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
论《荒原》中的荒芜感论《荒原》中的荒芜感内容摘要艾略特的《荒原》曾经轰动一时,影响之大是现代西方诗歌多少年所未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
在这首诗中,艾略特引用了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囊括了西方诗歌最高最渊博的传统。
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写干旱的大地上赤土千里,人们的心灵更加干旱,人类失去了信仰和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没有意义。
本文从艾略特的生平和诗歌特点入手,逐步分析《荒原》全诗各个组成章节,通过解读其中传达出的荒芜感,达到对这首诗整体思想的了解。
关键词:荒原破碎空虚意象象征艾略特的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奠基人之一,父母均是有识之士,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作受但丁、约翰·道恩等人的重大影响。
不幸的婚姻使他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艾略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尤其擅长戏剧独白,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是“新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
他是最早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无意义和支离破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对秩序和规则的追求使得他最终转向宗教来寻求救赎。
艾略特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
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
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
代表作《荒原》和《空心人》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
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
他的长诗《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
艾略特的诗非常难读,尤其对中国读者来说,因为诗中的意象和象征通常看似没有关联系。
论艾略特《荒原》的反思意识
论艾略特《荒原》的反思意识艾略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作品《荒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学意味和反思意识而著称,被誉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杰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艾略特《荒原》所呈现的反思意识。
艾略特《荒原》中的反思意识体现在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和对道德信念的探讨上。
在诗中,艾略特描绘了一个充满空虚和失落的现代社会,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对于道德信念和精神追求缺乏清晰的认识。
这种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艾略特对于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和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他通过《荒原》这首代表作,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反思社会的现状,重建人类的道德信念。
艾略特《荒原》中的反思意识还体现在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思考上。
诗中穿插了大量有关历史、文学和宗教的引用和隐喻,反映了艾略特对于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洞察。
他试图通过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再审视和反思,揭示出人类文明的起起伏伏、兴衰变迁,展现了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关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他也警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传承,以免失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艾略特《荒原》中的反思意识还体现在对信仰和宗教的反思上。
在诗中,艾略特探讨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信仰和宗教的迷茫和矛盾心态。
他认为现代社会充斥着种种的虚无和迷茫,人们对于宗教和信仰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但又因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贫乏而产生了犹豫和困惑。
艾略特通过《荒原》这首诗,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和宗教情感,寻找心灵的归宿,从而重新获得精神上的富足和安宁。
艾略特《荒原》中的反思意识还体现在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上。
在诗中,艾略特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命运安排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存在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安排的沉思反思。
他试图通过对人生和命运的反思,探寻出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和困惑时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心志,如何找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
简要分析艾略特的《荒原》中的宗教意识
简要分析艾略特的《荒原》中的宗教意识《荒原》是艾略特的诗作名篇之一,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
它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宗教哲学是艾略特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主要作品的中心内容。
《荒原》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状态,是对战后西方文明走向迷惘和式微的高度概括。
1920年前后是人类自己也无法理喻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从精神上彻底埋葬了人们心中的上帝。
对理性科学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望、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化生产中人被异化的担忧……,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着一切,冲击了人们所有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
伦敦坍塌了,巴黎毁灭了,美国变形了,就像昔日的庞贝城,人们现在所能见到的除了一片荒原之外,什么也发现不了。
上帝存在便剥夺了世界的意义,上帝不存在则剥夺了万物的意义。
在这一片神秘莫测的荒漠面前,人们什么也不能理解。
在这个特定的时期,《荒原》应运而生。
“荒原”这个标题就源于神话之中。
在巴比伦、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埃及等地就有关阿梯斯、阿童尼斯、奥西利斯的神话,他们都是人格化的繁殖神,产生于远古民族祈祷丰收的仪式。
他们的戏剧性经历可以引起四季更替及植物荣枯。
神氏健壮,尤其是他的性能力强盛,便导致植物繁荣;而当他受到伤害、性能力被破坏、或者死亡时,整个大地就会荒芜,冬季或旱季就会到来;而神复活,荒原就复生,万物随即重新繁盛。
魏登女士有关圣杯传奇中渔王的故事,实际上是古代繁殖神崇拜在教会压力下扭曲变形的文学形式。
《荒原》全篇主要讨论"死亡"的主题诗中弥散着死亡的烟雾,作者大量列举了神话故事中死而复生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虽死犹生的状态,在这些烟雾背后,作者给予读者一个明确的指导,当下社会的人们的精神已经毁灭,尽管肉身仍在,但那些充满肉欲的腐朽和罪恶必须被彻底清除。
人们只有经过宗教的洗礼,精神才会被净化,“荒原人”才能走出荒原,等到拯救。
《荒原》分析
《荒原》一诗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荒原》发表以来,尽管读者和评论界褒贬不一,但是它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
《荒原》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现代西方社会,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其惊世骇俗的社会批判意义,不容低估。
作为象征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在艺术上的创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荒原》往往叫人感到晦涩难懂,其主要原因:一是象征意义过于隐晦,一是用典太多。
而象征与用典,也正是《荒原》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荒原》全诗434行,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弈”;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全诗的主要内容是写干旱之地赤地千里,没有水,长不出庄稼。
不但大地苦旱,人的心灵更加苦旱,人类失去了信仰、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
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思想境界。
《荒原》中贯穿着两个传说,一个是渔王的传说,是讲古代的渔王患了病,丧失了生殖的能力,导致他的国土干旱荒芜。
另一个是圣杯的传说,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
耶稣遇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
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再自动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正是对现代人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的描写,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生长着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
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艾略特解读
《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他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读:
一、诗歌的主题和结构:
《荒原》是一首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的长诗,通过对自然、历史、宗教、文化等主题的探讨,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荒原。
诗歌的结构复杂而严谨,由多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意象,但它们都相互关联并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主题。
二、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他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理解。
例如,诗中的“荒原”既是一个具体的自然景象,也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生活的枯竭和空虚。
此外,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意象和象征,如“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等,它们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三、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了独特的语言和风格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语言既富有节奏感又充满力量,他的诗句常常具有深邃的哲理性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此外,他还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引用,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荒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对现代社会和人类境遇的深刻反思。
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危机和人类困境,同时也提出了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因此,这首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总之,《荒原》是T.S.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艾略特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批判。
《荒原》的现代诗歌革新
《荒原》的现代诗歌革新《<荒原>的现代诗歌革新》《荒原》是英国诗人 TS艾略特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在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实现了对传统诗歌的革新。
在诗歌的主题方面,《荒原》打破了传统诗歌常见的浪漫主义或理想化的倾向。
以往的诗歌往往围绕着爱情、自然、英雄等主题展开,传递出积极向上或美好的情感。
然而,《荒原》却直面现代社会的精神荒芜和人们内心的空虚与迷茫。
艾略特通过描绘现代城市生活的混乱、无序以及人性的堕落,揭示了一战后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
这种对现实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刻洞察,在当时的诗歌领域是极为大胆和创新的。
诗歌的结构上,《荒原》也摒弃了传统诗歌清晰连贯的线性叙事模式。
它采用了碎片化的结构,将众多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意象和典故拼贴在一起。
这种破碎、跳跃的结构方式,恰如现代人支离破碎的精神世界和混乱无序的生活状态。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的片段之间建立联系,自行拼凑出诗歌的整体意义。
这种结构上的创新,要求读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诗歌的解读中,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和读者的思考维度。
语言运用上,《荒原》同样展现出了鲜明的革新特征。
传统诗歌注重语言的优美、流畅和韵律感,而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口语、俗语、外语词句以及晦涩的典故和象征。
语言风格时而简洁明了,时而晦涩难懂,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义性。
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规范性和单一性,也更准确地反映了现代社会语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意象的选取上,《荒原》也与传统诗歌大相径庭。
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清晰、具体且具有明确象征意义的,比如玫瑰象征爱情,白鸽象征和平。
但在《荒原》中,艾略特选用了大量的现代城市意象,如荒芜的街道、破败的工厂、冷漠的人群等,以及古老神话和宗教中的神秘意象,如死而复生的渔王、寻找圣杯的骑士等。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荒诞、虚幻而又充满隐喻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困惑。
探析《荒原》及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
探析《荒原》及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摘要:艾略特一直强调诗歌“非个性化”,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对感情的摆脱,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摆脱。
”但他“自己的个性和经历却以火一样的文字烙印在他的作品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诗人才华横溢的伟大时代,也是现实生活令人心碎的时代。
资本主义的恶性膨胀使其价值观蒙上了一层物欲主义的阴霾,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动荡建立起来的新秩序至少在艺术家眼里毫无诗意,象征主义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了对现实的反叛和抗议。
关键字:艾略特;异化;象征主义;荒原一荒原《荒原》(the waste land)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界西方文学的划时代的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荒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旧的文明和传统价值的衰落表达出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
诗的组织类似纪录电影,一个个意象场面对话叠加起,形成了整体,全诗采用了交响曲式结构,运用多声部的手法来表现复杂的意象.《荒原》既可以看作艾略特的代表作,又可以称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在诗里,他运用寻找圣杯的传说,广征博引,描写西方现代社会人们的极度精神虚脱。
诗一开头就点明现代人活着等于死去而又不愿死去的主题。
他用上流社会生活和伦敦小市民在酒吧间的谈论对比,证明两者都没有丝毫的意义,人们只是在欲火中煎熬而已。
接着艾略特用“淹死水中而后复生”的传说号召人民皈依天生,以求死而复活。
作为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品,《荒原》在象征手法上的使用是极为丰富和出色的。
诗人不是简单零碎地使用一些象征,而是有组织的使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使其成为表情达意的主要工具。
例如《荒原》第三章火诫中的一段:在那暮色苍茫的时刻,眼与背脊从桌边向上抬时,这血肉制成的引擎在等候像一辆出租汽车那样颤动而等候时……一个长疙瘩的青年到了,她“厌倦又疲乏”,冷漠的听任他发泄。
在那之后: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她的头脑容许一个半成形的思想经过:……这里作者对现代让人有欲无情的厌恶并不是通过声色俱厉地抨击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思想寓于形象之中,情感寓于场景之中。
象征主义文学视角下对艾略特《荒原》的解读
象征主义文学视角下对艾略特《荒原》的解读摘要:象征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的中叶,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统治也开始失望、怀疑、否定,使得传统的理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表现了这种社会心态和作家的心理特征。
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阶级统治下的社会形态的反映。
《荒原》是艾略特中期非常著名的作品,是西方现代诗歌中一部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象征主义视角对《荒原》进行解读。
关键词:艾略特:象征主义;荒原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
它的成就主要涵盖戏剧和诗歌,其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
象征主义的文学创作一个主要的步骤就是使用对比、联想、暗示、烘托等方法进行创作,艾略特是一位杰出的象征主義文学代表者,《情歌》《荒原》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
本文通过对《荒原》进行解读,了解艾略特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一、艾略特生平与创作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欧美文学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大师,是20世纪西方的诗魂。
20世纪欧美文坛上影响极大的诗人,也是著名的批评家和戏剧家,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长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西方诗歌中的里程碑。
二、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首先,它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
在文学用语里,象征指某种物质的东西借助联想而表示某些其他非物质的东西。
它把一个形象(类似之物)同这个形象暗示的或唤起的一种观念或概念(主观之物)联结在一起,如爬楼梯的形象被用来暗示一个人精神升华的过程。
美国劳伦斯·坡林教授认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
”象征主义诗歌的“象征”就采用这一涵义,用“象征”这种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或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次,象征主义诗歌强调“感应”和“通感”。
艾略特_荒原_的意象系统和解读困惑
2001年11月第30卷第6期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oumal of S 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Vol.30 No.6Nov.,2001艾略特《荒原》的意象系统和解读困惑Ξ彭 舜(湖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是诗歌史上最难解读的诗作之一。
该诗难以解读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容量大和反传统反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
根据欧美现代派诗歌注重“意象性结构”的特点,从意象系统入手去解读《荒原》,该诗中交织着“枯萎”、“死亡”、“情欲”、“再生”四个意象系统,它们使诗看似零乱无序的“章句”与作者要表达的基本思想拈连起来了。
由此入手的解读,可以避免传统的感悟式或诠释式解读可能引起的困惑。
关键词:艾略特;荒原;解读困惑;意象系统中图分类号:I3/72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529(2001)0620101204 英国诗人T・S・艾略特(1888~1965)是欧美后期象征主义诗派的代表,他的诗作、诗风和诗论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欧美诗坛上一道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其长诗《荒原》被称为“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该诗1922年发表迄今,一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其技法新异奇特,意脉跌宕回还,思绪高深难测,宛如一座诗的迷宫,令人疑窦丛生,甚至望而却步。
本文拟从“意象系统”入手,探寻一条解读《荒原》的路径。
并剖析该作难以解读的症结所在。
一艾略特的《荒原》问世以前,或者毋宁说在象征主义诗派兴起以前,欧美诗坛上两部难以解读的经典之作,一为但丁的《神曲》,一为歌德的《浮士德》。
以《浮士德》而言,既是诗人又是德国文学研究专家及歌德研究专家的冯至先生曾说,歌德写《浮士德》写了60年才写完,而他研读《浮士德》,读了60年还没完全读懂。
这里固然有冯至先生对“学海无涯”这层意思的强调,但也确实表明,像《浮士德》,以及《神曲》这样的诗作,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复杂艰深,是很难解读的。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
现代诗歌《荒原》赏析作者:徐强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4年第11期【摘要】艾略特是著名的英国诗人、批评家。
一九四八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荒原》被誉为现代诗的里程碑。
他的思想对整个西方世界及全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荒原》一诗中死亡意识占主导地位,诗的开篇便用死亡这个词在读者的心中激起波澜。
在他的诗中,死亡与复活是两大永恒的主题,在死亡之中又包含有对未来的憧憬。
艾略特调和了死与生、绝望与希望、现象与本质、神话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火与水等的两极对立,他让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地表达诗人的本意。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1.159 《荒原》是现代诗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诗歌中堆砌了很多复杂的意象、让人感到难懂。
本人在初读诗歌时,感到十分迷茫,认为诗歌极其难解。
但是,我看了中外许多学者对诗人的诗歌的评价和解析之后,我了解了许多关于艾略特诗歌中隐含的深层意义。
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从其写作背景入手,了解当时诗人生活的社会现状。
诗歌写于一战过后,那时整个欧洲都刚从残酷的战争中走出来,社会极度萧条,到处都是废墟与战争的残留物,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遭到了巨大打击。
整个社会就像一个“荒原”一般,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当时的人们迫切想摆脱这种地狱般的生活,不断地追求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荒原》中的“荒原”意象及其象征意义1.即将孕育出生机的“荒原”。
死亡与复活是《荒原》中的两大主题,“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
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尔,你要什么的时候,她回答说,我要死。
”诗开头就以死亡来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
诗中首先呈现出了大量的关于死亡的“荒原”意象。
随后写到了死亡与复活的轮回,讲到上帝在绝望中拯救了整个世界,孕育出了一个新的世界。
荒原的象征意义
荒原的象征意义【篇一:荒原的象征意义】《荒原》是现代英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枯萎的荒原象征着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渡、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同时,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拯救现代人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艾略特思想上的保守和反动.【篇二:荒原的象征意义】艾略特引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腓尼基水手与商人的意象(43-59,312),渔王的意象(189-190,424-433),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与阿格坦思意象(196-200),寻找圣杯的意象(378-395),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 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
耶稣罹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
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自动再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不过,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尽艰险之后找到圣杯。
等等。
基督教经典《圣经》中的荒原意象(20-30,331-359,322-330),佛教经典《佛经》中的火诫涅盘意象(302-305),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伊尼德》和奥维尔的《变形记》以及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中有关苦难与升华的意象(92-110,203-206),中古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独语录》中的迦太基人意象(301),中古诗人但丁的《神曲》中的炼狱意象(293-296),莎士比亚的《暴风雨》(48)和《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77)以及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恶之花》(76)中有关享受与纵乐的意象,等等。
艾略特《荒原》是破坏文化的里程碑
艾略特《荒原》是破坏文化的里程碑(2000年6月写、2014年10月改)黄有柏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优美是精品,语无伦次是糟粕。
世界性的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其变种文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将要彻底结束,代之以创新的特色现实主义、特色浪漫主义及特色象征主义文学(即第二次世界文艺复兴)的到来。
原因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客观环境已经过去了。
以上这个客观环境怎么样?我们得简略地从头说起。
二十世纪开始,由于帝国主义掠夺世界的相互争斗愈演愈烈,终于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后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长诗《荒原》,《荒原》表达了战后西方一代人的幻灭,与浪漫主义传统诗歌决裂,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
这的确是一座里程碑,但遗憾的是它的现代主义艺术不能成其为一种艺术,而是成了破坏性的文化废墟(以废墟为艺术)。
这样,它所得到的结论便是:反传统文化、破坏文化的里程碑了。
请看《荒原》是怎样以废墟为艺术的呢?诗人在最后一段里毫不掩饰地写道:“这些片断我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
诗歌的最后一段每行就是一个片断,片断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是语无伦次。
引用其最后一段如下:“我坐在岸上垂钓,背后是那片干旱的平原①我应否至少把我的田地收拾好?②伦敦桥塌下来了塌下来了塌下来了③然后,他就隐身在炼他们的火里,④我什么时候才能象燕子——啊,燕子,燕子⑤阿基坦的王子在塔楼里受到废黜⑥这些片断我用来支撑我的断垣残壁那么我就照办吧。
希罗尼母又发疯了。
⑦舍已为人。
同情。
克制。
平安。
平安平安。
”在这段里你看得出诗歌的意思是什么吗?这种“用破碎的语言、荒谬怪诞的物景和互不相干的物体并列、重叠成毫无逻辑的整体的拼贴法”,存心不让读者理解,并不是真知的表现。
全诗五个部分二十三段,其中每句话是一个片断,究竟有多少片断呢?真是数也数不清。
整首诗从总体来看,句与句之间是不连贯的、由无数片断排列成的一篇流水账,是无层次的、错落杂乱的一片废墟(更谈不上诗的修辞和诗的意境了)。
杂谈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英国诗人T·S·艾略特是英国后期象征主义诗派最杰出的代表诗人,他的长诗《荒原》被称为“欧美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理论在该诗作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荒原》全诗共34 行,分为五章,《死者葬仪》、《对弈》、《火戒》、《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其间使用了多种语言,也有众多的引喻,其中渔王这一引喻最具有代表性。
渔王因为受伤而损害了生殖机能,于是国土干旱、寸草不生、土地荒芜。
早在远古时期,鱼就是与生命力密切相关的,鱼的生存离不开水。
传说中又引进了关于圣杯的传说。
只有最圣洁的童贞骑士才能在历经艰险后找到圣杯,圣杯不仅同鱼、水有联系,还是女性的象征,骑士带着作为男性象征的剑找到圣杯,也喻示着两性之间的正常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传承和人类的繁衍。
长诗不仅要表现现代社会情感和精神的枯竭,文明的荒废,更要表现荒原的拯救,表现对情感、精神和睿智生命恢复的执著和探求,所以,他极力强调的是只有恢复信仰、尊奉神的教诲,才会找到能带来生命活力的圣杯,才能使荒原复苏。
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是处于战后一种无秩序下的现代西方社会: “并无实体的城,在冬日破晓时的黄雾下,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且那么多,……人人的眼睛都盯住自己的脚前。
”这样诗人便突破了个人主义而写出了广大的人类发展,诗中的众生陷入了腐败溃烂的地步。
诗人写出的不是一个人的个性,而是一类人所具有的共性,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厚表达。
这一点与诗人的非个人化理论是紧密联系的。
读者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体会到诗所包含的历史传统之中,而每个人的个人状态为这种历史传统的意义表达奠定了一个重要的个体基础,使得历史传统在当下的个人体验中得到实现。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中的‘客观对应物’指的是诗歌中的一系列象征物,包括诗中特定的客体、事件、情景、典故等。
它不是诗人直接抒发胸臆,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寄寓在客观物之上,这样作品中便出现一个表意深刻、蕴涵丰富的艺术境界。
T·S·艾略特《荒原》主题浅析
T·S·艾略特《荒原》主题浅析外国文学T·S·艾略特《荒原》主题浅析文/鹿佳妮摘要:《荒原》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本文通过对诗歌中的典故、意象进行解析,进而揭示诗歌的隐喻性主题。
关键词:《荒原》;隐喻性;现代主义;主题《荒原》是艾略特思想成熟的产物,也是确立诗人在西方现代诗坛上不可撼动地位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荒原》分《死者的葬礼》、《弈棋》、《火的布道》、《水里的死亡》和《雷霆的话》五部分,全诗共433行,使用了七种文字(包括题辞)和大量典故,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且用典突兀,意象纷繁,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
[1]艾略特诗歌创作深受象征主义诗派影响,诗中充满大量隐喻性意象。
诗人坚持要将诗题掩埋在这些意象之内,似乎很怕读者一眼看穿诗歌的题旨,非要读者用尽所有智慧去解读不可。
但层层剥开这些带有隐喻性质的典故、意象,诗歌的主题就明白确切地显露出来了。
“荒原”无论作为一种景象还是一个意象,一望而知代表着一战后被摧毁或者受到重创的西方社会之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实况,一幅伤心惨目的无序、肮脏、贫瘠而混乱的图画,成了一时找不到出路、精神极度虚脱的“文明真空”的代称。
[2]一战过后,整个西方社会展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即信仰丧失与物欲横流,这也正是艾略特在《荒原》中所批判的。
首先是信仰丧失,这是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源头。
诗人强调的信仰指的是近代以来统治整个西方精神世界的理性精神。
如果说,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作者是手持正义之鞭,立于社会生活之上去鞭挞那些黑暗现实,那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中,这样神圣的正义之鞭消失了,尼采说“上帝死了”。
理性精神受到怀疑与冲击,以非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形成并蓬勃发展。
[3]于是,“理性陨落”、“信仰丧失”便成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主题。
在《荒原》中,艾略特主要是通过《圣经》典故来批判、鞭挞、警示、劝诫生活在“精神荒原”中而全无信仰的“现代荒原人”的。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的象征意义:现代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流派,托马斯·艾略特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与评论家。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是西方诗歌的一座里程碑,庞德曾言,“只要《荒原》一出版,我就要给它捧场”。
《荒原》是一个匠心独运的“象征森林”,它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批判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揭示了现代人扭曲、变形、异化的精神状态,展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轨迹,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作。
《荒原》全诗共四百余行,分为五章。
第一章“死者葬仪”,题目来自英国教会的出葬仪式 , 显然有着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葬,或现代人不要灵魂的象征意义。
四月通常被认为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与之联系的意象大多是明媚、美好的,中国女诗人林徽因就曾用“你是人间四月天”来表达爱的赞颂,而艾略特却在诗歌的开头写道,“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奠定了全诗阴森的格调。
在这章里,艾略特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冷漠荒芜的世界,草木枯朽,人们过着半死不活的生活,没有纯粹的幸福和纯洁的爱情。
“一堆支离破碎的意象,那儿阳光直晒,/枯树不会给你遮荫,蟋蟀的声音毫无安慰,/干石没有流水的声音。
”,“我/不死不活,什么都不知道/注视光明的中心,一片寂静。
/凄凉而空虚是大海。
”诗人实际上是在神话的
框架中镶嵌了现代社会:凄凉的荒原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腐朽堕落的欧洲文明。
诗歌通过主人公的漫游,描写了被黄雾弥漫的伦敦城,一个无异于鬼蛾世界,就像但丁《神曲》中的地狱,居住着毫无信仰的灵魂和鼠目寸光的庸人。
诗人理想 旷谷回音——反思《荒原》
一
整体 的 印象 及 效 果 ” ,陷 入 丝夹缝 中的生命 ,可 以让他 如 同孩童般 地哭泣 :一 读 者 ,不 会 以此 去 破坏 和 中断 “
粒 纤 尘 的 杂 质 , 也 可 以 让 诗 人 揪 心 般 地 梦 魇 。 这 是 一 群 脆 徒 劳 的文 字 游 戏 中而 拉 开 与诗 人 的距 离 。正 如 艾 略特 自己所 弱 的 生 灵 ,诗 人 们 用 或 优 美 或 睿 智 的 文 笔 , 构 筑 了一 个 自 说: “ 首诗实际意味着什么是无关紧要 的。意义不过是扔 一
己的理 想王 国,像雾霭 中的灯塔 ,引着所 有期待抚慰 的心 给读者以分散注意力的 肉包子 ;与此同时,诗却要以更加具
灵 ,去 往 一 个 纯 净 圣 洁 的 天 地 。有 的 人 ,乞 求 甘 露 : 有 的 体和 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者。”这种影响得之于心 人 ,诅 咒 暴 雨 ; 有 的人 , 追 随 死 亡 ; 有 的人 , 燃 烧 自我 。
( ) 形式 表 现 一 “ 原 ”是 什 么 如何 来认识 《 荒原》一诗 的价值呢 ?对 于 中国读者 来说 , 《 荒原》 的幽微晦涩 未必能超过李 商隐 的 某些 “ 无题 ”诗 ,它的引经据 典也未必 比宋人应用得更 为
却无法言明,正是诗歌特有的魅力 。 人类 的一 切文 明都 可 以被看 作 承担 信 息 的抽象 的符
他们 无 时无 刻 不在 思 想 ,不 在感 知 : 生活 即我 , 我 即生
活 ;生活 即诗 ,诗 即生活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打开一本诗 号 ,而 艺术是起源 于象征 的。与原始 艺术 的宗教实用 性不 作——艾略特的 《 荒原》。
“ 深文隐蔚 ,余味 曲包 ”,有形不似无形妙 。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
艾略特《荒原》皮格马利翁典故及作用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之一,该诗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思熟虑的主题而闻名。
其中一个重要的典故就是皮格马利翁(Pierrot),这个典故的引入为诗歌增添了许多意义和象征。
皮格马利翁最初是法国文学和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通常被描绘成一个忧郁的洞察力强、富有诗意的人物,他经常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沉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的形象在欧洲文学中持续了几个世纪,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从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
在《荒原》中,艾略特借用了这个典故,用皮格马利翁的形象来呈现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寂和无助。
在诗中,他描绘了一个被分割、疏离和腐败的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感到孤独和迷茫。
皮格马利翁的形象被用来代表这种孤独和无助的心情。
与传统上的皮格马利翁形象不同的是,艾略特的皮格马利翁并不是一个忧郁的诗人,而是一个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人。
在诗中,艾略特写道:“我站在假面舞会里,吹着玩具小喇叭/一个批发商对我说,毁灭的神性是你的风格。
”这里的“假面舞会”暗示着人们在社会中扮演角色和隐藏真实的自我,而皮格马利翁则是一个完全没有角色可扮演的“孤臭无助的人”。
通过把皮格马利翁这个形象带入现代社会中,艾略特试图揭示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冷漠。
他用皮格马利翁的形象来呼唤人们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渴望进行反思,而不是遮掩和否定自己的真实情感。
皮格马利翁在《荒原》中是表达一个被遗弃和边缘化的个体的象征,他代表了社会中被忽视和排斥的一群人,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角色,同时也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的感受。
此外,皮格马利翁的形象还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强调了个体对于社会和文化的隔离,以及现实世界的混乱和不稳定性。
皮格马利翁的形象体现了这种隔离和混乱,他是一个与周围世界脱节的角色,无法适应和理解社会的变革。
总之,艾略特在《荒原》中使用皮格马利翁的典故,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孤独和无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1)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意象丰富。
诗中穿插6种语言,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把神话、宗教、典故等看似毫无关系的场景与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
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表达某种中心和关系。
(3)跨越时空界限,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
《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
语言雅俗相结合。
(5)《荒原》是艾略特与埃兹拉.庞德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
《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经过埃兹拉.庞德删减,才成为现在的434行。
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怎么看待荒诞派戏剧的荒诞
(1)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就是反传统。
荒诞派戏剧作家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这一严峻的问题,但荒诞派戏剧的荒诞在于“将现代人的困乏转变成亢奋”,将浓郁的悲凉用喜剧的形式,闹剧的形式来表现。
(2)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灯光、布景、道具等等都服从于现实主艺术真实的、典型的总的原则。
而荒诞派戏剧反对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典型的环境和气氛。
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荒诞,因此,作为戏剧舞台同样也是荒诞的。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3)荒诞派戏剧的荒诞,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
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