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2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落分布的影响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③河口附近——三角洲平原:形成原理 第二章 第3节 (3)推测此段河道未来可能的变化 第二章 第3节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
在河岸地势较高处, 避免洪水淹没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遭运重镇、交通咽喉。
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 (3)推测此段河道未来可能的变化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
入海洋 平缓,河水流速减慢 人教版 2019新课标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河口三角洲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二)河谷地貌的演变——上游源头:“V”型谷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位置:上 游源头
主要侵蚀:
溯源、下蚀
河谷变化:
变长、变深
“V”型谷
(二)河谷地貌的演变——中游:“U”型谷
位置:河 流中游
主要侵蚀: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①上游出山口——冲积扇:形成原理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 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搬运
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进入平原, 地势平缓,河道 开阔,速度减慢,搬运的物 质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
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 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
③河口附近——三角洲平原:形成原理 第二章 第3节 (3)推测此段河道未来可能的变化 第二章 第3节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充分利用自然资 源
在河岸地势较高处, 避免洪水淹没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遭运重镇、交通咽喉。
河流挟带大量泥沙进 (3)推测此段河道未来可能的变化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
入海洋 平缓,河水流速减慢 人教版 2019新课标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3节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河口三角洲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二)河谷地貌的演变——上游源头:“V”型谷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位置:上 游源头
主要侵蚀:
溯源、下蚀
河谷变化:
变长、变深
“V”型谷
(二)河谷地貌的演变——中游:“U”型谷
位置:河 流中游
主要侵蚀: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①上游出山口——冲积扇:形成原理
第二章 第3节
河 流 地 貌的发育
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 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搬运
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进入平原, 地势平缓,河道 开阔,速度减慢,搬运的物 质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
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 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共38张PPT)
25
1、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的 西部是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 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方面的 差异很大。
2、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排水 性能好,不易盐碱化,是高产农业区。
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 生洪涝灾害,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土壤有不同 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土地生产力一般低于山前倾斜 平原。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
比较:两幅图片
都是河流地貌,成 因是否相同?
崇明岛
三峡
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
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
中游 下游
3
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 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流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 来到了虎跳峡,小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
成了三角洲平原
C
22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 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 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 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 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 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 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
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23
一、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作用力 上游 中游
侵蚀
(下蚀、 (侧蚀) 溯源侵蚀)
搬 运 V形谷
河谷 展宽
下游
(侧蚀)
槽形 河谷
堆积 洪积—冲积 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1、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的 西部是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 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方面的 差异很大。
2、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排水 性能好,不易盐碱化,是高产农业区。
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水发 生洪涝灾害,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土壤有不同 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土地生产力一般低于山前倾斜 平原。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
比较:两幅图片
都是河流地貌,成 因是否相同?
崇明岛
三峡
2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
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
中游 下游
3
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用假期对长 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流往下沿江游览,在长江的上游,他们 来到了虎跳峡,小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
成了三角洲平原
C
22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 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 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 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 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 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 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
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23
一、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
作用力 上游 中游
侵蚀
(下蚀、 (侧蚀) 溯源侵蚀)
搬 运 V形谷
河谷 展宽
下游
(侧蚀)
槽形 河谷
堆积 洪积—冲积 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课件
明显的 条带状
平原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聚落分布最密集, 有沿河聚落带, 有沿海聚落带
带状 团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
V形谷
中游 侧蚀
河谷 展宽
洪积—冲积 河漫滩平原 平原
下游 侧蚀
槽形谷 三角洲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知识总结]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区
聚落分布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明显的 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发育初期,河谷深 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向下的侵 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 的“U”型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聚落规模相对较小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聚落规模相对较大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新人教版《河流地貌的发育》PPT优秀 课件
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趋利避害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30张PPT)
河流中 下游
河漫滩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形成河漫滩,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
流水沉积
河漫滩平原 沙 洲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流速减
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连接成三角洲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
山前
河流中下游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类型: 河流侵蚀地貌:瀑布、峡谷等 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出 山口处)、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 洲(河口)
黄河壶口瀑布
长江三角洲
1、河流侵蚀地貌:
长江虎跳峡 河谷的形成过程: 地壳运动、岩体抬升,低洼处汇集水流,流水破坏、搬
运地表物质,形成沟谷,沟谷水源稳定形成河谷
思考:下面素描哪一幅是在青藏高原某些 河流的出山口处画的?哪一幅是在长江三 峡画的?哪一幅是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 画的?哪一幅是在上海接近入海口画的?
读某河口三角洲 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 外力作用是 C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洋流搬运 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 的是 D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东非大裂谷 C.喀斯特地貌 D.华北平原
外力作用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
河流入海口
河流堆积作用的地貌:
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出山口处)
河流堆 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山前)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三角洲(入海口)
河流堆积地貌
黄河三角洲快速发育的原因
1977年
1986年
2000年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输沙量大; 沉积物来源:
河漫滩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形成河漫滩,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
流水沉积
河漫滩平原 沙 洲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流速减
慢,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连接成三角洲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
山前
河流中下游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类型: 河流侵蚀地貌:瀑布、峡谷等 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出 山口处)、河漫滩平原(中下游)、三角 洲(河口)
黄河壶口瀑布
长江三角洲
1、河流侵蚀地貌:
长江虎跳峡 河谷的形成过程: 地壳运动、岩体抬升,低洼处汇集水流,流水破坏、搬
运地表物质,形成沟谷,沟谷水源稳定形成河谷
思考:下面素描哪一幅是在青藏高原某些 河流的出山口处画的?哪一幅是在长江三 峡画的?哪一幅是在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 画的?哪一幅是在上海接近入海口画的?
读某河口三角洲 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河口三角洲的 外力作用是 C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洋流搬运 2.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 的是 D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东非大裂谷 C.喀斯特地貌 D.华北平原
外力作用 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河流地貌 河流堆积地
河流入海口
河流堆积作用的地貌:
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出山口处)
河流堆 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山前)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三角洲(入海口)
河流堆积地貌
黄河三角洲快速发育的原因
1977年
1986年
2000年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输沙量大; 沉积物来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优质课件(共79张ppt)(共79张PPT)
A. 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河口方 向伸长
B. 下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 方向发展
C. 侧蚀使河床加深 D. 侧蚀使谷底加深,谷坡后退,
河流向横向发展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聚落,不单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 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既人们居住、生活、 休息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也使人们进行劳动、 生产的场所,总之,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 聚居地的总称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 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 伸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
的侵蚀
深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两侧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 河岸的侵蚀 河流向横向发展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 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 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西 陵 峡
巫 峡
瞿 塘 峡
泰山
桂林山水
巫峡—夔门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
河流流动 破坏地表物质 河流侵蚀地貌
小实验:模拟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 思考: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 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河流侵蚀的方式
作用形式 概 念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分布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200年内可淤平莱州湾,2500年内可淤平整个渤海。
新闻(2008年12月18日): 中科院专家建议:让黄河改道入黄海
讨论:黄河入海口改道后可能带来那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B. 下蚀使河床加宽,河流向纵深 方向发展
C. 侧蚀使河床加深 D. 侧蚀使谷底加深,谷坡后退,
河流向横向发展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聚落,不单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 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既人们居住、生活、 休息和进行活动的场所,也使人们进行劳动、 生产的场所,总之,聚落就是人类各种形式的 聚居地的总称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 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 伸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
的侵蚀
深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两侧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 河岸的侵蚀 河流向横向发展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 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 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西 陵 峡
巫 峡
瞿 塘 峡
泰山
桂林山水
巫峡—夔门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
河流流动 破坏地表物质 河流侵蚀地貌
小实验:模拟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 思考:流水侵蚀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 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河流侵蚀的方式
作用形式 概 念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分布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200年内可淤平莱州湾,2500年内可淤平整个渤海。
新闻(2008年12月18日): 中科院专家建议:让黄河改道入黄海
讨论:黄河入海口改道后可能带来那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中地理ppt优质课件_人教版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十三点是午时。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 》:“今来所创置钤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孔尚 任《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纵观近五年天津卷散文阅读命题方式,考查题型多为一道5选2的综合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考点集中在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意、 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揣摩文学形象、探究深层意蕴等方面。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故以此时为赏月之佳节。
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基于材料的意识,做到观点源于材料,论述围绕材料,迁移回到材料,紧紧抓住材料,紧紧结合材料。
④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 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及义的感觉。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四驱”思维 D.国家虽已不是多事之秋,可喜的是,戍边将士年富力强,仍是为国效力的大好时期。 D.晌午(xiǎnɡ) 嘱咐(zhǔ) 草垛(duò) 落日怅望
地势平坦,地 下水或地表水 丰富,淤积有 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 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 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 人口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图解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 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 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孔雀东南飞》) 3.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C.围剿(cháo) 摇橹(lǔ) 菱角(línɡ) 4.探究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明确:看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⑩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故以此时为赏月之佳节。
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基于材料的意识,做到观点源于材料,论述围绕材料,迁移回到材料,紧紧抓住材料,紧紧结合材料。
④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 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及义的感觉。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四驱”思维 D.国家虽已不是多事之秋,可喜的是,戍边将士年富力强,仍是为国效力的大好时期。 D.晌午(xiǎnɡ) 嘱咐(zhǔ) 草垛(duò) 落日怅望
地势平坦,地 下水或地表水 丰富,淤积有 肥沃的土壤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 上运输
举例
青藏高原地区的雅 鲁藏布江谷地
甘肃省城市及 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 人口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图解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 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 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孔雀东南飞》) 3.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C.围剿(cháo) 摇橹(lǔ) 菱角(línɡ) 4.探究 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 明确:看
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ppt课件
河流把河道两岸 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 展宽。
9
10
2、河谷的演变 初期(上游)
河床横剖面
侵蚀类型: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 为主
结果:
形成深而窄的
V 型谷
11
12
2、河谷的演变 中期(中游)
凹岸 凸岸
侵蚀类型: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流对凸岸和凹岸的作用有何不同?
13
1)、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处河道会如何变化?
6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1)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 走。 河源向 后退(后退/前进) 河谷的长度 加长。
7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2)下蚀 ——垂直于地面往下的侵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 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加深 。
8
1、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3)侧蚀——垂直于河岸往两侧的侵蚀
哪里适合建港口?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 凹岸易被侵蚀。
凹岸
凸岸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
岸,凹可岸能有适含合金建矿港砂口堆、积要。 加固堤坝; A处适岸合,建泥港沙凸口不岸。易适因堆宜为积建A。为挖凹沙场。
22
判断正误: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在河谷发育过程中,只有河流的侵 蚀作用,而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A
B
A 凸岸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4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15
长江中游: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出现连续河湾
16
长江中游连续的河湾 17
9
10
2、河谷的演变 初期(上游)
河床横剖面
侵蚀类型: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 为主
结果:
形成深而窄的
V 型谷
11
12
2、河谷的演变 中期(中游)
凹岸 凸岸
侵蚀类型: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
河流对凸岸和凹岸的作用有何不同?
13
1)、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处河道会如何变化?
6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1)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 走。 河源向 后退(后退/前进) 河谷的长度 加长。
7
2、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2)下蚀 ——垂直于地面往下的侵蚀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 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加深 。
8
1、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
(3)侧蚀——垂直于河岸往两侧的侵蚀
哪里适合建港口?
A处需加固。因为A处为 凹岸易被侵蚀。
凹岸
凸岸
B处适合淘金。因为B处为凸
岸,凹可岸能有适含合金建矿港砂口堆、积要。 加固堤坝; A处适岸合,建泥港沙凸口不岸。易适因堆宜为积建A。为挖凹沙场。
22
判断正误: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在河谷发育过程中,只有河流的侵 蚀作用,而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A
B
A 凸岸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4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15
长江中游: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出现连续河湾
16
长江中游连续的河湾 1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河漫滩 中下游 平原 地区
多个河 漫滩连 接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河口处 口三角 成河口三角洲。 由 处为顶点向海
互动探究区
方法突破 (1)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学生常常分不清楚河 流的凸岸、凹岸,右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 记忆,也不易混淆。 (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 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 层水流趋向凹岸, 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 由凹岸流 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 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自主学习区
思维活动 2.是不是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的密集区?
答案 不是。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 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 发展,聚落分布密集。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 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 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A.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④
B.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互动探究区
(3)以下为沿 ab 线的河床横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 是 (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速 扇形,冲积扇顶 多个洪积 山口 时,
山前
河流 端到边缘地势逐 扇或冲积 度减慢, 搬 运 的 物 质 渐 降低 ,堆积物 扇 堆积而成 颗粒由粗变细
互动探究区
河流改道或继续 向下侵蚀, 河漫滩 被废弃, 多个废弃 的河漫滩连接 河流携带的大量 三角洲 平原 若干河 洲连接 减缓处堆积而形 若干三角洲连接 而成 地势低平,河 洲以河道分汊 洋形成扇形或 三角形 泥沙, 在河口流速 网稠密,三角 地势 平坦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河流地貌的发育优秀ppt课件
凸岸堆积, 入海口,河
形成河漫滩,道开阔,水
河流改道, 流速低,搬
河漫滩连成 运能力下降,
平原
堆积而成
案例分析: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她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唐 古拉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宜昌
湖口
白帝城
宜昌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巫
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水乡
上海外滩
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称为U型谷。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课件件::河4.流3河地流貌 地的貌发的育 发优育秀(p共 pt 3课2张 件PP 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课件件::河4.流3河地流貌 地的貌发的育 发优育秀(p共 pt 3课2张 件PP T)
初期
中期成熟期Fra bibliotek下蚀 V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课件件::河4.流3河地流貌 地的貌发的育 发优育秀(p共 pt 3课2张 件PP T)
河流地貌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4.3河流 地貌的 发育(共 32张PP 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4.3河流 地貌的 发育(共 32张PP T)
河流地貌 影响聚落 分布
高原地区:聚落呈狭长的带状
山区:聚落形成明显条带状
冲积平原:形成沿河聚落带 和沿海岸聚落带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4.3河流 地貌的 发育(共 32张PP 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课件件::河4.流3河地流貌 地的貌发的育 发优育秀(p共 pt 3课2张 件PP T)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课件件::河4.流3河地流貌 地的貌发的育 发优育秀(p共 pt 3课2张 件PP 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30张PPT)
蚀
新知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谷的形成原理
降水、冰雪 初期: 沟谷 融水汇聚 沟谷流水 下蚀 溯源侵蚀
沟谷加深和延长
地下水补给
河谷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 中期: 的河湾。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 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 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河水流苏减慢,河流所 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 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
冲积洪 积平原 河漫滩 平原 三角洲 平原
分布
山前地 带 中下游 地区 河口地 带
形成
地势趋于平坦、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 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 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 —泥沙堆积河口前方——三角洲——三角 洲平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看下图,思考这种地形是怎么形成的?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要想知道答案,来学习下面的内容吧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新知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新知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 碎,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3.下列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V”形谷 B.三角洲平原 C.槽形谷 D.溶洞 答案:B 4.在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 A.山坡向山顶的过渡地带 B.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C.冲积平原向山顶过渡的地带 D.冲积扇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答案:B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5.汾河谷地多城市分布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人口集中 ②城
市临汾河分布,便于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 ③汾河谷地自然资
源极为丰富,便于发展工业 ④处于低纬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便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
前方形成三角洲,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 平原(如图 C)
思考感悟河流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都是平坦没有坡度的地形吗?举 例说明。
提示:不是。例如山麓冲积扇有一定坡度。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关键能力
当堂检测
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 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下蚀(向下侵蚀)、 侧蚀(向河谷两岸侵蚀)三种类型,三种侵蚀类型对河流的影响各不 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溯源侵蚀 下 蚀
侧蚀
概念
对河流 的影响
向河流源头 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 延长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于人类繁衍生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课堂篇主题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河谷的演变 河流对流经的河谷不断侵蚀和堆积,使河谷形态发生变化。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发育 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外力作用特点
河流地貌特点
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 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 强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 剖面呈“V”形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 堆积,河道更为弯曲,河谷 拓宽
问题探究
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
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
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
宁河宽谷组成,全长193千米。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
湍急。人们常说:“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
寥寥数语,概括了三峡的景色。
(1)冲积平原上: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思考感悟为什么河流的干、支流汇合处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提示:地势平坦,水运便利,还能为城市提供水源。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 浅的槽形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 2.类型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山前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地带,由冲积扇不断扩大,彼此联合而成(如图 A)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如图 B)
使河谷不断加 深,河流纵向发 展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 蚀
使河道弯曲,河谷拓宽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横向发展
关键 影响
伸长
加深
展宽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结合材料探究:
(1)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
(2)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
提示:(1)三峡地区地壳上升,河流向下侵蚀而成。
(2)河流侵蚀地貌。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耕地连片地区(如华北平原):聚落规模较大
耕地破碎地区(如江南水乡):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1-
课标阐释
1.结合图示,说出河谷的 演变过程,分析“沙里淘金 在河流凸岸”等现象的原 因 2.说出河流堆积地貌的形 成,说明冲积平原的三个 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结合实例,分析山前冲 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 的影响
激趣诱思
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的一首题为《庐 山桑落洲》的诗: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 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 后,人世更悠悠。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课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1.判断题 (1)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在河谷发育中只有侵蚀作用,而 无搬运和堆积作用。 ( )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 ) (3)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比较密集,河流冲积平原是聚落的理想场所。
() 答案:(1)× (2)√ (3)√ 2.河谷发育初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C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
【新教材】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人教版(2019)选修1 自然地理(共32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