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人畜共患病课程论文

人畜共患病课程论文

《人畜共患病》课程论文我国被忽视的禽流感及流行特点作者:刘祥志学号: 20150926班级:财务2015022016年12月06日摘要: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贫困地区畜禽养殖户的健康,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利什曼病和肝片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及防治现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我国更好地防控乃至消灭上述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信息。

关键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中国引言:人类在生活中与牲畜和家禽有着频繁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的居民。

全球9.11亿的贫困农村人口中,有4.11亿的人饲养畜禽。

牲畜及其副产品传播的疾病对人类、畜禽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对“艾滋病、结核和疟疾”三大疾病来说,某些人畜共患病发病率较低,且不易诊断,常被社会忽视,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欠缺的国家和地区。

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Neglectedzoonoticdiseases)指的是与贫困有关,严重威胁畜禽饲养户和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生存的人畜共患病。

这些疾病虽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危害严重,其不仅造成畜禽及副产品的损失,且危害人类特别是贫困地区畜禽养殖户居民的健康,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1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2010年WHO出版的第三次关于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的报告中列出了12种疾病,除裂谷热和人类非洲锥虫病在我国不存外,其他9种(囊型棘球蚴病和肺泡棘球蚴病合为棘球蚴病)均在我国有病例报道。

本文将被忽视的人畜共患在我国所存在的病种按病原生活史分为四类,并列表介绍了其流行现状。

1.1.1狂犬病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在常规监测防控下其发病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危害严重,年发病数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

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季高发。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治

人畜共患病及其防控摘要: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

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研究资料表明,人畜共患疫病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

本文通过介绍人畜共患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总结了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传播;防控从古老的鼠疫、狂犬病,到近年来肆虐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和炭疽,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

最近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千万警惕“人畜共患病”!1 人畜共患病的定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介绍,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1]。

国际文献记载的人畜共患病约有近200种,其中的几十种曾引起大规模的传播。

其中,曾造成大规模流行、死亡率较高的有鼠疫、黄热病、艾博拉、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炭疽、森林脑炎、口蹄疫、疯牛病等10多种。

有些疾病迄今人类还无法攻克。

2 人畜共患病的分类2.1 按传播类型进行分类2.1.1 直接传播病原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者污染物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不发育甚至不繁殖。

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炭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类丹毒、钩端螺旋体病和旋毛虫病等[2]。

2.1.2 循环传播病原为完成其循环性生活或发育史,需要有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但无需无脊椎动物参与。

如人的绦虫病和棘球蚴病。

2.1.3 媒介传播在病原的生活史中需要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共同参与,在无脊椎动物的体内繁殖,完成一定的发育史,经过一个潜伏阶段才能传到另一脊椎动物宿主。

如传染性脑炎、血吸虫病等。

2.1.4 腐物传播病原需要一种脊椎动物宿主和一种非动物的滋生地或储存地,如土壤、污水、私聊、植物等。

比如肉毒梭菌中毒、各种真菌病和蠕虫蚴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论文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论文

黑热病流行区人与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摘要利什曼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诸多国内外研究显示:人与家养动物极易利什曼原虫感染。

近年来,其预防控制工作正进一步受到注。

控制传染源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感染利什曼原虫的人和犬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已经毋庸置疑,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家畜感染利什曼原虫或在利什曼病传播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就利什曼原虫病的概述和新疆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与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研究进行讨论。

利什曼原虫病的概述主要对利什曼原虫生活史、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原体、保虫宿主、传播媒介、分类地位和根据流行病学与流巧区地势地貌特点,我国黑热病的类型及其化理分布方面的说明。

新疆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人与家养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研究进行讨论,主要对牛科动物、马科动物和家猫进行探讨。

关键字:利什曼原虫家养动物宿主感染生活史正文部分: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经媒介白岭町咬传播的地方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杜氏利什曼复合体是黑热病的病原,其中包括杜氏利件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肛耐細化的、恰氏利什曼原虫。

这三种原虫形态相似,巧寄生于内脏的巨酸细胞巧,引起内脏利化曼病,表现为不规则发热、脾脏巧大、贫血等。

若不治疗常因并发症导致死亡,病死率可高达90%。

三种原虫引起的黑热病及其流行病学方面的不同持点正被关注和逐步认识。

一、利什曼原虫病的概述(一)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利什曼原虫随着生活史的不同阶段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按其生活史的共同特点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在白蛤体内,当雌性白岭刺叮患者或感染利什曼原虫的人或动物宿主吸血时,无鞭毛体即可随巨噬细胞摄入白岭的胃中,血餐被封闭在囊样的围食膜内,在血餐内无鞭毛体进行几次细胞分裂,随后分化成有鞭毛、能运动的前鞭毛体。

前鞭毛体在早期无感染能力,呈椭圆形的前循环期,经过几天的分裂后从围食膜中解离逸出,继续分裂并吸附于中肠微绒毛,以鞭毛附着于上皮细胞。

此后,一天内前鞭毛体进一步分化和成熟,形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后循环期前鞭毛体,具有较长的鞭毛和很强的运动能力,随后侵入到白岭食道和咽部。

人畜共患病研究——为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人畜共患病研究——为了一个更安全的世界

@中网家禽2008年第30_卷第23人畜共患病ChinaPoultryV01.30,No,23.2008●●新时期应该重视的课题本刊记者:刘向萍,吴荣富,陈连颐,黄胜海2008年11月22~25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五十华诞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泰州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协办,来自全国卫生、兽医部门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汉平先生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卫生部相关领导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这是继2006年北京第一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卫生与畜牧兽医系统防控人畜共患病的研讨会。

本次会议围绕我国人畜共患病的热点、难点开展专题学术交流,如禽流感、狂犬病、布氏杆茵病等,并就如何加强人医与兽医合作展开讨论。

此次会议还评估了我国受灾地区地震发生前后的畜牧业情况与动物重要疫病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的调查及其风险,并对灾区畜牧业恢复和重建提出建议,为灾后有可能引发的重大动物疫病与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提出防控建议。

本专题对研讨会的全景作了描述,并且选登了部分学术论文,以期为我国家禽界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ChinaPo础可V01.30,No.23.2008次寄共毫痢研究一勃可一介戛寰垒晌世界本刊记者:齐想1会议背景由于人和动物之间频繁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畜禽、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都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很大比例(约60%)的对人致病的病原体也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已经明确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有800多种,另75%的新出现的病原体属于人畜共患病的范畴,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

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研究

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研究

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研究【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研究】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畜禽养殖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养殖环境的健康与人畜共患病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畜禽养殖环境的健康问题以及人畜共患病的研究现状和对策。

二、畜禽养殖环境健康问题1. 水质污染养殖污水中的废弃物和化学物质会引起水质污染,对附近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2. 空气污染畜禽养殖场的废气排放会导致大气环境污染,包括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释放。

3. 土壤污染养殖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三、人畜共患病的研究现状1. 疫情监测与预防建立畜禽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养殖场的疫情动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疾病传播。

2. 防控技术研究研究和应用新的防控技术,如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提高畜禽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 畜禽管理改进加强养殖场的管理,提高卫生和环境控制标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四、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的对策1.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强对养殖业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倡导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改进养殖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加科研投入和合作加大对畜禽养殖环境健康与人畜共患病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学术界开展相关研究,并与养殖业企业展开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结论畜禽养殖环境的健康问题和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科研合作,可以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实现畜禽养殖与人类健康和谐共存。

【参考译文】【The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d Zoonotic Diseases】IntroductionIn modern society,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the health of the farm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ssue of zoonotic diseases between humans and animals remain a major concer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health issu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zoonotic diseases.Environmental Health Issue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1. Water PollutionWaste and chemical substances in livestock wastewater can pollutewater sources, posing a threat to nearby water 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2. Air PollutionThe emissions of waste gases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can cause air pollution, including the release of harmful gases such as ammonia and hydrogen sulfide.3. Soil PollutionImproper disposal of livestock waste can lead to a decline in soil fertility, thereby affecting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crops.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Zoonotic Diseases1. Epidemic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Establishing a livestock epidemic monitoring system to timely grasp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farms and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disease transmission.2.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new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such as vaccine development and usage, to improve livestock and poultry's resistance to diseases.3. Improvement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arms, improving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standards, and reducing the spread of pathogens.Counter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d Zoonotic Diseases1. Enforcing Stric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livestock farming, establishing strict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creasing the penalties for non-compliant companies.2. Promoting 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Advocating and promoting clean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reducing pollutant emissions,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by improving farming methods.3. Increasing Research Investment and Collaboration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health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and zoonotic diseases, encouraging academia to conduct relevant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ng with farming enterprises to address the issues together.ConclusionThe health issu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environment and the research on zoonotic diseases have significa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rough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cientific cooperation, we can improve the farming environment, reduce the risk of disease transmission, and achieve 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ing with human health.。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课程论文论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种类、流行特征及其防治【摘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

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

【关键字】人畜共患疾病流行特征分类预防与控制一、概述:人畜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

它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休、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近年来,中国宠物数量一直以每年约l0%的速度在增长,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有效防控及深入研究,成为宠物及相关人员能否健康的关键。

目前,城市宠物主要以犬和猫为主,也包括观赏性鸟类、宠物猪等其他小动物。

人兽共患病属于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有200多种,我国至今已发现l60多种。

其中,都市中的人兽共患病大多来源于宠物。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危害宠物健康,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其中,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等在我国一些地区宠物群内仍有发生,对人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使全国广大兽医工作者及畜主重视宠物源人兽共患病,掌握宠物源人兽共患病的基本知识和最新进展,加强对宠物源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的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拟编写本书。

本书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对每一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从病原、流行病学、对人与宠物的致病性、诊断、防控及公共卫生影响等具体层面进行介绍。

本书包括了重要的宠物源人兽共患病,也包括部分人与宠物都易患的重要人兽共患病。

二、人畜共患病分类:1、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种类繁多,其特点是传播迅速、极易造成大流行。

这类疾病较难诊治,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治疗,且对人类的危害严重。

如狂犬病、猴痘病、疯牛病等。

2、立克次氏作、衣原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立克次氏体、农原体是较病毒大、较细菌小的一种致病性微生物,一般抗菌药物可以杀灭。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作者专业班级学号动物的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是肉类及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人兽共患病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围的扩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与病原体自然携带生物的接触增加,病原体宿主的种间屏障已被逐步打破,世界围人兽共患传染病已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原因特点及防控对策作一概述。

1 人兽共患病的概念人兽共患病(又称人畜共患病或动物源性疾病)是197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共同命名的。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脊椎动物和人类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联的疾病。

人兽共患病是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此类疾病有时也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导致这些疾病的微生物长期在动物中寄生、繁殖乃至发病,形成动物流行病。

它们的繁殖循环不依赖人,人是作为一个偶然的接触者进入它们的循环链而感染这些病菌的。

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

2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人畜共患病的分类在WHO所分类的1415种人类疾病中,有62%属于人畜共患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人畜共患病通常可分为五类:(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这类疾病种类繁多,较难诊治,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狂犬病是这类疾病的代表,此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猴痘、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和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等疾病.(2)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其防控现状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其防控现状

30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其防控现状李蛟,柴茂,苑述友,赵明军,崔沛(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5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牲畜的流动性越来越广,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呈现“老病新发”、新病不断出现,局部地区人畜共患病反弹,个别地区呈流行的状态,防控形势严峻。

本文结合我国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和防控现状,探讨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流行;防控现状1人畜共患病的定义、特征人畜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由共同的病原体引起的、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一类疾病,传播途径有人与动物、动物产品或环境的直接或间接接触。

人畜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有严重威胁。

2我国人畜共患病流行情况截止到目前,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其中70%都是人畜共患病。

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呈现“老病新发”、新病不断地出现,疫情呈上升趋势。

局部地区人畜共患病反弹,个别地区呈流行状态,防疫形势严峻。

例如牛结核病,WHO科学家曾指出“在那些还流行牛结核病的国家中,人类始终受到该病的威胁,除非消灭牛结核病,否则人类结核病的控制是不会成功的”,全球每年有31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每年人感染结核病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也是全球27个耐多种药物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

有数据指出,5%~10%的人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

随着近年来牲畜流动和交易增加,奶牛结核病疫情有上升趋势。

如布鲁氏菌病,感染率有的可达20%~30%,在之前的防控措施下处于平稳状态,但是这几年疫情呈现上升的趋势。

全国有28个省区报道了新增加的疫点,主要在中西部地区,有几个省、自治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较严重;有的羊布鲁氏菌病呈流行状态,导致很多农牧民感染反复发作,长期不愈。

如狂犬病,全球每年有1万多死于狂犬病,我国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约在1000人左右,年发病数居全球第二,仅低于印度。

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优秀范文5篇)

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优秀范文5篇)

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结课论文狂犬病【摘要】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

人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狼、鼠等肉食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

潜伏期长短不同,视被咬伤部位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咬伤程度和感染病毒剂量而异。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

狂犬病发作之后无法治愈,要提前预防,积极防控。

【关键词】狂犬病,病原,流行病学,症状,防治前言狂犬病是世界性人兽共患病。

据WTO 报告,目前在全世界有87 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狂犬病。

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约5 万~7 万,人感染后的死亡率几乎达100 %。

人狂犬病遍布我国大陆地区。

据报道,我国1950~2004 年间因狂犬病死亡的有10.2 万余人;期间出现5 次流行高峰,间隔约10 年。

在近30 年,由于加强了对狂犬病危害性的宣传和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狂犬病死亡数比感染发病数低。

本文主要概述了狂犬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症状、病变和诊断以及防治方法。

说明了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凸显出狂犬病防控的重要性。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所有温血动物均可感染。

一、病原狂犬病病毒因为形状像子弹而被定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属。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世界各地的狂犬病病毒分成4 个血清型,6 种基因型。

1 型狂犬病病毒是主要感染人类的病源,基因型2~6 型非常罕见。

二、流行病学野生动物(狼、狐狸、浣熊、野狗等)是本病原的自然储存宿主,犬、猫是其中间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在自然界中主要易感的动物是犬科与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动物,如蝙蝠等。

猪、牛、羊等家畜也可感染狂犬病病毒。

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公共卫生学论文题目:人畜共患病姓名:班级:学号:学院:前言: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

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

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艾滋病、疯牛病、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等等,都属于人畜共患疾病。

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安全的事例,如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病菌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发生鼠疫大流行,造成约1亿人死亡。

人畜共患病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应该引起人们和相关部门的高中重视。

正文:1 现状与问题1.1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

近年,陆续发现和发生多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或由动物传染给人类并在其间传播的疫病,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近期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疫情回升较快,形势严峻。

1.2认识不足,关注不够。

有关部门对人畜共患病的危害、防治等宣传力度不足。

公众对人畜共患病了解较少,缺乏防范意识。

相关部门在发展畜牧业上更多地关注养殖,对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重视不够。

1.3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缺少专门研究机构和高水平防治技术支撑。

许多人畜共患病的诊断、防治方法落后,新型疫苗开发、产业化生产滞后。

防控策略、措施偏重发生疫情时的扑杀或无限制地使用功能和效果不清的消毒药,显现控制、扑灭疫情方面的盲目性和低水平。

1.4疫情信息不畅通,监控体系不健全。

动物疫情测报体系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实验室体系。

动物防疫、卫生检疫和检验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联动的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刍议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

刍议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

刍议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及防控【摘要】人畜共患病是指能够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产生严重危害。

本文首先介绍了人畜共患病的定义、现状和危害,然后具体分析了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人畜共患病的监测与报告、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社会各界对人畜共患病的重视和合作也至关紧要。

文章结尾呼吁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合作,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预防控制工作。

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病情的蔓延和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控制、监测、报告、社会关注、公众认识、防控合作、重要性、展望。

1. 引言1.1 人畜共患病的定义人畜共患病是指动物和人类共同易感某种传染病原体的疾病,即动物和人类之间发生同一传染病的现象。

这种疾病特点是病原体易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病原体能在人和动物之间进行循环传播,造成疫情的流行,危害人畜健康。

人畜共患病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引起经济损失和社会不稳定。

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食用受感染的动物制品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接触传染媒介等途径易感染人畜共患病。

禽流感、猪流行性感冒、狂犬病等都是人畜共患病的典型代表。

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监测、防控工作,提高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能力,是预防和控制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1.2 人畜共患病的现状人畜共患病是指某些病原体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导致疾病的患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目前,人畜共患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大约600种疾病可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其中约75%的新传染病都是由动物引起的。

在中国,人畜共患病的情况也非常严峻。

由于中国的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迅速,人畜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人畜共患病的危害日益突出。

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有近百种人畜共患病在各地广泛传播,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摘要:目前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疾病问题,其中就包括基层人畜共患病。

在我国基层畜牧工作中,人畜共患病频发,不仅影响畜牧工作者的工作进展及身体健康,而且产生了疾病传播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待人畜共患病危害的认知及相应的防控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该文从人畜共患病危害及主要种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牧兽医工作者;危害;防控措施畜牧业基层工作者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各种动物防疫及相关动物血液样品检测等工作,难免会接触到一些患病动物。

此外,部分地区的畜禽饲养环境较差,导致出现了各异的疾病,也存在了一些人畜共患疾病的隐患,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其进行防控措施的不断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建立科学、规范、健全、有效的人畜共患病防控机制,才能更好地避免人畜共患病带来的危害,进而保障相关基层畜牧业兽医的生命安全和我国畜牡业稳定发展。

1 人畜共患病概述1.1 概念所谓的人畜共患病就是指在人们养殖动物时由于不可避免的自然传播和感染导致的疾病。

目前根据现有的文献调查可知,人畜共同患上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以及一些原核微生物的寄生或者感染所致,这对相关从事畜牧业的基础兽医的健康带来了许多隐患,并不利于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1.2 主要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上死于传染病的人当中,其中有近3/4的人死于人畜共患疾病。

我国的人畜患病的防疫工作也不容乐观,畜牧业尤其是奶牛的养殖业不断发展,其中人畜共患疾病频发。

根据现有的医学手段详细的观察,不难发现部分动物本身就是病毒的携带者,其本身由于自身免疫力而难以被发现,但是一旦接触到其他动物和人类将会导致大范围的感染。

比如2018年的非洲猪瘟,猪瘟携带者不仅使许多同类动物感染死亡,还对食用过此类猪肉的人们造成健康上的危害。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

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第一篇: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浅谈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措施作者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动物的传染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是肉类及其制品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疾病,该类疾病一旦发生会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人兽共患病已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与病原体自然携带生物的接触增加,病原体宿主的种间屏障已被逐步打破,世界范围内人兽共患传染病已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人兽共患病的危害原因特点及防控对策作一概述。

1 人兽共患病的概念人兽共患病(又称人畜共患病或动物源性疾病)是197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共同命名的。

人兽共患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脊椎动物和人类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联的疾病。

人兽共患病是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此类疾病有时也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

导致这些疾病的微生物长期在动物中寄生、繁殖乃至发病,形成动物流行病。

它们的繁殖循环不依赖人,人是作为一个偶然的接触者进入它们的循环链而感染这些病菌的。

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

2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人畜共患病的分类在WHO所分类的1415种人类疾病中,有62%属于人畜共患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人畜共患病通常可分为五类:(1)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这类疾病种类繁多,较难诊治,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危害,狂犬病是这类疾病的代表,此外还有流行性出血热、猴痘、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和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等疾病.(2)由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浅谈人畜共患病及防控措施

浅谈人畜共患病及防控措施

AGRICULTURAL SCIENCE浅谈人畜共患病及防控措施周山稳(云南省麻栗坡县下金厂乡畜牧兽医站,云南 麻栗坡 663604)摘 要:文章介绍了人畜共患病的现状及发生原因,提出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及流行进行控制、坚持预防为主和科学饲养的原则、加强监测杜绝乱捕滥食、控制和消灭感染动物并切断传染途径、建立兽医及人医一体化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现状;原因;防控中图分类号:S855.9+9 文献标识码:A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n ZoonosisZHOU Shan-wen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zoonosi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occurrence and epidemic of zoonosi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dh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on as the main factor and scientific feeding,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eliminating indiscriminate prey, controlling and eliminating infected animals and cutting off the route of infection, and establishing a public health prevention, and controling system integrating veterinary and human medicine. Keywords: Zoonosis; Current situation; Cau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人畜共患病通常是指由同一种病原引起的可在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进而对人类的健康、畜产品安全及公共卫生造成较大威胁的一类疫病。

人畜共患病学论文

人畜共患病学论文

1 历史在猫、狗和猴等多种动物胃内发现存在螺旋样细菌(Gastrospirillum),被认为是居栖于胃底腺区的正常菌群,无病原学上的意义[4]。

但是,自Warren,J.R.等(1983)在活动性溃疡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上发现弯曲样杆菌来,并证实系胃炎、胃溃疡、胃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发病原因(Marshall, B.J.等,1984)[5],进而引起在人类胃病发生原因和防治等重大变革。

Mendes,E.N.等[4](1990)应用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发现猪胃窦凹陷部位存在螺旋样菌,并命名为猪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 suis,G. suis),它不同于人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pylori)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Queiroz, D.M.M.等[6](1990)有类似的发现。

由于PCR 技术、基因序列分析和分子生态等技术的应用,将弯曲杆菌属(Genus Campylobacter)修正为新的螺杆菌属(Genus Helicobacter),同时,将猪胃螺旋菌更名为暂定猪螺杆菌(Candidatus Helicobacter suis,Can.H.suis)[8]。

与人胃螺杆菌I 型(H. heilmannii I)类似(Queiroz, D.M.M.等,1990[6];Cantet, F.等[7],1999)。

基因序列分析与H.heilmannnii I 型同源99.5%(De Groote D.等,1999)[8]。

后来,O`Rourke, J.L.等[9](2004)也证实此菌与H.heilmannnii I 型有较高的同源性,视为同一菌种。

但期间,其命名较为混乱,有称非幽门螺杆菌胃螺杆菌(Gastric non-H. pylori helicobacters,GNHPH;Non-helicobacter pylorihelicobacter, NHPH)[3][10],幽门样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like bacteria, HPLB)[11],胃螺旋样菌(Gastrospirillum-like organisms, GLOs)[12],螺杆菌样菌(Helicobacter-like organisms,HLOs)等[13]。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摘要:目前我国畜牧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疾病问题,其中就包括基层人畜共患病。

在我国基层畜牧工作中,人畜共患病频发,不仅影响畜牧工作者的工作进展及身体健康,而且产生了疾病传播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对待人畜共患病危害的认知及相应的防控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该文从人畜共患病危害及主要种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析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牧兽医工作者;危害;防控措施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涉及到的动物种类较多,基层畜牧兽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畜牧业的安全与监控。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基层畜牧兽医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其中人畜共患病是危害较大的问题,在防控中应结合其特点开展相应的工作,给基层畜牧兽医的健康带来保障,使危害得到控制,为我国的基层畜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1人畜共患病的主要危害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超出一千七百万人死于传染疾病,其中大部分为人畜共患病造成的,当前我国的人畜共患病发生率也增加,尤其在奶业的快速发展下,奶牛结核病以及布病等流行范围扩大,这使多数牧民受到感染。

近年来,禽流感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这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有效控制这类问题,能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还能够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常见人畜共患病的种类当前常见的猪与人共患病有口蹄疫、猪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疥螨病等。

牛、羊等反刍动物与人共患病的种类主要有口蹄疫、结核病、炭、牛链球菌病等。

常见禽类与人共患病的种类主要有禽流感、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

常见犬、猫小动物与人共患病的种类主要有狂犬病、弓形虫病、蝈虫病、绦虫病等。

首先,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比较常见的皮肤接触就是猫狗的抓伤现象,而且猫狗一类动物在口腔内也存在一些病菌,很多饲养者在逗猫逗狗的过程中,不经意的接触到这些病菌,初期表现没有高度关注,也没有往人畜共患病的方向思索,造成治疗过程中的拖延现象,对基层兽医工作者造成的人身伤害非常严重。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防控的措施探讨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防控的措施探讨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防控的措施探讨摘要:人畜共患病是畜牧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长期与某些动物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导致基层畜牧兽医感染疾病的危险性很高,而且人畜共患病的危害较大,所以,如果感染这种疾病,对动物的身体会有较大的危害,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为了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确保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危害的认识。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对人畜共患病进行概述,紧接着分析人畜共患病的患病原因,最后提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防控措施引言:在我国畜牧业的长期、稳步发展中,基层兽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问题也逐渐增多。

人畜共患病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所以,有关的企业和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并要积极地将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付诸实施,以最大程度保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人畜共患病概述(一)概念人畜共患病是在人类饲养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传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当前,以现有的文献为依据,可以看出,人畜共同患上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病毒、细菌和一些原核微生物的寄生或感染所导致的。

这给有关从事畜牧业的基础动物医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多潜在的威胁,并不利于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二)主要危害根据不完全的数据,全世界因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中,将近四分之三是由动物感染引起的。

目前,在我国,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不太好控制,家畜养殖特别是乳品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人兽传染病时有发生。

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有些动物可能是携带这种病毒的,因为它们的免疫系统,所以很难被检测出来,但如果它们暴露在了别的动物或者人的面前,那么很容易就会被感染。

就拿2018年的那次非洲猪瘟来说,这种病毒不但导致了很多同类的死亡,更是威胁到了那些吃了这种病毒的人的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人畜共患病》课程论文
我国被忽视的禽流感及流行特点
作者:祥志
学号: 20150926
班级:财务201502
2016年12月06日
摘要: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贫困地区畜禽养殖户的健康,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狂犬病、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利什曼病和肝片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及防治现状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我国更好地防控乃至消灭上述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信息。

关键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流行特点;防控措施;中国
引言:人类在生活中与牲畜和家禽有着频繁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从事畜禽饲养的居民。

全球9.11亿的贫困农村人口中,有4.11亿的人饲养畜禽。

牲畜及其副产品传播的疾病对人类、畜禽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对“艾滋病、结核和疟疾”三大疾病来说,某些人畜共患病发病率较低,且不易诊断,常被社会忽视,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欠缺的国家和地区。

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Neglectedzoonoticdiseases)指的是与贫困有关,严重威胁畜禽饲养户和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生存的人畜共患病。

这些疾病虽发病原因不同,但均危害严重,其不仅造成畜禽及副产品的损失,且危害人类特别是贫困地区畜禽养殖户居民的健康,使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偏远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1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2010年WHO出版的第三次关于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的报告中列出了12种疾病,除裂谷热和人类非洲锥虫病在我国不存外,其他9种(囊型棘球蚴病和肺泡棘球蚴病合为棘球蚴病)均在我国有病例报
道。

本文将被忽视的人畜共患在我国所存在的病种按病原生活史分为四类,并列表介绍了其流行现状。

1.1.1狂犬病为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在常规监测防控下其发病有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然危害严重,年发病数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

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季高发。

截至2010年,我国养犬数量已达到或超过2亿。

董关木等调查发现犬总带毒率为
2.56%;监测点中江苏犬带毒率最高,达20%。

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当犬群免疫率达到70%时能有效阻断犬间传播,但我国犬疫苗接种覆盖率明显低于所需阈值,在农村地区甚至10%。

调查发现,近年狂犬病流行呈现出从南部到北部、从高发地区向邻近的中低发地区蔓延的趋势。

前,我国采用“管、检、免、灭”方法,以消灭犬间狂犬病为重点进行防控,力争达到WHO 提出的2020年全球消灭人狂犬病的目标。

1.1.2牛结核病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疾病负担居世界第二位。

据报道,5%~10%的人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

在我国,15~20岁青壮年,尤以环境艰苦且从事高强度劳动者易多发此疾病。

随着奶制品在人群中的销售增多,人结核病发病率也在上升。

牛结核病多危害奶牛产业,曾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过大暴发,局部地区阳性率曾高达36.4%,经过防控于1987年下降至5.43%。

近年来随着牲畜流动和交易增加,奶牛结核病疫情有上升趋势。

研究发现牛结核病阳性率随牛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1.1.3布鲁氏菌病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人畜布鲁氏菌病疫情严重,后由于政府重视,加强了检查和防治,使该病疫情在1992年达历史最低水平。

自1993年出现疫情反弹,至201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年报告病例已达到历史最高(3万以上),成为报告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

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发病季节以3-8月高发,原因可能在于该时期为家畜分娩高峰期,农牧民密切接触病畜机会增多。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羊饲养增加,动物布鲁氏菌病也呈上升趋势。

2009年动物发病数较2008年增加了49.12%。

1.1.4炭疽,检索1989-2010年文献,共统计出84例人炭疽病例,散发于我国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青壮年农牧民是高发人群。

此外毛皮厂工人常因接触畜禽及其产品机会多而导致职业性炭疽。

新疆地区人炭疽暴发病例数最多,占总暴发人数的15.8%。

、四川和内蒙古等地区每年也均有人炭疽病例报道,近年疫情呈上升趋势。

1.1.5钩体病1955-1998年我国钩体病累计发病人数高达240多万,经过50年的钩体流行病学研究和以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钩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年已达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病例以农民和学生为主,主要通过田间劳作和嬉水接触疫水而传播,8-9月为高发时间段,可能与水稻收割季节农民接触疫水机会增多有关。

2005-2009年李青等、刘波等对安徽省钩体病病原学监测发现,20种鼠类中至少有一半为带菌鼠,黑线姬鼠、灰褐家鼠和灰麝鼠带菌率分别为8.94%、5.06%和5.38%。

2.1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畜牧业的发展有关
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畜牧业发展了,畜禽养殖量增加,人畜共患病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加。

在畜耕为主的年代,以马属动物为传染源的马传贫、马鼻疽等疫病较多发生,而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今天,以农耕牲畜为主的传染病就相对少发生,当然我们也不否认防疫工作者的努力和防控措施得力,相对养殖量的增加,以畜为传染源的疫病就发生的多。

例如山西省2002年全省羊的饲养量为923万只,羊感染布病的阳性率为1.3%,人间布病患者2673例;到了2008年全省羊的饲养量为1167万只,羊感染布病的阳性率为3.4%,人间布病患者4834例。

在全国范围内也一样,内蒙古是养殖大省,布病患者最多,使得布病呈现北高南低的现象。

当然布病的发生也不单单与养殖量相关,也与检疫工作等其它因素分不开。

2.2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季节有关
许多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受季节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些疫病受畜禽生产季节性周期、生物媒介、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布病主要在春季产羔季节暴发流行,这是因为布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气候恶劣、水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流产,增加传染机会,又使健康畜体质减弱,对布病易感。

寒流、酷热等因素也影响人的抵抗力而发病。

2.3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地域有关
人畜共患传染病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生与宿主动物和疫源地的分布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当然也与生态环境、动物品种与数量、人类活动方式与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

如牧区犬和
羊交叉感染造成棘球蚴的流行;南方蚊子等生物媒介多,疟疾、登革热易于流行,北方牧区牛羊饲养量大,布鲁氏菌病易于流行,因此就呈现出布病北高南低的现象,而动物狂犬病的发生主要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而2005年猪Ⅱ型链球菌病则在四川部分地区暴发。

2.4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社会因素有关
社会因素在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环节中占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市场因素,市场需求左右养殖动向,市场行情好,养殖积极性高,防疫工作就做得好,相反,则不然。

为了减少成本,养殖户不愿进行免疫,从而增加了疫病流行的机率。

另外市场流通、人员流动也是人畜共患病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畜禽和畜产品流通频繁,收购者走村串户,到处乱转,边界站缺乏必要的诊断手断,动物和动物产品交易频繁,特别是跨省跨地区,势必增加了人畜共患病流行的机会。

3.总结
综上所述,相对于艾滋病、结核、疟疾等急性传染病而言,这些人畜共患病发病率低,造成的危害为慢性。

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的防治工作虽未被忽视,但分布的种类繁多,除狂犬病和利什曼病的主要中间宿主是狗外,其他病种对牛、羊、猪等家畜及野生动物危害严重,造成畜牧业的巨大损失,甚至导致生态危害。

随着全球性畜产品贸易的流通,人畜共患病传播的地理屏障逐渐消失,而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防范意识仍较淡薄,加上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使得该类疾病的暴发与流行机会大大增加。

如相关
调查发现,帯绦虫病、囊尾蚴病、肝片吸虫病患病率相比10年前有显著上升。

因此,加强对人畜共患病的全面控制刻不容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