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温差电动势的测量
温差电动势实验报告

温差电动势实验报告温差电动势实验报告引言电动势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驱动力,而温差电动势则是利用温度差异产生的电势差。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温度差异,验证温差电动势的存在,并探索其相关性质。
实验装置与步骤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两个温度计、一个导线和一个电阻。
首先,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浸入两个不同温度的水中,记录下两个温度的数值。
然后,将两个温度计的电极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最后,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得到温差电动势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选择了冰水和热水作为两个温度的源。
记录下的温度分别为0摄氏度和80摄氏度。
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差,我们得到了一个正值,表明电流从高温端流向低温端。
这一结果符合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即热量总是从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
进一步分析发现,温差电动势的数值与温度差异成正比。
当温度差异增大时,电压差也随之增大。
这说明温差电动势的大小与温度差异具有线性关系。
这一结论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相吻合,即温度差异越大,热量传递速率越快。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实验过程中电阻的变化。
当温度差异增大时,电阻的数值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材料内部原子的振动增强,电阻也随之增大。
这一现象被称为温度系数效应,是温差电动势实验中一个重要的观察点。
实验应用与意义温差电动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
首先,温差电动势可用于测量温度差异,如温差计、温度传感器等。
其次,温差电动势也可用于能量转换和利用,如热电堆、热电发电等。
这些应用使得温差电动势成为了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结论通过温差电动势实验,我们验证了温差电动势的存在,并探索了其相关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温差电动势的大小与温度差异成正比,同时还观察到了电阻的变化。
这一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温差电动势的原理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结温差电动势实验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通过测量温度差异,我们可以验证温差电动势的存在,并探索其相关性质。
温差电偶的定标实验报告

温差电偶的定标实验报告温差电偶的定标实验报告引言:温差电偶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定标实验,验证温差电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探究其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定标实验,验证温差电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了解温差电偶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温差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热电效应产生电动势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它由两根不同材料的导线组成,两端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电路。
当温差电偶的两个焊点温度不同时,由于两种材料的热电效应不同,就会在电路中产生电动势。
根据热电效应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大小来确定温度差。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温差电偶2. 温度计3. 实验电源4. 电压表5. 多用途电压表6. 电热水槽四、实验步骤1. 将温差电偶的两个焊点分别与电压表和多用途电压表相连。
2. 将温差电偶的一端放入电热水槽中,另一端悬空。
3. 打开电热水槽,调节水温,记录下温差电偶两个焊点的温度和对应的电动势值。
4. 重复步骤3,改变水温,记录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与电动势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温度与电动势的关系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差电偶的电动势与温度呈线性关系,符合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2. 温差电偶的灵敏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不同材料的热电效应不同导致的。
3. 温差电偶的测量范围受到材料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差电偶。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温差电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了解了温差电偶的工作原理。
温差电偶作为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温差电偶的使用条件和限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七、参考文献[1] 温差电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3): 402-406.[2] 温差电偶的定标方法研究. 传感技术学报, 2015, 28(2): 123-128.八、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
实验报告样板《热电偶的定标与测温》

实验(实训)报告辽宁科技大学学院(系)年月日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实验题目:热电偶的定标与测温班级:姓名:学号:机台号:同组人:任课教师:实验目的1、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了解热电偶的原理及制作;3、用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的温差电系数;实验原理1、热电偶测温原理,如图1所示:把两种不同的金属两端彼此焊接组成闭合回路,若两接点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产生温度差电动势,这两种金属的组合叫热电偶。
温差电动势的大小除了和组成的热电偶材料有关外,还决定于两接点的的温度差。
将一端的温度t0固定(称为冷端,实验中利用冰水混合物),另一端的温度t改变(称为热端),温差电动势亦随之改变。
电动势和温差的关系较复杂,一般表示为:200()()......T T T Tεαβ=-+-+其第一级近似式为()t tεα=-式中α称为热电偶的温差电系数,其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
图1 热电偶示意图热电偶可以用电测量温度。
用一只已知α值的热电偶,一端温度固定不变,另一端与待测物体接触,再测出热电偶回路的电动势,就可以求出待测温度。
由于温差电动势较低,因此在实验中利用电位差计来测量。
图2 热电偶测量示意图为了测量温差电动势,就需要在图2的回路中接入电位差计,但测量仪器的引入不能影响热电偶原来的性质,例如不影响它在一定的温差t-t0下应有的电动势ε值。
要做到这一点,实验时应保证一定的条件。
根据伏打定律,即在A、B 两种金属之间插入第三种金属C时,若它与A、B的两连接点处于同一温度t0(图5),则该闭合回路的温差电动势与上述只有A、B两种金属组成回路时的数值完全相同。
所以,我们把A、B两根不同化学成份的金属丝的一端焊在一起,构成热电偶的热端(工作端)。
将另两端各与铜引线(即第三种金属C)焊接,构成两个同温度(t 0)的冷端(自由端)。
铜引线与电位差计相连,这样就组成一个热电偶温度计。
2、电位差计的原理——电压补偿法电位差计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而设计的电压测量工具。
实验报告样板《热电偶的定标与测温》

实验(实训)报告
辽宁科技大学学院(系)年月日
3、用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的温差电系数;
图2 热电偶测量示意图
为了测量温差电动势,就需要在图2的回路中接入电位差计,
引入不能影响热电偶原来的性质,例如不影响它在一定的温差
值。
要做到这一点,实验时应保证一定的条件。
两种金属之间插入第三种金属C时,若它与A
,则该闭合回路的温差电动势与上述只有A
B两根不同化学成份的金属丝的一端焊在一起,构成
图6 电位差计工作原理
为工作回路,回路2为校准电流回路,回路
、误差分析;
、查阅资料,说明关于热点现象的有哪些应用?。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检流计及标准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简单原理。
2.学会制备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盐桥的方法。
3.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作电源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得知,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r G m =-nFE式中△r G m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电子得失数;F 为法拉第常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
从式中可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r G m ,进而又可求得其他热力学参数。
但须注意,首先要求被测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不可逆的液接界。
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
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盐桥”来减小液接界电势。
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一般均采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分别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电动势。
附【实验装置】(阅读了解)UJ25型电位差计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mV .V 1171-μ(1K 置1⨯档)或mV V 17110-μ(1K 置10⨯档)。
使用V V 4.6~7.5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所示。
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1p R (粗调)、2p R (中调)和3p R (细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节工作电流。
温差电动势实验结果分析

温差电动势实验结果分析电动势是一种重要的物理量,它反映了导体内某种电荷分布所引起的势能。
它与电容器、晶以及其他电子器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和探究电动势的特点和性质,本实验就利用室温梯度做电动势研究。
本实验利用两个恒温热源,一个低温,一个高温,设置在池水上,在池水中放置探针,分别监测温度。
实验结果显示,当温差越大时,池水中温度的变化就越大,最高温差可达6℃。
在温度梯度下,除了中间水层以外,上层和下层水层仍然有一定的温度梯度,这也证明出温度梯度会引起电动势的形成。
实验结果还显示,温差的大小会直接影响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即使温度梯度会增大,在不同的温差下,也会对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当温差增加时,温度变化的速率也会提高,从而影响电动势的变化。
温度在构成电动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若采用正确的温度,则可以有效控制电动势。
此外,温差还会影响流体及其中的泡沫和颗粒的运动以及流场的结构,如果温差过大,会使流体中的泡沫及颗粒失去生成电动势的能力,从而影响其形成温度梯度电动势。
此外,温差还会影响物质守恒定律,如果温差过小,物质的变化会变得很慢,也会影响电动势的变化。
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有必要考虑温差的作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实验研究了温差电动势,其实验结果证明,温差会影响电动势的大小、方向和变化,必须考虑温差的作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如湿度、材料的类型等对电动势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了解电动势的特性。
总之,本文研究了利用室温梯度作电动势研究的实验结果,发现温差的大小会影响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在今后的实验中必须考虑温差的作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对温差电动势还有很多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未来有望得出更多精确有效的研究结果。
温差电动势实验报告

温差电动势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熟悉温差电动势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掌握测量温差电动势的方法。
3、了解温差电动势的应用。
实验内容: 1、用电流表直接测量电源的内阻,并记录测量数据。
2、用恒温控制装置测量不同初始温度下两点间的电动势。
3、在电路图上分析各个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对应电路编号。
2、探究温差电动势的产生原因,设计电路图,并利用它观察温差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第一次试验:将三只相同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利用电流表直接测出每只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将电阻分成几组,每组两个,分别接到温差电动势的电路中去。
第二次试验: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一个闭合电路,这样,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是恒定的,以此证明在温差电动势中电流与温度有关。
3、在电路图上分析各个电路的连接方式,并对应电路编号。
4、观察温差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温差电动势实验中)测量开始前的预备工作: 1、将电阻拆下,放在加热板上加热,待电阻达到所需温度时再插入仪器插孔。
2、选择好需要加热的电阻,在相应的两点间分别用两个酒精灯同时加热。
3、按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用镊子夹取电阻,使它们的两端与电流表、电压表、电源相连。
6、将两点间的电路闭合起来。
7、打开开关,调节火焰至所需温度,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同时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8、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当你的酒精灯失效或者加热板烧坏时,应该用“ N”号导线短接加热板和插座。
2、每次用完酒精灯后要熄灭火焰,以免污染仪器,造成事故。
一、组装实验仪器及连接电路1、通过实验前的准备,组装好仪器,并连接好所有的电路,确认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进行试验。
二、实验测量电流1、在下面一个圆筒内放入烧杯,在最低处倒入水,并且做好标记,再将小灯泡用绝缘棒固定在水中。
将圆筒倒转,把烧杯倒立在圆筒内。
注意,烧杯必须放入水中。
2、调节水温,尽量接近室温,以便得到准确的数据。
温差电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温差电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篇一:温差电动势的测量实验温差电动势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学会用箱式电位差计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2.学会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3.了解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和方法。
4.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二、实验仪器uJ31型箱式电位差计、热电偶、光点式或数字式检流计、标准电池、直流稳压电源、温度计、电热杯、保温杯。
三、实验原理1.热电偶两种不同金属组成一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点A、b处于不同温度t0和t,则在两接点A、b间产生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现象。
这样由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组合,称为温差电偶,或热电偶。
热电偶是一种常用的热电传感器,利用它可以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
温差电动势?的大小除和热电偶材料的性质有关外,另一决定的因素就是两个接触点的温度差(t-t0)。
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比较复杂,当温差不大时,取其一级近似可表示为:?=c(t-t0)式中(:温差电现象的研究实验报告)c为热电偶常数(或称温差系数),等于温差1℃时的电动势,其大小决定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
例如,常用的铜-康铜电偶的c值为4.26×10-2mV/K,而铂铑-铂电偶的c值为6.43×10-3mV/K。
热电偶可制成温度计。
为此,先将t0固定(例如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用实验方法确定热电偶的?-t关系,称为定标。
定标后的热电偶与电位差计配合可用于测量温度。
与水银温度计相比,温差电偶温度计具有测量温度范围大(-200℃~2000℃),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便于实验遥测和A/D变换等一系列优点。
2.数字电压表测量温差电动势由于数字式电压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很好,温差电动势的测量也可以采用数字电压表。
测量前,需要把数字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连接起来,对数字电压表进行调零。
把数字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接在温差电偶的两个信号输出端,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就可以开始测量。
最新E温差电动势的测量05

E温差电动势的测量05图1 热电偶1t 热端0t 冷端实验名称 温差电动势的测量一、前言1821年德国物理学家塞贝克(T.J.Seeback )发现:两种不同金属导线两端接合成回路,当结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有电流和电动势产生,后来称此为塞贝克效应。
其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上述回路称为热电偶。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使测量更加方便快捷,经常将一些非电学量(如温度、速度、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
热电偶就是这样一种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将非电学量(温度)转化成电学量(电动势)来测量的一个实际例子。
用热电偶测温具有许多优点,如测温范围宽、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等。
此外由于热电偶的热容量小,受热点也可做得很小,因而对温度变化响应快,对测量对象的状态影响小,可以用于温度场的实时测量和监控。
因此,热电偶在温度测量、温差发电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1、观察并了解温差电现象。
2、掌握电势差计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箱式电势差计。
3、通过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学会对热电偶进行定标的方法。
4、学会使用光点式检流计。
三、教学重点1、热电偶的定标。
四、教学难点1、箱式电势差计的使用。
图2 t E 与10t t -的线性关系曲线 1t 热端10()t E V 两种不同金属(如铜和康铜)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1所示,当两个接触点温度不同,则在两接触点间将产生电动势,回路中会出现热电流,此现象称为温差电现象,产生的电动势称为塞贝克电动势,也称为温差电动势。
这种由两种不同金属焊接并将接触点放在不同温度下的回路称为热电偶,其高温端称为自由端或工作端,低温端称为自由端或冷端。
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大小由热端和冷端的温差决定,其极性热端为正极,冷端为负极,其关系式如下:210101()()2t E t t t t αβ=-+-+= (1)式中t E 为温差电动势,1t 为热端温度,0t 为冷端温度,α和β是由构成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决定的常数。
“温差电效应”制冰实验报告

“温差电效应”制冰实验目的本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金属温差电动势,并根据温差电动势排列出温差电序;研究串联后的温差总电动势和各分电动势的关系;用两种不同金属组成一个温差电偶进行定标与测温;利用佩尔捷效应制冰,以及利用泽贝克效应发电。
实验装置保护两种金属连接的固定板(温差电偶,如图1所示)、保温杯、“温差电效应”制冰实验装置、“温差电效应”发电实验装置、数码显示测温仪、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数字毫伏表、稳压电源等。
实验内容1:测量不同材料的金属温差电动势,并排列出温差电序 实验步骤1. 调零:用导线短路毫伏表。
调节“调零”旋钮,使毫伏表置零。
2. 如图2所示,保温杯内注入热水,测出热水的水温。
盖上盖子,将温差电偶板(如铜与锡)放入保温杯内。
金属A 与金属B 另一端处于常温下,并与毫伏表相连接,记录此时毫伏表读数。
3. 几个不相同的温差电偶板分别放入保温杯内,重复上述操作,对应测出电动势大小。
根据测得的大小、正负排出金属温差序列。
实验现象70.2℃下测得不同温差电偶板的电动势大小如下表所示:其中金属A 接毫伏表正极,金属B 接毫伏表负极。
图1图2:温差电动势的测量实验分析1.产生电动势的原因:当A与B两种不同材料导体(或导电类型不同的半导体)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时,如果两个接触处的温度(T1、T2)不同,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在回路中存在电动势。
如图3所示。
这种电流称为温差电流(也称热电流);这种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也称热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泽贝克效应”。
图3其原理是:当两种原子核外电子数目不同的金属有了分子渗透之后,在结合面,当核外电子受到温度扰动之后,一种金属的核外电子迁移到另一种金属方面去,导致失掉电子的金属呈现正极性电位,得到电子的金属呈现负电位,由此产生电位差。
2.图3中金属A与金属B的长短是否对回路电流大小或电动势有影响?查资料知,温差电动势的大小只与工作端和参考端的温差及电极材料有关,与电极的长度、直径无关。
温差电动势的测量实验报告

温差电动势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温差电动势,研究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异之间的关系,并验证热电效应的存在。
实验器材•温差电动势测量装置•温度计•热源(如烧杯、烙铁等)•温差电动势测量仪实验原理温差电动势是指当两个焊接点的温度不同时,在热电偶的两个焊接点之间会产生电压差。
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差电动势”或“塞贝克效应”。
其原理基于热电偶的热电效应,即材料的温度差异会导致电子的热运动,从而产生电势差。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将温差电动势测量装置连接到温差电动势测量仪上,并插入温度计到测量仪的接口上。
2.确保温度计的接触头与测量装置的焊接点紧密接触,以确保准确测量温度。
3.打开测量仪的电源,并等待一段时间,直至测量仪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稳定的基准温度。
4.将热源(如烧杯)放置在测量装置的焊接点之一上,让热量传递到焊接点上。
5.同时,在另一个焊接点上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记录下来。
6.观察测量仪上的温差电动势显示,并记录下测量值。
7.移除热源,并等待一段时间,直至测量仪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稳定的基准温度。
8.重复步骤4-7,但这次在另一个焊接点上放置热源,并记录测量值。
9.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两个焊接点的温度差异,并计算出对应的温差电动势值。
10.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异之间的关系图表。
通过分析图表,我们可以发现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异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随着温度差异的增加,温差电动势也相应增加。
这验证了热电效应存在的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温差电动势,并验证了热电效应的存在。
实验结果表明,温差电动势与温度差异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前,确保实验器材的连接正确并稳定。
•实验时需注意安全,避免热源接触皮肤或其他易燃物。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应保证准确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1] 温差电动势测量实验报告,XX大学实验室,2020年。
实验报告样板《热电偶的定标与测温》

实验(实训)报告
辽宁科技大学学院(系)年月日
图1 热电偶示意图
热电偶可以用电测量温度。
用一只已知α值的热电偶,一端温度固定不变,
测物体接触,再测出热电偶回路的电动势,就可以求出待测温度。
由于温差电动势较低,因此在实验中利用电位差计来测量。
图2 热电偶测量示意图
为了测量温差电动势,就需要在图2的回路中接入电位差计,
引入不能影响热电偶原来的性质,例如不影响它在一定的温差
值。
要做到这一点,实验时应保证一定的条件。
两种金属之间插入第三种金属C时,若它与A
,则该闭合回路的温差电动势与上述只有A
B两根不同化学成份的金属丝的一端焊在一起,构成。
将另两端各与铜引线。
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2. 学习使用电位差计进行电动势的测量。
3. 掌握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原理及操作步骤。
4.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电动势,并探讨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简称EMF)是指电源在没有电流通过时,电源两端的电压。
电动势的单位为伏特(V)。
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电源内部的化学反应,其大小等于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至正极所做的功。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来验证电动势的定义。
原电池由正、负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动势的大小等于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电极电势之差。
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如下:1. 将原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位差计的两个输入端。
2. 打开电位差计,调整电位差计的测量旋钮至测量档。
3. 通过电位差计的输出端,连接一个标准电阻,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4. 观察电位差计的显示,调整电阻,使电流大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5. 用电位差计测量原电池两端的电压,即为原电池的电动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位差计、标准电阻、导线、原电池(如Cu-Zn电池)、电极、盐桥等。
2. 试剂:CuSO4溶液、ZnSO4溶液、硫酸铜片、锌片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Cu-Zn原电池,将铜片作为正极,锌片作为负极,两电极分别插入CuSO4溶液和ZnSO4溶液中。
2. 将电位差计的测量旋钮旋至测量档,连接好测量导线。
3. 用导线上的鳄鱼夹夹住电极引线,接通外电路。
4. 从高位到低位逐级调整电位值,观察平衡显示。
5. 在高电位档调整电位差计,使电位差计显示的电位值接近原电池两端的电压。
6. 记录原电池两端的电压值,即为原电池的电动势。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原电池两端的电压值:1.10V2. 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E = 1.10V六、实验误差分析1. 仪器误差:电位差计的测量精度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报告-温差电动势的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3-7 温差电动势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二、实验器材:UJ31型箱式电位差计、热电偶、光点式或数字式验流计、标准电池、直流稳压电源、温度计、电热杯、带温度显示的水浴锅、保温杯。
三、实验原理:1、热电偶两种不同金属组成一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点A、B处于不同温度T0和T,则在两接点A、B间产生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现象。
温差电动势ε的大小除和热电偶材料的性质有关外,另一决定的因素就是两个接触点的温度差(T-T0)。
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比较复杂,当温差不大时,取其一级近似可表示为ε =C(T-T)式中C为热电偶常数(或称温差系数),等于温差1℃的电动势,其大小决定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
热电偶可制成温度计。
为此,先将T0固定用实验方法确定热电偶的ε-T关系,称为定标。
定标后的热电偶与电位差计配合可用于测量温度。
与水银温度计相比,温差电偶温度计具有测量范围大(-200~2000℃),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便于实验遥测和A/D变换等一系列优点。
2、电位差计电位差计时准确测量电势差的仪器,其精度很高。
用伏特表测量电动势x E,伏特表读数为U=x E-IR,其中R为伏特表内阻。
由于U<x E,故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量电动势。
只有当I=0时,端电压U才等于电动势x E。
如图,如果两个电动势相等,则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I=0,N E =x E 。
如果N E 是标准电池,则利用这种互相抵消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测量被测的电动势x E ,这种方法称为补偿法,电位差计就是基于这种补偿原理而设计的。
在实际的电位差中,N E 必须大小可调,且电压很稳定。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外接电源E 、制流电阻P R 和精密电阻AB R 串联成一闭合电路,称为辅助回路。
当有一恒定的标准电流o I 流过电阻AB R 时,改变AB R 上两滑动头C 、D 的位置就能改变C 、D 间的电位差CD V 的大小。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检流计及标准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简单原理。
2.学会制备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盐桥的方法。
3.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作电源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得知,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r G m =-nFE式中△r G m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电子得失数;F 为法拉第常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
从式中可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r G m ,进而又可求得其他热力学参数。
但须注意,首先要求被测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不可逆的液接界。
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
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盐桥”来减小液接界电势。
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一般均采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分别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电动势。
附【实验装置】(阅读了解)UJ25型电位差计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mV .V 1171-μ(1K 置1⨯档)或mV V 17110-μ(1K 置10⨯档)。
使用V V 4.6~7.5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所示。
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1p R (粗调)、2p R (中调)和3p R (细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节工作电流。
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电动势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计,我们逐步调节电路的电阻,测量得到不同电流下的电压值,并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动势。
实验结果表明,电动势的测定对于电路分析和理解电池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电动势是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所产生的电压,是电池的重要特性之一。
电动势的测量有助于我们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通过实验测量电动势,并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以下实验仪器和材料:滑动变阻器、电流计、电池和导线。
首先,连接电路,将电流计和电池串联,通过滑动变阻器设置不同的电阻值。
然后,我们在滑动变阻器的不同位置测量电压,并记录下电流计的读数。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对于每个不同电阻值进行三次测量。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不同电阻值下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
<table><tr><th>电阻值(Ω)</th><th>电压(V)1</th><th>电压(V)2</th><th>电压(V)3</th><th>电流(A)</th></tr><tr><td>5</td><td>1.2</td> <td>1.2</td> <td>1.4</td> <td>0.25</td> </tr><tr><td>10</td> <td>2.3</td> <td>2.4</td> <td>2.2</td> <td>0.18</td> </tr><tr><td>15</td> <td>3.4</td> <td>3.3</td> <td>3.4</td><td>0.12</td></tr></table>通过计算每个电阻值下的电动势,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电动势1为4.8V,电动势2为4.6V,电动势3为4.8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3-7 温差电动势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
二、实验器材:
UJ31型箱式电位差计、热电偶、光点式或数字式验流计、标准电池、直流稳压电源、温度计、电热杯、带温度显示的水浴锅、保温杯。
三、实验原理:
1、热电偶
两种不同金属组成一闭合回路时,若两个接点A、B处于不同温度T0和T,则在两接点A、B间产生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现象。
温差电动势ε的大小除和热电偶材料的性质有关外,另一决定的因素就是两个接触点的温度差(T-T0)。
电动势与温差的关系比较复杂,当温差不大时,取其一级近似可表示为
ε =C(T-T
)
式中C为热电偶常数(或称温差系数),等于温差1℃的电动势,其大小决定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
热电偶可制成温度计。
为此,先将T0固定用实验方法确定热电偶的ε-T关系,称为定标。
定标后的热电偶与电位差计配合可用于测量温度。
与水银温度计相比,温差电偶温度计具有测量范围大(-200~2000℃),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便于实验遥测和A/D变换等一系列优点。
2、电位差计
电位差计时准确测量电势差的仪器,其精度很高。
用伏
特表测量电动势x E,伏特表读数为U=x E-IR,其中R为
伏特表内阻。
由于U<x E,故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量电动势。
只有当I=0时,端电压U才等于电动势x E。
如图,如果两个电动势相等,则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I=0,
N E =x
E 。
如果
N
E 是标准电池,则利用这种互相抵消的方法就能准确地测量被测的电动势x E ,
这种方法称为补偿法,电位差计就是基于这种补偿原理而设计的。
在实际的电位差中,
N
E 必须大小可调,且电压很稳定。
电位差计的工作原
理如图所示,其中外接电源E 、制流电阻P R 和精密电阻AB R 串联成一闭合电路,称为辅助回路。
当有一恒定的标准电流
o
I 流过电阻AB R 时,改变AB
R 上两滑动头C 、D 的位置就能改变C 、D 间的电位差
CD
V 的大小。
由于测量时应保证
o
I 恒定不变,所
以在实际的电位差计中都根据o
I 大小把电阻的数
值转换成电压值,并标在仪器上。
CD
V 相当于上面
的“
N
E ”,测量时把滑动头C 、D 两端的电压
CD
V 引出与未知电动势x E 进行比较。
(1)校准: 根据标准电池电动势N
E 的大小,选定C 、D 间的电阻为N
R ,
使
N E =o I N
R ,调节P R 改变辅助回路中的电流,当验流计指零时,AB R 上的电压
恰与补偿回路中标准电池的电动势N
E 相等。
由于
N
E 和
N
R 都准确地已知,这时
辅助回路中的电流就被精确地校准到所需要的o
I 值。
(2) 测量: 把开关倒向x E 一边,只要x E ≤o I N R ,总可以滑动C 、D 到'
D 'C 、使检流计再度指零。
这时'D 'C 、间的电压恰和待测的电动势x
E 相等。
设'D 'C 、之间的电阻为
x
R ,可得x E =
o I x
R 。
因o I
已被校准,x E 也就知道了。
由于电位差计的实质是通过电阻的比较把待测电压与标准电池的电动势作比较,此时有
N N
x
x E R R E =
因而只要精密电阻AB R 做得很均匀准确、标准电池的电动势
N
E 准确稳定、
检流计足够灵敏、电源很稳定,其测量准确度就很高,且测量范围可做的很广。
但是,在电位差计的测量过程中,工作条件常易发生变化(如辅助回路电源E
R不稳定等),为保证工作电流标准化,每次测量都必须经过不稳定,制流电阻P
校准和测量两个步骤,且每次要达到补偿都要进行细致的调节,所以炒作较为繁琐、费时。
由于数字式电压表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很好,温差电动势的测量也可以采用数字电压表。
测量前,需要把数字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连接起来,对数字电压表进行调零。
把数字电压表的两个接线端接在温差电偶的两个信号输出端,选择合适的电压量程,就可以开始测量。
四、实验步骤
1、给水浴锅加水至与烧杯内水面相平,盖好盖子,给保温杯装适量水。
2、把数字万用表调零。
3、将热电偶的一端置于水浴锅中,另一端置于保温杯中。
4、将数字万用表和热电偶的红黑接线柱相连,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5、测量升温过程不同温度点的温差电动势。
从61℃开始,每隔4℃测量一次,至89℃为止。
数据记录到表3-7-1内。
注意,在这个温度梯度中,任选两组温度进行数据记录,作为验证组。
表3-7-1 测量数据表
五、数据记录:
表3-7-1 测量数据表
六、数据处理
1、利用最小二乘法定出温差系数C 。
根据表3-7-1 测量数据表的数据,作图有:
由上图可知,热电偶的温差系数为
C=4.34×10-2mV/K 热电偶的ε-T 关系为ε为
ε=4.34×10-2T-13.186 (1)
2、ε-T 关系的验证。
将实验组数据带入(1)式中有
ε验证1=4.34×10-2×348-13.186=1.917mV ε验证2=4.34×10-2×356-13.186=2.264mV
热端温度T /℃ 61
65
69
73
验证组
77 81
验证组
85 89
75
83
开尔文温标
T/K 334 338 342 346 348
350
354
356
358
362
降温电动势ε/mV
1.29 1.47 1.66 1.82 1.90 1.98
2.15 2.25 2.35 2.51
则 ε的验证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为:
%
58.0%100250
.2250
.2-.2642%100|
-|%
84.0%100900.1900
.1-917.1%100|
-|2
22111=⨯=⨯=⨯=⨯真实真实验证真实真实验证εεεεεε 七、实验结论
由以上数据处理可知,两组的验证值和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0、84%和0.58%,
在误差的范围内,可以认为ε验证1=ε真实1,ε验证2=ε真实2。
所以温差电动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1)来表示,即 ε=4.34×10-2T-13.186
八、误差分析
1、升温过快,认为数据记录不够准确。
2、水浴锅所带的温度显示器所测出的温度为水浴锅中水的温度,不是烧杯中水的温度,水浴锅中的水达到了所需要的温度而烧杯中的水可能还未达到所需温度,这就给数据记录带来了误差。
九、思考题
1、使用电位差计测量位置电压前要进行哪些操作?
答:检查电位差计量,计量检定合格证是否真实有效;大致判断要测量的电压范围,确认是在电位差计的测量范围之内,否则不能进行测量;接线;标准化,使检流计指零;将读数置于先前估计的范围内;测量。
2、如何确定热电偶的正负极性?
答:可在工作端加热,然后用仪表测量热电势,若读数增加,则接仪表正端的即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
3、为什么电势差计必须经过工作电流标准化后方可进行正确测量?
答:一般便携式电位差计使用电池,电池电压会慢慢降低的,为使测量准确,
每次测量前都要用内部标准电池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