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由来

合集下载

汉语拼音部分

汉语拼音部分

汉语拼音部分汉语拼音是指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并标注其音调的一种写作系统。

它在帮助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汉语拼音的起源、发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汉语拼音的起源和发展汉语拼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术界。

当时,中国学者在日本和欧洲的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开始尝试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并标注音调。

最早的汉语拼音方案是由魏源先生于1892年提出的“官话罗马字”,但因其在应用上存在问题,未能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拼音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完善。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官方开始重视并推行汉语拼音。

1958年,第一个正式的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修订版发布,它被广泛采纳,并成为后来的基础。

1982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成为中国官方推行的标准。

二、汉语拼音的规则和特点汉语拼音采用了拉丁字母拼写汉字,并通过音标来标注音调。

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包括26个字母(a-z)和几个声调符号。

在拼写汉字时,根据汉字的声母和韵母来组合相应的拼音。

此外,汉语拼音还有一些特殊拼写规则,如辅音和韵母的组合,双拼等。

汉语拼音的特点之一是音调的标注。

音调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语音特征,它影响词义的区分。

汉语拼音通过声调符号来标注不同的音调,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

另一个特点是它与汉字的对应关系。

汉语拼音方案旨在将汉字的音韵特点以拉丁字母和音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拼读和理解汉字。

这种对应关系在学习拼音和输入法的使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汉语拼音的应用汉语拼音在现代汉语教学和语言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学习和教授汉语的必备工具之一。

通过拼音,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汉字的读音,并逐步熟悉和掌握汉语语音系统。

其次,汉语拼音广泛应用于汉字输入法。

在电脑、手机等设备上,输入法使用拼音作为输入汉字的方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汉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节转写成拉丁字母的文字系统,为了帮助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们更方便地掌握和应用汉字,它被广泛使用于汉语学习、输入法、拼音注音等方面。

然而,汉语拼音的产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远古时代,中国古代人民并没有使用拼音系统来记录和传递语言信息,而是依靠象形文字来表达意思。

然而,象形文字的局限性使得它只能表达有限的词汇和概念,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沟通需求。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开始使用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记录语言信息。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即注音符号。

注音符号是一种将汉字音节通过特定符号标记出来的书写方法,它使得阅读和发音更加简单和准确。

然而,注音符号并没有像现代拼音那样普及和广泛使用,它只是一种局限于特定群体和场景的书写工具。

直到20世纪50年代,汉语拼音才真正诞生。

在当时,中国面临着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为了推动汉字的简化和标准化,政府开始研究并推广汉语拼音系统。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最终在1958年出版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的拼音标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依据。

汉语拼音系统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国际音标,它使用了拉丁字母来表示汉语的音节,并通过声调符号来标示声调的变化。

同时,为了适应不同方言的发音特点,拼音系统还引入了一些特殊的字母和符号,并对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分类。

这样一来,汉语的发音可以通过拼音系统准确地反映出来,并方便学习者进行语音练习和口语交流。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汉语拼音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现如今,汉语拼音已经成为汉语学习、输入法、国际交流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知识。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汉语拼音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学习者更容易掌握和使用汉字,也使得汉语的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当然,汉语拼音也并非完美无缺。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发音的多样性,拼音系统必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汉语拼音11 精品文章

汉语拼音11 精品文章

汉语拼音11 精品文章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一种用来标示汉字发音的工具,它基于拉丁字母,并通过音节的组合来表示汉字的读音。

作为学习汉语和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拼音的掌握对于提高汉语水平、促进交际和提升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拼音的来源和发展1.1 拼音的起源汉语拼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汉字拼音方案的改革。

为了提高写作和识读汉字的效率,拼音系统应运而生。

经过多次的改革和完善,汉语拼音逐渐成为了现代汉语教学的标准。

1.2 拼音的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推出了多个版本的拼音方案。

1958年,第一个拼音方案——拉丁化汉字方案被正式引用,并于1982年修订为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

该方案具备了简单明了、易学易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各类出版物和计算机输入法等各个方面。

二、汉语拼音的特点与应用2.1 声调标记汉语拼音方案中最具特色的是声调标记。

每个汉字发音都带有一个特定的声调,而声调的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意思。

汉语拼音通过在发音符号上添加声调标记(例如ā, á, ǎ, à)来区分不同的声调。

这种声调标记的引入使得汉字的发音更加准确和规范。

2.2 拼音与汉字汉语拼音与汉字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拼音可以准确表示汉字的发音。

这种关系不仅方便了外国人学习和掌握汉语,也给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正确地书写和发音汉字。

2.3 拼音的应用范围汉语拼音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学校教学中,汉语拼音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

学生通常在学习汉字之前先学习拼音,通过学习和掌握拼音,他们能够准确地拼读和录入生词。

此外,拼音还广泛应用于各类中文学习教材、词典、输入法和声调学研究等领域。

三、汉语拼音的学习方法3.1 学习声母韵母汉语拼音的学习首先要学习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

声母表示一个音节的起始部分,韵母表示一个音节的核心部分。

汉语拼音的认识

汉语拼音的认识

汉语拼音的认识汉语拼音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系统,用于表示汉语语音的发音。

它是中国最为常用的写作工具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交流和研究价值。

本文将介绍汉语拼音的历史发展、拼音的构成规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汉语拼音的历史发展汉语拼音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

当时中国面临着现代化的需求,包括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文化交流等。

为了解决汉字的繁复和发音的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使用拉丁字母来标记汉语的发音。

最早的汉语拼音系统是由美籍华人约翰·祖碧琳于1858年创立的“官話罗马字”,但此系统并未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也就是现在大家通常使用的“实用音标”。

二、汉语拼音的构成规则汉语拼音的构成规则相对简单明确,主要包括拼音字母、声调和音节构造。

1. 拼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使用了拉丁字母的大部分字母,同时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进行了一些修正和创造。

其中,有些字母只有基本的音标功能,如a、b、c等;有些字母则分为不同的发音形式,如x、q、j等;还有一些语音上不存在的字母,则被重新定义为声母或韵母,如ü、ê等。

2. 声调:汉语拼音通过使用声调符号来标记汉字的声调。

汉语中有四个声调,分别以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表示,并通过数字1、2、3、4来表示。

3. 音节构造:汉语拼音方案中每一个汉字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音节构成,每个音节都包括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

有些音节还可以加上一个声调符号表示声调。

三、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汉语拼音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重要性和作用。

1. 语言学习:对于学习汉语的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汉语拼音是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通过拼音系统,学习者可以更加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发音,并且提高听说能力。

2. 教育教学: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汉语拼音是学龄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汉字书写工具。

它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 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大致有这样儿种形式:
汉字笔画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儿种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记式
图案式
数字形式
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 作。
所以,您知道了吧?汉语拼音的出现,是为了将汉字“拉丁”化。孰先孰后, 泾渭分明嘛
汉语拼音方案与汉民族标准语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发44周年
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理嘉
[提要]一、从简略的回顾中,阐明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一开 始就是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事实不止 一次的证明,无论哪一种拼音设计,违背了汉民族共同语统一的发展趋势,注定会 以失败告终。二、通过注音符号、国罗、北拉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关系,具 体说明方案在哪儿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这儿种拼音的主要优点并加以创新,从而总结 了二十世纪前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三、通过对台 湾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之争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这场发生在台湾的激烈论战的背 后,其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汉语拼音由来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笫一个的声母,取第二 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 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 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将使中国愈远同文之治,”骂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对照清末切音字运 动中唱主角的卢懸章、劳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别是劳乃宣和因参加了 “白日维 新”而受到通缉的“钦犯”王照他们两人的拼音方案的命运,实在是足以发人深省 的。

真没想到,中国的汉语拼音原来是这样来的

真没想到,中国的汉语拼音原来是这样来的

真没想到,中国的汉语拼音原来是这样来的
很多人发现,我们中国的汉语拼音和英文的字母不但长得像,就连排列顺序也一样,许多人都以为拼音字母就是英文字母,其实拼音和英文都出自拉丁字母。

最早是一个叫腓尼基的地方创造了字母,之后又被希腊人拿去改造了一番成为希腊字母,之后又演变成了拉丁字母。

汉语拼音字母表
拼音
在明朝末年,有一些西方来的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为了宣传上帝,他们学习汉语,他们当时为了学习汉字便是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后来为了学习方便,有位法国老外干脆编写了一本书,书中用拉丁字母来为各种汉字注音,这样学汉字时就方便多了。

后来意大利传教士据此编写了一部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字的字典。

拉丁字母
清末,中国开始着手研究为汉字注音的方案,选择方案时数度波折,有段时间曾一度有过模仿日文假名来作为汉语拼音的想法,不过幸好没有真正实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普及百姓的全民义务教育,终于选定了汉字拉丁化方案。

也就是说,汉语拼音和英文都同样是出自于拉丁字母,只不过一个用来拼写英文单词,一个用来为汉字注音。

汉语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

汉语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

汉语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关键信息1、汉语拼音发明的时间:1958 年。

2、发明的背景和目的。

3、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4、汉语拼音在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引言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8 年正式公布。

它的发明对于推广普通话、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汉语拼音发明的历史背景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汉字的注音方式主要有直音法、反切法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简便、准确的汉字注音方法。

111 近代以来,一些学者和语言学家开始探索汉字注音的新途径。

在借鉴国际音标和西方语言注音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汉语拼音的雏形。

11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文化水平,加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汉语拼音的制定工作被提上日程。

12 汉语拼音发明的目的汉语拼音的发明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21 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22 提高识字效率,帮助广大民众尤其是儿童更快地掌握汉字。

123 便于国际交流,使汉语能够更好地与世界其他语言进行沟通。

2、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特点和优势21 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注音符号,便于国际通用和计算机输入。

22 音素化的注音方式,能够准确反映汉语的语音特点。

23 声调符号的标注,使读音更加清晰明确。

211 汉语拼音方案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遵循了语音学的原理和规律。

212 它的简洁性和易学性,使得广大民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3、汉语拼音在教育领域的作用31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准确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

32 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11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公平。

4、汉语拼音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41 方便外国人学习汉语,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汉语拼音基本内容

汉语拼音基本内容

汉语拼音基本内容汉语拼音是一种语音标记方法,用于表示汉字的发音。

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基本元素构成,是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必备工具。

本文将介绍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包括其起源、发展、结构以及在汉语教学和使用中的重要性。

一、起源与发展汉语拼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中国正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发展一种简便易学的拼音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以康熙字典为基础,经过多次修改和改进,最终在1958年正式推出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

二、基本结构1. 声母:声母是表示汉字开头辅音的部分,包括单声母和复合声母两种。

单声母有21个,如b、p、m等;复合声母有24个,如zh、ch、sh等。

2. 韵母:韵母是表示汉字发音中的元音部分,包括单韵母和复合韵母两种。

单韵母有6个,如a、o、e等;复合韵母有25个,如ai、ou、ei等。

3. 声调:声调是表示汉字发音中的声调高低变化,包括四个声调和一个轻声。

分别用1、2、3、4和5表示,如mā、má、mǎ、mà、ma。

三、重要性1. 汉语教学: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发音汉语词语,尤其对于那些不熟悉汉字书写的学习者来说,是入门的关键。

2. 声调区分:汉语拼音中的声调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区分不同的音调,提高交流和沟通的准确性。

例如,“mā”和“má”虽然拼音相似,但声调的不同可以使意义完全不同。

3. 汉字输入: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语拼音在汉字输入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输入汉字的拼音,用户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汉字进行输入,提高了输入效率。

四、常见问题1. 多音字:汉字中存在很多多音字,即一个字对应多个不同的拼音和发音。

学习者需要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判断正确的读音。

2. 连读现象:在汉语中,相邻的汉字发音会有一定的连读现象,这需要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连读规律,才能正确地理解和发音。

3. 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很多学习者会遇到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发音,如"zh"加"i"读作"zhi"。

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

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

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汉字是中文的基本书写单位,但发展至今,汉字已经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字之一,而如何拼音化汉字则成为了提高中文输入和学习的关键。

拼音是将汉字音节化为拉丁字母的写法,它的出现使得汉字的输入、学习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

本文将从拼音的来源、格式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汉语拼音的有关知识进行探讨。

一、拼音的来源拼音最早的形式可追溯到晋代——即公元3世纪。

但长期以来,汉字的拼音化一直没有普及和标准化。

直到1955年,中国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汉字拼音方案》以及《汉字拼音正词法基本表》,这标志着汉语拼音开始进入规范化阶段。

而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拼音方案》是经过多次修改后的第三版,也称为“现代汉语拼音”。

二、拼音的格式汉语拼音是按照汉字的发音来进行拼写的。

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组成。

1. 声母声母即拼音字母表中的辅音部分,用来表示发音的开头部分。

例如,“b”、“p”、“m”等都是声母。

在现代汉语中,共有23个声母。

2. 韵母韵母是指拼音字母表中的元音部分,用来表示发音的中间和结尾部分。

例如,“a”、“o”、“e”等都是韵母。

在现代汉语中,共有36个韵母。

3. 声调声调是指汉字发音的音调。

现代汉语拼音中有四个声调,分别用1、2、3、4表示。

例如,“mā”、“má”、“mǎ”、“mà”分别表示不同的声调。

三、拼音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汉语拼音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循,以确保准确无误地表达汉字的发音。

1. 声母的发音声母有些是单独出现的,如“b”、“p”、“m”等;有些是与韵母结合使用,如“zh”、“ch”、“sh”等。

我们在使用汉语拼音时需要注意准确发音,以避免因声母发音错误而产生误解。

2. 韵母的发音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我们需要注意准确发音。

例如,“a”、“o”、“e”等都是单韵母,“ia”、“ie”、“ou”等都是复韵母。

正确掌握韵母的发音将有助于准确拼写。

3. 声调的运用声调对于准确的发音非常重要。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现在的汉字都有拉丁字母注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历史缘由。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已经有370多年的历史。

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开始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拼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尼格又用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

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

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鸦片战争后曾任驻华公使等职的英国人威妥玛所拟定的“威妥玛式”。

在近代,我国曾一度想实行拼音文字替代方块字。

早在1892年,近代汉语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仿拉丁字母笔形创造了一种“切音新字”。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订了“国语罗马字”。

1931年,吴玉章等人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为后来创立“汉语拼音方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体的拼音方向”。

1958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推广普通话,以及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77年,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中国地名的决议。

从此我国自定的《汉语拼音方案》登上国际文坛。

【拼音的由来及演变】汉字拼音的由来

【拼音的由来及演变】汉字拼音的由来

【拼音的由来及演变】汉字拼音的由来拼音是汉字的音译工具,它帮助我们把汉字的发音用拉丁字母表达出来。

在中国,拼音是学习汉语和拼读的基础,对于外籍学习者也是学习汉语的重要起点。

那么,汉字拼音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呢?在古代,汉字是以象形为主的,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发音并非一目了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开始在汉字的上方加上或左右加上一些符号,表示字的发音。

这些符号被称为“注音符号”,可以看作是汉字拼音的前身。

这种注音法在古代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其形式繁琐、难以书写,所以并未广泛应用。

直到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国开始研究一种新的拼音系统,以便更好地教授汉语。

1928年,中国教育部推出了一种新的汉字拼音方案,名为“国音字母”。

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化、标准化的汉字拼音方案,对于当时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国音字母的方案后来在1950年代经过改革与完善,演变为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的字母是拉丁字母,英文的26个字母中的21个字母除了v、j、q、x、y外,全都被用来表示汉字的音节。

这是为了适应汉语音节结构的需要。

在汉语拼音系统中,每个字母都有特定的发音,可以准确地表达汉字的音节。

通过学习拼音,我们可以在没有学习具体汉字的情况下,准确地发音和拼读汉字。

虽然汉语拼音已经成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但它的发展仍在不断演变。

近年来,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和外语交流的需要,中国推出了第二代汉字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的简化字母拼写形式(即“拼音方案的简化字母拼写形式”)。

这种简化字母形式在保留了原有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更加方便输入和使用,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总之,汉字拼音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注音符号,经过多次改革与完善,最终发展成了现代的汉语拼音系统。

它对于汉字的学习和汉语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拼音也在不断演变,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汉语拼音(全)

汉语拼音(全)

汉语拼音(全)汉语拼音(全)汉语拼音是中国官方采用的一种注音系统,用于标记汉字的发音。

它在现代汉语教育、文字输入、信息检索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语拼音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范围广泛,本文将对其历史背景、发展特点、教育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汉语拼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

当时,由于汉字数量庞大、形状复杂,学习和使用汉字成为人们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开始进行拼音化的探索。

最早的拼音方案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由汉学家顾炎武提出的“养正会通”方案。

此后,随着拼音方案的不断改良完善,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号召下,汉语拼音正式成为中国官方的注音方案。

二、发展特点汉语拼音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主要特点如下:1. 字母与音节的对应关系:汉语拼音使用拉丁字母表中的字母作为符号,用来表示汉字的发音。

每一个汉字的发音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拼音字母表示。

通过拼音字母的组合,可以准确地标示汉字的声韵。

2. 声调符号的运用:汉语拼音中,声调的标注采用5个符号,即“ā、á、ǎ、à、a”。

这些符号用于表示汉字声调的升降变化,使汉字的发音更加准确。

3. 规范标准的制定:为了使汉语拼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拼音规范标准。

现行的拼音系统是以1982年制定的《汉字拼音方案》为基础,经过多次修订完善,至今沿用。

三、教育意义汉语拼音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它的几个教育意义:1. 初级读写教学:汉语拼音是儿童学习汉字读写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学习拼音,孩子们能够更快地掌握汉字的基本读音和发音规律,从而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

2. 汉语学习的桥梁:对于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汉语发音的桥梁。

通过学习拼音,外国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并在实际交流中准确地发音和写字。

3. 拼音输入法的应用:汉语拼音在电脑输入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拼音教学从入门到精通

拼音教学从入门到精通

拼音教学从入门到精通拼音是汉字拼读的音标符号,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掌握拼音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发音、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拼音的基础入门知识讲起,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拼音的技巧,最终达到拼音教学的精通程度。

一、基础入门知识1. 拼音的由来拼音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语言学家根据音韵学原理创制的。

它将汉字的发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通过简单的组合形成音节。

拼音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为汉字的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拼音的基本规则拼音的基本规则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

声母是一个音节中位于韵母前面的辅音或零声母,韵母由一个元音或者一个元音加一个鼻音共同组成,声调则表达了汉字的声调变化。

学习拼音的第一步是熟悉并记忆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规则,了解声调的作用和变化。

二、学习方法1. 基础训练学习拼音的第一步是逐个记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规则。

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对照发音示范来记忆,或者利用拼音教学软件进行听写练习。

重复、多样化的训练可以加深对拼音发音规则的印象,提高准确度。

2. 练习拼读熟悉了基本的拼音规则后,可以通过拼读汉字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选择一些简单的词汇,通过拼读的方式将声母、韵母和声调结合起来。

可以尝试从单音节词汇开始,逐渐过渡到双音节、多音节的复杂词汇。

3. 阅读和听力结合拼音的学习不仅包括对拼音的准确发音,还需要将拼音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结合。

通过阅读拼音标注的文章、课外阅读材料,或者通过听力练习中辨认并读出拼音,可以提高对拼音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精通技巧1. 拼音速度拼音的掌握不仅要求准确性,还要注重速度。

能够快速在脑海中准确地回忆出拼音是拼音教学的目标之一。

可以通过多参与拼音练习、多听多读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拼音速度。

2. 拼音拼写拼写是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练习通过拼音拼写汉字可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并提高对拼音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听写练习、拼音拼字游戏等方式进行。

3. 拼音组合在学习拼音的基础上,可以学习拼音的组合规则。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系统,以其丰富的意义和独特的美感而闻名于世。

然而,汉字的复杂性也带来了学习和使用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语拼音系统应运而生。

汉语拼音以拼音字母来标注汉字的发音,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规范的方式来学习和记忆汉字的发音。

以下将探讨汉语拼音的由来和其在中国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 拼音的起源拼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中国。

当时,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为了学习这些外来知识,中国人急需一种有效的方法来传达外语的发音。

于是,中国学者借鉴了西方国家使用的拼音系统,创造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拼音系统。

二. 拼音的发展最早的汉语拼音系统可以追溯到1892年的“拉丁字母拼音”,它是由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学者所创立的。

然而,该系统并未被广泛采纳,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才决定重新制定一套全新的拼音系统。

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这是第一个正式的、以官方形式出台的拼音方案。

该方案以拉丁字母和注音符号相结合的方式来标注汉字的发音。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举措,对于汉字学习和语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拼音的规范性和简便性汉语拼音的最大优势是其规范性和简便性。

拼音系统提供了一种明确而一致的方式来标注汉字的发音,帮助学习者准确地理解和发音汉字。

与汉字相比,拼音具有更少的笔画和更简单的结构,更易学习和掌握。

这使得汉字学习成为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四. 拼音在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汉语拼音在中国的语言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语文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通过拼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字的发音,提高阅读、写作和听力技能。

此外,拼音还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为他们提供了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途径。

总结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标注汉字发音的系统,不仅让学习者能够更轻松地掌握汉语的发音,也为中国的语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汉字拼音的由来

中国的汉字拼音的由来

【导语】我们学习语⾔从a、o、e开始,但是在以前,我们是没有这些字母的,那么⼤家知道拼⾳的由来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欢迎阅读! 汉语拼⾳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字母,采⽤直⾳或反切的⽅法来给汉字注⾳。

直⾳,就是⽤同⾳字注明汉字的读⾳,如果同⾳字都是⽣僻字,就是注了⾳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两个汉字来给另⼀个汉字注⾳,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周有光先⽣称反切是“⼼中切削焊接法”。

这两种注⾳⽅法,⽤起来都不⽅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的三⼗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分析已经达到很⾼的⽔平,可惜他⽤汉字来表⽰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步发展成拼⾳⽂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经”⽂字,这种⽂字是⼀种阿拉伯⽂字。

⽤阿拉伯字母来拼写汉语,⽐唐代守温⽤汉字来表⽰声母和韵母⼜进了⼀步。

共有36个字,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来拼写汉语的拼⾳⽂字,它不再带有汉字的痕迹,完全采⽤拼⾳字母。

“⼩经“同时也为东乡、撒拉等民族使⽤。

明朝末年西⽅传教⼠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1605年,意⼤利耶稣会传教⼠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其中有4篇汉字⽂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

这是最早⽤拉丁字母给汉字注⾳的出版物,⽐“⼩经”⽤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稍晚,“⼩经”⼤概是最早⽤字母⽂字给汉字拼⾳的尝试。

《西字奇迹》原书已不容易找到,据说,梵蒂冈图书馆尚有藏本。

1626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尼阁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资》,这是⼀本⽤拉丁字母给汉字注⾳的字汇。

注⾳所⽤的⽅案是在利玛窦⽅案的基础上修改的。

利玛窦和⾦尼阁的⽅案是以“官话读书⾳”为标准设计的,适于拼写北京语⾳。

这种新颖的拼⾳⽅法给中国学者以很⼤的启迪。

汉字拼音的由来

汉字拼音的由来

汉字拼音的由来汉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汉字拼音系统的确立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汉字拼音的由来,并从历史、发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汉字的语音表示方法在古代,汉字并没有直接的拼音表示方式。

古人为了记录语音,只能通过象形、指事和会意等象征性的文字来表示,这种方法称为“表意文字”。

这种文字的好处是清晰易懂,而且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

然而,由于没有直接的音标系统,阅读和学习这些文字对外国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拼音系统的出现为了解决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困难,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汉字拼音系统。

其中最早的拼音系统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刘宋时期,当时一些文人开始使用汉字注音来辅助阅读和学习。

然而,这些早期的拼音系统并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仅供文人学者之间交流使用。

三、近现代汉字拼音系统的确立现代汉字拼音系统的确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政府决定开发一种更为简化和实用的拼音系统,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内外人士学习汉语的需要。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测试,最终于1958年确定了现代汉字拼音方案——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一种声母-韵母的拼写系统,它使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字的发音。

通过使用拼音规则,外国人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和发音汉字,提高读写汉语的效率。

汉语拼音的发布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为汉字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基础。

四、汉字拼音的应用汉语拼音的出现不仅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中国国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拼音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交流、出版、计算机处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汉语拼音成为学龄前儿童和学习者的学习利器。

通过掌握拼音规则,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发音,并提高识字能力。

同时,汉语拼音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检索汉字的有效手段。

在交流方面,汉语拼音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通过使用拼音,外国人可以更加准确地发音和表达汉语,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

汉语拼音的由来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

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

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

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以,您知道了吧?汉语拼音的出现,是为了将汉字“拉丁”化。

孰先孰后,泾渭分明嘛汉语拼音由来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

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

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

汉语拼音我来说

汉语拼音我来说

汉语拼音我来说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

”很明显,汉语拼音方案不但能够给汉字注音,而且能够拼写汉语。

上面所说的“汉语”是指的“普通话”,准确的说是“现代的共同的汉语”。

所以汉语拼音实质是用来书写现代共同汉语的专用的符号形式系统,具有音标性质。

汉语拼音经过音位的概括,能够通过25个字母,用最节省的方式书写汉语,所以也具有表音体制的音素文字的性质,虽然还没有取得法定文字的地位。

一、汉语拼音的由来古代没有拼音,人们就使用反切,用两个会念的字,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当时中国的回族人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于是他们利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末,汉语拼音通过持续的演变和整理,最终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

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个套方案。

汉语拼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汉语拼音自问世以来就担负着为汉语、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们服务的使命。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汉语拼音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小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有助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因为汉字的构造特殊,不能直接表示读音,新入学的小学生单看字形是读不出字音的。

所以识字教学首先要解决读音的问题。

汉语拼音学好了,学生认读汉字就很容易了,而且还能够利用汉语拼音纠正方言。

借助拼音,学生就能理解生字,加快识字的步伐。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在反复拼读的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汉字,也学会了识字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拼音的由来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

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

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其间收到各种汉语拼音方案1600多个。

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汉字笔画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几种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记式图案式数字形式而最后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作为汉语拼音的符号系统,以便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所以,您知道了吧?汉语拼音的出现,是为了将汉字“拉丁”化。

孰先孰后,泾渭分明嘛汉语拼音由来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

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吧。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

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

现在台湾依然使用。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

联合国也承认的。

汉语拼音方案与汉民族标准语—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发表44周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理嘉[提要]一、从简略的回顾中,阐明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一开始就是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历史事实不止一次的证明,无论哪一种拼音设计,违背了汉民族共同语统一的发展趋势,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二、通过注音符号、国罗、北拉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渊源关系,具体说明方案在哪几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这几种拼音的主要优点并加以创新,从而总结了二十世纪前六十多年来中国人民创制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历史经验。

三、通过对台湾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之争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这场发生在台湾的激烈论战的背后,其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一、汉语拼音运动与国语和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汉民族标准语的拼音方案。

汉民族标准语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兴起的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语文现代化运动最初指的是汉语拼音运动(当时叫“切音字运动、简字运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

清末民初的三大语文运动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改革语言文字,普及教育,以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然后富国强兵,振兴中华民族。

国语运动是建立和推广汉民族标准语口语的运动,而白话文运动则是提倡用能够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正式书面语的运动。

三个运动各有自己的追求目标,但内在关系却十分密切。

就历史渊源关系说,切音字运动发生最早并引发了国语运动。

其后,国语标准音的确立,注音字母的制定,一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汉语规范化运动,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都是由此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们的论述也由此入手。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前奏可以远溯至明末,但是导致中国社会产生声势浩大的汉语拼音运动,其直接原因是中国人至今铭心刻骨的“甲午”国耻。

这一点钱玄同在《注音字母和现代国音》(1929)一文中说得很清楚:“1894年(甲午),中国给日本打了一次败仗,于是国中有识之士,知道非改革政治,普及教育,不足以自存于世界,但是提到普及教育,即有一个问题发生,则汉字形体之难识,难写是也。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另制拼音新字不可……”。

于是,“推行简字以谋求普及教育的运动,日盛一日……”。

其实,文字领域中的思想革新在此之前已经开始,汉字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地位已经发生动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了赔偿巨额军费之外,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等地。

其时,朝野震惊,激发了社会民众,特别是有进取精神的知识阶层的爱国天良,大家推究中国失败的原因,一致认为“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

”当时,被称为“思想界之彗星”的谭嗣同就首先带头呼吁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

各界人士群起响应,纷纷起来创制简单易学的“切音新字。

”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也就是汉语拼音运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据统计,清末最后十年中,至今犹有案可查的各种拼音方案就多达二十七种。

这一时期的拼音方案大多为拼写某种方言而设计的,但拼音文字毕竟是一种拼写语言声音的文字,所以一开始就触及了汉民族语言的统一问题。

被当时称之为“从事切音运动第一人”的卢戆章,在他的《切音新字序》(1892)中就提出制定拼音字母的两个基本原则:“字话一律”和“字画简易”,也就是文字表达话音,字形简单易写。

同时,又倡议以南京话为“各省之正音”,这样全国“语言文字既从一律,文话皆相通,中国虽大,犹如一家。

非如向者之各守疆界,各操土音之对面而无言也。

”这些话显然已超出了纯粹的文字改革的范围,涉及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发展了。

但是,卢戆章设计的各种拉丁化拼音方案仍然是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的。

他后来向清政府学部呈交的《中国切音字母》也就因此被认为“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之方言”而批驳了。

之后不久,一种体现民族共同语发展趋向的切音方案—-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立刻脱颖而出了。

它拼写的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京音官话”,字母形式完全采用汉字的偏旁。

《官话合声字母》通行极广,遍及大半个中国,“由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话字母遍及十三个省。

”王照本人可谓完全把握了当时民族语言的发展趋向,他在《官话合声字母》序中就明确宣称:“语言必归划一,宜取京话……京话推广最便,故曰官话。

官者公也,公用之话,自宜择其占幅员人数多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官话合声字母》得到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教习吴汝伦的支持并跟张之洞以及管学大臣张百熙一起奏请朝廷在“学堂章程”中规定“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理由是“各国语言皆归一致”,清朝也应“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

他们的奏请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于是,汉语拼音运动在引发了国语统一运动,并与国语统一运动合而为一的同时,得以从民间跻身政府。

之后,清政府学部在“国语教育事业”(1911)中规定拼音“简字”的用途有二:一是拼合国语,二是范正汉字读音,并通过了一个“统一国语办法案”,规定在宣统八年(1916)普及国语。

没想到就在这一年十月,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

于是,经公决并通过的“统一国语办法案”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确定国音,制定字母,统一国语的运动,实际是由下一个社会和国民政府开展起来的。

从上面简略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十九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汉语拼音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与语言的统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团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历史事实不止一次的证明,无论哪一种拼音设计,违背了语言统一的发展趋势,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卢戆章设制的第一个拉丁化拼音方案,以拼写闽广方言为主的《中国切音字母》,因“不能通行各省”,“不足以统一各省之方言”被批驳了。

其后,又有同治进士,朝廷命官劳乃宣设计了几乎可以使用于各省主要方言的《简字全谱》(一种汉字笔画式的拼音文字),“全谱”包括《京音谱》,《宁音谱》(南京话)、《吴音谱》、《闽广谱》等,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方言,而且他还提出了“引南归北”的主张:“南人先就南音各谱学习,以便应用,学成之后,再学京音,以归统一。

”劳乃宣本人曾得到慈禧召见,他进呈的《简字谱录》也得到御批,让“学部议奏”。

即便如此,清政府学部也仍然因“分裂语言,有碍统一”,始终搁置高阁,不议不奏,而社会上也对他提出了尖锐的指责,认为照他的办法,“将使中国愈远同文之治,”骂他是“分裂语言文字的罪魁”。

对照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唱主角的卢戆章、劳乃宣、王照三大家,特别是劳乃宣和因参加了“百日维新”而受到通缉的“钦犯”王照他们两人的拼音方案的命运,实在是足以发人深省的。

二、汉语拼音方案与注音符号、国罗、北拉的历史渊源关系1912年,民国成立后,政府继续推行国语。

在推行国语的热潮中,国语标准音经过“京(音)国(音)问题”大辩论,由“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修正为纯以京音为准的新国音,其后注音字母也更名为注音符号,并成为推行国语的利器,使国语进入师范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在电台广播、电影、话剧等领域中建立了牢固的阵地。

民国时期,从官话到国语,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国语运动最重要的一条历史经验就是要使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标准的初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官话)成为有明确规范的高级形式的民族共同语(国语和普通话),必须选择一种自然语言,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国语运动在长期的实践中终于找到了“中国语言的心”(刘复语),明确宣布以北京(系)作为统一全国语言的标准音(见《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

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它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所开展的汉语规范化运动、推广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在汉语拼音运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国语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直至五十年代后期的汉语拼音方案,显然是一脉相承的继承发展关系。

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充分吸收了过去许多拼音设计,特别是国罗和北拉的许多宝贵经验,并广泛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

方案固然有它匠心独运之处。

但更多的是吸取并发展了历史上许多拼音设计的长处。

下面我们就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说一说汉语拼音方案与注音符号、国罗、北拉以及其他拼音设计的继承发展关系。

汉语拼音方案: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一、汉语拼音方案与汉语拼音运动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方案从此诞生了,它实现了中国人民自19世纪末以来为之呕心沥血,梦寐以求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