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诗歌诵读背景
《木兰诗》
(男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女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 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 啾啾。
(男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 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 十年归。 (齐)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 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 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奇女子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读奇诗
颂木兰
木兰,你是位好姑娘, 日夜不停的机杼声, 将勤劳这一美德弘扬。 (最后一字最好和“扬”押韵) 木兰,你是位好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你是位好姑娘,代父从军的壮举, 谱写了爱国爱家的诗章。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 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 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 代表作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 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 北朝:《木兰诗》
《木兰诗》反映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和北魏与柔然 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经常骚扰
木兰,你是位好姑娘,“不用尚书郎”的选择,
激励了后来人坚持淡泊名利的理想。 木兰,你是位好姑娘,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是你让我们后来人有了追求的方向……
(女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 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 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齐)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 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 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说课稿_1
《木兰诗》说课稿《木兰诗》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的人物形象。
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
二、教学目标1、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天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2、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感受花木兰的儿女情,英雄气。
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疏通文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
四、教学方法①诵读法;②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蛇形背诵课外古诗(每人一句)。
课前三分钟是总校一直以来传统保留的课堂必需品,学生或背诵古诗,或讲述一个哲理性小故事,蛇形背诵和默写课外古诗,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扎实性。
第一环节:导入豫剧常香玉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
师借助多媒体简单介绍《木兰诗》,__选自何处,乐府双壁具体指哪两部作品。
第二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知首先学生自读课文,只需把课文读通读顺。
接着多媒体范读课文(配乐朗诵),学生注意字音,标注节奏。
然后组内赛读,选出一名最好的参加全班比赛,评出优胜组。
最后组间连读(每组一句,最后一段齐读)。
班级从升入七年级以来就开始实行小组学习,全班共分为9组,每组有自己的名字及口号,并设有组长,副组长。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授课过程中我时刻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个人到小组再到班级,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我尽量让每个孩子动起手做,动起嘴说。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自读、范读、组读、赛读、连读、齐读六种读书方式,应该能唤起学生读书的热情!第三环节:疏通文意,理清情节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小组内互相帮助疏通文意,不能解决的举手,然后班级共同解决。
《木兰诗》PPT优秀课件
乐府诗
来自《点拨》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 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 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 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木兰诗》及木兰
来自《点拨》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 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文告。④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 呼。⑤点兵:征兵。⑥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 名册。⑦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年”, 用法与此相同。⑧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译文: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
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 (知道)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 卷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 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 亲去出征。
1. 学习目标
2. 背景透视
3. 文体知识
4. 相关资料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7. 翻译课文
8. 整体感知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1. 板书设计
12. 本课主旨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4.拓展延伸
15. 教材习题讲解 16. 课后作业布置
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诗歌内 容,并背诵全诗。(重点)
叹息声响了又响,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这个女子的叹息声。
原文:②问女何所思①,问女何所忆②。女亦无所思,女
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③,可汗④大点兵⑤,军书⑥十二 ⑦卷,卷卷有爷⑧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一等奖5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一等奖5篇木兰诗教学设计板书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表达的诗人思想感情。
2、学会朗读古代诗歌,背诵这五首诗歌。
3、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并试着体会诗中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2、学习《回乡偶书》:(1)、了解及背景:贺知章,字率真,少以文词知名。
进士,累迁太常博士。
自号四明狂客。
善草隶。
天宝初,年八十六卒。
还乡里。
此时已离家50多年,漫长的岁月,人事沧桑,诗人的内心深处勾起层层波澜!在此情景下写成此诗。
原诗共两首,此选的是第一首。
(2)、朗读全诗:听读诗文,划分节奏,要求同学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留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同学回答,总结规律老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
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
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同学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把握读诗的方法。
(3)、同学按小组争论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创设的意境。
意境:一伙儿童在村道上玩耍,观察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来,便上前问讯:客人从什么地方来的,要到谁家去?原来,他是告老还乡,家乡有他的亲戚伴侣,有他青年时代的温馨的回忆,可他离家时间太长了,家乡的人对他很生疏,特殊是年轻的一代。
儿童们不熟悉他,把他当作客人的问话,勾起了老人的多少感慨:是啊,年轻时风流倜傥,文词清华,走出家乡,去追求功名事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归来,已是白发老人,只是乡音未改。
这一偶然的生活场景,在诗人来说却富有很深的生活内容,是生活变迁的必定,登记来便成了诗。
一、二句写实的手法写感慨,诗人把“少小”和“老大”、“离家”和“回”、“无改”和“衰”这些有对立意义的词组合起来,把几十年的变迁包涵在短短的句子中。
(4)、探究诗中抒发的情感:表过了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5)、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集锦
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集锦《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木兰诗》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作者简介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
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
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
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四)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为动词,买)(五)文言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
(六)成语积累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
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第9课《木兰诗》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略写: 出征前的准备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详写: 从军缘由 家人迎接 凯旋辞官 木兰改装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女儿情态 略写英雄气慨
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 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 诗显得简洁紧凑。
任务探究
任务二:把握课文的民歌特色 《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 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 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 示例:诗以“哪唧复唧唧”声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 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 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 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Hale Waihona Puke 主学习识文本 1.观看朗诵视频,把握节奏,熟读诗歌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自主学习
2.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自主学习
动弹
贴近地面跑。傍,靠近、临近。走,跑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眯着眼
辨别
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眼常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又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 哪个是雌兔呢?
任务探究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梳理课文故 事情节,说说 诗中哪些地方 写得详细,哪 些地方写得简 略?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门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初中课文木兰诗
初中课文木兰诗导读:大家学过木兰诗吗?知道初中课文木兰诗背景资料吗?以下是初中课文木兰诗介绍,请参考!1、作家作品:《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一首优美的叙事诗,又称《木兰辞》。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2、文学常识:背诵、默写文言文,是很多同学尤其是初一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同学颇感头疼的一件事。
那么如何背诵文言文才能更快呢?首先,不要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言文,这样才能记得又快又准。
其次,在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抓主要意思”的.方法,即将课文按内在逻辑分成几部分,抓住每部分的基本意思,以便于记忆。
如《木兰诗》,由于排列整齐,句式相似,其结构本身为背诵扫清了很多障碍。
我们在背诵时只要按事情发展列出提纲:木兰叹息;替父应征;准备出发;战罢归来;天子赏赐;家人团聚。
然后借助每层的主要意思去记忆,便不容易漏掉内容。
第三,对于“前背诵后忘记”的情况,只要持之以恒地反复诵读,便会逐渐加深印象,以至长久不忘。
3、背景知识:乐府,原是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其职责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也称作乐府。
《乐府诗集》是一部完备的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民歌又按地域分为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是北方民族的民歌,其特点是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而质朴。
4、木兰诗全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朗诵]木兰诗是几年级的
[木兰诗朗诵]木兰诗是几年级的《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木兰诗/木兰辞作者: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公开课教案
诚。这种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
02
英勇精神
木兰英勇善战、机智过人的形象,激发了读者的英勇精神。读者在阅读
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木兰身上所散发出的勇气和智慧,从而受到鼓舞和
启发。
03
女性意识
诗歌展现了木兰作为女性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力量。她不仅具有传统女
性的柔美与细腻,还具备了男性般的英勇与果敢。这种女性形象有助于
音乐美、绘画美等审美体验
音乐美
诗歌采用民歌形式,语言质朴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节奏感。同时,通 过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
绘画美
诗中描绘了许多生动的画面,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通过细腻的笔 触和鲜明的色彩,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情感共鸣与心灵触动传递
01
忠孝观念
诗歌传达了忠孝观念,木兰代父从军是出于对家人的关爱和对国家的忠
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似题材作品推荐阅读
《孔雀东南飞》
推荐阅读另一部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中相似的题材和不同的处理方式 。
电影《花木兰》
介绍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让学生通过现代媒介了解木兰故事的传播和影响。
当代社会现实意义思考
女性独立与自主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代社会 中,女性如何追求独立和 自主,以及性别平等的重 要性。
个性化建议
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和需求,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木兰诗》。
鼓励创新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总结与回顾
总结重点
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总结《木兰诗》的重点内容,包括背景、主 题、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木兰诗》课文全解
24.木兰诗【课文背景知识】《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
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
她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淳朴的优秀品质。
本诗选自宋人郭茂情所编《乐府诗集》,又名《木兰辞》、《木兰歌》。
诗作产于南北朝时代,那时北方先后有十几个国家混战割据,在统一的过程中,战斗频繁,使得人口大减,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人们希望国家统一,过和平安定的生活,这些在本诗中都有所体现。
【字词综合运用】生字忆:思念。
郭:外城。
著(zhuó):穿。
朔:北方。
帖:通“贴”。
火:通“伙”。
生词戎机:军机,军事。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重点难点讲解】《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诗。
诗作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流传千古的古代少女形象。
作品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勇敢、淳朴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疏密有致,详略得当。
诗歌从多角度、多层面表现木兰的全部优良品质,尤其从女扮男装这一个特别角度,来展现劳动妇女的内心世界和美好心灵,因而对军旅的艰苦生活和战场上的厮杀,只作大笔勾勒的略写;而对从军前的心理活动,从军后的别离情怀及辞官还家的刻画,则以铺排手法,作淋漓尽致的细致描画,从而较好的服从诗作主题,展示人物形象。
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突出了民歌特色。
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气势酣畅,读来琅琅上口。
【知识延伸检索】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较长篇幅的叙事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北朝有《木兰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两朝的全部士族诗人。
”足见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不同凡响的地位。
阅读要点【课文阅读指导】阅读本诗当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加强对全诗的诵读。
读熟,读懂,读读背背。
在读中体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一个原本柔弱的黄花少女,为了保家卫国,毅然代父出征,金戈铁马,奔赴沙场,其强烈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木兰诗》优秀说课稿
《木兰诗》优秀说课稿《木兰诗》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6篇)《木兰诗》优秀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依据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词句知识。
通过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而且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
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
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
3、确定教学目标根据以上两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文中的字词2、了解《乐府诗集》、《木兰诗》的文学常识。
3、学习“互文”等修辞手法4、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木兰诗说课稿(精选3篇)木兰诗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木兰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形成一定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了解北朝民歌和木兰诗产生的背景;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熟读全诗并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在诵读中体会木兰的光辉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花木兰替父母分忧,爱家爱国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熟读全诗,并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所以我采用自由朗读、两人小组朗读、四人小组朗读、展示朗读、指导节奏朗读、听录音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课文主要内容。
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诗歌朗读的特色。
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二人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这篇文章是诗歌,语言生动,句式,教学大纲要求此文要背诵,而且还要求学习它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于是我在上此课时要求学生用以下方法学习。
《木兰诗》(优秀6篇)
《木兰诗》(优秀6篇)木兰诗篇一教案示例重点: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3、对偶和排比难点:诵读指导,并当堂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略)二、正字音(略)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略)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
六、分析第一部分(同时出示幻灯片的画面,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
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
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只。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木兰诗背诵口诀
《木兰诗》,是一首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诗,也是中华儿女心中的一段经典。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刚毅与果敢,也表达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深深怀念。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传承这首经典诗歌,许多人将背诵《木兰诗》作为一种习惯。
而这就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背诵口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木兰诗》的背景。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孩儿木兰,她冒充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为父报仇的热情。
这样的背景让诗歌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和奋勇向前的精神,也让背诵者更容易将自己融入其中。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背诵《木兰诗》。
首先,我们需要将整首诗歌熟记于心,并注意每句话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第二,我们可以将诗歌分成四句一组,每组进行回顾和默读。
第三,我们可以将诗歌的关键字标注出来,逐渐加深记忆。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演讲、诵读等方式,加深对《木兰诗》的理解和背诵效果。
当然,背诵《木兰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复习中逐渐深化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同时,背诵中应该注意朗读清晰,声音宏亮有力,让诗歌真正地属于自己。
除了具体的背诵方法,背诵《木兰诗》还需要一定的热情和毅力。
在背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掌握诗歌的历史背景,进一步感受诗歌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通过朗读和演讲等方式,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与他人分享,使自己的学习更加深入和全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背诵《木兰诗》的意义远不仅仅在于掌握一种技能,更在于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木兰诗》是一首不朽的经典,透过这首诗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女孩儿的坚韧和胆识,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力量。
背诵《木兰诗》则是一种传承和表达这种文化的方式,让每一个背诵者在学习中得到素质的提高,在生活中感到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木兰诗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动词要读得 响亮,极力 表现喜悦之 情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赞美惊叹
朗读节奏:
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 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 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 唧唧 复 唧唧,木兰 当户 织, 不闻 机杼 声,惟闻 女 叹息。
急骤跳跃,活 泼明快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旦、暮”重读, 上下句之间要 读得似断实连。 “不闻、但闻” 重读,两句要 前轻后重,读 出对亲人的眷 恋之情。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热烈欢快,起 伏跳荡前高后 低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
贴花黄。
第六节:翻译: 爹妈听到女儿回家来,互相扶持着 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对 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到姐姐回来, 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面 阁楼的门,坐在我西边阁楼的床上,脱 下我身上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 对着窗户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对着镜 子贴上额头的花黄。走出门看看同伍的 士兵,他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在一 起打了十二年的仗,还不知道木兰是个 女孩子。
对偶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第二节: 何所思: 所思何的倒装。 翻译: 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 念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 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 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 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 亲(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 我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 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 兰 诗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 兰 诗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 兰 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 兰 诗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 兰 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 兰 诗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 兰 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木 兰 诗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花黄。
木 兰 诗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 兰 诗
木 兰 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木 兰 诗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 兰 诗
昨夜/军贴,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 兰 诗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 兰 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 兰 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