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合集下载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

[数学家的小故事三篇]数学家故事5篇数学家故事篇一: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陈景润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

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

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

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

”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

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

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故事篇二:名人故事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简介: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通用4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篇1看完《数学家的故事》后,我最敬佩数学家是华罗庚。

他聪明、好学、勤奋、爱国,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很聪明、好学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很勤奋。

他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华罗庚很爱国年夏天,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像华罗庚那样,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像华罗庚那样,为国争光。

小学数学家故事作文500字篇2读完《数学家的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最佩服的数学家是苏步青。

因为他有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因为他有着热切的爱国精神。

他的一生不知道算过了多少道算式、多少道题目。

他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他把他对祖国的爱恋化成了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事例,但是我想,数学家苏步青的伟大事例也是跟他的老师杨老师一席话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杨老师曾对苏步青全班同学说过:":“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

华罗庚的小故事6篇篇一:严格要修业生华罗庚先生向来很重视青年数学人材的培育,为了培育更多人材,他在清华园里的数学研究所创办了数学议论班。

我国着名数学家王元先生那时就曾拿着苏步青和陈立功教授的介绍信来找华罗庚先生,希望能拜他为师。

王元从小喜欢数学,向来特别敬慕华罗庚先生,发奋要拜华罗庚先生为师。

华罗庚先生看了介绍信后,并无表示立刻收他为徒,而是把他叫到黑板前给他出了个题目。

王元一时发懵,考虑半天没有想出答案。

华罗庚先生严苛责备了他,并且罚他在黑板前站了两个小时。

当日夜晚,王元专心演算,次日把结果报告给华罗庚先生。

华罗庚先生听了十分快乐,以后又出了几道题。

王元都顺利做出,华罗庚先生这才答应收下这个学生。

华罗庚先生对学生们严格要求,他每日拂晓即起,而后去敲学生们宿舍的门,接着是和学生们议论问题或讲课,一干就是一天。

有时睡到子夜,他突然爬起来,穿上衣服又去逐一敲学生们的房门:“别睡了,别睡了,白日的题目还得再讲一讲!??”就这样,华罗庚先生忘我地工作,他对学生们说:“假如自己的脑子里没有问题了,就不是数学家了!”在老师的严格教育下,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脚踏实地,勤劳不息,即便假日也不歇息。

华罗庚先生选择学生时从不以貌取人,他在给广州中山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在听讲的学生中,有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名叫陆启铿,他听了华罗庚先生的报告后,便产生了一个勇敢的念想:毕业后能分派到北京,在华罗庚先生的指导下搞研究。

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几乎有点妙想天开,当时华罗庚先生是万人敬慕的大数学家,不知有多少四肢健全的人以作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为荣,他怎会收下像陆启铿这样的残疾青年呢?陆启铿频频思虑以后,终于鼓足勇气给华罗庚先生写了一封信。

他很快收到回信。

在华罗庚的尽心指导下,陆启铿以后成为很有成就的数学家。

篇二:尊师重教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期都会回乡,总要登门探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成功数学家的趣味短篇故事

成功数学家的趣味短篇故事

成功数学家的故事篇1高斯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幼年时,他在数学方面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3岁能纠正父亲计算中的错误;10岁便独立发现了算术级数的求和公式;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少年高斯的聪颖早慧,得到了很有名望的布瑞克公爵的垂青与资助,使他得以不断深造。

19岁的高斯在进大学不久,就发明了只用圆规和直尺作出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

1801年,他发表的《算术研究》,阐述了数论和高等代数的某些问题。

他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都有重大贡献。

同时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与威廉.韦伯合作研究电磁学,并发明了电极。

为了进行实验,高斯还发明了双线磁力计,这是他对电磁学问题研究的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成果。

高斯30岁时担任了德国着名高等学府天文台台长,并一直在天文台工作到逝世。

他平生还喜欢文学和语言学,懂得十几门外语。

他一生共发表323篇(种)着作,提出了404项科学创见,完成了4项重要发明。

高斯去世后,人们在他出生的城市竖起了他的雕像。

为了纪念他发现做出17边形的方法,雕像的底座修成17边形。

世人公认他是一位和牛顿、阿基米德、欧拉齐名的数学家。

成功数学家的故事篇2苏步青(1902.09.23~2003.03.17),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

苏步青自1931年3月应着名数学家陈建功之约,载着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的理学博士荣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先后任数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训导长和教务长。

至1952年10月,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才有点不太情愿地到了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授、系主任,后任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

他曾任多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回望苏步青的百年人生路,也是崎岖泥泞,故事多多,今选几则以慰读者。

故事一公元1902年9月23日,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带溪村的苏祖善家来说,那是一件难得的大喜、大吉的日子。

华罗庚是我的榜样作文

华罗庚是我的榜样作文

华罗庚是我的榜样作文
华罗庚,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但同时也平凡朴实,充满了人性的温暖。

小时候,我就听说过华罗庚的故事。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小小年纪就得帮家里干活赚钱。

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从未被贫困所击垮。

相反,他以自学的方式,一点一滴地积累着数学知识。

后来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数学天赋和勤奋好学,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华罗庚没有远走他乡,而是挺身而出,为国家的数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创办了中国现代数学教育体系,为无数学子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数学成就。

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就,华老却从未因此而自满。

他一直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

他的办公室就在学校里最简陋的一间屋子里,每天都是自己打理卫生。

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这样谦逊有加、淳朴自然。

是啊,作为一代大师,华罗庚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师风范。

他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是贫是富,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勤恳好学,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正是华罗庚这种可贵的品质和人生态度,让我由衷钦佩和仰慕。

在今
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定会以他为榜样,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用勤奋和坚韧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

作文素材-中学小学课外阅读-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

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篇一:好待遇也无法阻挡爱国心一九四八年,美国的伊利诺大学想要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承诺会给他非常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

那个时候,华罗庚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接到美国,他致力于数学领域太久太久,难得和家人一起能够过上优越安静的生活,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是无法埋没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一九四九年,华罗庚看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

华罗庚非常高兴,把这则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这个决定不仅使在美国的华人惊讶,也使美国人惊讶。

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什么也无法阻止华罗庚回国的热心。

于是,他就这样离开了美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华罗庚的爱国事迹掀起了一股海外华人回国的热潮,华罗庚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他是伟大的也是神奇的。

篇二:报效祖国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

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

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

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爱国情深的故事爱国作文

大数学家华罗庚爱国情深的故事爱国作文

大数学家华罗庚爱国情深的故事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爱国学者。

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也秉承着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一直奋斗不息。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华罗庚爱国情深的故事,感受他那份挚爱祖国的深情。

1. 锐意进取,发扬国家科学华罗庚自小便显露出较高的智商,家境并不富裕,但他深深地热爱数学,对数学有着不可抑制的热情。

在国内先进人士的帮助下,他从小就开始接触数学的震撼和珍贵。

华罗庚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国内外一流的学府里接受系统、严谨、深入的数学理论训练,成为了一位数学家,也代表了炎黄子孙接受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先锋。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华罗庚一直致力于国家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他为数学和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在建国之初,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和首任所长,继而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中创办了20个学刊。

在他的主持下,数学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对国家重点工程、军事工程、航海、天空等方面的高等数学研究、计算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教育方法等问题的研究,为国家发展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在他的努力下,国家的数学事业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华罗庚还创办了《数学年刊》和《数学学报》,发起了中国数学教育的改革,组织教育界力量进行数学教育研究与改革。

华罗庚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2. 铭记历史,爱国再起华罗庚是一位热爱祖国的伟大数学家和科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回国,抛弃了在海外的卓越职业,投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兴建与发展。

他以革命家的一份理想和决心,走上了祖国之路。

从此,华罗庚的一生便和祖国联系在一起,他的数学研究与事业发展,无不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

另外,华罗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关心也十分深刻。

他的学术研究面极广,兼及西方文化。

当然,他也坚信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成就。

他一方面探究和挖掘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另方面,他也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

华罗庚作文高中作文素材汇总

华罗庚作文高中作文素材汇总

华罗庚作文高中作文素材汇总以华罗庚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华罗庚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

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

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

”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

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

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

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

每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

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

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

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作文400字《数学家华罗庚》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初中毕业就没办法继续上学啦。

但是他特别爱学习,自己在家刻苦钻研数学。

有一次,他在杂货店帮忙,空闲的时候就拿出数学书来看。

别人都觉得他怪怪的,可他不在乎。

后来,他发表了很多厉害的数学研究成果,成了有名的数学家。

他的努力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算条件不好也能成功。

我们也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爱学习,不怕困难,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了不起的华罗庚》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华罗庚吗?他可了不起啦!
华罗庚小时候数学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但他特别勤奋。

他会在走路的时候想数学题,吃饭的时候也在想。

有一回,他为了一道数学题,想了好几天,连觉都没睡好。

终于想出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而且啊,华罗庚爷爷还在很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究数学。

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他都没有放弃。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为我们的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要向华罗庚爷爷学习,遇到难题不害怕,努力去解决,说不定以后也能成为很厉害的人呢!。

有关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通用25篇)

有关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通用25篇)

有关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通用2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通用2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1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但他从小就痴迷于数学,辍学在家一直坚持自学,千方百计搜寻数学方面的书刊研读。

后来他在一所中学当事务员。

一次,他在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学艺》杂志,上面刊登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

华罗庚发现者篇论文中有错误,就想写一篇纠正文章,但又考虑到苏家驹是大名鼎鼎的教授,自己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会不会被人认为是班门弄斧呢?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请教王维克老师。

王老师鼓励他说:“圣人也会有错误。

你如果指出教授的错误,他非但不生气,还会很高兴的。

”于是,华罗庚就写了一篇论文,指出苏教授论文中的错误,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这篇文章惊动了当时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当得知文章的作者既不是“海归”,又不是大学教授,而仅仅是一个中学事务员,熊庆来惊讶不已,于是立刻做出决定:请这个青年人到清华来!正处在贫困中的华罗庚听到这一天大的喜讯激动万分,家人和乡亲们也为他感到高兴。

从此,华罗庚如虎添翼,在数学的王国里尽展才华。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2暑假里,我读了《小学生必读102个感人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使我感受至深,它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么做人处事。

这本书中,有许多令我铭记于心的故事,例如:《老鼠和大象》,《老鼠和大象》讲的是老鼠原来是山神的宠物,后来,老鼠要求下山当一名普通的动物,山神答应了,但只有老鼠战胜了大象,才能回到山神身边。

后来老鼠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都失败了。

有一天,大象落入了猎人设下的巨网,她被困住了,原本老鼠可以在大象的要害部位挖几个洞,可老鼠却没有这么做,反而救了她。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优秀5篇)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优秀5篇)

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现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优秀5篇)名人之所以为名人,必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精选范文)

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精选范文)

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精选范文)【河北】【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陈省身】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的几何学家。

著名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有哪些7篇

著名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有哪些7篇

著名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有哪些7篇著名数学家的名人故事有哪些(篇1)蜚声国际数坛的老辈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百岁时还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苏老九十岁高龄时,还着书立说,带研究生、每天工作约十小时左右,精力何等充沛!那么,当有人问他健康长寿之道,他总笑呵呵地回答说:“我不懂什么养生之道,只是平素生活有规律,并注意体育锻炼而已……”苏老的生活习惯,大致是这样的: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每晚睡眠六小时,白天午睡一小时。

早晨起身后,先在门前院子里,做一遍健身操———练功十八法,约一刻钟;然后学习一小时,就进早膳。

下午工作完毕,坚持步行二至三公里———雨天以上下楼梯替代。

数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

苏步青是浙江平阳人,出身农家,由于家境清寒,从小少吃缺穿,少年时代的苏步青,又瘦又小,身体并不怎么健康。

小学毕业后,读了二年中学,十七岁东渡日本,进帝国大学专攻数学。

在异国他乡,苏步青一住十二年。

在这期间,他逐渐爱上了体育,兴趣广泛,划船、溜冰、网球、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样样都能漂亮地玩上几手。

当时,苏步青还是帝国大学网球队和划船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数十年来,由于坚持体育锻炼,苏步青身体素质极好。

就是到了耄耋之年,上五、六层楼梯,依然不甚气喘,嘴里的牙齿,也与壮年时相仿。

九十岁那年的夏秋之际,他还蛮轻松地登上安徽黄山,游览休养。

一路足力之健,令人羡慕与钦佩。

人,总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的。

但是,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呢?苏老认为,除上述体育锻炼外,精神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

苏老性格开朗,说话幽默,不管是与人谈话还是作报告,常常可以听到他的笑声,他经常讲:“少积忧虑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他还讲:为人在世,应该豁达大度,胸怀坦荡,凡事想得开,放得下。

再者,人要多动,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要多找事情做。

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者一味贪图安逸、享受,对健康也绝无好处。

一九八五年,苏步青退居二线,相对而言,时间比以前多了些。

他马上觉察到,人闲着很容易懒散,精神空虚对身体健康不利,于是,便主动找事情做———连续办了三届中学教师(数学)培训班。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

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导读:本文精选中国数学家的名人故事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祖冲之】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陈省身】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世纪的几何学家。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作文“哇,数学好有趣啊!”我兴奋地跟小伙伴说道。

记得有一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的。

我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耍,突然有人提到了数学家罗庚。

“罗庚?那是谁呀?”一个小伙伴好奇地问。

“罗庚可是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呢!”我大声说道。

于是,我开始给小伙伴们讲起了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

罗庚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小时候的他对数学就有着特别的热爱。

他经常蹲在地上,用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研究那些奇妙的数学问题。

有一次,罗庚看到一本数学书,那本书就像有着魔力一样吸引着他。

他如饥似渴地读着,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他的小伙伴来找他玩,喊他:“罗庚,快来一起玩呀!”罗庚头也不抬地说:“等会儿,我先看完这一点。

”小伙伴们等啊等,等了好久,罗庚还是沉浸在书里。

“哎呀,罗庚怎么这么着迷呀!”小伙伴们嘟囔着。

罗庚为了能学好数学,还自己制作了很多学习工具呢。

他用旧纸板做算筹,用小石子当棋子,玩着数学游戏。

他总是在想,怎么能把数学变得更有趣呢。

“罗庚可真是太聪明啦!”我不禁感叹道。

随着我讲的故事,小伙伴们都听得入了迷。

“哇,罗庚好厉害呀,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一个小伙伴说道。

“我也是,我也要努力学数学!”另一个小伙伴也跟着喊。

我看着小伙伴们激动的样子,心里也特别高兴。

罗庚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也要像罗庚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实现它呀!难道不是吗?。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初一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初一

数学家的故事作文初一
《数学家的故事》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的故事。

你们知道华罗庚爷爷吗?他呀,那可真是了不起!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样闪耀。

华罗庚爷爷小时候家里可穷啦,连书都读不起。

但是他超级爱学习,就像我喜欢吃冰淇淋一样热爱知识!他经常自己钻研数学问题,那股认真劲儿,简直了!
有一次,他在店里帮忙干活,空闲的时候就偷偷在柜台上算数学题。

嘿,这场景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偷偷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呀?这时候老板过来了,一看华罗庚在算题,气得不行,直说:“华罗庚,你是来干活的还是来算题的呀!”华罗庚爷爷也不生气,嘿嘿一笑,继续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

后来呀,他的数学才华慢慢被大家发现了。

他就像开了挂一样,解决了好多超级难的数学问题。

他的成果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朵接着一朵,美不胜收!
他还特别勤奋,每天都花好多时间研究数学。

这让我想到了我每天努力学习的样子,虽然有时候会觉得累,但一想到华罗庚爷爷,我就又有了动力。

华罗庚爷爷还特别爱帮助其他数学家成长,他就像一个温暖的太阳,照耀着大家。

他和其他数学家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那场面可热闹了,就像我们在教室里讨论喜欢的动画片一样。

我觉得华罗庚爷爷真的太厉害了!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有梦想,有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我也要像华罗庚爷爷一样,努力学习,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今天要给你们讲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你们喜欢吗?。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200字左右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200字左右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200字左右
华罗庚,中国著名数学家,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是20世纪中国数学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在代数学和数论方面享有盛誉。

华罗庚自幼聪颖过人,12岁时已熟读《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经典。

20岁考入清华大学,随后赴法国留学,师从著名数学家居里夫人。

在海外求学期间,他不仅深造数学知识,还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尽心尽力。

回国后,华罗庚先后担任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数学系主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数学人才。

他还积极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数学界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被誉为中国数学的“光辉典范”,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影响了数学领域的发展。

他以其卓越的数学才华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数学家的故事作文
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有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就像天上闪亮的星星。

今天呀,我就给大家讲一讲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可是个超级厉害的数学达人呢!那时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高级的计算器,他全靠自己的脑子和手中的算筹(这算筹就像我们现在的小木棍,是用来计算的工具)。

祖冲之对圆周率特别着迷。

圆周率你们知道吧,就是那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这可不好算呀,圆这个家伙弯弯绕绕的,很难捉摸。

可是祖冲之不怕难,他就整天对着那些算筹摆弄来摆弄去。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些小木棍,就像猎人盯着猎物一样,心里只想着算出圆周率更精确的数值。

他算呀算,白天算,晚上也算,连吃饭的时候说不定都在心里默默计算呢。

他的家人可能都觉得他有点“走火入魔”了。

经过了无数次的计算,祖冲之终于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可不得了,这个数值在当时是超级精确的,就像在一片迷雾中,他准确地找到了宝藏的位置。

而且呀,这个数值比外国的数学家早了好多年才得出来呢。

后来呀,祖冲之的这个发现就像一颗种子,在数学的大花园里生根发芽。

大家都知道了原来圆周率可以这么精确地计算出来。

这对建筑呀、天文呀好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说建一个圆形的大宫殿,知道了圆周率就能算出需要多少材料啦。

我觉得祖冲之特别酷,他那么努力地钻研数学,不怕困难,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在数学的神秘大陆上探索。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认真、努力,也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做出很了不起的成绩呢。

我也要像祖冲之一样,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说不定以后我也能成为一个小数学家呢!。

一年级写人作文: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数学家故事)_200字

一年级写人作文: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数学家故事)_200字

三一文库()一年级写人作文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数学家故事)_200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
且非常聪明。

1931年,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熊庆来教授指
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后
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对数
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着名的“华氏定理“。

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
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有人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
不假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
科学辛勤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20 × 20。

陈景润作文二年级

陈景润作文二年级

在开心书院的书架上摆着一套中华先锋人物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是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年少时听说了“哥德巴赫猜想”,就下定决心解出这个世界级的难题,为祖国争光。

一心想要攻克难题的陈景润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当夜晚来临,大家都在休息,他却在路灯下借助微弱的光芒学习。

在大学里,陈景润经常在口袋里放纸和笔,还在别人睡觉时学习,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陈景润常常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看书、学习,成为了他生活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由于长年劳累,他生了病,他的妻子劝他不要这样一直学习了,要多休息。

可陈景润并没有听妻子的劝告,继续夜以继日的工作、研究数学。

即使在医院里也没有停止他的研究,只为了达到目标。

经过了无数次的努力,他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祖国争光,让世界见识了中国数学的水平。

我喜欢陈景润,我也从他身上学会了一些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心中有目标,努力的尝试和研究,就会成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

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

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境贫寒,疾病缠身。

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

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

他一心要接济华罗庚。

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

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

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为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真是天有不测风雨。

华罗庚被一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

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

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

华罗庚一瘸一跛地又去上工了,做的还是老本勤杂工。

一天的劳累,双腿已疼痛难忍,但是他咬咬牙,仍然沉浸在数学王国的遨游中,把疼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对华罗庚来说,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就象一组奇妙无比的音符,草稿纸的运算符号好比音乐演奏一样,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他坚信,只要顽强地坚持下去,自学也能摘取数学王冠。

由于他信心百倍地不懈努力,终于有一天,他的一篇数学论文发表了。

机遇垂青这位下苦工夫的热心人。

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熊庆来得知华罗庚的研究成果和不幸遭遇后,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这就是为他成为数学家提供了广阔舞台。

这就是至今成为人们美谈的熊庆来睿智识英才的故事。

1985年,75岁的华罗庚爷爷带着一丝微笑和欣慰离开了他追求了一生的数学事业。

他曾叮嘱人们不要忘记他曾是一位勤杂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