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教育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社會學授課綱要

第三單元:世界各地的教育體系

雖然比較不同社會的教育體系相當困難,但透過對其他社會之教育體系的瞭解,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是我們社會教育制度特殊的現象,哪些是普世性的。比較研究的重要焦點是在解瞭與社會其他制度(特別是經濟、政治、社會階層)之間的互動及關係。教育社會學家在教育體系的比較上有其一定的貢獻,其中包括研究方法的發展模式、關鍵變項的發現、分析的建構,以及研究計畫的執行等。

一、教育體系的跨文化比較在研究些什麼?

─過去廿年來,對教育體系的跨文化比較研究關心的問題包括:課程、對學生的平均支出、教科書、教師養成等、特

定科目的學習表現、性別議題、國家的角色等方面的比較。

─大致上,比較教育研究的問題可以分成五個方向:

1.比較不同國家在特定教育面向,如某一科目的成就(如

國際間的數學、科學測驗)。

2.比較不同國家在教育體系內部結構的主要要素。

3.比較不同社會是採取何種策略,來連結教育體系的發展

及社會的需求。

4.普及教育課程與國家發展、標準課程和結構等之間的關

係。

5.教育體系及社會制度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所用的理論觀點除了教育社會學各種不同觀點的理論外,比

較特別的包括人力資本論、依賴理論或世界系統論、國家

主導發展論等。

─比較教育的研究架構:open system approach;multilevel framework。

二、工業化社會的教育體系

─工業化社會:包括了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體制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英國、西歐諸國、北歐諸國、以及前蘇聯集

團中較發達的國家(如捷克、匈牙利)、以色列、紐澳、日

本、以及東亞新興國家。

─工業化社會的教育體系可以依照幾個特徵分成少數幾個特定的取向。形成這些取向的原因包括:

(1)歷史起源的不同:

菁英養成的取向:主要是歐洲社會的傳統。雖然免費的初級普及教育在1700年代已經開始,如普魯士,但中

學和大學教育則仍是保留為貴族或地主等上層階級子

女養成的場域。這些社會建立初級普及教育主要原因是

啟發民智、形塑國家認同等。

這些社會的初級教育體系的發展又會因政府是屬

paternalistic(家父長制)或laissez-faire(自由放任)而

有不同的面貌。如德國或北歐國家的政府屬paternalistic

型,所以政府與企業在1800年代扮演形塑教育體系的

積極角色。其教育體系的特徵是勞力市場取向的教育。

這種國家主導的取向也被工會或社會主義政黨所支

持,因為這種教育體系會增強工人階級的認同。而英國

或法國則屬laissez-faire型。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與勞力

市場的結合程度較低,年輕人在離開學校後要自己設法

就業。

提升民主的取向:美國在建國初期即認為透過初級普及教育是養成共和國公民意識的重要場域,因此在1830

年代即開始有所謂common school movement。其公立中

學教育也在1820年代即開始發展,到19世紀末已經成

為主流。發展中學普及教育的原因包括美國社會在當時

是以小資產階級為主,其務實的精神加上新教的理想主

義,認為受教育是一種民主的權利,而且學校應該教導

對求職有用的課程。因此支持透過國家力量辦學,來養

成良好的公民與有技能的百姓。

(2)對學校教育需求增加的不同反應:雖然工業化社會的教育體系有不同的歷史起源,但隨工業化程度的增加,卻都面

臨同樣社會逐漸對學校教育有越來越高的需求。這種需求

一方面是與白領職業的增加有關,另一方面則與社會對增

加教育做為向上流動基礎的期待有關。學校教育的擴張也

成為進步與現代化的象徵。面對這種需求,政府會不同歷

史脈絡、政經制度與階級力量等在因應措施上採取不同的

策略。其阻礙或引導這種需求的因應的手段包括學費政

策、將學生做學術或職業導向的分流設計、調整考試要求、

以及進入勞力市場之資格水平的建立等。

(3)工業化社會之高等教育體系的主要差異:當今所有的工業化社會都有普及小學和初級中學的教育體系。在這些體系

的課程也大致類似,包括如讀寫、算數、社團和公民道德

等教育。在此層次教育中,這些社會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教

育主管集權或分權的程度。

這些社會在高級中學或以上的教育體系則有相當不同的設

計。其主要差異包括:

⏹學生分流的年齡

⏹學生在高級中學中進入學術或職業導向的比例

⏹職業課程與勞力市場結合的程度

⏹學生完成大學的比例

⏹菁英大學與政府和企業高層職位結合的程度

(4)不同教育體系結構下所產生的不同意識

⏹對身份地位界線的知覺

⏹專心向學的程度

⏹對流動機會或階級的意識

⏹對未來的自信

⏹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

(5)日益同型的發展:面對未來經濟發展與勞力市場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工業化社會已經逐漸像同樣的方向發展,如

從6歲到15或16歲的義務教育,中等教育的民主化,以

及高等教育的擴張等。

三、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體系

雖然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體系所面臨的處境和已開發國家相當不同。通常其主要的問題是生命威脅、經濟與資源的匱乏。

─殖民社會的歷史背景

幾乎所有發展中的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都曾經是強權國

家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這些地區相繼獨立成為新的國家。

(1)殖民的痕跡:在殖民時期,殖民當局對當地人民的普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