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班级管理评价

合集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第十章 班级管理评价

小学班级管理第十章 班级管理评价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三好学生”评选的由来 (二)关于“三好学生”评选的存废争论 (三)当前关于优秀评选的一些尝试
根据档案袋的不同功能,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纪录型档案袋(documentation portfolio)。它是详尽、真实地装载学生学 习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的各方面材料,以获得关于学生发展过程的完整信息的 形式。它可以由学生、教师、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完成。
2.展示型档案袋(showcase portfolio)。它收集的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 好的或最喜爱的作品,以期向家长和其他人展示。
3.评价型档案袋(evaluation portfolio)。它是根据预定的评价标准存放学生 的相关材料,以反映目标达成程度的形式。
(二)学生成长档案袋与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的职责在于对全班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因此,
能够更动态地反映学生发展过程与状况的档案袋形式有助于班主任更 全面、详尽地了解学生,更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更有针对性、发 展性地教育学生。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要求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在考
虑发展性的同时兼顾准确性,在考虑全面性的同时兼顾差异性。 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针对三种差异。 1.小学生与其他阶段学生的差异。 2.不同年级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3.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评价前要多途径地搜集学生信息,并通过多种方
某个学生与其自身原有发展状况进行纵向对比,或者将其与其 他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是指将学生与预先确定 的某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方法。
(三)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的内容可分为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单项评价是指对学

第十章第一节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第十章第一节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详细描述
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量表,包括班级整体氛围、师生关系、生 生关系、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通过定期填写量表,对班级管理进行 评价,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观察法
总结词
通过观察班级内的实际情况,了解班级管理的真实状态。
详细描述
观察者通过深入班级内部,观察班级的日常运作,包括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学生交往等方面。观察者可以采用参与式 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两种方式,客观地了解班级管理的实际 情况,为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03
班级管理评价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评价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和手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和数据的 收集和分析。
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要具有客观性、明确性、可操作性 和可比较性,同时要求评价方法和手段要具有科学性和有效 性。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评价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 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指标的设 计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班级管理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效率
班级管理评价可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提高教 学效率和质量。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班级管理评价可以肯定教师的工作表现和成绩,使教师感到自己 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班级的和谐与稳定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班级管理评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 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公招第十章班级管理习题

教师公招第十章班级管理习题

136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B.班级C.小组D.团委1369.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罗杰斯D.布鲁纳1370.班级组织能够为班级成员提供发展的机会,这说明班级具有()功能。

A.社会化B.诊断C.校正D.促进发展1371.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这项工作属于()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1372.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B.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1373.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37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A.马卡连柯B.乌申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1375.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是()A.班集秩序B.班集体舆论C.班风D.班级管理1376.关于建立学生档案的环节,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收集一整理一保管一鉴定B.管理一收集一鉴定一保管C.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D.收集一鉴定一保管一整理1377.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提出的。

A.马卡连柯B.德鲁克C.皮亚杰D.夸美纽斯1378.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C.了解和研究学生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1379.操行评定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为基本依据。

A.学生守则B.班级秩序C.校规D.班级目标1380.()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A.教师B.班主任C.班长D.学生会1381.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书面材料分析法C.谈话法D.调查法1382.班主任的基本素质不包括()A.心理素质B.道德素质C.能力素质D.体育素质1383.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的好坏的重要依据是()A.优秀班干部B.负责的班主任C.班级成员融洽D.良好的班风1384.指导学生的日常交往属于()A.学习指导B.生活管理C.学习管理D.生活指导1385.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明确的共同目标B.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C.共同的生活准则D.—定的组织结构138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138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锻炼D.考试1388.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C.班级教育活动D.课外活动1389.个别教育是指()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D.全体学生的教育1390.(A)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第十章 班级家长工作的管理

第十章 班级家长工作的管理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家长工作管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能理解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目 的与任务、班级家长的变迁、家长工作方法与艺术、不同年 龄班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并能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班级家长工作的意义、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班级家长的变迁 第三节 家长工作方法与艺术 第四节 不同年龄班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 设计的互动性不强
• 改善家长园地的策略: • 提高家长园地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性 • 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用性 • 提高家长园地设计的互动性
(十)沟通的形式与艺术---园报、园 刊、班讯
每个月或不定期的由幼儿园自编的,赠送给家长, 也可赠送给园参观者或相关机构,以扩大幼儿园宣传。
园报、园刊、班讯内容广泛多样:
与其中,缺乏主动性;
(2)家园双方地位不平等, (3)忽略了家长需要的关注和对家长
的尊重。
第二阶段
顺着家长走
顺——
顺从家长的需要, 顺从家长的需求。
第三阶段
引领家长走
引——从专业的角度引领家长走进幼儿教育,
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观察中引领、
在体验中引领、
在行动中引领。
第四阶段
家园牵手协同走
高层次的家园合作方式
亲子活动
(七)沟通的形式与艺术---家长会
是幼儿园普遍采取的一种家长工作方式,通常是在 学期初或学期末举行,也可以根据幼儿园和班
级工作的阶段性重点随时召开。
家长会作为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学习工
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成功的家长会有助于
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信任、目标 一致”的合作关系。

Tips:如何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

《教育学原理》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教育学原理》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 班级组织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
正式组织:班级组织
非正式组织: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层面的人 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 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从个 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有四种类型: 积极型、自娱型、消极型、破坏型。
二者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 体舆论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 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 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 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 作,特别是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 好这项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 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学生。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 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不断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 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
寻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5、特普郎制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与个人独立研 究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
6、 协同教学:大组采取讲课式的同步教学;小组彻底 实施个别教学。
一、班级概述

第十章:班级管理

第十章:班级管理

四、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 明确的共同目标 � 一定的组织结构 �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 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第二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2.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 因素 3.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二、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 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 境
三、班级组织中的正式与非正 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为了班级组织中的公共目标 � 非正式组织: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 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并 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亲社会型:这种群体的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 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如学 生们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小组等。 自娱型:同学们由于情绪上的好感和消磨课余闲暇 时间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玩好、 有趣。 消极型:这种群体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班 委会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 活动等。
第十章:班级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一、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 �二、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三、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 � 1. 1.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 织,通常由教师、学生及环境组成,通过 师生交互影响的过程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 2. 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 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 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6)负责召开班务会,讨论研究本班工作目标的实施情况,以及对本班 所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做好记录本,定期向园长汇报班级工作。 (7)负责安排本班教育活动计划、家长工作、家园联系、幼儿发展测评 等工作。 (8)负责班级幼儿安全,班级发生意外时负责及时向医务室、办公室汇 报。凡属责任事故,班长与责任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并向家长做出检查。 (9)负责幼儿出勤记录与统计、各项观察记录、新生入园在园情况汇报、
班级的形式与功能 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 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幼儿行为辅导
第一节 班级的形式与功能
一、幼儿园班级概述与形式
(一)幼儿园班级概述
所谓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的 “细胞”,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
的基本单位。它的组织成效与幼儿
园这个大系统休戚相关,具有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班级管理
(6)幼儿成长档案要放到比较醒目且比较固定的地方,便于教师随时收集幼儿作
品。 (7)幼儿成长档案由班级教师共同完成,班长可根据班级幼儿人数进行成长档案 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第三节 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
一、对2岁左右幼儿的管理
(一)2岁幼儿的心理特点 1.充满依赖与独立的矛盾 2.害怕分离 3.愿意模仿大人
不超过40人。 (2)混龄编班:混龄班是把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孩子编排为一个班级的 组织形式,包括小中混合、中大混合以及大小混合班。
3.班级活动的组织结构 组织教育活动以全班集体、固定小组、自选小组、个别活动和自
由活动等方式进行。
4.班级的物质条件 (1)空间条件
(2)班级活动室应有区域设置
(3)班级应配备适合的桌椅、卫生用具以及必要的玩具、图书、乐 器等,各种装备科学合理,方便幼儿的生活和活动需要。

中学教育学第十章

中学教育学第十章
【例题·选择题】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答案】D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题·简答题】[2008年真题]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斱式是什么? 【答案】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 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 班主仸实斲管理的斱式 偏重于与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不 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解决斱法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表
现在:(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 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 的能力。
第四节 班级体的形成
(一)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劢的最基本的基 础组细,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 和教育规范,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 教育要求组细起来的学生群体。班集体必须具 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答案】 《大教学论》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劢,这一活
劢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
分的、全面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有 效途徂。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 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 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 生的管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模式
【例题·选择题】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仸的前 提下,参不班级管理的斱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B.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
【答案】C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 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仸的前提下,参不 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斱式。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和幼儿行为辅导

幼儿被咬之后
一天下午,中一班李老师向园长报告,他们班的一个男孩被一名小女孩给咬伤了,令园长大吃一惊的是,男孩被咬的部位竟是他生殖器的包皮部分,这是园长从事幼教工作8年来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园长急忙到她班上去了解情况,却无法查出事情的经过,两位老师都说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天一早,园长便向男孩家长道歉。

事后,两位老师却拒写报告,因为他们都认为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应该负责。

最后,园长只好自己写报告。

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评析:
1.从这个案例看出幼儿教师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发生了事故,两位教师都全然不知,并且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甚至到了吵架的地步。

如果有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

2.从这个案例看出该幼儿园的管理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主班教师和副班教师职责,致使责任不清,无人认错。

3.本案例中园长写检查、写报告,对两位教师没有任何处理意见,最后不了了之,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是非不分又缺乏管理力度的园长。

思考:
1.你对园长的处理方法怎么看?假如你是园长,你应该怎样处理?
2.两位老师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她们真的没有责任吗?你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第十一章早期亲子教育。

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学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一、班级(一)班级的定义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班级产生的背景班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

这就必然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和低效率的问题。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学校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教育对象的扩大,需要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于是班级应运而生。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

17世纪,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了班级组织。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形式,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三)班级的教育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性,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生活在班级中,从单个的自我到成为集体的一员,开始承担集体的责任,不断学习社会规范,自觉接受集体的约束,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思想品德。

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提高效率,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其实是一个广泛的学习过程,在这里,每时每刻与人交往,参加每次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学习。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同时收获了相应的精神成长,形成了合作的意识,学会了互相帮助,同时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第三,可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班级不是严密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

这种社会初级群体的最大特征就是把情感作为维系成员之间的重要纽带。

由于是相同年龄和层次的人活动的场所,是共同接受教育的基地,因而在班级里,人们亲密相处,彼此尊重,能够满足他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班级在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推动学生自我教育。

它不仅教育培养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大课堂。

教师的不断要求,集体风气的潜移默化,各种规章制度的命令约束,都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进而形成自觉的要求,形成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自我的发展。

第十章班级管理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班级管理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班级管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2.一个真正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经历组建、核心初步形成和(C)等阶段。

A.健全组织系统B.个人自发活动C.集体自主活动④目标确定3.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B)。

A.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B.建立班集体C.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民主作风D.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4.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C)。

A.教务处B.政教处C.班级D.团委5.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是(A)。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6.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D)。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7.目标管理由美国管理学家(A)提出。

A.德鲁克B.马卡连柯C.皮亚杰D.布鲁纳8.(C)方式不属于一般的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A.权威的B.民主的C.专断的D.放任的9.班集体既是班主任的教育对象,同时又是(D)A.学生群体B.班组群体B.正式群体D.教育主体1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决定,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哪种类型?(C)A.权威的B.民主的C.放任的D.随意的12.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哪一种?(B) A.权威的B.民主的C.放任的D.迁就的1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教育学教案第10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学教案第10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10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地位与作用‎,认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把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了解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

2.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正确认识班级‎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班级组织‎的功能。

3.明确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主体,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要素‎与要求,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班主任一、班主任概述【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美体等方面得‎到发展。

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地落实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

靠谁来抓好班‎的工作呢?虽然一个班有‎好几位科任教‎师执教,但班上还有许‎多不属于科任‎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如组织班的活‎动与培养班集‎体、进行课外与校‎外活动、团队活动、安排课余生活‎等,需要有专人来‎做。

再说,班上几位科任‎教师在工作上‎要能互相配合‎、步调一致,也需有专人来‎协调。

所以学校有必‎要给每个班委‎派一位班主任‎,由他负责来抓‎班的教导与管‎理工作。

】(一)班主任的含义‎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教育‎管理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工作辛劳而光‎荣,平凡却富有意‎义。

他们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尊敬,得到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很高的评价。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赠了一首‎《金缕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

评价班级管理制度

评价班级管理制度

评价班级管理制度
在我们班级,班级管理制度是由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共同制定和执行的。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她的责任之一。

班委会成员则是班级的代表,他们要积极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监督和执行班级管理制度。

通过班主任和班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的管理制度得以完善和执行。

首先,我们班级管理制度明确了班级的规范和约定。

比如,班级的规章制度、课堂秩序、作业要求、考试制度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这些规定既是对同学们行为的指导,也是班主任和同学们之间的约定。

通过这些规定,同学们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行为,班主任也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其次,我们班级管理制度强调了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班主任和班委会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同学,也会按照规定给予处罚。

奖惩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引导同学们的行为,提高同学们的自律意识。

此外,我们班级管理制度还重视班级文化的培养。

比如,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班级成员间的交流合作等等都是班级文化的表现。

班级文化的培养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总的来说,我们班级的管理制度是完善和执行到位的。

通过班主任和班委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级的秩序良好,同学们的行为良好,班级的发展也得到了提高。

班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是促进班级发展和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希望我们班级的管理制度能够继续完善和执行,为班级的发展和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幼儿教育学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幼儿教育学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三)小班管理注意事项 1.多采用正面教育,忌用反面语言 2.规范必须合理,不宜过严或过宽 3.规范的标准要保持一贯性 4.适当关注每一个幼儿 5.指示要简单明确,容许孩子表达感受 6.多采用讲解示范,注意个别差异
三、中班管理
(一)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1.中班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精细动作) 2.中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1)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增强 (2)幼儿注意力、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 有明显提高 (3)幼儿活动目的性明显增强 (4)幼儿爱告状,攻击行为严重
二、小班管理
(二)小班班级管理内容 1.入园常见的不适应现象 (1)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低落,哭泣 不止 (2)任性专横,强占霸道 (3)行为散漫,不会学习,生活不习惯
二、小班管理
2.入园引导 (1)入园前参观幼儿园或组织亲子教育活动 (2)幼儿教师多与家长沟通 (3)抓好常规管理
二、小班管理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 3.互动指导法 4.榜样激励法 5.目标指引法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参与性原则 4.高效性原则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第二节 幼儿园各类班级管理
本节重点
1.托班管理 2.小班管理 3.中班管理 4.大班管理
第十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
第一节 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本节重点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和功能 3.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概念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教师通过计划、组织、
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 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利用起 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班级管理考核标准

班级管理考核标准

班级管理考核标准1. 介绍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级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管理与引导,使班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和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2. 建立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它包括学生出勤、作业完成、课堂纪律等方面的要求。

班级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听从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3.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议事会,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是良好班级管理的关键。

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5. 建立积极的奖励体系奖励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和奖励,当然这些奖励是要公平和公正的。

6. 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对于违反规章制度或影响班级秩序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惩罚应以教育为主导,注重引导学生反思错误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惩罚。

7. 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它能够帮助班级形成特有的氛围、价值观和共同目标。

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例如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等。

8. 促进班内学生关系班内学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

9. 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班级活动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策划和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10.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

教师和家长应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教育共识,共同育人。

11. 班级管理的评估与改进班级管理的评估与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定期对班级管理进行自我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幼师考编学霸笔记 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教师

幼师考编学霸笔记 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教师

第十章幼儿园班级管理第一节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一、幼儿园班级概述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3-4岁小班,25人;4-5岁中班,30人;(记住中班30人,小班少5个,大班多5个)混合班,30人5-6岁大班,35人。

目前,1:15-20是最为合适的师生比例。

比如:一个班级30个人,那么老师的个数应该为2,若选项中,有其他比例,应选比重最小的二、班级管理含义: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的目的。

三、班级管理重要性(客观题)要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需要良好的师资、设备和足够的资金。

然而,这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还依赖于管理,依赖于管理者对人、物、财诸因素的合理组织和调配。

只有利用恰当,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否则,保教质量的提高就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班级管理是搞好幼儿园管理的基础工程,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四、班级管理环节(客观题)(一)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1.首先先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老师2.班级本学期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涉及生活管理,教育管理,家长工作和其他工作,这些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3.具体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与上学期内容衔接一致(二)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1.教师明确的分工——第一种,两教一保;第二种,两教半保2.对幼儿进行分组——合理搭配优势互补,如性别能力;小组长的设立,每天轮流担任;定期交换小组位置。

【这里经常考核,题中出现的老师哪些进行的对,哪些进行的不对】(三)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对以往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

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链。

每一次新计划的目标都比上一个计划目标水平提高。

如此不断循环,最终促进幼儿园整体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班级管理评价
第一节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学习目标:
1、理解班级管理评价的意义,掌握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原则和内容,并能据此分析案例。

2、体会对班级、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3、掌握有效评价班级、学生的主要方法。

所谓班级管理评价,是专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它是指班主任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搜集、整理、分析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状况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品德、智能、体能等各方面素质做出综合判断的过程。

一、班级管理评价的作用
(一)激励—导向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最终所要完成的目标进行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能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学会根据标准和目标来评价自己和他人;
另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完成目标,行为是否合乎规范等等,这无疑对小学生的行为活动起导向作用。

(二)反馈—调节作用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对师生双方都有反馈—调节作用。

对班主任而言,通过评价学生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综合地了解学生,更能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从而及时、明确地调整班级管理目标、管理内容和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长处和不足,并及时调节、矫正自己的行为。

(三)沟通—互信作用
小学生对他们最尊敬的班主任是否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十分期待与敏感,而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繁复和琐碎,要和班里几十位同学都达到深入沟通,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对小学生的评价弥补这一不足。

这种沟通作用还发生于班主任与小学生家长之间。

因为教师、家长双方的工作繁忙,见面交谈机会少,通过班主任的评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校内的表现与今后的努力方向,积极和学校、教师配合,真正做到家校协作,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管理评价的内容
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具体规定的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为班主任明确评价内容及标准提供了依据,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分别为:道德品质、公共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学习评价。

三、班级管理评价的类型
(一)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内在动因。

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针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班主任要把追求真实与尊重和鼓励自信结合考虑。

(二)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
按照评价的基准可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将某个学生与其自身原有发展状况进行纵向对比,或者将其与其他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绝对评价是指将学生与预先确定的某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方法。

(三)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的内容可分为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是指对学生的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而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进行完整性的、系统地评价。

(四)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
依据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以数据反映出学生发展状况的方法。

定性评价则是指语言文字方式对学生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进行描述性评价的方法。

(五)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考虑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之前,为使教育能更有效地进行而对学生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判;过程性评价是指侧重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末,班主任对一个学期以来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做出的综合性评判。

四、班级管理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强调班主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学生,同时应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进一步发展的自信。

在评价学生时,班主任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又要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即要注重学生的纵向提高,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二)全面性原则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性评价原则即强调班主任应从这一目的出发,全面关注学生的道德、心智、体能、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防止以学科考试成绩代替对学生全面评价的倾向。

全面性评价原则还意味着班主任应辩证地评价学生,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特别是不能对于优等生只看优点而不看缺点,而对差生只见缺点不见优点。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要求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在考虑发展性的同时兼顾准确性,在考虑全面性的同时兼顾差异性。

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针对三种差异。

1.小学生与其他阶段学生的差异。

2.不同年级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3.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四)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评价前要多途径地搜集学生信息,并通过多种方法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状况和发展过程。

(五)及时性原则
小学生处于社会化的快速阶段,对其好的社会化行为及时加以表扬和赞赏,以期巩固和定型,而对其不良的社会化行为及时加以指出和批评,以期避免和改正,这就是及时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