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 是采用录音、录像、摄影、摄像等手段,将声音、图像等 多媒体信息记录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上形成的文献,也 称视听型文献,如音像磁带、唱片、幻灯片等。 • 直接记录声音、图像、影视、动画
• 生动、形象、直观 • 唱片、录音(象)带、影视片
• 多媒体,集合声频和视频
2.1.4 电子型 (Electronic Document)
三次信息源内容更集中,针对性更强,系统性好,并有一 定的检索功能,参考价值较大。

从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一个由 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由博而精的对知识信息进行不 同层次的加工过程。它们所含信息的质和量是不同的,对于 改善人们的知识结构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二次文 献
三次文献
• 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 [1] 刘荫铭,李金海,刘国丽等编著.计算机安全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外文图书的识别:
作者
编辑
Gong, Victor, and Norman Rudnick, Eds. AIDS: Facts and Issues.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 1986.
知识: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信息的一部分。 它必须借助于文字、语言、符号、代码、电磁波、图像和实物加以表现。
二 文献的类型
按载体介质划分: 书本型资料(book type),也称印刷型; 非书资料(non-book type),包括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 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和功能划分:
2.1.1 纸张型(Paper Document)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信息>知识>情报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记录是联系知识和载体的手段2、现代文献构成四要素: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

3、医学文献的特点: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4、文献检索概念: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和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广义上的文献检索实质上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

5、文献检索类型1)按检出结果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2)根据检索对象不同: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3)按检索手段: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6、文献的外表特征(自然标识):标题,作者,来源,卷期,页次,年月,类型,号码,文种等。

文献的内容特征(人为标识)指文献论述的主题,即中心内容。

包括主题词,分类号,类目名称,文摘等。

7、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报告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查全率(r)=检出的相关信息/检索工具相关信息总量减少同义词;增加限制概念“与”;使用限定字段检索查准率(P)=检出的相关信息/检出的相关总量增加同义词;使用逻辑符“或”;降低检索词专指度,使用上位词;扩展检索而这之间存在互逆关系。

而这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8、文献检索系统类型:按所摘录的文献加工程度,分为:目录型检索系统(图书,期刊)、文摘型、题录(独立的文章,并只著文献的外部特征)、全文检索系统。

9、文献信息类型1)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文字,视频,音频,数字。

2)按文献信息出版类型: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其中图书、期刊为普通文献,其他为特种文献。

3)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微缩,声像,电子。

4)按文献信息加工程度: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

文献检索知识

文献检索知识

文献检索知识一、文献检索的涵义文献检索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检索(Retrieval)是指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有关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这里的文献集合,不是通常所指的文献本身,而是关于文献的信息或文献的线索。

如果真正要获取文献中所记录的信息,那么还要依据检索所取得的文献线索索取原文。

广义的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Storage and Retrieval)。

信息存储是指工作人员将大量无序的信息集中起来,根据信息源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整理、分类、浓缩、标引等处理,使其系统化、有序化,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建成一个具有检索功能的工具或检索系统,供人们检索和利用。

而检索是指运用编制好的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查找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特定信息。

依据检索对象的不同,文献检索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查找文献线索为对象的文献检索;(2)以查找数值与非数值混合情报为对象的事实检索;(3)以查找数据、公式或图表为对象的数据检索。

二、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搜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与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源。

其中存储是为了检索,而检索又必须先进行存储。

存储的过程,主要对信息源进行标引,将其外表和内容的特征(如文献的标题、作者、来源和主题等)用特定的检索语言转化为一定的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和类目名称等),再将这些标识按一定的顺序编排后输入检索系统,从而为检索提供有规可循的途径。

为了保证文献信息能存得进、取得出,就必须使文献存储所依据的规则与文献信息检索所依据的规则尽量做到一致。

也就是说,为了检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达到较高的检索效率,除了在存储和检索过程的各个环节必须依据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外,还必须有统一的检索语言和名称规范作为存储人员和检索人员的共同依据。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 基础知识
1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一、文献、信息、信息源 1.定义 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 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 上的知识。
信息:广义地说,信息就是消息。
指对接收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辞海)
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 识。(韦氏字典)
10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
专利文献是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专利文件的统称, 如专利申请书和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
专利说明书是公开的文献,但只能由各国专利局发行, 它反映了当前最新的技术成果。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thesis) 是作者为获得某种学位而撰写的科学论文。博士论文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般偏重于理论,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借此可以看 出有关专题的发展过程和方向。 学位论文一般不出版发行,而是保存在授予学位单位 的图书馆里。
6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科技图书(Book):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生产经验所 作的概括论述。
特点: 带有总结性、成熟定型;出版周期长,信息传 递慢;传授知识,而不是报道最新情报。
图书一般分为两类:
阅读型:教科书、专著等
工具型: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
科技期刊(journal, periodic) 特点:名称固定、有连续的卷、年月顺序号、出版周 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 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科技情报占整个情报来源的 60%-70%。
5
可编辑ppt
第1节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及方法

第三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及方法

标题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单词语言叙词语言检索语言
主题语言 由于不同概念相交就会 形成一个新概念, 形成一个新概念,这个 新概念是组配前各概念的 下位概念。 电子” 下位概念。如:“电子”和 信息”组配产生电子信息。 “信息”组配产生电子信息。 同级词间不同概念并 组配结果,可提高查准率。 组配结果,可提高查准率。 列也会形成一个新概 念,这个新概念是组配 前各概念的上位概念。 前各概念的上位概念。 数字计算机” 如“数字计算机”和“模 拟计算机” 拟计算机”组培后得 到“计算机”这一新的 计算机” 是不同级词间的组配, 是不同级词间的组配,是用 上位概念。组配结果, 上位概念。组配结果, 时间、 时间、空间和学科范围某一 提高查全率。 提高查全率。 方面的属性进行限定的一种 概念关系。 建筑物” 概念关系。如:“建筑物”为 主体事物, 设计” 主体事物,“设计”为某个方 组配结果被限定为“ 面,组配结果被限定为“建 筑物设计”这个新概念, 筑物设计”这个新概念,组配 结果可使检索到的文献专指度 和查全率提高。 和查全率提高。
3.1.1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含义 一、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含义
“检索”即“查找”之意。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 检索”即“查找”之意。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 组织、存储起来,并针对用户的需要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因此信 息检索包含了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不可分的部分。我们通常所说 的信息检索是指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中查找 所需信息的过程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
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关系:手检是基础,机检是发展方向。 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关系:手检是基础,机检是发展方向。
3.1.2 文献信息检索的类型 按检索要求划分: 按检索要求划分: 相关性检索——是系统不直接回答用户所提出的 相关性检索 技术问题本身,而是只提供与之相关的文献供用 户参考。 确定性检索——是以数据或事实为检索对象,系 确定性检索 统要直接问答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即直接提供 用户需要的确切的数据或事实。

文献检索概述

文献检索概述

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第一节文献检索概念一、文献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文献的涵义“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之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其意思指典籍和贤人的言论为文献。

宋元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他把文献解释为:录之于书本的文字可称之为“文”,而传之于口的言论则称之为“献”。

《辞海》(1979年版)对“文献”一词所下定义为:“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

亦指与某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

”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认为只有“图书文物资料”才可以称之为文献,而贤者言论则不在文献的范畴之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字记录的方式和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其本身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上的刻、写和印刷,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音频、视频、数字载体的文献。

因此,我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于198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栽体”。

文献的定义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把知识记录在一切能记载知识的载体上。

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进行存储和传递,所以,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和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称之为文献的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决定文献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物质形态,而记录知识的技术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数字等把知识物化在不同载体之上,构成论文、科技报告、档案资料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影音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文献资料。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概论


2、文献检索的原理
文献检索原理是: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贮 在检索工具中的标引标识相比较,两者一 致或信息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标识,则含 有该标识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
对信息的著录是按一定规则对信息的外表 特征和内容特征加以简单明确的表述,信 息的标引是对其内容按一定的分类表或主 题词表给出分类号或主题词;


按文献加工程度分:有一次文献、二次文 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基本素 材面创作的论文、报告等,经公开发表或 出版的各种文献。习惯上称为原始文献。
•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 说明书、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 特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是人类创造 性劳动成果)和先进性(内容上是新成果, 新发明); • 缺点:数量大,分布散,难以查找。
检 索 结 果
反 馈

3、文献源类型
按文献载体分:有纸介型文献、缩微型文 献、机读型文献、声像型文献

纸介型文献:是以纸张为载体。它又可分 为手抄型和印刷型两种。
其优点是传递知识方便灵活、广泛,保存 时间相对较长;缺点是存储密度小,体积 庞大。




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通过光 学摄影方式将文献的影像固化在感光材料 上形成的一类文献。 如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等。
记录符号

文字已不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手段,图形、 声频、视频等同样成为表达思想、传递感 情的重要手段。总的说来,文献中的符号 系统指图画、文字、公式、图表、编码、 声像和电磁信息等。
记录手段

按记录方法分可有手工记录、机械记录、光记录、 电记录、声记录和磁记录。其中最常见的是印刷。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记录可以转变为数据记录, 并用电子方法存贮到磁介质上去。此外,还有光 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简 称OCR)技术就代表了这种崭新的技术,它通过 光学方法对字符、标记表示的书面数据进行自动 识别,转换成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这样就实现 了纸质文献信息向电子信息的转换,而且可以通 过不同接口装置向不同设备输入数据,这些设备 进而与通信网络相连,实现远距离数据传送。

文献检索概述

文献检索概述

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第一节文献检索概念一、文献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文献的涵义“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之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其意思指典籍和贤人的言论为文献。

宋元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他把文献解释为:录之于书本的文字可称之为“文”,而传之于口的言论则称之为“献”。

《辞海》(1979年版)对“文献”一词所下定义为:“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

亦指与某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

”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认为只有“图书文物资料”才可以称之为文献,而贤者言论则不在文献的畴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字记录的方式和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其本身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上的刻、写和印刷,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音频、视频、数字载体的文献。

因此,我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于198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栽体”。

文献的定义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把知识记录在一切能记载知识的载体上。

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进行存储和传递,所以,构成文献核的知识信息,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和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称之为文献的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决定文献容,载体决定文献的物质形态,而记录知识的技术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数字等把知识物化在不同载体之上,构成论文、科技报告、档案资料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影音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文献资料。

文献检索_基本概念_

文献检索_基本概念_

(4) 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基本形式,是检索的主要对象,是二 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基础 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是文献检索课学习的 主要内容 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浓缩,是对众多文献分析、综合 归纳、往往从新的高度和深度揭示相关的一次文献,是 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 总的说来,科技文献经过加工、浓缩,从一次文献到 三次文献,使科技文献从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 化。
(7)标准文献(Standard Literature) 标准文献是经过权威当局批准的,用文件形式表达的统一规定, 是反映标准的技术文献,即由标准及其它具有标准性质的类似文件组 成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文献体系。 它主要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其检验方法等方 面所作的技术规定。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性 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文献具有一定的制订、审批程序。适用范围明确专一,编排格 式、叙述方法严谨统一。对有关各方有约束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 种法律效力。有一定的有效时间,需要随着技术发展而不断修订、补 充或废除。一个标准只解决一个问题,文字比较简练。主要依据著录 项中的标准号加以识别。 例:GBfT50269-97.XX动力特性测试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课程内容
第一章、信息检索的概念 第二章、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技术与方法 第三章、中文数据库 第四章、国外文摘型数据库 第五章、国外全文型数据库 第六章、专利文献数据库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
第一章:信息检索的概念
第一节:文献的基本知识
1.文献的概念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内涵是指有一定的知识内容,有用以保 存和记录知识的记录手段,有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 。它由4个要素组成: • • • • 所记录的知识 记录知识的符号 用于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 记录的方式或手段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

外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EBSCO系列数据库 EBSCO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期刊、文献定购及出版 服务的专业公司之一,1986年开始出版电子出版物,共 收集了1万余种索引、文摘型期刊(6000余种有全文内 容)。收录的期刊有一半以上是SCI、SSCI来源期刊。 EBSCO系列数据库包括《Business Source Premier》 (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ource Premier》(商业资源集成全文数据库)等10多个字库. JSTOR JSTOR是一个对期刊进行数字化的工程,主要以人文及社 会科学方面的期刊为主,收集从创刊号到最近三五年前的 过刊。
社会科学
A B C D E F G H I J K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社会科学总论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语言、文字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
N O P Q R S T U V X Z 自然科学总论 数学科学和化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生物科学 药学、卫生 农业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初次使用维普数据库的时候,应该下载并安装维普全 文浏览器或者Acorbat Reader浏览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检索系统有快速检索、传统检 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功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的检索结果不仅包括 期刊论文的标题、作者、出处等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信息, 也包括全文下载的链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由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 是国内最具权威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专题文献的资料宝 库。
2 文献检索途径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获取越来越迫切。

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文献信息的检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过程、常用的检索工具与技巧,以及如何有效地获取文献信息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文献信息检索是指根据研究需要,在文献信息库中按关键词或主题进行检索,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过程。

文献信息检索不仅可以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文献,而且还能为研究者提供阅读与学习相应领域的知识。

文献信息库是指收集、整理、存储各类文献信息的数据库,包括图书馆、数据库、电子图书馆等。

文献信息库具有内容丰富、检索便捷、更新快速等特点,是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资源。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是指用于检索特定类型文献的软件或硬件工具,如图书索引、检索软件、文摘数据库等。

不同的文献信息工具在检索速度、检索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使用不同的工具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

二、文献信息检索的过程文献信息检索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在进行文献信息检索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确定所需的文献类型、主题和关键词等信息。

2.选择检索工具:在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后,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进行检索。

不同的检索工具针对不同类型文献,在检索速度、检索范围、检索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3.建立检索式: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建立符合逻辑和语法规则的检索式。

检索式包括主题词、关键词、文献类型等多个元素,要确保每个元素的选择正确,以获得更精确的检索结果。

4.执行检索:在建立检索式后,将其输入到相应的检索工具中进行执行。

检索工具会根据输入的检索式,在文献信息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将结果展示出来。

5.结果评估:在获取检索结果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筛选、修改检索式,再次执行检索等方式进行结果的优化。

6.获取文献信息:在得到所需的文献信息后,需要对其进行获取。

获取途径包括图书馆、网络、合作研究者等多个途径。

第二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第二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2)树状结构表: 树状结构表将字顺表中的主题词按照每个 词的词义范畴和学科属性,分别归入15个大类之中,多数 大类又进一步细分多达9 级。每一级类目用一组号码标明, 级与级之间用“.”号隔开。主题词上、下级之间采用逐级 缩进格式表现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每个主题词都有一个 或两个以上的树状结构号,该号是联系字顺表和树状结构 表的纽带。现摘录片段如下: Nervous System A8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8.186 Brain A8.186.211 Prosencephalon A8.186.211.730 Telencephalon A8.186.211.730.885 Basal Ganglia A8.186.211.730.885.105 Corpus Striatum A8.186.211.730.885.105.487 Neostriatum A8.186.211.730.885.105.487.550 Putamen A8.186.211.730.885.105.487.550.784
文献检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文献线索 文献线索的查找,即如何利用检 文献线索 利用检 索工具的问题; 索工具 另一方面是特定原始文献 特定原始文献的查找,即在查 特定原始文献 找特定的文献线索后,找出原始文献 找出原始文献的过 找出原始文献 程。
文献检索的一般意义
促进素质教育,培养信息意识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全面掌握必要的文献 信息; 节省时间和费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促进信 息资源的开发; 促进专业学习,加速成才。
书名目录(Title Catalogue) 著者目录(Author Catalogue ) 分类目录(Classified Catalogue) 主题目录(Subject Catalogue )

文献检索与利用02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文献检索与利用02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代码语言
Code 代表某种意义的符号标识系统
规范化的人工语言
规范化的人工语言
主题语言--叙词 Descriptors
对概念进行严格的词义限 定、词形规范、词类规范, 具有概念组配和词间语义
关系显示功能。
规范化的人工控制语言
主题语言--关键词 Key Words
直接从文题、文摘中抽取 出的具有实质意义,表达 主要内容、起关键作用的 词语。
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印本工具书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ence Edition) 网络数据库
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中国科学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算机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检索系统:利用计算机的有效存贮 和快速查找能力来进行信息的分析、组织、 存贮和查找的系统。包括硬件部分、软件部 分和数据库。
自然科学
▪ N 自然科学总论 ▪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 Q 生物科学 ▪ R 医药、卫生 ▪ S 农业科学 ▪ T 工业技术 ▪ U 交通运输 ▪ V 航空、航天 ▪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Z 综合性图书
分类法在数据库中的运用
▪ 1、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 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维普) ▪ 4、方正电子图书 ▪ 5、超星电子图书
Congress Classification)简称LCC
中图法五大部类
A.马列毛、邓小平理论 B.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N.自然科学 Z.综合类
《中图法》基本大类
社会科学
▪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第三章 文献检索技巧

第三章 文献检索技巧

(四)其他检索技术:
字段限定:指将检索词限定在某个或某些字段中。可通过下拉菜
单选择检索字段,也可输入检索字段符来限定检索字段。
例如:AU=Smith,表示要查找著者Smith发表的文献。
词组检索:使用
“ ” 双引号将检索词组锁定,进行精确查找。
匹配度选择:“精确匹配”与“模糊匹配”。
第三节 文献检索流程
其扩展为(nN),表示其两侧的检索词之间最多可插入n个词,
位置可颠倒。
例如:“computer (N) network”,其检中记录可包含 “computer network”或“network computer”。
3.字段级位置算符
表示两侧的检索词必须出现在同一字段中,词序不限。
Field:“air(F)pollution”表示air与pollution必须在同一个段落中出现 Same:“Ad=(CAS same Shenzhen ) ”表示CAS 与 Shenzhen 必须同时 出现在地址字段中
摘数据库,掌握国外研究进展。同时,利用Web of science和Ei的分
析功能把握该领域的专家、核心研究机构、重要期刊等信息;并利用 数据库的个性化功能,对信息进行定期跟踪检索,随时了解课题的最
新研究进展,以便在论文写作Link、EBSCO等全文期刊数据 库,一方面补充文摘库的检索,一方面获得全文。
优先算符:用()表示。
在含有多个运算的检索式中,可以用()将需要优
先运算的部分括上,系统会优先运算()中的部分, 然后再按照not, and, or的顺序进行运算。
如: (behaviour or behavior) and human
※逻辑算符的优先级为()>NOT>AND>OR

文献信息检索基本概念

文献信息检索基本概念

三、 文献
1、文献的概念
记载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是将知识、 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 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 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具有存贮知识、 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出版物为文献的表现形 式或承载物,大多数情况下出版物等同于文献。
三、 文献
2、四个要素构成
二、 知识
3、知识经济的重要性
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的梭罗近期完成新 作《Building Wealth》,我们正面临第三次工业革 命,未来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谁能够掌握知 识、技术,就能掌握经济脉搏。他在提出的“13条 致富铁律”中指出,凡是能掌握到知识的突破与落 差者,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财富制造者。
稳定,适合于学习型读者;但由于 出版周期长,缺乏新颖性。
三、 文献
(三)按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
数量:世界最大图书
馆美国国会图书馆
(馆藏2600万册)、
如何利用不同级别文献
三次文献:获取对某一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动向、 热点与未来前景,获得宏观认识或事实信息。 二次文献:检索工具,利用数据库、目录或摘 要快速找到所需文献信息。 一次文献:通过二次文献线索获得一次文献后, 从一次文献获得详细研究内容、方法等。
三、 文献
(三)按出版形式划分
图书

出 版
三、 文献
(二)按文献级别划分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三、 文献
(二)按文献级别划分 (1)零次文献
一般是通过口头交谈、参观展览、参加报告会等产生或获得 的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资料与非出版物。 实例:论文草稿、谈话记录、实验记录、书信、手稿、笔记和一 些内部使用通过公开正式的订购途径所不能获得的书刊资料。 特点: 未公开信息、非出版物; 用途:具有很高的商业、科研、政治等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