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课程范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案范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教案范例。
下面是一份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古朗月行》课程的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朗月行》这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能够正确朗读《古朗月行》这首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并理解其中的基本意思。
3.通过《古朗月行》这首诗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4.通过诵读和理解诗歌中的自然景象,激发孩子们的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二、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好《古朗月行》这首诗歌的课件,同时准备好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自然景象。
2.导入课程老师通过呈现一段月亮升起和落下的视频,引导孩子们由发挥,描述月亮的变化和自然景象。
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读诗歌《古朗月行》,并讨论诗歌中的基本内容。
3.学习音律和韵律老师指导孩子们仔细听诵诗歌,感受音律和韵律。
老师给孩子们对诗歌中的押韵词进行筛选,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分析能力。
老师要求孩子们模仿诗歌的语调、抑扬顿挫,跟着老师一起诵读。
4.理解诗歌内容老师通过呈现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老师带领孩子们深度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让孩子们形象地理解诗中的世界。
5.论述诗歌的情感老师要求孩子们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直观化的表述,并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通过对诗歌的情感分析,培养孩子们对诗歌的感性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练习老师要求孩子们在小组中彼此协作,模拟月亮升起和落下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和语言表达,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教学评估老师通过对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文学鉴赏和情感体验进行综合评估,了解他们对《古朗月行》这首诗歌的掌握程度和对自然的感悟。
此外,老师还通过对孩子们所做练习的集体展示,检验孩子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通过对《古朗月行》这首诗歌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自然界的神奇景象,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5篇

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当进行。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学校四班级语文课程教学教案1音乐之乡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的音乐之美。
3、体会对音乐的宠爱,对音乐圣殿的憧憬。
4、摘抄自己宠爱的词句,背诵自己宠爱的段落。
5、感受维也纳的美,激发对音乐的热忱。
教学重、难点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预备老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同学:搜集一些有关维也纳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观赏音乐,感受维也纳师: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些音乐,看你是否能说出这些名曲的名字或创。
(出示:命运交响曲、月光曲……)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1、出示“自读提示〞:(1)画诞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勾画下你认为文中最美的句子。
(5)思考音乐之乡一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读文。
3、小组沟通,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读自己宠爱的语句。
4、全班沟通,评价朗读。
三、学习词语,积累好词1、出示本课的词语,指名同学朗读。
舒适而奇特动人的旋律悠扬的乐声郁郁葱葱的森林曲折多姿的多瑙河2、勾画出你自己找到的好词佳句,小组沟通。
3、将收集到的好词佳句摘录到“采蜜集〞中。
四、提出问题,自主学习1、争辩: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乡〞(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争辩,自主解决。
(3)小组反应:读读认为能答复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么。
同学相互评价、补充。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
(5)竞赛读。
2、小组沟通: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3、小组沟通反应,同学相互补充、解决。
五、记忆背诵,感悟积累1、再读读自己宠爱的段落或句子,与同桌、好友沟通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故宫》教案范例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故宫》教课设计典范三篇《故宫》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依据观光路线,由南到北(以空间次序 )逐次并详略适合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
作者是按“总——分——总”构造行文,十分精晰有序地介绍了艺术殿堂——宏伟壮丽的故宫。
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绚烂,颂扬了拥有高度智慧和创建能力的中国古代办感人民。
下边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故宫》教课设计典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故宫》教课设计典范一教课目的:1.指导学生朗诵课文,认识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对故宫的赞叹和热爱故宫建筑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育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3.指引学生联合课文内容,理解要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升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矗、湛、缭、阁、恒”,会写“玲、珑、凤、雕、矗、缭、恒”;理解“玲珑奇巧、耸立、蔚蓝、亭阁、永久、烟雾缭绕、宏伟壮丽、奇珍奇宝”等词语。
教课要点:掌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培育学生的口语社交能力和图示表达能力。
联合课文内容,理解要点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以提升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课难点:掌握课文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法与学情剖析:本课语言简短生动,如同一幅详尽的工笔划,教材内容不难理解,不用细细剖析,解说,损坏语言美感。
能够指引学生自己细读、精读、品读,有感情地读,再现出故宫这一幅漂亮的画卷,遇到美的熏陶,培育爱美的情味,加强语言感觉力。
为了充足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让学生们依据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自行选择内容学习,鼓舞他们自主学习,并以不一样的方式分组报告学习成就。
以读为本、情境教课法、研究性学习法和着手操作相联合,利用课文培育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不单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他学会学。
激励学生自主研究、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进而奇妙地打破教课要点和点。
教课准:采集故的片文字料。
件。
教课:2教课程:第一一、入新同学,在北京市中心有一个方的殿——故。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精选多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0篇(精选多篇)推荐《秋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课文特点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和技能: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诗歌的内容,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诗歌意境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难点突破方法:内联(已知的同类作品),外延(课后“研讨与练习”中他人的作品)然后,以此指导对个体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四、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教会学生如何读诗,在读中如何感受语言美;过联想和想象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激发兴趣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讨论质疑法:在合作中共同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2、学习方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的终级目标正如叶圣陶所言:不待老生自能读文;不老师评点,学生自能作文。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将朗读课堂始终,让学生掌握学习现代诗歌的方法:把握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会诗歌的情感美。
3、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
依据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多种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学习教案七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学习教案七篇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学习教案(篇1)一单元找春天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德育目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在春天里你发现了什么?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生汇报读后收获。
3.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集体朗读,读出感情。
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教师抽读生字卡。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
3.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拓展想象。
学生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7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7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
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
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去掉拼音检查。
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有什么相似点。
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4、书写指导“枫”指导顺序:1、笔顺。
2、压线。
3、起笔。
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四、指导朗读课文1、看图识树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
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
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
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
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
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
(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
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7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懂得借条、收条和领条的不同用途,初步学会三种条据的书写格式,能区分这三种条据的一样地方和不同地方。
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种条据的不同用途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时,内容要点确实定与文字组织。
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懂得借条的用途,理解借条的写法,学写借条。
〔二〕教学过程出示课题,交代学习任务。
2.知道借条用途。
〔1〕自读课文第一局部内容,并考虑:①谁向谁借书?借了多少书?为什么要写借条?②写借条有什么用途?谁写借条给谁?〔2〕讨论小结3.掌握借条的写法。
〔格式和内容〕〔1〕借助课文中借条范例,自读课文第二局部内容,想想:借条分几局部写?每一局部应写在什么位置?〔2〕边投影边讲解边讨论。
①映示“今借到”。
讨论:写在什么位置?表示什么?②映示“正文内容”。
讨论:正文格式要求是什么?应写清哪些内容?应注意什么?③说说正文的写法。
④映示“最后局部内容”。
讨论:最后还得写上什么?写在什么位置?〔3〕小结。
4.认识、书写大写数字。
5.练习写借条。
〔1〕修改有错误的借条。
〔投影片〕今借到学校实验室烧杯10只,3月2日归还。
三〔1〕主实验员张红 3月1日〔2〕根据下面内容写一张借条。
〔小黑板〕教室里有一张椅子损坏了,劳动委员王新刚向学校总务室主任借一把锯子,一把榔头。
借用日期12月20日,准备第二天用好后归还。
①学生各自仿写。
②集体交流评议。
③学生自我订正。
小学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学会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结合文中描写少年渡河的有关语句,体会少年的倔强个性。
教学打破点:用不同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2从渡河少年的成功做法中感悟人生哲理。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5分〕1、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难忘的八个字》一文吗?老师的一句话给了小女孩无限的希望,从此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模板7篇模板

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模板7篇模板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范文7篇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小学语文课程备课教案(篇1)教学要求: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
(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
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
(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
(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
(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例4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范例4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1《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3.开学二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二个月了。
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
这两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二、图书交流推介会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四、赏读《丑小鸭》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丑小鸭》,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让我们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呢?2. 丑小鸭最后怎么了?1、师配乐范读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五、总结延伸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
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设计5篇)

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设计5篇)小学一年级趣味语文教案(精选篇1)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案一:《画》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认识文中3对意思相反的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
(图上画了山、水、花、鸟)3、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当春天来到时,山、水、花、鸟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练习多读几遍生字。
3、指名读生字,纠正读音,口头组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框选出田字格中的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
2、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来学会分析字形。
3、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
4、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5、学生在书上描写生字。
四、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1)描写山和水的句子找出来。
(2)指名读前两行。
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远山有色近水无声(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教案精选篇11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
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
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师)2.秋天树叶的实物。
(教师)3.大雁图片。
(教师)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范文5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学语⽂⽼师教案范⽂ ⼀、教学⽬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初步了解⼈类交通⼯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激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具: CAI课件、⼩⿊板 四、教学过程: (⼀)导⼊ 同学们,如果你现在要出去旅游,会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具呢?为什么? (⽣⾃由回答) 从古⾄今,⼈类的交通⼯具⼀直在进⾏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我们就⼀起⾛进这段历史吧。
(⼆)复习词语 在学习课⽂之前,要检查⼀下同学们对课⽂中词语的掌握情况,你会读了吗? (双排⽕车读词语) (三)课⽂学习 1、听⽼师读课⽂,找出课⽂中讲了哪些交通⼯具,并⽤“——”勾画下来。
(⽣汇报) 2、你在课前查找了哪些关于交通⼯具的资料,能给⼤家介绍介绍吗? (⽣介绍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再认真读读课⽂,你觉得⼈类远⾏靠的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的发展,⼈类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 齐读第7⾃然段。
4、就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类交通⼯具的发展历程吧。
⑴⾃读第1⾃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后来,⼈们为了到更远的地⽅,⼜发明了什么?⼀起读⼀读。
(⽣读2⾃然段) ⑶是什么的发明促使了⽕车和轮船的出现?(蒸汽机) “天涯海⾓”是指哪⼉? (⼤组赛读) ⑷快速读4⾃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叫“川流不息”? (男⼥⽣读) ⑸除了在陆地和海洋上⾏动,⼈们还想象鸟⼉⼀样飞翔,这个梦想能实现吗?课⽂是怎么介绍的?⾃由读⼀读。
假如你正坐在飞机上,闭上眼睛想想,会看见些什么?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美好感觉,⼀起读读5⾃然段吧。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激发热爱、尊敬妈妈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我”画的画和妈妈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妈妈吗?(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辛勤培养,那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在妈妈生日的时候你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或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板书课题)二、新课1.初读课文,理解感悟。
(1)我为什么要画一幅妈妈给小树浇水的图画?(2)我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妈妈在学习、生活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我们,就像培育小树苗一样辛勤地培养着我们。
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妈妈对我们的爱呢?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妈妈说的“我的小树”指的是谁?(2)体会为什么妈妈说:“我的小树长大了”?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要读出妈妈亲切、欣慰的语气。
三、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内容二、学习生字本课生字中,“今”不要写“令”;“礼”字是示旁;“纸”字右下不要加点;重点指导:卧钩一定要卧,不要写成竖弯钩三、指导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弄清每段写什么,然后分段试背。
四、拓展延伸你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你能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送给妈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吗?五、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3.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能流利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
2.会认“心、到、井”等11个字,会写“下、井、心、来、你”五个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养成遇到困难时乐观、动脑的好习惯。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c7d87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a.png)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篇一: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趣味语文教案篇一:趣味语文教案趣味语文活动课教案活动主题: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学语文爱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语文素养。
3.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主培养语文读写能力的习惯。
活动重点:词语典故、成语积累、知识面拓展。
活动课时:二课时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生活需要语文,语文调剂生活。
我们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
你口中讲的语言,手下写的文字,都属于语文。
在生活中不仅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多彩的传统文化,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开始:必答题一(每题10分):要求: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从“酸”、“甜”、“苦”、“辣”、“咸”中任选一题,任选代表回答,分数多者获胜。
酸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2、“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3、《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4、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甜1、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3、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4、“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苦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2、“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3、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4、“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辣1、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2、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3、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4、文学史上,有四部《变形记》,其中写人变成甲虫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A、阿普列尤斯B、契诃夫C、奥维德D、卡夫卡必答题二(每题20分)从“东”“南”“西”“北”中任选一题回答,分数高者获胜:附:趣味语文题东1、下面这幅对联概括了哪位先人的一生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小学经典课程语文课教案10篇

小学经典课程语文课教案10篇(第一篇)以下是一个小学经典课文《三字经》的教案,仅供参考。
课文:《三字经》教学目标:了解《三字经》的背景和作用;能够正确朗读《三字经》;理解《三字经》中的基本知识和价值观念。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或儒家经典著作,以激发学生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朗读《三字经》,鼓励学生跟读;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1)《三字经》是什么?(2)为什么《三字经》很重要?(3)《三字经》中有哪些价值观念?三、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三字经》的理解,分享彼此的想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课堂展示(10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同时,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五、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确认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强调《三字经》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例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守信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实践这些价值观念。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课后跟读《三字经》,尝试背诵一部分内容。
同时,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总结自己对《三字经》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三字经》的背景和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经典课程语文课教案10篇(第二篇)以下是小学语文经典课文《聪明的一休》的教案,仅供参考。
课文:《聪明的一休》教学目标:熟悉《聪明的一休》的故事情节;理解《聪明的一休》中的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请学生回忆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二、朗读练习(10分钟)教师朗读《聪明的一休》,鼓励学生跟读。
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把握文意。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范例5篇)

2024年小学语文教案(范例5篇)小学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语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的):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2、指名读。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同学们,你们看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呀?如果你是它,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六、布置作业自由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小松鼠边玩边吃,忽然,小松鼠眨眼睛,想起来了!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生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吃什么呢?住到哪儿去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你看它在做什么?如果是你还会怎么做?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到了春天,小鼠种下的松果怎么样了?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本段。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过得怎样?五、写字指导“主、意、总”六、扩展活动想象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每位同学动手画一幅未来的森林。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5篇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5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沿、际”两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会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鸟图片。
3、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前板画)师: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师:一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天,这就叫——坐井观天(师板书)(齐读课题)二、新授:1、谁来给同学们读读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读)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在哪里?(生答)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生字卡片“沿”,带拼音读。
你知道“井沿”是哪里吗?(生答)就请你来,让小鸟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鸟)师:井沿就是井的边,那你知道床的边应该叫什么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图片)2、师:我们知道了“沿”的读音和用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出示田字格),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呢?(生说,师范写、生写四个)3、同学们字写的很棒,相信课文读的更好,我们打开书,继续走到青蛙和小鸟身边吧!谁来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指生读。
4、师:一百多里,那就是飞了很远很远的距离啊,这个时候,小鸟会感到很累,很渴,谁再来读小鸟的话?(师读青蛙的话,指生读小鸟的话,两名同学读后全班读小鸟,突出“一百多里”体会小鸟的累、渴)5、同学们读的多好啊,就这样,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自己读一读他们的另外两次对话。
指生读,师: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你知道它们是为了一件什么事情而争吵吗?(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天有多大?)青蛙是怎么认为的呢?(指读)师:什么是大话?师: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那它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板书)师:那小鸟呢?(指读)(出示卡片无边无际)师:这个词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边际。
(出示沙漠、大海的图片)学生练习说话。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教案1《炮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
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101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
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
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三个课时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例如:《秋天的雨》)年级:(例如:二年级)教材版本:(例如: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 学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提高书写能力。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生字词的书写方法。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 角色扮演时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3. 引出课题:《秋天的雨》。
二、新课讲授1. 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读音。
2. 学习生字词:-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解释词义。
-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 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 复习课文内容。
二、新课讲授1. 角色扮演:-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2. 拓展延伸:- 提问:如果你是课文中的雨,你会对世界说些什么? -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拓展练习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1. 谈话引入: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
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
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一、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3.体会最后一句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六)指导背诵四、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
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
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
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29《寓言两则》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窗前的气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气球字卡、魔方字卡、学生字卡、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黑板上挂着的笑脸气球)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的黑板上多了什么?你们喜欢气球吗?为什么?2、气球不仅可以你们这些健康的小朋友带来快乐,它同样也给一位生病的小朋友送去了惊喜,想知道他是谁吗?(贴有窗户图片的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
二、初读课文1、谁来读读课题?(多好听的声音,像银铃一样。
)一起读读吧!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3、是的,老师也想知道,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05页,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要听准字音。
4、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有病的小朋友是谁?出示“科”(气球卡片贴黑板上)一起读,这个字你想怎样记?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想听吗?先告诉老师,“禾”字代表什么?禾苗长大了是什么?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没有称量谷子重量的工具,就了明了一种斗,后来人们发现用斗来称量谷子的重量比较的准确,也比较的科学。
记住了吗?“科”字还可以怎样用?出示“亚”,一起读,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亚”字是一个象形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演变过程:“亚”最开始表示一块不完整的方形的田地,四边都缺少一块,后来变成了这样,线条比较的清晰,然后就越来越象现在的汉字了,所以“亚”的意思是:不是最好的,是第二好的,你会组词吗?三、随文识字1、课文中还有许多的生字宝宝,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小伙伴,还可以请教书上的大枫叶。
(我发现你们会学习了,边读边画,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2、课文读的很认真,生字你们认识了吗?就和你的小伙伴用识字魔方来读读这些字吧。
3、(课件出示生字)老师看你们读的这么热火朝天的,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可以吗?我们来开火车,我先开。
前两组小朋友读的声音洪亮,也都读对了,老师想加大难度,两个人一起来当火车司机,试一试。
4、生字读的是真不错,那下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理解理解这些字。
(1)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节?其他同学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你的声音真洪亮、你读的真通顺)什么是传染病?(2)所以科利亚只能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科利亚的心情怎样?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呆”,谁能结合字形来说一说呆是什么意思?从这个字足可以看出科利亚没意思极了,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强调“静静”“呆呆”和最后一个问句。
(3)就在科利亚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发呆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读读第三自然节。
气球是怎样飘上来的?谁来表演一下,老师来给你配音。
他表演的怎么样?你们知道“摇摇摆摆”是什么意思了吗?(4)气球飘了上来,这是怎么回事?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气球是什么样子的?谁还能用“可爱的”说一句话?看到了这个可爱的红气球,科利亚想到了谁?找出书中句子。
既然是猜测的,为什么会这么肯定是米沙呢?你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想像一下,科利亚此时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一自然节。
(5)“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自由读第五自然节,和小伙伴说一说。
出示“逗”组词,用“高兴地”说一句话。
5、齐读黑板上的生字。
四、写字1、“始”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能既美观又规范?范写,练写,评价。
2、自己写“亚”字。
五、扩展1、看你们写的这样认真,老师再和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打气球。
只要你能把藏在气球后面的新词读对,气球就会飘走。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这些字?3、这节课你们不仅学会了这么多的生字和新词,你们也收获了科利亚和他的伙伴之间的友谊,老师也祝愿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