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治疗乙肝病感染的有效药物及使用建议

利巴韦林治疗乙肝病感染的有效药物及使用建议在乙肝病感染的治疗方面,利巴韦林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有效药物。
本文将介绍利巴韦林的相关信息,包括其药理特性、适应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利巴韦林的药理特性利巴韦林是一种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的核苷类似物,它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来抑制乙肝病毒。
该药物可逆转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并有助于减轻肝炎病情。
二、利巴韦林的适应症利巴韦林主要适用于慢性乙肝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那些有肝损害、病毒复制活跃的患者。
此外,利巴韦林也可用于肝移植术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发。
三、利巴韦林的使用方法1. 用药剂型:利巴韦林主要以口服片剂的形式供应,每片的剂量为100mg。
2. 用药剂量:患者在使用利巴韦林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通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建议剂量为100mg,并分为两次服用,早晚各半。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3. 用药疗程:利巴韦林的疗程通常较长,治疗期可延续至数月甚至数年。
在使用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和病毒学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四、利巴韦林的使用注意事项1. 注意副作用:利巴韦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头痛、乏力、恶心等,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痛、关节痛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遇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2. 避免酒精和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利巴韦林期间应避免饮酒或者使用可能与该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利巴韦林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用药。
4. 谨慎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在使用利巴韦林前需特别慎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总结:利巴韦林是一种用于乙肝病感染治疗的有效药物,通过干扰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发挥作用。
患者在使用利巴韦林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副作用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用药前咨询医生。
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哪些药物

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首选哪些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它们分别是普通干扰素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干扰素的优势在于可用于治疗儿童乙肝,用它治疗乙肝的疗程相对较短。
使用干扰素治疗乙肝的患者一旦获得应答,维持疗效的时问较长,病情复发的几率较小。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3 种。
此类药物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均可口服),适用范围非常广。
除了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以外,核苷类似物还可以治疗重型肝炎和活动型肝硬化。
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的。
那么,从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长期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考虑,乙肝患者应如何选用抗病毒药物呢?一、应首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阿德福韦酯和恩卡韦的抗病毒效果均较好,而且适合长期使用。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和用药疗程结束后发生病毒变异耐药的现象较少。
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疗效。
一般来说,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 的用药疗程比其他抗病毒药相对短一些,约为6 个月至1 年。
该药适合年龄较小(如儿童、青少年等)和准备结婚生育的乙肝患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和出现黄疽的乙肝患者不能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a进行治疗。
乙肝患者在使用该药期间会出现一过性骨髓抑制及类感冒症状等不良反应。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a 的价格较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的推广使用。
2、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的疗效。
阿德福韦醋和恩替卡韦主要用于治疗成年人的乙肝,暂时不用于治疗儿童乙肝。
这两种药物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乙肝患者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
这两种药物抑制病毒的速度也较快,尤其在促使乙肝病毒DNA 转阴方面疗效显著。
乙肝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DNA 转阴的几率可以达到60 %以上。
但是,该病患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后,出现乙肝病毒e 抗原与e 杭体的血清学转换较为困难,在一年后出现乙肝病毒 e 抗原与 e 杭体血清学转换的几率只有20 %左右。
常见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常见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护肝药物是指那些通过减轻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调节肝脏代谢功能等途径保护肝脏健康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的不同,常见护肝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解毒药物:解毒药物主要通过清除高浓度毒物或毒性代谢产物,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常见的解毒药物包括山梨醇、果胶酶等。
2.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
目前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
3.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谷胱甘肽等。
4.保护肝细胞药物:保护肝细胞药物主要通过增加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来保护肝脏。
常见的保护肝细胞药物有磷脂、鸟苷、乙酰半胱氨酸等。
5.肝素:肝素能够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肝脏缺氧,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
肝素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和增加肝脏血流量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6.利胆药物:利胆药物能够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排泄,减少胆汁淤积,从而减轻胆汁对肝脏的损害。
常见的利胆药物有胆酸类药物、茵陈类药物等。
7.中药保肝药物:中药保肝药物主要通过活血化瘀、调理肝气、滋养肝脏等方式来保护肝脏。
常见的中药保肝药物有桑叶、枸杞子、柴胡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平时也可以采取一些生活方式来保护肝脏健康,如合理饮食,限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适量饮酒,戒烟,保持良好的工作休息规律等。
总之,护肝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多种多样,选择使用具体的护肝药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因和病程等进行综合判断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适当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最好的乙肝抗病毒药物介绍

目前乙肝抗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三代。
第一代是拉米夫定、第二代是阿德福韦酯、第三代是恩替卡韦。
从疗效上来看,目前最好的乙肝抗病毒药就是恩替卡韦了,他好在哪里,治疗上的注意事项我们中心的专家为大家讲述:
最好的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好在哪里?
恩替卡韦作为最新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其抗病毒效果比第二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期服用病毒产生耐药性的几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仅仅有1%的患者会出现耐药性。
阿德福韦酯是11%,不要小看提高这么一点,技术上的难度是十分巨大的!
最好的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弊端在哪里?
作为抗病毒西药还是需要联合服用才不会出现停药反弹,而且服药时间至少1年以上,这个跟第一、二代的思路是一致的。
另外一个弊端就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恩替卡韦的经济负担。
目前国外进口的恩替卡韦价格在每月1200元以上,国产的要1000元左右,我们中心的补贴价格都要600元/月。
相比第一、二代每月300元左右的价格,经济负担增加了2-3倍,2年下来多花1万以上。
如何应用恩替卡韦来治疗?
单纯使用恩替卡韦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停药反弹。
患者要注意的是做好免疫力的调节,有经济条件的患者可以服用复发蚂蚁养肝胶囊这些中药进行免疫力调节,这样中西结合的方式停药后基本不会反弹。
在停药的时候要遵医嘱逐步停药,不能骤停。
目前我们中心所有的乙肝抗病毒药物都有出售,支持货到付款,而且都有政策补贴,价格比市面上便宜许多,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详情可以拨打我们中心的免费咨询热线:400-611-1368.
中国肝病防治中心:/html/201212/5245.html。
肝病主要用药

以下药物为肝病主要用药,具体用药遵医嘱。
抗病毒性药品:拉米夫定片(贺普丁),阿德福韦酯(阿迪仙,名正,阿甘定,代丁,丁贺,贺维力,优贺丁),恩替卡韦片(博路定),替比夫定片(素比伏),苦参素,干扰素,单磷酸阿糖腺苷,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膦甲酸钠注射液。
免疫调节类药品:注射用胸腺五肽(澳肽信,翰宁,翰强,和信,欧宁针,太普汀针,替波定注射剂,泽肽针),注射用胸腺肽α1(日达仙,迈普新),注射用胸腺肽(迪赛针,和日,河山胸腺肽,塞威),胸腺五肽注射液(和信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利威肽妥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怡克利注射液),胸腺肽肠溶片(万原),胸腺肽肠溶片(迪赛片,奇莫欣片),胸腺肽肠溶胶囊(康司艾肠溶胶囊)转移因子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
免疫调节中成药:肾肝宁胶囊,云芝肝泰胶囊,云芝胞内糖肽胶囊,云芝糖肽胶囊。
降酶药:降安每片(五酯片),肝喜乐(胶囊,片),肝炎灵注射液,利肝隆(胶囊,片),垂盆草冲剂,联苯双酯滴丸,天晴甘平胶囊(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注射液),苷乐舒(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护肝片,健肝乐颗粒,健肝灵胶囊,五酯胶囊,降酶灵胶囊,肝速康胶囊,肝苏胶囊,复方益肝灵片保护肝细胞药(肝细胞损伤):维肝福泰片(纳维临片),维甘苏胶囊(益肝灵胶囊),西利宾胺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泰特注射剂(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利加隆胶囊(水飞蓟素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注射液),阿拓莫兰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片),肝得治胶囊,保泉片(二氯乙酸二异丙胺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古拉定),甲硫氨酸片。
肝炎辅助药:胱氨酸片,能气朗片(辅酶Q10片),促肝细胞生长素(肝复肽),叶绿素铜钠胶囊,福锦肠溶胶囊(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改善肝功能异常:美能,复方甘草甜素(片,注射液),水林佳胶囊(水飞蓟宾胶囊),参灵肝康胶囊,天晴甘美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凯西莱片(硫普罗宁片),强肝胶囊,甘草甜素片。
乙肝抗病毒一线药物纳入医保

龙源期刊网
乙肝抗病毒一线药物纳入医保
作者:刘士敬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03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2009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未来医保报销药物均出自于该目录,其中肝病患者最关心的相关药物有了很大的改进,最主要的进步在于该目录将乙肝、丙肝抗病毒的一线药物均纳入报销范围,其它保肝主要药物也在报销范围之内。
这对广大肝病患者来说的确是个喜讯。
以下简要介绍一下新的医保能够报销的主要肝病药物:
1.抗病毒药物
普通ɑ干扰素:用于治疗丙肝可以报销,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ɑ-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也就是派罗欣和佩乐能)治疗丙肝和乙肝均可报销,但是有疗程限制。
口服核苷类似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可以报销的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用于治疗活动性乙肝均可报销。
2.肝病辅助治疗药物(也就是通常说的保肝药物)
可以报销的品种较多,例如联苯双酯、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即易善复等)、复方甘草甜素、甘草酸二铵、还原性谷胱甘肽、苦参素注射液、硫普罗宁、双环醇、水飞蓟宾、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腺苷蛋氨酸等等,这些保肝药物均纳入医保,但是又有一定讲究,例如有的只能用于工伤保险,有的只能用于抢救和肝衰竭等严重情况,不管怎么说,这些保肝药物基本就够用了。
3.免疫调节剂
这次调整较大,仅有胸腺肽ɑ1入选,也只限定于治疗重症肝炎,一般的胸腺肽不再列为报销目录。
这样做较为合适,因为各种胸腺肽制剂太多,治疗肝病效果并无定论,肝病防治指南均未提及。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

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哪几种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它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乙肝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生理条件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乙肝治疗方案。
1.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治疗方案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从而减少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数量。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降低病毒载量,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2. 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处于失调状态,容易导致炎症反应过度或免疫抑制。
因此,免疫调节治疗在乙肝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使用干扰素、核苷酸酸类药物等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肝脏炎症和抑制病毒复制。
3. 肝脏保护治疗:乙肝患者的肝脏往往处于受损状态,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肝脏保护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肝功能保护药物来改善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的脂肪,以保护肝脏健康。
4. 肝移植治疗:对于乙肝患者中病情较为严重,肝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患者,肝移植可能成为最后的治疗选择。
肝移植手术可以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受损的肝脏,以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
然而,由于供体资源的有限性,肝移植手术只适用于特定的患者。
总之,乙肝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肝脏保护治疗和肝移植治疗等。
根据个人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乙肝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此外,患者还需要积极预防乙肝的传播,避免与病毒感染者直接接触,使用安全套等措施来降低传播风险。
抗乙肝病毒及辅助药物汇总表

抗乙肝病毒及辅助药物汇总表一、乙肝抗病毒药物1. 核苷(酸)类药物(NAs)NAs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阻止HBV-DNA的复制;主要有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克拉夫定(CLV)、恩曲他滨(ETB)、阿德福韦酯(ADV)、替诺福韦酯(TDF)。
其中LAM、LDT、ETV、CLV、ETB属于核苷类药物,ADV、TDF 属于核苷酸类药物。
CLV在韩国和菲律宾批准上市,但在其他国家由于肌病不良反应已经停产。
ETB+TDF复方制剂特鲁瓦达治疗对LAM或ADV等耐药的患者,ETB属于妊娠B类。
2. 免疫调节类药物此类药物具有双重作用,即增强宿主免疫系统来防御HBV以及自身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主要有普通干扰素IFNɑ、长效干扰素PEG-IFNα、胸腺素α1(Tα–1)。
其中干扰素类药物妊娠期间禁止使用。
二、保肝类辅助药物1. 抗炎保肝类主要是甘草酸类制剂,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如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甜素等。
该类药物以对抗各类肝脏炎症著称,兼有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2. 解毒保肝类主要有谷胱甘肽(GSH)、硫普罗宁、N-乙酰半胱氨酸(NAC)、青霉胺、葡醛内酯等,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建议用于儿童非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药物性急性肝衰竭(ALF)的治疗,尤其是0-2岁的患儿。
3. 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主要有多烯磷脂酰胆碱、必需磷脂复方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等。
4. 抗氧化类药物5. 利胆保肝药该类药物主要有熊去氧胆酸(UDCA)、S-腺苷蛋氨酸(SAMe)、茴三硫、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龙)等。
牛磺熊去氧胆酸是最新的第三代口服胆汁酸,是UDCA的生理活性形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可取代UDCA的治疗药物。
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抗病毒药是一种针对病毒感染的药物,用于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症状和加快康复过程。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抗病毒药的使用范围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病毒感染:1. 流感病毒: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2. 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是一种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损伤和病情发展。
常见的抗乙肝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感染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常见的抗HI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
4.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疱疹的症状和减少复发。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依那西韦等。
二、抗病毒药的注意事项1. 用药指导: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按照医嘱准确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2.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与抗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期间,应告知医生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3. 不良反应: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4. 药物耐药性: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病毒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药物失去疗效。
因此,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方案,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抗病毒药物。
5. 特殊人群使用: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告知相关情况。
结语:抗病毒药物在防治病毒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其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使用药物,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治疗肝炎有哪些药

治疗肝炎有哪些药肝炎在医学上是指肝脏炎症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通常是由病毒、药物、酒精等引起的肝脏疾病。
按照病毒种类,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等多种类型。
严重的肝炎可能导致肝病、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因此,治疗肝炎是非常必要的。
治疗肝炎有哪些药物、方法和注意事项呢?请看下文详细了解。
一、治疗肝炎的药物1、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肝炎最重要的类别。
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干扰病毒生命周期来防止病毒复制和扩散,从而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肝炎慢性化的发生率。
常用药物包括:(1)乙肝病毒:如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等。
(2)丙肝病毒:如索非布韦、达索布韦、利巴韦林、大麦益菌素等。
(3)甲肝病毒:一般不需要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对于急性重症期患者可以采用干扰素等药物。
2、肝保护药物肝保护药物也是治疗肝炎的重要类别。
常用药物包括:(1)葡萄糖酸钙:可以加速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
(2)丙酮酸钙:可促进肝脏疏通,增加肝脏能量供应,减轻肝脏损伤程度。
(3)乳果糖:可促进毒素的排出,降低肝脏负担,增加肝脏代谢能力。
3、解热药物解热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时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常用药物包括:(1)阿司匹林:对于急性肝炎时出现的发热、头痛等症状有效。
(2)对乙酰氨基酚:一般不推荐使用,因为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
4、中药中药在治疗肝炎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常用中药包括枸杞、丹参、黄芪、茯苓等。
中药的治疗效果需要长期调理,不宜短期内过度使用。
二、治疗肝炎的方法1、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肝炎患者恢复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饮酒等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2、针对病毒的治疗对于病毒引起的肝炎,需要针对病毒进行治疗。
一般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毒选择不同的药物,并且需要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坚持治疗。
3、肝脏的治疗针对肝脏的治疗包括肝保护服药、对肝脏进行休息等。
常见护肝药物的使用

常见护肝药物的使用
一、临床应用
1、抗病毒性肝炎护肝药物
(1)强力免疫抑制剂:他拉西坦、拉嗪酯、利巴韦林和西替利嗪等,其有效的是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
(2)肝炎病毒抑制剂:如小分子抑制剂、核苷类似物类、多肽类、
抗病毒蛋白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3)肝炎病毒抗体:可以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减少病毒的复制,延
缓病毒传播,改善病症。
2、肝硬化肝损伤
肝硬化损伤的护肝药物有: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2)抗炎药物:如抗病毒性药物、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可以减轻
肝病的炎症反应;
(3)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抑制胆汁囊溢血所导致的肝纤维化,减轻
胆汁囊炎及其他损伤;
(4)抗肝纤维化药物:可以抑制肝纤维化,减轻肝硬化的损伤,从
而减轻肝硬化患者的症状。
3、肝硬变的护肝药物
(1)抗凝血剂: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防止细胞死亡后血小板凝聚,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炎作用;。
对肝病的药物治疗指南

对肝病的药物治疗指南肝病的药物治疗指南肝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类的健康。
在肝病的治疗中,药物疗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肝病的药物治疗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肝病治疗。
一、肝病的药物治疗原则肝病的药物治疗旨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
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肝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根本治疗:药物治疗仅仅是肝病治疗的一部分,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介入治疗等也同样重要。
必要时,应综合使用各种治疗手段。
3. 药物选择:根据肝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关键。
4. 注意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可能会对肝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药物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二、肝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1. 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是治疗肝炎等病毒性肝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1)抗乙肝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替比夫定等,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毒量、基因型等因素。
(2)抗丙肝病毒药物:如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的索非布韦和抗病毒酮类药物的卡巴替尼等,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2. 肝保护药物治疗肝保护药物可以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常用的肝保护药物包括:(1)利肝药物:如谷胱甘肽、丙酸二乙酯等,能够促进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和再生能力,减轻肝脏损伤。
(2)解毒药物:如酚酞、丙氨酸酐等,可以帮助肝脏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减轻肝脏负担。
3. 免疫调节剂治疗免疫调节剂在肝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1)肝素类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
它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肝脏的炎症反应。
(2)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用于治疗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它们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组织器官的排斥现象。
如何选择乙肝抗病毒药物

如何选择乙肝抗病毒药物作者:岳凤娥来源:《肝博士》 2011年第2期口岳凤娥(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近十年,乙肝治疗最大的进步就是抗病毒药物。
毋庸置疑,正是由于抗病毒药物的发展,才极大地降低了乙肝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的患者比例。
除了干扰素外,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在治疗乙肝的征途中“各显身手”。
选择理想的、适合的药物,就如同在对抗乙肝病毒的大战中挑选利器一般,选的好,选的对,再加上战略战术(科学服药,定期复查)的合理运用,才能战胜病毒。
抑制病毒的能力乙肝疾病发生和进展归根结底是乙肝病毒惹的祸。
对于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只有迅速将乙肝病毒载量降到最低点,才能够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只有病毒复制得到持续抑制,才能降低患者的传染性。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回归正常生活。
所以说,抗病毒治疗,一定要“重拳出击”。
相比干扰素类药物而言,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更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而这其中的“重拳”非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莫属,两者在治疗48周后,对乙肝病毒DNA的抑制强度均可达6个指数级以上。
耐药是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都会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狡猾的乙肝病毒总是想法逃脱药物的杀灭作用。
但如果在抗病毒之初选择强效抗病毒药物,使得乙肝病毒无力还击,则会显著降低耐药的发生。
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HBeAg阴转,HBeAb转阳是病毒低复制,肝脏炎症好转的一个过程。
尽早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将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对于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患者,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更是决定能否停药的关键指标。
选择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的药物无疑会帮助患者尽早达到停药的目标。
在这方面,替比夫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在中国的注册临床研究报告显示,替比夫定治疗1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
全球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头对头比较的研究中,替比夫定治疗2年后,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拉米夫定。
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比较(全文)

五种乙肝抗病毒药物的比较(全文)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内容,从1992年~2005年共有5种抗病毒药物在国际组织上获得批准用于乙肝治疗,这5种药物分别是:普通干扰素a-2b、拉米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a-2a、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
其中普通干扰素。
a-2b使用时间最长,已经超过10年,拉米夫定使用已有7年,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和阿德福韦使用已2年余,恩替卡韦使用不足1年。
普通干扰素a-2b对于非亚裔乙肝患者疗效较好,使用半年后,乙肝病毒DNA转阴率大约为40%左右,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率大约为18%,一旦获得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时间较长,不易复发。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a-2a 治疗乙肝是目前国内外均比较认可的药物之一,该药疗程为6~12个月,大约有65%的患者出现乙肝病毒DNA转阴,其中,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者约占50%,个别病例发生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患者一旦获得应答,疗效持续时间较长,但是该药药费昂贵,难以普遍推广使用。
干扰素治疗亚裔人种的乙肝患者疗效远不如非亚裔人种,这是因为亚裔人种的乙肝患者多数是由围生期垂直传播而来,乙肝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但是肝功却趋于正常,血清乙肝病毒DNA载量较高,感染30~40年后才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感染40年后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随访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用干扰素治疗后,即使出现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仍有91%患者的血清中用PCR可测到乙肝病毒DNA,其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仍较高。
拉米夫定在我国使用已超过7年时间,累计治疗病例数超过10万人次,该药抑制乙肝病毒速度较快,一般80%以上的患者使用该药2个月以内可以出现乙肝病毒DNA载量明显下降,1年时乙肝病毒DNA 阴转率达到60%左右,但是乙肝病毒,DNA转阴之后,发生乙肝病毒e-抗原/e抗体的血清学转换比较困难,1年转换率只有39%左右,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有可能引起病毒变异而发生耐药现象,发生变异的现象主要为YMDD、YIDD和YVDD突变,病毒变异可能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和恶化,发生变异的病例数以每年15%~25%的速度递增,因此,目前拉米夫定已经退出美国最新修订的乙肝治疗规范一线选择药物,比较推荐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理由是这两种药物长期使用,不易发生病毒变异,疗效较为持久。
国产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国产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目前中国的科技水平日益接近世界水平,国产的一些乙肝抗病毒药物也有不错的疗效,那么国产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呢,今天来分享给大家:①、阿首洛韦(无环鸟苷,acv)。
对乙型肝炎病毒有暂时性抑制作用。
口服每次1克,每日4次;静点每千克体重用30-45毫克,放入200毫升葡萄糖液中滴注,对丙型肝炎也有效。
临床连用四个月没明显毒副作用。
②、阿糖腺苷类(ara-a或ara-amp)。
体内、体外均证明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观察用药期间部分患者脱氧核糖核酸酶转阴,生化及肝组织异常均有好转。
③磷甲酸盐。
每日每千克体重用0.16毫克,14日为一个疗程,国外治疗8例重型肝炎,6例存活。
国内使用时副反应大,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④干扰素(ifn)。
治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用重组人a1b型干扰素,有肯定抑制病毒的作用,用法为300万单位/次,肌内注射,隔日一次,12周为一个疗程。
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存有-2(il-2>。
该药为肌内口服,隔日一次,每次5万单位,属格8周后,改成外木2日一次,属格4周。
或基因工程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联手应用领域。
⑥其他。
胸腺制剂、利巴韦林、左旋咪唑、香菇多糖、强力新、强力宁及植物血凝素等,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都有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下降、乙肝e抗原阴转的报道。
中医中药中虎杖、黄芩、赤芍、大黄、牡丹皮等,经试验证明存有毁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促进作用。
其中大黄、赤芍水煎剂(相等于不含生药1克/毫升)作1:160以上吸收时,仍能够将一定量的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毁坏。
中药复方蚂蚁养肝胶囊在保肝护肝、调节免疫系统中临床证明存有明显促进作用,也就是乙肝蚂蚁疗法的核心药物之一。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
保肝药物是指能够保护和修复肝脏组织,提高肝功能,预防或治疗肝
病的药物。
根据其药理作用不同,保肝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解毒药物:
解毒药物是最常用的保肝药物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物,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
常见的解毒药物有谷胱甘肽(GSH)、谷氨酰胺(GLN)、辅酶Q10等。
2.抗氧化药物:
抗氧化药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常
见的抗氧化药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E、硫辛酸(ALA)等。
3.细胞修复药物:
细胞修复药物能够促进肝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的自愈能力。
常见的细胞修复药物有谷胱甘肽、乙酰半胱氨酸(NAC)、乳蓟素(Silymarin)等。
4.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
脏的损伤。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IFN)、拉米夫定(Lamivudine)等。
5.抗纤维化药物:
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阻止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抗纤维化药物有小分子抗纤维化制剂(如肝素)、早期肝纤维化干预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6.免疫调节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对肝脏的攻击,降低肝脏炎症反应。
常见的免疫调节药物有甲泼尼龙、环孢素(Cyclosporine)等。
7.解毒清热药物:
解毒清热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或热毒壅滞引起的肝火上扰症状,能够清热解毒,平肝泻火。
常见的解毒清热药物有黄芩、栀子等。
替诺福韦治疗肝病效果怎么样

替诺福韦治疗肝病效果怎么样替诺福韦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肝病的药物,特别是对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
它被认为是当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较好的疗效。
替诺福韦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帮助肝脏恢复功能。
下面将介绍替诺福韦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主要效果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主要效果1.抗病毒效果:替诺福韦作为核苷类似物,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从而控制病情的进展。
2.改善肝功能:通过抑制病毒活动,替诺福韦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帮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3.减少肝病并发症:及时使用替诺福韦可以降低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提高生活质量:替诺福韦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肝病带来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副作用1.消化系统反应:替诺福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但一般程度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2.皮肤反应:个别患者使用替诺福韦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3.肌肉骨骼症状:使用替诺福韦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一般会随着治疗进行逐渐减轻。
4.肝功能损害:极少数患者在使用替诺福韦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如ALT、AST升高等,因此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注意事项1.在使用替诺福韦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3.替诺福韦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不良反应。
4.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酗酒和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康复。
总的来说,替诺福韦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肝病的药物,在抗病毒、改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抗病毒中成药十大排行榜

抗病毒中成药十大排行榜抗病毒中成药是指能够对抗病毒感染并起到治疗作用的药物。
随着病毒感染疾病的增多,研发出多种抗病毒中成药,为治疗病毒感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众多的抗病毒中成药中,以下是十大排行榜的成药,它们已被证明在抗病毒方面具有出色的效果。
1. 清热解毒片清热解毒片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由黄芩、连翘、板蓝根等中草药组成。
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阿昔洛韦软膏阿昔洛韦软膏是一种应用于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抗病毒药物。
它可以广泛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3. 雷帕替韦雷帕替韦是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感染能力,起到抗病毒作用。
4. 阿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是一种用于静脉输入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疱疹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5. 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毒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抗病毒免疫机制来发挥作用。
6. 头孢拉定头孢拉定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同时也具有抗病毒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症状,并对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气雾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气雾剂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
它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抗病毒免疫功能来起到治疗作用。
8. 利巴韦林口服溶液利巴韦林口服溶液是一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发挥治疗的效果。
9. 饿了么胶囊饿了么胶囊是一种抗病毒中成药,主要由虎杖、忍冬藤等中草药制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作用,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10. 妥拉苏单抗注射液妥拉苏单抗注射液是一种用于静脉输入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能力来发挥治疗作用。
抗病毒药的治疗范围及相关常识

抗病毒药的治疗范围及相关常识抗病毒药的治疗范围及相关常识抗病毒药物是用于抵抗病毒感染的药物,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范围以及相关常识。
一、抗病毒药物的治疗范围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治疗:1. 病毒性感冒: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缩短感冒的持续时间和减轻症状。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
2. 流感:抗病毒药物可用于治疗流感病毒感染。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病情并预防并发症。
3. 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药物是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和减少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
4.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是艾滋病治疗方案的核心。
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5. 香港流行性感冒:近年来,香港流感病毒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抗病毒药物可以用于防治香港流感病毒感染,减轻疾病症状。
除了上述疾病,抗病毒药物还可以应用于病毒性腹泻、疱疹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二、抗病毒药物的用法和副作用抗病毒药物的用法通常是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用法需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书来进行。
同时,抗病毒药物也存在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痛、肌肉疼痛等,但大多数副作用都是短暂和轻微的,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停药来改善。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抗病毒药物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因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1. 早期使用:对于某些疾病,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减轻疾病症状。
因此,在发现病情时应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2. 使用全程:一旦医生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患者应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用药时长进行治疗。
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 遵守医嘱: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嘱,并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对疗效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病抗病毒药物
肝病是不少朋友头痛的问题,因为肝病不好治疗而且很难治愈,那你知道肝病抗病毒药物有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肝病抗病毒药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肝病抗病毒药物
1、肌苷片
药理作用:肌苷在体内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提高相关代谢酶的活性,改善肝脏功能,促进受损肝脏的恢复。
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2、护肝片
成分:柴胡、茵陈、板蓝根、绿豆、五味子、猪胆粉。
适应症:疏肝理气,健脾消食。
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3、健肝灵胶囊
成份:五味子种子浸出物、灵芝浸膏、丹参浸膏。
适应症: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
4、乙肝舒康胶囊
成份:叶下珠、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黄芪、何首乌。
适应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乏力、肝痛、纳差、脘胀等症。
5、益肝灵片
成份:水飞蓟。
适应症:益肝滋肾,解毒祛湿。
用于肝肾阴虚,湿毒未清引起胁痛,纳差,腹胀,腰酸乏力,尿黄等症;或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者。
6、茵胆平肝胶囊
成分:茵陈、龙胆、黄芩、猪胆粉、栀子、白芍(炒)、当归、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肋痛、口苦、尿黄。
肝病不能吃什么
1、忌生姜
肝炎病人是忌吃姜的,因为常吃姜会引起肝火旺。
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选择一些可舒肝、理气的食物。
2、忌甲鱼
肝炎病人如果食用甲鱼,由于存在消化功能减弱的缺陷,甲鱼所含的优质蛋白质不仅不能被人体所吸收,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减缓肝脏功能的恢复。
同时,食物在肠道中被微生物分解,引起腐败,从而导致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还会引起肝细胞的大量死亡,血清胆红素的剧增,出现严重的黄疸而加重病情。
3、忌大蒜
很多人用吃大蒜的方法来预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上肝炎后仍然每天吃大蒜。
这都是不对的。
《本草纲目》记载蒜“久食伤肝损眼”,大蒜性热,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强。
肝有内火者如果食用,肝火会更旺,时间久了当然会造成损伤。
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4、忌羊肉
专家表示,羊肉具有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的保健功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属大热之品,因此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的人都不宜食用。
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发热期间也不宜食用。
5、忌葵花子
瓜子含有大量脂肪,患有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及肝病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
《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脾虚则气血乏源,正气不足,抗邪力弱,不利于机体恢复。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与脾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健脾益气当为治肝病之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