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西南地区指的是中国的四川、贵州、云南和重庆四个省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府对西南地区的重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此外,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为当地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其次,西南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传统的农业和资源依赖型经济正在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和重庆等城市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特色产业如旅游、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地区经济增加了新的动力。
第三,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理接近和贸易合作的增加,西南地区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战略枢纽和经济合作重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东南亚的经济联系,西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合作的重要门户。
然而,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西南地区的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较大,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西南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待提高。
此外,西南地区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人才短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推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西南地区的支持力度。
首先,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交通和物流连通性。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然而,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
“天府之国” : (1)紫色砂页岩广泛分布 ,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 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2)河渠稠密,有著名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
云贵高原
(1)石灰岩厚度大,红色丘陵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 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岩洞、峡谷、天生桥等地貌, 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 当风化壳被剥蚀后,露出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路南石 林是石芽中发育最好的一片。
四、资源
• 1、矿产资源丰富,达130多种:
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有钛(宇宙金属)、锡(锡是排列在黄
金及白银后面的贵金属,它富有光泽、无毒、不易氧化变色,具 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效用。生活中常用于食品保鲜、罐头 内层的防腐膜等。)
• 2、能源充足:水能、天然气排在我国首位。 • 3、农林资源丰富:物种多,保存好;云南为我 国第二大林区。 • 4、旅游资源发展快:少数民族风情独特,自然 风光犹如世外桃源。
(2)湖泊:主要湖泊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即金 沙江、南盘江、元江分水岭地区和横断山地东侧。 成因多为断陷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本区湖泊都 是淡水湖。
五、植被
• 由于水热充足,且保存良好,所以植被类 型丰富:除了高寒草原、荒漠,几乎包容 了东部季风区的所有地带性植被。 • 云南省被称为植物王国,其中西双版纳为 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2)坝子农业
• 贵州省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表明山地、高 原居绝对优势。这个省的山地、高原占87%,平 原只不过占3%。在山地、高原中,镶嵌着很多相 对平坦的山间小型盆地、河谷冲积平原 ,这些相 对低平的小地貌类型,在云南省俗称“坝子”。 经过开发改造和利用,成为农业发展基地。
广西丘陵
(1)中国岩溶现象最典型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发育类 型齐全,有天坑、天生桥等。 (2)西南地区地势最平坦、农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土壤以红壤为主,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
西南地区
盆 地 范围:北部秦岭,大巴山。南部云贵高原。
西部横断山。东部巫山。
云 位置:100°E―110°E, 23°N―28°N
贵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高 范围: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北邻四川盆地, 原
包括云南东部和贵州 大部
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四川盆地
① 四川盆地的主要地形特征: “紫色盆地”;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
该经济区的定位则是要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 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 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 国第四个增长极。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3、交通 (1)铁路:宝成-成昆、成渝、川黔线、襄渝、内昆
南昆、川黔、贵昆、湘黔、昆河 (2)水运:重庆到宜昌 川江通航 (3)交通运输的建设
有利条件: ①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
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 广西北部湾油气; ② 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 ③ 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 ④ 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 王国”,滇南谷地是我国热带作物基地,横断山区是我国 第二大林区等 。
说明云南茶叶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①云南南部地形复杂,分布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势起伏大
(或地势起伏大,有大面积适宜种植茶树的土地) ②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全年降水多,
气候湿润,曰照短而多雾(雨量充沛,云雾缭绕) ③ 山涧多河流,水源充足 ④ 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 ⑤ 物种资源丰富(茶树种类多样)
【思考】云贵高原的降水的季节和水汽来源?
本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既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 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季 节集中在6-10月份,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南地区行政区域划分-省市县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个省、区、市)。
1、四川省(川或蜀)——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宜宾广安达州眉山雅安巴中资阳阿坝甘孜凉山成都市: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区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市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县自贡市:自流井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罗江县中江县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盐亭县安县梓潼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金口河峨眉山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广安市:广安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达州市:通川区万源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资阳市:雁江区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阿坝州:马尔康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甘孜州:康定县泸定县丹巴九龙雅江道孚炉霍甘孜新龙德格白玉石渠色达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凉山州: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宁南普格布拖金阳昭觉喜德冕宁越西甘洛美姑雷波木里自治县2、贵州省(贵或黔)——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铜仁毕节黔西南黔东南黔南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六盘水市: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赤水市仁怀市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龙里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安龙县兴仁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雷山县黎平县施秉县麻江县锦屏县台江县剑河县三穗县黄平县从江县镇远县天柱县榕江县岑巩县丹寨县3、云南省(云或滇)——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文山红河西双版纳楚雄大理德宏怒江迪庆昆明市:呈贡区(含呈贡新区)| 盘龙区| 五华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安宁市| 晋宁县| 富民县| 宜良县| 嵩明县| 石林彝族自治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曲靖市:麒麟区| 宣威市| 马龙县| 沾益县| 富源县| 罗平县| 师宗县| 陆良县| 会泽县玉溪市:红塔区| 江川县| 澄江县| 通海县| 华宁县| 易门县| 峨山彝族自治县|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保山市:隆阳区| 施甸县| 腾冲县| 龙陵县| 昌宁县昭通市:昭阳区| 鲁甸县| 巧家县| 盐津县| 大关县| 永善县| 绥江县| 镇雄县| 彝良县| 威信县| 水富县丽江市:古城区| 永胜县| 华坪县|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宁蒗彝族自治县普洱市:思茅区|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景东彝族自治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临沧市:临翔区| 凤庆县| 云县| 永德县| 镇康县|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沧源佤族自治县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双柏县| 牟定县| 南华县| 姚安县| 大姚县| 永仁县| 元谋县| 武定县| 禄丰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祥云县| 宾川县| 弥渡县| 永平县| 云龙县| 洱源县| 剑川县| 鹤庆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南涧彝族自治县|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个旧市| 开远市| 绿春县| 建水县| 石屏县| 弥勒县| 泸西县| 元阳县| 红河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河口瑶族自治县| 屏边苗族自治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 砚山县| 西畴县| 麻栗坡县| 马关县| 丘北县| 广南县| 富宁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勐海县| 勐腊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瑞丽市| 梁河县| 盈江县| 陇川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 福贡县|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 德钦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4.西藏自治区(藏)——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林芝拉萨市:拉萨市城关区、林周县、达孜县、堆龙德庆县、尼木县、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
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1
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1中国西南区地理概述中国西南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地处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涵盖了多个省份和自治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等地。
这个地区地理特征明显,山地居多,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对中国西南区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以及特色景点进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
一、地形中国西南区地形复杂多样,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随处可见。
西南地区最著名的地形特征之一是横贯整个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其分支的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
川西高原地势较为宽阔,有着辽阔的草原和湖泊,是中国重要的牧区之一;云贵高原则地势较为陡峭,山脉纵横交错,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此外,西南地区还有一些著名的山脉,如大雪山、玉龙雪山和贡嘎山等。
除了山脉和高原外,西南地区还拥有一些广阔的盆地,如四川盆地和云南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盛产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云南盆地则是世界闻名的热带农业区,盛产水果、香料等特色农产品。
二、气候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多样,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在这些地区,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三、自然资源中国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矿产资源。
云南、贵州等地盛产锌、铁、镍等金属矿产,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基地;川西地区则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林木资源区。
四、特色景点中国西南地区有着许多独特而美丽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其中,四川的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以其独特的多彩湖泊和瀑布而闻名于世;云南的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古建筑而吸引着游客;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气势磅礴,壮观非凡。
此外,西藏的布达拉宫、重庆的三峡大坝等也是西南地区的著名景点。
中国地理分区--西南
西南地区一:范围云贵川渝二:地形(一)地形特征1.以高山,高原,盆地为主2.地势西高东低(二)主要地形区1.横断山区(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山高谷深(原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
外力-----河流长期下切侵蚀作用)(2)三江并流:由西向东-------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流经我国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该地区降水丰富,水量大。
(4)我国第二大林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降水丰富。
(5)气候:气候垂直差异大(地势垂直高差大)(6)对交通的影响: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山高谷深,横断东西交通(7)资源:林业资源,水能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8)开发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2.云贵高原(1)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昆明准静止锋:原因------南下冷锋受云贵高原的阻挡,移动缓慢贵阳在冷气团一侧,天气阴冷多雨;昆明在暖气团一侧,天气温暖多晴天。
(3)缺乏地表水:原因---------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流失。
(4)土壤贫瘠:原因--------多喀斯特地貌,土壤薄,肥力差。
“坝子”是注意的农业生产区。
(5)云贵高原发展彩色农业(花卉)主要条件:a气候温和湿润,光热充足,四季如春,b土地租金低。
C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D水源充促。
(6)对交通的影响:地表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阻碍交通的发展。
(7)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地: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3.四川盆地(1)地形特征:四周为高山和高原;盆地和周围高山和高原高差大;盆地内部以低山丘陵为主;盆地西部为成都平原。
(2)气候:a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深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b冬季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高-----------盆地北部秦巴山地阻挡寒冷的冬季风,盆地内部受冬季风影响小。
西南三省一市地理概况
四川自然地理概况
地势地貌: 地势地貌: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貌类型均有, 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貌差异大。地势起伏大。大致可分 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大部分。 气候: 气候: 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热。地域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 亚热带到寒温带的各种气候带都有。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 900~1200mm,盆地区和川西南山地大部在1000mm以 上。
贵州自然地理概况
地势地貌: 地势地貌: 地处云贵高原,高原山地居多,以山地、丘陵为主。贵州 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多 样。 气候: 气候: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 气候宜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气候 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四川重庆源自贵州 云南云南自然地理概况
地势地貌: 地势地貌: 东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 溶(喀斯特)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其北部,高 山峡谷相间,是青藏高原的南延部分。其南部为横断山余 脉,地势向南和西南缓降,河谷逐渐宽广,在南部、西南 部边境,地势渐趋和缓,山势较矮、宽谷盆地较多,是云 南省主要地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 气候: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有北热带、南亚热 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等 气候类型。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西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西南地区的范围: 西南地区的范围:
本处中西南地区是指西南三省一市,包括云南、贵州、四川 和重庆,即中国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中西南区所划定的范围。
自然环境基本条件 :
区内河流纵横,峡谷广布,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还有广 泛分布的喀斯特地貌、河谷地貌和盆地地貌等。地势起伏大, 海拔5000~6000m的高峰众多。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 温差小,年均温分布极不均 ;雨量丰富,平均约1000~ 1300mm,少雨和多雨地区雨量相差可达5倍。复杂多样的 地形地貌、气候水热条件及特殊的地质史,使得该区蕴含了 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
旅游调查报告中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调查报告中国西南地区旅游资源概述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概述,旨在向读者呈现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1. 概述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重庆,拥有广阔的地理面积和众多的民族特色。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宏伟的河流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自然风光西南地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四川的九寨沟和稻城亚丁、云南的丽江和大理、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和青岩古镇,以及西藏的布达拉宫和珠峰,都是迷人的旅游景点。
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绚丽多彩的景色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3. 文化遗产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的乐山大佛、云南的丽江古城和大理古城、贵州的黄果树古镇、西藏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等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
4. 民族风情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这里有藏族、彝族、苗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活动。
游客可以在西南地区体验到丰富的民族风情,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5. 美食文化西南地区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川的川菜以其麻辣味道而闻名,吃火锅和品尝口味独特的川菜已成为许多游客来到四川必做的事情。
云南的过桥米线和烤全羊、贵州的酸汤鱼和毛肚,以及藏区的酥油茶和石锅酸奶,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游客还可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习俗。
6. 旅游设施西南地区的旅游设施日益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各地设有高铁车站、机场和公路网,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
同时,旅游景区也建设了各种便利设施,如酒店、餐厅、导游服务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7. 旅游发展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第13讲西南地区
秭归一中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导学案第13讲西南地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西南地区的位置范围;2、掌握西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特点;3、认识本地的经济特征,交通建设和人口、民族分布概况。
【能力目标】1、通过认识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提高气候分析能力;2、进一步掌握自然条件对人文特点的影响;3、了解区域整治的基本思路。
【情感目标】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西南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2、认识宏观与局部地区气候特点或差异,并进行原因分析;3、掌握经济发展、交通建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初步树立区域整治的理念。
学法指导第 1 课时一、位置和范围西南地区包括三省一市,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的8.5%,人口约占全国的15.2%,属于中密度地区;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东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西与青藏高原互邻,北接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南与南方沿海地区相依,南、西南同接壤。
自然特征二、地形特征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第级阶梯上,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
地形复杂多样,但以为主,且相对高差悬殊。
主要地形区归纳见表:三、气候西南地区地处两类季风的交界处,大致上,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西部地区以季风影响大。
本区大部分地区为带气候,仅南端为带气候;西部的横断山地,山高谷深,自然景观垂直分异显著,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1、冬暖夏热、多云雾的四川盆地属于气候;气温---由于北部有、的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明显高于同纬度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且春季回温要早;夏季,盆地内部气候炎热,是全国著名的高温中心之一。
---盆地受两类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年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
盆地西缘的山地迎风坡是本区的多雨区,年雨量可达1500—1900MM,比盆地东部降水的季节差异要大,分干湿两季;●由于四川盆地气候湿润,且地面水系稠密,水田广布,加上盆地地形的影响,湿气不易散失,因而空气温度大,云雾多,日照少。
西南地区知识点总结
西南地区知识点总结西南地区是中国大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地区,其涵盖的范围广阔,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份,地理环境独特,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在本文中,我将对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资源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自然地理1. 地形地貌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山脉等组成。
这些山脉起伏变化,山川纵横,给人们带来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同时,这些山脉也为西南地区的气候、水文环境等带来了一定影响。
2. 气候环境西南地区气候复杂多样,主要由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季节性气候等组成。
在西南地区,一年之中昼夜温差大,季节变化明显,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水文环境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主要由长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众多河流组成。
此外,西南地区还拥有众多湖泊、水库,水资源十分丰富。
这些水资源为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4. 动植物资源西南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珍稀植物和动物。
西南地区是全国植物群落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几十个植物群落类型,其中包括以杜鹃花、珙桐树等植物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温带植被。
在动物资源方面,西南地区拥有大熊猫、金丝猴、野生象群等一系列珍稀保护动物。
二、历史文化1. 历史古迹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
其中,云南的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此外,四川的乐山大佛、西藏的布达拉宫等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历史遗迹。
2. 民族文化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地的民族风情各具特色。
云南的傣族、西藏的藏族、四川的彝族等民族,拥有独特的服饰、建筑、文化传统等,为西南地区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 文化遗产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云南的文山壁画、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遗址、西藏的雍布拉康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西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明,反映了其独特的文化景观。
西南地区
温暖湿润,干湿季明显
受 季 风 影 响 大
01
PART 01 PART 02 PART 03
年太阳总辐射量低 气温较高,年较差小,空间分布 复杂 降水量丰富,局地差异显著, 干湿季明显
河流径流丰富,湖泊成因多样
1、河流众多, 年径流量丰富 2、湖泊分布相 对集中,成因 类型多样 3、冰川与沼泽
区
位
西南地区少数名 族多达40余个是 中国少数名族分 布最集中的地区
01
区
位
地势上,本区地跨中国 三大阶梯结合部——自 然景观的垂直分异显著, 农牧业生产立体性强,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矿产 资源,水力资源丰富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森 林资源丰富,物种多样 性强,自然景观和人文 景观交相辉映
01
自然条件
1、基底古老,新构造运动活跃的 地质基础 2、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齐全 3、温暖湿润,干湿季明显 4、河流径流丰富,湖泊成因多样 5、地带性植被与垂直带谱交织,植物区 系成分古老 6、土壤类型多样盐成土分布广
01
基底古老,新构造运动的地质基础
西部中生界褶皱带
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金沙江早中生代板块俯冲带——元 江板块缝合线以西
01
谢谢!
人生只若如初见
大结局
THE END
第一节 区位、自然资 源与自然环境
西南地区
方雪琪
香格里拉
湄潭县 澜 沧 江
区位
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
区
位Hale Waihona Puke 01区 位西南地区位于20°54′~34°19′N和 97°21′~112°04′E,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 州、三省一市。全区面积113.7万平方千米。
中国西南地区是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广大
西南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
西南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1. 地理位置的“优势”西南地区,大家知道吧?就是那个山多水多,风景如画的地方!不过,这儿的地震可不是开玩笑的。
为什么呢?这得从它的地理位置说起。
西南可是位于几个大板块的交界处,像什么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等,像是个“地质派对”,大家都在那儿互相碰撞。
哎呀,这种撞击可不是闹着玩的,简直是“拳打脚踢”一样,让地面都“抖动”不已。
1.1 板块运动的影响想象一下,板块就像大海里的浮冰,一碰就散了!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挤,欧亚板块则有点不乐意,这样一来,地面就开始“发脾气”。
所以,地震在这里就变成了家常便饭,不像别的地方偶尔才见到。
这就好比你家里有一只超能吃的狗,每天都能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根本没办法清静。
1.2 地质结构的复杂性而且,西南的地质结构可复杂了。
山地、峡谷、河流交错,像个“拼图游戏”一样,让人眼花缭乱。
这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就像是把“火药桶”摆在了“火焰山”旁边,碰上啥事儿就容易引爆。
地震的频繁,简直就像是这里的“招牌”,不震一震都觉得不带劲。
2. 自然灾害的频发除了板块的“打架”,自然环境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搅局者”。
西南地区的气候多变,雨季和旱季交替,地面水分的变化让土壤更容易松动。
一旦遇上大雨,土壤滑坡、泥石流那是分分钟的事,真是“祸不单行”!再加上冬天时温度骤降,冻土和融水交替,又是一出“精彩绝伦”的表演。
2.1 人为活动的影响别忘了,咱们人类也是地震的“推波助澜者”。
修路、建房、开矿……这些活动就像是给大地“抠痕”,更容易引发地震。
想象一下,你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使劲儿敲打,石头难免会有反应。
再加上,城市化进程飞快,人口密集,地震的风险自然就高了不少。
2.2 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容小觑的。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都会对地壳产生影响。
以前静悄悄的地方,现在突然就热闹了,地震的频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就像是在你平静的生活中突然冒出个“坏小子”,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我国西南地区构成
我国西南地区构成背景介绍西南地区是指中国国土的西南部分,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形起伏,山川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西南地区的构成是多元的,融合了不同的地理、自然和人文因素。
自然地理构成西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腹地,东临长江,西濒喜马拉雅山脉,南接南亚次大陆,北靠黄土高原。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南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和气候。
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川西高原、滇西高原、云贵高原和藏南高原。
•川西高原:川西高原是中国第一大高原,由四川盆地、巴山地区和昆仑山构成。
这片地区地势较高,山脉纵横,气候多样,是典型的高原地貌。
•滇西高原:滇西高原主要由云南省的西部组成,地理特征是山岭重叠、地势陡峭。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位于云南和贵州的交界处,地势平坦,山地起伏较小。
这片地区水资源丰富,属于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利利用区。
•藏南高原:藏南高原主要位于西藏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众多,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最大的高原之一。
这里气候寒冷,植被稀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敏感和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人文构成除了丰富的自然地理构成外,西南地区还拥有独特的人文构成。
这里聚居着多个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彝族、苗族、土家族等等。
不同民族之间保留了各自的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另外,西南地区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四川有着三星堆遗址、乐山大佛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理洱海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景点也备受关注;西藏则以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等神圣的宗教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经济构成西南地区的经济构成多样,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支柱。
•农业:由于地形复杂,西南地区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四川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云南是著名的茶叶和咖啡产区,贵州以特色农产品如荔枝、黔茶等而闻名。
西南地区
4)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5)旅游业体系日趋形成。 6)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景点。 7)较宽泛的客源市场。
二、开发利用方向与对策
方向: 1、抓住机遇加强协作,形成大西南旅游圈。 2、构建西南旅游中心地。 3、加强促销。构建西南旅游网。 4发展大西南和东南亚国际旅游圈 对策: 1、成立西南旅游发展协作委员会。 2、抓住国家西部开发机遇。 3、建立旅游示范区。 4、构建旅游发展政策投资环境。 5、加大对外开放和促销 6、加大创新和保护力度。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 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分布最广的区域 二、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三、动植物的王国 四、山奇水异,风景如画 横断山区,三江并流,高原湖泊,漓江,奇花异草,珍奇异兽 五、旅游资源品位高,密度大,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 云南省拥有的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省级) 全国之首. 国家级居第三,自然保护区居全国第一.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
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漓江风景名 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 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有11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广西的峰林是发育完美的热带岩溶地貌的典 型代表。它们平地拔起,气势超群,造形奇 特。
(三)三大水系密布全区
珠江,长江和三江(沅江,澜沧江,怒江)
(四)动植物种类繁多,珍奇
云南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花卉王国美誉.
二、人文地理条件
(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古人类 (元谋人170万年前) 红军长征遗迹 (二)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 云南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25个.全部或 绝大部分在云南的15个.壮族人口最多. (三)经济有较大发展 (四)土特产和民族工艺品独具特色.
西南地区 ppt课件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 自然条件: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样 (四川盆地山岭环绕, 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多峰林、溶洞、 暗河),气候湿热,深居内陆。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基础薄弱,沿线人口稀少,远离经济发达
紫土
6、资源:
矿产资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四川盆地),贵州六盘水煤, 云南个旧锡,磷。广西平果的铝土,贵州铜仁的汞。 四川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
水能资源:雅砻江上的二滩水电站,大渡河上的龚嘴。
生物资源: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云南动植物王国
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1)四川盆地
① 一年两熟 ② 水稻,柑橘,毛竹,甘蔗 ③ 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
盆 地 范围:北部秦岭,大巴山。南部云贵高原。
西部横断山。东部巫山。
云 位置:100°E―110°E, 23°N―28°N
贵
(105°E, 25°N穿过高原中部)
高 范围: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北邻四川盆地, 原
包括云南东部和贵州 大部
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1)四川盆地
① 四川盆地的主要地形特征: “紫色盆地”;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
盆地西部有岷江冲积扇——成都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② 描述四川盆地的形成过程: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外泄,
河流下切,巫山而形成盆地。
③ 盆地地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盆地地形,空气不易扩散,容易出现逆温现象,污染严重。
(2)云贵高原 ① 地形特征:
高原,海拔1000―200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形崎岖,山间有许多“坝子”;石灰岩广泛分布,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地理分区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
一.地理位置
1.①海陆位置:横断山脉以东,黄土高原以南,南至北部湾
2.②经纬位置: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可分为三个地形单元;
①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
②云贵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区。
③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区。
2.气候:①名称: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气候
②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全年高温多雨
3.水文:多大江大河(中部和北部以长江流域的河流为主。
南部和西部则分属珠江流域、元江(红河)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怒江(萨尔温江)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
另外,藏北内流区还有众多的内流河汇入大小高原湖泊。
)
4植被:温带阔叶落叶林
5土壤:紫色土
6整体性
三.社会经济
(一)农业
1.农产品:花卉、烟草
2.农业生产类型:副业
3.农业地域类型:坝子农业(云贵高原)
垂直农业(横断山区)
4农业条件:
(二)工业
①总特点:重工业、军工业发达
②条件:
优势: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市场前景广阔,有较大的经济缓冲阶段;
限制因素:交通不太便利,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对相当的一些工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不利(三)交通:西南地区主要铁路分布
(1)复建了桂,湘桂线,新建了成昆,成渝,贵昆,内昆,川黔,南昆等线
(2)新建了新藏,青藏,川藏,滇藏等公路并有公路同国外相连,在建青藏铁路
(3)均初步形成网络,西藏以公路为主,川,渝,滇,桂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基础
(四)城市
昆明、成都、重庆。
西南地区
10月 • 艾芜 《南行记》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年9月
谢谢观赏!!
二、云贵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区
三、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区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现 有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彝 族等民族。
二、巴蜀文化
•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 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 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 域性文化。
• 巴渝文化代表:川剧、川菜、袍哥文化、 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 庆方言等。
• 扁担亲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村中,有 一种说法叫扁担亲。就是二家之间互相换 亲,前提是二家必须都有一男一女,一家 的女方嫁另一家的男方,这样换着嫁人的 方式就叫扁担亲。
四、风景名胜
• 九寨沟——九寨沟蓝天、白云、雪山、森林、 尽融于瀑、河、滩、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 而降的珍珠;篝火、烤羊、锅庄和古老而 美丽的传说,展现出藏羌人热情强悍的民 族风情。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 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 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 “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 世界九寨沟”
西南地区
主要内容•ຫໍສະໝຸດ 一、西南的概述•二、巴蜀文化
•
三、西南风俗特点
•
四、风景名胜
•
五、参考文献
一、西南的概述
• 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 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对应的行政区 划上大致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 部(陕南地区)。
• 西南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显著地分为三个 地形单元:一、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山地。
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
04
CATALOGUE
西南地区城市文化与遗产
历史建筑保护
1 2
保护原则
西南地区历史建筑众多,保护原则应基于尊重历 史、保持原貌、修旧如旧、可持续利用等。
保护措施
采取法律、技术、行政等多重措施,确保历史不仅限于单体建筑,还应包括整个历史街区和城 市风貌,维持城市历史空间的连续性。
03
风向多为西南风,风速较小,空气较为干燥。
民族文化
01
02
03
民族构成
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的地区,包括汉族、彝 族、傣族、藏族等众多民 族。
语言与文字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 文字,文化独特。
宗教信仰
部分民族信仰佛教或藏传 佛教,也有部分民族信仰 伊斯兰教或天主教等。
02
CATALOGUE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
西南地区各城市可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 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 展。
交通网络建设
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加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 和互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发展
西南地区各城市可以共同发展特色产业,推 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轴线与对称布局
一些城市在建设中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如昆明、大理等, 这种布局方式强调城市的中轴线,并以此为核心向两侧扩展。
城市天际线与制高点
西南地区的城市建筑高度多呈现出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 布局方式使得城市的天际线更加丰富多样。
城市风貌与特色
01
多元文化融合
西南地区的城市文化多元且丰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此交融
文化景观传承
西南区域都有哪些省份
西南区域都有哪些省份
西南地区主要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拉萨、昆明;
西南地区,中国地理分区之一,东临中南地区,北依西北地区。
广义包括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市等5个省市区。
狭义只包括四川(含重庆)、云南、贵州三省。
其中四川盆地是该地区乃至西部人口最稠密、交通最便捷、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盆地内的成都、重庆是西南乃至中西部最发达的城市、是新一线城市龙头。
西南地区曾多次调整,直至1955年形成稳定格局:川、黔、滇、藏四地合称为“西南四省(区)”;1997年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四省一区区划格局部分调整,在此之后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合称为“西南五省(区、市)”。
自然区划概念下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两广丘陵西部等地形单元,大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的建设 ——以西南地区为例
周南中学 吴伟 2006.12
阅读序言,结合所学,思考:
1、“要想富,先修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要想经济发展,必须先发展交通运输 2、现在交通方式主要有哪些?我国主要以哪一种最 突出?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 ——铁路
3、为什么我国还要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呢? 资源分布 ——集中但分布不均→地区资源间的调剂 经济发展 ——水平差异很大→加强地区间联系 交通现状 ——发展很不平衡→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1、从这张表上你分析出什么呢?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经济条件的落后,建国 前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特别是陆上交通运输量最 大的铁路,在四川、贵州还是空白,水运稍好些, 但利用的也是川江、西江水系等天然河道,电影中 我们还可看到这里的行船要用纤夫。李白怎样描写 这里的交通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 、表中还缺了一个省区,根据所学的知识,简要 说说这个省区的交通。 西藏,建国前现代交通是一片空白,运输主要 靠背驮、牦牛,过河靠溜索,交通极其不便、危险。 因此,建国后,我国把交通建设作为西南经济 发展的首要任务。
读图9.7回答:(1)从图上能分析出什么问题吗? 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尤其是云南和贵州 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两个省。全国尚未解决温饱问 题的人口有6500万,有1500万生活在南昆铁路沿线。 (2)那为什么这里会如此贫穷呢? 地处内陆边疆山区,交通不便;又是少数民族 的主要聚居地,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3)南昆铁路的建设又具有了什么意义呢? 南昆铁路的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帮助 沿线地区少数民族脱贫扶贫,以体现党的民族政策, 以至在南昆铁路规划时就被列为“国家最大的扶贫项 目”,成为“八五”“九五”重点工程。大家看教材 图 9 .8 ,云贵两省的贫困人口在南昆铁路 1997 年建成 后已有了明显的减少,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目标的如期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藏高原
讨论:修建青藏铁路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应如 何解决?
青藏铁路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高原多年冻土地 区筑路技术问题, 在建的青藏铁路铁路线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 高原,空气稀薄,空气含氧量仅为内陆平原的5 0%,天气变化无常,温差常达50多摄氏度。
在铁路的线路选择上,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的 重点区域。如原设计路线要通过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 颈鹤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免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经过多 方论证,决定选择经过羊八井的线路方案。对于无法避 让,尽量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
3、战略意义:加强了大西南的区位优势,加快西南 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国防意义: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 5、其它: (P99)
南昆铁路的建设如此,其实西南区其他交通的建 设也是如此。从以上的分析相信同学们能体会到了西 南地区交通建设的重要性了。那么西南的交通建设发 展的状况到底怎么样呢?先请同学们看一张表
地处西南边陲的地理区位,给经济发展带来 什么影响?
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开发程度低、经济落后→交通建 设、对外联系和合作不利
这些条件是不是一成不变呢?这些不利条件, 是怎样转化为有利条件的?
西南区这些不利条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转化为区位优势: ——国防区位: 战略大后方——在建国后,当时的国际 形势对新中国非常不利,交通不畅,对外联系困难的这 里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重点地区。 ——发展区位: a.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这里漫长的 边境线,众多的邻国,毗邻东南亚、南亚,成为有利条件 这也是“大西南经济圈”呼之欲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b.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的建设,重庆直辖市的成立, 为大西南的经济发展及交通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交通线路的 建设和维护带来很大的问题。
4、大西南地区有很多大河,如长江段的金 沙江、川江,还有怒江、澜沧江等,它们 的交通价值如何呢?为什么?
交通价值不高,只有川江及其支流、广西境 内的西江水系具有较高的航运价值
5、大西南地区河流航运价值虽然不高,但为 我们提供什么资源?
主要地区
主
要
障
碍
高寒缺氧,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广,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发展交通极为困难 横断山区 山河纵列,相间分布,山高谷深,阻断东 西交通 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发育,峰林、峰丛林立,地形 崎岖,地表破碎,交通不便 四川盆地 周围重重山岭环绕,盆内低山丘陵起伏, 素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
西南区自然资源一览表
资类型 矿产资源 资 源 概 况 1.种类多,有130多种 2.储量丰富,居世界首位的钒、钛、锡,居全国首位或前列的 铁、铅、锌、铝、铜、磷、汞等 3.分布集中,地域配合好 1.水能、天然气,全国首位 2.煤,贵州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 3.石油,广西北部湾油气前景看好 4.新能源,西藏的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1.生物资源:物种资源居全国首位 2.农产品资源:四川盆地号称“天府之国”,滇南为我国主要 热带作物基地。 3.森林资源:我国第二大林区 1.为我国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分布区,水热资源丰富 2.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全国水能最丰富的地区
读表9.1、图9.5,思考:
1、本区的自然资源潜在价值高,且农林牧资源和矿产资 源的各占一半,说明了什么? 潜在价值高说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潜力大;农林牧资源和矿产资源比例大体相当,说明这 里资源结构合理,有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 2、本区的自然资源除上述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 种类多,配套好 3、如此丰富的资源需要开采,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交通 从上面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不管从区位,还是 自然条件的分析,西南地区的发展都需要交通运输的发 展,但是,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的建设,也要受当地经济 发展水平的影响,它们的影响是相互的。 先行官、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交通运输 区域经济发展 需求和投入
下面,我们来列表对比一下这里建国前后的交通状况。
提示:有利条件是:区位有利。
不利条件是:地处边疆地区、内陆腹地、战略大 后方,经济发展慢。自然条件差。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 与区域经济发展
读图9.6,观察思考:
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途经了哪些省区? 从云南的昆明到广西的南宁,途经云南、贵州、 广西二省一区,北接贵州红果。 2、南昆铁路同哪些铁路、哪些港口相连? 与成昆、贵昆、内昆、枝柳铁路等连在—起,又 同广西的北海、防城,广东的湛江等港口等相连。 3、南昆铁路途经的地区有些资源? 4 、假如没有这条铁路,这里的矿产开发后,怎样外 运 ? 比如昆明附近的磷矿,贵州六盘水的煤矿,广 西平果、红果的铝矿。 外运很不方便,平果没办法用铁路运输, 红果的铝、 昆明、六盘水的煤也要转道贵昆、湘黔、枝柳等线。
讨论:(P96活动①)
提示:交通道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起着经济发 展先行官的作用,交通运输作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 物质生产部门,是实现地或间经济联系的桥梁。没 有道路,生产的物质、产品运不出去,所需的生产 资料也运不进来。当然,物质、产品的经济价值无 法实现,也就没有经济效益了。
讨论:(P96活动②)
读图9.2、9.3、9.4,观察: 1、大西南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有哪些地形区? 跨了我国几级阶梯?
山地、高原、盆地为主,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 川盆地和横断山区,跨了三级阶梯。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无多山的地形还带来了什么危害?给交通发展 带来了什么问题?
能源资源
农林资源
其他资源
蜀道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从区位条件看,作为西部大开发 的一部分,沿边、沿海、沿江的地理 位置,三峡工程建设和重庆直辖市的 建立,需要大力发展交通。 ——从自然条件看,虽然地形条件非 常恶劣,但丰富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需 要大力发展交通。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这里经济发 展水平还很低,作为先行官,这里经 济的发展也需要大力发展交通。
(6)有了这条铁路,这里的矿产等资源可以从什么 地方运出? 可以从广西的海港运出。 我们知道,西南绝大多数在内陆地区,无出海口 岸,如果没有这条铁路,大西南的资源外运就很不便, 如号称江南煤海的贵州六盘水,只能“以运定产”, 大大限制了这里资源的开发。从图上我们可以明显地 看到,南昆铁路把西南内陆同南部沿海连在了一起。 是西南地区通往我国沿海地区最便捷的一条大通道, 大大加快于西南区资源的开发,如加快了云南磷矿和 贵州煤矿的外运,同时也促进了红水河水能资源和广 西铝矿的开发。资源的开发带动的工矿业、农林牧业、 旅游业的发展,会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 和资金流,这些又能带动 商业、服务业、及整个第三 产业的发展。
建国前西南地区交通线路里程表(单位:千米)
地区 全国 西南地区合计 四川、重庆 贵州 云南 广西 西南占全国的百分比 铁路 21800 1278 —— —— 656 613 5. 9 公路 80700 15268 8038 1950 2783 3497 16.51 水运 73600 20180 8024 1753 1803 8600 27.41
读图9.10,回答:
1、建国后西南地区新建、扩建了哪些铁路? 延长黔桂、湘桂线,新建了成昆、成渝、贵昆、 内昆、川黔、南昆等线 (P99-100) 读图9.11,回答: 2、西藏也发展了哪些交通?
修建了联系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的新藏、青藏、 川藏、滇藏等公路并有公路同国外相连,青藏铁路。
3、大西南的陆上交通已有了怎样的发展? 均已初步形成网络,西藏以公路为主,川、渝、 滇、桂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为基础。
读图9.9,回答:
1、南昆铁路除了联系两广的北海、防城、湛江等,陆 上向南、向西、通过其他铁路、公路又可同哪些国家 连在一起?在出境口,我国建立了什么? 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等连在一起。在出 境口,我国建立了一类开放口岸、沿边经济合作区、 沿边开放城镇等多种同国外合作建设的经济区。 2、从这一点上我们又可分析出南昆铁路建设 还有什 么意义呢? 有利于加快大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 经济的发展。 3、从前面分析可知,南昆铁路的建设具有哪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