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行距和株距多少合适,插秧深度多少合适

合集下载

水稻插秧机行距问题及对策浅析

水稻插秧机行距问题及对策浅析

水稻插秧机行距问题及对策浅析洪泽县农机推广站马振国近年来,洪泽县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水稻机插秧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水稻机插秧技术因具有作业效率高、抗灾能力强以及省工节本等特点正逐步被广大农户所接受。

然而还是有诸多因素制约水稻机插秧的发展,笔者在推广中经常听到农户反映:插秧机行距设计的太宽。

目前,本县推广的插秧机行距大都为300mm,在水稻高产栽培上可以降低移栽密度,主攻大穗,增加水稻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但由于生产管理措施达不到要求,导致水稻栽插密度低,基本苗不足,最终造成穗数不足而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

一、存在的问题1、行距偏大。

目前生产的插秧机行距大都为300mm,株距有三档或多档可调,一般株距在120mm~220mm范围内,达到每亩1万~1.8万穴,每穴苗数平均在4~5棵,每亩基本苗可达4万~8万棵。

但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育秧质量、大田质量、插秧机质量仍然有一定差异,插秧时间不能准确把握、漏插、折伤、漂秧、栽插过深、大田管理指导不到位等问题仍不可避免,直接导致基本苗不足,水稻难以实现高产,与直播稻相比失去产量优势。

如果通过减小株距,提高每穴棵数,又容易引发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2、行距无法调整。

目前市场上大多插秧机基本是照搬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插秧机,虽然日本、韩国与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基本相同,但是由于我国经纬度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水稻生长环境不同,对行距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就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农户的需求。

即使在同一地区,由于存在水稻种植品种不同,分蘖能力不同,对插秧机行距的要求也不同。

3、邻接行距较大。

机插秧过程中,在插秧机机手思想意识、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差别更是明显,机手在插秧过程中,行走的直线性和邻接行的行距无法准确控制,经常出现超宽行现象。

在调查中发现相邻两行的行距均>300mm,一般邻接在350mm~450mm 之间,最大的地方邻接行距甚至达到600mm。

水稻插秧的规格与尺寸

水稻插秧的规格与尺寸

水稻插秧的规格与尺寸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插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

插秧的规格与尺寸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插秧的规格和尺寸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插秧的规格1.秧苗的高度插秧的秧苗高度一般为15-20厘米,这样的秧苗生长势旺,根系发达,能够快速生长,提高产量。

如果秧苗太矮,生长势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

2.秧苗的根系插秧的秧苗根系要发达,根长要达到10-15厘米,这样的秧苗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生长更加健壮。

如果秧苗的根系不发达,根长不足,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秧苗的叶片插秧的秧苗叶片要绿色鲜嫩,没有病虫害和病斑,这样的秧苗生长势旺,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提高产量。

如果秧苗的叶片出现病斑或者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二、插秧的尺寸1.插秧的深度插秧的深度一般为3-5厘米,深度过浅容易导致秧苗倒伏,深度过深则会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

插秧的深度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和松紧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说,湿度大、土壤松软的地方插秧的深度可以稍微浅一些。

2.插秧的行距和株距插秧的行距和株距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行距要根据水稻的品种和土壤的肥力来确定,一般为20-30厘米。

株距要根据水稻的品种和土壤的肥力来确定,一般为15-20厘米。

行距和株距的大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如果行距和株距过大,会导致水稻的生长不均匀,产量降低。

3.插秧的时间插秧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水稻的品种来确定。

一般来说,插秧的时间要在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进行。

插秧的时间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插秧的规格和尺寸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插秧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确定插秧的规格和尺寸,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插秧注意事项

插秧注意事项

插秧注意事项插秧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插秧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的出苗率和后期产量的高低。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插秧应注意的事项。

一、选好插秧的时间插秧的时间要因地制宜,视水稻的生长周期而定。

在水稻地里要选最适合插秧的时节,夏插秧时间以夏至前后为宜,能使前后插秧的时间差异最少,有利于水稻成熟期的统一。

二、準确的插秧秧距和秧深插秧的秧距应根据水稻品种和地形、土壤肥力等因素来确定。

在平原地区,一般株距25~30厘米,行距20~25厘米。

在丘陵地区,株距可适当加大,行距可适当减少。

秧深要求在2-3厘米之间为宜,根据所在地的土壤和气候情况而定,温度高、土壤干旱,深入些插,寒冷、湿润,浅些插。

三、用前打好标记插秧时,按照你所决定的间距来插,要用前在田间打好标记,记下株行距、边缘标记区域,方便在插秧的过程中参考。

四、深浅适中插秧时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深了影响生根发芽,太浅易晒死幼苗。

如果插得过浅,水稻的根易被风吹,导致幼苗易死亡。

五、选择好的秧苗选择合适的秧苗进行种植,这对后期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在选择时,应选择生长健壮、叶片翠绿、干根肥壮、长势健康的稻秧进行插秧。

六、整齐排列注意插秧的整齐排列,尽可能做到直排直栽,不要发生歪斜现象。

这样可以保证日后采摘的方便,还可以控制病虫害。

七、插秧后灌水插秧后要及时的灌水,大概湿润到根部就行,不能淋湿。

这有利于插秧苗的萌生,有助于幼苗的接种。

经常保持少量的水份不断灌溉,让其保持湿度。

八、注意防止秧苗中毒插秧苗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苗时期,离年积累的残留物含有毒物,如果未经漂洗或洗涤,容易导致秧苗中毒,对水稻成长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插秧前,务必先将涉及药物的连接机等工具及时的洗涤清除。

水稻插秧技术标准

水稻插秧技术标准

一、格田沉淀标准水整地沉淀15~20天后,步入格田,手指(木棍)入土一节(2厘米),田面指划成沟慢慢恢复是最佳沉淀状态,此期正是插秧适期;指划不成沟,说明沉淀不好,不能插秧;指划成沟,但不恢复,说明沉淀过渡,二者都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要在最佳沉淀状态下插秧,严防边行推苗,影响插秧质量。

二、插秧技术要求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佳插深、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按序插秧。

1、适宜水深。

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粘泥,夹住秧苗,秧槽内易塞满杂物,供苗不匀不齐,甚至折苗,造成缺苗严重。

田面水过深,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插秧机行走过程中易推苗压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2、田面硬度。

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

如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立秧姿势乱,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后秧苗易下陷,影响缓苗和分蘖生长。

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浅,插后痕迹不能及时合拢,造成漂苗、缺苗。

3、最佳插深。

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一般插秧深度0.5厘米时易散苗,倒苗、漂苗较多,插秧深度3厘米以上,就会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尤其是低位节分蘖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

而插秧深度在2厘米左右时,则不出现倒苗、漂苗现象,植株发根较多,生长健壮,分蘖力强,因此,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抛秧栽培钵面入土2/3(泥浆状态抛秧)为宜。

4、插前三带。

按照插秧的农时安排,有计划的在插秧前一天进行三带工作,边三带边插秧,切不可一次把插前三带工作做完,以避免肥料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延长防治潜叶蝇的时间,提高对潜叶蝇的预防效果。

大田水稻合理密植技术要点

大田水稻合理密植技术要点

大田水稻合理密植技术要点一、合理密植一般地块行距3O-33公分,穴距l3公分左右,每亩l.6-l.8万穴,每穴2-3苗为宜。

高水肥地块可适当稀植,水肥较差地块密度可酌情加大。

二、科学浇水薄水插秧,寸水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

盐碱地不宜排水晾田,以防返碱死苗。

为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插秧后2O -25天(群体25-28万头/亩)排水晾田,晾田7--lO天。

孕穗、抽穗、扬花期是水稻-生中需水最多的时间,此时缺水会使幼穗发育受阻,秕谷增多,因此应保持浅水层。

灌浆期采取湿、干交替的灌溉方法,使田面经常保持水气交换状态,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防止早衰。

收获前-周断水。

三、平衡施肥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含有机质多,养分全,肥效久,能均衡地供给水稻养分,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不断培肥地力。

盐碱地增施有机肥能减轻盐碱危害。

2、配方施肥千里行配方肥是县农业局技术专家,根据我县稻区土壤养分状况,结合水稻需肥规律生产的高效多元配方肥。

该化肥配方科学、施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

一般地块亩施4O%的配方肥4O 千克加碳铵5O千克左右(或尿素l5--2O千克),可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

3、施肥比例旋耕前亩施有机肥2--3方,配方肥2O千克作底肥,插秧前亩施碳铵25千克作面肥。

追肥应掌握前重、中控、后轻的原则,促使水稻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穗大、粒饱、不早衰。

水稻返青后分两次追施碳铵2O千克、配方肥2O千克。

7月中旬晾田,不浇水不施肥,促根控蘖,使稻株轻度落黄。

在落黄的基础上,7月底或8月初亩施尿素5千克作穗肥,促穗大粒多。

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稀土等叶面喷酒,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

关于水稻插秧的文章

关于水稻插秧的文章

关于水稻插秧的文章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农民朋友们最为熟悉的工作之一。

插秧时间通常在稻田秧苗长至3-5厘米左右的时候进行,一般为每株间距25厘米,行距15厘米,每亩用秧苗1000-1200株,用水5-6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插秧的具体步骤:
1.准备秧苗
选用高质量的秧苗,应具有株高一致、叶色浓绿、节间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等优点。

在插秧前,将秧苗浸泡在清水中约2小时,以便使秧苗恢复鲜活,提高成活率。

2.排田、整地
在插秧前,要把田地排好,把田里的杂草、残根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进行中耕、翻耕等基本作业。

3.铺膜或翻埂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铺膜或翻埂插秧。

铺膜插秧可以有效地保温、保湿,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同时还具有防旱、杀草等作用。

翻埂插秧则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

4.插秧
插秧一般由两人或三人分工合作进行。

一人按行间距站在沟边,将秧苗按规定间距插入泥土中,插好后稍加勾动,使秧苗根部紧贴土壤。

另一人则从田头到田尾行走,捧着一捧洒水肥的稻壳,紧邻着秧苗根部小心地整齐地把它们埋好。

插秧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力度,注意秧苗是否插正,是否深浅适宜。

经过艰苦劳动,数天之后,农民插入的小秧苗将在泥土中茁壮成长,逐渐长成一片金黄色的风景线,成为大地上最为美妙的诗篇。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一育秧技术1壮秧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5-4.5片,苗高14-16cm,根数12-16条,百株苗干重3g以上。

2育秧前准备(1)育秧棚及育秧地选择: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偏酸性、无农药残留的园田地或旱田地及房前屋后的地块做育秧田。

(2)秧田与本田比例:中苗1:70-90,每公顷本田需育秧田70-90m2。

按照机插秧320―350盘/公顷用秧量育秧。

(3)育秧棚及苗床规格:中棚床宽5-6m,棚高1.5m;大棚床宽7-9m,高1.8m,长根据需要而定,一般30 m左右,人行过道宽0.3-0.4m。

(4)整地作床:提倡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10-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压实,有利摆盘。

(5)床土准备:以山地腐殖土、腐熟好的草炭土为最好,土中不能含有粗砂和小石块,以防损坏插秧机零部件。

床土最好在前一年秋天准备。

(6)育秧土配置:不同土类按适当比例采集、过筛、混合,同时调酸、调肥、消毒,必须达到土壤的PH值在4.5-5.5范围内;养分调节适宜,氮、磷、钾三要素俱全;床土要经过消毒、灭病菌、没有草,施肥可采用水稻育苗壮秧剂。

(7)浇足苗床底水:床土消毒前先喷50%底水,消毒后再用喷壶浇透苗床底水使15cm深床土水分达到饱合状态,使床土含水量达到25-30%。

3种子及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选用中早熟的主栽品种,种子质量必须保证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芽率在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5%。

晒种:浸种前选晴天晒1-2天,每天翻动3-4次。

脱芒:要在浸种前对种子进行机械脱芒,采用SDL-150A 型脱芒机脱芒,芒脱的净,糙米率只有0.5%。

筛选:筛出草籽和杂质,提高种子净度。

选种:用比重1.08-1.13的盐水选种,用比重计测定比重,或用鲜鸡蛋放入水中露出水面5分钱硬币大小即为标准比重,捞出秕谷,再用清水冲洗种子。

水稻农机作业要点

水稻农机作业要点

一、技术要点
1. 土地整理:在机械化插秧之前,必须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包括深耕、耙翻、平整等工作,以便保持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

2. 种子质量:选择优质水稻种子,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同时避免病虫害的侵害。

3. 插秧深度:插秧深度不宜过深或过浅,一般以插入土层为宜,以免影响秧苗的生长发育。

4. 插秧距离:插秧距离要适中,一般为30厘米左右,以便保证秧苗生长的空间和养分。

二、设备选择
1. 插秧机:插秧机是机械化插秧的核心设备,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在选择插秧机时,应考虑其插秧深度、插秧距离、插秧速度等因素。

2. 其他设备:除了插秧机之外,还需要配备其他设备,如拖拉机、耙机、平整机等设备,以便完成土地整理、平整等工作。

三、作业流程
1. 土地整理:在插秧之前,必须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包括深耕、耙翻、平整等工作。

2. 种子处理:将优质的水稻种子进行处理,以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

3. 插秧作业: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插秧深度、插秧距离等需要注意。

4. 后期管理:完成插秧作业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管理工作,如浇水、施肥、除草、防病虫害等工作。

水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要点

水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要点

水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要点
随着水稻秧苗播插机械日臻完善,水稻秧苗机械播插开始由试验、示范走向大面积推广应用。

如何提高秧苗机械播插质量,根据近两年的实践,水稻机插秧生产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机插秧秧苗素质。

无论是双膜泥浆法、双膜细土法、硬盘育秧及软盘育秧等育秧方式,秧龄须严格控制在15-20天。

做到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防止超秧龄影响秧苗素质和插后大田成活率。

机插秧面积大的,可根据插秧进度集中合理分批播种,确保批批适龄移栽。

一般每台步行式插秧机每天插15亩,高速插秧机每天插30亩,每3天为一个批次,也就是步行插秧45亩,高速插秧机90亩为一批次播种。

二、机插秧大田耕整。

机插秧采用小苗移栽,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相对较高。

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栽秧后达到寸水棵棵到。

⑵耙地墁平后田面达到无杂草、无杂物、无浮渣。

⑶表土硬软度适中。

用锥形穿透计测定,标准深8-10厘米。

⑷上细下粗,细则不糊,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拥泥。

⑸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节,水清不浑浊。

沉实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天左右,壤土一般需沉实1-2天,粘土一般需沉实3天左右。

待泥浆完全沉淀后薄水插秧。

三、机插秧移栽要求。

深度:控制在1.5-2.5厘米。

密度:机插行距固定为30厘米,而株距、每穴苗数可人工调节,每亩基本苗控制在6-6.5万。

四、机插秧栽后管理。

一般插后脱水1-2天,使根土结合。

其后各项田间管理如病虫害防治、杂草化除、水浆管理、合理施肥等可参照抛秧大田进行。

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方法

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方法

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方法水稻插秧机的技术调整比较复杂,主是两大部分的调整,一是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二是整机性能的调整。

下面以东洋牌pf455s型插秧机为例,介绍其技术调整方法。

一、插秧工作部分的调整1、插秧株距的调整插秧株距的调整,是通过调整株距调节手柄的位置来完成的。

株距调节手柄有三个档位可以调整,即70,80,90三个档位。

它的意思是每3.3平方米面积上有70穴,80穴,90穴。

株距分别是16厘米,14厘米,12厘米,每亩总穴数分别为14000穴,16000穴,18000穴。

调整技术方法,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的情况下,将株距调节手柄推进或拉到相应位置就可以。

这时应注意,调节手柄必须完全结合。

否则,插植机构部分将无法正常工作。

2、穴株数的调整穴株数是由插秧机取秧块的面积来确定。

它与秧块的大小,高度,宽度有关。

因此,穴株数的调整,由横向取秧量,纵向取秧量,送秧量三方面组成。

横向取秧量的调整,即取秧块宽度的调整。

横向取秧量三个档位可以调整,20,24,26。

它的意思是插秧机在取秧时将横向宽度28厘米的秧块分20,24,26次取完。

取秧次数与取秧块宽度为28除以20,24,26等于1.4,1.17,1.08厘米。

调整技术方法,必须在苗箱移动到最左或最右边时,将插植离合器拨到连接的位置,发动机熄火,旋转圆板,使圆板上的数字转到螺栓口处,用螺栓固定即可。

纵向取秧量的调整,即取秧块高度的调整。

纵向取秧量有8一17毫米的10个档位,每个档1毫米的调节。

它是通过调节秧苗移送支架箱孔位置及秧苗移送螺杆长度来实现的。

当纵向取秧量调节手柄位于8一11毫米时,对应为3孔,最下的孔。

位于11一15毫米时,对应为2孔,中间的孔。

位于15一17毫米时,对应为1孔,最上的孔。

3、插秧深度的调整,可通过改变调节手柄的位置来选择4个档位。

每档改变插秧深度6毫米,还可通过改变浮板与机器连接的插孔,选择6个档位。

在调整浮板与机器连接的插孔位置时,主浮板和辅助浮板的插孔位置必须同时相应调整。

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规范

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规范

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规范机械化插秧作业包括大田准备、插秧机调试、插秧作业等内容。

大田准备包括大田耕整、基肥施放、泥浆沉实等;插秧机调试包括空车试运转与检查、适应农艺要求的调整等;插秧作业包括确认作业走向和行走线路、装秧或补给秧苗等。

一、机具类型插秧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秧速度进行分类。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扶式与乘坐式;按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曲柄连杆式)和高速插秧机(双排回转式)。

二、技术路线大田耕整→泥浆沉淀→插秧机调整→装秧→试插→插秧三、技术要求1.田面平整,田面高度差不大于3cm,表土软硬适中,无杂草杂物,稻草须压入土中。

2.施好基肥。

根据大田肥力情况,结合耕整、旋耕作业施用适量有机肥和速效化肥。

3.泥浆沉实,大田耕整后以泥水分清为宜。

沉实时间的长短根据土质情况而定,砂质土需沉实1天左右,壤土需沉实1~2天,黏土需沉实3天左右。

4.大田泥脚深度小于30cm,水深控制在1~3㎝。

5.根据需要调整插秧穴距、穴株数。

6.栽插深度控制在1.5~2.0cm以内,每穴3~4株,行要直,要求秧苗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7.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相对均匀度大于85%,作业覆盖面达98%。

四、技术措施1.插秧机调试。

插秧作业前须对插秧机进行全面的检查调试,按照农艺要求确定穴距、穴株数和插植深度调整好机具,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插秧机的调试要做到“两插两检两调”:试插→检查→调整,再试插→再检查→再调整。

2.插秧作业。

插秧机田间作业,是机械插秧技术的重要环节。

选择正确的插秧行走路线,按规范操作插秧机,及时补给秧苗,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才能确保机插作业质量。

水稻机插秧壮苗的标准

水稻机插秧壮苗的标准

水稻机插秧壮苗的标准
水稻机插秧壮苗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秧苗高度:适宜的秧苗高度一般为13~15厘米。

2. 茎粗:茎粗度一般为0.2厘米,要求茎基粗扁,具有强韧性,防止秧苗折断。

3. 叶龄:叶龄一般为3~4叶,发育正常,无病虫害。

4. 根数:根数应不少于10条,要求白根多,无黑根枯叶。

5. 整齐度:要求秧苗整齐一致,无缩脚苗,达到一把秧苗中没有粗和细,一板秧苗中没有高和低的标准。

6. 成秧率:成秧率应达到70%以上,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秧苗用于机插。

7. 分蘖:秧苗应带有1~2个分蘖,以促进机插后稻株的生长。

8. 生长状态:秧苗生长健壮,无病斑、无虫迹。

叶色正常,栽后植伤轻,活棵快。

通过以上标准,可以判断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苗,保证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

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巧

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巧

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巧一、注重插秧质量在插秧时,要注意插秧质量,拉线插秧,行直穴匀,不缺穴不漂苗,插秧深度为2厘米。

稻田地1厘米至2厘米浅水时插秧,插秧后稻田立即进水护苗。

日平均气温稳定13℃时为插秧适宜期,插秧规格是行距30厘米,株距12~13厘米,每穴3~4株。

株高穗大、分蘖力强的品种、杂交稻等可插2~3株。

机械插秧是,建议控制每天插秧亩数。

插秧机需控制插秧速度,以免造成缺苗断空。

要合理安排插秧时间,将天气、插秧机损坏维修等因素考虑在内,天气不好,延迟1-2天也可以。

二、查田补苗插秧时同步补苗,补苗到位,不留死角,插秧结束,补苗结束,提高补苗效率还能提高补苗质量,绝对节本增效,别说这时候补苗人工贵,想想后期几个人在地里转悠一天也不见得补了多少苗,也别怕苗没扎根,后期补苗全田乱走,扎根了也被你踩歪了。

另外,补完苗后剩余的苗及时从田间清除。

三、插秧后水层管理插秧后一定要及时上护苗水,这时期秧苗在移栽时根系受伤,吸收能力降低,对水分非常敏感,插秧后如果缺水,秧苗返青缓慢甚至会造成秧苗死亡,水过深也会影响正常返青,还给潜叶蝇提供了滋生条件。

返青期水层管理:插秧后深水护苗,水深苗2/3,以不淹苗心为准,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水稻快速返青。

分蘖期水层管理:返青后浅水灌溉,3-5公分水层,以浅水增温促蘖,早生快发。

阳光可直照茎部,增水温地温,增加*壤含氧量,促根发育,促水稻分蘖早发生。

分蘖末期,当田间分蘖数达到计划80%时,可晾田5-7天,控制无效分蘖。

晒到田间地面呈湿润状况或有鸡爪裂纹,水稻叶片退绿,基部变圆变硬为止。

晒田过后又进行浅水管理,干湿交替。

晒田使大气直接进入*壤中,增强*壤通透性,改善*壤结构,增加了*壤中氧气含量。

另外,晒田后秧苗新根数目增多,促进根系下伸,扩大了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吸收能力,可促进秧苗对氮的吸收,增强了茎的纤维合成,控制伸长节伸长,提高了抗倒性,为穗大粒多打下了基础。

水稻插秧技术有什么要求

水稻插秧技术有什么要求

水稻插秧技术有什么要求水稻插秧技术要点概括为适宜水深、田面硬度、插前三带、最佳插深、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灌溉、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适时抢早、插满插严、按序插秧。

下面小编将给大家一一做详细介绍。

水稻插秧技术要求1、适宜水深要求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田面水过少,插秧机行走困难,秧爪里容易粘泥,夹住秧苗,秧槽内易塞满杂物,供苗不匀不齐,甚至折苗,造成缺苗严重。

田面水过深,立苗不正,插秧深浅不匀,浮苗缺苗多,插秧机行走过程中易推苗压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

2、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

如沉淀不好,田面过于稀软,秧苗插不牢,立秧姿势乱,插秧机推压边行苗,插后秧苗易下陷,影响缓苗和分蘖生长。

田面硬度过大,插秧阻力大,容易伤苗,插秧深度变浅,插后痕迹不能及时合拢,造成漂苗、缺苗。

3、最佳插深机械插秧的深度是否合适对秧苗的返青、分蘖以及保全苗影响极大,一般插秧深度0.5厘米时易散苗,倒苗、漂苗较多,插秧深度3厘米以上,就会抑制秧苗返青和分蘖,尤其是低位节分蘖受抑制明显,高位节晚生分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弱苗插深还会变成僵苗。

而插秧深度在2厘米左右时,则不出现倒苗、漂苗现象,植株发根较多,生长健壮,分蘖力强,因此,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1~1.5厘米;钵育摆栽钵面与泥面平;抛秧栽培钵面入土2/3(泥浆状态抛秧)为宜。

4、插前三带按照插秧的农时安排,有计划的在插秧前一天进行三带工作,边三带边插秧,切不可一次把插前三带工作做完,以避免肥料浓度过大造成烧苗现象发生,同时,还可以延长防治潜叶蝇的时间,提高对潜叶蝇的预防效果。

插前三带一是带磷:磷酸二铵125~150克/平方米;二是带药:70%艾美乐6~8克或25%阿克泰6~8克/百平方米;三是带生物肥,如益微增产菌、世绿生物肥等,按照说明书使用。

【作物栽培学】水稻的插秧

【作物栽培学】水稻的插秧

【作物栽培学】水稻的插秧一、插秧的基本要求1. 适时插秧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4℃,本田里的水温连续3d每天都有4-5h达到16℃以上,为安全插秧的上限,要做到在适期范围内力争早插秧。

北方一季稻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少数地区最迟到6月上旬。

2. 适龄插秧将已育好的适龄壮秧,抢时栽插,不插老秧。

秧苗返青快慢和秧苗体内碳、氮水平有密切关系,老秧C/N高,发根力弱,加之叶面积大,蒸发量大,植株伤害亦重。

二、合理密植1. 插秧方法①手插秧:手插秧如果是拔秧洗根插秧,要随拔随插,插稳、插匀、插浅,深度2-3cm;如为铲秧和盘育带土块,则将泥片秧掰块移栽,使泥块紧贴田面即可。

②机械插秧:盘育苗用“手动”或机动插秧机按一定规格将秧苗到本田,插秧质量较高,速度快。

③抛秧:又叫丢秧,或甩秧,即用特指带钵的育秧软盘、纸盘、纸筒或土钵等旱育秧苗,利用营养块的重力作用,人工抛撒,使成块的“小撮秧苗”植入泥土中(深0.7cm左右),秧苗经1-2d即由半直立状态变成直立状态。

2. 插植方式正方形插植:行、穴距离相等,或接近相等的称方形插植。

一般采用16cm×16cm或20cm×20cm的行穴,穴数一般为37万穴/hm2与25万穴/hm2左右。

长方形插植:一般行距为20×25cm,穴距为10×15cm,穴数一般为33万穴hm2左右。

宽行条插:一般行距为30×13cm,穴距为30-10cm,穴数一般为25.5万穴hm2左右或33万穴hm2左右。

宽窄行插植:这种种植方式也较大垄双行,一般采用(40+13)cm×10cm,实插植穴数在33万穴hm2以上。

宽窄行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发生。

三、提高插秧质量1. 浅插匀插浅插是促进早返青,早分蘖的关键措施之一,插深2cm左右,一般不超过3cm。

2. 插秧要插直、插匀主要是要插得挺,防止风吹倒秧和漂秧。

插匀就是行列要端正。

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要点_水稻管理方法

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要点_水稻管理方法

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要点_水稻管理方法水稻的插秧季节,这对水稻后期的生长和收获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水稻插秧及插后进行管理。

因此店铺就来为大家整理了以下水稻插秧及插后管理的要点,以供参考。

水稻插秧管理要点插秧密度:建议每平方米24—28穴,即12--14厘米一穴。

插秧深度:1.5--2厘米。

基本苗数:好苗4—5棵,徒长苗、超龄苗、弱苗5—7棵。

护苗水:插秧时同步补水,水深至3叶叶枕。

不能缺水,防止前期昼夜温差过大影响返青,以浅水增温促蘖。

水稻分蘖肥扎新根即施用第一次分蘖肥,为全年总氮量的20—25%,碱盐地区应以硫酸铵代替尿素,防止返碱,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初。

第二次分蘖肥要在5.5叶施用,即6叶伸展期,一般是在6月10日前后,用量为全年氮肥量的10%左右。

不能晚于6叶,以免增加无效分蘖,造成群体过大。

缺锌土壤要根据测土结果施入少量锌肥。

施肥时要保持浅水2—3厘米左右。

应根据叶龄施用分蘖肥:3.1-3.5叶秧苗,插秧后3-4天左右内施第一次分蘖肥。

3.6-3.9叶秧苗,插秧同时或插秧后1-2天内施肥。

4叶露尖秧苗,第一次分蘖肥要在插秧前1-2天施入。

切忌全田插秧结束后再施分蘖肥。

水稻的水层管理推荐节水控灌技术:插后除用药、施肥要保持水层7天以上,其余时间建议采用浅—湿方式。

如果出现田间冒泡或根系向上伸展等缺氧现象,要及时撤水至脚窝无水再上新水,不可重晒以免影响分蘖。

6月20日后视水稻分蘖情况,如果分蘖总量达到计划茎数,要及时晒田控蘖,晒至地表微裂再上新水。

节水控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前水不见后水,分蘖未期晒田后,以浅—湿—干为主,浅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

这种方法省水省电,充氧壮根,茎秆充实度高,抗倒伏,降低空秕率,提高出米率,是水稻栽培重要的高产技术。

水稻防虫插后要保持浅水,水深、地不平,第三叶贴在水面易发生潜叶蝇,应注意观察,点片发生及时防治。

建议农药为:吡虫啉、阿克泰、噻虫嗪等,禁止使用高毒农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插秧行距和株距多少合适,插秧深度多少合适
1、插秧的行距一般为30厘米左右,株距为10-13厘米左右。

2、合理种植水稻可以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在地温为14°C 时可以开始插秧,在宿迁等地区一般6月10日至25日开始插秧。

4、机械插秧的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的深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较为合适。

一、水稻插秧行距和株距多少合适
1、稻插秧行距一般是在30厘米左右,株距是在10-13厘米左右。

有些相对优质的水稻品种,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密栽。

2、合理种植水稻,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可以让水稻受到充足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3、水稻适宜的地温为13°C左右,在地温为14°C时,便可以开始插秧。

按照温度、插秧面积、插秧机的力量和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可以适时试播,在宿迁等地区一般最佳插秧期在6月10日至25日。

4、稻田的沉淀要好,泥浆层不能过厚,若是土地沉降不好,在机械插秧后可能会导致秧苗下沉或插秧过深,这样会导致第位节分蘖
少,高位节分蘖多,进而倒是分蘖延迟,质量差,影响产量。

二、插秧深度多少合适
1、当插秧深度为2厘米左右时,不会出现倒苗、漂苗的现象,植物的根系会生长的更多,分蘖能力也更强。

机械插秧深度适宜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的深度适宜在1.5厘米左右。

2、在水稻插秧后及时上护苗水,缺水会造成秧苗死亡,水层过深会影响秧苗正常返青,一般水深在秧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较为适宜。

3、水稻田里,防虫更重于治虫,水稻返青期是潜叶蝇危害的主要时期,在移栽前可以用吡虫啉在苗床上喷洒一便,插完秧之后再喷一次毒死蜱加速克毙效果更好。

4、在水稻插秧后3天便会开始返青,返青后要适当的追肥,这样便可以促进新叶早生,早分蘖,使秧苗更茁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