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
良好的班集体是一个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
它的形成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班级集体的成员要相互了解,建立互惠互利、平等交流、高效沟通的良好渠道。
2.制定班规:班级的生活和学习需要规范化,通过制订班规可以引导
大家遵循公共原则,班级内部的行为与规章制度协调一致,保证了班级生
活的秩序性。
3.提升班级凝聚力:通过一些活动,可以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为形成良好的班级集体提供基础。
例如班会,学习小组,文化和学
术活动等。
4.激励班级成员的热情:激励全体成员的热情和参与感是班级发展的
重要动力,这可以通过校内比赛、班级竞赛活动等方式实现。
5.积极处理纠纷:班级的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小矛盾和纠纷,及时化解和解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班集体。
这方面需要各班级成员在遇到
问题时,首先以开放的心态去沟通,寻找解决方法。
总之,形成良好的班集体需要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关
系和有效的沟通,维护良好的班级流动性是班级繁荣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班集体的发展与形成
班集体的发展与形成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2)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
(3)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
多数学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4)成熟阶段:班集体趋向成熟,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和班风。
班集体形成标志。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引言1.1 概述班集体是指由同班同学组成的一个团体,通过共同的学习、生活和交流,逐渐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形成阶段、凝聚阶段和发展阶段。
在形成阶段,班集体刚刚成立,成员之间还不太熟悉,缺乏共同的信任和认同感。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起相互了解的基础,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班级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例如班会、团日活动等,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班主任和同学们也可以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逐渐进入凝聚阶段。
在这个阶段,成员之间的互信和认同感逐渐增强,班级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
班集体的成员开始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此时,班级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
最后,班级进入到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班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成员之间形成了稳定的互动模式。
班级的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内部,还与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班级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班级还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学长学姐来指导和分享经验,为班级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总之,班集体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形成、凝聚和发展三个阶段。
通过不断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班集体能够不断壮大并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班级的发展也将促进个体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论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 引言:介绍班集体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出本文讨论的主题。
概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
详细描述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包括学生的初次相识、互相熟悉、建立起相互关系的阶段。
班集体的形成6则
班集体的形成6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班集体的形成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班集体的形成(1)三、班集体及其形成(一)什么是班集体群体有不同的发展水平,集体是最高水平。
集体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二)班集体的特点1.有明确的集体目标,且集体目标有社会意义;2.有在集体目标指导下的凝聚力;3.有交往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同志关系;4.有保卫集体利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三)班集体形成的过程班级群体要发展成为集体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松散期2.同化期3.凝聚期4.形成期三、关于纪律问题在对学生的管理中纪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什么是纪律纪律是根据某种准则对人的行为施加外部控制。
(二)两种纪律问题课堂纪律问题大约有两种,一种是个别学生违反纪律,一种是班级群体性地违反纪律。
1.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尽管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形形色色,原因归结起来无非这样几种(1)学生不认同课程目标学生认为课程与他无关。
可能是认为没有,或不喜欢,或由于基础太差,听不懂,学不会等等。
这样,他上课时就无事可做,于是自己寻求刺激,消磨时间。
(2)学生不认同班级群体当学生不喜欢自己的班级群体,或和同学关系不好时,就会出现干扰他人,甚至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
(3)师生关系不好有的学生不守纪律是为了和教师对抗,报复教师。
这都是由于师生关系不良。
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以下方法:(1)切实了解学生违犯纪律的原因;(2)有针对性地解决;(3)适当运用奖励和惩罚,在管理学生遵守纪律上奖励比惩罚更有效,不要迷信惩罚。
2.班级群体纪律不良全班性的纪律问题原因:(1)与课程有关(2)教师与班级群体关系不好(3)班级缺乏良好的规范和健康的舆论解决的方法:(1)重建班级规范,形成健康舆论(2)切实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果课程有问题就解决课程的问题,如果师生关系有问题就解决师生关系的问题。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
简述良好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良好的班集体是指同学们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共同追求进步和发展的班级团队。
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班级形成良好集体的方法:1.班级目标设定: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目标,明确班级的追求和方向。
目标应该能够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例如,可以设定学习目标、团队活动目标等。
2.团队建设: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合作游戏等,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鼓励积极表现:班主任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同学们的积极表现,给予他们肯定和奖励,激励其他同学也做出类似的努力。
4.建立班级规则:班级需要有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约定,规范同学们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班主任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制定和维护这些规则,使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有责任感。
5.创建班级活动: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如班级联谊、文化艺术展示、公益活动等,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亲密度和凝聚力。
6.班会和座谈: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会和座谈,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解决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7.加强班干部培训:班主任可以定期培训班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让他们在班级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8.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口号,可以编写班级宣言和口号,形成班级的特色和认同感。
9.促进师生关系: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同学们的成长和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10.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班主任应该适时地放权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11.班级交流平台:创建一个班级交流平台,可以是线上的群聊或论坛,方便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同学们的情况和需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尊重每个同学的个性和特长,推动班级的共同发展。
第三章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31
第三章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目标与计划)一、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班集体不是一群儿童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大量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将几十个散漫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标志:1、有正确的奋斗目标一个共同奋斗目标能对群体的行为产生凝聚作用,增强集体向心力。
班集体是为了特定的目标组织起来的教育集体。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小学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只有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协同个人的目标,才会有集体的统一行动,才能有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了它,集体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有团结的核心力量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一定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习勤奋、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办事认真且愿为大家服务的积极分子。
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积极实践者,是全班学生的带动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干部是集体的核心,在一个班级中是否有一支健全的,具有良好素质和较强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既是衡量班集体水准的重要标准,也是开展班级工作,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3、有丰富的共同活动班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共同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没有共同活动也就没有班集体,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好玩的特点,富教于乐,可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其中表现出来,组织好活动,广泛地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能使集体充满活力,对培养小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热爱生活、增长才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有健康的集体舆论健康的舆论是指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发生的事情能明辨事非,分清好坏。
它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对学生言行有极大的约束力和无形的导向力,能有力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对培养良好的班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简述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
简述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
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熟悉阶段、融合阶段、共同成长阶段和巩固阶段。
在熟悉阶段,班级的成员刚刚集结在一起,彼此之间还不熟悉。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帮助班级成员互相了解,建立初步的联系和交流。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 ice-breaking 活动,如团队游戏、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彼此认识并建立友好关系。
此外,老师还可以安排一些班级活动,如班级聚餐、户外郊游等,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进入融合阶段后,班级的成员已经开始逐渐熟悉彼此,并且有了一定的互动。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团队拓展训练、团队合作项目等,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如班委选举、班级活动策划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当班级进入共同成长阶段时,班级的成员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并且开始共同努力追求共同的目标。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安排小组项目、合作学习任务等,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协作。
同时,老师还可以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共同成长。
在巩固阶段,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对稳定,并且班级的凝聚力较强。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巩固班级的集体认同和凝聚力。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班级会议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同时,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班级荣誉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和发展。
在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老师应该关注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同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通过逐步建立互相了解、合作和共同成长的关系,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将得到有效提升,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列举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列举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班集体是指一个班级中所有成员共同组成的集体单位。
班集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共同目标:班集体的成员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如共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班级团结等。
2. 集体意识:班集体成员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集体的一部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
3. 内部联系:班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部联系,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达成共同目标。
4. 互助合作:班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 共同责任:班集体成员有责任共同维护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和发展。
班集体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始阶段:班集体刚刚形成时,成员之间可能还不太了解彼此,形成集体意识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习惯。
2. 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中的成员逐渐熟悉起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集体关系。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班级中的组织纪律和合作精神,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3. 成熟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班级逐渐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的氛围,班集体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班级的组织机构,培养班级中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班级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集体力量。
4. 成熟稳定阶段:班级中的成员关系稳定,班集体的运行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保持班级的稳定和发展,通过持续的班级活动和集体服务等形式,进一步激发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班级的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班集体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初步形成到逐步稳定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培养班级氛围、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方式,可以逐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实现班级的全面发展。
班集体的发展需要每一位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班级成员紧密团结,积极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的发展目标。
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结构中,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班集体被认为是学校竞争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珍贵的资源和环境。
班集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班级要经历精心的组织、管理和建设。
首先,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教育目标和实际需求,准确分班,使每个班级的人数、内容和结构都能达到最佳状态,便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长制度、班会制度、班组活动制度等,这些制度能够指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学校还应倡导班级团结、和谐,建立一种友爱的氛围,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融合,使班级能够朝着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班集体培养机制。
其中,学校应以“团结”为主题,加强班级的团结意识,引导学生以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参与社会活动;另外,学校应增强班集体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各种社团活动和公益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责任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最后,学校应加强教师的管理能力,要求他们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实现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经过精心组织、管理和建设。
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班集体培养机制,以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教育质量。
论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
班集体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正确的共同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严密的组织,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
一般说来,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集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各种活动,经过各个阶段逐步形成的。
一.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1.组建班集体框架阶段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应运而生了。
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改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之一。
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增强班级的约束力。
同时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把自己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展示给全体学生,供学生效仿。
否则,如果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则很难补救。
此外,班主任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初步建立班级的领导集体。
由于在开学初期同学们普遍有一种较高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班级中获得较好的肯定。
这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多边交流活动,抓紧时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选择积极分子并加以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委任一部分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威信,以便以后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
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班级管理以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为主。
2.构建班集体管理体制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涌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雏形开始形成。
优秀班集体的成长轨迹从凝聚到超越
优秀班集体的成长轨迹从凝聚到超越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长轨迹。
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本文将从凝聚、协作、分享和超越四个方面来探讨优秀班集体的成长轨迹。
一、凝聚优秀班集体的形成首先要建立起凝聚力,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
凝聚力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地方,要有和谐、友爱、互助的气氛。
通过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如班级聚餐、运动会等,可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凝聚力。
其次,班主任的角色至关重要。
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他/她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树立班级凝聚力的目标并带领全班一起努力。
最后,班级活动的规划和组织也是凝聚力建设的重要环节。
班级可以制定关于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的规划,并通过班会、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组织和宣传,让每个同学都主动参与进来,从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凝聚力。
二、协作优秀班集体的成长还需要全体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
班级的协作主要体现在学习、生活和组织管理方面。
在学习方面,班级要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鼓励同学们相互帮助和借鉴。
可以组织成员之间的学习小组,共同研讨和解决问题。
同时,班级还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分享会,让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生活方面,班级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类任务。
例如,班级可以成立卫生小组,定期清扫教室;成立文艺小组,组织文艺活动等。
通过这些协作和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组织管理方面,班级可以设立各类岗位,如班长、组长、宣传委员等,让每个成员有责任和权利,培养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三、分享优秀班集体的成长还需要成员间的分享。
分享是一种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可以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班集体的形成阶段
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班集体的形成阶段观点一:(1)组建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同学们尽管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但是,班级里不仅爱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
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
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观点二;(1)孤立期学生刚进入一个新学校,相互缺乏了解与感情上的联系,班级对成员还缺少吸引力。
但学生都想表现自己,这一时期,不管年龄高低,都全听老师指挥,教师适时提出并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同化期集体成员之间开始熟悉,个别成员间开始相互交往,这为班集体核心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这时还处于教师组织集体,提出要求,选选择积极分子阶段。
(3)形核期这是班级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老师在积极分子崭露头角时,把考察、考验和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活动考察培养积极分子,促使它们成长并在活动中表现品格和才能,形成其核心和支柱作用的班委会,结合学校制度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这时教师依靠班干部围绕班级目标来开展工作。
(4)形成期班级核心形成后,班干部各负其责,围绕班级目标,积极开展各方面的工作。
通过表扬先进,帮助后进,建立个人与集体的良好关系。
集体关心个人成长,个人维护集体利益,成员集体荣誉感增强,团结的班集体逐步形成。
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如何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在一个班级中,班集体的建设和培养是学生学习、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环节。
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情感表达,有助于班级成员间的友好相处和互动交流。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呢?首先,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要想打造良好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家长及同学们共同努力,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
家长需要多关心学生、支持学生,尤其是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同学们之间也要互相关心、鼓励和帮助,共同为班级建设付出努力。
其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班级成员的共同认同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班级活动、班会等方式,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比如,可以开展班级主题活动,进行班级口号、标语和歌曲的创作。
这样可以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班级集体。
再次,注重班级沟通交流。
班级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是班级氛围优化的关键因素。
班主任要经常进行班级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学们之间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善于倾听和理解,避免产生矛盾和纷争。
最后,营造良好的评价机制。
一个班级集体的良好氛围不仅仅是靠口号、标语、符号等形式建立的,还需要有实际的行动和实践来支撑。
班级评价机制是班级团队建设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和学生可以奖励表现良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
同时,也需要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行为规范的方向。
这样可以更好地形成班级文化和集体氛围。
总之,班级集体建设需要班主任、家长及同学们共同参与,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建设过程。
只有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我们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
第二章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第一节学生群体与班集体第二节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节班级成员的影响机制第一节学生群体与班集体一、群体群体:有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任何一个人,不论其愿意与否,都必定属于一定的群体。
按群体的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二、学生群体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一)学生中的正式群体1、概念:经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同意,按一定手续与章程组织起来,并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由学校委派的教师指导的群体。
如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等。
2、特征:(1)经过一定手续设立(2)有一定的章程、组织纪律(3)有一定的组织机构3、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团结、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1、概念:是指由二个以上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体。
由某种共同需要,或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有共同的心理需要,或是邻居、亲友、老乡、老同学等关系而自然形成的。
2、特点:(1)组合的情感性(靠哥们儿义气来维系)。
(2)某种兴趣和需要的共同性。
一般年龄相仿,知识、才能、兴趣需要上有共同性,大家彼此彼此,为追求共同的需要而情投意合。
(3)结构的简单性。
有一位公认的头头,群体内有数量不等的规约约束成员,但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
(4)活动范围、方式的广泛性。
渗透在生活、学习、经济、社交各种方面。
3、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亲社会、离社会的和反社会的三种类型(1)亲社会非群体积极作用能满足学生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的各种需要,弥补集体活动的不足。
(2)反社会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离心和破坏作用消极的非正式团体,如北京朝阳十二所中学里,有“八仙会”、“魔鬼九兄弟”、“十三太保”、“十五大护法”。
台州地区出现过“天龙帮”,“地虎帮”和专门谈恋爱的“花仙帮”。
(3)离社会非正式群体作用中性作用三、班集体1、概念: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班集体的4个形成阶段
班集体的4个形成阶段
班集体的形成通常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 接触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初次相识。
他们可能是因为就读同一所学校、上同一门课程或参加同一项活动而接触到彼此。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会互相问候、交换联系方式,并开始建立一些最初的互动关系。
2. 形成阶段:在接触阶段之后,学生们进入到集体的形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会逐渐熟悉彼此,并开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关系。
他们可能会组织一些小型的集体活动,如聚餐、外出游玩等,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3. 发展阶段:在形成阶段之后,集体会进入到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深入和稳定。
他们可能会形成一些固定的集体组织形式,如学习小组、社团、班级等。
学生们会共同协作、参与集体活动,并逐渐建立起一种互助与合作的氛围。
4. 维持阶段:在发展阶段之后,集体会进入到维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之间的联系已经相对稳定和正常化。
他们会继续参与集体的各种活动,并努力保持集体的凝聚力。
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会培养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为集体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班主任论文]论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主任论文]论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_综合教育论文_希望可以帮到您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
班集体不是一群人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有正确的共同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严密的组织,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
一般说来,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集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下,通过各种活动,经过各个阶段逐步形成的。
一.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阶段1.组建班集体框架阶段开学伊始,几十个来源不同情况各异的同学走在一起,一个新的班级就应运而生了。
这个时候,班级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没有组织结构,没有约束机制,也没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同学之间相互陌生,尚未建立稳固的情感纽带。
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松散的群体改建成一个具有一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班集体,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由于班级的管理机构没有建立,班级活动和管理时时处处依赖班主任的决策指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最细致最繁忙的时期之一。
此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及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增强班级的约束力。
同时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把自己的管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全面展示给全体学生,供学生效仿。
否则,如果班主任在这一阶段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则很难补救。
此外,班主任的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初步建立班级的领导集体。
由于在开学初期同学们普遍有一种较高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在未来的班级中获得较好的肯定。
这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一些多边交流活动,抓紧时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选择积极分子并加以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委任一部分班干部。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威信,以便以后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中抽身出来。
总的说来,在这一阶段,班级管理以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为主。
2.构建班集体管理体制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涌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由班主任指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集体的雏形开始形成。
列举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列举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班集体是指一个班级内部的群体整体,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互动、协作的社会组织。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集体意识和归属感班集体是一个具有集体认同感的群体,每个成员都有归属感,意味着他们承认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并为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而奋斗。
班级内部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成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形成了共同的集体意识。
### 2. 沟通和合作班集体的成员之间需要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沟通和合作是促进班级内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班级成员可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 3. 共同活动和互助关系班级的成员参与各种共同活动,如班会、班级聚会、文艺表演等,共同参与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班级成员之间还存在互助关系,大家相互帮助、支持和关心,共同度过困难和挑战。
### 4. 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班集体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来保持秩序和发展。
通常情况下,班级会选出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他们负责组织班级内部的各项活动,并代表班级向学校和其他班级沟通和协调。
班集体的发展过程如下:#### 1. 初创阶段班级在初次建立时处于初创阶段。
此阶段的班级群体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和秩序,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度较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沟通和合作。
#### 2. 发展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级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秩序。
班集体的成员逐渐熟悉彼此,并形成了一定的互助关系和团队精神。
此时,班级开始开展各类共同活动并渐渐培养起班集体的传统和习惯。
#### 3. 成熟阶段班级在成熟阶段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班级文化和管理模式。
班集体的成员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和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并形成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时,班级会有更多的专项活动、班级荣誉和特色。
第二章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
①表层: 个人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直接接触、情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比较表面的 关系。
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是否相 投等。群体活动只有个人价值
②深层: 个人间的关系是以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的。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把别人看成是群体共同活动的参加者、工作上的 同志。群体活动还具有群体价值
(三)群体压力与“集体主义自决”
群体压力表现为组织中个体的从众心理,不利于培养群体 成员的坚持真理不怕孤立的科学精神。
集体主义自决:
个体在遵循集体的理想和集体的目的的情境下,具有在冲 突的情境中抗拒群体压力的能力.
彼得罗夫斯基的结论是在1969年以A·欧包图洛娃,A·图罗 夫斯卡娅等人的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通过实验发现,在集体中 存在着集体主义自决的心理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个体在经过教 育之后,真正理解并接受了集体的理想、目的和价值观,那么 个体就会以完全内化了的这些理想、目的和价值观作为判断的 标准和抗拒群体压力的心理力量。
彼得罗夫斯基(1924——)是苏联心理学家,心理科 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通信院院士,副院长。 1947年在莫斯科波将金 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后到 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主要研究 领域是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代表作《集 体的社会心理学》
彼得罗夫斯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西方社会学的群 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集体理论进行研究,得出自 己的见解。
(二)班级管理中的榜样: 班主任、班委会、班级中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
(三)榜样发生作用的原因: 班级组织中的成员大多在青少年阶段,具有模仿
的本性。
三、群体压力机制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第一篇: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关键)②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④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形成的最终标志)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更可能考选择,新,212]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②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中心环节)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④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⑤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⑥建立学生档案⑦操行评定⑧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⑨个别教育⑩班会活动组织⑾偶发事件的处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创新性理论联系实际伦理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②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③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④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⑤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选择课题研究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理想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试论理想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关键词:理想班集体形成与培养论文摘要:本文集中阐述了在各实验区的教育工作者在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就如何创建一个具有浓厚的课改气氛的理想班集体,从心理学与管理学两个维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班级,是学校施加教育影响,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在校生活的最重要的集体。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创建一个理想班集体,使班级成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因势利导地促过各种类型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是教育工作成败的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班级发展的三个阶段
班级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老师们一般凭借经验会将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分为初建、规范和发展三个阶段,发展阶段又会经历班集体形成和成熟发展阶段,也是建设优秀班集体阶段。
在心理学中,班级也可以看做是有组织的正式群体,根据班级学生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可将学生群体分为松散的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
与此相对应,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经历前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形成阶段和班集体成熟阶段。
无论是哪一种划分,其基本特征和主要的管理措施是相同的。
(一)初建阶段1. 初建阶段特点这是班级组成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新的教学班建立,几十个学生坐在一间教室,只是时间和空间的聚合,大家没有共同的目标和必要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缺乏了解和情感联系,彼此之间心理距离较远;班级的学生组织对学生很难产生影响力;骨干核心还没有形成,大多数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指挥;有外在的纪律、规范要求,完全处在“他律”阶段。
2. 本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 1 )通过班会、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如:介绍任课老师、师生联谊会、座谈会等。
( 2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构及组织,指导学生干部开展工作。
( 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班级远期、中期、近期目标,反复宣讲,强化学生实现目标意识,取得学生理解和支持。
( 4 )培养班级学生群体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吸引力。
( 5 )注意防范非正式小团体的形成。
(二)规范阶段1. 本阶段的特点师生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望;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活动;各种组织机构完善;班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能够发挥组织管理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逐渐增多,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整个班级给人已走入正轨的感觉,但学生仍然松散,问题频出,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此阶段处在“他律向自律转化”阶段。
这个阶段班内也初步形成非正式小团体,如不及时正确引导,会很快形成班内不安定因素,容易产生“乱班”,打群架、偷盗往往就是非正式小团体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小学班集体不是一群儿童的机械组合,而是通过大量工作,客服各种困难,将几十个散漫的小学生组合成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能产生巨大教育作用的教育主体。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标志:
1、有一个方向正确的共同奋斗目标
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将人的需要变成动机从而推动行为,给人以力量去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一步步奔向目标。
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对群体的行为产生凝聚作用,增加集体向心力。
由此可见,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了它,集体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正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必须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反映时代和方向要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被全班小学生所接受。
2、有一个团结和谐而又附有威信的核心力量
一支坚强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里,一定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习勤奋、作风正派、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办事认真且愿为大家服务的积极分子。
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积极实践者,是全班学生的带动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3、有为实现班级目标而经常开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
班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共同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没有共同活动也就没有班集体。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玩的特点,寓教于乐,可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在其中表现出来。
组织好活动,广泛的满足小学生的需要,能使集体充满活力,对培养小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热爱生活、增长才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有正确的集体舆论
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并被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集体舆论。
正确的舆论是指班级中大部分小学生对同学的行为和班上发生的事情能明辨是非,分清好坏。
它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力量,是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对小学生而言有极大的约束力和无形的导向力,能有力地促进小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对培养良好的班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5、有健全的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一个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发展,取决于组织是否健全,职责是否分明,有没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健全的组织必须结构完善,职责分明,核心人物有能力、讲民主,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交代,既分工又合作。
班上每个学生都要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以及根据班集体建设需要由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的班级规章制度,因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是班级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