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视听语言复习大纲

视听语言复习大纲

视听语言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一、视听语言建立的基础——人的视听感知特性1、视觉暂留原理2、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完型心理学)二、视听语言符号系统的建立——人的视听思维的形成(形象化的表现和暗示)1、理解视听语言符号符号是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它是人类传播的要素,它单独地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这些要素在一方的思想中代表某个意思,如果被另一方接受,也就在另一方的思想中代表了这个意思。

——施拉姆a) 符号均能代表一定的意义;b) 符号是传——受之间的一个中介,是传播信息的中介;c) 符号包括语言及其形式要素符号=能指+意指比较文字语言(抽象)和视听语言(具象)●篇章—段落—句子—词汇(语素)●影片—段落—场面—镜头(画面元素✹视听语言的界定:是影视作品用以展示形象、叙述事件、表达情感、传播意义的影像与声音等符号,按照特定的叙事方式组织安排而成的一个完整的象征体系。

✹理解:影像具有纪录性和幻觉性的双重特性视听语言没有为每一个影像规定固定的含义,带来能指的无限性和所指的多义性视听语言的表达和感受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视觉听觉元素在时空中的运动构成的。

2、把握视听语言系统(一)声音:1)人声:包括:l 对话、l 独白l 旁白2)音乐:l 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配乐)l 器乐和声乐3)音响:(自然音响和人为音响)l 动作音响l 机械音响l 自然音响l 背景音响l 特殊音响☆同期声(现场声)=现场语言+现场音乐+现场音响概念(以电视新闻为例):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说话声)和现场效果同期声(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

意味着真实感和现场感、准确性和权威性,引导观众的参与意识。

✹(二)图像符号:1、活动影像:1)变化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2)活跃的角度:*平——仰——俯*正——侧——背*客观性角度(主流、基础)*主观性角度包括1、主观视点: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或视觉印象2、主观心理:主体心理投射出来的视觉印象3)运动的镜头:✹推:突出人物主体或事件细节。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

视听语言导言:视听语言的含义一、什么是语言定义: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符号系统。

功能 :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二、什么是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三、视听语言的基础——幻觉1.生理前提——视觉暂留原理1824年英国彼得·马克·罗格特公布“视觉暂留”理论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2.心理前提——完形心理完形心理: 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人类的完形心理还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即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活的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完整的形象。

3.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似动现象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的原理视觉暂留的作用是使那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电影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机器,它创造的是现实的幻觉,但不是现实本身。

四、影视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影像、声音、剪辑。

”(波布克)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一)镜头的基本含义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1.画面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这段时间内所拍摄的内容。

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

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

单个的镜头并不能表达明确的观念,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2.物理镜头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它是指摄像机的光学构件,它是内透镜组合而成的成像系统。

(二)镜头的类别从摄像机装备的镜头规格以及形成影像的效果看,我们一般把镜头划分为三种类别: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篇:《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提纲导言本章的重点思考与练习★(结合作品)影像的特点:(1)影像具有的纪录性与幻觉性特点。

(2)纪录性是电影、电视影像所具有的本性;幻觉性则是影视艺术的生命的源泉。

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第一讲镜头与分镜头、画框与构图本讲需要掌握的名词概念1.★ 镜头镜头是一个便于研究与分析影视影像的基本单位。

是指摄影(像)机从开始拍摄到结束拍摄所记录下的一段连续画面。

对于观众而言,通常所谈论的镜头,则是特指经过剪辑以后,在两个剪切点之间的那一段画面。

镜头由画面组成,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但一个镜头又可以包含多个方面。

2.★画框画框,也叫(取)景框,用来把摄影机镜头的内外空间分割开来,从而使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空间与外在的真实世界相区别。

3.分镜头把一个事件、场景划分成不同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直到每个细节进行表现的方法就是分镜头。

本讲的重点与难点1.分镜头的产生。

(1)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拍摄一个完整片断时胶片不够长而采取的无意识组接的方法,促进了分镜头和镜头组接的产生。

(2)分镜头的出现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标志。

2.构图的主要原则。

(1)平衡原则:感觉舒服、协调;(2)变化原则:表达特定的内涵;(3)动态构图原则:画面中所有造型元素都在变化之中,其完整的视觉形象靠视觉积累形成,可以详尽地表现对象的运动过程以及对象在运动中所显示的含义。

第二讲景别与角度本讲的重点与难点★景别的概念及其分类。

景别,指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者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通常是以人物(成年人)在影视画面上出现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情况来确定;若画面中无人物,则按景物与人的比例参照划分。

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类。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0个小题)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简答题(4个小题)第一章影像&1.1景别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大景别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例很小,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又称为“定位性镜头”;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小景别中景:最常用的叙述性景别,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的景别。

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近景:具有较强交流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万能镜头”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大景别小景别远景、全景中、近、特表现人物形体关系表现人物神态关系空间环境描写空间环境虚写重在环境景物的表现重在人物的表现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

(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秒左右)2.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3.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

(例如采访断点)4.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1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1

视听语言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景别由于摄像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不同,而造成被摄物体在电影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有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远景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全景表现人的全身和场景全貌的景别中景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

近景表现人物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分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1、构图:指的是画面中物体的布局与构成方式。

包括主题、配体和环境。

2、主体:画面(镜头)中作者主要想体现的人或者物。

3、陪体:画面(镜头)中作者为了体现主题的某种特征或意义故意加上去的人或者物。

4、环境:即主体和陪体所处的环境。

5、构图样式:水平、垂直、斜向、曲线、边角构图、黄金分割.角度与摄影机的高度、摄影机的空间位置、视点关系(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构图有关。

1角度的垂直变化:平角、仰角、俯角。

水平变化:正面、侧面(影片中用的最多的角度)、背面。

第一人称视点:以剧中人物的视角拍摄的画面。

第三人称视点:观众的视角拍摄的画面1、影片中的运动:1、被摄物体的运动;2、摄影机的运动2、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升、降3、人物的运动方式:垂直方向、水平运动、纵深运动(面向摄像机、远离摄像机)1.人物表演的四要素:声音、台词、形体、表演。

台词包括:对白、独白、画外音。

对白:影片中人物的对话。

独白是人物的内心流露。

画外音:画面外旁观者的声音。

形体与以下元素有关:动作、风格(喜剧、自然)、特殊形体(舞蹈、武术)1.表演:面部五官的变化(眼神尤为重要)。

实拍场景:利用摄像机直接拍摄的场景。

虚拟场景:利用图形图像软件设计制作的非真实的场景。

物主要指的是道具。

道具的作用:1、参与剧情、推动剧情;2、刻画人物;3、体现生活气息;4、暗示、隐喻。

按照光位划分,可以将影片中得光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三点布光法:主光(放在被摄物体的前面,与被摄物体形成一定的角度)、副光(在被摄物体的另外一侧,用于部分地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题所形成的阴影)、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物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边缘有一个光环,主体富有立体感)。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王丽娟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王丽娟版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材料第一章视听语言体系一、蒙太奇语法与修辞:1、八大组合段学说:1967年由麦茨提出。

划分如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时序性描述组合段;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时序性直接叙事场景;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

2、声画对位:涉及的是电影意义单元中影像(或称画面、镜头)与声音的关系问题。

即垂直蒙太奇,当然这种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是,声音和画面在影视艺术中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元素。

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其组合是视听语言考察的基本点。

3、声画蒙太奇: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

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

这其中又包含两种具体的同步方式,其一,声音是画面动作的同步音效;其二,声画合一中的声音起到对画面内容补充、渲染和揭示的作用。

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与复调音乐的对位类似,只不过强调的是视听语言元素间的对位组合。

声画对位的组织方式造成了声音和画面各自不同的信息指向,从而使镜头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多义性。

4、单讲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

声画平行又称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

声画对立即声画对比,也就是说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

5、蒙太奇修辞: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6、各种蒙太奇定义:①叙事蒙太奇: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意味着将许多镜头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分段篆集在一起。

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都含有一种事态性的内容,其作用就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发展。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是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 24 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 24 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 (摄影机)调度。

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 180 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 (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 )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前进式蒙太奇句子将观众注意力从整体引向局部,从环境引向重点、兴趣点,顺序展开一个动作或事件过程。

前进式蒙太奇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事实和事件的发展。

又称“交替蒙太奇”,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

是将两个在某种意义上相似的镜头并列起来,让这种寓意通过喻体传达出来。

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视听语言》复习速记提纲

《视听语言》复习速记提纲

视听语言人类对光波、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的研究成果1.视觉暂留原理2.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影像的特点: 1.记录性 2.幻觉性视听思维镜头:(一)镜头: 1.物理学中的镜头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 3.剪辑后的“镜头”(二)摄影对于形成影响的重要意义画框与构图:(一)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二)画外空间的构成方法(三)构图1. 构图的重要原则: A.平衡原则 B.变化原则 C.动态构图原则景别:(一)分类:1.远景2.全景3.中景4.近景5.特写角度:(一)分类:1. 水平夹角:A.正面的拍摄角度 B.侧面的拍摄角度 C.背面的拍摄角度2. 垂直视角:A.平视的拍摄角度 B.仰视的拍摄角度 C.俯视的拍摄角度(二)拍摄角度的作用焦距:(一)变焦摄影:1.变焦速度快慢的分类:A.正常的变焦速度 B.慢速的变焦 C.快速的变焦2.受焦距影响的画面因素:1.景别:焦距 长—短2.视角:焦距 长—短3.景深:焦距 长—短景别 小—大 视角 小—大 景深 浅—深(二)景深1.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运动摄影:(一)镜头的运动:移动镜头 摇摄镜头正常速度摇 镜头位置不变、角度改变 快速度甩 镜头快速的角度或位置改变(二)镜头运动的风格:A.时间 B.空间灯光与色彩:(一)灯光的作用:曝光 造型 构图 强调 抒情等(二)灯光的分类:A.光的性质 B.光的主次 C.光的方位(三)色彩 1.色彩基调 2.重点色3.色彩的情绪性:暖色 冷色 红色 黄色 金银色 蓝色 绿色 黑色 白色直线方向的运动水平方向推: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前的运动。

拉:镜头水平方向直线向后的运动。

垂直方向升:镜头在空间中垂直方向的向上运动。

降:镜头在空间中垂直方向的向下运动。

复杂的运动轨迹地面 摄影机在水平方向上从一点到另一点位置改变。

空中 摄影机在空间中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位置改变。

场面调度:(一)演员的调度(人物在镜头里的调度方式: a.横向调度 b.正向或背向调度 c.向上或向下调度 d.斜向调度e.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f.环形调度g.无定形调度(二)摄影机的调度:a.固定镜头的调度b.运动镜头的调度(三)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a.纵深调度b.重复调度c.对比调度声音:(一)积极影响(二)消极影响(三)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声音的分类:(一)人声:1.对白2.旁白3.独白(二)音响:1.动作音响 2.自然音响 3.背景音响 4.机械音响 5.特殊音响(三)音乐:1.有声源音乐2.无声源音乐声画关系:1.声画同步2.声画分立3.声画对位剪辑的基本原则:(一)▲连贯性剪辑1.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2.保持空间上的完整性3.轴线原则(二)非连贯性剪辑(三)剪辑的形式感因素第三章:剪辑剪辑诞生的历史:(一)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

视听语言复习版

视听语言复习版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一、景别【概念】景别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程度。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

造型元素:1、景别意味着距离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叙事功能:1、景别交代特征2、景别强调细节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划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2、☆景别主要包括:A、大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B、小景别: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大远景>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功能的景别。

1、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空间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2、大远景非常适合表现动作的结束、故事的结果,在很多剧情片结尾处远景镜头很像文章的句号。

即使视觉上的远离,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超脱,镜头暗示观众渐渐离开场景,故事已经结束。

3、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

视觉感度:画面的气氛和规模被放大,人物或个体被缩小。

例如:《黄土地》作用:展示大空间,胶带大环境,表现世界的规模和气氛。

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全景>被摄物体的形态画面是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在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入人物所处环境,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1、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

2、在连贯剪辑结构中,远景和全景都是交代镜头,用来交代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镜头的空间方位明确,人物状态清楚。

远景和全景拍摄的方向,视角将决定蒙太奇句子里的其他景别的拍摄角度。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定义:视听语言(影视语言)是影视思维与传播的工具,是电影、电视面对受众传播的直接现实,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的本质特征,是影视创作进行叙事、表情或达意的表现形式或手段。

视听语言(影视语言)是以电波为物质载体,以画面和声音为建筑材料,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第一章演进一、探索期1.卢米埃尔兄弟纪实主义传统《火车进站》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日早期电影强调语言的纪实性2.爱迪生技术主义传统3.梅里爱电影戏剧传统之父《月球旅行记》1902 最早的故事片4.布莱顿学派特写镜头《祖母的放大镜》简单的蒙太奇5.鲍特《火车大劫案》1904 最早的商业电影电影分场景拍摄剪辑语言二、形成期1913~1927 无声电影进入全盛时代1.格里菲斯第一座里程碑:将电影的构成单位由场景变更为镜头,电影语言开始形成《一个国家的诞生》1905年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电影平行交叉蒙太奇产生2.弗拉哈迪纪录片之父《北方的那努克》19163.先锋派电影运动1925年主观电影,主观性强,内心的现实主义意识银幕化故事讲究无情节三、成熟期1.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最早从理论上探讨电影“电影眼睛论”:电影镜头比人眼更客观,真实的诗意2.库里肖夫蒙太奇之父提出蒙太奇概念库里肖夫实验3.普多夫金典型蒙太奇派《母亲》强调镜头间的顺畅连接4.爱森斯坦第二座里程碑蒙太奇集大成者杂耍蒙太奇理性蒙太奇《战舰波将金号》【爱森斯坦的蒙太奇强调冲突,普多夫金强调顺畅剪辑】5.格里尔逊纪录片格里尔逊模式:首创画面+解说的形式6.卓别林默片喜剧大师四、完善期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动画电影1.威尔斯现代电影奠基人1941年《公民凯恩》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2.雷诺阿现实主义风格使用长镜头3.巴赞第三座里程碑提出长镜头(景深镜头)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现代电影的开端现实主义六原则:○1用日常生活事件代替虚构的东西○2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开放式结局)○3反对编、导分家○4不需要职业演员○5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6采用生活语言5.现实主题派电影6.希区柯克悬念大师视觉化叙事7.戈达尔跳接革新了视听语言内容8.麦茨第四座里程碑创立了电影符号学9.库布里克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五、融合期1.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2.互联网融合第二章镜头含义:镜头是拍摄的最小单位,是视觉组成的最小元素完整的镜头=画面+声音1.景别: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基本景别:远(感知全景8s)、全(5s)、中(3s)、近(5s)、特(1~2s)、满景2.角度灵活多变的角度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1).方向:正、侧、斜、反(2).高度:平、仰、俯(3).轴线3.运动影视作为独立艺术的根本元素就是运动型(1).摄像机运动:推拉摇移升降跟旋甩晃(2).被拍摄物体运动第三章画面一、画面的特征1.传播特征:形象性、真实性、运动性、时空性、现时性、多义性、选择性2.美学特征:真、善、美影视画面是一种具有形象、情感和意义价值的、具体的、美学的和精神的现实二、画面的元素1.内容要素:人、景、物、图、表、文2.形式要素:光、色、形、特效第四章声音声音是镜头的重要性因素,因为有了声音电影才成为了一门完整的艺术一、分类1.基本类型:再现型,自然声表现型,阐述声2.声画关系:声画同步非同步3.时空构成:线性非线性4.技术层面:先期声同期声后期声二、功能1.增强画面的逼真性和可信度2.增强画面的思维和情感的运动3.扩大画面的空间容量4.使静默成为一种特殊的“声音”三、元素人声:对白、独白、旁白音乐:有声源、无声源音响:动作、自然、背景……第五章组合一、镜头句型1.叙事性(1).前进式句型(类似推):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叙事流畅,代入感强(2).后退式句型(类似拉)(3).循环句2.表意性(1).累积句:用相同或相似景别拍摄或组接(2).两极句:冲击性强(3).阶梯式:同一机位、同一主体、同方向、2~3个镜头3.内部蒙太奇:一般体现在长镜头中,外部无镜头切换,内部分镜头,在景别机位上体现二、画面的组接常态:1.动接动2.静接静特殊:3.静接动4.动接静5.人物的出画入画(了解)(1).同一主体,出画入画方向大体一致(2).同一主体在统一环境下,采用不出画也不入画方式组接(3).同一主体在不同空间时,可采用出画不入画/不出画入画/出画入画三、镜头转场1.形式上(1).直接切换(2).技巧切换2.内容上(1).动作的转换:通过相似动作转场(2).特写转场(3).声音转场:语言、音乐、音响(4).景物转场(5).情绪转场四、声画关系1.同步关系:声画合一、声画并行2.分立关系:声画对立、声画对位第六章语态一、蒙太奇与长镜头比较第七章功能一、再现功能:人物及其时间在时间轴线上的延伸1.作用:连接因果、交代情节、讲清故事2.叙事方法:连叙式、因果式、交叉式、积累式、复现式、颠倒式二、表现功能:指影视语言的表意性、造型型,可以使影视语言从一种情节的范围进入到寓意的范围1.形式:对比、隐喻、象征、抒情、造型2.叙事和造型:(1).影戏观:强调叙事(2).影像观:强调造型第八章特征一、视听性:影视语言是视听兼备的复合性语言二、符号性:图像、标引、象征三、普适性:通用语言四、形象思维性拉片:《黄土地》(视听形象塑造)《战舰波将金号》(蒙太奇)《火车大劫案》《一个国家的诞生》《公民凯恩》(长镜头)。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与复习大纲

《视听语言》课程主要内容与复习大纲

绪论一、学习视听语言的意义:1、视听语言的定义:人类创造并使用的,同时依托听觉与视觉两种感觉器官,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交际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

2、视听语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1)研究对象: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的规律;2)研究目的:探讨影视艺术中信息传递的缘由和有效性,也就是如何最有效地传达信息。

3、视听语言与相关名词的差异:1)视听语言与影视语言什么是影视语言?所谓影视语言,是指影视艺术中由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用来传情表意的各种传播符号的总和。

影视语言是人类视听语言发展到现代的产物,是视听语言的高级形态。

2)视听语言与画面语言什么是画面语言?画面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画面语言就是影视作品中声画结合、声形兼备的语言形式;狭义的画面语言是指连续的图像所构成的一种传递信息的体系。

3)视听语言与镜头语言什么是镜头语言?是指以一段连续的音像素材为基本单位,以蒙太奇为结构规律构成的表意体系。

4)侧重点及其各自使用范围:a)外延不同:视听语言最广、狭义的画面语言最下;b)侧重点:视听语言和影视语言偏重艺术性;画面语言和镜头语言偏重技术性;第一章视听的语言第一节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和现状1)自然语言和影视语言的关系:I.两者同属视听语言的范畴:前者是视听语言的低级形式,后者是高级形式;II.两者产生、发展的轨迹不同:自然语言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渐进线,影视语言走的是一条文化发展的激进线;III.影视语言发展的优势:一、可以比照自然语言分析研究影视语言;二、可以比照各种艺术形式的语言来分析研究影视语言;三、科技进步带来的哲学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给影视语言的研究带来了方便之门;2、影视语言的优点:1)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方便复制、永久保存,彻底打破时间限制;3)传播迅速,彻底打破空间限制;二、视听语言的现状和发展:1、现状:1)民族特色的缺失导致没有中国流派;2)非故事片中故事性的缺失;3)叙述手段的单一,如:主观性太强;场面调度不足等;4)声音的两极运用;2、发展趋势:1)第五代导演和影视艺术家的努力,民族特色的凸显;2)各种禁忌的打破,影视语言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3)网络多媒体的诞生,促进了影视的融合、影视语言的变革;第二节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1、与影视语言的关系:1)影视作品或片段可视为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格式塔的心理作用是影视作品传播的基础;(影视作品的省略)3)格式塔是研究影视语言的理论基础;(是影视剪辑的基础)二、影视语言的形成机制:1、视觉暂留;2、格式塔效应;3、影视艺术家的创造;4、观众的理解和学习;第二章影视语言的语言本体论第一节语言的基本结构三、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1、语言和言语;1)界定:言语简单地说人“说”的结果;语言则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合;2)二者的关系:I.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II.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III.语言既从言语的运用中概括和丰富自己的规则,也在言语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言语则是把语言的共同规范作为自己的活动基础,成为最具实践性的语言活动;2、影视作品的语言与言语;1)界定:影视“言语”是众多的导演们“说”的行为和结果;影视“语言”则是影视“言语”中概括出来的镜头组合规则的总和;2)两者的关系:I.影视“言语”是开放,影视“语言”则是封闭;II.影视“言语”是无限的,影视“语言”则是无限的;III.影视语言的规则,只有通过对影视“言语”的研究、分析、归纳之后才能获得;四、语言的基本结构:1、自然语言的结构特点:1)人类的自然语言是一种线性体系结构;2)按照意群的大小,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或级;2、影视作品的基本结构;五、组合与集合:1、语言的组合关系;2、语言的聚合关系;1)聚合关系的基本功能:联想和隐喻。

视听语言复习版

视听语言复习版

视听语言复习版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一、景别【概念】景别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程度。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

造型元素:1、景别意味着距离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叙事功能:1、景别交代特征2、景别强调细节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划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2、☆景别主要包括:A、大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B、小景别: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大远景>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功能的景别。

1、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空间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2、大远景非常适合表现动作的结束、故事的结果,在很多剧情片结尾处远景镜头很像文章的句号。

即使视觉上的远离,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超脱,镜头暗示观众渐渐离开场景,故事已经结束。

3、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

视觉感度:画面的气氛和规模被放大,人物或个体被缩小。

例如:《黄土地》作用:展示大空间,胶带大环境,表现世界的规模和气氛。

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全景>被摄物体的形态画面是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在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入人物所处环境,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1、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

2、在连贯剪辑结构中,远景和全景都是交代镜头,用来交代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镜头的空间方位明确,人物状态清楚。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视听语言(2)复习第六章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第五节1、电影情境?答:情境:影视作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或结合的情况。

如影片中故事发生背景、时间、地点等。

第六节1、视听思维的特点:暗示。

第七章透镜与焦距第一节光学镜头成像的几个概念1、物体经过透镜成像,有哪两种方式?①光化学成像系统②数字化成像系统2、影视成像至成品输出,要经过哪些技术步骤?3、透镜方程?放大率?答:1/f=1/u+1/u′,F:焦距,U:像距,U′:物距放大率:K=【U′/U】4、视场角的定义?答:①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通过镜头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

②在显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5、视场角公式?解释不同幅面的胶片或CCD有不同的视场角的原因。

答:①A=tan(k/2f)②原因:张角不同视场角不同。

【CCD,即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化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

】6、分述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物理特点?答:(1)标镜,①视角与透视接近人的单眼观察的效果,②水平角度30°以上,垂直角度22°左右。

③一般为55mm(2)广角①一般低于30mm的镜头,视角水平35-70,垂直视角25-55.(3)长焦①一般大于75mm的镜头,水平视角低于17°,垂直视角低于13°7、滤光镜的类型?答:天光镜和暖调滤光镜,偏振滤光镜,去雾滤光镜等。

8、什么是景深?答:一个物体经过透镜成像后,位于最佳聚焦点前后的一个范围。

9、景深方程?答:T=2UUNC/ff C:弥散斑直径T:景深 U:物距 f :焦距 N:相对孔径(光圈大小)第二节镜头的空间表现特点1、简述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2、简述光圈与景深的关系答:同一镜头,物距不变,改变光圈大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美感是激发起"抒情"行为的第一种动力。
爱意是激发"抒情"的第二种动力。
信念是激发"抒情"行为的第三种动力。
生命是激发起"抒情"行为的第死种动力
"虚构"指内含某种理想性的情结而采用自由联想方式,组成超越实在的传播结构,以传达内心情意信息的表达方式。
"虚构"的特点: P45
"虚构"的自由性,无疑为思维带来了极强的活力;这就使人无法拒绝自由想像的诱惑
再次,画面自身是有框架的,它对画面平面所表现的内容构成了一种限制。
运动镜头按其运动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 等七种基本类型
推镜头:光学镜头对准拍摄目标向前推进所进行的拍摄。
推镜头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作用 1-2 及独特功能作用 3-5
1 从群体中突出主体,从全局中突出重点。
视听语言的历史发展过程 P4-5
"语言"一词的含义,传统的理解是指用口语形式表达的声音符号系统,又称为"自然语言";
此外它还指用书面形式表达的文字纪录符号系统,习称为"书面语言"
自然语言的两个明显缺陷:
1.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是抽象的表意语言,他们均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组织,
而且有稳定的语法规则、语汇形式、语义内容和语义结构。
"说明"的进行需要两个前提: P38-42
第一,"说明"的主体对"说明"的客体必须有准确科学的认识。
第二,"说明"的主体在向"说明"的受体传送知识和信息的时候,主体必须掌握向客体传送的语言。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重点1:关于蒙太奇的形式和发展2视听作品多重假定的真实的内涵3广义的蒙太奇,概念4蒙太奇在画面语言上的表意特点5关于叙事的蒙太奇6蒙太奇在声音语言上的表意特点7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上的不同特征8长镜头的时间和空间的结构特征9什么是长镜头10关于表现蒙太奇一、蒙太奇的形成和发展–1895年1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用胶片把生活原原本本地再现给观众,这里并没有蒙太奇。

–从19世纪20年代初,电影制作者也是模仿其他艺术作品,充其量不过是机械地录下事件的过程,而不能表现任何抽象的概念或任何思维过程,也不能表现复杂的生活,创造了蒙太奇。

–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蒙太奇逐步走向成熟。

二、广义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是影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它指导着导演(电视记者)、摄像及编辑人员对形象体系的建立。

⏹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物有的结构方法,包括叙述方式、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

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都是以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和处理,蒙太奇作为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方法,也是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和处理。

⏹蒙太奇是指画面与画面之间,声音与声音之间以及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产生的意义。

⏹蒙太奇还可以指镜头的运用、镜头的分切组接以及场面段落的组接和切换等,都昌蒙太奇的手法。

三、蒙太奇在画面语言上的表意特点⏹蒙太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视语言,它在画面语言上的表意特点为:1、不同镜头的组接形成表意功能–库里肖夫实验1:用一位著名演员的、无表情的脸部特写作为基本画面,搞了三个不同的组合。

–第一个组合:演员——桌上摆了一盘汤。

–第二个组合:演员——一个小孩玩狗熊玩具。

–第三个组合:演员——一个躺在棺材里的老妇人。

2、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对画面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影响–库里肖夫实验2:用三个同样的画面,只是排列前后顺序不同,而引起不同的效果。

–第一个组合——微笑的脸;手枪对着他;惊惧的脸。

–第二个组合——惊惧的脸;手枪对着他微笑的脸。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1、景景是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空间概念。

2、景别摄影机从各种不同视距对拍摄对象拍摄时,所获得的范围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瞬间的空间呈现。

3、镜头镜头是由包含在银幕景框内的主题素材的容量所界定的,一个镜头是摄影机从开拍到停止所记录的全部影像。

镜头主要是时间概念。

4、大远景用广角镜头拍摄,通常高角度拍摄;用以定场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自然景色,渲染气氛创作意境。

可以作为一个主镜头交代时间、空间背景以及拍摄主体的运动态势等,大远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近距离镜头的空间参照框架),大都是外景镜头,这类镜头最有效的运用常见于一些史诗性影片中,如西部片、战争片、武士片、历史片。

5、全景镜头以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和所处位置局部环境为目的,交代事件发生环境和主体物间的关系,全景和远景比较,全景游明确的内容中心视野小些,被摄主体可能占满整个银幕,人物动作和环境比较清晰,是塑造环境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全景又叫全身镜头,人物在画面中高度大致等同于画面高度,往往是一场戏的主镜头,6、中景镜头介于全景和特写间的镜头,视觉范围在人物膝盖以上。

人物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可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是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景别。

能充分展示拍摄主体富有表现力的局部,角色间关系;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主要部分,环境降为其次。

7、大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镜头语言,能突出强调关键性细节,比如:惊愕的眼睛、泪水、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的情感宣泄和视觉冲击。

8、拍摄角度摄影和镜头与拍摄对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拍摄角度,角度界定取决于摄影机位置。

9、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表现的部位,是渐进的解释过程。

10、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自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DOC)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DOC)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第二章影视画面造型语言1、影像结构的基本单位答:镜头。

影像是通过一系列镜头展现的。

一部故事片一般由400—800个镜头组成。

2、如何划分一个镜头答:1、(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2、(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3、(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马尔丹的定义}3、影像构成的元素主要有哪些答:1.构图2.景别3.角度4.运动5.照明6.色彩第二节景别1、如何划分景别答: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被摄主体;2.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2、举例说明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一、远景作用:1.介绍环境。

2.抒情。

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3、故事的境界与升华,一般用于故事的结尾其它略,见书p13到p153、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4、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略】5、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答:一、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

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

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是高音。

二、国产电影中特写镜头过多,其弊病是:1.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2)复习第六章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第五节1、电影情境?答:情境:影视作品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或结合的情况。

如影片中故事发生背景、时间、地点等。

第六节1、视听思维的特点:暗示。

第七章透镜与焦距第一节光学镜头成像的几个概念1、物体经过透镜成像,有哪两种方式?①光化学成像系统②数字化成像系统2、影视成像至成品输出,要经过哪些技术步骤?3、透镜方程?放大率?答:1/f=1/u+1/u′,F:焦距,U:像距,U′:物距放大率:K=【U′/U】4、视场角的定义?答:①在光学仪器中,以光学仪器的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通过镜头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称为视场角。

②在显示系统中,视场角就是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

5、视场角公式?解释不同幅面的胶片或CCD有不同的视场角的原因。

答:①A=tan(k/2f)②原因:张角不同视场角不同。

【CCD,即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化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像素。

】6、分述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物理特点?答:(1)标镜,①视角与透视接近人的单眼观察的效果,②水平角度30°以上,垂直角度22°左右。

③一般为55mm(2)广角①一般低于30mm的镜头,视角水平35-70,垂直视角25-55.(3)长焦①一般大于75mm的镜头,水平视角低于17°,垂直视角低于13°7、滤光镜的类型?答:天光镜和暖调滤光镜,偏振滤光镜,去雾滤光镜等。

8、什么是景深?答:一个物体经过透镜成像后,位于最佳聚焦点前后的一个范围。

9、景深方程?答:T=2UUNC/ff C:弥散斑直径T:景深 U:物距 f :焦距 N:相对孔径(光圈大小)第二节镜头的空间表现特点1、简述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答: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2、简述光圈与景深的关系答:同一镜头,物距不变,改变光圈大小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3、简述物距与景深的关系答:同一镜头,光圈不变,物距变化物距大,景深小;物距小,景深大。

3、什么是透视?透视的类型?答: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指用线条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透视分为:几何透视、色彩透视等。

4、用短、长两种焦距拍摄同一物体,物体与背景的关系呈现何种不同?答:短焦距,物距近,透视效果强,远处的背景低(小);长焦距,物距远,透视效果弱,远处的背景高(大)。

5、移动摄影与变焦运动的区别。

答:移动摄影背景距离感变小,出现新景别新内容;变焦移动摄影背景距离感压缩变化,局部不加内容的放大。

【移动拍摄自然、真实,具有较强的动态感。

变焦拍摄有利于克服时间、场地限制和消除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第三节透镜的语言意义1、从观众的角度上看,舞台语言与视听语言区别?答:对于观众来说,因为观众离舞台比较远,舞台演员肢体语言比较夸大,视听语言相对细腻。

2、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几乎都只用标准镜头,分析其原因?答: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简朴含蓄,大多侧重于家庭情节剧。

记录的是平静生活下的尘埃落定和随遇而安,这种内容使用标准镜头拍摄风格匹配。

3、举例说明透镜的语言意义。

答:第八章摄影机角度第一节表现性1、记录与表现的区别?记录:忠实于现实的原貌,不改变现实的自然状态。

表现:外在的人或物的本质超越了表象本身,表达了内在的某种性质。

2、艺术品必然具备表现性,为什么?答:只有超越了表象的作品才可称之为艺术品。

3、表现性心理缘由的两种解释:力场结构说和移情说答:①视觉式样可以构成力的冲击作用于神经系统②视觉引起记忆库中的知识和情感,作用于事物的认知。

第二节摄影机角度的表现性1、“任何一种与视觉有关的艺术都力求使接受者更清楚、更深刻地看到某种东西”,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答:与视觉有关的艺术都在努力的让观众通过观看把握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2、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注意摄影机角度的表现性?答:要想注意到摄影机角度的表现性,必须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大部分都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3、维尔托夫认为:“摄影机具有超越人类眼睛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可以揭示出事物的另一种本质。

它向肉眼对于世界的视觉再现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手段和新语言。

”举例说明摄影机的表现性。

答:陈凯歌作品《边走边唱》,长焦镜头将众人挤在同一个面上,众人背后的湍流变成了二维的背景。

第三节视觉经验与摄影机角度1、简述平视所形成的一般心理效果和形成机制答:平稳,亲切,自然。

2、简述仰视所形成的一般心理效果和形成机制答:人物形象高大、敬仰,观众会感到压迫,3、简述俯视所形成的一般心理效果和形成机制答:观众看到的东西会感到卑贱、渺小、弱势、非正义人物。

第四节作为语言的摄影机角度1、摄影机角度的含义答:指对拍摄题材的看法。

2、摄影机角度的功能和作用?答:①造型,塑造人物形象②掌控影视空间关系和构图的要素③决定观众视点和影片叙事风格。

3、解释《公民凯恩》中摄影机仰拍的意义。

答:威尔斯《公民凯恩》全片以仰角摄影为主,特别用来强调主角的强大权力,使凯恩看起来威胁力十足,能摧毁一切障碍。

4、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运用摄影机的角度表达了他的的人生观,举例说明之。

答:小津安二郎《晚春》里,仰拍的人物饱满圆润,固定机位记录的是平静生活下的尘埃落定,他把镜头、把自己当成人物最好的观众,在沉静中有了写意画般的美感,进而表现他一直主张的随遇而安。

第九章视点与视点策略第一节视点的含义1、视点的传统定义答:观看时候的角度。

2、小说叙事的视点特点答:①视点伴随着观看者的观点和立场②把sb.或群体观察、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看作是视点。

3、电影视点的含义?答:制作者的立场。

4、传统电影研究中关于视点的两分法:客观视点与主观视点第二节标准叙事策略1、视点的三个来源答:人物、制作者、观众2、传统电影研究的两分法把制作者隐藏了起来,简述其根源。

答:①梦工厂的娱乐性使观众进入到忘我的类型化世界。

②观众在观看这类电影时,是在信以为真的催眠状态下,将这类电影作为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来对待。

4、电影的视点最终不是在银幕上而是在观众的大脑中形成的,为什么?答:4、标准叙事的视点策略?答:三镜头法:双人镜头、正打镜头、反打镜头5、作者电影或艺术电影常常对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的视点策略进行颠覆,举例说明之。

答:贾樟柯《小武》结尾里,有些“演员”意识到自己被拍摄而去看镜头。

通过这种意想不到的处理,置换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视点策略。

6、剧中人物看镜头会引起什么样的心理效果?答:①会使观众从电影的虚拟世界里跳出来。

②观众的情绪可能会和剧中人物的情感达成统一。

③银幕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交流。

④银幕世界所形成的幻觉被入侵。

第十章光第一节光的基本特性1、人的眼睛对亮度变化的感知呈现出什么样的状况?答:对数变化2、解释光的强度和照度的区别?答:光强:物体表面发光的强度值,只与物体发光有关。

照度:被照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即物体表面被照亮的程度。

3、色温的定义答:黑色金属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所发光的颜色变化。

4、以太阳光为例,解释色温的变化答:早上色温低,中午色温高,蓝天时候色温高第二节光效1、硬光与软光的定义?答:硬光:能造成界限分明的阴影软光:散射无阴影的光。

2、分述正面光、侧面光、逆光、顶光、脚光等方向光的特点答:正面光:物体上没有阴影,轮廓不分明,缺乏立体感,空间感弱侧面光:物体不能看清全貌,但层次丰富,立体感强逆光:轮廓鲜明,使被摄体与背景分离,空间感强,立体感强顶光:水平照度大,垂直照度小,中间没有过度层次3、自然光效与戏剧光效的区别?答:①自然光效影片内容和现实是同一的,戏剧光效反之。

②自然光效根据现实情况对光效进行处理,而戏剧光效根据影片内容、主题、意境对光效进行处理。

③自然光效强调的是环境光的客观性,戏剧光效强调的是思想和意境的主观性。

4、简述平光照明与明暗对比照明的特点答:平光照明多纠正性使用,用来使过瘦或是过长的脸变宽,但立体性不强。

②阴暗对比照明,立体感强,有利于空间深度的表现。

5、银幕光效与生活光效的关系答:①银幕光效是模拟的现实光效。

②银幕光效的依据是现实光效。

③银幕光效必须满足媒介的技术要求。

第三节基本布光技巧1、分述主光、补光、背光、轮廓光、环境光、眼部光的特点和作用答:①主光:用来塑造人和物的主要光线,用来表现被摄物的形态、轮廓和质感。

②补光:方向随主光而定一般和主光相对,补光一般为柔光,平衡主光的光线。

③背光:来自被摄主题后部的光,(多为光斑),为画面增添活力。

④轮廓光:来自被摄主体后面或侧面,强调人或物轮廓的光线。

⑤眼部光:为眼部照明的光,眼球发光。

2、灰板是根据什么制作的?正常世界的平均反射系数是多少?答:18%3、曝光与那些因素有关?答:快门和光圈。

第四节光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1、光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答:①照明②塑造空间感、光造型③引导观众视线④表现情绪、渲染氛围⑤表现时间、塑造时间⑥人物性格造型⑦抒情、表意⑧形成质感2、光常常用来在暗示或象征人物、事件的性质,举例说明之。

答:①科恩兄弟的《不在场男人》,一个商人坐在办工作直面镜头,光线来自下方,造成阴森的效果,暗示着这个人的奸诈,狡猾。

做生意可能会弄虚作假。

②《公民凯恩》中理想主义的凯恩和两个工作伙伴的戏,他告诉二人他要在报纸上刊出“原则宣言”,向读者表明维护人权,但当凯恩弯腰签署时,脸突然陷入黑暗——预示着他未来的人格。

③《公民凯恩》中高反差的灯光打在他脸上,影射他正直与堕落的两种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