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牛头刨床机构设计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和力学原理;3. 引导学生掌握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工具(如CAD软件)进行机构设计图绘制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做贡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牛头刨床机构的设计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2.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相关理论知识:- 几何关系分析:平面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 力学原理:刨削力的计算与合成、强度计算3.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方法与步骤:- 设计要求及参数确定- 机构设计计算:运动学计算、动力学计算- 结构设计:主要零部件设计、装配设计4.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实践:- 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牛头刨床机构设计案例- 设计任务:学生分组进行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实践- 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包括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环节。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牛头刨床机构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能变化曲线:
飞轮设计:
V
A4
=
A2 A4 A2
速度图解法:
V1A+V12=V 2A VF+VFB=V 2B V2B=βV 2A Β为常数比
加速度图解分析: a4An+a4Ar+a24Ar+ak24A =a2A 大小 方向
a4b+aF4Br=aF a4A=βV 4B
进给凸轮机构设计
主体机构设计
牛头刨床主体机构
主体结构设计
设计要求
(1)刨刀工作行程要求速度比较平稳,空回行程时 刨刀快速退回,机构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刨刀行程H=300mm或H=150mm。曲柄转速、 切削力、许用传动角等见表1,每人选取其中一组数据。 (3)切削力P大小及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在切削行 程的两端留出一点空程。具体数据如下:
主体机构
电机转速n(r/mi n)
切削力P(N)
75
许用传动角[γ]
H=150mm
4500N
45°
刨刀行程:H=150 速比系数:K=1.4
主体机构(方案一)
方案一: 摆动导杆机构与摇杆滑块机构组合机构
机构简图: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F=3×5-2×7=1
主体机构(方案一)
机构尺寸的计算:
在满足压力角条件确定基圆半径,摆杆中心间的中心距。
• 推程许用压力角为[α]= 38°; • 回程许用压力角为[α’]= 65°; • 试凑法:对照摆杆长度为L,赋值基圆半径, 中心距a=90,r0=50;经试验符合要求
滚子半径rf:rf<ρ mi n -3(mm)及rf<0.8ρ mi n(mm) 方法1用图解法确定凸轮理论廓线上某点A的曲率半径R: 以A点位圆心,任选较小的半径r 作圆交于廓线上,在圆A 两边分别以理论廓线上的B、C为圆心,以同样的半径r 画圆,三个小圆分别交于E、F、H、M四个点处。过E、 F H、M O点 O点近似为凸轮廓线上A OA。并且曲率中心肯定在曲线过A 点的法线上。可以通 过法线与直线EF或HM的交点求曲率中心。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牛头刨床作者:***机械原理设计数据 (2)1、概述1.1 牛头刨床简介 (4)1.2 运动方案分析与选择 (5)2、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2.1 位置2的速度分析 (6)2.4 位置2的加速度分析 (7)2.3 位置4的速度分析 (10)2.4 位置4的加速度分析 (11)3、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3.1 位置2的惯性力计算 (12)3.2 杆组5,6的动态静力分析 (12)3.3 杆组3.4的动态静力分析 (13)3.4 平衡力矩的计算 (14)概述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牛头刨床的简介一.机构简介:机构简图如下所示: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所示。
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了齿轮z1,z2)使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作往复切削运动。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6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 6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牛头刨床的历史发展、主要部件及其作用;掌握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操作牛头刨床,进行简单的零件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牛头刨床的历史发展及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第二部分,详细讲解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包括床身、滑枕、刀架、进给机构等;第三部分,讲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包括切削过程、冷却润滑系统等;第四部分,教授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启动与停止、调整与校对、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牛头刨床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牛头刨床的操作技巧及其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再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牛头刨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牛头刨床,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机械制造工艺》一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参考书方面,推荐《金属切削机床》等相关书籍,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牛头刨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PT,以及操作视频,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牛头刨床;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牛头刨床模型,让学生在实验环节能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实验操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动手操作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分为期中和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项目
刨刀冲程 H( mm)
刨刀越程量 ΔS( mm)
刨削平均速度 Vm( mm/s)
极位夹角 θ( ° )
行程速比系数 K
机器运转速度许用不均匀系
数[δ]
参数
320 16
1211.4
30
1.4
0.05
Page 11
八 、机构运动循环图
机构工艺动作分解
牛头刨床的主运动为: 电动机 →变速机构→摇杆机构 →滑枕往复运动; 牛头刨床的进给运动为: 电动机 →变速机构→棘轮进给 机构 →工作台横向进给运动。
Page 12
九 、主机构尺度综合及运动特性评定
机构位置划分图
以 7号和 14 号位置 作运动分析
Page 13
十 、 电动机功率与型号的确定
电动机的选择
传动比分配与 减速机构设计
确定电动机功率 总传动比
采用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台进给方案
Page 14
工作台横向进给运动 工作台垂直进给运动
其中 ,刨刀向左为工作行程 ,速度平稳 ,运动行 程大; 向右为工作回程,速度快,具有快速返回的 特性。
Page 8
六 、对方案二的பைடு நூலகம்能分析
(2)传递性能和动力性能分析
杆 1、2、3、6 所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中 ,传动 角是不断变化传动性能最好的时候出现在 A ,B, C ,D 四点共线与机构处于极位时两者传动角相等 该机构中不存在高副 , 只有回转副和滑动副 ,故能 承受较大的载荷 , 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 可以传动 较大的载荷 。当其最小传动角和最大传动角相差不 大时 ,该机构的运转就很平稳 ,不论是震动还是冲 击都不会很大 。从而使机械又一定的稳定性和精确 度。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丿点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丿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牛头刨床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床身、滑枕、刀架、电气系统等主要部分。
2.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包括切削过程、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3.学会正确操作牛头刨床,包括启动、停止、调整、维护等基本操作。
4.了解牛头刨床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制造等领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介绍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切削过程、传动系统等。
2.牛头刨床的结构与功能:介绍牛头刨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床身、滑枕、刀架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讲解如何正确启动、停止、调整和维护牛头刨床。
4.牛头刨床的应用范围:介绍牛头刨床在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牛头刨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3.实验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牛头刨床,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牛头刨床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来评估。
2.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9点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9点牛头刨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2. 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步骤、加工流程及相关参数设置;3. 学生了解9点牛头刨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牛头刨床,完成指定零件的加工;2. 学生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提高加工效率;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牛头刨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加工专业,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牛头刨床的了解相对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介绍牛头刨床的床身、刀架、工作台、滑枕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功能;2.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讲解牛头刨床的切削原理、运动关系及其加工特点;3. 牛头刨床的操作步骤:详细讲解牛头刨床的启动、加工、停止等操作流程;4. 牛头刨床的加工参数设置:介绍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设置原则及方法;5. 牛头刨床的加工应用:分析9点牛头刨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案例,强调加工技巧及注意事项;6. 牛头刨床的维护与保养:讲解牛头刨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及故障排除。
教材章节关联:《机械加工技术》第五章第三节“牛头刨床加工”。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 第2课时:牛头刨床的操作步骤及加工参数设置;3. 第3课时:牛头刨床的加工应用及案例分析;4. 第4课时:牛头刨床的维护与保养。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介绍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施工等行业。
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和维护技巧对木工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员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以及维护方法,提高其牛头刨床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员对牛头刨床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的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牛头刨床的正确操作方法;•牛头刨床工作中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学会对牛头刨床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3. 课程内容安排3.1 牛头刨床工作原理•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牛头刨床的结构组成•牛头刨床刀具的选择和调整3.2 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牛头刨床的开机与关机步骤•牛头刨床的进给调节•牛头刨床的加工操作技巧•牛头刨床的刨削质量检验3.3 牛头刨床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刨床刨花不顺畅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刨床加工不平整的原因与解决方法•刨床刀具损坏的原因与解决方法3.4 牛头刨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牛头刨床的日常清洁•牛头刨床的润滑保养•牛头刨床刀具的更换与维修4. 课程实施与评估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施。
4.1 课程实施•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多媒体演示,讲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以及日常维护保养技巧。
•实际操作:在实验室或工作场地提供实际的牛头刨床设备,让学员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技巧。
4.2 课程评估•学员作业:设计作业项目,要求学员独立操作牛头刨床完成指定任务,并提交操作记录和加工结果。
•考试评估:设立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评。
5. 课程资源需求•教室或实验室:提供适合课程实施的教室或实验室,配备演示设备和牛头刨床设备。
•教材与参考资料:准备学习指导书、教学课件和相关技术书籍。
•实践工具和材料:提供适量的实际刨床工具和木材材料供学员实际操作使用。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介绍牛头刨床加工过程的模拟与仿真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工过程;
-通过模拟与仿真练习,提高学生对牛头刨床操作的熟练度和加工工艺的理解。
22.课程评价与反馈;
-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实操技能考核等;
-收集学生和同行教师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介绍定位原理,以及如何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
8.牛头刨床的加工工艺;
-分析不同形状工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如平面、斜面、键槽等;
-讨论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9.牛头刨床的刀具选择与更换;
-介绍牛头刨床常用的刀具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更换刀具,并注意安全操作。
10.牛头刨床的实操练习;
5、教学内容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产线中的应用,如数控技术、机器人等;
-讨论信息化技术在牛头刨床操作和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如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
20.牛头刨床的能效评估与节能减排;
-分析牛头刨床的能耗特点,探讨提高机床能效的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培养绿色制造的理念。
-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内容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15.实际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牛头刨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牛头刨床,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6.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
-鼓励学生针对牛头刨床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常见牛头刨床型号及性能对比。
3.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牛头刨床的操作步骤,包括开机、装夹工件、调整刀具等;
机械原理 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1.设计目的本设计旨在设计一台能够切削各种金属材料的牛头刨床。
该牛头刨床应具备高效率、高稳定性、切削精度高的特点,便于操作和维护。
2.设计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加工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旋转锯齿式的切削工具,将工件表面上的金属材料逐渐削除,使得工件表面变得更加平整,并且加工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牛头刨床是一种中等负荷,高精度的机床。
牛头刨床通常由牛头床身、床身导轨、剪刀手柄、剪刀架、加工刀具等组成。
牛头刨床的加工过程是由电机驱动削刀旋转,刀架在滑轨的带动下来回作直线摆动,使牛头刨床作工件表面直线切削运动,从而切出工件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设计要求3.1工件加工精度应达到5μm。
3.2牛头刨床的加工速度应达到1000mm/min。
3.3牛头刨床的集成度要高,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3.4牛头刨床应能满足加工各种金属材料的需求。
3.5牛头刨床应具有高稳定性,能够保证工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设计方案4.1结构设计根据以上的设计要求,本设计方案选择使用牛头床身、床身导轨、剪刀手柄、剪刀架、加工刀具等组成。
牛头床身是整个牛头刨床的主要支撑结构,可以承受切削力和副作用力,保持机床的稳定性。
床身导轨主要用于支撑剪刀架和平台,保证刀架的平直移动。
剪刀手柄和剪刀架负责牛头刨床的切削过程,加工刀具可根据需要更换。
4.2电气控制设计本设计方案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对牛头刨床的控制。
单片机通过输入脉冲信号,控制螺旋传动装置,从而改变刀具的进给量,达到精确控制切削深度和速度的目的。
4.3软件设计本设计方案采用Unigraphics NX软件进行电脑辅助设计。
对机床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并进行机床的装配和结构分析。
5.结论通过本次牛头刨床的设计,可以使得产生出一款结构紧凑、使用便捷、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机床。
在未来的制造业中,牛头刨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8点
-对牛头刨床加工过程中涉及的测量与计量工具的正确使用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掌握刨削加工中的精度控制方法,包括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在牛头刨床加工中的特性与加工难易程度;
-教授牛头刨床针对牛头刨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诊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加工质量分析。
7.了解牛头刨床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教材第3章附录);
-我国牛头刨床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自动化技术在牛头刨床中的应用。
8.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牛头刨床操作实训(教材第3章实训部分);
-刨削加工基本操作;
-零件加工实训。
2、教学内容
-牛头刨床加工工艺的制定与优化;
-刨削加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强化学生对牛头刨床维护保养的认识,包括定期检查、润滑和更换磨损部件;
-介绍牛头刨床操作中的劳动保护知识,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安全;
-结合现代制造技术,让学生了解牛头刨床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通过综合实训项目,评价学生对牛头刨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结合牛头刨床操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5、教学内容
-对牛头刨床的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教学,强调每个步骤的严谨性和必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牛头刨床加工成本分析,培养其成本控制意识;
-通过模拟实际生产环境,让学生体验牛头刨床操作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教授牛头刨床加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统计过程控制(SPC)的应用;
-实践操作中,强调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工件装夹、刀具选择和加工参数设定;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加工中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木工加工的工具,其主要用途是刨制木材的平整表面。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牛头刨床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刨床操作技巧,并了解刨床在木工加工中的应用。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刨床的安全操作规范;•学会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刨刀;•掌握刨床的调整和维护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刨床进行木材加工。
3. 课程大纲3.1 基础知识介绍•牛头刨床的定义及工作原理•牛头刨床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部分介绍•不同类型的刨刀及其用途3.2 安全操作规范•刨床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正确的姿势和手部位置•刨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3.3 刨床操作技巧•木材的准备和定位•刨床刀口的调整和固定•刨床的起刨、修理和收刨方法•不同刨床机械运动的协调和配合3.4 刨床调整和维护•刨床的调整和校准方法•刨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刨床刨削精度的检验和调整3.5 刨床在木工加工中的应用•不同类型的木材刨削效果比较•牛头刨床在家具制作中的应用案例•牛头刨床在艺术木工中的应用案例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教师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示范: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操作流程;•实践: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讨论: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与刨床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实作项目:学生完成一个小型木工项目,应用所学的刨床技巧。
5. 考核评价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师生互动和课堂练习情况;•实操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来评价其熟练程度;•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完成的木工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考试:以闭卷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刨床原理、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
6. 参考资料•《木工技能培训教程》•《现代木工加工技术》•《刨床原理与应用》以上是《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的大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牛头刨床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技巧,并能够正确地使用刨床进行木材加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一、设计任务二、牛头刨床简介及工作原理三、原始参数四、导杆机构的运动综合五、用解析法作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六、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七、Matlab编程并绘图八、行星轮系设计九、变位齿轮设计十、课程设计总结十一、参考文献十二、粉末成型压机方案设想一、设计任务1牛头刨床刀杆机构的运动综合、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 2对牛头刨床传动装置中行星轮机构、齿轮机构进行综合。
二、牛头刨床简介及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用于加工中小尺寸的平面或直槽的金属切削机床,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为了适用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工件的粗、精加工,要求主执行构件—刨刀能以数种不同速度、不同行程和不同起始位置作水平往复直线移动,且切削时刨刀的移动速度低于空行程速度,即刨刀具有急回现象。
刨刀可随小刀架作不同进给量的垂直进给;安装工件的工作台应具有不同进给量的横向进给,以完成平面的加工,工作台还应具有升降功能,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件加工。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行星轮系和齿轮Z 4、 Z 5减速带动曲柄2转动。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和刨刀作往复运动。
刨头向左时,刨刀进行切削,这个行程称工作行程,刨头受到较大的切削力。
刨头右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力。
图1牛头刨床外形图三、原始参数H :刨头行程 ; K :行程速比系数; Fc 切削阻力 ; m 4 m 5 m 6分别为导杆、连杆及刨头的质量;J 4、J 5分别分别为导杆4及导杆5绕各自质心的转动惯量;m 1、m H 分别为行星减速器中心轮及齿轮4、5的模数;Z 4,Z 5为齿轮4及5的齿数;n 1:电机转速;n 2:曲柄2及齿轮5的转速;k :行星轮个数。
kg m 2四、导杆机构的运动综合设L O3B =L 3 L BF =L 4 L O3D =L '6 L O2A =L 1 L O3O2=L 6 L O3A =S 3 L DE =S E 1、导杆的摆角ψ K=1.8180k 51.43180-︒+ψ=⇒ψ=︒︒ψ2、导杆的长度L 33H/2H 600mm L 691.4mm sin /2=⇒==ψ3、连杆的长度L 443L 0.3L 207.4mm =⨯=4、刨头导路中心线xx 至O3点的垂直距离L '6O3E 3L L cos 2622.9mm =⨯ψ=根据已知xx 被认为通过圆弧BB ’的绕度ME 的中点D 知O E'33O3M DM 63L L L L L L 657.2mm 2-=-=-=5、曲柄的长度L 1616L 370mm L L sin /2160.5mm =⇒=⨯ψ=6、切削越程长度0.05H ,如图所示则切削越程长度为0.05H=0.05×600=30mm7、机构运动简图8、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F=3×5-2×7=1五、用解析法作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如图所示,先建立一直角坐标系,并标出各杆矢量及其方位角。
牛头刨床解析法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解析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牛头刨床解析法的步骤,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3. 学生能够了解牛头刨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牛头刨床解析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机械加工精度;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牛头刨床的使用方法;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解决机械加工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工程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牛头刨床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解其解析法的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今后从事机械加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牛头刨床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及加工范围。
2. 牛头刨床解析法:- 牛头刨床解析法的概念与作用;- 解析法的步骤及计算公式;- 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
3. 牛头刨床操作与加工应用:- 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牛头刨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牛头刨床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环节:- 案例分析与讨论;- 牛头刨床操作实践;- 综合训练与考核。
教材章节关联:1. 牛头刨床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教材第2章;2. 牛头刨床解析法:教材第3章;3. 牛头刨床操作与加工应用:教材第4章;4. 实践环节:教材附录及相关实例。
教学进度安排: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1课时);2. 解析法(2课时);3. 操作与加工应用(2课时);4. 实践环节(3课时)。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2)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一、引言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木工加工的机械设备,广泛用于各种家具制作、木工雕刻等领域。
为了提高学生对牛头刨床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木工加工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掌握牛头刨床的安全操作技能;3.熟悉牛头刨床的常用刀具和其使用方法;4.学会使用牛头刨床进行精确木工加工;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牛头刨床的主要结构部件•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2. 牛头刨床的安全操作技能•牛头刨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牛头刨床的常见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牛头刨床的维护与保养3. 牛头刨床常用刀具及使用方法•常用刀具的类别和特点•牛头刨床的刀具更换和磨刃方法•利用不同刀具进行不同木工加工操作4. 牛头刨床的精确木工加工•牛头刨床的基本加工工艺与技巧•利用牛头刨床进行平面修整、厚度修整、榫卯加工等操作•运用牛头刨床进行独立设计和制作作品5. 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与改进•分组合作进行木工加工项目•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授课: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牛头刨床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2.演示:教师进行牛头刨床的操作演示,供学生参考。
3.实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熟悉牛头刨床的使用和加工技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作品展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独立设计和制作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本课程将进行以下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因素。
2.作业报告: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并进行书面报告。
3.课程设计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制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2 调整进给机构
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影响加工精度。
3 保养和维护
定期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牛头刨床的操作规程
1. 检查刨床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2. 确认工件尺寸和切削深度。 3. 调整刀具和工件的位置。 4. 打开刨床电源,开始加工。 5. 完成加工后,关闭刨床电源。
通过进给机构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
牛头刨床的主要零部件
主轴
带动刀具旋转。
进给机构
控制工件的进给速度。
切削机构
完成切削过程。
牛头刨床的工作过程
工件放置
切削过程
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 切削机构对工件进行切削。
加工完成
获得平整的加工面。
牛头刨床的加工精度控制
1 刀具的选用
选择合适的刀具,保证加工质量。
刨削原理
通过旋转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
结构
由底座、进给机构、主机等组成。
牛头刨床的分类
按切削方式分类
有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刨床。
按机床结构分类
有卧式、立式和特种刨床。
按加工对象分类
有木工刨床和金属刨床。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
1
压板下压
压紧工件,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
主轴旋转
带动刀具进行切削。
3
工件进给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 刨床
牛头刨床是一种常见的木工加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课程设计将 介绍牛头刨床的原理、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背景和意义
1 背景
现代工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需求不断增加。
2 意义
通过对牛头刨床的学习和设计,提高学生的机械原理和加工能力。
牛头刨床的原理和结构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机械设备,它具有较长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牛头刨床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技能。
一、设计目的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牛头刨床的机构、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等进行设计和分析,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机构和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2.常用金属材料和润滑剂的选用;3.机械系统的调整和测试技术;4.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5.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分析和优化。
二、设计内容1.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牛头刨床是一种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其基本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简图和运动分析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和计算等。
2.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牛头刨床的机构零部件包括机身、滑块、导轨、连杆、摇臂等。
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导轨和连杆的润滑和防尘等。
3.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牛头刨床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和操纵系统等。
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机的选择和计算,变速器的设计和计算,离合器和制动器的选用和调整,操纵系统的设计和调试等。
4.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零部件的装配和调整,机构间隙和干涉的调整,滑块和摇臂的平衡调整,机械性能试验和运动精度检测等。
5.经济技术分析经济技术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估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学生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分析,以确定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
三、设计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2.进行机构类型和运动分析,确定机构简图和运动分析图;3.进行机构零部件设计和计算,制定材料选用、结构形式、润滑和防尘等方面的方案;4.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选用合适的电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和操纵系统等;5.进行机械系统调整和测试,确保机构装配和运转的可靠性;6.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评估报告;7.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维护说明书。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与目的牛头刨床作为机械加工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加工领域。
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学习机械原理和牛头刨床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维护,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1. 机械原理基础知识(1)力学基础概念、力的分类、作用力分解(2)切削力、主动力和被动力等概念(3)动力学基础概念,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
2. 牛头刨床结构与工作原理(1)牛头刨床的组成结构、各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2)用牛头刨床加工零件时操作规范3. 牛头刨床操作技能(1)机床的操作和维护(2)手动装夹、机动装夹的区别和操作方法(3)牛头刨床的各种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
4. 牛头刨床的检修与维护(1)机床加工时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2)机床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3)了解机床维修保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三、实验内容1. 牛头刨床操作实验(1)牛头刨床各种加工方法的实操(2)手动/机动装夹的实操及技巧(3)机床加工时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实操。
2. 牛头刨床检修实验(1)机床日常保养和检修实操(2)机床常见故障的排除实操(3)机床维修保养常见问题的解决实操。
四、课程设计要点1. 确定课程基础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机械原理。
2. 着重讲解牛头刨床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并教授牛头刨床操作技能。
3. 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提倡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估方式1. 考试评估(1)理论知识考试(2)机床操作技能考试(3)检修实操和故障排除考试。
2. 实验评估(1)机床操作考核实验(2)机床检修实验。
3. 课堂表现评估(1)课堂参与度(2)课程作业、报告的完成情况。
综合以上评估方式,通过平时和期末综合评估计算出学生的总评成绩。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3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3一、课程设计背景牛头刨床是一种常用的木工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行业。
为了提高学生对牛头刨床的认识和操作技能,设计了一套牛头刨床课程。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牛头刨床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技能,为其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 理解牛头刨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2. 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3. 具备使用牛头刨床进行基本木材加工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牛头刨床概述1.1 牛头刨床的定义和分类1.2 牛头刨床的结构和主要部件1.3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2. 牛头刨床操作技能训练2.1 牛头刨床的开机前准备2.2 牛头刨床的启动与停止2.3 牛头刨床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调节2.4 牛头刨床的刀具更换和磨削2.5 牛头刨床的常见故障排除3. 木材加工实践3.1 木材的选材与准备3.2 木材的定位与夹紧3.3 木材的平面刨削3.4 木材的边角修整3.5 木材的表面光洁处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投影展示,向学生介绍牛头刨床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2. 演示操作: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3. 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操作技能;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牛头刨床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5.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实验与实习为了加深学生对牛头刨床的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本课程将配备实验与实习环节。
学生将亲自操作牛头刨床进行木材加工实践,通过实践提高操作技能,并在实验与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注意事项的培养。
六、课程评价与考核学生的课程评价与考核将由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定: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操作技能练习情况等;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操作内容和心得体会完成实验报告;3. 期末考核:考核学生对牛头刨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1. 引言牛头刨床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机床,主要用于对工件表面进行刨削加工。
本文将介绍牛头刨床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并通过一个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案例来详细阐述。
2. 牛头刨床的原理和结构牛头刨床主要由床身、工作台、主轴箱、横板、横臂、滑枕、刀架、送料机构、弹簧加载机构等组成。
床身是牛头刨床的基础部件,承载整个刨床的重量。
工作台是工件安装和固定的平台,通常可沿床身移动。
主轴箱负责提供刨床的切削力和刨削转矩,通过主轴箱内的减速齿轮将电机的转速转化为切削运动。
横板和横臂构成刨削机构,横板可以沿床身滑动,横臂带动滑枕和刀架进行刨削运动。
送料机构负责推动工件在刨床上进行进给运动。
弹簧加载机构用于对刀架进行加载,使刀具保持稳定的切削力。
3. 牛头刨床的工作方式牛头刨床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工件装夹、刨削运动和进给运动。
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使用夹具进行固定,保证工件不会在加工过程中移动。
然后,通过启动电机,主轴箱将转速转化为切削运动,带动刀架进行垂直方向的往复运动,实现工件表面的刨削加工。
同时,送料机构会推动工件在工作台上进行进给运动,保持刀具和工件之间的一定切削速度,从而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案例:牛头刨床设计与制造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牛头刨床的原理和结构,我们进行了一个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案例——牛头刨床的设计与制造。
在该设计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对牛头刨床的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明确了所需的刨床尺寸、切削范围等参数。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刨床的结构设计,包括床身、工作台、主轴箱、横板、横臂、滑枕等部件的设计和选材。
然后,我们进行了整体装配设计,考虑了各部件之间的协调性和连接方式,确保了刨床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进行了刨床的制造过程,包括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和调试,最终完成了一台功能完备的牛头刨床。
5.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案例,我们了解了牛头刨床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方式,并通过设计与制造实例深入理解了牛头刨床的设计过程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目录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a)所示。
电动机经过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为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运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刨头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的前后各有一段的空刀距离,见图b),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
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转动,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a) (b)图d一.设计任务1、运动方案设计。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5、汇总数据画出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以及平衡力矩的变化曲线。
二.设计数据本组选择第六组数据表1表2三.设计要求1、运动方案设计根据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拟定1~2个其他形式的执行机构(连杆机构),给出机构简图并简单介绍其传动特点。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用图解法设计连杆机构的尺寸,并将设计结果和步骤写在设计说明书中。
注意:为使整个过程最大压力角最小,刨头导路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见图d)。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根据表一对应组的数据,每人做曲柄对应的1到2个位置(如图2中1,2,3,……,12各对应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要求用图解法画出速度多边形,列出矢量方程,求出刨头6的速度、加速度,将过程详细地写在说明书中。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根据表二对应组的数据,每人确定机构对应位置的各运动副反力及应加于曲柄上的平衡力矩。
作图部分与尺寸设计及运动分析画在同一张纸上(2号或3号图纸)。
提示:如果所给数据不方便作图可稍微改动数据,但各组数据应该一致,并列出改动值。
5、数据总汇并绘图最后根据汇总数据画出一份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以及平衡力矩的变化曲线。
6、完成说明书每人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写明组号,对应曲柄的角度位置。
四.设计方案选定如图2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连杆滑块机构组成的5杆机构。
采用导杆机构,滑块与导杆之间的传动角r始终为90o,且适当确定构件尺寸,可以保证机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并且均匀,而空回行程速度较高,满足急回特性要求。
适当确定刨头的导路位置,可以使图2压力角 尽量小。
五.机构的运动分析选择第三组数据求得机构尺寸如下θ=180°(k-1/k+1)=30°l O2A= l O4O2sin(θ/2)=l O4B=sinθ/2) =l BC==l O4S4 ==曲柄位置“3”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列矢量方程,画速度图,加速度图)曲柄在3位置时的机构简图如左图所示由图量得此位置的位移S=,Lo4A=。
设力、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向右为正。
1.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3”进行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υA3=υA2,其大小等于ω2 l 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rad/s=(rad/s)υA3=υA2=ω2·l O2A=s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
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A4= υA3+ υA4A3大小√方向⊥O4A ⊥O2A ∥O4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v=(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2图1—2则由图1-2知:υA3= l pA3·μv= m/s υA4A3= l a3a4·μv =sω4=υA4A3/l O4A=(rad/s) υB=ω=(m/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V c = V B+ V cB大小√方向∥XX ⊥O4B ⊥BC作速度多边行如图1-2,则由图1-2知υC= l pc·μv=s ω5=υCB/ l BC=s2.加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3”进行加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 点处的转动副相连, 其大小等于ω22 l O2A 方向由A 指向O 2。
a A4A3K=2ω4υA4 A3= (m/s 2)a A3 =ω22·l O2A =s 2a A3 =ω42·l O4A =(m/s 2)取3、4构件重合点A 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 A4 =a NA4+a TA4=a A3+a KA4A3+a RA4A3大小 √ √ √ 方向 A →O4 ⊥O4 AA →O2 ⊥O4A ∥O4A 取加速度极点为P ’,加速度比例尺 μa =((m/s 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1-3所示.则由图1-3知aA4= uap ’a4’=(m/s2) aB=uapb ’=(m/s2) a S4==(m/s2) a4=atA4/lo4A=(m/s2) a C=a B + a CB + atCB大小: √ √ 方向:度分析取曲柄位置“9”进行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 处的转动副相连,故υA3=υA2,其大小等于ω2 l O2A ,方向垂直于O 2 A 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 2/60 rad/s=(rad/s )υA3=υA2=ω2·l O2A =s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 进行速度分析。
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A4 = υA3 + υA4A3大小 √ 方向 ⊥O 4A ⊥O 2A ∥O 4B取速度极点P ,速度比例尺μv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4 图1—4则由图1-4知:υA3= l pA3·μv = m/s υA4A3= l a3a4·μv =s ω4=υA4A3/l O4A=(rad/s) υB =ω=(m/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V c = V B + V cB大小 √ 方向 ∥XX ⊥O 4B ⊥BC作速度多边行如图1-2,则由图1-2知 υC = l pc ·μv =s ω5=υCB / l BC =s 2.加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9”进行加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 点处的转动副相连, 其大小等于ω22 l O2A 方向由A 指向O 2。
a A4A3K =2ω4υA4 A3= (m/s 2) a A3 =ω22·l O2A =s 2 a A4n =ω42·l O4A =(m/s 2)取3、4构件重合点A 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 a A4 =a NA4+a TA4=a A3+a KA4A3+a RA4A3大小√√√方向 A→O4 ⊥O4 AA→O2 ⊥O4A∥O4A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m/s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1-5所示.则由图1-5知aA4= uap’a4’=s2aB=uapb’=s2a S4==s2a4=atA4/lo4A=s2a C=a B + a CB + atCB大小:√√方向:14M 构件5、6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所示)14F因构件5为二力杆,只对构件(滑块)6做受力分析即可,首先列力平衡方程:FR65=—FR56 FR54=—FR45FR16 + Fr + F16 + G6 + FR56=0大小√√√方向⊥xx ∥ xx ∥ xx ⊥x ∥ BC按比例尺μF=10N/mm作力多边形,如图所示,求出运动副反力FR16和FR56。
俩图均为杆件 5,6 的受力分析。
按比例尺10N/mm作里多边形FR16=10×=879(N)FR56=10×=(N)对C点列力矩平衡方程:FR16lx + F16yS6 = FryF + +G6xS6=(mm)Lx2.取构件3、4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所示)首先取构件4,对O4点列力矩平衡方程(反力FR54的大小和方向为已知),求出反力FR34:FR54=—FR45 FR34=—FR43构件4的受力分析FR54×lh1+FI4×lh2+G4×lh3﹣FR34lO4A=0Fr34=(N)再对构件4列力平衡方程,按比例尺μF=10N/mm作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求出机架对构件4的反力FR14ΣF=0 FR54 + G4 + FI4 + FR34 + FR14=0大小√√√√方向∥BC ⊥xx √⊥O4AFR14==1984(N)3.取构件2为示力体FR34=—FR43 FR32=—FR23FR23+FR12=0 FR12=(N) Σ=0FFR32×lh -Mb = 0Mb=二、计算构件4的惯性力FI4(与aS4反向)、构件4的惯性力矩MI4(与a4反向,逆时针)、构件4的惯性力平移距离lhd(方位:右上)、构件6的惯性力矩FI6(与aC反向)。
F14=m4aS4=(N)M14=a4JS4=×·m=(N/m)Lh4=M14/F14=(mm)FI6=m6aS6=(N)1.取构件5、6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所示)因构件5为二力杆,只对构件(滑块)6做受力分析即可,首先列力平衡方程:构件的受力简图由于FR65=—FR56 FR54=—FR45 Σ=oFFR16 + Fr + F16 + G6 + FR56=0大小√√√方向⊥xx ∥xx ∥xx ⊥xx ∥BC因此可以做出里多边形:按比例尺μF=10N/mm作力多边形,如图所示,求出运动副反力FR16和FR56。
FR16=10× = (N)FR56=10× =(N)对C点列力矩平衡方程:Σ=0McFR16lx + FI6yS6 = G6xS6L= (mm)X首先取构件4,对O4点列力矩平衡方程(反力FR54的大小和方向为已知),求出反力FR34:FR54=—FR45 FR34=—FR43Σ=04OM FR54×lh1+FI4×lh2+G4×lh3﹣FR34lO4A=0FR34=(N)再对构件4列力平衡方程,按比例尺μF=10N/mm作力多边形如图所示。
求出机架对构件4的反力FR14:Σ=0F FR54 + G4 + FI4+ FR34+ FR14=0大小√√√√方向∥BC ⊥xx √⊥O4AFR14=10×=617(N)3.取构件2为示力体(如图所示)FR34=—FR43 FR32=—FR23FR23+FR12=0 FR12=(N) Σ=0FFR32×lh -Mb = 0Mb=七.数据总汇并绘图统计12人的数据得到如下表根据以上数据用软件绘图得如下:速度——位置变化曲线加速度——位置变化曲线位移——位置变化曲线平衡力矩——位置变化曲线八、飞轮的设计1.确定△Wmax1>将各点的平衡力矩画在坐标纸上,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