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阐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角色定位
阐述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角色定位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
以下我就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的一些想法来谈谈教师在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1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经验性课程,因而,必须突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沦为认知性的课程了。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即使目前开发了一些资源包,但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资源包进行综合、延伸、拓展,使其真正做到校本化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学校社区环境特点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强烈的课程意识。
案例呈现:(1)教室里的争吵。
9月16日上午,进入教室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争论着什么?看到我马上散开了。
只有薛一涵一个人一脸沮丧,手中紧紧抓着一簇植物站在那里没动。
我走上前问他怎么了?他不说话,却开始流泪。
“景老师,他手里拿的是一种有害植物!给他说他还不听!”“昨天晚上新闻联播都讲了,水葫芦是入侵物种,是害草,不能养!“……听了他们的争论,我明白了。
原来是水葫芦惹的祸。
“在没有有力的证据和说服薛一涵之前,我们让这棵植物继续生活在我们的教室里好吗?请同学们在空余时间找出有力证据说明这株植物的危害,下节课我们开个小小法庭,对它进行审判!好不好?”“好!……”薛一涵笑了,把水葫芦轻轻地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2)课堂讨论确定主题。
第二天我来到班里,教室里很安静,同学们坐的整整齐齐。
讲台上,那簇水葫芦摆在讲台的正中间,下面还垫了几本厚厚的书,显得它很醒目。
综合实践指导教师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指导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1. 引导者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引导者,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2. 设计者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和设计者,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协调者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协调者,要协调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同时,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评价者综合实践指导教师是实践活动的评价者,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综合实践指导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通过游戏、竞赛、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实践指导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
例如,在手工制作、实验操作等活动中,教师要耐心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为这一课程的核心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能力要求、实践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1. 引导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组织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组织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这包括制定活动方案、协调各方资源、监督活动过程等。
3. 指导者在活动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安全、健康地完成活动。
4. 评价者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及时反馈给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能力要求1. 教育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专业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 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组织协调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调动各方面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沟通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6. 评价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科学的评价能力,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老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老师应运而生,成为引领学生探索世界的引路人。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老师的角色定位、教学策略和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老师的角色定位1. 引导者综合实践老师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一名引导者,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组织者综合实践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要负责活动的策划、筹备和实施,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 评价者综合实践老师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评价者,他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4. 创新者综合实践老师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综合实践老师的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综合实践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注重实践过程综合实践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3. 强化合作意识综合实践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协调和分享。
4. 注重评价反馈综合实践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实践能力。
5. 创新教学手段综合实践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综合实践老师的职业素养1. 专业知识综合实践老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2. 教学能力综合实践老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实践活动。
3. 沟通能力综合实践老师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中的“角色”定位浅谈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中的“角色”定位(原创)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新开设的一个科目,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
一次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活动的组织者。
但刚开始上这门课时,我真的把握不住自己到底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们认为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作为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是活动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因此,在活动开展前要做细心的、全面的准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主观调控,这样可以给学生以互动的感觉和实际效果。
试想缺了老师的课堂会是怎样的局面?正如没了遥控器的的电视一样,呆板而毫无生气。
2、教师要学会从前台走到后台。
平时的学科教学,教师常常充当主要演员的角色,站在讲台的中央,以嘴巴为武器,发布命令,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高强度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自主性是灵魂,如果说学科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讲授——接受学习,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是一种自主学习。
学生是舞台上的主角,教师要离开聚光灯罩着的前台,隐藏在幕后,但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在目标导向、动机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疑难解答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教师的角色变了,变成了协调者,服务者和引导者,处理各活动小组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课内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协调好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与成年人的关系。
3、教师是学生成绩的发现者与肯定者。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真正放开,让学生真正地在生活中磨练,在具体方法上不做过细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创新。
而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及时表扬、及时推广,不断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
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第一篇: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然而这些并不与教师的指导冲突。
小学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限,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那么他们很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习到多少知识。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甚至是一些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
而这些都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挑战。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需要担任起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与指导者等多种角色。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这个新的关系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
一、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学生能通过经历获取各种体验,进而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等情感和价值观。
每一个活动主题的确定、实践活动的开展到最终的成果汇报,都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组织。
在活动准备的时候,教师就必须要在确立活动主题之前,收集活动相关的材料与信息,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要制作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引起他们思考的课件、实物等等。
然后在主题确立后还要课中组织引导学生围绕着主题进行讨论、思考,选择并确定合适的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计划、小组分工。
在活动的实践阶段,教师还必须要在活动的实施阶段组织学生、帮助学生协调、处理调查访问等各种问题。
二、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比较喜欢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活跃班级的气氛,锻炼孩子的能力,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同时,也让班级更具凝聚力。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成为引导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原动力。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求知欲旺盛,对身边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关注,并要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问题,并以此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出发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去。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角色定位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角色定位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开阔眼界,还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非常关键,他们如何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值得进一步探讨。
教师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教师需要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组织学生进行前期调研,明确实践目标和活动流程。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与此同时,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的主体。
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力,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在活动中,学生要保持谦虚和礼貌的态度,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学校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由学校有目的、有打算地组织的,结合所学各科知识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为要紧特点的多种活动内容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被公认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不管从其课程特点,依旧活动目标看,它与传统学科教学都有较大的差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学生和学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常令许多教师感到困惑:教师该如何定位?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什么不同?选择课题——教师是参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与互动实施的课程。
它比传统的学科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内容,能够说选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
在选题时不仅要结合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自主权益。
教师在选择课题应当好学生的参谋。
能够一个给定范畴由学生自己选择,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查找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如此学生会以更大的爱好和主人翁的姿势投入实践活动中。
如,我在开学初为了结合作文教学,并培养爱国爱乡情感,我提出了多个选项,由学生自由选择,最后“扬州的历史名人”以近60%的选票成为了本学期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因此,随着学生发觉问题能力的提高,选题能够由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能够在同伴的互动中进行选择,参谋则能够仅提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制定打算、探究研究——教师是伙伴学生自主选题后,仍旧应当把制定打算的重任交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制定打算和探究研究全过程的主人。
这时教师能够伙伴的身份平等的参与,排除与学生心理的差距,鼓舞他们合作创新,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指挥一切,更不可包办代替。
然而教师在学生中决不是一样的伙伴,学生年级越低教师的指导力度要越大。
小孩如何说是小孩,他们可能会把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变成放纵,缺乏现实责任感,即“自我膨胀”;可能会被外界的力量所主宰,即“迷失自我”;还可能转移爱好,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而这时,强调教师是伙伴因为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明白得他们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在主题范畴内深入摸索自己感爱好的事物和现象,进而制定出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富有个性的活动打算,并进行探究和体验。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孙海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主张学生通过亲身经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它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不能像学科教学那样去“教”综合实践的,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承担的指导工作、组织与管理学生开展活动等职责是不可推卸的。
一。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
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的创新的经验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尚未成人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指导他们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当他们首次面对一门没有“教材”的课程,并且需要自己去选题、计划、实施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走出熟悉的学习环境——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从社会实践中获取了大量资料,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设计了这几个环节:收集资料——合作互动——总结延伸。
就以课前收集资料这个环节来说吧!我事先和学生共同商讨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实践小组,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
由于是自由组合这就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地、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一小部分的学生却迟迟未完成,是他们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还是……通过调查,才知原来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在查找资料上遇到困难;有的是在组织资料上遇到麻烦。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角色定位老师要成为一个合。
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公平地参预,消退与同学心理的差距,坦诚地碰撞、相互沟通和沟通。
但是老师决不是一般的伙伴,同学班级越低老师的指导力度就要越大。
老师要在主动的参预中,特殊是通过自己的讨论、学习行为来引领同学调整活动的方式、讨论的方法,使活动有序顺当进行。
同时,老师在与同学的合作中能发觉同学的学习、活动等诸方面的心理特征,可以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依据这些特点,改进自己的教学,或者与运用这些特点,引导同学改进学习的方法。
老师要成为一个促进者。
由于老师参预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对同学的活动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老师要擅长发觉同学的闪光点,看到同学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与专长,同时还要引导同学发觉自己的潜能,对同学的活动做出主动性评价,不断给同学鼓舞,促使同学体验活动的欢乐。
由于观赏,平常胆小的同学也能自然地融入集体参预活动;由于观赏,同学觉得自己是活动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必需招募社会志愿者作为兼职老师,由于一些活动在校内内几乎没法实施。
我们老坝港学校就聘请了一批渔民、养殖场的工人、水产专家作为兼职老师,这些兼职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场所或岗位、在商定的时间内对课题小组成员指导手工、讲解潮汛、示范采掘、当导游、作评点,他们到处围着同学转,一切为了儿童的成长服务。
三、同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者(一)活动时间落实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课程支配要体现方案性和敏捷性的统一。
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学校常规工作,相关活动由学校统筹支配,合理调配。
从课程要求和本地实际动身,把活动课程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类:校内正常教学时间主要是组织学习指导、示范操作、反馈相互沟通、成果汇报等:假日分小组分散活动,主要是调查访问、实践体验、信息收集、资料整合等。
(二)活动内容落实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毗邻南黄海这一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致力于课程设置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与探究,初步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常规化、特色化。
谈谈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的角色
谈谈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一、从前台到后台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常常充当主要演员的角色,站在讲台的中央,以嘴巴为武器,发布命令,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是高强度的。
学生只是一批听众、观众,处于被动状态,除了作为接受信息的容器,他们是匿名的甚至不存在的。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自主性是灵魂,如果说学科课程的学习是一种讲授——接受学习,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则是一种自主学习。
如果说前者是以教师为中心,那么后者可说是极其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这时,学生是舞台上的主角,教师要离开聚光灯罩着的前台,隐藏在幕后,但是不是说教师就失去作用了呢?完全不,教师在目标导向、动机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疑难解答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教师的角色变了,即教师要把自己从原先的控制者、命令者、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协调者,服务者和引导者。
协调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善于处理各活动小组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课内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协调好学生在社会实践时与成年人的关系。
服务者的角色对于教师来说更重要,因为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物质条件问题,如材料,工具、设备、场地、交通、调查对象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全面考虑,帮助解决。
引导者指的是在一些重大的思想或伦理道德问题上教师应适当地加以引导。
此外,教师还起着激励者的作用——发动、唤起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从权威者、仲裁者到合作者、朋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师生关系也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
学科课往往以教师为本位,他高高在上、至尊无比,垄断了知识的授予权和解释权,即使错了也不允许质疑和反驳,同时他还是评判学生的法官或仲裁者,可随意斥责学生,因此,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形下,师生关系是沉闷甚至紧张不安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生气勃勃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民主、融洽、宽松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彻底摆脱“教师中心主义”的旧观念,把自己从权威者和仲裁者的位置上解放出来。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角色探究教育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教师角色探究教育管理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并探究教育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
一、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明确目标,设计活动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教师的评估者角色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扮演着评估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听取学生的陈述以及查阅学生的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
他们需要协调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教师可以与学校、社区以及相关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
同时,教师还需要制定实践计划,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四、教育管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教育管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管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育管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实践活动的规划与设计:教育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制定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安排,确保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课程要求。
2. 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育管理可以协调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和环境。
教育管理可以与学校、社区以及相关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
3. 实践活动的评估与反馈:教育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提高实践能力。
4. 学生的参与与管理:教育管理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浅谈综合实践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浅谈综合实践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传授者、参与合作者、指导者、组织管理者、学习研究者。
一、在活动开展中扮演方法传授者的角色在我们常规的学科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的大部分角色往往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传授更多的是一种事实性和陈述性知识,在方法上也较为集中体现在课堂讲授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并不排斥教师传授,甚至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也承担着“传授者”的角色。
与此同时,我们给学生传授的方法的形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不局限于课堂中呆板的讲授,而是更多采用针对性在活动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小组个别辅导等方式来进行。
二、在活动过程中扮演参与合作者的角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还扮演参与合作者的角色。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特殊的交往活动,他们借助一系列的课题,通过与教师之间信息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和思想的碰撞展开。
这种交往活动与学科教学中的交往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只有对学生的活动“了如指掌”,方能很好地实现“对话”。
教师不仅是学生活动中的交往、对话对象,而且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
首先,教师只有加入到实践活动课题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及各阶段成果交流汇报中,方能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实施的科学性。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学生提出的一些课题甚至连教师都感到陌生或“一知半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题,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判断与事实相符,认知与实践同步。
三、在活动进行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综合活动的开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有时往往决定了活动的成功与否。
因此,指导者也是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角色。
谈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小 学 综 合 实 践 课 固守 已 有 的原 生 态 知 识 进 行 教 学 是 不 行 的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各 种 生 活 事件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 , 因此 . 教 师 要 把 握 时机 , 抓住教学 切人点 、 结合点 . 针 对 学 生 的
思 想 和具 体 表 现 找 准 时 机 ,结 合 教 材 内容 和
个“ 舞 台” , 一个 “ 辩论场” … …在 评 价 的 过 程
中 更好 地 表 达 出 学 生 们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 “ 以 教
教育范畴 , 从 而把 社 会 教 育 、 家庭 教 育 、 终 身 教 育联 系 起 来 , 构成一个完整大教育体 系 . 即 当
今讲 社 会 终 身 教 育体 系 。可 见 。 社 会 中 的任 何 细 节都 是 学 校 教 育 的一 部 分 , 教 师 就要 有 这 样
谈 综合 实践活动 中教师 的角色与 践 . 活 重 动 视 指 的 导 是 强 学 调 生 的 的 是 体 学 验 生 、 的 感
.
前提 , 在做 到及 时指 导 的 同时 , 不能 包 办代 替 。 在《 变废为宝——“ 羊 毛 衫 边 角 料 的 新 生
础, 以主动探索为特征 , 以 实 现 学 生 主 体 能 力
综 合 发 展 为 目 的 。教 师 的 指 导 是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的前 提 条件 .学 生 的 自主 选 择 和 主动 探究 都基于 此 , 活动 的组织 、 内 容 的选 择 , 实 际 的操 作 都 离 不 开 教 师 的 辅 导 ,正 是 因 为如 此. 这对教 师的指导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 教 师 不 仅 仅 是 活 动 过程 的 参 与 者 、组 织 者 、帮 助 者, 更 应 是 学 习的 促 进 者 。 关注生活细节。 “ 参谋 ” 帮 你 选 题 陶行 知 把 整个 社 会 、 整 个人 生 都 列 入 生 活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总校刘淑红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强调课程内部诸多因素的联系,也强调与其他学科以及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边缘性、渗透性、整合性、自主性,实践性,提倡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对于以教材为载体展开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说,离开了教材这一抓手,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研究开展这一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转变自己的角色,力求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主持引领、同伴协作,完成预计目标。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平等对话同伴导游协调协作正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它以其独特而新颖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备受学生青睐和推崇,同学们特别喜欢这门课程。
教师们则注重这门课程对新授学科内容的整合性、关联性和渗透性,力求全面把握、有效实施。
毋庸置疑的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影响、制衡,还是很难走出教师讲授与学生被动接受这一苑囿。
而那些积极探索、尝试突破的一些做法,在操作层面上,不是过左,就是过右,也就是说:教师要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要么就是大撒其手,听之任之,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为自己的角色定位呢?一、平等对话的同伴开放和平等对话是一般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所必需的,综合实践课更需要教师以一种开放、平等、对话的姿态,以参与其中的同伴身份深入到课程中。
小学生所能感受和表达的,除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之外,很难有其它高深或复杂的元素。
综合实践性依据儿童特点强调小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这些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最希望做的,但对其中要求整合知识、贯通体系、形成技能的内涵,学生往往达不到高度。
此时,如果大撒其手、听任学生去做,就会导致课程只停留在表面的活跃与兴奋,而没有深刻的思索和梳理。
这就要求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引领学生挖掘表象,进行梳理,既调动学生积极探索,又不束缚其手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同伴与引领,愿意与教师交流、合作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
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由于指导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发挥的角色作用或过于强势,或模糊弱化。
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又将起哪些作用呢?一.教师是参谋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
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在活动的开题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这些看来似乎只能在大学的校园内出现的活动形式,忽然间要出现在我们小学的校园内,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也许许多老师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小学生搞这样的课题研究,行吗?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生的手,小心翼翼地带领学生向前。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从幕前策划撤到幕后参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只是远远地站在学生旁边,时而举起手中的火把,让学生借着他的火光不断地摸索。
倡导学生对课题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教师只能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旁给学生当当“参谋”。
学生选择课题摸不着头脑,“参谋”提示他们,从自己的身边去寻找;学生把课题方案搞出来了,老师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设想,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虽然活动不是自己亲手“策划”,但是从学生的“策划”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信,看到了学生那被埋没已久的潜能。
二.教师是伙伴以伙伴的身份平等的参与。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教师角色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教师角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实践生活的一门课程。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不再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去指导、去帮助、去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新的发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1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者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课程。
经验性课程,强调通过经历来获得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及合作、交流等情感和价值观。
每一个活动主题的确定、实践活动的开展到最后的成果汇报。
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
教师要在确立活动主题之前,首先收集相关的材料、信息;了解与之有关的一些知识;制作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的课件、实物等等,然后,在主题确立课中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展开讨论、思考,选择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计划、小组分工。
在活动的实践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帮助学生协调、处理调查访问等问题。
2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目的和任务。
教师要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点拨。
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活动具体目的和任务;在活动实践活动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去采访、调查、搜集材料、将搜集到的材料归类等,还要帮助学生协调一些社会关系。
指导学生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
如在整理搜集到的材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各组搜集到的材料共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总结、汇报交流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汇报、交流各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在汇报课前,帮助指导学生确定汇报的形式、内容,帮助学生制作统计表、PPT等。
例如:四年级(上)《饮水的学问》主题活动中,关于节约用水的调查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先出示全球及我国淡水紧张的资料,再出示我市淡水日均使用量等情况介绍,让学生通过数据了解水资源的短缺,从而产生了节水的愿望,想调查一下身边的节水情况。
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
导语: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综合实践教育学校应运而生。
作为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任的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他们承载着时代的使命,肩负着学生的期望。
本文将围绕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的角色定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角色定位1. 引导者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设计者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要具有趣味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3. 评价者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育理念1. 以学生为本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实践为主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活动教学法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善于运用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案例教学法老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综合实践教育学校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模拟老师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模拟老师的角色定位、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综合实践模拟老师的角色定位1. 引导者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组织者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合理规划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如查阅资料、确定实践方案等;同时,要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纪律等方面,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指导者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中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效果。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4. 评价者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也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三、综合实践模拟老师的教学策略1. 以学生为中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查时,可以让学生以“我为社区做贡献”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综合实践模拟老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评价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既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成果,也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孙海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要主张学生通过亲身经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自己生活的感知与直接认识,它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与个性化知识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不能像学科教学那样去“教”综合实践的,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承担的指导工作、组织与管理学生开
展活动等职责是不可推卸的。
一。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具有“创生取向”的课程。
它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的创新的经验的
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不能一招一式地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
尚未成人的小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指导他们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当他们首次面对一门没有“教材”的课程,并且需要自己去选题、计划、实施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走出熟悉的学习环境——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时,
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从社会实践中获取了大量资料,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在开展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设计了这几个环节:收集资料——合作互动——总结延伸。
就以课前收集资料这个环节来说吧!我事先和学生共同商讨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实践小组,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
由于是自由组合这就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地、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一小部分的学生却迟迟未完成,是他们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还是……通过调查,才知原来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在查找资料上遇到困难;有的是在组织资料上遇到麻烦。
于是我就加以引导点拨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了,最终大伙儿都完成了任务。
同时,学生的观察、调查、分析和收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指导者。
在合作互动这一环节,我感到老师的参与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生就会不受束缚的“动”起来。
可以说学生的智慧大门已被打开,
内在潜力让人震撼;再看看满脸喜悦的学生,显而易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心灵也得到了解放。
二。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者
从内容上看,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同步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的组织;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综合实践活动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于学生的活动经验、自控能力等的差异,需要教师的组织;从活动过程来看,活动小组的时间、空间、等可能不同;另外,学生不是永远在教室里进行活动,还要走遍校园、走向社会,这就涉及联系、安排、安全等问题,需要教师组织;从活动的评价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倡导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等多方面的综合权衡与认定,也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由此可见,组织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功能支撑,是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系统的完整构建且有序、有效地开展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组织与协调活动小组,使各小组活动的潜在力、期望值相当;组织与协调交流学习活动,做到有数,有序,有机,有度;组织与协调好学生的外出活动,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空间。
以《保护水资源》主题活动为例,为了组织和协调好活动小组,我在学生自由组合基础上,组织、协调好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3——5或5——9人,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缺乏等方面综合考虑,作好小组成员的搭配调整,使各小组活动的潜在力、期望值相当。
小组计划分工后,我再审阅计划,并依据实际情况作好调整修订的指导。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外出进行调查、采访,我又组织与协调好学生活动中与外界的交往,通过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沟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宽松的活动空间,如约定具体时间、考察活动地点、办理事务性手续、与家长沟通等。
三。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合作至关重要。
教师的信息储备、人生阅历、思维能力总体上比学生要强,加上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首先还是组织者、指导者,因此,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并进行合作研究,并不等于全程与学生一起活动。
教师的合作与参与要把握时机。
在学生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时,在学生偏离课题却浑然不觉时,在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时,在学生以马虎应付的态度对待课题活动时,在学生小组成员因计划不周、分配不公等发生矛盾导致活动停滞时……教师要参与进去。
另外,不管教师以什么方式参与,都要把握合作与参与的度。
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有因为怕“下海”而损于权威形象的观念。
有的小组组长威信高、能力强,组员之间配合默契,教师就没有必要去插手,应放手让他们去活动。
有的小组或者选题过大,或者有情绪波动,希望多得到教师的
帮助,这是,教师可以把他们当作合作伙伴,为搞清楚一个问题与学生共同商讨、平等交流,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不是万能的而轻视教师,他们会因为“和你在一起”而欣喜。
以《城市交通》主题活动为例,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和学生一起,在他们的表述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特别对于外出采访调查的同学,教师应提醒和叮嘱他们的安全、礼节和应变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对于他们的问卷调查设计的合理性也可以参与讨论。
有一个小组要出去采访交警,我说:“如果你们联系不上,交警叔
叔不愿意配合采访,你们可以跟老师说,老师帮你们联系。
”虽然后来他们没有来找我,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自己安排好了,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对学生活动起到了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喜悦、挫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他们的距离也更近了。
罗杰斯曾形象地把教师的作用比喻为“音叉”,意味着应声而共鸣。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
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师生参与、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教师与学生趋向于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作者通联:215600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