认识自然段。
2.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大声朗读,体会秋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秋 天优秀教案1
![秋 天优秀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0584b59e53a580217fcfe1b.png)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2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认识自然段。
3、结合生活观察,能用“秋天来了,什么怎么了”的句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独体字变偏旁的变化;几个独体字组成生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1、请学生朗读课题,圈出课题中的生字“秋”,识记“秋”,教师一边出示卡片“禾”和“火”,一边描述: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
”请学生自由说一说,试着给“秋”组词,如“秋天、秋风、秋千”。
2、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
请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3、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齐读:一片片一群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凉了黄了叶子4、指名朗读课文,发现学生朗读的突出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正确的范读,纠正错误。
(1)出示词组“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注意词组连读。
(2)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二、认识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给自然段标序号。
(1)学生读课后第二题学习伙伴的提示。
(2)提问: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3)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天气、树叶。
(随机板书:天气、树叶)(2)认读生字“气“,给它找找朋友,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吃西瓜、吃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不用吃西瓜、棒冰消暑;不敢下水游泳;不需要吹电扇······)(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让学生说说树木的变化。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
![一年级小学语文新版教材秋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c94d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天”等10个生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用“秋天到了”和“树叶黄了”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四季变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的认识和理解;(2)课文的朗读和简单句子的构建;(3)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认读和运用;(2)句子结构的掌握和运用;(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词卡片;(3)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2)准备生词卡片;(3)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生词学习:(1)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2)用生词造句,巩固生词运用;(3)学生分组进行生词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3. 课文朗读:(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2)分段朗读,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3)学生自评、互评,提高朗读能力。
4. 课文理解:(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3)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词,加强记忆;2. 复述课文,提高表达能力;3. 观察身边的秋天,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秋天主题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秋季户外活动,如秋游、采摘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秋天的特点;(2)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3)学生分享活动体验,培养交流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认识1种笔画和3个偏旁。
2、通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初步认识自然段。
3、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口头造句。
5、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文中“一”字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出示课件。
)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板书课题。
)
2、教师抽学生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多媒体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
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 ( )水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学习生词“树叶”。
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
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5)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
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5)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一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板书设计
秋天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