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两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1】篇〗1、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时一个民间故事。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的起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
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
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
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
诗经中《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
曹植《九咏》写道:”牵牛为夫,织女为妇。
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
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2、这个故事在汉代之前(公元220年)就形成了,穿过漫漫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到今天,流传了一千八百年。
这是为什么?感人,哪里感人?曲折,跌宕起伏。
仅仅是写天上人间的爱情吗?人们借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愿望?古代劳动人民也和牛郎织女一样——,民间故事的创作和流传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2】篇〗本文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这段故事同上一段故事一样,在表达上采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叙述如行云流水。
在内容上,上一课和本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后生活一一被王母抓走一—抗争)为主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
但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必须把前后两课连在一起整体把握。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1.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怎样的织女?那么和牛郎如此恩爱幸福的织女能够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在一起到白头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从故事中聆听人民的心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1篇】看到把《牛郎织女》编进小学六年级课本,我心里一震:是苏教版编委在新理念支持下,对小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吗?(不是有很多人提出中国的爱情教育、性教育不够么!)当备课看到教参中特意提出抓住“相识、相知、决心(不是用相爱)”的过程,又提出“织女为什么愿意做牛郎的妻子”问题时,我又疑惑了,再次翻看了教参的《说明》,摸索编写意图,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爱情教育”的根据和影子――教材编写的目的还是为了丰富教材的内容和体裁,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更好地进行语文训练。
解决了疑惑,我便一本正经地使用这个涉及“爱的过程”的问题,根据“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过程,那么,文章写作的顺序应该有所变化,请学生按照“相识、相知、决心”这样的顺序,把文章内容重新组织,创造性地复述文章内容。
“牛郎来到河边的树林,见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
通过交谈,他知道了姑娘原来是天上的仙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彩锦……”教参突出这个问题,意图大概也是这样吧!(如果有爱情教育的影子,那么也是顺其自然的。
)这个小小的备课插曲,很有趣:看似民间故事,其实挺符合爱情的理性过程的哦!我忽然想到,这里揭示了一个语文的现象啊!那就是满目感性的文字,其实是在理性的框架和编排下表述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学的,不仅是感性的感悟,还要看到文章理性的框架。
经常把玩这个框架,做到训练有素,那么学生在动笔写作的时候,就不会为文章的结构而烦恼了。
回忆以前学生写作的问题: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写不具体等等,其实除了必要的词语积累不够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性积累不够;一类是理性积累不够。
当感性积累与理性积累都丰富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就会顺畅多了。
以前班级中有些学生写不具体,也有些学生下笔洋洋洒洒,仔细一读,逻辑混乱甚至矛盾,有的则在次要枝节上蔓生绵延。
这类情况,虽然我会在讲评时提出,学生修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1】篇〗记得一位美国学者有过这样一个观点: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有所成长只靠以往的经验是不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经过这两年的教学,我也的确有所感悟。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是无意之举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如同往常一样,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思路,按部就班的上课,似乎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考虑面面俱到,唯独没有想到学生的表现。
读课文交流的过程中,一男孩把“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宫。
”的“一起”读成了“一起”,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把两个词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在读音上能加以区分,可孩子们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答案,一个女孩是这样说的,“如果织女是心甘情愿的跟王母娘娘走的话应该用‘一起’,而在文中织女是被迫飞向天宫的,在这样一个语境下,‘一起’与‘一起’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
没想到这一字之差,让孩子们感触颇深,同时也给我以深深的启发。
我想这源于孩子们对“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的熟悉,对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早已先入为主了,所以才会出现孩子们对上述两个词语感情色彩的定论。
由此让我联想到一句话,“不要教师范读“,其观点是教师的示范已经让孩子们先入为主,抑制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能力和个性化的朗读能力。
但是我觉得,范读,既是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感悟,体现现代语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又是在多媒体技术盛行的今天让我们的课堂安静下来的有效教学手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2】篇〗1、开拓学生思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需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笨拙;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牛郎与织女为什么会有“青丝”?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考虑与交流,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学生的思维十分开阔,敢想,有创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
后被王母娘娘强拆散,只能隔河相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在熟读的基础上,先在全班集体交流的基础上疏通文章脉络:名字由来——老牛指点——树林相识——幸福生活——王母强拆——鹊桥相会。
在此基础上,逐步分析交流课文内容。
在细细品味人物形象时,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通过想象、情境表演等形式,逐步体会感悟,也学到了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其中,想象的环节深受学生的喜欢,比如,让他们想象牛郎织女林中相识时的对话,想象王母娘娘知道织女私自下嫁凡间之后的暴怒,想象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倾诉,等等,学生们竭尽全力,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说的有理有据,比较到位。
最后,我还问了学生,为什么织女放弃天上的“富丽堂皇”。
而喜欢人间的平常生活,学生们的回答也让我刮目相看,有的说有牛郎相伴,抵得上任何金银财宝;有的说人间自由自在,纵没荣华富贵,但有爱人在身边,也是幸福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第2篇】本篇课文篇幅较长,按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进行叙述,情节曲折生动,富于变化。
我首先介绍什么是民间故事,我国的民间故事相当丰富,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等。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尝试给相应的自然段编列小标题,同桌交流编列小标题情况。
接着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突出重点段落。
理清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织女与王母娘娘的关系,在品读相关语句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这样能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记忆更加深刻。
在复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将课文的小标题自由朗读一遍,再齐读一遍。
分四人小组合作复述,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时,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示例龙口西小学六年级组教学目的: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这篇民间故事为什么有着那么大的魅力?二、看结局,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
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述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引导感悟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王母娘娘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牛郎和织女这两个人物吗?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讨论写法1.谈谈这篇故事怎么在民间广为流传,还搬上了舞台、银幕?(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传说有着丰富的想象,悲剧的结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二)牛郎和织女结成了夫妻,织女找到了她想要的自由与幸福,可织女是偷下凡间的,那么,天上的王母会允许织女追求她的自由与幸福吗?后来,他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
【知识与技能】1.会认9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富丽堂皇”“败坏”“尊严”“怒气冲冲”“天河”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故事发生的经过,体会牛郎和织女奋斗、争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向恶势力屈服的精神。
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于奋斗、争取。
【教学重点】1.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
2.引导学生想象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生活以及被王母拆散后的悲伤。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文本,理解关于叙事和伏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1.速读法。
2.学教结合法。
【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时讲解(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想象一下,牛郎和织女结成夫妻后,生活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男耕女织,非常幸福。
)2.那样幸福的生活能维持多久呢?要知道织女可是偷着下凡的,王母酒醒后,发现织女的所作所为,她会怎么处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牛郎织女(二)》来寻找答案吧。
[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课文,识字识句朗读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1.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师: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两人相濡以沫地过着小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1)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题目。
①在文中找一找他们遇到的困难,用“__”画出来。
②用“”画出文中描写王母娘娘性格特点的句子,用简短的词语来总结。
③牛郎织女、王母娘娘分别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阶层?(2)学生分小组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二)》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分开的故事。
课文以民间传说为基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富有诗意和浪漫主义色彩。
这篇课文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民间传说这一文学体裁也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能够理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感受到其中的美好情感。
然而,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古诗词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语和古诗词的理解。
2.对民间传说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浪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浪漫的爱情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僻词语和古诗词的朗读。
3.学习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僻词语和古诗词。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和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5.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感受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及反思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
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
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二)》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三篇略读文章,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讲的是牛郎织女婚后生活美满,可惜好景不长,就被王母娘娘发现并亲自下凡将织女抓回天庭,但夫妻两人痴心不改,加之织女的极力反抗,王母娘娘最终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的故事。
课文中有不少内容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同时因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故而也有不少版本,这为孩子们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训练创造性复述提供条件。
【学情分析】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陌生。
另外,五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想象力,部分孩子学过画画,有着较为丰富的绘画经验。
让他们以自己的视角描述连环画,并配上文字进行复述比较容易,但要进行创造性复述,因为学生跳过前几篇精读文章直接来学习本课,故而要给孩子们一定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俭、皇、偎、衰、泰、珊、瑚、礁、筐、拗”这10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3.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创造性复述课文。
4.通过四大民间故事对比阅读,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所表达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对民间故事的传承和喜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能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创造性复述课文。
难点:通过四大民间故事对比阅读,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所表达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对民间故事的传承和喜爱。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课前,大家预习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二)》,想毕(一)也读过了吗?好的,老师问问,请问这位织女,你决定嫁给谁?他那么穷。
(生答)问一男:你娶了谁做媳妇?是怎么娶到的?(生答)师:今天,我们看看后续的故事。
(师生同书课题。
读课题。
)二、简述内容师:老师看电视剧有个习惯,有时第一集一看,然后就去看最后一集,再将中间的剧情悠着点看,不知道有没有和老师同款?谁能说说,你预习了课文,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生答,引导总结,七夕相会,板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牛郎织女(二)》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分开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展示了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语言优美,情节感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以及感悟课文情感方面仍需指导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可能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阐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牛郎织女”一词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情感,体会牛郎和织女的忠贞爱情;理解神话故事中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合作伙伴交流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用于配合学生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效果。
2.课文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3.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4.相关神话故事资料:用于拓展学生对神话故事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播放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意境。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为《牛郎织女(二)》,通过对于课文的学习,来达到让学生能够了解和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牛郎织女(二)》的内容;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和体会古诗文的魅力;3.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古诗文阅读技巧。
(2)能力目标:1.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对于《牛郎织女(二)》的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技巧,学习和理解其他相似的古诗文;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诗文,培养阅读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牛郎织女(二)》的难点;2.学生能够运用学习的技巧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1.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会出现难以理解的词句和语法,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记住这些重点和难点;2.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引导学生打开阅读思路,使其能够领会到古诗文的意境。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A模式教学法,即引导、讲解、巩固。
首先通过课前的预热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通过讲解重点难点,促使学生习得知识;最后通过课后的巩固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5. 教学内容安排和流程时间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5 min 课前预热微笑问候,化解隔阂与紧张轻松、愉悦10 min 学生自己讲述《牛郎织女(一)》的内容学生主导的交流过程分组活动、讲述、互动20 min 教师讲述《牛郎织女(二)》的内容教师讲授、学生发言(解读重点和难点)倾听、提问、发言25 min 小组合作,讨论《牛郎织女(二)》的思想、意境、艺术等方面小组合作、展示与分享合作、交流、展示、分享10 min 分享与点评教师点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提问、分享5 min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重申学习目标总结、复盘、反思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程设计比较成功,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活跃、交流畅通,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
故事中奇幻的想象,神奇的内容,不仅让孩子们乐此不疲,也让我们这些大人们百听不厌。
这篇文字内容很多,篇幅很长,一共有2200多字。
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文字多的长篇,再根据单元目标“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要求,我思来想去,决定采用扶放结合,讲演并用的方式教学。
第一课时除了完成当前的字词句教学之外,我还精讲了牛郎“童年”这一部分。
在讲授的过程中,我抓住牛郎童年的不幸和老牛做对比。
老牛在牛郎的照顾下,吃的好,喝的好,睡得好,可是牛郎呢?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
两相比较,让孩子们懂得牛郎的身世悲惨,居然不如一头老牛。
第二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演“成亲”这一部分。
其中,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1、道破天机;2、纱衣留人;3、互诉衷肠;4、同意成亲;5、回到草屋。
然后我把班级分为四个大组,分别表演这五个部分。
孩子们一下就投入其中,好不快乐。
大家有的演,有的说,有的讲,整个教室里顿时话语绵绵,气氛热烈。
最后我请各个大组的同学上台为大家见故事。
每个人都尽情地展示自己表演的才能,或说,或演,精彩纷呈。
看着孩子们如此地对原作进行了更新的演绎,我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这样的爱情故事比较吸引学生的兴趣,但还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所以我在本堂课结束前设置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又能了解民间故事的特色。
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3】篇〗本次公开教学我执教的是《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它通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内涵。
备课的时候我在想,学生们都早已知道这个故事了,在教学中,我应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呢?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了解故事、指导朗读的环节上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掌握“棚、咧、梭、酿、腮、偎、眶、礁、拗”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复述民间故事。
2、难点:对本文中神话手法的理解。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及其特点。
2、掌握“棚、咧、梭、酿、腮、偎、眶、礁、拗”等字。
3、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流传了几千年,人们对这个美丽而辛酸的故事非常喜爱,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幻灯出示牛郎织女的,请一位学生简要介绍内容。
(三)幻灯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进行字词教学。
给下列字注音:棚()咧()梭()酿()腮()偎()眶()礁()拗()解释词语: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去。
相依为命:在困难的环境里互相依*着过活。
富丽堂皇:华美壮丽、气象宏大。
拗不过:无法改变。
(四)了解民间故事及特点: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
特点:它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五)听课文录音,思考:全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部分?明确: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这就算安了家”)写牛郎的悲惨遭遇。
第二部分(从“一天晚上”到“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写牛郎和织女的追求。
第三部分(从“再说天上”到最后)写专制的王母娘娘拆散牛郎一家和牛郎织女勇敢的抗争。
(六)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七)课堂练习:什么是民间故事?它有哪些特点?(八)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3次,完成课后练习三。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 牛郎织女(二) 教学反思2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
本课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说的是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一、学生自读,感受人物的特点。
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织女(一)》,对这个民间故事的前半部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本课的故事语言平白朴实,又是上一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的延续,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只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的环节。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课文中作出批注,记录下自己的心灵火花。
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碰撞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寄托的希望。
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任务包括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染和平时的阅读积累中对王母娘娘这一形象并不陌生,牛郎、织女的形象在上一课中有所了解。
所以本环节我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说,去辩论。
让孩子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体会到《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所依托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折射。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她心狠手辣地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所痛恨的人物的代表。
本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激烈辩论。
问题是:“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在孩子们争论无果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
所以我认为王母娘娘是坏人。
”三、本课结束前对《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进行评价。
这样就把《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来整体评价。
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群众创作,在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 牛郎织女(二) 教学反思3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3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让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
2.我注重对人物的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
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神话故事,也要基于现实这个特点。
美中不足的是,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学习中,我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部分印象不深刻,影响了这些学生对人物、情节的理解。
2.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 珍珠鸟精彩片段《珍珠鸟》教学精彩片段交流探讨:文中几次写到鸟妈妈对孩子的呼唤声?前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出示句子:①“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就立即飞回笼里去。
”②“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生:一开始的时候,大鸟是“生气”的,后来的“再三呼唤”说明大鸟不再那么生气。
这表明大鸟对“我”的情感也发生了改变。
共同体验师:假如你是鸟妈妈,看到孩子独自跑出去很生气,你会怎么把它唤回来?生1:回来!你这个孩子这么贪玩,外面多危险,当心别人把你捉走。
赶紧回来!(教师提示:想想妈妈生气时是怎样叫自己的。
)生2:回来!你这孩子太贪玩,到处捣乱,乱飞乱撞,撞坏了东西主人会打你的……(教师提示:鸟妈妈担心孩子的安全,很生气。
)师:哦,这样看来,在你这个鸟妈妈的眼里,人类是 _______(指名补充)的动物,难怪你会生气。
(板书:危险)小组交流:为什么鸟妈妈、鸟孩子对人类的认识、态度会不同?展示汇报(师相机点评指导):生1:鸟妈妈是被人捉来的,关在笼子里,失去了自由,对人类有戒心;鸟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笼子里,它没有这种戒心,所以会不同。
生2:鸟妈妈肯定看到或经历过别人捕捉鸟儿的事,这些危险的事情让它记忆犹新,所以,它对人类很害怕,害怕人类会伤害自己;鸟孩子没有见过这些,当然不会害怕。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1】篇〗《牛郎织女》是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分别由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衍化而来,充满神秘,充满浪漫。
而整个故事语言优美,情节曲折,表达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是一个百读不厌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民间文学的魅力吧,历经千锤百炼,经久不衰,是真正的艺术常青树。
如何将这样的民间文学瑰宝展现给学生,我作了如下尝试:课堂以“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为主线,分为“体会织女之决”“体会爱情之美”,“感受王母之狠,牛郎之急,织女之痛,感情之贞”三大板块,使得整堂课脉络清晰,结构流畅。
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想象说话众仙女劝告织女的情境,以此来体会织女下嫁人间的决心;在《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音乐中想象人间生活的温馨美满;想象写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互诉衷肠的感人情景。
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走入了文本,走进了语言文字,体验了主人公的情感。
以较符合课文情境的过渡语创设情境,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与课文相关的古诗词、唱词等丰富课文内涵,更好的展现了文本的内涵与人物的情感。
因而学生学习投入,情动辞发,学习较有效。
许久没有上过如此酣畅淋漓的课了,但是还是感觉有明显的欠缺与不足。
课堂前半部分略显拖沓,例如《夫妻双双把家还》音乐放了两遍,另一遍纯属多余,使得后半堂课仓促,特别是体会民间故事特点这一环节匆匆忙忙,草草收场,不可谓是一个遗憾。
追寻完美的课堂,这是一个遥遥的梦吧!〖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反思第【2】篇〗文本的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提示中涉及两个目标,一个是快速默读课文,这是对上一个单元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复习,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提高阅读速度单元后安排篇幅较长的民间故事单元,此外在本单元中还有推荐阅读课外书的快来读书吧,其实是希望学生将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贯穿于学生课内和课外阅读。
由此可见,教材中涉及到的阅读策略如三年级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都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反复训练的,其次,要求学生为作品配连环画和文字,这其实是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的主要情节,绘画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照搬,本身也含有一定创造性在其中,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连环画配图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关注民间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之上,借用图画配图的方式展开创造性复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两篇)
(一)
本文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后半部分。
本文叙述牛郎织女婚后美满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这段故事同上一段故事一样,在表达上采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叙述如行云流水。
在内容上,上一课和本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本课以织女的经历(婚后生活——被王母抓走——抗争)为主展开,王母娘娘酒醒后的情况作为插叙。
但在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必须把前后两课连在一起整体把握。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训练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现总结如下:
1、整体回顾,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怎样的织女?那么和牛郎如此恩爱幸福的织女能够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在一起到白头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故事,去从故事中聆听人民的心声。
如此能干善良的织女命运能把握在自己手中吗?这是一个颇具深意的人生观的折射点,不能讲,只能引导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去揣摩,去领会。
2、品读细节,把握人物品质。
继续自读自悟:边读边画出现的主要人物,在旁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很快了解了故事的结局以及出现的各个人物的特点。
主要聚焦王母娘娘,理解她的飞扬跋扈,横行霸道、专
制蛮横,使学生对织女悲惨结局的理解水到渠成。
3、辩一辩。
创设口语交际氛围,引导孩子们辩论王母娘娘做得对吗?织女有更好的选择吗?孩子们自由组织语言,在激烈的辩论中人物特点更加凸显,处事方法逐渐明朗,为孩子的整个人生的走向敲了一下警钟,自由向上的人生观、爱情观也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4、拓展。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民间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在简单复述后,引导孩子们创造故事,列提纲,想一想会写哪些情节?会出现哪些人物?你会展示他们怎样的个性特点呢?让孩子们走进创作天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功底和表达技巧。
交流中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想象能力很强,整个故事叙述得条理清楚,明白。
二、成功之处
整个课堂学生学得快速,理解透彻,辩论的有模有样,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堪称双璧合一。
“跳一跳便够得着”的教学设计最适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升也最快,效果也最好。
三、不足之处
没能让学生复述实为遗憾。
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品词析句的训练,语言的积累和理解走了过场。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们复述故事,或者以填空的形式去积累语言。
增加拓展阅读的环节,由学生的积累入手,以激励孩子们将学习的渠道拓宽,将视野打开。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
(二)
《牛郎织女》是一篇神话故事。
本课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说的是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非常愤怒,派天兵天将到人间捉织女回天庭,牛郎披上牛皮、挑起孩子就去追,最后被天河隔开,后来变成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学生自读,感受人物的特点。
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织女(一)》,对这个民间故事的前半部分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本课的故事语言平白朴实,又是上一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的延续,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只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的环节。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读自悟并在课文中作出批注,记录下自己的心灵火花。
二、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碰撞感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寄托的希望。
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任务包括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耳闻目染和平时的阅读积累中对王母娘娘这一形象并不陌生,牛郎、织女的形象在上一课中有所了解。
所以本环节我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说,去辩论。
让孩子们的思维在碰撞中体会到《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所依托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折射。
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
王母娘娘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她心狠手辣地破坏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所痛恨的人物的代表。
本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为了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激烈辩论。
问题是:“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在孩子们争论无果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
所以我认为王母娘娘是坏人。
”
三、本课结束前对《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进行评价。
这样就把《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课文整合在一起来整体评价。
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群众创作,在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那个封建统治的年代,老百姓倍受压迫,更多的是渴望自由的生活,而这个故事就是人们对这种美好愿望的表达。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注意了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和知识的正迁移,但是在迁移知识的时候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
这样处理对学生融会贯通知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弥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