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思考题(7、8、9章)解析
气象课后思考题答案(自己做的)

第八章全球气候系统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答:(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基本因子,也是地球——大气系统中一切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形成的基本能源。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2)宇宙地球物理因子;(3)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和洋流);1)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候中热量的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赤道与极地间的热量输送。
一方面,它们将低纬度的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了赤道与两极间的温度差异;②海洋与陆地间的热量输送。
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的方向有由海向陆与陆向海的差异和洋流冷暖的不同,使同一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有明显的差异。
2)环流与水分循环水量平衡是水分循环过程的结果,而水分循环又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
(4)下垫面因子(包括海陆分布、地形与地面特性、冰雪覆盖);①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海陆差异可使气候发生很大变化,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②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包括海陆风和季风。
③地形起伏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此外,受地形影响的地方性风,包括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和峡谷风。
④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海流异常与ENSO事件。
⑤冰雪覆盖对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人类活动的影响。
2、辐射是如何影响气候形成的?答:太阳辐射的作用,应特别强调它是形成气候最基本的因子。
联系太阳高度角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弱的关系,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分布不均匀,使地球上的热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是形成热带、温带、寒带及决定各地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同时,由于这种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分配不均,又导致了大气环流的形成。
3、下垫面不同如何影响气候?答: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
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

气象知识学知识题(有答案解析)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 、(2) 、氩和(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 ,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气候学与气象学复习思考题(7、8、9章)

焚风
11. 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区域的是:[ D ] A、东南亚 B、西亚 C、中亚 D、东亚
12、如下图所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由此判断该地应属 于:[ D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亚(副)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3、如下图所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由此判断该地应属 于:[ A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亚(副)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二、填空题
1.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可分为 冷锋、暖
准静止锋 锢囚锋 锋、____ 、____ 。
2. 西太平洋台风主要有 西行路径 、___ 和转向路径 ___ 西北路径
持续增加,锋面将向: ( A ) A.贵阳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连续性降水
B.昆明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连续性降水
C.贵阳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暴风雪 D.昆明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暴风雪
读图填空题:
读“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地区冬春季节某日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并回答下 列问题 : (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 冷 ____锋, 寒潮 (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常形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该日北京时间12时整的锋面活动状况,而锋面移动速度 为40千米/小时,则锋面将于次日____时移到北京地区,届时北京地区将出 6 B D 现______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将是____ (选择填空)。 (4)如果这种锋面活动出现在夏季,而且锋面移动速度又较快的话,往往会 C 形成___天气(选择填空)。 本题选择填空选项: A.大风或沙暴 B.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C.狂风暴雨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第一章引论1.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体系。
2.大气圈可分为哪些层?对流层有何重要特征?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的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3.什么叫露点、降水、降水量?①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T d)。
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②降水是指从天空降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霰、冰粒和冰雹等(但露不属于降水)。
③降雨量是指降水落到地面后(固态降水则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边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4.写出干空气状态方程并阐明其意义。
①干空气状态方程为P=pR d T,其中第二章大气的热能与温度1.什么叫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称太阳常数,用I0表示,多取I0=1370W/m2.2.什么叫太阳辐射光谱?其能量是如何分布的?①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②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在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其次是红外区,占总能量的43%,而紫外区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只占总能量的7%。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哪几种?为何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吸收、散射、反射三种。
②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是因为空气中杂质、水汽等凝结物少,基本上是属于分子反射,而太阳辐射中青蓝色波长较短,容易被大气散射。
4.为何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是因为云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且能反射回地面,也就是大气的逆辐射,因此,当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逆辐射就更强了。
5.写出泊淞方程,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气象气候学复习内容+答案(综合各版本)解读

气象气候复习题---一些要点概念和问答内容一、概念1.为什么可以把90公里以下的干洁大气看成为有固定分子量的单一气体成分?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仍然是氮和氧,但平均从80km开始,由于紫外线的照射,氮和氧已有不同程度的离解,在100km以上,氧分子已经全部离解为氧原子,到250km以上,氮也基本上离解为氮原子。
2.大气成分中哪些成分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水汽与气象关系最为密切。
在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内,水汽可以凝结或凝华为水滴或冰晶,成云致雨,落水降雹,成为淡水的主要来源。
水的相变水分循环不仅把大气圈、海洋、陆地和生物圈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得能量转化和变化,以及对地面和大气温度都有重要影响。
3.大气中悬浮颗粒的种类,作用和分布规律?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按形成:一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按来源:天然来源、人为来源)分布规律:多集中于大气的低层。
作用:对云雾形成起重要作用。
固体微粒能散射、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也能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逸,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使大气的能见度变坏。
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的水滴和冰晶等水汽凝结物中,聚集在一起,以云雾的形式出现,使能见度变坏,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对气候有很大影响。
4.大气中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污染物是哪些?其中哪一种含量最多?它们产生的主要来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固体和液体的气溶胶粒子等。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5.气象要素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主要气象要素有哪些?各主要气象要素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是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1)

辐射雾:由下垫面辐射冷却,使低层气温降到露点或以下时所形成的雾。多见于陆地上,又称陆地雾。
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导致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所形成的雾。此雾多形成于冷暖海流交汇处的冷水面一侧。
气团:在广大空间里存在着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主要指温度、湿度和稳定度等)相对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称气团。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指的是洋流水温反常下降。
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问答题:
1、对流层具有哪些特征?对流层厚度如何变化?
特征:1、气温随高度而降低。平均幅度为-0.65℃/100m。 即 γ=0.65℃/100m 称γ为气温垂直递减率。2 、具有强烈的对流和湍流运动。是引起大气上下层动量、热量、能量和水汽等交换的主要方式。3.、气象要素沿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如温度、湿度等。厚度变化:下界为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平均厚度10-12公里。通常在高纬为6-8Km,中纬度10-12Km,低纬度17-18Km。夏季对流层的厚度比冬季高。
5、简述大气三圈环流的形成机理,并绘制示意图?
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在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均匀和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二个因子的作用下,从赤道到极地形成三圈环流,即赤道环流(哈德莱环流)、极地环流和中间环流(费雷尔环流)。
7、为什么印度半岛沿海夏季吹特别强大的西南风?
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变为西南风,迭加上印度低压南侧的西南风。另外还有高原的阻挡作用,印度半岛岬角作用,使西南风强劲。7-8月份风力达8-9级,9-10月份开始减弱。阿拉伯海的风大于孟加拉湾,尤其是索科特拉岛南侧的北印度洋,西南风特别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区之一。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

用一个新的作业本做,把题目抄到本子上,大家下周一交给学委。
(记得写学号,并且把尾数写在自己作业本的左上角处)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第一章引论1.气候系统2.大气圈可分为哪些层?对流层有何重要特征?3.什么叫露点、降水、降水量?4.写出干空气状态方程并阐明其意义。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与温度1.什么叫太阳常数?2.什么叫太阳辐射光谱?其能量是如何分布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有哪几种?为何雨后天晴时的天空特别蓝?4.为何有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5.写出泊淞方程,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6.什么叫位温?7.什么叫大气稳定度?如何判断?8.气温的日变化有何特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特点?9.海平面气温分布有何特点?10.逆温的形式主要有哪些过程?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1.当云中出现冰水共存、大小水滴共存、溶液与水共存时,水汽如何转移?2.什么叫霜冻?3.辐射雾或平流雾是如何形成的?4.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是如何形成的?各包括哪些云属?主要降水的云属又是哪些?5.试述人工降水的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大气的运动1.掌握常用的压高方程,并能用来计算。
某地1000百帕处的气温为8℃,850百帕处的气温为-2℃,求1000百帕与850百帕间的高度差。
2.什么是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槽线?34.什么叫热成风?在右图标出下层风(V g1)、热成风(V T)和上层风(V g2)的方向。
5.“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6.北半球海平面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7.什么是沃克环流?8.南亚季风环流是如何形成的?第五章天气系统1.什么叫气团?按地理分类法可分为哪几种气团?2.什么叫冷锋、暖锋、准静止锋?3.试述一型冷锋、二型冷锋、暖锋和华南准静止锋的天气特点。
4.什么叫大气长波、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切变线?5.高空槽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温压场配置和天气如何?6、什么叫气旋?温带气旋演变经历哪四个阶段?成熟阶段的结构与天气特征是什么?7.什么叫反气旋?什么叫寒潮?其天气特征如何?8.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对我国天气有何影响?9.什么叫热带辐合带?其天气特征如何?10.什么叫台风?其天气特征如何?11.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12.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如何?13.什么叫东风波、雷暴、飑线、龙卷?14、绘简图表示暖锋、第一型冷锋、第二型冷锋天气模式及暖锋式、冷锋式、准静锋式切变线。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园林12-6 游筱岚第一章大气概述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γ):在垂直方向每变化100m气温的变化值。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这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也称气温垂直梯度。
饱和水汽压(E):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达到此限度,空气就是饱和状态,这是的空气成为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产生的水汽压力成为饱和水汽压,它是温度的函数。
相对湿度(U):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U=e/E·100%露点温度(t d):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
饱和差(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为饱和差。
d=E-e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①气候: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天气状态,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一般比较稳定。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②天气:一个地方较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成为天气,一般具有多变性。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①平流层:a.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b.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水汽含量较少,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有时对流层中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也可伸展到平流层下部②对流层:a.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b.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作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①臭氧:a.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b.臭氧层的存在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对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起了保护作用。
)②二氧化碳:a.CO2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使得地表辐射的热量大部分被截留在大气层内,因而对地表有保温效对空气和地面有增温效应。
b.在所有温室气体中, CO2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占到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_0_.6_ ℃ 。
常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类型 成因
剖面 示意图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 移动
暖锋
准静止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 冷暖气团势力相
动
当
锋面符号
雨区范围
天 过境 气前 特 过境 征时
过境 后
6.读暖锋示意图(图5),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D ]
A 、降水易发生在锋后 B 、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 C 、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 D 、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
• 冬半年在贵阳和昆明之间形成的准静止锋称为昆明准静止 锋。读右图,回答(1)~(2)题。
(1)锋面所在的地形区是: ( B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2)随着暖湿气流势力增强和暖气团湿度
持续增加,锋面将向: ( A )
A.贵阳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连续性降水
B.昆明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连续性降水
C.贵阳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暴风雪
D.昆明方向移动,锋面附近形成暴风雪
读图填空题:
读“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地区冬春季节某日锋面活动剖面示意图”,并回答下 列问题 : (1)根据图中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判断,目前位于中蒙边境附近的锋面属于 __冷__锋, (2)在这种锋面活动影响下,我国冬季常常形成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_寒__潮_。 (3)如果图中所示为该日北京时间12时整的锋面活动状况,而锋面移动速度 为40千米/小时,则锋面将于次日__6__时移到北京地区,届时北京地区将出 现_D_____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将是B____ (选择填空)。 (4)如果这种锋面活动出现在夏季,而且锋面移动速度又较快的话,往往会 形成__C_天气(选择填空)。 本题选择填空选项: A.大风或沙暴 B.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C.狂风暴雨
地形起伏
10. 下列风系中,主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是:[ A ]
A、海陆风
B、山谷风
C、峡谷风
D、
焚风
11. 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区域的是:[ D ]
A、东南亚
B、西亚
C、中亚
D、东亚
12、如下图所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由此判断该地应属 于:[ D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亚(副)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7. 台风出现最多的区域是: [ C ]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西太平洋
D、印度洋
8. 气候形成的基本因子是:[ A ]
A、太阳辐射 B、环流因子 C、下垫面因子
D、
人类活动影响
9. 东亚季风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子是:[ C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
针方向旋转
(侧视图)——中心部位 为晴朗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流 状况
气旋
反气 旋
中心 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
状况 天气实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一般)
四周流向中 心辐合(北 逆南顺)
上升
江淮梅雨、
阴雨
台风
中心流向四 周辐散(北 顺南逆)
下沉
晴朗
长江中下游 地区夏季的 伏旱天气、
4.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越过20°N 时,我国东部雨带
位于: [ B ]
A、华南沿海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5. 中心附近风力为8-9级的热带气旋称为: [ B]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强热带风暴 D、台风
6. 下列地区中,进入雨季最早的是: [A ]
A、华南沿海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图7为锋面气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 [ C ]
A、北半球的冷锋
B 、北半球的暖锋
C 、南半球的冷锋 D 、南半球的暖锋
5.锋面过境后,M地的天气状况是: [ B ] A 、天气转晴,气温升高
B 、天气转晴,气温下降
C 、天气转雨,气温下降
D 、天气转雨,气温升高
下沉
晴朗
长江中下游 地区夏季的 伏旱天气、
寒潮天气
低压(气旋)系统(北半球)
低
低
低
高压(反气旋)系统(北半球)
高
高
高
南半球-低压(气旋)
低
1006 1008
1010
(俯视图) ——顺时针 (侧视图)——中心部位
方向旋转
为阴雨天气
南半球-高压(反气旋)
高
1010
1008
1006
(俯视图) ——逆时
天气实例
锋后雨
锋前雨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天气晴朗
天气晴朗
阴天、降雨、大风、 降温等
连续性降水
气温பைடு நூலகம்降,气压升高, 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雨过天晴
寒潮、沙尘暴、我国 春季我国东南沿海的降
北方夏季暴雨
水
连续性降水
长江中下游地区 的梅雨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复习思考题(第7至9章)
一、选择题 1. 江淮梅雨一般是下列哪一种锋面天气形成的: [C ] A、 冷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 锢囚锋 2、大气长波温压场的形势为:[ C ] A、冷槽、暖脊,槽前冷平流,槽后暖平流 B、冷脊、暖槽,槽前暖平流,槽后冷平流 C、冷槽、暖脊,槽前暖平流,槽后冷平流 D、冷脊、暖槽,槽前冷平流,槽后暖平流 3. 下列天气系统中,属于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是: [ B ] A、副热带高压 B、温带气旋 C、东风波 D、台风
寒潮天气
锋面气旋
1005
1000
995
冷气团 低
暖锋
A
低压槽
E 分析ABC三地风的性质
AB偏北风,C偏南风
B C
D
暖气团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
分析DE两地天气状况,并分 析C未来的天气过程。
冷锋
读图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 意图,分析判断回答1—3题。
1.该天气现象是( B)
A.秋末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梅雨天气
2.该天气系统是( C )
A.快行冷锋 B.反气旋
C.热带气旋 D.准静止锋
3. 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B)
A.春末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 B.秋末春初的寒潮天气
C.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13、如下图所示某地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由此判断该地应属 于:[ A ]
A、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B、亚(副)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二、填空题
1.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可分为 冷锋、暖 锋、_准_静_止_锋 、_锢_囚_锋_ 。
2. 西太平洋台风主要有西_行_路_径 、西_北_路_径和转向路径 三条移动路径。
气流 中心 状况 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状况
天气实例
气旋
反气 旋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流 状况
气旋
反气 旋
中心 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
状况 天气实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一般)
四周流向中 心(北逆南 顺)
上升
江淮梅雨、
阴雨
台风
中心流向四 周(北顺南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