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班级同学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详细,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
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同学尝试分析,这一点老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同学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
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同学板演出错后,应当让同学说出错的缘由,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
我不应当带着同学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同学的.参加积极性。
假如能让同学讲解自己的做题顺次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
最末,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当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比教学目标,让同学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老师的眼光去看同学,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觉同学出错的真正缘由,共同去解决涌现的问题。
我们做老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约,同学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阅历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究讨论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忱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阅历教训,跟上不断进展改变的教育新形势。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对于环节一,课的开始我把有趣的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开展了以同学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同学学习的热忱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单一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那么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法那么在游戏中反复运用,从而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节二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不能单从是否记住或者掌控的层面来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同学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或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
初中数学_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四、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1.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可看作由哪两个部分组成?(为法则提问与总结作准备)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绝对值哪个大?(为异号两数相加作准备)(1)-22与15; (2) 与 ; (3)2.7与-3.5.1.3.小学里学过什么数的加法运算?(为两个负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作准备)(二)类比联想,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课本44页.45页,通过实际问题,提出质疑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具体问题:活动内容:1.利用数轴来表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如果我们把向右走3米记作+3米,那么向左运动1米记作什么?(1)一个人向右走3米,再向右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米(2)一个人向左走3米,再向左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3)一个人向右走3米,再向左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米(4)一个人向左走3米,再向右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米(5)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____________(6)先运动0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__运动了___米2.仔细观察比较上述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运算规律?活动目的:利用数轴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过程,同时有利于加法运算法则的归纳。
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卡通小人在坐标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
由于采用了形式活泼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全副身心地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常统一成加法运算,运算时 常用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常用的简便方法有:
1、同号相加法(正、负数分别先相加); 2、相反数相加法(有互为相反数的可以互相抵消, 先相加); 3、凑整相加法(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4、同形相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或易于 通分的分数先相加)等等。 总之要认真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 25 页习题第 5 题
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并让学生按之前 教的方法化简符号和进行没有括号的有理数的加、减法 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 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步,去括号,即去掉有理数的括号;第二步,分类, 即把正负数进行分类,同时把正数放在前面,负数放在 后面;或相反数相加法(有互为相反数的可以互相抵消, 先相加);凑整相加法(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同形相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或易于通分的分 数先相加)等等;第三步,做加法,即分别做正数和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转化
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叙述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化简或计算: (1)-(-8)(2)+(-8)(3)-(+7) (4)-8+6(5)-8-6(6)5-14 (二)、新课讲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今天我 们来研究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 5 计算:(-20)+(+3)-(-5)-(+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按照运 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也可以用有理数的减 法法则,把它改为(-20)+(+3)+(+5)+(-7)使 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20)+(+3)-(-5)+(-7) =(-20)+(+3)+(+5)+(-7)(减法变为加 法) =[(-20)+(-7)]+[(+3)+(+5)](加法交 换律) =(-27)+(+8)(同号相加) =-19(异号相减) 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后,常用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式子(- 20)+(+3)+(+5)-(+7)是-20,+3,+5,-7 这四个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3篇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3篇《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篇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
其次,对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分析应多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这一点教师分析偏多,应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只有分析好了,才能做对题。
再次,课堂检测过程中,学生板演出错后,应该让学生说出错的原因,多数明白,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
我不应该带着学生更正,自己指出出错点,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如果能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顺序步骤,这样“兵教兵”,效果就更好了。
最后,由于对课堂教学环节把握不到位,应该在练习结束后适当课堂小结,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心里有底儿,反思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以及哪些目标没有达到,以便课下有针对性地练习。
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篇2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我们学校的九年级在用。
一开始面对的就是有理数的认识与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的认识,只需通过例举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便可以很快认识负数,进而较为全面认识有理数。
而有理数的运算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将近半个学期都是教学生有理数的运算,其中包括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这几种运算中,又以加减法最为基础,最难掌握。
首先,有理数的加减法,是建立在一定法则之上,但仅靠盲目的背法则来应对加减法,是不可取的。
数学的学习不是文史类的机械背诵,应是在法则制约下,依靠灵动思维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_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1 有理数的减法 学案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
【学习过程】温故知新: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 。
3、一个数与 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计算1、(+26)+(-18)+5+(-16)2、⎪⎭⎫ ⎝⎛-+⎪⎭⎫ ⎝⎛-++⎪⎭⎫ ⎝⎛-218312211321课内助学: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怎样?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做-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学以致用:(1)(+3)-(+5) (2)(-3.4)-(-5.8)(3)(-23)- (4)0-(-37.5)巩固训练:课本52页练习:能力提升:(1)[(-4)-(+7)]-(+5)(2)(-0.6)-(-0.06)-(-53)+(+0.94)课末测学:1、(-23)-(-12)2、(-1.3)-(+2.6)3、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为-10℃,请问这两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列式计算。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
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 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效果分析: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通过与有理数⎪⎭⎫ ⎝⎛+41加法的运算比较,自然而然的推导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推导减法法则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处理习题时,应该注意学习小组的使用,用兵教兵,注意大面积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我认为需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并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规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并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但是,在实例选择和呈现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技能。
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规律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成长。
同时,在练习巩固、及时反馈环节,我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但是,在合作学习和反馈环节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最后,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通过实例引入、小组合作、探究规律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同时,在归纳小结环节,我强调了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还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实例选择和呈现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3 o (1)(-4) x 5(2)(-—) x (-—) (4) 有理数的运算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答的混合运算。
2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一组数据运算引入课:二、 出示知识网络图回顾课本知识: 独自看课本有理数的运算知识要点。
三、 合作交流,探究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有理数的加减法1、 抢答,并说理由:通过抢答,推出有理数的加减法则。
(1) (-17) + (-15) (2 ) (+3) + (-5) (3) (-0、 2)+0、 2(4) 0+ (-2015) (5) (- 4) - (+6) (6) (-0、8) - (- 1、1) (7) 0-132、 能力提高:计算下列各题:(1) (-3) +40+ (-32) + (-8) (2) 13+ (-56) +47+ (-34)(3) 43+ (-77) +27+ (-43)专题复习二:有理数的乘除法1、抢答,并说理由:通过抢答,推出有理数的乘除法法则。
(1) 4X(-3)= (2) (-6) X0= (3) (-0. 5) X(-9)=(4) 354-(-5) 2、能力提高(—4) x 5 x (—0.25)(―|)十(—自“—2)专题复习三:有理数的乘方,1、请你说说y 列各数表示什么?它们一样吗?23 , 3’ , 3 X2, (-5)4 与-5' 与 o 24 才通过抢答说说下列各数表示什么,推出有理数的乘方意义。
2、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 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8000公里。
通过抢答2题说说有理数的乘方的应用,并进行学习态度及爱国教育。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
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初中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 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及运算法则; 2. 能够利用加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正确使用符号表示及口头表达运算结果。
1.2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及运算法则的掌握。
教学难点为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正确使用符号表示及口头表达运算结果。
1.3 教学过程1.3.1 教学引入首先,由教师出示一道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口算方式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思考该题的解法及规律。
1.3.2 教学讲解接着,教师对加减法的规则及运算法则进行详尽的讲解,并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例题进行手算的练习。
1.3.3 教学实践在讲解后,教师出示几道实际问题的有理数加减法例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方法并且在纸上进行手算纠错。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讲解。
1.3.4 教学总结最后,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加减法练习题,并在学生出题时进行点拨及纠错。
1.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重在评估学生对加减法规则和运算法则的掌握以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测试和课堂作业来定期进行评估。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教授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及运算法则,并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的反思:2.1 教学方法本节课我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了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练习,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此外,我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在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后再进行统一的解答,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并且巩固了知识点。
2.2 教学体验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本节课学生们的参与性很高,并且对加减法的规则和运算法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之后,我将更加注重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下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m)如果取流花河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请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直接用各个数据减去警戒水位求解。
也可能这样解答:35.3-33.4=1.933.4-22.6=10.833.4-11.5=21.9然后再根据正负数的意义,最高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9米,所以记作+1.9米,其它两个低于警戒水位,故记作-10.8米,和-21.9米。
对此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通过此题,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研究问题时,有时可取某个值为基准,记为0点,然后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将其他量表示出来,为下面的学习探究做一定铺垫。
(三)情境深入,合作探究1、呈现资料,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思考:下表是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33.4m)。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米+0.20 +0.81 -0.35 +0.03 +0.28 -0.36 -0.01 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
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呈现材料并提出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进行即时评价。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出现这种观点:“图中+0.81最大,-0.36最小,所以周二水位最高,周六水位最低。
”此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正确理解本题中正负数的意义。
1、通过创设水位变化这一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借此可以了解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对数据的观察以及估算等方面的能力。
2、准确计算,多角度解答问题:(1)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米33.6(2)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
请学生在导学案上按要求填写表格,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这里,我将课本中四个问题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因为要计算出这些数据,才能准确回答其它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3.1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与探索获得数学知识, 述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
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想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
略。
教师将北国风光图片、学校前面的养鸭池等作为素
材并用于课件,方便新课的呈现。让学生从视觉感官上
教学策略选 进一步感受新知识,以加深印象,问题与情景师生互动
择与设计 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课件显示:我国北方漂亮的雪景
延安 2007 年 2 月 6 日 2 点气温为,当天最高气温比 2
点的气温高出,当天最高气温多少度?怎么计算?课件
出示课题教师:零下 3 摄氏度可记为,7 摄氏度可记为,
零下 10 摄氏度可记为。-3、7、-10 的绝对值分别是什
么?它们的相反数又是多少呢?学生的回答:①:-3
的相反数是 3,7 的相反数是-7,-10 的相反数是 10②:
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设计主要
是通过“统计鸭子数量的增减”的实例来明确有理数加
法的意义,引入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
数的减法”做铺垫。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掌握
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在有
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
-3 的绝对值是 3,7 的绝对值是 7,-10 的绝对值是 10
问题(1):学生回答:3+5=8 当天最高气温是问题(2)有
学生能列出式子:(-6)+4,但不会计算。教师结合式子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4.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目标: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样,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得出也是要学生自主探索,同时通过具体运算体会运算律对计算的简便之处。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并体验交换律、结合律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2)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分类与归纳能力。
(2)强化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提高学生的自学以及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任务:1、回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尝试计算:(1) (-8)+(-9) (-9)+(-8)(2) 4+(-7) (-7)+4(3) [2+(-3)]+(-8) 2+[(-3)+(-8)](4) [10+(-10)]+(-5);10+[(-10)+(-5)]2、怎样叙述小学学习过的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1)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3、观察上面第1题的四组计算题,前后对比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请思考: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否仍然成立?4、(应用)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答课本第37-38页:例2和例3【课堂实施】(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师:回顾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学生通过举例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问题: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适用吗?举例说明。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本节课的主旨)(二)学习反馈,知识小结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学习,通过通过合作探索、交流、归纳共同解决:1、归纳总结,得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就在于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
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猛发展。
他们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应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幻灯图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竞赛和互举例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充当主角,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
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呢?学生众: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师: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呢?学生: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教师:不错。
我们已经知道,小学所学的有些规律,在初中由于负数的引进而变得不成立。
上节课就有一个例子,谁来说说?教师:有关加法的规律呀。
(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是“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教师:能否举个反例?学生:如(- 2 )+(+ 2 ) =0 而 0< + 2.教师:那么加法运算律能否在有理数的范围内适用呢?二、实践探索 , 获取新知上述问题一出现 , 同学们兴奋异常 , 马上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 , 小组长收集、汇总,再汇报学生:我们以数字说明。
因为有理数有负数,我们计算任意两个式子如 3+ (- 2 )与(-2 ) +3 ,根据加法法则它们结果都是 1 。
说明 a+b=b+a.教师:不错,你们利用数学的验证法来说明。
看老师的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2 ) +3 3+ (- 2 )(- 2 ) +(-3) (- 3)+ (- 2 )教师:这几个例子都说明加法交换律对有理数同样适用.那么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中是否也一样成立吗?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加法运算律的原则:1、互为相反数先相加2、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3、能凑成整数的小数或分数先相加4、同号两数先相加加法运算律在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例3:上星期五某股民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某种股票.下表为本星期内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果在本周五收盘时,该股民将这种股票卖出,那么,(1) 他每股的收益情况如何?(2)该股民每股的卖出价是多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练习:一批箱装苹果的标准质量是每箱20千克.现从中随意抽取v10箱进行检验,以每箱2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1, +0.3, -0.2, 0, +0.2, -1, 0, +0.2, -0.3, -0.1.这10箱苹果的总质量是多少?挑战自我:把-50逐次加2,得到一连串的整数:-48,-46, -44, -42, -40,…(1) 把-48作为这串数的第一个数,这串数中的第50个数是什么?(2) 你能计算出这串数中前50个数的和吗?四、归纳小结,交流共享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对本节课学习还存有什么问题?大家可自由发表。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说课稿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重要内容。
有理数的运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后续学习代数式、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探讨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通过对具体数字的运算,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以及整数的四则运算。
但对于有理数的运算,尤其是涉及符号的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不透彻,容易忽略符号;在进行减法运算时,不能正确地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
(2)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会运用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经历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
(2)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1)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初中数学_有理数 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加法》教学设计(--),复习旧知,温故知新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加法法则以及小学所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有理数加法及其法则,以及学生以前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是本节课深入研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计算:(1)30+(-20);(-20)+30.观察这两个式子有哪些异同点?(2)[8+(-5)]+(-4);8+[(-5)+(-4)]并观察这两个式子有哪些异同点?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三),发现问题,探求新知(1)中两个式子的加数一样但位置不同,而加数的和不变:(2)中两个式子三个加数也一样,先算前面两个与先算后面两个加数的和对最后的结果不影响。
问:这体现了有理数加法具有哪些运算规律呢?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四),分析思考,加深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详细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五)强化训练,巩固双基例: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8+(+3)+(+17)+(-12);(2)(-7.125)+(+5)+(﹣17)+(+ )+(-5)例2见课件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通过两道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归纳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的一些规律,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有理数的减法 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
【学习目标】
1、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变减法运算为加法运算。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 。
3、一个数与 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计算
1、(+26)+(-18)+5+(-16)
2、
⎪⎭⎫ ⎝⎛-+⎪⎭⎫ ⎝⎛-++⎪⎭⎫ ⎝⎛-218312211321
课内助学:
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3个,已知第一场输球4个,第二场的输赢情况怎样?如果将赢球记为正,输球记为负,那么两场比赛共输球3个记做-3个,第一场输球4个记-4个,怎样才能求出第二场进球个数?你能列出算式吗?
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以致用:
(1)(+3)-(+5) (2)(-3.4)-(-5.8)
(3)(-23)- (4)0-(-37.5)
巩固训练:课本52页练习:
能力提升:
(1)[(-4)-(+7)]-(+5)
(2)(-0.6)-(-0.06)-(-5
3)+(+0.94)
课末测学:
1、(-23)-(-12)
2、(-1.3)-(+2.6)
3、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为-10℃,请问这两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列式计算。
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的基础及学习习惯是比较差。
学生对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不过,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逐步淡化, 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通过与有理数⎪⎭⎫ ⎝⎛+41
加法的运算比较,自然而然的推导出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授课过程中,推导减法法则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处理习题时,应该注意学习小组的使用,用兵教兵,注意大面积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一数学上册第49页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为课堂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测评练习:
3、(-23)-(-12)
4、(-1.3)-(+2.6)
5、现有两个冰箱,第一个冰箱冷冻层内温度为-15℃,第二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为-10℃,请问这两个冰箱冷冻层内的温度哪一个较低?低多少?列式计算。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入,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从而使学
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有理数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法则,能灵活运用减法法则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