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人教版教学课件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课件
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 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一块稻田中的水稻、杂草、各种昆虫、 青蛙等动物和植物的总和能否称为一个 群落?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的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 重要特征。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我国南方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 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 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二、水平结构
群落中的生物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 况。
北方
不同的群落之 用什么来区别 间物种组成是 不同群落呢? 一样的吗?
2、群落中物种数目 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
群落的物种数 目多少如何表 示呢?
落叶阔叶林
苔原
针叶林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 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群 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注: 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物种 越丰富,即丰富度越大。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 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 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 引起的。
三、时间结构
1 概念 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 的变化。 昼夜相 2 类别 季节相
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
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
季节相
第三节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定义
物种利用群落的各种各 样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 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 相互关系。
第一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第二章 群落的多样性
空间异质性
非生物环境的 空间异质性
异质性越高, 小生境越多, 共存物种数越多
生物空间异质性
六、群落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 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 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 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 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系 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 ,即抗干扰的能力(抵抗力 resistance);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 向 ,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 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自然生态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控制 论系统,因此,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调节在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度和高度比: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 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 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2013-8-8
4
二、群落的结构单元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 用。定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 度(相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 高度比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 再乘100%。
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 分比。分种盖度(分盖度)、层盖度(种组盖度)、总 盖度(群落盖度)
–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5、数量特征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
实验2植物群落的调查及分析植物群落是指具有相似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的一群植物在确定地点生长的特定区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特征、植物物种组成和相互关系等,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将进行植物群落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一定区域内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稀有种,以及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下面将从实验设计、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三个方面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1.确定调查区域: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不受外界干扰的区域作为调查区域,如一个森林、草原或湿地等。
2.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可行性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时间、样方设置和数据收集等。
3.标定样方:在调查区域内确定若干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相同,并记录下样方的位置和编号,以便后续的调查。
4.进行调查:在每个样方内进行植物的物种调查,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物种清单、标本采集或摄影等方式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以了解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调查方法:1.物种清单法:在样方内对所有出现的物种进行记录,包括植物名称、数量和分布等。
可以使用直接观察、标本采集或图像比对等方式记录物种信息。
2.采样法:在样方内随机选择若干个固定面积的小区域进行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分类。
通过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出现频率来了解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3.调查工具:可以使用手提式GPS仪、量角器、采样网、标本工具和数字相机等工具进行调查和记录。
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显微镜、显微摄影仪和物种鉴定手册等。
结果分析: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每个样方内的物种数量和丰富度指数,得出每个样方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2. 物种多样性:计算每个样方内的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而了解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群落的稳定性
概念: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的自我维持能 力,包括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抵抗力: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恢复力:遭到破坏以后恢复原状能.垂直结构: 是指群落在 空间上的 垂直 分层现象。
(1)植物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光强度 (2)动物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 食物、栖息 (3)分层的意义:提高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 能力,减少种间斗争
2.水平结构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特点:镶嵌分布 成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 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 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 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 不能独立存活。
密度指标 频度指标:含有某种生物的样方占总样方的 百分数 分析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群落的变化趋势 十分重要
返回
群落中少数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命力对 群落外貌和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的物种就 是群落的优势种 特点:个体大、数量多、生活能力强
返回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 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群落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各个生物 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规律的 集合体,称为生物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群落的基本特征
1、物种的多样性 2、物种的相对数量 3、优势种 4、生长型 5、营养结构
丰富度:群落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 群落的物种组成 是区分不同群落 的首要特征
5.1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有规律的共处,有序状态 下生存。 3、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环境产生重大影 响,并形成自身的内部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形态、生态、营养结构。
5、一定的动态特征: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 化。
6、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
如何来识别这个群落的优势种?
优势种的识别特征: 个体数量多,通常都会占有竞争优势。
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
常在群落中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
1.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 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 次改变,与此同时,群落的物种丰度( B ) A.依次增加 B.依次减少 C.基本不变 D.没有规律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 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 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 低等植物 84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动物 5000余种 西伯利亚冻原上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约1000种
优势种的特点:
优势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它常常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 因而对其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
7、群落中各物种具不等同的群落学重要性(优势种、 稀有种等)。
群落研究
• 物种丰度 • 群落优势种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第五章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第二节植物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第五章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第二节植物生长型和群落结构在第五章第一节中,我们将讨论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群落是指生物体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形成的由多种物种组成的群体。
群落的物种组成取决于环境因素、资源可用性和相互作用。
首先,群落的物种组成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和光照等。
不同的物种对这些环境因素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在干旱地区,灌木和多肉植物可能更适合生存,而在湿地,水生植物可能更常见。
其次,资源的可用性也影响着群落的物种组成。
资源包括阳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等。
物种争夺资源会导致一些物种获得优势,进而在群落中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高大树木可能会竞争到更多的阳光,阻塞其他植物的生长,并成为群落的优势种。
最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
相互作用可以是竞争、共生、捕食和互惠关系等。
竞争关系会导致较弱的物种逐渐被淘汰,而较强的物种则占据优势。
另一方面,一些共生关系可以使物种相互依赖,从而共同生存并占据群落中的一定比例。
在第五章第二节中,我们将讨论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植物的生长型是指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长形态和生理特征。
生长型可以根据植物的高度、生命周期、生活方式和营养喜好等特点进行分类。
按照高度来分类,可以将植物分为高大乔木、矮小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等。
高大乔木通常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因为它们可以抢占更多的阳光和空间资源,形成群落的主体。
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则通常分布在乔木下层,利用少量的阳光和水分来生长。
地被植物主要分布在地面上,它们通常具有耐阴、适应寒冷或干旱环境的特点。
按照生命周期来分类,可以将植物分为一年生植物、两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等。
一年生植物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通常在群落中占据较小比例。
两年生植物需要两个生长季才能完成生命周期,它们通常在第一年生长时积累养分,在第二年开花结果。
高中生物 5-1;5-2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课件 浙科版必修3
课程标准 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课标解读 1.举例说出群落的概念。 2.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植物的
生长型”不作要求。
群落的概念
1.概念
空间 内所有_________ 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 群落是指在一定_____
提醒
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群落是各个物
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的产物。
2.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①种群是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的,但又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
简单相加,因为每一个种群都有其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
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特征。 ②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互助又有斗争,但无论是互助还是 斗争,都对种群的生存和延续有利。 ③种群概念中的空间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范围的大小。 ④种群是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单位,要与生物分类 上的“种”的概念区分开。 ⑤种群与个体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对双方都 有利
对寄生物 有利,对 宿主有害
蛔虫寄生在 人体内
类型
概念
特点
实例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 对胜者有利, 起,由于争夺资 竞争 对败者不利, 源、空间等而发生 甚至被消灭 斗争的现象
对捕食者有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 捕食 利,被捕食者 生物为食的现象 致死或伤残
小麦与杂草 间的竞争
狼以兔为食
2. 群落三种结构比较
同种群的个体间为种间关系,而种群内部的不同个体间则 为种内关系。
【巩固1】 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
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C.生态系统 答案 A B.种群 D.生态因素
群落的组成与演替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群落的组成与演替过程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群落的组成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群落的组成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等方面。
(一)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同的群落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物种丰富多样,而沙漠中的物种相对较少。
(二)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通常用“物种丰富度指数”来表示。
计算物种丰富度指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香农威纳指数等。
(三)优势种优势种是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优势种的个体数量可能不一定很多,但它们的存在和作用对群落的稳定性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一)初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等地方进行的演替。
例 1:一块火山喷发后的裸地,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长出了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最终形成了森林。
这一过程属于()A 次生演替B 初生演替C 竞争D 捕食答案:B解析:因为火山喷发后的裸地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所以这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二)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比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等。
例 2:一片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过一段时间又逐渐恢复成森林。
这属于()A 初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物种入侵D 物种灭绝答案:B解析:森林被砍伐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还有可能保留植物的种子等繁殖体,所以属于次生演替。
三、群落演替的过程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侵入定居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些先锋物种开始侵入演替区域并定居下来。
(二)竞争平衡阶段随着物种的增加,不同物种之间开始竞争资源,逐渐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一、二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度、群落结构
第五章群落第一、二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度、群落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内容。
主要包括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在学习种群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等相关知识,为前面知识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同时也是为后面生态位、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能充分认识从个体到种群再到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个生命体系知识把握了方向,是学习的重点,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增长方式和数量波动及调节,并且对整个生命体系的组成的认识也具有一定基础。
通过前面的学习,为本章相关概念掌握奠定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比较法来学习知识,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事物想像能力,能通过阅读课本进行归纳,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讨论比较,通过实例的观察和思考落实课标内容。
另外,这节内容对学生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农村山区学生接触自然较多,容易理解相关概念,而其他学生缺少自然常识的了解,应该多设置图片和实例加以分析,弥补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群落的概念。
②简述物种丰度和群落的物种组成。
③举例说出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
④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2.能力目标:①通过阅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②组织讨论提高交流能力,尝试列表比较不同概念的区别,3.情感目标:小组讨论交流,增进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度》的教学重点是物种丰度和优势种。
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的教学重点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难点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将两节内容通盘考虑,合用1课时。
采用幻灯片创设情境设计相关问题组织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的形式,通过补充生物实例,增进感性认识,理解优势种的概念。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分布实例和展示幻灯片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
高中群落知识点总结
高中群落知识点总结一、群落的定义和组成1. 群落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特定地点内共同生活和以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的物种的总称。
它是生态系统在某一时期内所包含的各个物种的总体。
同时,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生物群落内共同的生活环境下,具有稳定生活地区的一些种群和个体的集合体。
2. 群落的组成一个群落内通常包括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种类之间通过竞争、捕食、共生等相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在一个群落中,通常可以分为优势种、伴生种和桌面种三类。
其中,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最多的种类,而伴生种和桌面种则是相对数量较少的种类。
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1.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种群组成、数量比例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关系。
群落结构反映了群落内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程度。
2. 群落的功能群落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控制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等。
此外,群落还能对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转化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等作用。
三、群落的演替和变化1.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从初创期到稳定期的演变过程。
它通常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种类型。
初级演替是指在裸岩、砾石等非生物因素所影响的环境中逐渐发展成成熟群落的过程;而次级演替则是指在充分自然的环境中,由于外力或内力的干扰,使得原有生物群落经历较大变化的过程。
2. 群落的变化群落的变化通常包括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两种类型。
自然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的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的改变,而人为变化则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如开垦、砍伐等)导致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四、群落的稳定性和恢复1.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指的是群落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一个稳定的群落通常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以及较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2. 群落的恢复群落的恢复是指一个受到外界扰动或破坏的群落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平衡状态。
群落生态学名词解释
群落生态学名词解释Title: Explanation of Community Ecology Terminologies群落生态学名词解释在群落生态学中,人们使用一系列特定的名词来描述和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物种和其它相关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群落生态学名词解释:1. 群落(Community):指的是共同生活在相同地区的不同物种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群落由相互作用的物种组成,它们共享同一片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赖。
2.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丰度。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的丰富度(种类数)和物种的均匀程度。
3. 物种组成(Species Composition):指群落中存在的不同物种的组成。
物种组成描述了群落的物种组合方式和结构。
4. 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指在群落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其他物种有着显著影响的物种。
优势种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或较高的生物产量,并且在群落中占据重要的生态位。
5.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指物种在群落中的角色和功能,包括其资源利用方式、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态位决定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竞争。
6. 共生(Symbiosis):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且生活在密切联系中的关系。
共生可以分为互利共生(互惠共生)、寄生共生和共生中的中性关系等。
7. 食物链(Food Chain):指群落中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链。
食物链描述了一个物种如何通过捕食其他物种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8. 棲地(Habitat):指物种在群落中的生存和繁殖所依赖的地理区域或环境。
不同物种依据其生态位选择不同的棲地。
9. 生态系统(Ecosystem):由群落(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如水、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10. 生态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指修复、重建或改善受到破坏或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简述群落结构
简述群落结构群落结构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相互作用网络。
群落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群落结构的定义、组成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群落结构的定义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
群落结构是描述群落内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的总称。
二、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组成包括物种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相对丰度等方面。
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物种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总数,相对丰度是指各物种在群落中的比例关系。
群落中的物种可以分为优势种和次优势种。
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较多、占据较大生境范围的物种,对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次优势种是指数量较少、占据较小生境范围的物种。
三、群落结构的功能1.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相互作用可以平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避免物种过度竞争或过度捕食,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提供生态位: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生态资源。
不同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避免直接竞争。
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群落中的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 形成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群落结构中的物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竞争可以促使物种进行资源分配和空间利用的调整,推动物种的进化和适应。
竞争关系的存在可以增加群落的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4. 形成物种间的共生关系:群落结构中的物种之间还存在着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通过互利共生的方式共同生活。
共生关系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进化和适应。
四、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研究群落结构的方法主要包括样方调查、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网络分析等。
样方调查是通过在群落中设置样方,记录物种的存在和数量,了解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群落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多种生物种群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群落结构则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和种类组成。
一、群落的组成1. 优势种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物种。
它们通常拥有适应环境的特征和优势,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 伴生种伴生种是指与优势种有互利共生关系的物种。
它们通过与优势种的互动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并在环境中找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 次优势种次优势种相对于优势种来说数量较少,但仍然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4. 稀有种稀有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很少、分布范围较小的物种。
它们往往对环境条件较为苛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二、群落结构的形成与演替1. 群落结构的形成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环境因素、物种间相互作用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在初级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物种逐渐增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群落结构。
2. 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种类型。
初级演替是在没有土壤的裸地上,由先驱物种逐渐形成的群落;次级演替则是在有土壤的环境中,由已有群落演替而来。
三、群落结构的稳定性1. 群落稳定性的要素群落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稳定性等。
相对稳定的群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种群数量的波动。
2. 群落崩溃群落崩溃是指群落结构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非法盗猎等人类活动是导致群落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人类对群落的影响1. 破坏群落的活动人类的发展活动对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开垦土地、伐木、过度捕捞等活动导致了许多群落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3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植物
析 1.物种丰度、多度、盖度和
究
频度的含义(选学)。
教 2.优势种特征(选学)。
当
学 方 案 设 计
3.植物生长型(选学)。 4.群落的结构。 5.生态位、生态位重叠和竞 争排除原理(选学)。
1.群落的结构。(重点) 2.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 结构和时间结构。(难点)
堂 双 基 达 标
6.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
菜单
ZK ·生物 必修3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单
ZK ·生物 必修3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时 作 业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课 前
构和时间结构。
课
自 主
7.生态位的含义(选学)。
时 作
导
业
学
菜单
课
时
教 法
群落的概念
分
析
ZK ·生物 必修3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且其有一定的
当 堂
方
双
案 设
结构 、一定的种类构成 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并在环
基 达
计
标
境条件下相似的地段可以 重复出现 。
基 达
计
标
6.阐明生态位的概念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ZK ·生物 必修3
课
优势种的判断依据
优势种的判断依据
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
群落中可能只有很少的种类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即为优势种。
1. 优势种的特点
优势种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它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因而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有很大影响。
2. 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
(1)个体数量多,通常占有竞争优势;
(2)能通过竞争来取得资源的优先占有地位;
(3)在群落中常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如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种类特别丰富,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木本植物。
在物种组成上,高等植物多为乔木,还富含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常绿阔叶林则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
落叶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为壳斗科的落叶乔木,如山毛榉属、枥属、栗属、椴属等,其次为桦木科、槭树科、杨柳科的一些树种。
北方针叶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相对比较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和落叶松等属的树种占优势。
例3、在下列四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
A. 极地苔原
B. 热带雨林
C. 荒漠半荒漠地区
D. 常绿阔叶林
分析: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种类特别丰富,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木本植物;常绿阔叶林则主要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极地苔原则以苔藓等低等植物为主,只有降雨量分布不均匀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则可能以一年生植物占优势。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演替过程
荒芜农田上的群落演替 荒芜农田 各种禾草 各种灌木
乔木蔚然成林
从湖泊演替为森林的演替 裸底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森林群落阶段
祼岩上的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植物阶段 苔藓植物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植物阶段 乔木植物阶段
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 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 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气候特点 主要植物
寒冷
常绿针叶树 种:红松、 云杉和冷杉
温和
温度和湿 度很高
落叶阔叶树: 常绿植物,
槭、山毛榉、 栎、椴、柳、 灌木、阔叶草
1500种开花 植物和750种 树木
本等
常见动物
驼鹿、雪兔、 田鼠、金花 松鼠、黑熊、 鼠、红狐、 雷鸟、榛鸡 啄木鸟等 等
猴类、长臂猿、 黑猩猩、大猩 猩、鹦鹉科鸟 类等
高温高湿
热带雨林
低温高湿
北方针叶林
中温中湿
温带草原
低温低湿
苔原
极端缺水
沙漠
演替中群落和顶极群落比较
演替中的群落
物种多样性
低
群落层次性
简单
抗干扰能力
弱净生产量高 Nhomakorabea有机物质总量
少
总生产量/群落呼吸
>1
总生产量/生物量
高
顶极群落
高 复杂 强 低
多 =1 低
(2015浙江)5.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 某种基 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 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 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 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 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 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 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 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 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 物都是存在的。
4、影响演替的因素
(1)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优势种发育导致 光、温、水等变化)) (2)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 (3)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人类活动等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空 间、资源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互利共生
生物数量 A
B 时间
竞争
捕食
生物数量
生物数量
A
时间
B 时间
三、群落的主要类型
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 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主要的陆 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
北方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 热带雨林 叶林
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对环境资源(如 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利用效率。
湖泊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吗?
影响水生群落层次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由光、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
表水层、斜温层、静水层、底泥层。
(2)群落的水平结构
指群落中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某些植物传播种 子的能力是有限的; 环境资源在群落内 空间水平方向上的 配置也是不均匀的。 如:土壤、小地形、 湿度等。
旅鼠、雪兔、 驯鹿、北极 狐、白熊等
四、群落的演替
1、概念
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 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 落这个过程才会中止,群落的这种依次取代的 现象就叫做演替。
2、群落的演替类型
(1)原生演替 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
始的演替。 (2)次生演替
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 现为斑块状镶嵌。
(3)群落的时间结构
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 的变化。
群落季节变化是很明显的,有群落的季相, 如温带秋天的植被变化、候鸟迁徙、冬眠等。
群落的季节性也决定于植物与传粉动物之 间的协同进化过程。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田没有垂直结构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 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5、顶极群落
演替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 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 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这个最 终平衡状态就叫做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是 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决定的。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
B. 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二、生态位
1、概念
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 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 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 要性。
2、生物间关系 种内关系
❖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关系
其中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 一般说来,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 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就会越多。为什么?
思考讨论: 1. 引起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度
2. 引起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食物、栖息场所等
3. 群落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上能够容纳更多的
❖种内互助:蜜蜂、蚂蚁等 ❖ 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种间关系
❖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
赖,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 菌,白蚁与肠内鞭毛虫。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 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
草原
荒漠(沙漠) 苔原(冻
气候特点
原或冻土带)
年降雨量250 至800mm
年降雨量 150mm,水蒸
气候严寒
发量大
蒿属植物、
几乎由禾本科植 藜属灌木、
主要植物 物和阔叶草本植 肉质旱生植
物组成
物、各种仙
羊胡子草、 苔草、苔藓、 地衣等
人掌等
野驴、黄羊、 沙漠狐、
常见动物
黄鼠、鼠兔、 驼鸟等
袋鼠、蜥 蜴等
高考复习第八单元 第二节 群落
一、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 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 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2、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
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
群落的层次: 树冠层 下木层(矮树) 灌木层 草本层 地表层(苔藓、地衣)
在被毁灭群落的基质上进行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 田等地方进行的演替。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谁的演替速度快?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火灾后森林群落的基质
(一般会留有大量有机质和有生 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P97
苔藓阶段
各种禾草、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灌木林 乔木蔚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