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讲义-咽白喉的临床表现
咽白喉有哪些症状?
咽白喉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咽白喉症状,尤其是咽白喉的早期症状,咽白喉有什么表现?得了咽白喉会怎样?以及咽白喉有哪些并发病症,咽白喉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咽白喉常见症状:喉头增大、恶心、呼吸道阻塞、乏力、烦躁不安*一、症状白喉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症状。
该病传播较快。
当患有咽白喉时,可表现为多种症状,按其轻重可分为轻度型,中度型,重度型和极重度型。
患者有与白喉病人接触史,并且多数未接受过白喉预防接种,临床表现有假膜,且不易和粘膜下组织分离。
鼻、咽有假膜者可作涂片,如发现有状似白喉杆菌者可初步拟诊为白喉;若培养找到白喉杆菌,则诊断基本上可以肯定。
如培养阳性而临床诊断有怀疑时,应作细菌毒力试验,以助鉴别。
早期治疗极为重要,凡临床症状提示白喉可能性大者,可不必等待培养结果而即开始抗毒素治疗。
培养阴性者不能完全除外白喉。
咽白喉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形成假膜,全身出现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瘫痪。
早期心肌呈水肿、浊肿及脂肪变性,继而有多发性、灶性坏死、细胞浸润及肌纤维断裂。
心传导束亦可有病变,末梢神经呈中毒性神经炎,神经髓鞘呈脂肪变性,神经轴随后断裂,以眼、腭、咽、喉及心脏等神经的损害为最常见。
肾有浊肿,肾小管上皮脱落。
肝有脂肪浸润和肝细胞坏死。
肾小腺充血、浊肿,偶可见小出血点。
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按发病部位及发病率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
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幼儿多见其他类型的白喉。
A 咽白喉1.轻型:若该病开始流行,需注意以下症状: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
2.一般型:逐渐起病,开始症状易误认为中暑感冒,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头痛、轻至中等度发热和咽痛,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
白喉是怎么回事
白喉是怎么回事白喉的临床表现1.咽白喉(1)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2)一般型逐渐起病,有乏力、胃纳差、恶心、呕吐、头痛、轻至中等度发热和咽痛等症状。
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
假膜开始较薄,不易剥去,若用力拭去,可引起小量出血,并在24小时内又形成新的假膜。
(3)严重型扁桃体和咽部水肿、充血明显。
假膜在12~24小时内蔓延成大片。
除扁桃体外,还波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和鼻咽部,甚至延及口腔黏膜。
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颈部肿大如“牛颈”。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呕吐、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亦有出血等危重症状。
2.喉及气管支气管白喉大多由咽白喉扩散至喉部所致,亦可为原发性。
多见于1~5岁小儿。
起病较缓,伴发热,咳嗽呈“空空”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同时由于喉部有假膜、水肿和痉挛而引起呼吸道阻塞症状,吸气时可有蝉鸣音,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
喉镜检查可见喉部红肿和假膜。
假膜有时可伸展至气管和支气管、细支气管。
3.鼻白喉少见。
指前鼻部白喉而言。
鼻白喉可单独存在,或与喉白喉、咽白喉同时存在。
多见于婴幼儿。
病变范围小,全身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浆液血性鼻涕,以后转为厚脓涕,有时可伴鼻衄,常为单侧性。
鼻孔周围皮肤发红、糜烂及结痂,鼻前庭或中隔上可见白色假膜。
白喉的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和减少活动,一般不少于3周。
要注意口腔和鼻部卫生。
2.抗生素治疗常选用青霉素,需7~10天,用至症状消失和白喉杆菌培养阴转为止。
对青霉素过敏者或应用青霉素1周后培养仍是阳性者,可改用红霉素,分四次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同上。
3.抗毒素治疗抗毒素可以中和游离的毒素,但不能中和已结合的毒素。
在病程初期3日应用者效果较好,以后疗效即显著降低。
剂量决定于假膜的范围、部位及治疗的早晚。
白喉PPT演示课件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 林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
抗毒素治疗
尽早给予白喉抗毒素治疗,中和 游离毒素,缓解病情。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和抗毒素治疗时, 需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用
药时间和副作用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1 2 3
心肌炎预防与处理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秋冬 季为高发期。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发 病率较高。
地域性
白喉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但在一些地区呈地方 性流行。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主要为发热、咽痛、咳嗽、声音嘶哑 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 肌炎等并发症。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中型 和重型三种类型。其中重型患者病情 凶险,死亡率高。
健康监测
02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
宣传教育
03
加强白喉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制定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白喉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提供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疫苗研发、 生产和接种工作。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作用、 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强调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 性。
饮食与营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患者摄入
足够的营养,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服务提供方式探讨
个体心理干预
白喉有哪些症状?
白喉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白喉症状,尤其是白喉的早期症状,白喉有什么表现?得了白喉会怎样?以及白喉有哪些并发病症,白喉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白喉常见症状:典型症状:白喉假膜形成、扁桃体上有灰色膜、扁桃体充血、干咳*一、症状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为2~4天。
根据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下列类型:1、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
(1).无假膜的咽白喉白喉流行时,部分患者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咽部只有轻度炎症。
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
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2).局限性咽白喉①咽门白喉假膜局限于腭弓、悬雍垂等处,症状较轻。
②扁桃体白喉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
起病徐缓,自觉症状轻和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及轻度咽痛。
扁桃体充血、稍肿胀,假膜初呈点状后融合成片。
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微痛。
(3).中毒型咽白喉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转变而成。
大多伴有混合感染。
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此型表现症状: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或有坏死而形成溃疡,具特殊腐败臭气。
颈淋巴肿大,周围软组织水肿,以致颈部增粗(牛颈)。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高热、气促、唇紫绀、脉细而快、心律失常等。
(4).播散咽白喉假膜由扁桃体扩展到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头。
假膜色灰白或黄白,边界清楚,周围组织红肿较重。
双侧扁桃体肿大,甚至充塞咽门,导致呼吸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有水肿。
此型表现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有高热、乏力、厌食、咽痛等;重症病例可引起循环衰竭。
2、鼻白喉此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婴幼儿。
全身症状轻微或无,有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可见表皮剥脱或浅溃汤,鼻前庭可见白色假膜。
3、喉白喉喉白喉约占20%左右。
少数为原发性,约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
原发性喉白喉由于毒素吸收少,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
咽白喉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咽白喉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快,患者多为1~7岁儿童。
本病以咽部粘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和白喉外毒素引起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
轻度患者发病缓慢,全身不适,体温38℃左右,轻度咽痛;严重者发病急,咽痛剧烈,可出现高烧、易怒、呼吸急促、发绀、循环衰竭等症状。
咽部检查显示扁桃体肿大,表面覆盖灰白色假膜。
除扁桃体外,假膜较厚,不易剥离。
如果强行剥离,会留下出血伤口。
咽白喉主要由白喉杆菌感染引起的外毒素引起,具体病因如下。
白喉杆菌在易感人群的上呼吸道(通常是咽部)粘膜表面组织或身体表面皮肤中繁殖,并分泌外部毒素。
当外部毒素渗入局部及周围组织时,会引起组织坏死和急性假膜炎症。
血管渗出的液体含有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症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形成假膜。
假膜为灰白色,边缘整齐,假膜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擦拭。
少数患者的病变可侵入深层组织,形成溃疡表面。
喉、气管、支气管粘膜上皮有纤毛,形成的假膜和粘膜粘附不紧,容易从气管切口喷出。
白喉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经淋巴和血液散布于全身各组织,与细胞结合引起病变,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最敏感,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等处病变也较显着。
外毒素吸收量与假膜的部位和广泛程度有关,咽部最易吸收,扁桃体次之,喉及气管最少。
假膜越广泛,吸收的毒素量也越大。
毒素和组织结合开始时尚松弛,时间越长结合越牢固,也就不易为抗毒素所中和。
白喉杆菌一般停留于局部病灶,不进入血行,偶可到达局部淋巴结。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咽白喉可分为两种类型。
具体临床条例如下。
1、局限型全身症状可能是发烧、疲劳、不适等。
局部症状较轻,有轻度咽痛、一侧或两侧扁桃体灰白色假膜。
假膜可能超过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
假膜不易擦拭,强行分离,侧面留下出血伤口。
2、中毒型病情紧急,假膜迅速扩张,全身中毒症状迅速出现。
如果链球菌感染合并,常有高烧、局部扁桃体、悬雍垂、软腭等组织严重肿胀,颈淋巴结肿大,甚至使颈部变厚"牛颈"。
临床医学综合指导:咽部常见的症状
咽部症状主要是由咽部疾病所引起,也可由咽部邻近器官或组织病变所致,或系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咽感觉异常、吞咽困难、打鼾或饮食反流等。
(1)咽痛为最常见的咽部症状之一,多由咽部急慢性炎症、溃疡、异物或咽部邻近器官疾病引起,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咽部的表现。
病人常因咽痛而不愿进食。
(2)咽部感觉异常病人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堵塞、贴附、瘙痒、干燥等异常感觉,患者常用力"吭"、"喀"或频频吞咽以消除症状。
常见的原因有咽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如慢性咽炎、咽角化症、扁桃体肥大等,也可为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可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多与恐惧、焦虑等精神因素有关,也可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3)吞咽困难大致可分为3种:①功能障碍性:凡导致咽痛的疾病均可引起吞咽困难;
②梗阻性:因咽部肿瘤、食管狭窄、肿瘤、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食物下行;③麻痹性:因中枢性病变或周围性神经炎引起咽肌麻痹。
吞咽困难严重的病人常处于营养不良、饥饿消瘦状态。
(4)打鼾睡眠时因软腭、腭垂、舌根等处软组织随呼吸气流颤动而产生节律性声音。
各种病变造成的上呼吸道狭窄均可引起打鼾。
鼾症病人常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
鼾声影响他人,影响人际交往。
(5)饮食反流饮食反流是指食物不能顺利通过咽部进入食管而反流到口腔、鼻咽和鼻腔,常见于咽肌瘫痪、喉咽部肿瘤、食管病变及腭裂畸形等。
白喉
中文名称:白喉英文名称:diphtheria定义:以发热,咽痛,咽,喉,鼻等处出现白色假膜不易剥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儿科疾病(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咽、喉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伪膜形成为突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与末梢神经麻痹。
白喉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目录基本信息基本概述病原体病理病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预防保健并发症儿童白喉其他相关基本信息疾病名称:白喉英文名:diphtheria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传染科耳鼻喉科症状体征:发热、心律失常、紫绀、恶心与呕吐[1]基本概述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咽、喉等处粘膜充血、肿胀并有灰白色伪膜形成为突出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与末梢神经麻痹。
白喉属中医学温病范畴,中医文献中的“喉痹”、“喉风”、“锁喉风”、“白蚁疮”、“白缠喉”、“白喉风”等包括本病。
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
我国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
现仅在未进行免疫接种或免疫不完全的人群中偶然散发。
白喉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该病临床特征为咽痛,咽、喉、鼻等处假膜形成及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假膜范围大时,颌下淋巴结及颈部软组织肿胀致颈部呈牛颈状;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等。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对症治疗及隔离;早期、足量应用抗毒素治疗有特效;抗菌药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可阻止毒素的产生。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亦可经玩具、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播。
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见,人群对该病普遍易感,而儿童易感性最高。
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多见于温带地区,不少先进国家及地区已基本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中国尚有散发病例。
临床医学综合指导:喉部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喉部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喉部病变时,功能出现障碍,即可发生声嘶、喉鸣、呼吸困难等。
(1)声嘶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示病变累及声带。
引起嘶哑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声带病变如炎症、息肉、肿瘤以及支配声带运动的神经受损等。
(2)喉鸣是由于喉或气管发生阻塞,病人用力呼吸,气流通过喉或气管狭窄处发出的特殊声音。
引起喉鸣的原因有:炎症、先天性喉部畸形、喉外伤、异物梗阻、喉部肿瘤、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喉肌痉挛等。
(3)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阻塞性病变者,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吸气时空气不易进入肺内,此时胸腔内负压增加,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下以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临床上称之为"四凹征".。
耳鼻咽喉白喉诊疗规范
耳鼻咽喉白喉诊疗规范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呼吸时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直接传播。
其次为通过接触带菌的物品如衣服、毛巾、用具、餐具、书报或玩具等间接传染。
本病发病季节常见于秋冬和春季。
以10岁以下儿童居多,以2~5岁发病率最高。
咽白喉发生率最高,白喉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耳白喉。
本病潜伏期大约l~7d,多为2~4do主要临床症状为耳、鼻、咽、喉等部位的粘膜充血肿胀、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因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
患本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我国自解放以来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故本病已少见。
【发病机制及病理】白喉杆菌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后,在局部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阻碍易感细胞的蛋白合成,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同时,外毒素可经淋巴合血循环播散全身,引起毒血症。
白喉杆菌传染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有局部与全身两种:1.局部病变为典型的纤维素性炎症改变。
白喉杆菌侵入人体组织后产生的外毒素损害粘膜上皮细胞,致组织坏死、白细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
纤维素凝固后,与白细胞和坏死组织共同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
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长,产生更多的外毒素,致使病变扩大及假膜向周围蔓延。
咽白喉的假膜附着较牢,不易脱落,强行拭去后病变部位出血。
喉白喉假膜附着较松,易脱落,有时可咳出。
2.全身病变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外毒素抵达远处脏器如心、肾和脑等,与组织细胞结合,引起中毒性或退行性变,出现中毒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或脑神经损害。
【临床表现】1.咽白喉为白喉中最常见者,流行时约占发病患者数的80%。
按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三种类型:(1)局限性:全身症状可能有发热、乏力、不适等。
在白喉流行时占大多数。
局部症状较轻,有轻度咽痛。
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有点状或小片状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强行拭去后病变部位出血。
全身症状轻微,不发热或低热。
白喉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白喉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白喉(diphtheria)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是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形成,以及发热、乏力、食欲缺乏、面色苍白等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患者可并发心肌炎及周围神经麻痹。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注意发病年龄,以及与患者的接触史。
以秋冬季发病率高,10-12月份为高峰。
2.临床表现潜伏期1~7d,多数2~4d。
根据病变部位和中毒症状轻重,临床分为以下类型。
(1)咽白喉:最常见,占80%以上。
①轻型:低热、轻微咽痛、扁桃体红肿,假膜呈点状或小片状,局限于扁桃体上,个别可无假膜。
②普通型:起病缓慢、中度发热、乏力、纳差、呕吐,以及咽部疼痛等。
婴幼儿可有流涎。
咽部充血、扁桃体明显肿大,并有片状灰白色假膜附着,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不易剥脱。
不超过腭弓,强行剥离易出血。
③重型: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极度乏力、面色苍白、畏食、恶心、呕吐等。
咽部疼痛,吞咽时加重,多伴口臭。
咽部假膜范围扩大,波及软腭悬雍垂、咽后壁。
颈部淋巴结大,颈部软组织水肿,大多数伴发心肌炎和外周神经麻痹,严重者出现心衰。
④极重型:起病急骤,局部假膜迅速扩大,呈蓝绿色或污黑色,扁桃体及咽部明显肿胀,可阻塞咽部引起吞咽及呼吸困难。
口中可有明显腐臭味。
颈部淋巴结及软组织高度水肿,使颈部粗短,形成所谓"牛颈"。
全身症状重笃,常有高热、烦躁、脉细、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口周发绀、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衰等。
(2)喉白喉:较少见,多为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
除咽白喉的症状外,突出表现为喉梗阻症状,呈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如不及时行气管切开,可迅速死亡。
(3)鼻白喉:较少见,单独发生或与咽白喉同时发生。
常出现鼻塞、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外周及上唇皮肤流血、糜烂、结痂,全身症状轻微,仅有低热、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
(4)其他部位白喉:如眼结膜、舌、女婴外生殖器等部位,皮肤白喉在热带地区多见。
咽白喉的症状
咽白喉的症状文章目录*一、咽白喉的症状*二、咽白喉的并发症*三、咽白喉的饮食注意事项1. 咽白喉吃什么好2. 咽白喉不能吃什么咽白喉的症状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
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
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
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
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
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轻型白喉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咽病,假膜局限于扁桃体、腭垂,呈小片状。
本病流行期间,部分患者反有咽痛和轻微的全身症状,而无假膜形成,表现为渗出性咽炎或支气管炎,临床极易漏诊。
重型白喉亦称中毒型白喉。
全身中毒症状重,假膜范围大,可扩展至腭弓、咽后壁及喉部,色灰黄,多因出血、坏死而变成黑褐色,口臭明显。
该型患者可有心肌炎症状或周围神经麻痹等。
严重可致心源性循环衰竭。
咽白喉的并发症1、局部病变白喉杆菌侵入人体组织后产生一种外酶素,损害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纤维素及白细胞渗出,纤维素凝固后,形成一层假膜,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长,产生更多外霉素,所致病损扩大,假膜向四周蔓延,喉部假膜附着较松,有时可咳出。
2、全身病变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液出现全身重度现象,可引起重度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或脑神经损害。
如果细菌释放出毒素,毒素会通过血液进入并损害人体组织,尤其是心脏和神经。
对心肌的严重损害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10~14天,但也可能会在第1到第6周的任何时间。
对心脏的损害可能轻微,只在心电图中显示轻度的异常;但有的也可能非常严重,而导致心力衰竭或突然死亡。
咽白喉的饮食注意事项1、咽白喉吃什么好多食萝卜、梨、白果、苡仁、梅等。
吞咽困难的咽喉疾病患者应该多食杏仁、桃仁、百合等。
咯血者应多食藕粉、金针菜等。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核桃,香菇、黑木耳、芦笋、红枣、大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阻断癌细胞的生成。
耳鼻咽喉白喉病
临床表现
咽白喉 喉白喉
鼻白喉 耳白喉
为白喉中最常见者,按症辞嶂兀?煞?种类型:①局限型: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乏力、不适等。局部症状较轻, 有轻度咽痛。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能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壅垂或咽后壁。假膜不易 擦去,强行分离,则有出血伤面。假膜细菌涂片或培养,均可查得白喉杆菌。②中毒型:起病较急,假膜迅速扩 展,较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合并链球菌感染,常有高热,局部扁桃体、悬壅垂、软腭等组织重度肿胀;颈淋 巴结肿大,甚至使颈部增粗如“牛颈”。
中医在治疗白喉方面积累有较丰富的经验。清代喉科医家郑梅涧先生创制的“养阴清肺汤”即是为燥热疫毒, 伤肺灼阴而致的“疫喉”(即白喉)而设。其功用为养阴清肺,解毒化腐。其药物组成有:生地15g,麦冬12g,玄 参15g,川贝母12g,丹皮15g,白芍20g,薄荷10 g,甘草3g。水煎内服。有报道用土牛膝根60g、马勃30g两味 煎服,频饮对白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耳鼻咽喉白喉病
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01 分类
03 治疗方式
目录
02 临床表现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其次为间接传染,即通过使用的 手巾、食具、玩具、书报等。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高。我国自解 放以来重视预防,故本病较少见。
谢谢观看
喉白喉多由咽白喉向下蔓延所致,但亦有原发于喉腔者。病变侵入喉腔后,多出现咳嗽和声嘶。当喉粘膜肿 胀或有假膜阻塞声门时,可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喉喘鸣。病情持续发展,出现三凹征,如不及时解除阻塞,将 窒息致死。喉部粘膜有时可向下扩延至气管支气管,可引起下呼吸道阻塞。
咽白喉的诊治及护理
心理护理
01
保持乐观心态,树立 战胜疾病的信心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和紧张
03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 情绪稳定
04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避免孤独和寂寞
05
学会放松,保持良好 的睡眠质量
4
疫苗接种
接种对象:易感人群,尤其 是儿童
接种时间:根据医生建议, 定期接种
接种方式:肌肉注射或皮下 注射
01
抗生素:青霉素、红 霉素等
04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 氨基酚、吲哚美辛等
02
抗毒素:抗白喉抗毒 素、抗毒素血清等
05
局部治疗:含漱剂、 喷雾剂等
03
抗炎药: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清除病灶,防 止感染扩散
02
手术方法:扁桃体切除术、 咽部切开术
03
手术时机:病情稳定,全 身状况良好
病原学检查:检测白喉 杆菌DNA或RNA
血清学检查:检测白喉 毒素抗体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 胞计数、分类等指标
确诊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咽拭子培
养等
病原学检查:细 菌培养、血清学
检查等
临床表现:发热、 咽痛、扁桃体红
肿等
影像学检查:X 光片、CT等
鉴别诊断:与其 他呼吸道疾病进
行鉴别诊断
2
药物治疗
分泌物等
观察患者全 身症状,如 头痛、乏力、 食欲不振等
观察患者 并发症, 如心肌炎、 神经炎等
观察患者心 理状态,如 焦虑、恐惧 等,及时给 予心理支持
生活护理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交叉感染
03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 性食物
白喉的症状
白喉的症状白喉的症状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一般为2~4天。
根据假膜所在部位及中毒症状轻重,分为下列类型:1、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
(1).无假膜的咽白喉白喉流行时,部分患者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咽部只有轻度炎症。
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
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2).局限性咽白喉假膜局限于腭弓、悬雍垂等处,症状较轻。
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
起病徐缓,自觉症状轻和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疲乏,食欲不振及轻度咽痛。
扁桃体充血、稍肿胀,假膜初呈点状后融合成片。
颌下淋巴结可肿大,微痛。
(3).中毒型咽白喉主要由局限型及播散型转变而成。
大多伴有混合感染。
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
此型表现症状:假膜多因出血而呈黑色,扁桃体及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或有坏死而形成溃疡,具特殊腐败臭气。
颈淋巴肿大,周围软组织水肿,以致颈部增粗(牛颈)。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有高热、气促、唇紫绀、脉细而快、心律失常等。
(4).播散咽白喉假膜由扁桃体扩展到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头。
假膜色灰白或黄白,边界清楚,周围组织红肿较重。
双侧扁桃体肿大,甚至充塞咽门,导致呼吸困难。
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有水肿。
此型表现症状:全身中毒症状重,有高热、乏力、厌食、咽痛等;重症病例可引起循环衰竭。
2、鼻白喉此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婴幼儿。
全身症状轻微或无,有鼻塞、流浆液血性鼻涕,鼻孔周围可见表皮剥脱或浅溃汤,鼻前庭可见白色假膜。
3、喉白喉喉白喉约占20%左右。
少数为原发性,约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
原发性喉白喉由于毒素吸收少,全身中毒症状并不严重。
继发性喉白喉常发生在咽白喉基础上,伴有喉白喉的临床表现,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但少数由于假膜延及气管、支气管,可造成程度不等的硬阻现象,症状表现为:粗糙的干咳,声音嘶哑、甚至失声,呼吸急促。
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刀可因窒息而死亡。
咽白喉的原因
咽白喉的原因文章目录*一、咽白喉的简介*二、咽白喉的原因*三、咽白喉的危害*四、咽白喉的高发人群*五、咽白喉的预防方法咽白喉的简介咽白喉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较快,患者多是1~7岁儿童。
本病以咽部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白喉外毒素所致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轻型者发病较缓,全身不适,体温38℃左右,轻度咽痛;重者发病较急,咽痛剧烈,可有高热、烦躁、呼吸急促、发绀及循环衰竭等症。
咽部检查见扁桃体肿大,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范围超出扁桃体之外,假膜多较厚,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遗留出血创面。
咽白喉的原因白喉杆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为咽部)粘膜表层组织内或体表皮肤内繁殖,分泌外毒素。
外毒素渗入局部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坏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
从血管渗出的液体中含有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而形成假膜;假膜呈灰白色,边缘较整齐,假膜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
少数病人的病变可侵入深层组织而形成溃疡面。
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上皮具有纤毛,形成的假膜和粘膜粘连不紧,易从气管切口处喷出。
咽白喉的危害喉白喉多数为咽白喉蔓延而来,也可原发于喉部,咽部无假膜。
患儿表现发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继而呼吸困难,吸气时喘鸣及肋间软组织、锁骨上窝及上腹部同时凹陷(三凹征)。
根据临床表现,阻塞性呼吸困难可分4度。
第1度:患者安静时,无呼吸困难现象,但活动或哭闹时则有鼻翼煽动与三凹征。
第2度:患者有吸气时喘鸣及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现象,但安静时尚能入睡。
第3度:具有2度呼吸困难现象,并呈现烦躁不安,不能入眠。
第4度:具有3度呼吸困难现象,并有发绀或昏迷。
咽白喉的高发人群喉白喉的高发人群为1~7岁儿童。
咽白喉的预防方法3~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
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
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讲义:咽白喉的临床表现
1. 普通型:起病较缓。
有咽部疼痛或不适感,咽中度红肿,扁桃体上有片状假膜,呈灰色,周缘充血,假膜不易剥脱,用力擦去周围有渗血。
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症状有轻度发热、乏力、食欲减退。
婴幼儿表现为不活泼、哭闹和流涎。
2. 轻型:咽部轻痛及红肿。
假膜局限于扁桃体,其一侧或两侧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
全身症状有低热、乏力。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3. 重型:普通型未及时治疗,假膜迅速扩大,由扁桃体扩展至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和喉部。
假膜厚,边界清楚,呈灰黄色或黑色,周围粘膜红肿明显。
扁桃体明显肿大。
颈淋巴结肿大、压痛,周围组织可有水肿。
全身症状严重,有高热、面色苍白、高度乏力等。
常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4. 极重型:起病急,假膜范围广泛,多因出血而呈黑色。
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阻塞咽门,影响呼吸,或因有坏死形成溃疡,有腐臭气息。
颈淋巴结肿大,软组织水肿明显,形如“牛颈”。
全身中毒症状极重,有高热、面色苍白、呼吸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