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1. 引言应答器是一种用于铁路信号系统中的设备,用于向运行中的列车发送信号,并接收列车的应答信号,以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正常。

本文档旨在提供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以确保应答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2. 技术要求应答器设备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2.1 信号传输•应答器设备应能够准确、可靠地传输信号。

•传输的信号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电磁干扰或噪声环境中保持稳定。

2.2 可靠性•应答器设备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设备的故障率应低于设定的标准值。

2.3 兼容性•应答器设备应与现有的铁路信号系统兼容,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正确的信号交互。

•设备的接口和协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以确保兼容性。

2.4 安全性•应答器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或修改。

•设备的软件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够抵御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2.5 环境适应性•应答器设备应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包括高温、低温、湿度等。

•设备的外壳和电路板应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防腐蚀能力。

3. 设备规格3.1 通信接口•应答器设备应支持标准的通信接口协议,如RS485、RS232、以太网等。

•通信接口的速率和距离应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要求。

3.2 电源要求•应答器设备应支持标准的电源输入,如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设备的电源输入范围应满足相关标准,以适应不同的电源供应情况。

3.3 外部接口•应答器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外部接口,以便与其他设备连接。

•外部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应符合铁路信号系统的需求。

3.4 尺寸和重量•应答器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应满足铁路信号系统对设备安装的要求。

•设备的外壳应具备合适的强度和耐用性。

4. 测试和验证应答器设备的测试和验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测试和验证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信号传输测试:测试设备的信号传输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CTCS2系统及技术规范

CTCS2系统及技术规范
与一级相比,司机完全依靠车载信号设备行车 (可取消地面信号机);通过GSM-R连续传送列车 运行控制命令,车-地间可双向通信;在点式设 备的配合下,车载设备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连续 监控;依靠轨道电路或计轴设备检查列车占用和 完整性;建有无线移动闭塞中心。该系统是基于 移动通信的连续式ATP。
ETCS三级:查询应答器+GSM-R
为什么发展CTCS
既有线提速、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对 信号技术的发展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 难得的发展机遇。 条件已成熟。
10多年的实践摸索、经验积累; 欧盟的GSM-R/ETCS已进入实际运作阶 段,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借鉴。 需要对中国列车控制技术发展进行规划。
ETCS系统及分级
总体规划原则
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路情,制定我 国统一的ATP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实行跨专业合作,集中全路专家智慧,共同确定 总体技术方案和总体规划;
坚持技术先进、系统成熟、经济合理,等级配置 的原则;
坚持通信信号一体化的方向,新线建设优先发展 基于无线的ATP;
坚持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并重,在总体规划的 指导下,分步实施,有序发展;
1.1 CTCS系统的发展
背景 为什么发展CTCS ETCS系统及分级 几点启示 我国发展ATP的难点 总体规划原则
背景
国际铁路联盟(UIC)于2002年12月10~12 日在北京召开铁路通信信号国际技术研讨会; 我国铁路既有线已经过5次大提速; 青藏铁路采用GE的ITCS; 青藏线、大秦线、胶济线GSM-R建设; 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已启动。
能够以字符、数字及图形等方式显示列车运行 速度、允许速度、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
能够实时给出列车超速、制动、允许缓解等表 示以及设备故障状态的报警。

CTCS-2介绍

CTCS-2介绍

7
系统基本功能
防止列车无行车许可的运行。 防止列车超速运行。
– – – – 防止列车超过进路允许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线路结构规定的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动车组构造速度; 防止列车超过限速及紧急限速。
防止列车溜逸。列车停车后自动启动防止列车溜 逸功能,列车继续运行前由机车乘务员人工解除 该功能。
–通过RS485/422串行接口
• 向有源应答器发送报文
–通过专用电缆(LEU置于室内,电缆最大长度2.5km)
• 检测外部电缆状态
–断线、短路
• 记录状态信息
–向地面列控中心提供维护数据
21
CTCS-2级列控系统建设
22
标准体系建设
• 为确保CTCS-2级列控系统顺利实施,必须首先建 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 经过近5年的努力,CTCS-2级列控系统标准体系已 基本形成。形成统一标准包括:
13
地面列控中心-接口关系图
P口:调度命令、限速接收,执行情况信息反馈, 轨道电路占用/空闲信息和区间信号机状态 Q口:进路相关信息、区间闭塞和方向条件信息, 部分站联条件信息 S口:LEU控制 R口:设备状态信息 T口:轨道电路占用/空闲信息、轨道电路低频编 码信息 U口:站间安全信息 V口:信号点灯控制(可选) W 在线测试 W口: 在线测试 端口 U 车站列控中心
• CTCS-2级列控系统相关设备包括:
- 车站联锁:采用国内成熟设备; - 调度集中:采用国内成熟设备; - 信号监测:采用国内成熟设备。
24
结束语
CTCS-2级列控系统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具有 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各项试验和运行 检查,以及第六大提速一次性完成延展里程 6000 余公里的工程实践,全面验证了CTCS-2列控技术 路线和技术体系的正确性,控车模式的先进性, 动车组运行速度200~250km/h、追踪间隔5min的适 应性,以及各类型列车高密度混合运输、跨交路 运行和互联互通的兼容性,为客运专线建设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技术和经济 效益。这是中国的既有线提速技术、列车运行控 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应答器电缆技术条件

应答器电缆技术条件

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技术条件(暂行)2005年9月30日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使用特性 (1)4. 型号、名称、规格及产品表示方法 (2)5. 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5)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施工 (6)附录A (规范性附录)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A端结构图 (7)附录B (资料性附录)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成品参考外径 (10)附录C (资料性附录)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施工方法 (11)Ⅰ前言本技术条件是参照国外应答器设备电缆参数传输技术要求编制。

是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高速率、大容量信息配套使用的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

本技术条件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焦作铁路电缆工厂、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天水铁路电缆工厂、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信号施工工艺研究所。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罗松、陈耀春、张颜珠、梁斌、张新军、袁栩、付军Ⅱ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技术条件(暂行)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应答器数据传输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使用特性、型号、名称、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施工。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应答器与LEU地面电子单元的连接,传输报文数据信息及电能的电缆。

电缆可在铁路电气化和非电气化的不同区段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 3953 电工圆铜线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3048.6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电阻试验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GB/T 3048.1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直流电压试验GB/T 5441.1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总则GB/T 5441.2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工作电容试验GB/T 5441.7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衰减常数试验GB/T 5441.9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工频条件下理想屏蔽系数试验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2951.1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 2951.8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空气热老化后卷绕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测量方法GB/T 2951.23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弯曲试验GB/T 2951.38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白蚁试验方法GB/T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YD/T 760 市内通信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料TB/T3100.3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3部分:综合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3使用特性3.1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为-40℃~+60℃,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0℃。

应答器安装标准

应答器安装标准

应答器安装标准1、应答器安装前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定测,确定具体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应答器按编号安装在指定位置,应答器安装里程与实际里程允许误差为±500mm。

应答器组内两相邻应答器间的距离为5m +0.5 m。

2、应答器的安装:2.1 设备介绍2.2应答器一般来说安装在枕木正中,如图所示。

2.3有源应答器尾缆在钢轨内侧部分必需放入无砟轨道V 型槽中。

2.4在轨道板上画出钻孔标记,先用直径为Φ10mm 、带有深度标尺的小电锤钻在轨道板上钻四个直径为Φ10mm ,深度为905mm 的孔(先用小钻头的作用是防止直接用大钻头将孔打偏)。

钻孔应垂直于轨道板面,当在弯道区段钻孔时,应适当调整电钻,使钻头与轨道板面尽量垂直。

再使用Φ18mm钻头的钻孔(最好使用带有定位标尺的钻),深度为905mm。

2.5清理孔内水泥粉末先用专用清孔刷、吹气泵清理出钻孔内的尘土和碎末,最少吹四次、刷三次。

2.6将固体袋装胶放入孔内。

2.7取出需要预埋在孔中的应答器预埋内螺纹套管,用M10的螺杆(套两个普通螺母)后拧入到应答器内螺纹套管中,使用电动扳手套在螺杆头上,将应答器套管旋入孔中。

注意:预埋内螺纹套管顶部与轨枕面平齐。

钻入套管时必须有固体胶四周外溢,否则必须再加一袋固体胶(防止钻孔深度和直径不达标,导致孔内胶体空缺,预埋内螺纹套管固定不牢固)将螺纹套管周围外溢胶体清理干净。

2.8等胶体凝固后,用一个扳手固定下面的普通螺帽,同时用另一个扳手退出螺纹套管内的螺杆,盖上防护帽。

注意:胶体凝固时间为20分钟,凝固时间内不得碰动螺杆。

待锚固胶完全固化后,紧固应答器底座的四个专用固定螺栓。

通过增减应答器专用衬垫片数量来调整应答器安装高度,要求在轨面下150mm ~170mm 范围内,155mm 为最佳值。

特殊情况不得低于轨面下193mm 。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简介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简介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简介看完本帖之后,你将会对搜救雷达应答器有全新的认识。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SearchandRescueRadarTransponder。

在大。

靠近他们。

搜救雷达应答器实际上是一个被动触发式的雷达信号产生器,当船舶在海上遇险,由人工启动使其处于待命状态,在没有被雷达信号触发前,设备处于接收状态,当被9GHzX-band导航雷达波触发以后,应答一个雷达信号,以在9GHz的雷达屏幕上形成有12个菱形辉点组成的直线来显示遇险者的相对方位,使搜救船舶和飞机非常容易就能够发现和辨别。

SART标志信号在雷达显示器上的视觉效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a)图描述的是双方距离较远时的情形。

随着双方距离渐进,雷达所收到的SART信号也逐渐增强,因而在大光点附近会逐渐出现小光点。

这主要是SART应答雷达波的回扫信号SART(b其频率加快,随距离渐近,周期渐短,直至变成连续的声响,此时表明搜救雷达已经近在咫尺了。

若听到几种不同音调的声响时,则可断定有多个救援船舶或飞机到达。

二、SART技术指标1.电池要求能够待机96h,遇到雷达的反射波后要连续发射8h,有效范围不但能对5nmile以内的,离海面15m高的船用雷达起反应,而且能够对3000英尺高、30nmile以内的、10KW的飞机雷达起反应。

2.能从20m高落入水中而不损坏;3.在10m深水处,至少保持5min而不进水;4.单独落入水中,应能自动正向立起,指示灯在上面;所有。

该搜筏以外的所有救生艇筏上。

也可以在每艘救生艇筏(第31.1.4条要求的救生艇筏除外)安置一个搜救雷达应答器。

至少配备两个搜救雷达应答器,配备有自落式救生艇的船舶须在自落式救生艇中安置一个搜救雷达应答器并将另一个搜救定定位装置安置于最靠近驾驶台的地方以便于在船上使用并转移到另一艘救生艇筏上。

上图为配备在自降落式救生艇内的SART以及发光标识上图为安装在驾驶室的SART及发光标识搜救雷达应答器的搜索与救助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搜救船舶或直升机上的导航雷达探测脉冲作用下,搜救雷达应答器发射的信号能使搜救船舶或直升机上的导航雷达显示器上显示搜救雷达应答器的确切位置;2。

(整理)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11.

(整理)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11.

科技运[2008]143号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应用原则(V1.1)目录目录 (1)1适用范围 (4)2参考文献 (4)3应答器设置规则 (5)3.1一般规则 (5)3.2区间应答器组【Q】设置 (6)3.3车站应答器组设置 (7)3.3.1进站信号机应答器组【JZ】设置 (7)3.3.2出站信号机应答器组【CZ】设置 (8)3.3.3进路应答器组设置【JL】 (10)3.3.4调车应答器组设置【DC】 (10)3.4定位应答器设置【DW】 (10)3.5中继站应答器组【ZJ】设置 (11)3.6等级转换应答器组设置 (11)3.6.1C0/C2等级转换预告应答器组【YG0/2】设置 (11)3.6.2C0/C2等级转换执行应答器组【ZX0/2】设置 (12)3.6.3C0站应答器组设置【CZ-C0】设置 (12)3.7自动过分相应答器组设置 (13)3.7.1分相区预告应答器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分相区定位应答器组【DW-F】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断链应答器【DL】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大号码道岔(18号以上)应答器组【DD】设置 (13)4应答器图纸设计规则 (15)4.1图纸表示符号 (15)4.2应答器编号及命名 (15)5应答器报文编制原则 (17)5.1报文结构(信息帧) (17)5.2用户信息包 (19)5.2.1应答器链接【ETCS-5】 (19)5.2.2重定位信息【ETCS-16】 (20)5.2.3线路坡度【ETCS-21】 (21)5.2.4线路速度【ETCS-27】 (23)5.2.5等级转换【ETCS-41】 (25)5.2.6CTCS数据【ETCS-44】 (26)5.2.7特殊区段【ETCS-68】 (27)5.2.8文本信息【ETCS-72】 (29)5.2.9里程信息【ETCS-79】 (31)5.2.10调车危险【ETCS-132】 (32)5.2.11默认信息包【ETCS-254】 (33)5.2.12轨道区段【CTCS-1】 (33)5.2.13临时限速【CTCS-2】 (35)5.2.14区间反向运行【CTCS-3】 (36)5.2.15大号码道岔【CTCS-4】 (36)5.2.16绝对停车【CTCS-5】 (37)5.3应答器报文编制原则 (38)5.3.1一般原则 (38)5.3.2应答器组功能定义 (39)5.3.3区间闭塞分区应答器组【Q】 (46)5.3.4区间反向中继应答器组【FQ】 (47)5.3.5C0站应答器组【CZ-C0】 (48)5.3.6C0-C2等级转换预告应答器组【YG0/2】 (48)5.3.7C0-C2等级转换反向预告应答器组【YG0/2】 (49)5.3.8C2-C0等级转换预告应答器组【YG0/2】 (49)5.3.9C2-C0等级转换反向预告应答器组【YG0/2】 (50)5.3.10等级转换执行应答器组【ZX0/2】 (50)5.3.11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组【DD】 (52)5.3.12进站应答器组【JZ】 (52)5.3.13出站应答器组【CZ】 (54)5.3.14中继站应答器组【ZJ1】 (54)5.3.15中继站应答器组【ZJ2】 (55)5.3.16过分相定位应答器组【DW-F】 (55)5.3.17过分相反向定位应答器组【FDW-F】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1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7月29日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答器设备基本功能、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CTCS-1~4各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适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

2 引用标准TB/T3021- 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RTMS-EUROSIG/WP3.1.2.3/ABB007ERTMS-EUROSIG/WP3.1.2.3/ABB020ERTMS-EUROSIG/WP3.1.2.3/ABB009Unisig Subset-036 v2.2.2 FFFIS FOR EurobaliseUnisig Subset-085;Test Specification for Eurobalise FFFIS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制定的EN300330、EN300220、EN300440、EN50121、EN50122、EN50125、EN50129标准3 设备功能应答器设备由地面、车载两部分设备构成。

3.1 地面设备1应答器地面设备包括:地面无源应答器、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有源应答器连接的地面电子单元(LEU)。

3.1.1 地面应答器3.1.1.1 地面应答器是一种能够发送数据报文的高速数据传输设备。

3.1.1.2 地面应答器应能提供上行数据链路,实现地对车的数据传输。

3.1.1.3 地面应答器分地面无源应答器和地面有源应答器两种类型,地面无源应答器只能发送固定的数据报文,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LEU)相连接时能发送实时可变的数据报文。

3.1.1.4 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能够得到检查。

3.1.1.5 修改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时需有严格的授权。

3.1.2 地面电子单元(LEU)地面电子单元(简称LEU)是一种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当有数据变化时,LEU依据变化后的数据形成报文并送给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同时LEU应具有接收外部数据报文,并向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的功能,即报文透明传输功能。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A1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年7月29日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答器设备基本功能、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CTCS-1~4各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适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

2 引用标准TB/T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RTMS-EUROSIG/WP3.1.2.3/ABB007ERTMS-EUROSIG/WP3.1.2.3/ABB020ERTMS-EUROSIG/WP3.1.2.3/ABB009Unisig Subset-036 v2.2.2 FFFIS FOR EurobaliseUnisig Subset-085;Test Specification for Eurobalise FFFIS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制定的EN300330、EN300220、EN300440、EN50121、EN50122、EN50125、EN50129标准3 设备功能应答器设备由地面、车载两部分设备构成。

3.1 地面设备应答器地面设备包括:地面无源应答器、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有源应答器连接的地面电子单元(LEU)。

3.1.1 地面应答器3.1.1.1 地面应答器是一种可以发送数据报文的高速数据传输设备。

3.1.1.2 地面应答器应能提供上行数据链路,实现地对车的数据传输。

3.1.1.3 地面应答器分地面无源应答器和地面有源应答器两种类型,地面无源应答器只能发送固定的数据报文,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LEU)相连接时能发送实时可变的数据报文。

3.1.1.4 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可以得到检查。

3.1.1.5 修改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时需有严格的授权。

3.1.2 地面电子单元(LEU)地面电子单元(简称LEU)是一种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当有数据变化时,LEU依据变化后的数据形成报文并送给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同时LEU应具有接收外部数据报文,并向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的功能,即报文透明传输功能。

客运专线应答器安装规范V

客运专线应答器安装规范V

可编辑应答器安装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2008年6月精选 word可编辑目录1. 前言 ......................................................................................................................................... 4 2. 应答器简述 ............................................................................................................................. 4 3. 参考轴定义 ............................................................................................................................. 5 4. 应答器安装方向 ..................................................................................................................... 5 5. 应答器安装间距 ..................................................................................................................... 6 5.1. 应答器组内安装间距 .......................................................................................................... 6 5.2. 应答器组间安装间距 .......................................................................................................... 6 5.3. 应答器与相邻轨道车载天线的最小间距 .......................................................................... 6 5.4. 应答器与岔区内相邻轨道车载天线的最小间距 .............................................................. 6 5.5. 应答器与钢轨接头最小间距 .............................................................................................. 7 6. 应答器安装位置 ..................................................................................................................... 7 6.1. 安装高度 .............................................................................................................................. 7 6.2. 安装横向误差 ...................................................................................................................... 8 6.3. 安装角度误差 ...................................................................................................................... 8 7. 应答器安装限制条件要求 ..................................................................................................... 8 7.1. 无金属空间 .......................................................................................................................... 8 7.2. 有护轮轨情况 .................................................................................................................... 10 7.3. 干扰电缆 ............................................................................................................................ 11 8. 应答器尾缆安装 ................................................................................................................... 11 8.1. 尾缆固定方式 .................................................................................................................... 11 8.2. 电缆终端盒设计位置 ........................................................................................................ 11 8.3. 尾缆长度 ............................................................................................................................ 11 9. 应答器安装举例 ................................................................................................................... 12 9.1. 应答器在轨枕上的安装 .................................................................................................... 12 9.2. 应答器在双块式无碴道床上的安装 ................................................................................ 12 9.3. 应答器在板式无碴道床上的安装 .................................................................................... 13精选 word可编辑1. 前言本文件规定了应答器安装的限制条件,在有碴、无碴道床条件下安装应答器均应 遵循此限制条件,以保证应答器正常工作。

应答器的设置

应答器的设置

一、应答器设置规则地面应答器设置应同时满足CTCS-2级列控系统和CTCS-3级列控系统的需求,CTCS-3级列控系统与CTCS-2级列控系统共用应答器信息,在同一组应答器中可同时包含CTCS-2级和CTCS-3级列控系统数据。

二、分类及作用1)区间应答器:①区间每个闭塞分区入口距调谐单元(BA)或机械绝缘节200±0.5m处设置两个及以上无源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用于列车定位和向CTCS-2级车载设备发送线路允许速度、线路坡度、轨道区段及特殊区段等线路固定信息。

应答器组内相邻应答器间的距离应为5±0.5m。

②当区间相邻两个应答器组之间的距离大于1500m 时,在两个应答器组中间应增加由单个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用于列车定位。

③车站进站信号机(含反向)外方200±0.5m处设置由单个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用于列车定位。

2)站内应答器:①进站信号机(含反向)外方30±0.5m处设置由一个有源应答器和两个无源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

用于提供列车定位、CTCS-2进路线路参数和临时限速信息。

②车站到发线出站信号机外方20±0.5m 处设置由一个有源应答器和一个无源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

用于列车定位、CTCS-2进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绝对停车(当出站信号关闭时,应答器组发绝对停车报文,车载设备在完全监控、部分监控、调车监控、机车信号等工作模式下接收到该报文均应触发紧急制动)。

③正线出站信号机外方30±0.5m 处设置由两个无源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

④车站各股道中间设置由单个应答器构成的应答器组,用于列车停车定位。

⑤调车信号机处:对于调车作业并冒进调车信号后将危及正线运行列车安全的调车信号机(处)设置由1个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组成的应答器组,提供调车危险信息。

3)中继站应答器:上下行线各设置两组由1个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组成的应答器组,主要用于提供CTCS-2临时限速信息。

18-应答器

18-应答器

第18讲应答器一、应答器结构应答器的主要用途是向车载ATP控制设备提供可靠的地面固定信息和可变信息。

应答器系统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构成的高速点式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在特定地点实现地面与机车间的相互通信。

安装于两根钢轨中心枕木上的地面应答器不要求外加电源,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仅靠瞬时接收车载天线的功率而工作,并能在接收到车载天线功率的同时向车载天线发送大量的编码信息。

安装于机车底部的车载天线不断向地面发送功率并在机车通过地面应答器时接收来自应答器的编码信息。

当列车经过无源应答器上方时,无源应答器接收到车载天线发射的电磁能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使地面应答器中的电子电路工作,把存储在地面应答器中的1023位数据报文循环发送出去,直至电能消失(即车载天线已经离去)。

通过报文读写工具BEPT可以向改写无源应答器的数据报文。

通过BEPT可以对无源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进行读出、校核。

有源应答器通过与LEU的连接,可实时改变传送的数据报文。

当与LEU通信故障时(接口“C”故障),有源应答器可以自动切换到无源应答器工作模式,发送缺省报文。

阿尔斯通的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完全相同,通过电缆及插接件与LEU连接,就做为有源应答器使用;下面主要描述阿尔斯通应答器。

二、应答器机械特性应答器由壳体(黄盒子)、电路板、灌封材料构成。

壳体是玻璃纤维类材料热压而成;电路板厚度为3.2mm,安装在壳体内,它包含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电磁感应耦合线圈。

应答器外部尺寸:长480 mm 宽350 mm 高70 mm重量:约7公斤三、应答器抗杂物理能力欧洲标准中,对应答器定义了2个等级的抗杂物能力,A级和B 级,A级更为严格,其指标如表1所示。

四、应答器运用环境●运行温度范围:-40℃到+70℃●冷却:自然对流●储存:-40℃到+70℃,在最后的检查和测试之后小于5年●震动:符合EN50125-3(表5)●抗震:根据标准EN60068-2-75,符合摆锤打桩机冲击试验,根据标准的表格2,最高级别是20 J●抵抗行人踩踏以2000 N的最大力在安装的应答器上行走的可能性●湿度范围:根据EN60721-3-4表格1,为等级4K3●压力范围:根据EN60721-3-4表格1,为等级4K3●风:根据标准EN60721-3-4表2(50m/s)等级为4Z5●防护等级:根据标准EN 60529,为IP68●太阳辐射:根据EN 60721-3-4表1分类,为4K3●生物:根据EN 60721-3-4表3分类,为4B2●机械:根据EN 60721-3-4表5分类,为4S4●MTBF:λ = 2,869.10-6/h / +40℃●使用年限:大于20年●安全:根据EN50129,为SIL4(电气系统)五、应答器工作原理1、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车载天线与应答器之间是按电感耦合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如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年7月29日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答器设备基本功能、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CTCS-1~4各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适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

2 引用标准TB/T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RTMS-EUROSIG/WP3.1.2.3/ABB007ERTMS-EUROSIG/WP3.1.2.3/ABB020ERTMS-EUROSIG/WP3.1.2.3/ABB009Unisig Subset-036 v2.2.2 FFFIS FOR EurobaliseUnisig Subset-085;Test Specification for Eurobalise FFFIS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制定的EN300330、EN300220、EN300440、EN50121、EN50122、EN50125、EN50129标准3 设备功能应答器设备由地面、车载两部分设备构成。

3.1 地面设备应答器地面设备包括:地面无源应答器、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有源应答器连接的地面电子单元(LEU)。

3.1.1 地面应答器3.1.1.1 地面应答器是一种可以发送数据报文的高速数据传输设备。

3.1.1.2 地面应答器应能提供上行数据链路,实现地对车的数据传输。

3.1.1.3 地面应答器分地面无源应答器和地面有源应答器两种类型,地面无源应答器只能发送固定的数据报文,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LEU)相连接时能发送实时可变的数据报文。

3.1.1.4 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可以得到检查。

3.1.1.5 修改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时需有严格的授权。

3.1.2 地面电子单元(LEU)地面电子单元(简称LEU)是一种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当有数据变化时,LEU依据变化后的数据形成报文并送给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同时LEU应具有接收外部数据报文,并向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的功能,即报文透明传输功能。

应答器性能指标

应答器性能指标

应答器性能指标一、产品功能特性1、GPS接收定位功能:设有内部GPS接收定位模块,能自动定位信息数据,并能在每次信息发射时,发射其当前位置和数据信息。

2、AIS报文发送功能:具备AIS格式报文发送功能。

3、报警监控:设备性能指标与AIS监控系统兼容,开启后AIS终端应能收到报警信息。

4、能够易于非熟练人员启动。

5、设有防止意外启动的装置。

6、不会受到海水或油的损害。

7、外部结构平滑无尖锐部件,不会损坏救生艇筏。

二、产品技术指标1、发射频率及发射间隔发射频率1:161.975MHz;发射频率2:162.025MHz。

AIS 搜救器发射频率在频率1和频率2之间两点切换。

发射报告间隔≤1min2、调制方式调制方式:GMSK;调制BT值:0.4;调频指数:0.5。

3、频率误差在常温工作环境下,主机发射频率误差小于±0.5kHz;在高低温工作环境下,主机发射频率误差小于±1kHz。

4、载波功率:1W在常温工作条件下,主机的载波功率为:不小于31.5 dBm;在高低温工作条件下,主机的载波功率为:不小于30dBm。

5、通信距离:≥5海里6、启动时间:≤1分钟(开机第一次发射)7、调制频谱(1)频率在载波频率±10 kHz以内时,调制边带应在0 dBc 以下;(2)频率在载波频率±10 kHz时,调制边带应在-20 dBc 以下;(3)频率在载波频率+25 kHz~+62.5 kHz和-25 kHz~-62.5 kHz时,设备调制边带应在-40 dBc以下。

8、发射杂散功率:108MHz-137MHz,156MHz-161.5MHz,406.0MHz-406.1MHz,1525MHz-1610MHz的发射杂散功率小于25uW。

9、电池容量及工作时间:锂电池DC7.2V,电池容量≥13500mAh,连续放电时间:≥96小时。

10、环境适应性(1)防水等级:IPX7(2)工作温度:-20℃ - +55℃。

应答器安装标准

应答器安装标准

应答器安装标准1安装位置与要求以下所提到的水平面是指两个钢轨轨面,并且所有的参数和旋转角度都是以钢轨轨面为参考平面。

应答器外形尺寸如图2-1所示:图 2-1 有源应答器外形尺寸示意图2.1安装位置应答器安装固定于两根轨枕的中间位置,应答器顶面距钢轨面的最佳距离为120±10mm,特殊情况下控制在93-193mm范围内。

1、 中心线2、应答器3、轨枕中心线图2-2 应答器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3 应答器安装位置2.2基准轴图2-4 应答器安装点基准轴ZXY2.3允许侧向偏离应答器Z 基准轴与Y 基准轴组成的中心面和轨道间中心的最大侧向偏离为±15mm。

2.4允许角度误差由于应答器在列车通过时要通过车载天线与机车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因此应答器的安装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在3个方向的角度偏差不能超过允许安装误差。

具体要求见下图,实际安装过程中对于角度的要求,可以通过计算相应尺寸的偏差来实现。

图2-5 应答器安装旋转角度偏差示意图Y 绕Y 轴旋转,与X 轴最大偏差角β角度不大于± 5oβY ZY YY XY 绕X 轴旋转,与Y 轴最大偏差角α角度不大于± 2 oY XY YY ZαY 绕Z 轴旋转,与X 轴最大偏差角γ角度不大于± 10 oY ZY XY Yγ2.5无金属区要求图2-6 应答器安装无金属区要求示意图应答器安装标准轨枕50KG轨枕(侧线)43KG轨枕(侧线)60KG轨枕(区间)区间带护轮轨的轨枕轨枕平面距枕面高度190mm 170mm 230mm 170mm轨枕厚度190mm 190mm 190mm 230mm轨枕宽度190mm 190mm 220mm 245mm有源及无源应答器安装情况底面5mm胶垫,支架上10mm胶垫,用60mm长螺钉应答器到轨面120mm,底面5mm胶垫,支架上5mm胶垫,用60mm长螺钉+3个平垫+1个弹垫进行固定,应答器到轨面105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年7月29日应答器设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应答器设备基本功能、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CTCS-1~4各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本标准适应列车最高运行速度300km/h。

2 引用标准TB/T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ERTMS-EUROSIG/WP3.1.2.3/ABB007ERTMS-EUROSIG/WP3.1.2.3/ABB020ERTMS-EUROSIG/WP3.1.2.3/ABB009Unisig Subset-036 v2.2.2 FFFIS FOR EurobaliseUnisig Subset-085;Test Specification for Eurobalise FFFIS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制定的EN300330、EN300220、EN300440、EN50121、EN50122、EN50125、EN50129标准3 设备功能应答器设备由地面、车载两部分设备构成。

3.1 地面设备应答器地面设备包括:地面无源应答器、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有源应答器连接的地面电子单元(LEU)。

3.1.1 地面应答器3.1.1.1 地面应答器是一种可以发送数据报文的高速数据传输设备。

3.1.1.2 地面应答器应能提供上行数据链路,实现地对车的数据传输。

3.1.1.3 地面应答器分地面无源应答器和地面有源应答器两种类型,地面无源应答器只能发送固定的数据报文,地面有源应答器与地面电子单元(LEU)相连接时能发送实时可变的数据报文。

3.1.1.4 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可以得到检查。

3.1.1.5 修改地面应答器存储的数据报文时需有严格的授权。

3.1.2 地面电子单元(LEU)地面电子单元(简称LEU)是一种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当有数据变化时,LEU依据变化后的数据形成报文并送给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同时LEU应具有接收外部数据报文,并向地面有源应答器进行发送的功能,即报文透明传输功能。

3.1.2.1 一个LEU可同时向4个地面有源应答器发送4种不同数据报文。

3.1.2.2 列车接近地面有源应答器时,LEU发送的数据报文应保持不变。

3.1.2.3 LEU应能实时监测与地面有源应答器间信息通道的状态,并及时向车站列控中心回送。

当LEU 与地面有源应答器通信中断时,不应产生危机行车安全的后果。

3.1.2.4 当外部控制条件无效或通信故障时,LEU应向有源应答器发送默认报文。

3.1.2.5 LEU存储的数据报文应准确无误。

3.1.2.6 数据报文正确存放在LEU的相应存储单元中,选择地址线时不得有误,且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3.1.2.7 存储的数据需对随机数据错误有很好的防护,对于可能出现的数据错误应该可以被检测到并得到及时处理,以防危及行车安全。

3.1.2.8 存储的数据报文可以读出。

3.1.2.9 修改LEU存储的数据报文需有严格的授权。

3.1.2.10 当采用报文透明传输方式时,LEU应采取安全措施保证数据接收的正确性,并保证数据报文的时效性。

3.1.3 地面应答器组地面应答器按编组形式设置,组内每个地面应答器均发送一组报文,所有报文的综合定义了该地面应答器组所代表的信息含义。

组内各地面应答器的信息具有关联关系。

4 车载设备应答器车载设备包括:车载天线和车载解码器(BTM)。

车载解码器除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还原,还包含载频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

4.1.1 车载天线车载天线是一个双工的收发天线,向地面发送激活地面应答器的功率载波、接收地面应答器发送的数据报文。

4.1.2 车载解码器4.1.2.1 车载解码器是用于对地面应答器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模块,对应答器报文进行解码还原,并传送给列控车载计算机。

4.1.2.2 载频发生器与功率放大器用于产生激活地面应答器所需的载频能量并通过车载天线传递给地面应答器。

4.1.2.3 车载解码器用于对地面应答器信息的接收、滤波、数字解调与处理以及相关数据的传输。

处理好的数据通过相应的接口“B”,在约定的接口协议下传送至相关的设备,如ATP设备。

5 数据传输图1为应答器设备的数据传输结构框图。

图1 数据传输结构示意图无源应答器不与接口“C”连接5.1 接口“A”定义;接口“A”是地面应答器与车载天线设备间的通信接口,其接口定义对确保不同应答器设备间互联互通以及信息传输的高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答器与车载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基于磁耦合原理。

车载天线单元将发射磁场为应答器提供能量(下行链路),当天线单元位于接触区内时,应答器接收此能量,建立工作电源,并发送数据报文(上行链路)。

5.1.1 应答器下行链路(车→地传输):功率载频:27.095MHz±5KHz当频偏≥10 KHz时,载波噪声<-110dBc/Hz5.1.2 应答器上行链路(地→车传输):中心频率:4.234MHz±200KHz逻辑0(f L)时为3.951MHz,逻辑1(f H)时为4.516MHz。

两频率变换时应保持相位连续。

5.1.3 应答器数据信号调制方式调制方式:FSK调制频偏:282.24KHz±5%平均数据传输速率:564.48±2.5% kbps5.1.4 应答器的带内频率辐射应满足EN300330(1999-05发布)7.2.1.3 表中定义的辐射要求5.1.5 应答器的带外频率辐射应满足EN50121-2(Category C, 750 V DC Conductor Rail)第4.1节定义的辐射要求,衰减 6 dB。

5.2 接口“S”定义接口“S”是LEU与车站列控中心设备间的通信接口,LEU与车站列控中心设备间应采用RS-422、RS-485、CAN总线、以太网等方式进行连接,或采用继电器输入方式。

5.2.1 RS-422、RS-485串行通信5.2.1.1 采用主从通信方式,LEU为从机。

5.2.1.2 采用双通道冗余方式5.2.1.3 通信波特率:38400bps。

5.2.1.4 通信协议:FSFB/2(第二代现场总线故障安全通信协议)或其它故障安全通信协议。

5.2.2 CAN总线通信协议为:2.OB。

5.2.3 继电器输入接口5.2.3.1 符合铁路信号设备故障安全原则的要求。

5.2.3.2 输入电压为直流24V。

5.2.4 其他总线方式。

5.3 接口“B”定义接口“B”为车载解码器与列控车载计算机间的通信接口,应采用RS485、CAN总线,或其他串行数据总线方式。

5.3.1 RS-485采用主从通信方式,车载解码器为从机。

5.3.2 CAN总线通信协议为:2.OB。

5.3.3 其他总线方式。

5.4 接口“C”定义接口“C”是LEU与地面有源应答器间的通信接口,它包含由LEU向地面有源应答器传输数据报文的接口“C1”、地面有源应答器回送的被激活的接口“C4”、LEU向地面有源应答器提供偏置电压的接口“C6”,这三种接口信号同在一对电缆芯线中传输。

接口“C”的传输是透明的。

5.4.1 传输介质5.4.2 接口“C1”5.4.2.1 编码方式为双相差分电平编码,简称DBPL编码。

码序码元DBPL图2 DBPL 编码5.4.2.2 信号幅值:接120Ω负载时,传输信号波形符合下面要求:V nom测量处图3 传输波形要求5.4.2.4 地面有源应答器负载:90Ω<|Z|<150Ω(0.2MHz ~0.6MHz ) 5.4.2.5 平均传输速率:564.48Kbit/s平均传输速率定义为1500连续数据位的持续时间除1500。

5.4.2.6 平均传输速率精度:误差<±200ppm5.4.2.7 地面有源应答器的接收速率与地面电子单元(LEU )发送速率相同。

5.4.2.8 当有源应答器被激活,在接口“C1”检测不到有效信号时,发送存储的默认报文;一旦开始发送默认报文,即使接口“C1”恢复有效信号,有源应答器也一直发送默认报文。

5.4.3 接口“C4”当应答器被激活时,应答器产生瞬间的低输入阻抗,LEU 检测到此信号后,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转换输出报文。

5.4.3.1 持续时间200us < t < 350us 5.4.3.2 应答器输入阻抗信号触发时,应答器输入阻抗(8.82kHz ): |Z|<15Ω信号未触发时,应答器输入阻抗(8.82kHz ): 150Ω<|Z|<300Ω 5.4.4 接口“C6”5.4.4.1 信号波形及频率:正弦波,8.820 KHz ±0.1KHz 5.4.4.2 信号幅值5.4.4.3 谐波二次谐波应<-20dBc ,高次谐波应<-40dBc (120Ω阻性负载,0.1~1MHz )。

6 报文编码应答器报文编码详见ETCS 应答器编/解码策略。

应答器报文分长格式和短格式两种类型。

6.1 报文格式6.1.1 编码方式:BCH 循环码6.1.2 校验方式:85bit 循环冗余(BCH 码)6.1.3 同步方式:块控制首部(BCH —BlocK Control Header ) 6.1.4 报文码长:长格式1023bit ,短格式341bit 6.1.5 可用码长:长格式830bit, 短格式210bit6.1.6.1 用户报文:由基础数据定义的830(210)位应用报文。

6.1.6.2 Sd 用户报文:将用户报文由每10位转换为11位后的sd 用户报文 6.1.6.3 Cb 控制码:cb=0016.1.6.4 Sb 扰码:生成多项式:1)(252729303132++++++=x x x x x x x h选择扰码时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

6.1.6.5 Esb 修整码:额外修正数据位,该码根据用户数据来确定。

选择修整码时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

6.1.6.6 BCH 校验码:通过计算得到的校验码 6.2 编码过程6.2.1 步骤1:将830(210)位应用报文按每10位分为一组,用一个所有位的函数替换前10位U’k-1 = i =0k -1∑U i mod 2106.2.2 步骤2:选择12位扰码B ,并对830(210)位数据加扰加扰初始状态:S = (2801775573 · B) mod 232图4 数据加扰6.2.3 步骤3:将加扰后的数据每10位为一组,并查表变换为11位长的字(字母表见附录1)6.2.4 步骤4:选择10位修整码 6.2.5 步骤5:产生85位校验码校验码定义为:b 84x 84+...+b 1x+b 0 = R f(x)g(x)[ b n-1x n-1+...+b 85x 85 ] + o(x) 其中多项式:f(x)、g(x)和o(x)与报文格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