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机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第2节运动的描述
2.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巩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为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打下基础。
3.强化数学工具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物理问题分析能力。
4.加强实验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中的能量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
5.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掌握运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等概念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5.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运动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道课堂练习题进行深入探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总结解题思路。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以下内容:
a.机械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b.物理学家在研究机械运动方面的重要成就。
c.与机械运动相关的科技发展。
要求: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分享学习心得。
目的:巩固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请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a.在相同的距离内,为什么快速行驶的汽车比慢速行驶的汽车用时更短?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速度和加速度如何变化?
部编RJ人教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导学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全章 分课时)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符号:、、、、、、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µm 1µm= nm 1m= nm 1cm= m 1nm= m560mm= m 165cm= m 1250km= m3、长度的测量A、使用前,;B、读数时视线;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B. 手指甲的宽约cm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D.你的课桌高、长、宽二、集思广益○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第2节运动的描述●传授目标知识与技术: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稳定是相对的。
历程与要领:能用实例评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绪态度与代价观:明白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稳定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明白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评释机械运动。
●传授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传授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传授历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明白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怎样呢?[讨论][总结1] 本日,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标题。
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稳定?(板书本章课题)[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怎样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来新课,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标题] 大众查看周围的物体,你以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稳定的?[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稳定的;(7)课堂外面的树是稳定的;(8)公路是稳定的;(9)大桥是稳定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标题:(1)星星是稳定的;(2)太阳是稳定的;……[剖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
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
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
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标题] 物体运动的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查看] 大众寓目[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
1_2《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1.2《运动的描绘》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机械运动的现象.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知道参照物.2、会选择参照物描绘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绘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参照物的概念学法指导:体验通过日常现象,自主学习描绘物体运动的方法。
选择适宜的参照物有利于辨别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分析法)请同学们阅读第一章的章首图片和短文,这是人与鸟的“比翼齐飞”。
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
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即使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一、机械运动1、观察课本16页甲、乙、丙图可知这些物体都在。
2、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个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得出结论:在物理学里,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3、以下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二、参照物1、在描绘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择某一物体作为______.假如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假如没有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2、讨论:假如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结论:可见描绘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对象不同,结论一般。
导学案预言、第一章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期导学案科学之旅学习目标: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明确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观察、实验激发求知欲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先通读教材,再完成预习指导设置的内容。
完成时间 15 分钟。
预习指导 1.有趣有用的物理 (1) 物理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 它研究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
2.怎样学习物理 学好物理的方法有: 。
■科学技术社会等物理现象。
什么是科学之旅?科学之旅就是在人类永无止境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 1.有趣的物理实验 问题 1: 演示图 1 实验: 停止沸腾的水, 浇上冷水后会 象; 问题 2: 演示图 2 实验: “人” 小 跳舞的原因是 象;历程。
, 此现象属于 , 此现象属于现 现问题 3:动手完成图 3 实验: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现象; 问题 4:动手完成图 4 实验:乒乓球会下落吗? 探究点 2:实验现象观察 ,此现象属于,此现象属于 现象;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 的”进行以下观察: 问题 1:图 7 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 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问题 2:图 8 中,架空的高压输电线是裸露的,小鸟为什么却能若无其事地停在电线上 呢? 问题 3: 9 中, 图 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举一例:1,这与, 。
八年级物理上期导学案问题 4: 10 中, 图 通电的线圈为什么会转起来呢? 生活中你见到过此类现象吗?举一例: 探究点 3:阅读讨论■阅读 STS,讨论 P8 中的几个问题。
, 。
问题 1: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问题 2: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此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 问题 3: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 问题 4:伽利略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三、达标测评 物理学是一门以 等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不仅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息相关。
第一章机械运动 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自学指导一】长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1.看课文10页插图,仅凭感觉可靠吗?答:2.阅读课文10、11页的内容。
长度的单位有7个,想办法、找规律、快速记住它们的符号读法、换算关系;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m1m=dm=cm=mm=um=nm1m=mm1cm=m,1um=m【自学指导二】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3.读11、12页:“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工具4.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认: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放: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不能歪斜。
(3)看:读数时视线与垂直(4)读: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记:数字与。
5.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6.学会估算: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m、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用你的身体(手指、手臂等)展示出这些长度。
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cm,你的身高大约是m,合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自学指导三】时间单位换算及测量时间的工具7.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共有4节: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时比较运动时间.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之一,认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3.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测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4.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并会运用.5.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6.知道时间的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时间.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知道一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熟悉停表(秒表)、石英钟等时间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3.利用比较法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和科学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乐于探索自然.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2.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3.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4.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三角尺一副、停表、电子表、纸条、细线、圆柱体、硬币等.教学难点1.刻度尺的估读.2.停表的使用和读数.3.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4.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为便于国际间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比它大的单位有千米,换算关系:1m= 10-3 km=103 m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刻度尺.测量时,尺要紧靠待测物体.测时间的工具有钟、表.常用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钟、秒.其中1h=60 min= 3600 s.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在于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而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目测自己课桌的长、宽、高,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大胆估测,并积极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给估测结果注明单位)师: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判断自己的目测结果是否正确.生:用刻度尺、卷尺等.师: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你们知道体育老师是用什么来给大家记时吗?生:用秒表.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由此可见,不同的物理量有不同的测量工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进行新课长度的单位1.靠感觉来判断不准教师出示图片(将教材P10图放大后复制到一张硬纸上),引导学生观察是AB长还是CD长,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法不一).师:请大家实际测量一下,看估测是否准确.学生动手测量,然后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靠感觉来判断不准确.师: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做一个实验,一位同学看着手表计时,另一位同学闭上自己的眼睛,估计闭眼1min后睁开.然后二人交换操作,看看谁对1min的时间的感觉准确.学生发表看法:靠感觉来判断是不可靠的.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明白了,单靠感觉来判断是不准确的,必须进行测量.实际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我们的感觉不一定可靠,为此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进行测量.板书:靠感觉来判断不准确,为了定量描述,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必须用仪器进行测量.2.常用的测量工具师:请大家回忆日常生活中碰到了哪些测量工具,分别测量什么物理量.生:测量长度的有直尺、三角尺、卷尺;测量温度的有温度计;测量时间的有钟、表;测量质量的有天平、杆秤等.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很棒!板书:常用的测量工具: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等.3.单位师:你能用桶量一量我们学校花坛水池中有多少桶水吗?生(抢着回答):那要看桶的大小呢!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追问:为什么呢?生:如果桶的容积小,则量的桶数多;如果桶与水池的容积一样大,则量的只有一桶水;如果桶的容积比水池的容积大,那还不足一桶水.师:出现这些答案的原因是什么?生:桶的容积不同.师:桶的容积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同,那要怎样才能统一测量的结果呢?进行新课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师: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哪些?生:直尺、三角尺.师:其实生活中除了直尺、三角尺外,我们还看到装修、建筑工人用到卷尺和皮尺.工厂的工人在加工零件时为了更精确,用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同时展示给学生看)板书:1.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刻度尺;2.更精确地测量用到的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2.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师: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好,下面请大家做个实验: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长、宽.然后请大家观察自己所用的刻度尺,并完成下面的思考题(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你所使用的刻度尺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2)它的分度值(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大?(3)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4)如何放置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长度的数值?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实验.实验结束后,请几位学生回答,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板书: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看:看量程、看分度值、看零刻度线的位置;二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且要紧贴被测物体;三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并与尺面刻度垂直,且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例2】(多媒体展示)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解析: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为0.1cm=1mm,且起始端不是在“0”刻度线处,而是从刻度尺的5.50cm开始,再观察金属片的右端在刻度尺8.30cm 处,所以金属片的长度为2.80cm,综合各选项可知D正确.答案:D进行新课教师总结:为了使测量值尽量接近真实值,实际中往往要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一般测量3~4次).板书: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尺度不同,有的很大,用光年来表示;有的很小,小到肉眼无法辨认,只能用纳米表示.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P13“小资料——一些长度和距离”,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尺度.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长度和距离.长度的特殊测量1.累积法测量教师提问(并展示器材):如果我们测量的物体很小或很薄、很细,如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漆包线的直径,而测量的工具也只有刻度尺,那么又如何测出它们的厚度和直径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手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多大,并与一张纸对比,然后提问: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吗?为什么?生:不能,因为一张纸的厚度太薄,远远不到1mm.师:一张纸太薄,那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厚度够吗?生(积极回答):可以测量了.测出50张、10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张数,即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师:很好,这种测量称累积法测量.好,下面请大家测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在累积法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可适当引导)①与课本内的纸厚度不一样的不能测进去.(如课本的封皮、彩图纸).②张数最好凑成容易计算的数量.③每页都要压紧.学生实际测量,教师巡视,指出测量中的错误.(如看刻度时视线与刻度尺要垂直;刻度尺要贴紧被测物体;刻度尺不能斜放等)板书:微小物体的测量——累积法:长度l=L/n(L表示n个相同微小物体的总长度;l 表示一个微小物体的长度)2.三角尺直尺配合法测量师:像一枚1元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又如何测量呢?(展示硬币、圆柱体、圆锥体)请大家动手操作测量.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在直尺上很难对齐,难以读数.师:能方便测量吗?生:不能.师:为什么?难在哪里?生:很难与直尺上的两端刻度线对齐,视线难以把握读数.师:用三角尺夹紧被测的硬币(如图甲)并与直尺垂直对齐(教师演示操作要领,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呈现).进行新课师:好,下面请大家测量硬币的直径(如图甲)和圆锥体的高度(如图乙).测量中要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要点:夹紧、对齐(一端与直尺上有刻度线的位置对齐)、垂直(垂直于直尺).板书:圆柱体直径、圆锥体高的测量——三角尺直尺配合法,要点:夹紧、对齐和垂直.3.化曲为直法测量教师拿出一张中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弯曲的铁路线.师:我们看到地图上标示的公路、铁路线是弯弯曲曲的,谁能想个办法测出北京至广州两地间的铁路线的长度?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师:可以设法把弯曲的铁路线转换为直线进行测量.生:可以让一条伸缩性不大的棉线与铁路线重合,在棉线上标出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条铁路线的长度.(学生往往忘掉在棉线上标出起点和终点.)师:请某个学生演示给大家看.大家注意观察,并分析这位同学操作的科学性.板书:曲线长度的测量——化曲为直法.要点:要注意起点、终点,拉直时不能用力拉伸.师:最后,请大家再思考,根据这个地图,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全长能求出吗?学生思考、讨论.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时间的测量师:请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说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有哪些.生:时间的单位有小时、分和秒;测量时间的工具有手表、钟、秒表等.师:回答正确.那谁能说出时间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呢?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小时,有的说是秒,还有的说是分.教师引导,最后指出,国际计量组织规定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板书:1.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2.时间的其他单位:年(y)、月、日(d)、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3.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教师可以就1s时间的规定结合教材P13“小资料”作简单的介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些方面的资料,从而拓宽视野,调动学习兴趣.师:测量时间的常见工具有钟、表,在体育比赛过程中看到裁判员使用高级计时器——停表、多功能电子表等,它们的计量结果更精确.教师演示停表的操作(如启动和停止),介绍如何读数.教师分发停表、多功能电子表,让学生分组操作练习(可以选取教师连续击掌10次的时间,让学生同时测量等方案),要求学生用停表和多功能电子表同时计时测量,便于比较.教师就学生操作、读数进行指导.进行新课板书:1.时间的常用测量工具:钟、表.2.专业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多功能电子表.师:我们现在测量时间的工具相当先进,你们知道古代人如何测量时间的吗?请大家阅读教材P14第一、二自然段,并结合平时的了解进行思考,看谁知道的多.教师播放视频(如日出日落、季节更替、日晷、沙漏、单摆等),并向学生讲解.【例3】如下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物体的长度为cm.解析:停表分针指在5与6之间,且超过中线,长针读数应为37s,如果分针未超过5与6之间的中线,长针读数应为7s.长度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337 2.50误差1.误差的概念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师:在前面的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测量的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别.在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在刚才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测量的结果也不同,你们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生1:不同的人操作仪器的反应快慢不同;生2:仪器本身不同;生3:不同仪器的精确程度不同.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2.引起误差的原因:(1)可能是测量者引起的;(2)可能是测量仪器本身引起的;(3)可能是测量方法、测量原理引起的;(4)可能是环境的温度、湿度引起的.2.如何减小误差教师接着提问:那怎样才能使测量的误差尽量小些呢?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使用精确的仪器测量,测量时正确规范地进行操作,完善测量方法、原理.教师归纳,强调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一般选取3~4次测量,然后求其平均值.板书: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师:下面请大家再次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教科书的长、宽.看谁的测量更精确.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熟悉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知识,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熟悉了刻度尺、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还知道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这对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实践.此外,请大家课后查阅有关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的资料,了解影响单摆摆动周期的相关因素.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谢谢!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学生对刻度尺和钟表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准确、科学地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停表的使用方法不是很清楚,因此,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停表的读数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学生一起实验,让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感受科学地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最后,教师归纳要点,便于学生注意和记忆.2.本节课还介绍了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就是把一些难以直接测量的长度或距离转化为易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此外,本课还讲授了误差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平时测量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误差,且明白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提醒学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多从身边的事例着手,让学生展开思考、讨论,并进行比赛.如在教学长度的测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m的长度,估测教室的高度;在教学时间的测量时,采取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先让学生看他们自己的手表,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秒针走几圈?时针走多少?再利用投影仪模拟显示,让停表走3~4分钟,指导学生观察大针和小针的变化情况,然后让指针走到某几个位置让学生读数,帮助学生较好地读数,从而突破难点.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关注每位学生,还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体会物理是有用的.4.本节课教师在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及古代人的计时方法,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题运动的描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3.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和判断;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随时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中的运动是普遍现象.2.为了确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把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称为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3.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布置的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足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足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生:运动员、足球是运动的,球门、足球场是静止的.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新课机械运动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P16图1.2-1,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哈雷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生:它们有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在运动.师:请同学们再观察周围的物体,说说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学生交流、讨论,积极举手发言:生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走路的人是运动的;地球是运动的;分子是运动的;……生2:黑板是静止的;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公路是静止的;大桥是静止的……教师总结:(1)我们身边有很多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着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3)微观粒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也是在运动的.(4)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现象,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板书: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2.机械运动师:同学们,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你们是怎么来判断物体是不是运动的呢?生:如果物体从这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是运动了,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就说明没有运动.师:同学们讲得非常通俗,你们说的“地方”就是“位置”,即说物体在运动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机械运动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例1】(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四季更替B.花开花谢C.流星划过夜空D.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它不同于体育锻炼中所说的“运动”.四季更替、花开花谢、生物的新陈代谢都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机械运动.答案:C。
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3.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课前预习:举几个你认为正在运动的物体,并说明你为什么认为(他)它在运动。
新课学习笔记1.在物理学中,把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的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事先,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有、。
3、如果,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4、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结论,1、小红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1)以她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___________。
(2)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___________。
(3)驾驶员说小红是静止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__。
(4)马路上的行人说小红是运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___。
2、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德国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收割麦子,则收割机相对于_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4、建国5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我国向世界展示了空中加油机,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它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5、当我们乘坐电梯上楼时,则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运动的,而相对于________我们是静止的.6、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 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 7、“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向后退去……”文中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静靠”______;“奔驰”________;“后退”_________. 8、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一汽车沿着湖边的公路行驶,则它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是________的.2.说月亮在云中穿行,是以_____为参照物;云彩遮住太阳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A 地球和太阳B 月球和地球C 地球和它的同步卫星D 人行走时左脚和右脚4、.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徐徐下降的顾客,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的参照物是( )A 电梯B 地面C 商场的柜台D 柜台前购物的顾客5、.妈妈送小云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只见旁边并列的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从另一侧窗外看了看车站,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车还没开呢!”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是( )A 她们听到的火车鸣叫声不同B 母女俩所处的地点不同C 母女俩所处的时间不同D 母女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6.据报道,某地的一幢高楼正在施工,天气突变,一片乌云飞快的飘过高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叫“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大批人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A 地面B 乌云C 自己D 高楼7.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升空的过程中,地面上的人看到他快速向高空飞去,而他在舱内却感觉不到自己运动,则地面上的人和杨利伟分别以______和______为参照物.8.一小说中写到:“一阵大风,将院内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之外”.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井B 地面C 院子D 篱笆9、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河岸上的树 C.小明 B.河岸 D.迎面驶来的船10、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学案导学【自学指导】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讨论课本图1、2-3: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
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
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2)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课本图1、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应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结论:如果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如果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是静止的。
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要点总结】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首先,强调速度、加速度、速率等物理量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中的重要性。其次,回顾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作业布置时,我将注意以下几点:
-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作业量要适当,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探讨物理问题。
-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3)举例说明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速度限制、运动员的训练等。
3.课堂实践: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探讨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如测量小车在不同加速度下的位移、时间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Leabharlann 爱,激发他们主动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分享观点、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理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3.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习重点】1.能选择适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习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6-18页回答以下问题:1.机械运动的概念(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2)物理学中把_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_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1)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选定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参照物_.这也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_的。
【合作探究】探究一:机械运动观察以下图片,并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飞奔的猎豹划过星空的流星缓慢爬行的蜗牛根据以上图片,请大同学们思考思考:图中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变化。
2.机械运动的特点:分析以下图片所示的运动,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追逐的猎狗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高度变化地球公转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狗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可见,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没有(“有”或”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1)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3.运动是宇宙中的最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除机械运动外,运动还有多种形式,如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原子、分子的运动电磁运动植物的生长【提出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物体是否在作机械运动?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没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次备课教学设计: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
-教学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于参照物的选择感到困惑。
-教学设想: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行驶的汽车、飞翔的鸟等,引导学生体会相对性原理。同时,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参照物的变化对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运动员跑步、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跑步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提问:“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引导学生思考参照物的选择。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A.速度增大
B.速度减小
C.速度保持不变
(3)计算题:某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4m/s,求物体的加速度。
(4)分析题: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沿途经过上坡、下坡和平地。试分析自行车在不同路段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变化。
3.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们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3)速度和加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各有什么作用?
4.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布置练习题,包括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互评练习结果,共同分析错误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描述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2.掌握参照物的概念,了解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课前预习】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江水、竹排D、江水、青山2.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3.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跳台4.孝感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5.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学习探究】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一)机械运动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2.机械运动是什么,并列举常见的几种?(3种就可以)机械运动:【小结】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叫做机械运动。
(把叫做静止。
)(二)参照物【讨论】1.当自己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的树木,树木看起来怎么样运功?再看看同车的乘客,他们又是怎么样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与这个标准比较,来描述物体怎样运动。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
3.为什么当我们描述物体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的时候,要选择参照物呢?4.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案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间最普遍的、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1定义: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要选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取
(1)要恰当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作为标准,必须选取参照物
(2)参照物一旦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置的。
(3)参照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是物体本身
(4)一般情况下,我们选取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想想议议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
2静止是相对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第一章机械运动二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节重点是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难点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同学只会以地面为参照物,其它物体做参照物就无
法分析。应用他在教室里有的器材,给他另作分析。将
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 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 止的?
在这之前学生通过生活接触过“运动的描述”相关
知识,但只是一知半解。而课本中主要以图片和列举了
几个例子,让学生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和运动 教学策略选
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还远远不够。应该在新老教材结 择与设计
合的基础上,多创设一些情景(如多媒体课件)。这样
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
验,如:乘坐火车就经常出现判断上的失误。本节从生
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
性认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
教材分析 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
现象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
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哦,原来是这样比较的。
(1)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学生的学习积极 课例研究综
性得到极大的调动,特别关注后进生和不善言语的学 述
生,给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
(2)课中注意到情境问题的回题,解决学生急欲 解决的问题。
(3)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 程度在做到“活学活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其实际意义,是“运动的快
慢”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主备人:申捷上课时间:计划课时:姓名:班级:编号: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重点:通过分析机械运动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预习案:一、知识准备1.什么叫做机械运动?2.在物理学中,什么叫参照物?二、教材助读1.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参照物。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_____。
三、预习自测1.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以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的。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如运动的火车上坐着一个人,以路轨为参照物,人是,火车是;以火车为参照物,人是的。
(填“运动”或“静止”)。
3、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5、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6、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D、关着的车门探究案:探究一:认识与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1.猎豹捕食飞奔的时,猎豹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地壳的水平运动,地壳岩层位置的变化使岩层挤压形成山脉;汽车由甲地向乙地行驶,汽车相对车站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现象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物体的位置在变化,在物理学中称做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机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知道参照物.3、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4、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机械运动,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自主学习>一、机械运动1、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1和1.2-2中的的图片,根据书中图片讨论:哈雷彗星、奔驰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喜马拉雅山,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回答:。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
机械运动是的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还有其他多种形式。
例如:的运动、的运动、运动等它们不属于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3、见课本第17面图1.2-3中说出的体验,你坐的列车实际是停在车站内,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列车在运动呢?是怎么回事?(分析讨论回答)4、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___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
例如: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
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火车开动”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5、参照物可以根据_____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 ,描述同一物体时,结论一般也_________。
可见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k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飞行的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是静止的.2、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火箭为参照物,两步卫星是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知道参照物.
3、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4、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
机械运动,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自主学习>
一、机械运动
1、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1和1.2-2中的的图片,根据书中图片讨论:哈雷彗
星、奔驰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喜马拉雅山,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分析讨论后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 ■勺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机械运动是______ 的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还有其他多种形式
例如:_______ 的运动、______ 的运动、______ 运动等它们不属于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3、见课本第17面图1.2-3中说出的体验,你坐的列车实际是停在车站内,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列车在运动呢?是怎么回事?(分析讨论回答)
4、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
___________ 的物体叫参照物。
例如: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 。
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火车开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_____ 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 _______ 为参照物。
5、参照物可以根据____ 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 描述同一物体时, 结论一般也__________ 可见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k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
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飞行的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 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 静止的.
2、
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__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 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
火箭为参照物,两步卫星是______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 _______ 的.人
造地球同步卫星以__________ 参照物是静止的;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
是________ '勺,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___ 的。
5、苏州环太湖景区风光无限美.周末,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
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______ 的;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小王是 _______ 的.
6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 2.9cm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7、广安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 .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 .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飞机 B .模拟气流 C •地面 D •他本人
9、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A. “孙悟空” B •平台C •飘动的白云 D •烟雾
【反思总结】
(1)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作业任务】
1、完成课本后面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