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肥害知识
作物发生肥害的症状

(一)、脱水 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土壤水分不足,施用后土壤局部养分浓度过高,引起水分自作物细胞向土壤的反渗透,而使植物出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即脱水。脱水轻者发育迟缓,重者导致死亡。
(七)、叶肥浓度高 叶肥如尿素溶液浓度超过2%、稀土亩用量超过40克,作物会发生肥害。
作物肥害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只要掌握各种化肥的性能,特点,科学施用,肥害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二)、烧伤 氨水、碳铵等氮素化肥在高温下施用,氨气易大量挥发,作物叶片及幼嫩部位易被灼伤,轻者叶尖,叶缘发黄干枯,重者全株赤红死亡,形似火烧。
(三)、烧根 肥料用量过大或石灰氮直接施用,在土壤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尖生长点,从而引起作物死亡。过磷酸钙中游离酸超过5%,或尿素中缩二尿含量超过2%,导致作物根系腐烂而死亡。
(四)烧种 尿素、硝酸铵等含氮量较高的化肥,若用量过大,种子胚芽部位变黑,失去生命活力即烧种。轻者出苗迟缓,重者缺苗带露水时,会发生严重烧叶现象。
(六)、氯肥害 含氯肥料不能追在忌氯作物上。如桃树追施氯化钾,由于桃树根系浅,容易发生烧根死棵现象,甘薯、烟草等作物追施的含氯肥料,会使品质降低。有些肥料不能作叶肥,否则发生肥害。如含氯化肥,因氯离子渗透性极强,会使作物细胞中毒。另外,氨水、碳铵、磷酸铵等因挥发出的氨气会破坏叶绿素和酶的活性,使作物受害。
史上最全肥料知识

史上最全肥料知识错过你一定会后悔,每个农资人都应该收藏起来,拿起手机慢慢看!肥料基础知识一、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和必要元素从植物的组成探讨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1、什么是必要元素(养分)?植物体中存在着近60种不同元素。
然而其中大部分元素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只有16种,这就是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钼、硼和氯。
人们将这16种元素称为必要元素。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必要元素,是因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不会正常,而且每一种元素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由化学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代替。
植物所必需的16种元素中,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9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多,称为大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和氯等7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16种必要元素中的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元素均靠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每种元素的化合物形态很多,但根系只能吸收其自身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例如,对于氮元素来说,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又如磷元素,植物主要利用的形态是正磷酸盐(H3PO4)。
因此了解植物对元素的吸收形态非常重要。
2、必要元素的特性有哪些?3、植物所需的必要元素的分类:大量元素:含量> 0.1%中量元素:0.01% < 含量< 0.1%微量元素:含量< 0.01%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一)最小养分律、(二)报酬递减律、(三)养分归还学说、(四)同等重要律、(五)不可替代律(一)最小养分律: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提出(J.V.Liebig)最小养分律——木桶效应最小养分是随时间、地点和作物生长期而变化的最小养分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最高的养分影响产量,而是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制约着作物的产量。
(二)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报酬却在减少。
盐害、药害、肥害,千万别忽视!

48G绿色农科Green agricultural/土肥/盐害、药害、肥害,千万别忽视!针对“盐害、药害和肥害”这“三害”,如果农户不加以重视,往往就会造成蔬菜发生病害,甚至死棵。
因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防治。
一、别小看了“盐害” 在大棚栽培中,“盐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大棚“盐害”势在必行。
盲目过量施肥,使土壤中盐分积累迅速增加,势必造成肥害(盐害)的发生,如何解决并避免盲目施肥所带来的危害呢? 1.调整农家肥、化学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比例。
腐熟的农家肥占棚田作物生育期需求量的65%,化学肥料占生育期需求量的30%,微生物肥料占全生育期的5%。
化学肥料应以不同作物的生理需求,减少氯、钠的成分。
另外,要正确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尽可能施用不带负成分的肥料,如尿素、硝酸钾、磷酸钙、磷酸二氨等,尽量减少盐分在土壤中的残留积累量。
2.增施有机肥、生物肥。
增施有机肥料,如绿肥、腐熟堆肥、厩肥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建议在基肥中适当地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并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肥,结合深翻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活化土壤,提高地温,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增加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提高自身抗盐力。
因增施了有机肥和生物肥,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这样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了土壤中盐分残留积累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机农家肥必须经过3-4个月的堆放,充分腐熟后才能在日光温室内施用。
此外要补充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等改土沃土、降低盐害的作用,菌肥施用方法较多,可撒施、穴施、冲施。
3.延长自然降雨淋溶时间。
建议在6月下旬至9月底,尽早摘除温室顶部的薄膜,让雨季的自然降雨充分淋溶土壤,降低土壤耕层中盐分的浓度。
4.以水压盐。
俗话讲“盐随水走”,故此可以通过大水漫灌的措施,以水压盐,通过土壤毛细管,把耕作层内的高浓度盐离子“带走”。
肥害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状况

河南农业2018年第10期(上)含有的已知或未知有毒有害物质已超出农作物的忍受能力。
目前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1. 氯离子。
对忌氯的烟叶、茶叶、柑橘、葡萄、西瓜、马铃薯、甘薯、番茄等农作物使用了这类肥料,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在酸性土壤中,施用含氯化肥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增大土壤中活性铝、活性铁的溶解度,加重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2. 缩二脲。
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工艺,高温时间持续过长,可能会产生缩二脲,而缩二脲则会导致农作物烧苗、烧根,造成肥害。
树枝叶旺盛、生根多,但枝条不充实,树势很快衰弱,常发生很多找不到原因的病害。
这也是现在很多果园潜在的危害根源。
3.氯离子中毒。
一些复合肥生产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肥料中大量使用含氯的原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这些肥料施入果园后,果树吸氯达到一定数量后根系及对应的枝条就会死亡。
4.缩二脲中毒。
缩二脲是尿素生产中的一种副产物,若含量超标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国家要求,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超过1%就不能用于种肥、苗肥和叶面肥。
近年来,不少烂根死树就是由于化肥中的缩主要表现在:(强酸猪粪造成死树死枝。
物粪便施用前没有发 养殖场用火碱消毒),即火碱造成烧根。
EM 液等。
不要施用盲目购肥。
肥的应用,有机质严重缺乏,导致土壤酸化,使本为惰性的锰变成游离态的锰,活性加大,增加了果树吸锰的几率。
日积月累,果树吸收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表现出锰中毒症状。
其症状表现为:春天果树发芽晚,叶小,先期枝干流出褐色汁水,后期叶边逐步缩凹陷,果树小枝莫名其妙死亡。
连年应用便宜劣质肥或高氮激素肥的果树,枝条不充实,发病重。
应在充分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加钙肥和硼肥的施用,同时可以增施石灰提高土壤pH 值,都有益于矫治锰 过量。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肥料的类型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肥料一般可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1. 化肥化肥是利用化学方法经过工业生产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比例不同,化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2. 有机肥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人畜粪便、秸秆、菌渣、渣滓、腐熟副食品、农作物秸秆等,通过发酵、腐熟、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具有有机质高、养分全、肥效持久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转化作用来改进土壤环境和提高植物营养状况的一种特种肥料。
如液体有机肥、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等。
以上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不同类型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1. 氮肥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
氮肥的主要种类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 磷肥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等过程。
磷肥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磷酸氢钙、磷酸三铵等。
3. 钾肥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植物抗病能力等。
钾肥的主要种类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中需求量较少的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镉、镧等多种元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肥料的成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成分比例,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肥料的施用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周期开始前,将化肥和有机肥等施入土壤中,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基础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肥料施用,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什么是肥害?作物肥害怎么快速恢复

什么是肥害?作物肥害怎么快速恢复
春夏季是各类农作物生长的高峰期,同时也是施肥增产的关键时期,而在此时也是发生肥害比较高的时期,那么什么是肥害?作物肥害怎么快速恢复?
肥害简介
肥害,是指因施肥过多,或因施肥过分集中时,对果树造成的可见性伤害讲的。
但不包括因施肥不当而引起的生理性障害。
肥害补救措施
(1)肥害烧苗办法,如果给作物施肥较多导致养分过剩引起烧苗等肥害可大量浇水和叶面喷施清水,稀释肥液。
(2)喷施铀能量叶面肥,摩尔铀能量叶面肥是一种高端的功能营养型叶面肥,能快速解除作物肥害,促使作物恢复生长提高产量等效果好,用量上每瓶250ml兑水900-1200公斤,喷施30亩地,如果是苗期作物发生肥害可减少用量,250ml需加清水为1800-2400公斤,可喷60亩地。
预防肥害发生办法
方法一,不施生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必须腐熟再施用,尤其是禽粪要要发酵有机肥与化肥混杂使用。
方法二,合理使用化肥,使用必须先测量并按浓度并按浓度施用,
尤其是氮肥一次不能过多。
叶面喷施浓度不宜过高。
尿素作趾面肥,浓度不应超过0。
3%,喷洒湿润即可。
方法三,增施有机肥料。
施入泥土中的有机肥,对阳离子具备很强。
的吸附能力,使之浓度不至于过高,提高泥土养分的缓冲能力,可大大减少肥害的发生。
方法四,施肥间距,要距作物根系10厘米左右,并且要深施。
追肥后要立刻覆土,以避免苗期烧苗及肥效丧失。
泥土于旱追肥且要及时灌水,下降浓度,避免发生烧苗景象。
肥害在农业种植中危害大,严重者会造成绝收,为此广大种植户朋友在日常施肥管理中应正确施肥,一旦发生肥害立即采取合理措施挽救损失。
常见肥害

常见肥害
水型肥害
由于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施用浓度过大,或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内肥料浓度大,引起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脱水,往往使作物出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轻者影响作物政党生长发育,重者造成死亡。
如水稻旱育身苗床,身苗二叶一心时,每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左右,就会发生反渗透而烧根,进而引起植株发黄,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会造成死苗。
烧伤型肥害
有的化肥,如碳铵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容易产生大量氨气,浇伤作物叶片,轻者作物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赤黄枯死。
又如前所述,在旱育身苗床,施尿素或其它速效性化肥时,盖上农膜,其膜上的露珠因肥料浓度大,滴于身苗叶片上,滴一点便形成一个烧伤似的叶斑。
毒害型肥害
有些化肥如石灰氮,如果直接施用,会在土壤中转化,分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部。
又如在水稻田施用过量的硫酸铵后,稻根会因硫化氢毒害变黑,引起作物受害乃至死亡。
其它肥害现象。
用尿素作种肥或拌种,因尿素是高浓度肥料,又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与种子接触后会影响发芽,乃至丧失发芽力。
又中过磷酸钙拌种,如用量过多,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据试验,用1%的硼肥浸大豆种4小时后播种,完全不发芽。
氯化肥过量会伤害氯敏感作物。
为预防肥害发生,应科学施用化肥,最好深施。
尿素不宜作种肥,过磷酸钙拌种用量不能过多,追施化肥一次不宜地多,最好是兑水施或拌土施。
碳铵不宜在高温时施用,石灰氮不能直接施用,要拌细土域农家肥,进行堆积沤制,待毒素消失后再用。
【肥料百科】肥料常识详解(太全面了)

【肥料百科】肥料常识详解(太全面了)一、基本概念肥料: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化学物质。
有“植物的粮食”之称。
基肥:播种前或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
基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
为改良土壤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也作基肥施下。
种肥:在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
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对养分的需要。
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
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
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生理酸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
例如硫酸铵,作物吸收其中的NH4+多于SO42-,残留在土壤中的SO42-与作物代换吸收释放出来的H+(或离解出来的H+)结合成硫酸而使土壤酸性提高。
所以硫铵、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阳离子,使到土壤碱性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碱性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碱性肥料。
例如硝酸钠,作物吸收其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钠离子(Na+),钠离子与作物交换出来的的碳酸氢根(HCO3-)结合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水解即呈碱性,也可以是作物吸收硝酸根后在体内还原成氨的过程中消耗一定的酸。
作物为了保持细胞pH值的平衡而把多余的氢氧根(OH-)排出体外,从而使土壤碱性提高。
所以硝酸钠属于生理碱性肥料。
生理中性肥料: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铵。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如今,先进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农作物产量也逐渐升高。
但在实际种植中,部分农户由于追求产量,就会大量使用肥料,这样容易引起肥害。
本文将对农作物肥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农作物肥害的预防补救措施,进而提高施肥效率。
科学、适当使用肥料能够维持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利环境,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
目前,由于肥料使用不当,经常发生肥害,轻者会造成减产,重者导致农作物死亡。
所以要适当用肥,避免肥害现象发生,造成经济损失。
一、农作物肥害产生的原因1、施肥不当施肥过多或过于集中,都会导致倒伏、烧苗、萎蔫,甚至植株死亡。
发生肥害时,可能出现一种现象,也可能出现几种现象。
比如使用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由于其分解时会发热、争氧并放出甲烷等有害气体,导致农作物种子的毒害,发生烧根现象;过量施用硝酸钾、碳酸氢铵、尿素等速效肥,氨气挥发会对叶片造成薰灼,叶片叶尖会变黄,严重会导致作物死亡;施肥量过大或距作物太近,由于化肥分解快,会造成烧种霉变,缺苗断垄。
2、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此种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肥料本身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是不合格肥料。
另一方面是肥料虽然符合标准,但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出了农作物的承受范围。
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缩二脲、游离酸、氯离子等。
在复合肥制作中,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方法,高温持续时间久,可能产生缩二脲,会造成农作物烧根、烧苗。
游离酸过量的肥料腐蚀性强,会伤害农作物的种子和幼苗,造成土壤板结。
对忌氯的农作物使用含氯肥料,会严重影响其生长。
土壤呈酸性时,使用含氯肥料,会使土壤酸性加强,促进活性铁和铝的溶解,加重农作物的毒害。
3、盲目施氮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氮肥的需要量较多,于是部分农民认为大量施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大量施用氮肥,会使亚硝酸积累,发生亚硝酸中毒,使农作物根部枯萎,叶片变黄,导致肥害。
二、农作物肥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1、预防措施(1)科学选用肥料肥料必须要选择各种成分含量合格、配方合理、正规厂家制作的标准化肥。
农作物肥害的产生原因与预防补救措施

地表撒施,采取深施覆 土的方法可 以防止氨气挥发 ,避免叶片熏 伤。 施用种肥和追肥时 ,肥料 不要 与种 子和根系直接接触 ,要距离作物根 系1 0 c m左右。作物对微肥较 为敏 感,从缺乏到过量范 围较窄 ,需严 格控 制施量或浓度 ,力求均匀 ,避 免局部含量超标引发 中毒症状 。 5 . 叶面追肥要正确选择肥料 品 种,严格控制肥液浓度 ,适时适量
农作物肥 客的产 生原 因 与预防补救措施
河 南省 土 壤肥 料 站
一
主 办
遂平 县农 业局 靳 书喜
肥料 中缩 二脲含量超 过 2 %时 ,施
、
肥 害产 生 的原 因
( 一) 施肥不当引起的肥害 1 . 脱水型肥 害。该类型肥 害通 常是 由于化肥一次性施量过大 、追 肥离根 系过近或土壤墒情不足等原 因,引起根际土壤肥料浓度过高 , 作物根 系非但吸收 不到土壤 中的水 分,还会反渗脱水。 2 . 叶片熏灼型肥 害。一种是在 气温较高 、通风不畅 的情况下表施 氨水、 碳酸氢铵 、 尿液等速效肥料 , 氨气大量挥发对叶片造成 熏灼 ,蛋 白质变性或合成受阻 ,叶尖叶片黄 化 ,甚至全株枯萎死亡 ;另一种是 根外追肥肥液浓度过高、撒施追肥 肥料粘着在叶 片上造成的叶片局部 失水灼伤,呈斑块状枯死症状 。 3 . 烧 种型肥害。该类型肥害一 般是因为种肥 施量过大 、种肥 同播 距离过近 、浸 种拌种浓度过高 ,或 用过磷酸钙 、碳酸氢 铵、尿素、石 灰氮等化肥拌种等原 因所致 ,会造 成种芽损伤、烧种霉变 、缺苗断垄 等 症状 。 4 . 烂 根 型 肥 害 。该 类 型肥 害 主 要是由于施用 的有机肥未经腐熟 , 分解过程 中发热产酸、争养 、释放 有害气体 ,为害种子和根 系,造成 沤根烂种、根系生长不 良等症状 。 ( 二) 有毒 、有害物质超标弓 1 起 的肥 害 1 . 氯离子。氯 的毒害主要是破 坏细胞超微结构,进而影响植物 的 生长发育。当氯离子浓度超 过耐氯 临界值时 , 开始出现毒害症状。 水稻、 小麦 、玉米、大豆 、棉花、红麻等 耐氯作物临界耐氯浓度在 4 5 0 m g / k g 以上, 一般含氯化肥可以正常施用; 临界耐氯浓度 < 3 0 0 m g / k g 的烟叶、 甘薯、马铃薯、茶叶、柑桔、葡萄、
肥害最全知识点总结

肥害最全知识点总结一、肥害的原因1. 施肥过量: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中养分浓度过高,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最终导致植物发生肥害。
2. 施肥浓度过高:浓度过高的肥料会对植物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3. 不合理的施肥时机:在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期、结果期等,施肥过多会使植物生长过于旺盛,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施用错误的肥料种类: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选择错误的肥料种类会导致植物缺乏某些必需养分或养分过量,从而引发肥害。
5.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引发肥害。
二、肥害的表现1. 叶片发黄:植物叶片发黄是最常见的肥害表现之一。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植物受到过量施肥、养分不平衡、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因素导致叶片发生叶缘焦枯、叶片发黄等现象。
2. 叶片枯萎:过量施肥或者肥料浓度过高会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度浓缩,植物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导致植物叶片发生枯萎现象。
3. 植株生长过旺:过量施肥或者使用浓度过高的肥料会导致植物生长过旺,茎叶茂密,但却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出现病虫害:由于植物吸收大量过量养分后,植物的生理代谢功能失调,使得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弱,容易感染各种病虫害。
三、如何预防和解决肥害1. 科学施肥:根据植物种类、生长期、土壤养分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施用肥料,避免施肥过量或者浓度过高。
2. 分期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周期,分期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充分的营养。
3. 调整土壤酸碱度:合理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保持土壤的适宜性,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4. 合理选择肥料种类: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避免因为养分过剩或者不足导致肥害。
5. 加强农业管理: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柑橘药害、肥害高清图谱,史上最全!

柑橘药害、肥害高清图谱,史上最全!柑桔生南国,虫、病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多次多品种的施用农药,近年新入行的种植者也多,药害问题浮现。
药害——是指喷施了某些农药导致作物出现病理反应轻微药害有时树体能自行修复,但大多数的药害不可逆,甚至可直接收了橘树小命,本文将展示柑橘种植群中收集到的一些药害相片,相关案例均未严谨求证,仅为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劣质农药药害杂牌无证肥料药害粉剂分散性差形成药斑杀螨剂加了没有标签的有机硅络合铁药害A杀梢素药害B杀梢素隔年表现漂移药害除草剂容易因误喷、熏蒸、淋洗等原因导致了非期待的树体受药,非常容易导致柑橘受害。
喷草铵膦时接了个电话草甘膦药害草甘膦加二甲四氯药害2,4-D药害超浓度药害农药都有严格的应用浓度,过浓使用药物导致药害是常见药害,计算错误、不知道合理倍数是主要发生原因。
多效唑浓度过高药害毒死蜱600倍乙蒜素600倍烧叶激素过量同时喷大、中、微量元素三种叶面肥管道泄漏导致丙环唑和春雷霉素多喷王铜代森锌过浓一次打8种药物乳油药害新手需要关注剂型叠加药害:一次复配太多的乳油制剂、微乳制剂药物,其中的溶剂浓度过多,可能会溶化果实皮层导致药害。
不光是药物主打成分能导致药害,药物中的助剂也可以导致药害的哦混配药害药物配伍使用省工省力有时还能增效,但是把不宜配在一起的药物配在一起,强扭的瓜有时就苦得厉害了嘧菌酯加乳油药害无机铜加叶面肥药害矿物油加叶面肥无视物候期药害高温及树体组织幼嫩时比较容易药害,操作者无视这个特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结果撞枪口上高温喷石硫合剂福美双高温灼伤幼果高温百菌清高温打多种药高温时矿物油加三个杀虫剂加代森锰锌嫩叶打炔螨特药害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技术差。
技术水平高、防范意识强、精心组织,药害可能性就小柑橘上的肥害劣质有机肥烧根“铁锰硼锌钙肥”喷施后尿素撒施肥害肥料和农药一样亦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选择肥料也要尽可能的选择正规产品,尽可能选择知根知底的品牌。
幼树复合肥株施五斤沃柑肥浓烧根氨熏伤高浓有机无机肥液触杀叶片生鸡粪烧根裸根苗伴化肥定植复合肥液烧根后根肥过浓叶片灼伤状肥料烧根的原因绝大部分是因为浓度过高。
“肥害”怎样发生的?有啥症状?快看,有图有真相!

“肥害”怎样发生的?有啥症状?快看,有图有真相!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科学合理施肥不仅可维持和提高菜田土壤肥力,而且还能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
但是如果施用过量的话,那就是好心办坏事,严重时会产生肥害。
当然,不仅仅是过量施用,肥料的品种、施用方法、施用时期、作物的需肥特性等方面不注意都易产生肥害。
我们先来看看肥害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
养分浓度过高型肥害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往往一次性施用总量过多,超过蔬菜所需量,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发生原因:由于土壤中盐度过高,多数蔬菜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受阻,严重的甚至发生细胞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中,出现反渗透现象,导致蔬菜根部细胞脱水产生肥害。
为害症状:造成蔬菜脱水,出现烧苗、烧根、僵苗不发、叶片畸形等现象,植株发蔫似霜冻或开水烫过一样,轻则影响生长,严重时作物逐渐萎蔫枯死。
3种易发情况施肥部位不当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根系吸收能力最强的是在根系外围的白根和根毛区。
如果将速效性的化肥直接施用于主根部位,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烧根。
施肥量过大施肥的量和浓度一定要把握好。
上图就是由于底肥施用过量而导致黄瓜发生肥害,大面积萎蔫。
叶面喷施时也要注意,高浓度的叶面肥会导致叶片细胞原生质失水,出现焦边叶。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满足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一定要施用腐熟好的,如果嫌麻烦可以用商品有机肥。
为腐熟的有机粪肥,在土中继续分解,会酸化土壤并释放出热量,同时还能携带大量的病菌,寄生虫卵,易导致肥害、病害一起发生。
气体毒害型肥害主要指氨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毒害。
多数来源于肥料分解、挥发而产生。
氨气毒害氮肥、有机肥等都会挥发出氨气,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碱性的环境中更甚。
当氨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蔬菜地上部分会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崩坏,叶绿素解体,叶脉间出现点或块状黑褐色伤斑,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
亚硝酸气体毒害亚硝酸气即二氧化氮,当地温较低、土壤通透性差时,过量施用氮肥后,氮肥硝化过程会受阻,亚硝酸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遇上酸性土壤的话,亚硝酸气体则会大量溢出。
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

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第一篇: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传统化肥的十大危害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被我们依赖了几十年,为我们实现粮食增产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几十年的单一使用化肥,已经完全过量了!甚至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化肥使用过量的10大危害:1.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农植物产量下降。
2.化肥利用率低,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Zn2+、Mg2+、Ca2+、Fe3+、Al3+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肥。
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3.化肥大量使用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
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瓜不甜,菜不香。
4.危害人体健康。
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
5.化肥的大量使用,还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
6.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的污染。
7.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地利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8,过量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
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
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9,影响作物品质。
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
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doc

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我们有时会发现,给农作物施肥后,不仅不见植株返青转绿,反而发黄甚至凋萎死亡,这便是“肥害”的结果。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肥害,肥害怎么预防。
什么是肥害农作物是根毛表皮细胞的突起部分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收水分的。
农作物根毛细胞溶液与根系周围的土壤溶液之间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根毛细胞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水分便从土壤中通过根细胞原生质向细胞液渗透,这样,农作物形成正常的生理吸收代谢。
反之,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内的水分便向细胞外扩散,形成反渗透作用,使细胞原生质失水与细胞壁分离,引起细胞干枯,停止生命活动,导致植株凋萎死亡。
若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干旱天气施肥浓度过大,容易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失水发生细胞质、壁分离,从而使茎叶凋萎,特别是农作物苗期阶段,细胞液浓度更低,在施肥浓度过大时,更易产生肥害。
因此,施肥时应注意看天、看苗、看肥合理施用,坚持宜淡不宜浓的原则,防止农作物产生肥害。
肥害怎么预防1、选施标准化肥。
2、追肥适量。
碳铵每次每亩不宜超过25公斤,并注意深施,施后覆土或中耕;尿素每次亩施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施用叶面肥时,各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浓度,一般在0.01%-0.1%之间,大量元素(如氮等)在0.3%-1.5%之间,应严格按规定浓度适时适量喷施。
3、种肥隔离。
旱作物播种时,宜先将肥料施下并混入土层中,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4、合理供水。
旱地土壤过于干旱时,宜先适度灌水后再行施肥,或将肥料兑水浇施;水田施用挥发性强的化肥时,宜保持田间适当的浅水层,施后随即进行中耕耘田。
5、化肥匀施。
撒施化肥时,注意均匀,必要时,可混合适量泥粉或细沙等一起撒施。
6、适时施肥。
一般宜掌握在日出露水干后,或午后施肥,切忌在烈日当空中进行。
此外,必须坚持施用经沤制的有机肥,在追施化肥过程中,注意将未施的化肥置放于下风处,防止其挥发出的气体被风吹向作物,以免造成伤害。
肥害到底是怎样造成土地严重污染的?怎么避免肥害发生?

肥害到底是怎样造成土地严重污染的?怎么避免肥害发生?肥害,指的是因施肥太多,或因施肥太过集中化时,对农作物、土壤导致的可见性伤害。
乱用肥料,很有可能会导致土壤的严重污染。
这个肥料不仅指化肥,也包含有机肥!尽管土壤恶变的因素不仅是肥害导致的土壤严重污染,可是不容置疑,科学合理控制肥害污染,将有益于维护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土壤环境。
一、土壤恶化的因素1、大批量的应用化学肥料,导致土地盐碱化,透气效果不佳。
2、大批量的应用劣质有机肥,如未腐熟的鸡粪、未做重金属处理的污泥、未深加工的工业下脚料等。
3、长久连种一种农作物,导致重茬。
这当中,特别以大批量应用劣质有机肥的危害最大。
二、肥害造成的因素1.盲目的应用氮肥。
在生产中,大家总觉得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大,因此如果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好,便不问缺啥,全都施氮,氮肥越施越多,造成氮肥过多时而出现肥害。
尤其是应用容易挥发的氮肥,如碳酸氢铵和氨水等,易使农作物遭到肥害;氮肥应用过多时,还会造成作物硝酸累积,叶子变黄。
硝态氮肥应用过多时,易造成农作物失绿缺钼。
2.追肥过量。
肥料一次性施入过量,会造成土壤肥料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根部吸取养分和水分不畅,从而出现肥害。
3.施入未沤制的有机肥。
未沤制的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的有机酸和热量,易造成烧根问题。
4.追肥距农作物根部太近。
由于化学分解肥效快而高,作追肥距根部太近易使农作物造成肥害。
三、未沤制和未完全彻底杀菌杀虫杀卵的鸡粪等有机肥伤害1、土传病害的增加粪便中通常会带有很多的细菌和寄生虫以及虫卵,假如没有完全彻底沤制、杀菌、杀虫,便会把这些细菌和寄生虫带进田里,造成这些东西对农作物根部的伤害。
此外粪便中带有大肠菌、线虫等病菌和害虫,立即应用会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农作物发病,对食用农产品的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伤害;未沤制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发酵时,很容易滋生病菌与虫害,造成作物病虫害的出现。
2、发酵过程释放出来热量造成烧根烧苗问题有机肥在发酵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来热量,因此有机肥在出厂的时候全部都是通过充分发酵的。
果树发生肥害的原因及对策

果树发生肥害的原因及对策肥料是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一定会用到的生产资料,施用得当不仅可以加速生长还能提高产量,但是如果施用不当则会导致一哦写不好的情况发生,比如肥害。
一、肥害症状发生肥害时,首先危害树体的根部,须根和小根颜色变成红褐色后死亡,大根的皮层变褐、木质部呈黑色。
树体受害时枝条上的幼叶和花朵干缩萎蔫,影响展叶和开花。
甚至有些树的皮层还有一条从受害大根基部沿树干向上连续变褐、干枯下陷的条带,其皮下木质部变黑,遇大枝后沿该枝向前延伸,危害大枝。
严重者整枝死亡。
根外追肥时,肥液浓度过高,致使叶片焦灼、干枯甚至污染果面。
二、肥害产生原因:1. 盲目施用氮肥果园施氮肥过量易发生肥害,特别是施用易挥发的氮肥,如碳酸氢铵和氨水等,易产生氨气而使果树叶片遭受损害,还会造成树体亚硝酸积累,使叶片变黄。
硝态氮肥施用过多,果树易失绿发生缺钙症状。
2.施量过多化肥或人畜粪尿一次施入量过大,会造成*壤肥料浓度过高,使果树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阻而发生肥害。
3.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热量,易造成果树烧根。
肥害防治措施:1.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肥必须腐熟后再施用,尤其是禽粪要充分发酵后再与复合肥混合使用。
2.合理使用化肥使用时按合适的浓度施用,尤其是氮肥一次施入不能过多,叶面肥喷施的浓度不宜超过0.3%。
3.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对土壤中的阳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大大减少肥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造成肥害的原因主要是施肥方法不当,特别是肥料与果树根系直接接触造成烧根,持续时间越长,造成危害越重,除地下部分受害外,随着高浓度肥料溶液向树上部分运输造成叶枯花干。
作物肥害的识别与预防措施肥料,实用技术

作物肥害的识别与预防措施肥料,实用技术
一、作物肥害的识别
作物发生肥害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种:
(1)脱水:施肥过量,或土壤过旱,施肥后引起土壤养分局部浓度过高,导致作物失水并呈萎蔫状态。
(2)灼伤:烈日高温下,施用挥发性强的肥料(如碳铵等),造成作物的叶片或幼嫩组织被灼伤(烧苗)。
(3)中毒:尿素中“缩二脲”超过2%,或过磷酸钙中的游离酸含量高于5%,施入土壤后引起作物的根系中毒腐烂;
(4)滞长:施用较大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因其分解发热并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造成对作物种子或根系的毒害,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二、作物肥害的预防
(1)种、肥隔离。
施用种肥时应做好种、肥隔离,避免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造成烧苗。
(2)合理供水。
土壤过于干旱时,宜先适度灌水后再行施肥,或将肥料兑水浇施;水田施用挥发性强的化肥时,宜保持田间适当的浅水层,施后随即进行中耕耘田。
(3)施肥匀施。
施用肥料时要注意施用均匀,必要时,可混合适量泥粉或细沙等一起撒施。
(4)适时施肥。
一般宜掌握在日出露水干后,或午后施肥,切忌在烈日当空中进行。
此外,必须坚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在追施化肥过程中,注意将未施的化肥置放于下风处,防止其挥发出的气体被风吹向作物造成伤害。
(5)若不慎使作物发生肥害时,应迅速采取适度灌、排水,或摘除受害部位等相应措施,以控制肥害发展,并促进长势恢复正常。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肥害知识
我们有时会发现,给农作物施肥后,不仅不见植株返青转绿,反而发黄甚至凋萎死亡,这便是“肥害”的结果。
1、农作物怎会发生肥害?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农作物是怎样吸水的?
农作物是根毛表皮细胞的突起部分通过渗透作用进行吸收水分的。
农作物根毛细胞溶液与根系周围的土壤溶液之间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根毛细胞的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水分便从土壤中通过根细胞原生质向细胞液渗透,这样,农作物形成正常的生理吸收代谢。
反之,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内的水分便向细胞外扩散,形成反渗透作用,使细胞原生质失水与细胞壁分离,引起细胞干枯,停止生命活动,导致植株凋萎死亡。
若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干旱天气施肥浓度过大,容易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失水发生细胞质、壁分离,从而使茎叶凋萎,特别是农作物苗期阶段,细胞液浓度更低,在施肥浓度过大时,更易产生肥害。
因此,施肥时应注意看天、看苗、看肥合理施用,坚持宜淡不宜浓的原则,防止农作物产生肥害。
2、肥害什么表现?
脱水型由于一次施用化肥过多,或施用浓度过大,或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内肥料浓度大,引起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脱水,往往使作物出现萎蔫,像霜打或开水烫的一样,轻者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重者造成死亡。
烧伤型肥害有的化肥,如碳铵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容易产生大量氨气,烧伤作物叶片,轻者作物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赤黄枯死。
又如前所述,在旱育苗床,施尿素或其他速效性化肥时,盖上农膜,膜上的露珠因肥料浓度大,滴于稻苗叶片上,滴一点便形成一个烧伤似的叶斑。
毒害型肥害有些化肥如石灰氮,如果直接施用,会在土壤中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部。
又如在水稻田施用过量的硫酸铵后,稻根会因硫化氢毒害变黑,引起作物受害乃至死亡。
养分浓度过高型肥害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往往一次性施用总量过多,超过蔬菜所需量,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发生原因:由于土壤中盐度过高,多数蔬菜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功能受阻,严重的甚至发生细胞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中,出现反渗透现象,导致蔬菜根部细胞脱水产生肥害。
为害症状:造成蔬菜脱水,出现烧苗、烧根、僵苗不发、叶片畸形等现象,植株发蔫似霜冻或开水烫过一样,轻则影响生长,严重时作物逐渐萎蔫枯死。
施肥时有3 种情况易发生浓度过高型肥害。
施肥部位不当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根系吸收能力最强的是在根系外围的白根和根毛区。
如果将速效性的化肥直接施用于主根部位,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烧根。
施肥量过大施肥的量和浓度一定要把握好。
上图就是由于底肥施用过量而导致黄瓜发生肥害,大面积萎蔫。
叶面喷施时也要注意,高浓度的叶面肥会导致叶片细胞原生质失水,出现焦边叶。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满足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但是一定要施用腐熟好的,如果嫌麻烦可以用商品有机肥。
为腐熟的有机粪肥,在土中继续分解,会酸化土壤并释放出热量,同时还能携带大量的病菌,寄生虫卵,易导致肥害、病害一起发生。
气体毒害型肥害主要指氨气、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气体毒害。
多数来源于肥料分解、挥发而产生。
氨气毒害氮肥、有机肥等都会挥发出氨气,特别是在气温低、土壤碱性的环境中更甚。
当氨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蔬菜地上部分会发生急性伤害,叶肉组织崩坏,叶绿素解体,叶脉间出现点或块状黑褐色伤斑,严重时造成全株枯死。
亚硝酸气体毒害亚硝酸气即二氧化氮,当地温较低、土壤通透性差时,过量施用氮肥后,氮肥硝化过程会受阻,亚硝酸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积累,遇上酸性土壤的话,亚硝酸气体则会大量溢出。
亚硝酸害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主要危害叶片。
急性型:叶片上形成很多白色坏死斑点,严重的斑点连片或枯焦。
慢性型:仅叶尖或叶缘先黄化,后向中间扩展,病部发白后干枯。
二氧化硫气体毒害棚室内施用大量生饼肥、有机粪肥后,由于温度较高,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硫化氢在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气体由气孔进入叶片,再溶解浸润到细胞壁的水分中,使叶肉组织失去膨压而萎蔫,产生水渍斑,最后变成白色,在叶片上出现界限分明的点状或块状坏死斑,严重时斑点可连接成片,造成全部叶片枯黄。
盐分积累型肥害由于施肥量大,土壤中的一些可溶性盐分会聚集在地表就像上图一样。
地表盐分含量高,导致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有的地块甚至无法耕种。
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化,叶色黑绿有硬化感,心叶卷曲,嫩叶及花萼部位有干尖现象,根变褐色以至枯死,果实生长缓慢,受害严重的植株甚至会出现萎蔫、枯萎。
有毒有害物质型肥害肥料中缩二脲、游离酸、三氯乙醛(酸)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控制不当,同样会引起蔬菜肥害。
通常是这些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累积致害,伤害根系,破坏植物健康,就不逐一说明啦。
其他肥害现象用尿素作种肥或拌种,因尿素是高浓度肥料,又含有一定量的缩二脲,与种子接触后会影响其发芽,乃至使其丧失发芽力。
又如过磷酸钙拌种,如用量过多,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据试验,用1%的硼肥浸大豆种4小时后播种,完全不发芽。
氯化肥过量会伤害氯敏感作物。
脱水型肥害:主要是因为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者在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内肥料溶液浓度过大,引起农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脱水。
受肥害的植物表现萎蔫,似霜冻或开水烫的一样,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全株死亡。
熏伤型肥害:主要是施用氨水、碳酸氢胺等肥料,这类化肥在气温较高时施用,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气,对农作物造成伤害,轻者使下部叶尖发黄,影响生长发育,重者使全株赤黄枯死。
烧种型肥害:施用种肥用量过多,或者用过磷酸钙,或用碱性易挥发的碳酸氢铵以及尿素、石灰氮等化肥拌种,常常会出现烧种,导致缺苗。
另外,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使用的浓度过大,也会造成叶片烧伤。
毒害型肥害:有些化肥如石灰氮是一种有毒肥料,施入土壤后,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被植物吸收,但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毒害农作物,使其受害或死亡。
3、肥料运用的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钙、镁、磷肥作追肥。
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不宜作追肥。
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中期以后作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差。
正确施用方法是: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
误区之二:尿素、碳酸氢铵等氮素肥浅施、撒施或施用浓度过高。
尿素是酰胺态氮肥,含氮较高,施入土壤后除少量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外,大部分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若表面浅施利用率低,同时氮肥浅施追肥量大,浓度过高,挥发出的氨气会熏伤作物茎叶,造成肥害。
正确施用方法是:氮肥作追肥应开沟条施或穴施,深度5~10cm,施后盖土。
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浓度,小麦、水稻、棉花、玉米等以0.8%~1%为宜:蔬菜喷施浓度宜低。
误区之三:过磷酸钙直接拌种。
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很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
正确施用方法是:作追肥应开沟深施。
作种肥时应施在种子的下方或旁侧5~6cm 处,用土将肥料与种子隔开。
误区之四: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
由于锌、磷之间存在严重的“颉颃作用”,若将硫酸锌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将降低硫酸锌的肥效。
正确施用方法是:锌肥与磷肥应分开施,分别作基肥、苗肥施用,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误区之五:凉水溶解硼砂进行叶面喷施。
用凉水溶解硼砂,硼砂会很快出现“再结晶”,而失去肥效。
正确施用方法:先将硼砂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加凉水至所需的浓度,可大大提高效果。
4、肥害预防措施
追肥适量:碳铵每次每亩不宜超过25 千克,并注意深施,施后覆土或中耕;尿素每次亩施量
控制在10 千克以下。
种肥隔离:旱作物播种时,宜先将肥料施下并混入土层中,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
合理供水:旱地土壤过于干旱时,宜先适度灌水后再行施肥,或将肥料兑水浇施;水田施用
挥发性强的化肥时,宜保持田间适当的浅水层,施后随即进行中耕耘田。
匀施化肥:撒施化肥时,注意均匀,必要时,可混合适量泥土或细沙等一起撒施。
适时施肥:一般宜掌握在日出后,或午后施肥,切忌在烈日当空中进行。
此外,必须坚持施用经沤制的有机肥,在追施化肥过程中,注意将未施的化肥置放于下风处,防止其挥发出的气体被风吹向作物,以免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